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鹤

合集下载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列表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列表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列表一、概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受到国家级保护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

这些动物在生态、物种和遗传多样性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国家生态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也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体现。

本列表中列出的动物受到法律严格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猎捕、交易和伤害。

二、动物列表1.哺乳动物类:(1)东北虎:中国最大的猫科动物,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的森林中。

(2)大熊猫:中国特有的珍稀动物,以竹子为主要食物。

(3)金丝猴:包括川金丝猴、黔金丝猴和滇金丝猴,是中国最珍贵的哺乳动物之一。

(4)亚洲象:分布在亚洲热带地区的巨大哺乳动物,是象类物种中的旗舰种。

(5)雪豹:生活在高山地区,具有独特黑白相间的皮毛,是中国高山生态系统的重要标志。

(6)穿山甲:鳞甲类动物,是中国南方特有物种,对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2.鸟类:(1)中华白海豚:分布于中国南海的珍稀哺乳类海豚。

(2)金雕:中国最著名的猛禽之一,是空中霸主的旗舰种。

(3)白鹤:中国特有的大型涉禽,是国家重要湿地和湖泊的标志。

(4)大鸨:中国特有的鸟类之一,是濒危物种中的重要代表。

(5)中华鲟:中国特有的珍稀鱼类,是长江生态系统的关键物种。

(6)朱鹮:被誉为“东方明珠”,是中国特有珍稀鸟类,对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3.爬行动物类:(1)扬子鳄:是中国唯一的鳄鱼物种,是长江生态系统的重要标志。

(2)凹甲树蛙:分布于中国南方的珍贵蛙类,对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三、保护措施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执法力度、开展宣传教育等。

同时,公众也应当积极参与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不购买、不交易、不伤害国家保护动物,共同维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四、未来展望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相关政策的实施,中国的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和环境的变化,一些珍稀动物的生存仍然面临着挑战。

保护级别——精选推荐

保护级别——精选推荐

黑长尾雉 孔雀雉 绿孔雀 黑颈鹤 白头鹤 丹顶鹤 白鹤 赤颈鹤 鸨遗鸥
二级保护动物
二类保护动物兽类
短尾猴 猕猴 藏酋猴 穿山甲 豺 黑熊 棕熊(包括马熊) 小熊猫 石貂 黄喉貂 水獭(所有种) 小爪水獭 斑林狸 大灵猫 小灵
猫 草原斑猫 荒漠猫 丛林猫 猞猁 兔狲 金猫 渔猫 麝(所有种) 河麂 马鹿 白臀鹿 水鹿 驼鹿 斑羚 藏原羚 鹅喉羚 鬣羚 黄羊 盘羊 岩羊 海南兔 雪兔 塔里木兔 巨松鼠 鳍足目 鲸 江豚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文案
外文名称 Copy 目录 1 发展历程 2 主要工作 3 分类构成 4 基本要求 5 工作范围 6 文案写法 7 实际应用 折叠编辑本段发展历程
汉字"文案"(wén àn)是指古代官衙中掌管档案、负责起草文书的幕友,亦指官署中的公文、书信等;在现代,文案 的称呼主要用在商业领域,其意义与中国古代所说的文案是有区别的。
广告副标题:它是广告方案的补充部分,有一个点睛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对标题的补充及让人感觉,前面的不懂, 在这里全部让人了解。
广告正文:广告正文是对产品及服务,以客观的事实 、具体的说明,来增加消费者的了解与认识 ,以理服人。广 告正文撰写使内容要实事求是,通俗易懂。不论采用何种 题材式样,都要抓住主要的信息来叙述,言简易明。
文案中的生动形象能够吸引受众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兴趣。国外研究资料表明:文字、图像能引起人们注意的百 分比分别文字是 35%, 图像是 65%,文案创作时采用生动活泼、新颖独特的语言的同时,附助以一定的图像来 配合。
4)优美流畅、上口易记
文案是广告的整体构思,对于由其中诉之于听觉的广告语言,要注意优美、流畅和动听,使其易识别、易记忆 和易传播,从而突出广告定位,很好地表现广告主题和广告创意,产生良好的广告效果。同时,也要避免过分 追求语言和音韵美,而忽视广告主题,生搬硬套,牵强附会,因文害意。

