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昌一体化
乌(鲁木齐)昌(吉)经济区的构建和新疆经济的跨越发展

乌(鲁木齐)昌(吉)经济区的构建和新疆经济的跨越发展新疆自治区党委2004年12月会议决定,实施《乌昌经济一体化》战略。
所谓“乌昌经济一体化”,是指乌鲁木齐和昌吉回族自治州在经济活动中,在不涉及各自行政区划的前提下,共同构建广泛的、统一的经济协作区———乌(鲁木齐)昌(吉)经济区,通过协作,促进两地区共同发展。
实施乌昌经济一体化战略,努力实现乌昌两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不断增强乌昌实力,强力带动天山北坡经济带乃至全疆经济的快速发展,是自治区整体发展战略的需要。
同时,实施乌昌经济一体化战略,使乌(鲁木齐)昌(吉)经济区成为具有全国意义的、西部地区的二级经济中心和西部开发重要的战略支撑点,也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需要。
本文正是利用区域经济学的点—轴理论来研究乌(鲁木齐)昌(吉)经济区的构建和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一 区域空间开发的阶段与模式(一)(增长)极点开发在广袤的以农牧业为主的区域,近现代工业和经济的发展,最初通常是从若干个点上突破的。
以上世纪50年代的新疆来说,最初发展的几个点是乌鲁木齐、石河子和克拉玛依,它们分别因为是自治区的政治中心、农垦基地和石油产地(当时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尚未被发现)而率先得到开发,成为以后带动新疆全区发展的增长极。
533乌(鲁木齐)昌(吉)经济区的构建和新疆经济的跨越发展(二)轴线延伸、拓展若干点的率先发展、相互间的投入产出关联,势必要求以一定的交通线路相互串联。
而交通线路的建成,特别是与国内外已有交通线的联网,扩大了市场范围,既推动原有增长极点的规模扩大、功能提升,又会依托交通网络催生一批新的经济增长极,在“以线串点、以点带面”中形成产业带和城镇带。
(三)网络开发当交通干线和相应的产业带、城镇带由原来的一两条,发展成纵横交错的多条时,区域经济就进入了网络开发阶段,带来城乡经济的普遍繁荣。
在从极点开发到轴线延伸拓展、网络开发推进的过程中,初始的增长极亦会相应发展。
在人口、经济总量扩张的同时,还伴有产业结构、空间布局的显著变化,有的还伴随行政区域的调整、城市面积的扩大和城市形态由单极扩张向组团式方向发展。
整合园区资源促进乌昌经济一体化——乌昌工业园区整合思路和建议

整合园区资源促进乌昌经济一体化——乌昌工业园区整合思
路和建议
邓树齐
【期刊名称】《决策咨询》
【年(卷),期】2006(017)004
【摘要】王乐泉书记在自治区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会议上指出:“要按照乌昌经济一体化的思路和做法,加快区域经济整合,通过区域合作和融合,集聚优势资源。
”我们应该如何“联合”“融合”,集聚优势资源呢?我认为最便捷易行的途径是从整合园区(包括开发区)入手。
【总页数】3页(P16-18)
【作者】邓树齐
【作者单位】乌鲁木齐市专家顾问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
【相关文献】
1.乌昌经济一体化与两地图书馆的整合发展
2.加快乌昌地区工业园区发展的对策建议
3.新疆乌昌一体化的金融支持及政策建议——《新疆乌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研究》项目分报告
4.乌昌经济一体化进一步推进应重点把握好的几个关键点——《乌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研究》项目调研报告
5.乌昌经济一体化:思路、路径与对策——《乌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研究》项目总报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乌昌经济一体化新阶段发展的探讨

~
带来很多掣肘 因素, 实质上 阻碍 了经济 资源 的 自由流动和跨 地 区的经济合作 。这不仅造成了流通渠道堵塞 , 各种商品和
还不足 , 对发展工业的方法途径探索不够 。如果不尽快转变 这 些落后观念, 不解放 思想 , 会给加快 乌昌经济一体化进程 带来 阻力 。 六是行政区划分割局面亟 待解决 。一体化区域内, 五家 渠属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管辖 , 其他各 城市分属 乌鲁木齐市 和 昌吉回族 自治州管辖,形成了 自治 区和兵 团两种 管理体
场经济 的需 要, 加速 了市场 经济 的发展, 推动 了生产 要素的 聚合与扩散 , 际应 用效果 良好 , 实 乌昌经济 一 遂成为我 国 区域 经济发展 体化新阶段发展的探讨
的一种新模式 。 在经济一体化成为我 国区域经济发展新模式 的情 况下 , 20 04年 1 , 疆维吾 尔 自治 区党 委 、 民政府做 出了加 2月 新 人
( 中国科学院新 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 乌鲁木齐
