传统镂空艺术与当代艺术设计
浅谈纸艺立体装饰画的新形式

( 上接 第 1 7 4页)
消费的出现必 然反作用 于生产 。 1 . 3 . 2人类 中心主义观念的盛行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 , 人不仅具有能动性 的一 面, 也具有 受动性 的一 面。 人 们发挥 主观能 动性 , 利用 自然界 的资源为人
值。 我 国社科院研究生院余谋 昌教授指 出“ 它在实践上表现为 占有 性 的功利 主义 、 利 己主义 , 并发 展为经济 主义 、 消费主义 和个人 主义。人类 中心 主义被 当代环境 主义者批评为人类沙 文主义 和物种歧视 主义 。 罗尔斯顿称其为 ‘ 主体癖 ” ’ 在 当今人 与 自然关 系已经 如此 紧张的形势下 , 必须摒弃这种 观念 , 尊重 自然规律 ,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大力发展循 环经济 , 只有 这样 , 人与 自 然 的关 系才 能走 向和谐 , 实现人类社会 的可持续发展 。 2 . 对人与 自然关系危机的反思 在人 与 自然关 系出现危机 的今天 ,面对 日益严峻 的生态 环境形势 , 马 克思 的 自 然观 为我们提供 了一种认 识问题 的思 路, 从马克思 自然观入手寻求解决这种危机的新办法。 恩格斯 曾经很 明确地指 出“ 我们统治 自然界 , 绝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 人那样 , 绝不像站在 自然之外 的人 似 的 , ——相反地 , 我 们连 同我们 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 于 自 然界 和存 在于 自然界之 中 的。 ” 很 明显 , 恩格 斯的这句话 告诉 我们 , 人与 自然界是互为同 的, 关 爱 自然界 就等于关 爱 自己。 现代哲学家海德格尔也反 对把人视为世界的 中心和主人 ,认为人和 自然界是 具有 同一 性的 。因此 , 为 消除人 与 自然界之 间关 系的危 机 , 在理念上 我 们必须转变思维方式 , 视 自然界如 同 自己的身体一样 , 才有 助 于在实践上 做到爱护 自然界。
平仄,传统技艺的当代表达

平仄,传统技艺的当代表达作者:谭笑来源:《中国周刊》2018年第11期平仄几何动态雕塑,将实木与几何体相结合,能够适用于各种家居场景,既将西方美学理念运用到东方居饰的设计中,又赋予其一种别样的生活趣味。
近些年来,以傳统工艺融合当代设计的探索尝试在设计界形成了一种风潮,并由此引领了当下一股新的审美与生活风尚,传统艺术、工艺与当代设计的各类跨界合作使二者之间的界限逐渐被模糊,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表现形式和对传统文化多重维度的诠释与表达。
在这背后,是许多设计师、设计机构进行的探索。
他们以“出新意于法度之中”的态度,从传统文化、工艺中提取相关元素,通过解构与演变,在当代艺术与当代设计的共通、碰撞中寻找设计的灵感。
这些有价值的个案体现着大设计的文化视野与当代格局,为创新设计思维、可持续设计理念,推动传统文化与艺术融入当代生活提供了重要启示。
平仄,本是中国诗句中字的声调,平仄相替产生节奏,进而产生语言的音韵之美。
在文学家眼中,平仄是诗;在中式家居品牌平仄创始人、设计师傅军民眼中,平仄则是基于线条的曲折有致,是基于生活方式的哲学思辨。
2018北京国际设计周“非遗设计”板块,呈现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的意义,并以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串起整个场馆布局。
在代表“惊蛰”的展位旁,平仄以场景化的布置勾勒出一幅当代人的宋明生活场景,无论是对传统木作的改良,还是对景泰蓝、榫卯、竹嵌的重新演绎,无一不是以设计意识改变着传统形态。
“春雷响,万物长”,就像惊蛰所意味着的万物复苏,而理解中国传统东方美学的新气象,也从这里开始。
平仄创始人兼主创设计师傅军民。
傅军民出身浙江东阳木雕传统手作世家,却没有拘束于传统的控制,反其道而行之,从手作出发,以简素致精的审美格调寻找传统手工的现代转化方式。
傅军民非常清楚自己的方向:传统工艺融合创意和精工细作,才能有未来。
榫卯起源于7000年前,河姆渡文化就已经有榫卯结构,起先用于建筑,后来也用于家具制作。
传统回纹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