内蒙古国家一、二类保护动物名录

内蒙古国家一、二类保护动物名录

内蒙古国家一、二类保护动物名录一级保护动物:豹Panthera pardus 大兴安岭虎Panthera tigris 大兴安岭雪豹Panthera uncia 阴山山地貂熊Gulo gulo 大兴安岭北部蒙古野驴Equus hemionus 阿拉善地区蒙古野马Equus przewalskii 额济纳旗居延海地区野骆驼Camelus baetrianus 阿拉善地区梅花鹿Cervus nippon 大兴安岭盘羊Ovis ammon 阴山山地斑嘴鹈鹕Pelecanus philippensis 乌梁素海白鹳Ciconia ciconia 内蒙古东部黑鹳Ciconia nigra 内蒙古中、东部中华秋沙鸭Mergus squamatus 呼伦贝尔盟白尾海雕Haliaeetus albicilla 呼伦贝尔盟游隼Falco peregrinus 内蒙古中、东部丹顶鹤Grus japonensis 内蒙古中、东部白鹤Grus leucogeranus 呼伦贝尔盟白头鹤Grus monachus 内蒙古东部白枕鹤Grus uipio 内蒙古东二级保护动物:雪兔Lepus timidus 大兴安岭棕熊Ursus arctos 大兴安岭水獭Lutra sp.内蒙古东部紫貂Martes aibellina 大兴安岭(人工饲养)荒漠猫Felis bieti 内蒙古西部丛林猫Felis chaus 内蒙古西部草原斑猫Felis libyca 鄂尔多斯猞猁Felis lynx 内蒙古东部兔狲Felis manul 内蒙古东部驼鹿Alces alces 大兴安岭马鹿Cervus elaphus 大兴安岭、贺兰山麝Moschus sp.大兴安岭、贺兰山驯鹿Rangiter tarandus 大兴安岭北山羊Capra ibex 阿拉善地区鹅喉羚Gazella subgutturosa 内蒙古西部青羊Naemorhedus goral 内蒙古各山区原羚Procapra picticaudata 鄂尔多斯白琵鹭Platalea leucorodia 内蒙古各地鸳鸯Aix galericulata 呼伦贝尔盟天鹅(3种)Cygnus spp.内蒙古各地黑琴鸡Lyrurus terix 大兴安岭松鸡Tetrao parvirostris 大兴安岭花尾榛鸡Tetrastes bonasia 大兴安岭兰马鸡Crossoptilon auritum 贺兰山蓑羽鹤Anthropoides virgo 内蒙古各地灰鹤Grus grus 内蒙古各地大鸨Otis tarda 内蒙古中、东部草原小杓鹬Numenius borealis 呼伦贝尔盟棕头鸥Larus brunicephalus 额济纳旗遣鸥Larus sp.额济纳河猛禽(隼形目、鹞形目)Falconiformes spp.Strigiformes spp.内蒙古各地。

国家一级-鸟类

国家一级-鸟类

• 种群密度甚低。北京
• 师范大学自80年代以
• 来,对其野外生态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于1986年首次
• 主食烨等树的嫩枝、
• 芽叶。3月下旬发情,
• 一雄多雌。巢多筑于
• 树下,每窝产6-12
• 枚卵,孵化期24天。
• 为留鸟。 国内主要分布于内蒙古、黑龙江最北部地区, 冬季偶见于河北兴隆。
斑尾榛鸡 Bonasa sewerzowi 鸡形目 松鸡科 榛鸡属

生活在3000米左右的高山灌丛或针叶林中。为留鸟。
朝鲜等地曾有较广泛的分布,由于环境恶化等因素导致种
群数量急剧下降,至本世纪70年代野外已无踪影。我国鸟
类学家经多年考察,于1981年5月在陕西省洋县重新发现
朱鹮种群,也是世界上仅存的种群。此后对朱鹮的保护和
科学研究进行了大量工
• 作,并取得显著成果。
• 特别是饲养繁殖方面,
• 于1989年在世界上首
要食物是植物的根块,8~9月的食物中有大量贝
母,9月以后吃浆果、果实、种子等。通常营巢于
海拔3750~3850m的灌丛、岩石下或杜鹃树上。
每窝产卵2~7枚。
雉鹑 Tetraophasis obscurus
四川山鹧鸪 Arborophila rufipectus 鸡形目 雉科 雉亚科 山鹧鸪属