801) 301
( i j a g I s i u e o c l g n e g a h ,C S i j a g U u q 3 0 X n i n n t t t f E o o y a d G o r p y A ,X n i n r m i 8 0 1 ) 1
A a y i f U m i C a s iE o 0 i n e r t O e t g ’ e e o m n n l s S o n q- h n j v n = c I tg a i n N w S a e S D v l p e t
贺西安 张小云 任 虹 李 江
He Xi‘ Zh ng ia u Re Ho g Li i g an a X oy n n n J an
乌昌经济一体化金融资源配置研究

经济发 展的 一般趋势 。 马鲁木齐和毗邻的 昌吉州是新疆城镇 目前 , 两地财政统一基本 实现。相继成立了乌昌财政局和米 最密集 、 城市化水平最 高的区域 , 也是新 疆经济最发达 的地 东新区财 政局 ,建 立了乌昌财政统一新模式。从 20 0 5年初
区 之 一 。 20 0 4年 1 2月 , 充 分 考 察 论 证 两 地 各 目 优 势 和 借 起 , 在 自治区财政对乌昌地区财政实施由环比递增改为定额上
一
体化的热火开展 , 金, 并制定出台了统一 的对外招商
和理论创新存在一些滞 后因素 ,需要我们在 金触体 系的构 政策 , 实现 了联 合招 商 ,0 6年 , 昌两 地招 商引资实际 到 20 乌 建、 融资渠道 、 合作模式的选择及 金融服务 、 体制 、 制度 创新 位资金 105亿元 , 9. 较上年有大幅增长。在规划方面, 米东新 上有所突破 , 从而形成 区域经济 新蹭长极 , 推动 乌昌经济 持 区的建设发展规划和乌 昌两地 “ 十一五 ” 经济 社会发展规划
续 协调 增 长 。
一
己完成 。启动 了乌昌地区产业发 展、 区布局 、 园 城币建设 、 轻
、
新 疆乌 昌经 济一 体 化 发展 现 状
轨 交通、 游开发 、 旅 土地利用 、 水资源管理 、 境保护等中长 环
期分项规划。其中 , 昌地 区工业布局规划 及旅游规 划己完 乌
乌昌地区现有 7区 6县 4币 , 总面积 1. O 9万平方公里 , 5 体化战略决策 , 在自治区党委、 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
是建立健全了乌 昌党委领导体制。 目前, 马昌党委成员 昌地区经济发 展水平。 ( 乌昌地区金触机构概况及存贷规模 ~)
由乌鲁木齐币、 昌吉州党委常委担任 , 买行党委常委分工负责 制, 相关常委协调分管乌昌地区若干万面的工作。
借鉴新疆乌昌一体化经验加快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进程

借鉴新疆乌昌一体化经验加快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进程时晓东近年来,新疆自治区相互邻近的乌鲁木齐市与昌吉自治州在一体化建设(以下简称乌昌一体化)方面不断突破,有力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其经验与做法对我们加快西安咸阳一体化(以下简称西咸阳体化)进程有重要借鉴意义。
一、乌昌一体化的基本情况分析(一)乌昌一体化的背景与条件乌鲁木齐市地处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东南缘,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全疆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辖7区1县,总面积12000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区面积1080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66.8平方公里。
总人口208.2万人,市区人口占83.5%。
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了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吸引了美克股份、广汇股份、神内生物、金牛生物、金风科技、统一食品等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进驻。
昌吉回族自治州同样地处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东南缘,总面积9.39万平方公里,下辖5县3市,人口160.08万,州域内驻有生产建设兵团24个团场以及乌鲁木齐石化总厂、准东石油基地、玛纳斯电厂等一批中央、自治区所属企事业单位。
昌吉市面积7963.9平方公里,总人口27万,地处乌鲁木齐--昌吉--石河子经济开发区中心,是乌鲁木齐市卫星城。
乌昌地区是天山北坡经济带的核心,生产总值占全疆1/3强,财政收入则占到了40%。
在成立昌吉回族自治州以前,乌昌两地原是一体。
如今,昌吉州首府昌吉市距乌鲁木齐市中心也仅32公里,昌吉州米泉市和乌鲁木齐的东山区仅隔216国道,城区完全连成一片。