传统回纹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摘要:视觉传达艺术是较为现代化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信息技术以及计算机设备丰富了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途径和形式,使其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就目前而言,视觉传达艺术设计总体上审美水平较低,文化内涵缺失,难以满足人民群众的艺术鉴赏现实需求。
基于此,以下对传统回纹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传统回纹;现代视觉传达设计;应用引言视觉传达设计,即通过可视性的形式,将信息以艺术设计为基础的不同传播方式传达给受众,利用视觉符号比如图案、色彩、标识等形象进行信息传达的设计。
其所具有的含义是指带有目的性的设计,通过视觉形式传达特定的信息给受众,并在传达的过程中产生一定的影响的过程。
1传统回纹的审美特征回纹纹样之所以能在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中流传下来,主要是由于其独特的审美特质。
回纹特有的形式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反映了我们祖先几千年来从模仿自然形态到在其中寻求美的审美过程。
回纹线条的简洁之美源于中国人自古以来对线条的热爱,是中国文人自古以来所推崇的,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中国人对简单明了的线条有着特殊的情感。
与其他复杂的传统纹样相比,回纹显得更加简洁、干脆。
在这个看似简单的凹凸构图的纹样中,还存在着有序与混乱、对称与不对称等矛盾元素,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传统回纹对立而又统一的构图之美。
此外,传统的回型纹也有着特有的镂空美。
直线和直线之间的空间,加上简单明了的转折,构成了其他图案所没有的简洁和通透之美。
这一形式美感大多运用于我国古代风景园林建筑之中,为园林的借景造林方式提供了参考。
2传统回纹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2.1转变设计理念,融入更多的人文元素当前,媒体不再居于传播的中心地位,“自上而下”式的传统视觉传达设计方式也暴露出较多弊端。
所以设计者不仅要在作品内容、形式上进行创新,更应转变思维,多从受众的立场、角度考虑问题,并遵循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在作品中融入更多的人文元素,才能设计出符合当代受众需求的作品。
中国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

中国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中国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中国传统服饰的特色在当代服装设计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旗袍、长衫、唐装等传统服饰元素以及对称、曲线与装饰纹样等中国传统的设计美学元素都成为了现代设计师们的创作灵感。
在国际舞台上,不少设计师将中国元素巧妙地融入到自己的设计中,从而吸引了众多关注。
中国的刺绣、云锦、蜀绣等传统工艺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得到了很好的发扬光大,成为了时尚的热门元素。
中国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中国古代建筑是世界上建筑技艺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魅力。
在当代建筑设计中,许多建筑师将中国古代建筑中的斗拱、琉璃、雕梁画栋等元素巧妙地融入到现代建筑设计中,使得建筑具有了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这些中国元素不仅让建筑更加美观,更加独特,而且也传承和弘扬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
中国元素在家居设计中的运用。
中国的家居文化源远流长,素有“东方居家第一品牌”之美称。
中国元素在现代家居设计中的运用,让家居更具文化底蕴和艺术气息。
在家具设计中,一些设计师将中国传统家具的木雕、镂空、纹饰等元素融入到自己的设计中,赋予了家具更加丰富的审美享受。
在室内装饰中,中国的山水画、花鸟画等传统绘画元素也成为了现代家居设计的热门元素,让家居更加典雅、大气。
中国元素在艺术品设计中的运用。
中国的传统艺术品在当代艺术市场上备受瞩目,仿古青铜器、民间工艺品等成为了收藏家们追捧的对象。
而在现代艺术品设计中,中国元素也成为了设计师的灵感来源。
不少设计师将中国的传统绘画元素、书法艺术元素、陶瓷艺术元素等融入到自己的设计中,创作出了具有浓烈中国文化气息的艺术品,成为了市场上的热门品类。
这些中国元素的融入,让现代艺术品更具有文化意蕴,同时也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
中国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正在成为一个新的潮流。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魅力,这些文化元素的运用不仅为设计作品赋予了更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同时也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光大。
传统图案融入现代图形设计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传统图案融入现代图形设计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作者:梁黎来源:《科教导刊》2014年第02期摘要传统图案融入现代图形设计的教学中,不仅提升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学习、传承、创新的积极性,而且在现代图形设计中注入本土文化的内涵和韵味,体现现代图形设计将植根于本土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传统图案现代图形本土化设计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Patternsinto Modern Graphic Design Teaching MethodsLIANG Li(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uaxia College, Wuhan, Hubei 430023)Abstract Traditional designs into modern graphic design teaching, not only enhance students' learning traditional culture, heritage, innovation enthusiasm, and inject local culture connotation and charm in modern graphic design, reflect the teaching philosophy of modern graphic design will be rooted in local community.Key words traditional graphic; modern graphic; local; design0 前言传统与现代因时间的距离所呈现的结果似乎是相互矛盾的。
然而,他们之间又有着不可分割的依存关系。
在现代设计中,东西方文明的相互借鉴是当代世界发展的一种趋势,这种借鉴首先是建立在本民族文化的根基上。
九年级美术上册 第四单元 装饰与应用 第9课《镂空的魅力》教案 岭南版.doc