栖息于1200-1800米海拔高度的烁、栗、油茶等阔叶
林下的浓密竹丛、灌木
• 丛中。白天觅食,主食
• 昆虫、蜈松、蜗虫以及
• 悬钩子、胡颓子等植物
• 的种子和果实;夜间在
• 灌丛下停息。4-6月进入
• 繁殖期,营巢于地面上,
• 每窝产卵5-6枚。为留鸟。
• 仅分布于四川部分地区。

我国动物保护等级划分

我国动物保护等级划分

我国动物保护等级划分
摘要:
一级保护动物:蜂猴、熊猴、台湾猴、豚尾猴、叶猴、金丝猴、长臂猿、马来熊、大熊猫、紫貂、貂熊、熊狸、云豹、豹、虎、雪豹、儒良、白鳍豚、中华白海豚、亚洲象、蒙古野驴、西藏野驴、野马、野骆驼、鼷鹿、黑鹿、白唇鹿、坡鹿、梅花鹿、豚鹿、糜鹿、野牛、野牦牛、普氏原羚、藏羚、高鼻羚羊、扭角羚、台湾鬣羚、赤斑羚、塔尔羊、北山羊、河狸、短尾信天翁、白腹军舰鸟、白鹤、黑鹤、朱环、中华秋沙鸭、金雕、白肩雕、玉带海雕、白尾海雕、虎头海雕、拟兀骛、胡兀骛、细嘴松鸡
二级保护动物:短尾猴、猕猴、藏酋猴、穿山甲、豺、黑熊、棕熊(包括马熊)、石貂、水獭(所有种)、小爪水獭、斑林狸、小灵猫、大灵猫、草原斑猫、荒漠猫、丛林猫、猞猁、兔狲、金猫、渔猫、其他鲸类、麝(所有种)、河麂
正文:
我国的动物保护等级主要分为两个等级。

在一级保护动物中,包括了蜂猴、熊猴、台湾猴、豚尾猴、叶猴、金丝猴、长臂猿、马来熊、大熊猫、紫貂、貂熊、熊狸、云豹、豹、虎、雪豹、儒良、白鳍豚、中华白海豚、亚洲象、蒙古野驴、西藏野驴、野马、野骆驼、鼷鹿、黑鹿、白唇鹿、坡鹿、梅花鹿、豚鹿、糜鹿、野牛、野牦牛、普氏原羚、藏羚、高鼻羚羊、扭角羚、台湾鬣羚、赤斑羚、塔尔羊、北山羊、河狸、短尾信天翁、白腹军舰鸟、白鹤、黑鹤、朱环、中华秋沙鸭、金雕、白肩雕、玉带海雕、白尾海雕、虎头海雕、拟
兀骛、胡兀骛、细嘴松鸡等众多珍稀动物。

而二级保护动物则包括了短尾猴、猕猴、藏酋猴、穿山甲、豺、黑熊、棕熊(包括马熊)、石貂、水獭(所有种)、小爪水獭、斑林狸、小灵猫、大灵猫、草原斑猫、荒漠猫、丛林猫、猞猁、兔狲、金猫、渔猫、其他鲸类、麝(所有种)、河麂等动物。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白鹮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白鹮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白鹮 中文学名:白鹮中文别名:西伯利亚鹤界:动物界门:脊索动物门(Phylum Chordata)亚门: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纲:鸟纲(Aves)亚纲:今鸟亚纲(Neornithes)目:今颚总目、鹳形目(Ciconiiformes))科:鹮科(Threskiorothidae),也称朱鹭科。

属:白鹮属(Bostrychia)种:白鹮,别名西伯利亚鹤分布:它们喜欢成群结队地生活在一起,在委内瑞拉的奥里诺柯河流域,鸟类学家曾发现一个有9500只白鹮的巨大群体。

白鹮,别名西伯利亚鹤,身长约130厘米,是名副其实的“大鸟”。

白鹤的喙、颈、腿都很长。

白鹤翅膀上的小部分羽毛是黑色,其它部分是纯白色的。

所以我们叫它白鹤。

白鹤栖息于芦苇沼泽湿地,是湿地保护的重要物种,属于我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以水生植物根、茎为食,也吃少量的蚌、鱼、螺等。

飞行时头颈前伸,两腿后伸,鸣叫声清脆响亮,发音时能引起强烈的共呜,声音可以传到3~5千米以外。

白鹮中文名:白鹮类属:鹮科学名:Threskiornis aethiopicus。

英文名:white ibis|物种命名人及年代:(Latham,1790)保护情况:属于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白鹮并不神秘。