但是,“地域相连、人文相通、优势互补”的“天然的亲密”,却并不能轻易越过行政区划的阻隔。
乌鲁木齐市可供开发的土地已消耗殆尽,2004年有将近70多个项目因为土地限制无法建设,而昌吉尽管有9万多平方公里的广阔腹地和丰富的资源,但却无法承接乌鲁木齐的人才、信息、资金、地缘优势辐射。
因此,推动乌昌两地融合,实施乌昌一体化,就成为乌鲁木齐市、昌吉自治州以及整个新疆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理想战略选择。
从乌昌一体化到乌鲁木齐都市圈

经济
从乌 昌一体化到乌鲁木齐都市圈
姬 肃 林
( 中共新 疆 区委 党校 经济研 究 中心 新 疆 乌鲁木 齐 8 3 0 0 0 2 )
摘 要: 2 0 0 4 年, 新疆推 出 了乌 昌经 济一体化 战略 , 这是新疆 区域 经济发展 中的一项具有 重大创新意 义的战略
交通 、 信息联结一体 , 功能互补的大中小城镇 网络。
步伐 , 实现 了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新突破 。 乌 昌一体化 战略的实施是按照科学 发展观 的
要求 , 从新 疆 实 际 出发统 筹 协 调 地 区发 展 的积 极 探
¥ 本文 系国家社 会科学基金 ( 1 1 x Mz 0 5 6 号) 西部项 目 《 优化新疆城镇化 布局与发展小城镇研 究》 阶段性研 究成果
体讲就是在不 涉及 乌鲁木齐市和 昌吉 回族 自治州 行政区划调整的前提下 , 对这两市州的经济发展加 以市场化 的整合 , 以形成乌 昌两地强强联合 、 优势
互补 、 资 源 共 享 的新 局 面 。这是 新 疆 区域经 济 发 展 中的一 项具 有 重大 创新 意义 的战 略举措 。
疆政治 、 经济 、 文化的中心 。根据 2 0 1 0 年第六 次全 国人 口普 查 的数据 , 乌鲁 木 齐市 的人 口为 3 1 1 万人 ,
是 全 区惟 一 一 座特 大 型 现 代化 城 市 , 在 新 疆 新 型城
镇化和区域经济发展 中的核心作用不可替代 。
一
、
乌昌一体化战略的实施及其意义
水、 环境保护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 目的布局 , 以 发挥乌 昌地 区城市密集度和城市化率高的优势 , 有 利 于城镇 资源要素有效结合 , 全面提高城市综合服
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财政机制优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财政机制优化本文分析了新疆乌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财政统一”的现实意义,进而具体研究乌昌地区现行“财政统一”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若干建议,以期优化“财政统一”的运行。
关键词:乌昌经济一体化财政统一优化措施包括乌鲁木齐市和昌吉回族自治州在内的乌昌地区是全新疆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占据天山北坡经济带龙头地位,在全疆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因而,乌昌地区经济的发展不仅事关天山北坡经济带的快速发展,而且事关自治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财政统一”的提出背景及其现实意义但从长远来看,乌鲁木齐市受地理条件制约,发展空间狭小,城市人口、交通、环境压力过大。
作为乌鲁木齐的近邻,昌吉州虽然具有广阔的土地、丰富的矿产、能源等,但由于行政区划的阻隔,无法承接乌市资金、技术、人才项目等优势的辐射,经济发展潜力还远远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
乌鲁木齐市和昌吉州要想获得更大的发展,新疆要打造自己的“经济航母”,就必须打破行政区划的界限,实现更高层面的融合。
200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在坚持“财政统一,规划统一,市场统一”的原则下,做出了成立乌昌党委、推进乌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重大战略决策,决定乌鲁木齐和昌吉两地在财政投资项目建设方面将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乌昌地区今后将在土地、财政、税收等方面实行统一的政策。
2005年,乌昌财政局成立,这标志着向乌昌“财政合一”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为乌昌财政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创新性的“财政统一”对于推动乌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具有极其重要作用:实现“财政统一”是一体化的关键。