《镂空的魅力》教学目标1、了解镂空装饰手法的构成美。
2、尝试用镂空的手法制作一件生活用品。
3、感受镂空艺术的魅力,体验问题解决的过程,获得劳动成果的喜悦,培养学生在生活中正确应用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什么是镂空艺术,镂空艺术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学会欣赏镂空艺术的美。
难点:学会用镂空的手法制作一件生活用品。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相关图片。
学生:剪刀、胶带、卡纸等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给同学们看个象牙球的图片,向学生提问:知道这是什么吗?好看吗?师:牙雕套球又称“同心球”、“鬼工球”,取鬼斧神工的意思,制作相当繁复,工艺要求极高。
该球取自天然巨骨,不知是何怪兽。
骨分内外五层,皆被打磨成球状。
每球周身百孔,最里一只球为实心,颜色丹碧粲然,其外四球则洁白无缝。
以金簪自孔中依次拨之,则内中四球圆转活动,日夜不歇,可谓精巧绝伦揭示课题《镂空的魅力》。
二、教学发展镂空是一种雕刻技术。
外面看起来是完整的图案,但里面是空的或者里面又镶嵌小的镂空物件。
在当代,镂空一词在被更加广泛的运用。
时尚界用此表现针织或裁剪技术,镂空时装是通透、性感的代名词。
多家国际名牌都有自己经典的镂空款式,深受时尚人士喜爱。
不管是古代还是现在,都有很广泛的应用。
如、古代窗户上的窗饰、广州省博物馆。
三、教师制作老师制作镂空笔筒。
1、先在纸上画好喜欢的图案,然后用刀刻好图案。
2、将刻好的卡纸用胶水粘起来。
(可按自己喜好弄不同形状)四、学生制作五、互相评价。
(新教材)湘美版七年级上册5.3《非遗文化”潮“起来》 -

课题:非遗“潮”起来年级:湘美版七年级上册单元:第五单元学习领域:设计有·应用课时安排:1教材分析:本课《非遗“潮”起来》旨在探讨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
课程内容围绕基本问题“怎样在传承中创新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开,强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不同历史时期传承方式的差异性。
通过分析,学生将理解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用当代的语言和形式重新诠释,不仅是对民族文化的自信表达,也是推动非遗在创新中得以延续的有效途径。
课程将引导学生认识到,创新并不意味着改变非遗的本质,而是要在保持其原有精神内核的基础上,赋予其新的时代意义和活力。
学情分析:考虑到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特点,本课程内容应设计得生动有趣,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学生可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感到陌生,因此需要通过具体的案例和实例来帮助他们理解非遗的价值和意义。
同时,学生可能对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结合产生好奇,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成功的创新案例,如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或是将传统音乐与现代流行音乐融合等,来启发学生的思考。
此外,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实践活动,如非遗体验工作坊,将有助于他们更深刻地理解非遗的传承与创新。
教学目标1. 审美感知:学生能够通过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对传统文化之美的感知能力,理解非遗的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
2. 艺术表现:学生能够通过各种形式(如绘画、手工、表演等)表达对非遗的理解和感受,展现个人的艺术创造力。
3. 创意实践:学生能够结合现代元素,创新性地设计和制作与非遗相关的作品,实践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相结合的创意。
4. 文化理解:学生能够深入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及其在当代社会的意义和价值,增强文化自信。
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意义,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难点: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创造出既有传统韵味又符合现代审美的作品。
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当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当中的应用摘要:为了避免千篇一律的建筑设计,中国传统建筑中包含的美学元素,无疑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因此中国传统建筑元素的融入可以使现代建筑拥有更加丰富多彩的美学形式。
中国当代很多本土建筑设计师在不断探索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并创作出一些经典作品。
笔者以此为例对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当中的应用为例开展分析。
关键词:中国传统建筑元素;现代建筑;设计;应用1中国传统建筑元素的价值中国古代建筑有很多精巧的设计,如瓦梁上的花纹、让人赞叹不已的长城古建筑,其建筑理论与方法都可以应用到当今的环境设计中。
传统建筑文化是一个复杂的元素体系,系统的各个部分在功能上是相互依存的,在结构上是相互联系的。
传统建筑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目前在自然性和地域性方面实现了较好的整合,但在应用实践过程当中却很少使用传统的地域特色设计。
同时,我们也缺少对多种传统建筑设计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在跨学科设计上存在许多不同问题。
当代建筑设计要追求实用性,将传统民族文化与建筑设计结合起来。
黑格尔说过,建筑的本质和精神就是要把外在有关“本无精神”的一切东西重新进行改造,以形成内在的能够表现现代人“精神”的东西。
简而言之,就是要在实践中尽量多地显示出我们所处空间和关系的各种感性物质与材料。
在通常情况下,建筑的各种设计风格和其内涵都是通过建筑设计元素的组合运用来体现的。
如安徽传统民居建筑,它们都是以天然木材和砖瓦等作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此体现设计者的建筑设计理念;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建筑设计则采用新材料。
在这种情况下,现代设计应结合传统住宅的表现形式以及现代设计要求,通过整合以满足传统住宅元素下的现代建筑设计。
2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2.1斗栱斗拱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经典元素,是中国古代官式建筑最主要的特征。
斗拱的制作十分精巧,结构独特,是中国古代工匠智慧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