它们身体很大,腿较短,头颈裸露无羽、跟嘴一样呈铅灰色,它们羽毛大部分洁白,但在翅的边缘和端部是黑色的。

它们喜欢成群结队地生活在一起,在委内瑞拉的奥里诺柯河流域,鸟类学家曾发现一个有9500只白鹮的巨大群体。

大型涉禽。

全长约70厘米。

全身羽毛白色。

头与上颈皮肤裸露,呈黑色。

背及颈的下部有灰色饰羽(冬季无)。

嘴长而下弯,黑色。

脚黑色。

白鹮在我国东北一带又叫白油老鹳子,体长为65一75厘米。

黑色的嘴细长,并且向下弯曲。

虹膜为红色或红褐色。

脚较短,也是黑色。

夏季通体的羽毛都是白色,但头部和颈的上部裸露,呈黑色,有时缀有蓝色,这是它与其他类的明显区别。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懒猴、熊猴、台湾猴、豚尾猴、叶猴、金丝猴、长臂猿、马来熊、大熊猫、紫貂、貂熊、熊狸、云豹、豹、虎、雪豹、儒艮、白鳍豚、中华白海豚、亚洲象、蒙古野驴、西藏野驴、野马、野骆驼、鼷鹿、黑麂、白唇鹿、坡鹿、梅花鹿、豚鹿、麋鹿、野牛、野牦牛、羚牛、普氏原羚、藏羚羊、高鼻羚羊、扭角羚、台湾鬣羚、赤斑羚、塔尔羊、北山羊、河狸、短尾信天翁、白腹军舰鸟、白鹳、黑鹳、朱鹮、中华秋沙鸭、金雕、白肩雕、玉带海雕、白尾海雕、虎头海雕、拟兀鹫、胡兀鹫、细嘴松鸡、斑尾榛鸡、雉鹑、四川山鹧鸪、海南山鹧鸪、黑头角雉、红胸角雉、灰腹角雉、黄腹角雉、虹雉、褐马鸡、蓝鹇、黑颈长尾雉、白颈长尾雉、黑长尾雉、孔雀雉、绿孔雀、黑颈鹤、白头鹤、白头叶猴、丹顶鹤、白鹤、赤颈鹤、鸨、遗鸥、四爪陆龟、鼋、鳄蜥、巨蜥、蟒、扬子鳄、新疆大头鱼、中华鲟、达氏鲟、白鲟、红珊瑚、库氏砗磲、鹦鹉螺、中华蛩蠊、金斑喙凤蝶、多鳃孔舌形虫、黄岛长吻虫、东北虎、华南虎、猎隼。

懒猴别名蜂猴、风猴,属懒猴科,可分为9个亚种,中国有2种,分布于云南和广西,数量稀少,濒临绝灭,体型较小而行动迟缓,是较低等的猴类,体长32-35厘米。

懒猴栖于热带雨林及亚热带季雨林中,完全在树上生活,极少下地,喜独自活动。

行动特别缓慢,只有在受到攻击时,才有所加快,故又名“懒猴”。

白天蜷成球状隐蔽在大树洞中或在枝桠上歇息,夜晚出来觅食,以植物的果实为食,也捕食昆虫、小鸟及鸟卵。

一年四季均能交配,怀孕期5-6个月,多在冬季产仔,每胎1仔。

在中国分布于云南和广西南部。

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熊猴熊猴生活在热带、亚热带山区森林,种群相对较小,每群约10只。

饲养寿命最长的记录为16年,熊猴已被列为我国国家级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台湾猴台湾猴,别名黑肢猴、岩栖猕猴,属于猴科。