“财政乃庶政之母”,在乌昌经济一体化这一历史进程中,必须有强有力的经济政策介入与支撑,而财政政策由于其独有的功能和运行特征,其在乌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主体作用将是其他经济政策不可替代的。
可以说,“三统一”之中财政统一是核心。
实现“财政统一”有利于推进公共财政框架的构建。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与历史原因,乌昌地区财政运行呈明显的生产型特征,政府包揽过多,加大了财政运行的压力与风险。
乌昌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财税政策选择

过程中财税政 策的选择提 出一点思路 。
一
右, 总人 口达 3 3万人 。 4 两地末实行经济
一
二、财政支持经济应围绕乌昌区域
、
乌昌地区实施区域经济一体化
济联 系 卜 要有高度 的互补性和融合性 , 势 ,统筹部署 。避免 财政 资金 分散 安排 。 造传统 企业 与发 展高新 技术产业 ,推 动
而且两 地经济发展水 平、财政收入水平 重 复建设 。岛吕经 济一体 化既然定 位为 l业化 与实施 可持续发 展战略并重 。特 l 也虚具 有较强的 同步性 和一致性 。如果 城 市经济 ,在 区域 内经 济协调发 展的基 别要 注意各个 _ 业园 区在发展制造业 上 1 : 两地经 济发展水平长期 悬殊过大 ,财政 础上 , 应当形成合理 的梯 度产业链 , 通过 要各具特色 , 财政依据产业 布局 , 从财税 收支不 能统筹考虑 .则对 一体化过程 中 产业 链推 动『 割边经 济的快速发 展。 鸟鲁 政策 给予扶持 。 避免形 成产业 雷同。 各
自治 区党 委和政府 及时提 出构建 鸟吕经 元 , 占伞疆财政收入 18 元的 4 .%; 4亿 34 影 响。 呜鲁木齐 在 区域 内作 为城市 品牌
济一体化 的重要发 展战略 目标 。这 一战 20 0 4年 鸟吕地 区社会 【定资产投资总额 所具有 的无形 资产 ,城市综 合实力 作为 古 J
体化之前 .乌鲁木齐经 济实力在 西北 内产业结构梯度布局来考虑
区域经 济一体 化是 以区域 内产业专
的重大作用
五省区 省会 城市 中是排在西安 、兰 州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
优惠贸易安排 自由贸易区 关税同盟 按一体化程度划分 共同市场 经济同盟 区域 经济 一体 化 完全经济一体化 部门一体化 全盘一体化 水平一体化 按参加国的经济 水平划分 垂直一体化
按经济一体化 的范围划分
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意义
1.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发挥各地比较优势,形成整 体优势的必然选择。 2.区域经济一体化,充分利用中心城市的辐射作 用,推进产业升级。 3.区域经济一体化既是实现产业差别发展,又是 解决就业和再就业的有效途径。 4.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各级干部树立科学的“大局 观”、“政绩观”,消除地方保护主义的重要途径。
乌昌一体化提出的背景
昌吉是距离乌鲁木齐最近的一个大城市,昌吉州现管辖 的四市两县实力较强,特色各异,它们能有效的解决乌鲁木 齐存在的这些问题,缓解它的压力。 乌鲁木齐同样可以向昌吉提供资金、人才、科技的支持, 乌鲁木齐和昌吉发展起来了,就可以带动天山北坡一带经济 的发展。 同时我们要兼顾其他各地州的发展,减少产业雷同重叠, 真正做到优势互补,带动整个新疆经济的发展。
乌昌一体化提出的背景
新疆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自然格局,城市经济带 分布相对 离散。 作为首府的乌鲁木齐,虽然在很多方面优于其他城市,但个 体的力量总是有限的,在其优势占主导的情况下,乌鲁木齐同 样存在很多问题制约着它的发展(例如,乌鲁木齐土地资源有 限,环境污染正在加剧)。 乌鲁木齐是这样,其他地州的问题就更加明显了(例如,资 金不足、人力资源薄弱),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就是要发挥各 地区的优势,采取优势互补,那么一条可行的道路就是走乌昌 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道路。
乌昌经济一体化
——打造中亚经济重心地位
20111813021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含义
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建立的条件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
