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家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谐家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重大战略决策,是一项复杂艰巨的历史使命,更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而构建和谐家庭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和保障。

一、和谐家庭的内涵和意义

和谐家庭在本质上是社会主义精神建设、道德建设、文化建设在家庭成员关系上的集中反映。它是以家庭成员的全面发展为基础,以营造积极向上的家庭价值取向、平等和谐的家庭关系、民主协商的家庭氛围为主要内容的,构建家庭成员之间、家庭与社会之间、家庭与自然之间相互和谐共处的新型文明家庭模式。和谐家庭具体就是指夫妻恩爱、亲子和谐、孝敬长辈、邻里和睦、管理民主。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政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每个人最初接触的环境,是每个人成长的摇篮,同时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单位,家庭是否和谐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能否顺利实现。

由此可知,构建和谐家庭的意义首先在于和谐家庭能为家庭情感的实现提供源泉保障。家庭是人们身心休息的港湾,是每个人成长的摇篮,是每个人的情感满足与依靠的坚实保障,这就要求家庭本身必须拥有不竭的、高质量的情感源泉。而这种情感源来源于温馨、和睦的家庭,只有在一个宽松和睦、亲切协调、幼孝老慈、夫妻恩爱的环境中,家庭才能成为每个成员心理负担的减压器,成为迎接挑战的加油站。其次,和谐家庭能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健康环境。家庭是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摇篮,家庭的温暖和关爱,让孩子在和谐的环境中熏陶成长,能让孩子

养成热情、开朗、进取、正直、真诚的优秀品质和性格。相反,在不和谐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就会出现心理障碍,如自卑、恐惧、自私、多疑、没有安全感等,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孩子健康的成长,更有甚者会导致孩子长大后走上犯罪道路,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再次,和谐家庭是牢筑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一个生活在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关爱的和谐家庭的人,就会以饱满的热情、充沛的精力、快乐的心境去面对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并愿意为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相反,一个生活在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冷漠、相互猜疑、相互嫉妒、相互争吵的人,不仅对家庭没有义务和责任感,对社会更是如此,这样不和谐的家庭就会严重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所以说,和谐家庭的构建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和保障。

二、和谐家庭的基本要求

和谐家庭是以家庭成员的全面发展为基础,以营造积极向上的家庭价值取向、平等和谐的家庭关系、民主协商的家庭氛围为主要内容,构建家庭成员之间、家庭与社会之间、家庭与自然之间相互和谐共处的新型文明家庭模式。其基本要求是:

第一要有稳定的婚姻关系。婚姻是构成家庭的纽带,也是家庭存在的基础,夫妻双方应该平等相处,相互包容,彼此忠诚,爱情专一,在共同生活中培养共同的兴趣和爱好,结成以爱情为基础的牢固婚姻家庭关系。因此,稳定的婚姻关系是和谐家庭的首要要求。

第二要有平等的家庭关系。平等的家庭关系首先表现为夫妻关系平等,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核心,夫妻齐心,家庭和睦就有了保证,因此要建立男女平等,互敬、互爱、互谅、互让的夫妻关系。其次为亲子关系民主平等,主要体现为父母与子女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父母抚养教育子女,子女赡养、尊敬老人。再次是家庭其他成员民主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宽容,互相帮助。因此,民主平等的家庭关系是和谐家庭的核心要求。

第三要有和睦的邻里关系。和谐社会要求“民主政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家庭必然要求建立互相帮助、和睦相处、团结友善的邻里关系,邻里之间要多加强沟通与了解,共同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因此,和睦的邻里关系是和谐家庭的基本要求。

第四是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指家庭成员民主平等、自强自立、积极进取,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远离黄、赌、毒等不良行为。此外,还要有艰苦朴素、勤检持家、崇尚科学、爱护环境等健康向上的生产、生活方式。因此,具有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是构建和谐家庭的最终要求,也是一个家庭是否和谐的本质体现。

三、构建和谐家庭的思考与对策

家庭是社会的组成单元,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是社会的缩影。只有每个家庭这一“细胞”和谐了,整个社会“肌体”也就和谐了。那么如何构建和谐家庭呢?

(一)栽好爱情这棵“常青树”。俗话说:“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婚姻因缘而聚,爱情因爱而生,但爱情之树需要呵护,需要浇灌,爱情之树才会常青,家庭才会更和谐。如何使爱情之树常青呢?一是夫妻双方都要树立平等观念。夫妻之间不管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生活习惯等相差多远,但都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敬如宾。二是夫妻之间要相互关爱。夫妻之间要时刻呵护对方,夫妻双方更要相互敬重对方的家人,特别是双方的老人,要经常到双方家中走一走,看一看,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一些问题。三是夫妻之间要相互信任。“白头偕老”不是一朝一暮,而一生相伴不可能没有磕磕绊绊。但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维系好夫妻的感情,共同面对和解决矛盾与困难,关键是信任。

(二)擦匀亲情这盒“粘合剂”。一个有着浓厚亲情的家庭,一定是一个美满和谐的家庭。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注重亲情的民族,在亲情中讲究同姓同宗、

同家谱,同一家庭更是讲“孝”字当先。人们经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就证明亲情在人们心目中的份量。从亲情入手构建和谐家庭,首先要孝顺好老人。人总是有老的时候,“幼吾幼人之幼,老吾老人之老”是不可逆转的自然法则。尊敬老人,赡养父母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对他们养育之恩的报答。由于长辈年纪大了,体力精力都开始衰退,因此要对他们在身心上多加体贴、照顾、帮助,使老人欢度幸福的晚年。尊敬老人,赡养父母,是子女后辈的道德责任,也是调整好家庭关系的一项道德准则。其次要教育好子女。抚养、教育子女是当前我国家庭的核心问题。但现在很多家庭在抚养、教育子女问题上出现了偏差。一是过于溺爱。现在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自私、孤僻是其性格特点,如果再过于溺爱,不但不利于他们成长,反而会害了他们。二是亲情缺陷。现在的年轻父母大多在外打工,无法照顾子女,由爷爷、奶奶隔代管教;有的父母成天忙于做生意赚钱,也没空教育子女;有的父母成天忙于应酬,酒桌上坐,牌桌上玩,舞厅里转,无心教育子女;三是期望过高,管教过严。父母在对待子女的问题上,正确的态度和方式应该是:生活上多关心,饿不着冻不着就行了;学习上严要求,勤辅导;思想道德上多用先进典型进行正面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应经常回家同子女交流思想,经常带子女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应有目的地让子女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通过这些方式方法,让子女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成为对社会有用之才。

(三)搭好友情这座“连心桥”。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人是社会的人,家是社会的家,人和家从来都不是孤立的。平常百姓家的日子,没有邻居不行,有邻居,但没有能和睦相处的邻居也不行。要想处个好邻居,一要自己有容人之量、乐于助人和吃亏的精神。搭邻居和做人一样,自己做到,才能希望和要求别人做到。好邻居是敬出来的,不是有地位和钱财就能买到的。家家都希望能有个好邻居,首先自己一定要先做个别人的好邻居,这样自己才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好邻居。二要把自己的家庭建设成一个和睦的家庭。夫妻和睦是和睦家庭的基础。夫妻之间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夫唱妇随或妇唱夫随,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也没有男尊女卑之别,遇事商量。在感情方面营造一种氛围,营造一种爱的氛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