为中国特有种,栖息于岩壁和山林之中,为半地栖动物,取食各种野果、树叶、昆虫,有时也盗食农家的谷物和瓜果。

多结成一雄多雌的家族群,以一体魄强壮的成年雄性作为首领。

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和一、二、三级保护植物名录

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和一、二、三级保护植物名录

我国的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有:蜂猴(所有种)、熊猴、台湾猴、豚尾猴、叶猴(所有种)、金丝猴(所有种)、长臂猿(所有种)、马来熊、大熊猫、紫貂、貂熊、熊狸、云豹、豹、虎、雪豹、儒艮、白鳍豚、中华白海豚、亚洲象、蒙古野驴、西藏野驴、野马、野骆驼、鼷鹿、黑麂、白唇鹿、坡鹿、梅花鹿、豚鹿、麋鹿、野牛、野牦牛、普氏原羚、藏羚羊、高鼻羚羊、扭角羚、台湾鬣羚、赤斑羚、塔尔羊、北山羊、河狸、短尾信天翁、白腹军舰鸟、白鹳、黑鹳、朱鹮、中华秋沙鸭、金雕、白肩雕、玉带海雕、白尾海雕、虎头海雕、拟兀鹫、胡兀鹫、细嘴松鸡、斑尾榛鸡、雉鹑、四川山鹧鸪、海南山鹧鸪、黑头角雉、红胸角雉、灰腹角雉、黄腹角雉、虹雉(所有种)、褐马鸡、蓝鹇、黑颈长尾雉、白颈长尾雉、黑长尾雉、孔雀雉、绿孔雀、黑颈鹤、白头鹤、丹顶鹤、白鹤、赤颈鹤、鸨(所有种)、遗鸥、四爪陆龟、鼋、鳄蜥、巨蜥、蟒、扬子鳄、新疆大头鱼、中华鲟、达氏鲟、白鲟、红珊瑚、库氏砗磲、鹦鹉螺、中华蛩蠊、金斑喙凤蝶、多鳃孔舌形虫、黄岛长吻虫。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兽纲:短尾猴、猕猴、藏酋猴、穿山甲、豺、黑熊、棕熊(包括马熊)、石貂、水獭(所有种)、小爪水獭、斑林狸、小灵猫、大灵猫、草原斑猫、荒漠猫、丛林猫、猞猁、兔狲、金猫、渔猫、其他鲸类、麝(所有种)、河麂、马鹿(包括白臀鹿)、水鹿、驼鹿、黄羊、藏原羊、鹅喉羚、鬣羚、斑羚、岩羊、盘羊、海南兔、雪兔、塔里木兔、巨松鼠鸟纲:角、赤颈、鹈鹕(所有种)、鲣鸟(所有种)、海鸬鹚、黑颈鸬鹚、黄嘴白鹭、岩鹭、海南虎斑(开鸟)、小苇(开鸟)、彩鹳、彩鹮、白琵鹭、黑脸琵鹭、红胸黑雁、白额雁、天鹅(所有种)、鸳鸯、其他鹰类、隼科(所有种)、黑琴鸡、柳雷鸟、岩雷鸟、镰翅鸟、花尾榛鸡、雪鸡(所有种)、血雉、红腹角雉、藏马鸡、蓝马鸡、黑鹇、白鹇、原鸡、勺鸡、白冠长尾雉、锦鸡(所有种)、灰鹤、沙丘鹤、白枕鹤、蓑羽鹤、长脚秧鸡、姬田鸡、棕背田鸡、花田鸡、铜翅水雉、小杓鹬、小青脚鹬、灰燕鸻、小鸥、黑浮鸥、黄嘴河燕鸥、黑嘴端凤头燕鸥、黑腹沙鸡、绿鸠(所有种)、黑颏果鸠、皇鸠(所有种)、斑尾林鸽、鹃鸠(所有种)、鹦鹉科(所有种)、鸦鹃(所有种)、灰喉针尾雨燕、凤头雨燕、橙胸咬鹃、蓝耳翠鸟、鹳嘴翠鸟、黑胸蜂虎、绿喉蜂虎、犀鸟科、白腹黑啄木鸟、阔嘴鸟科(所有种)、八色鸫科(所有种)爬行纲:地龟、三线闭壳龟、云南闭壳龟、凹甲陆龟、蠵龟、绿海龟、玳瑁、太平洋丽龟、棱皮龟、山瑞鳖、大壁虎、大鲵、细痣疣螈、镇海疣螈、贵州疣螈、大凉疣螈、细瘰疣螈、虎纹蛙鱼纲:黄唇鱼、松江鲈鱼、克氏海马鱼、胭脂鱼、唐鱼、大头鲤、金线靶、大理裂腹鱼、花鳗鲡、川陕哲罗鲑、秦岭细鳞鲑、文昌鱼腹足纲:虎斑宝贝、冠螺、大珠母贝、佛耳丽蚌、伟铗叭、尖板曦箭蜓、宽纹北箭蜓、中华缺翅虫、墨脱缺翅虫、拉步甲、硕步甲、彩臂金龟(所有种)、叉犀金龟、双尾褐凤蝶、三尾褐凤蝶、中华虎凤蝶、阿波罗绢蝶我国八种一级保护植物2005-05-08 10:29:04在我国3万余种植物中,属于国家一级保护的有8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鹤 学院 名称 学号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鹤 摘要: 吉林省西部镇赉县境内的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东亚候鸟迁徙通道上的重要停歇地和繁殖地,总面积14.40万公顷。根据科考资料显示,莫莫格保护区已经记录到的鸟类资源有298种,其中湿地水鸟120种。该区鸟类资源中属于国家Ⅰ级重点保护的鸟类有白鹤、丹顶鹤、白头鹤、东方白鹳、黑鹳、大鸨、金雕、虎头海雕、玉带海雕、白尾海雕10种。