区域经济一体化含义 Integration)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是指区域内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 指区域内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 在一个由政府授权 政府授权组成的并具有超国家性的 在一个由政府授权组成的并具有超国家性的 共同机构下,通过制订统一的对内、 统一的对内 共同机构下,通过制订统一的对内、对外经 济政策、财政与金融政策等,消除区域内的 济政策、财政与金融政策等,消除区域内的 各成员国之间阻碍经济贸易发展的壁垒 阻碍经济贸易发展的壁垒, 各成员国之间阻碍经济贸易发展的壁垒,实 区域内互利互惠 互利互惠、 现区域内互利互惠、协调发展和资源优化配 最终形成一个政治经济高度协调统一 协调统一的 置,最终形成一个政治经济高度协调统一的 有机体。 有机体。
乌昌一体化实施的现状
从2005年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昌一体化已 经走过了6年的历程。从经济一体化到体制一体化, 乌昌党委、政府在探索中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特点 的发展道路。如今,乌昌地区基本实现了交通同网、 产业同布、信息公用、资源同享,乌、昌两地经济 蓬勃发展,经济总量大幅度提升,财政收入迅速增 长,乌昌地区占全疆经济总量的比重不断提高。
交通同 网 市场统 一 产业同 布
资源同 享
信息公 用
米东区的成功实践是乌昌经济一体化的标志性起点
2009年7月,国务院正式批复米东区划,撤销米泉市 和东山区,成立米东区。 2010年,米东区前三个季度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101.83亿元,增长18%;完成地方财政收入9.36亿元; 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4.35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 金33.92亿元。 今天的米东新区,新楼盘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现已 开发的近50万平方米房产中,90%的房屋已售出。
经济运行情况
2005年,乌昌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19亿元,同比增 长12.7%,实现地方财政收入70亿元,同比增长14 %;2007年,乌昌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地方 财政收入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约占自治区的36.18 %。2009年,乌昌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545亿元, 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36.4亿元。5年间,乌昌经济总 量与地方财政收入都增长了将近一倍。乌昌地区生 产总值占全疆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6.18%。
“强强联合”带来工业兴省梦想 强强联合”
一体化经济 推动新型工业化 开发区已经形成了机械制造、生物 医药、电子信息、食品饮料、新型建材、 化工塑料、家具制造、现代物流等八大 产业集群,初步建成了全国最大的风电 装备制造基地、全疆最大的食品饮料加 工制造基地和机械设备制造基地,西北 重要的出口加工基地,形成了独具特色 的产业体系。
半小时和一小时经济圈
乌昌大道是打造乌昌地区半小时经济圈的重要 通道,也是乌昌地区“一城两轴发展布局的西北中心 轴”,将成为新疆最宽的公路。该项目的建设是自治 区党委、人民政府实施乌昌经济一体化战略的重要 举措,公路建成后将为乌鲁木齐市经济开发区、头 屯河区和昌吉市之间提供通畅、便捷、安全的快速 通道,从而进一步促进乌昌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乌昌两地城镇规划、产业布局的统一与整 合,把乌昌一体化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西 线 农 副 产 品 加 工 基 地
石河子 昌 吉 乌 鲁 木 齐 米 泉
吉木萨 尔县
玛纳斯 县
奇台县
沙湾
木垒县
东 线 煤 Βιβλιοθήκη 煤 化 工 基 地“强强联合”带来工业兴省梦想 强强联合”
一体化经济 推动新型工业化 目前,乌昌地区正在努力打造东西 两翼工业长廊和“十大产业集群”,华电、 神华、鲁能、国投等一批大企业纷纷介 入乌昌地区的能源开发。尤其值得一提 的是,新疆准东煤电煤化工产业带的开 发如火如荼,短短两年时间就吸引了43 家国内煤炭行业重点企业入驻,投资煤 炭资源开发。
半小时和一小时经济圈
除乌昌大道外,乌昌客运公交化、乌昌轻轨建 设,大黄山到吉木萨尔、奇台的高速公路建设等都 已提上日程。同时,乌昌地区还陆续取消地窝堡、 卡子湾等8个公路收费站,乌昌城市群“半小时和一 8 “ 小时经济圈”雏形初现,大大拉动昌吉房地产、物流、 城市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乌昌经济一体化惠及百姓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