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学基础13章知识点整理

解剖学基础》 知识点整理

重庆市育才职业教育中心 何雪梅

第一章 绪论

1、解剖学基础是介绍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及其生长发育规律的学科。

2、人体的构成:细胞 --- 组织 --- 器官 --- 系统 --- 整体。 细胞 : 组成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人体的四类组织 : 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 人体的九大系统 : 运动、消化、呼吸、泌尿、生殖、脉管(循环) 、感觉器、神经、内分泌。

3、内脏:人体九大系统中消化、呼吸、泌尿和生殖系统的大部分器官位于胸腔、腹腔和盆 腔内,并有孔道与外界想通,故总称为内脏。

4、人体的分部:头、颈、躯干、四肢。

5、 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平视前方,上肢自然下垂与躯干两侧,手掌和足尖向前的 姿势。

6、 人体常用方位术语

下( 尾侧) ——近足

上( 颅侧 )——近头 内侧—近正中面 外侧— —距正中面较远 内—— 近腔内 外——

远离内腔 浅—— 近体表 深——

距体表较远 近侧

—近躯干

远侧— —远离躯干

7、根据标准姿势,人体可有互相垂直的三种类型的轴。

8、人体的切面 矢状面:以前后方向将身体分成左右两部的纵切面。 冠状面:以左右方向将身体分成前后两部的纵切面。 水平面:与垂直轴相垂直,将身体分为上、下两部的断面。

9、石蜡切片是研究人体组织学及胚胎学最常用的标本,基本程序是取材、固定、脱水、包 埋、切片、染色和封片,最常用的染色方法是苏木精

-伊红染色法,又称 HE 染色。

第二章 细胞

1、 细胞是生物体形态结构、生长发育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 人体最大的细胞: ;最小的细胞:小淋巴细胞。

3、 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腹侧(前)——近腹面

背侧(后)——近背面 矢状轴:由前T 后, 与身体长轴和冠状轴相垂直的轴。 冠状轴:由左T 右, 与身体长轴和矢状轴相垂直的轴。 垂直轴:由上T 下, 与身体长轴平行的轴。

细胞膜:包绕在细胞表面的一层薄膜,又称质膜。

细胞质:是细胞膜与细胞核之间的部分,包括:基质、细胞器、细胞骨架和包含物。核糖体 是细胞合成蛋白质的场所;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工厂”

细胞核:细胞最重要的结构,是细胞遗传信息储存、复制和转录的场所。

第三章 基本组织 第一节 上皮组织

1、上皮组织的分类

被覆上皮和腺上皮。

你扌居上血去田月包白勺

F 二数和绅0內包白勺分岂

_____ __ ___ 单层立石爰

单启上圧r 甲屠柱状上辰

被搜上皮Y

匸fly 意尼FF 毛丰匸秒t 上戍

「■卓 F 丁翕原扃平 L.虚

被覆上皮的特点

a. 细胞形态较规则,排列密集,细胞外基质少。

b. 细胞具有极性,它的一面朝向体表或中空器官的内腔, 称游离面;另一端借基膜与深

部结缔组织相连,称基底面。

c. 被覆上皮无血管,其营养由结缔组织透过基膜供给。 2、被覆上皮种类及结构特点

A:单层上皮

① 单层扁平上皮(单层麟状上皮)

顶面细胞呈不规则多边形、垂直切面 为梭形。 衬于心、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称内皮。 衬于胸膜、心包膜和腹膜表面称 间皮

由立方状细胞构成。 有分泌和吸收功能。

分布于肾小管、小叶间胆管和 甲状

腺滤泡。

②单层立方上皮

③单层柱状上皮

由棱柱状细胞核和 杯状细胞,其中杯状细胞可 分泌粘液,起润滑和保护作用。分布于胃、

肠、子宫。

④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由柱状细胞、棱形细胞、锥形细胞、杯状细胞组成。分布于气管、支气管,对呼吸道

有自洁作用。

B:复层上皮

①复层扁平上皮

表层:靠近游离面为数层扁平细胞;中间层:有多边形细胞。

基底面:有基底细胞,呈立方形或矮柱状,有旺盛的分裂繁殖能力可以不断地补充衰老死亡和损伤脱落的细胞,有很强的保护作用。

分布于:皮肤表皮、食道和阴道等器官腔面②变移上皮

属于复层上皮,主要分布于肾盏、肾盂、输尿管和膀胱的腔面

3、上皮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特殊结构)