白鹤(Grus leucogeranus)为我国Ⅰ级重点保护动物,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皮书中列为最濒危物种,全世界总数不到3400只。白鹤亦称西伯利亚鹤,体长 135 cm,体羽仅初级飞羽黑色,其余皆白色,因此人们又把它叫做黑袖鹤。白鹤和丹顶鹤一样被誉为吉祥、长寿的象征。近30年来,国际鹤类组织和有关专家研究发现,全世界的白鹤可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种群。东部种群繁殖于西伯利亚东北部,在中国的鄱阳湖区越冬(迁徙路线约5000公里);中部和西部种群在西伯利亚西北部的奥伯河流域繁殖,中部种群在印度北部的珀勒德布尔湿地越冬,西部种群在伊朗的里海南部低地越冬(迁徙路线约6000公里)。研究结果显示,白鹤中部和西部种群数量仅有10只左右,绝大部分在东部种群。

关键词:白鹤,濒危,迁徒,栖息地,湿地保护

内容:

外形特征 白鹤是大型涉禽,略小于丹顶鹤,全长约130厘米,翼展210-250厘米,体重7-10千克 ;头的前半部为红色裸皮,嘴和脚也呈红色;除初级飞羽为黑色之外,全体洁白色,站立时其黑色初级飞羽不易看见,仅飞翔时黑色翅端明显。幼鸟金棕色。虹膜-黄色;嘴-橘黄;脚-粉红。叫声:飞行时发出欢快、轻柔、悦耳的koonkkoonk声。 白鹤成鸟:两性相似,雌鹤略小。自嘴基、额至头顶以及两颊皮肤裸露,呈砖红色,并生有稀疏的短毛,此特征为其他鹤类所不具有。体羽白色,初级飞羽黑色,次级飞羽和三级飞羽白色。三级飞羽延长,覆盖于尾上,通常在站立时遮住黑色的初级飞羽,故外观全体为白色,但飞翔时可以看见黑色的初级飞羽。 白鹤幼鸟:秋季南迁幼鸟的额和面部无裸露部分,有稠密的锈黄色羽毛;头、颈及上背棕黄色,翅上也有棕黄色但初级飞羽黑色。从秋天到第二年春天,头、颈、体和尾覆羽白色羽毛逐渐增加,越冬后的亚成体除颈、肩尚留有黄色羽毛之外,其余部分的羽毛已换成白色,与成体相似。 虹膜黄白色,嘴和脚肉红色。幼鸟虹膜土黄色,嘴和脚暗灰色,2龄脚变红色,3龄嘴亦变为红色。 亚种分化:白鹤虽然分成东部、中部和西部3个种群,但它是单型种,无亚种分化。

分布范: 白鹤在中国主要分布在从东北到长江中下游,迁徙时见于河北(滦河口、北戴河),内蒙古(赤峰、达赉湖、兴安盟、哲里木盟),辽宁(双台河口、大连),吉林(莫莫格、向海),黑龙江(扎龙、林甸),安徽(武昌湖、升金湖、莱子湖),山东(黄河三角洲),河南(黄河故道、黑港口)等,越冬地主要在江西(鄱阳湖)和湖南(洞庭湖),越冬期间零星个体见于辽宁瓦房店、江苏盐城和东台、浙江余姚、山东青岛沿海以及新疆霍城等。 在世界范围内,白鹤有3个分离的种群,即东部种群、中部种群和西部种群;东部种群在西伯利亚东北部繁殖,在长江中下游越冬;中部种群在西伯利亚的库诺瓦特河下游繁殖,在印度拉贾斯坦邦的克拉迪奥国家公园越冬;西部种群在俄罗斯西北部繁殖,在里海南岸越冬。 全球 分布范围:繁殖于俄罗斯的东南部及西伯利亚,越冬在伊朗、印度西北部及中国东部。分布状况:全球性濒危(Collaretal.,1994)。迁徙经由中国东北,冬季有2000多只聚于鄱阳湖及长江流域的湖泊越冬。我国鄱阳湖自然保护区为世界上最大的白鹤越冬地,近年来已发现来这里的白鹤有2896只之多,占全球白鹤总数的98%以上。鄱阳湖成了举世瞩目的白鹤王国。

生活习性 白鹤是对栖息地要求最特化的鹤类,对浅水湿地的依恋性很强,栖息于芦苇沼泽湿地,是湿地保护的重要物种,属于我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部种群在俄罗斯的雅库特繁殖,不在北极苔原营巢,也不在近海河口低地和河流泛滩或高地营巢,而喜欢低地苔原,喜欢大面积的淡水和开阔的视野,其夏季主要营巢区约为82 000 k㎡,定期营巢范围不超过30 000 k㎡。在繁殖地为杂食性,包括植物的根、地下茎、芽、种子、浆果以及昆虫、鱼、蛙、鼠类等。当有雪覆盖植物性食物难以得到时,主要以旅鼠和鼠平等动物为食;当5月中旬气温低于O℃时,白鹤主要吃蔓越桔(Vaccinium macrocarpon),当湿地化冻后,它们吃芦苇块茎、蜻蜓稚虫和小鱼;在营巢季节主要吃植物,有藜芦(Veratum misae)的根、岩高兰(Empetrum nigrum)的种子、木贼的芽和花蔺(Butomus umbellatus)的根、茎等(Johnsgard,1983)。在南迁途中,白鹤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苔原沼泽地觅食水麦冬(Triglochin palutre)、泽泻、黑三棱(Sparganium stoloniferum)等植物的嫩根及青蛙、小鱼等。在越冬地鄱阳湖,主要挖掘水下泥中的苦草(Vallisneria spiralis)、马来眼子菜、野荸荠、水蓼等水生植物的地下茎和根为食,约占总食量的90%以上,其次也吃少量的蚌肉、小鱼、小螺和砂砾。 生长繁殖 白鹤是单配制,5月 下旬到达营巢地,此时苔原仍然冰雪覆盖,巢建在开阔沼泽的岸边,或周围水深20—60 cm有草的土墩上,巢简陋,巢材主要是苦草,巢呈扁平形,中央略凹陷,高出水面12—15 cm,巢间距10—20 km,有时只有2—3 km。产卵期常与冰雪融化期一致,从5月下旬到6月中旬,每窝产卵2枚,卵呈暗橄榄色,钝端有大小不等的深褐色斑点,雌雄鹤交替孵卵,但以雌鹤为主,孵化期约为27天,孵化率仅为1/3,多数雏鹤于6月最后5天至7月最前5天孵出,但只有1只幼鹤能活到可以飞翔,因为白鹤的幼鹤攻击性太强,较弱的1只常在长出飞羽之前死亡,70—75日龄长出飞羽,90日龄能够飞翔。国际鹤类基金会于1981年、北京动物园于1989年先后对雌鹤进行人工授精,经人工孵化繁殖成功;合肥野生动物园于2000年,在圈养条件下使1对白鹤自行选偶交配,自然繁殖成功,其后,2001年、2002年均再次繁殖成功。[1] 在繁殖地受到的干扰相对较小,主要受到石油开采和森林砍伐的威胁,当亲鹤不在巢边时,卵常被贼鸥、北极鸥和银鸥吃掉。在集结地、迁飞停歇地和越冬地,主要的环境压力是由于人口增加和经济迅速发展导致湿地和鱼、芦苇等生物资源的丧失与破坏,以及放牧、使用非法渔具捕鱼等人为干扰;三峡工程运行有可能使长江中下游湿地的水面减少,从而对在此越冬的白鹤和其他鹤类产生不利的影响。

物种迁徙 白鹤是候鸟,到秋天和春天时集成大群迁徙。这也给白鹤的生命造成了很大的威胁。白鹤迁徙飞行时排成"一"字形或"V"字形。迁移时最主要的能量来源就是体内脂肪。所以它们要在迁徙前吃饱喝足,不过这还是不够。在食物资源丰富的中途站,白鹤短短几天就可以让体重增加一倍,这种觅食效率是很惊人的。 白鹤在休息时,不是始终用同一只脚,而是右脚站了一会儿,就换上左脚,用两只脚交替着站,以免疲劳。这样可以轮流放松。同时,用一脚站着,可以望得更远,以警惕敌害的突然袭击。如果在睡觉时敌害来了,马上就可以逃跑,要飞走,也比爬起来以后再飞快多了。而当它们站在湖塘中水较深的地方,或是低着头找食的时候,从来也不用一只脚站立,而必须两脚都着地,这样才可以保持身体的平衡。当然,在孵化后代期间,它们也和别的鸟一样,乖乖地把身子蹲下来。 白鹤东部种群的迁徙路线,已由环志证明从雅库特向南迁飞5 100 km到鄱阳湖越冬,途经俄罗斯的雅纳河、印迪吉尔卡河和科雷马河流域,进入中国后主要停歇地有扎龙、林甸、莫莫格以及双台河口、滦河口、黄河故道和升金湖等地。在莫莫格,途经此地的白鹤除部分种群作短期停留继续迁飞外,尚有一定数量的个体春秋季节皆在此地停歇30—40天,1985年、1986年春季首见日期都是3月25日,直到5月10日左右全部迁走,2000年4月27日见到528只;1983年、1984年秋季迁来日期均为9月14日;统计幼鹤的数量,发现1985年、1986年秋季平均3月龄幼鹤比例为22.3%,较同期白鹤越冬地12月下旬统计到的幼鹤比例,平均高8.8%;1985年、1986年春季,在126只白鹤中,统计到9月龄幼鹤22只,占总数的17.5%,与同年秋季比较,幼鹤比例降低了4.8%(吴志刚等,1991)。 在鄱阳湖越冬的白鹤,10月下旬飞来,11月初已全部到达,12月至翌年1月分成小群活动,主要在大湖池浅水处觅食,在蚌湖集群过夜;2月下旬到3月初,气温达10℃以上时,逐渐集成大群北返,至3月底已全部迁走,越冬期达150天。活动时主要以家庭为单位,多为2成1幼,罕见1成1幼或2成无幼,亚成体集成10—12只小群在一起活动;觅食时,双亲还要饲喂幼鹤,直到翌年2月中旬幼鹤才开始自己挖泥取食(严丽等,1986;刘智勇等,1987)。在鄱阳湖越冬白鹤的种群数量,1980年冬季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科研人员,首次发现在大湖池有91只,此后历年统计,最高年份已接近4 000只,可以认为有90%以上的白鹤东部种群在鄱阳湖越冬。

分类讨论 Archibald (1976)根据白鹤的鸣叫声、头上的裸皮和气管不在胸骨的龙骨突起内卷曲,这些特点都和肉垂鹤相似,建议将白鹤从鹤属划入肉垂鹤属,改名为 Bugeranus leucogeranus;此后,Wood(1979)发现在骨骼特征上,白鹤与肉垂鹤相似,从而同意Archibald 的意见,而 Johnsgard (1983)在其专著《Cranes of the world》中也采用了这一名称,但绝大多数学者仍将白鹤列在鹤属,保持最早的命名。

保护等级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2009年名录 ver 3.1——极危(CR)。 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濒危等级:附录I ,生效年代:1997年。 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等级:一级,生效年代:1989 年。 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濒危生效年代:1996年。

现在的主要保护措施:

1)保护理想的驿站 2003年至2009年莫莫格保护区被列为联合国环境署/全球环境基金(UNEP/GEF)“亚洲白鹤及其它国际重要迁徙水鸟迁徙通道与重要湿地的保护”即白鹤GEF项目实施地之一。鹤类专家和保护区科研人员监测数据显示,2000年以来,莫莫格的白鹤数量一直呈上升趋势,尤以2007年始种群数量猛增。2007年春季为1273只,秋季为1724只;2008年春季为2183只,秋季为2035只;2009年春季为2616只,秋季为2050只;2010年春季为3007只,秋季截止到10月20日数量达到3045只。2010年春、秋均发现沙丘鹤1只,填补了吉林省鹤类分布新纪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