由细胞膜和细胞质共同形成

①微绒毛

分布于小肠的叫纹状缘;分布于肾小管的叫刷状缘。

②纤毛

分布于气管、支气管,能进行单方向节律性摆动,有自洁作用。

4、腺上皮和腺

分泌物经过导管排出的腺称为外分泌腺,如:汗腺、唾液腺。 没有导管,分泌物释放到毛细血管或毛细淋巴管的腺称为内分泌腺,

如甲状腺、肾上

腺等。内分泌腺的分泌物叫激素。 小测试: 一、判断题

1内皮和间皮属于单层扁平上皮。 () 2 •单层立方上皮由棱状细胞构成。 ()

3.

单层柱状上皮和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含有杯状细胞,有吸收和分泌的功能。 ()

4•变移上皮分布于肾、肾盏、输尿管和膀胱的腔面。 ()

、选择题

被覆上皮的特点是() A.细胞分游离面和基底面 C 细胞外基质内有大量纤维

三、简述题

1. 简述被覆上皮的特点和分类

2. 简述复层扁平上皮的结构和分布

3. 简答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的区别

第二节

结缔组织

Q

■ r ; ■ L

•亠 j

I.

EJ 千了 至馬 Wv 讶 舍何 WH 乂矢-ra-总厂L P 忑

-n-

j

1、疏松结缔组织的细胞种类及特点

① 成纤维细胞

是疏松结缔组织的 主要细胞,大而扁平有许多突起 。具有合成纤维和

基质的功能,在组织受伤后的 修复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② 巨噬细胞

细胞形态多样,胞质内有许多溶酶体、吞饮小泡和吞噬体。巨噬细胞具

有强大的吞噬功能,参与免疫应答,

是重要的免疫细胞。

③ 浆细胞 胞核小而圆,染色质排列成车轮状,能合成分泌抗体、参与体液免疫。 ④ 肥大细胞 胞质内充满粗大的嗜碱性颗粒, 能合成肝素、组胺、白三烯 。肝素有抗凝

血作用,组胺和白三烯与过敏反应有关。

⑤ 脂肪细胞 在HE 切片上脂滴被溶解后细胞 呈戒指形,有合成和储存脂肪功能。

分泌物通过导筲押出的 腺体叫外

分泌腺.

说仃导传.分泌物肯肱竝入 臘体内的EMH 血浮

甲,鶴右血戒

祸环输送创全口务处啊腺体叫内 分泌脸•

B.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末梢 D 细胞少,外基质多

1 -直気卒公丘凸全命全izL 无 N 一 辛女丰芜全缶宇£□.舍

口 3 一 耳—丄I 乌全_L_1 刘7 虫 _ !XXI

NJ_i L

2、疏松结缔组织的纤维种类及特点

①胶原纤维数量最多,新鲜时呈白色,又称白纤维,韧性大,抗拉力强。

②弹性纤维新鲜时呈黄色,又称黄纤维,富有弹性。

③网状纤维起支架作用。

- t - • ■ ■ - - rnri r t e: - ! - : - ■ - rn rn

红细胞 男:ao 〜5 5)

个/L :

女:(3 5-5.0) X1012个/1_

(4 0—10. O) Xltf*个/!_ <100^-300)X TOf/L 血集蛋白-

紆鲜蛋口原(:纤鳞》.脂蛋H, 他激索:无机盐, 代谢产物

2、 血象:检测血细胞的形态、数量、分类百分比和血红蛋白的含量。

3、 红细胞的特点

成熟的红细胞呈双凹圆盘形,无细胞核和细胞器,胞质内充满血红蛋白,使红细胞呈红 色,有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功能。

致密结缔组织 软骨的分类 ① 透明软骨 ② 纤维软骨 ②弹性软骨 骨组织

由骨质和骨细胞构成,骨组织形式分为骨密质和骨松质。 骨密质位于骨干,有三种排列

方式:

1)环骨板 2)骨单位

中央管是血管与神经的通道

骨松质位于骨内部,由大量的针状、片状的骨小梁组成, 髓、神经和血管。 6、血液

流动于心、血管内的液态的结缔组织,具有物质运输、功能调节、防御和缓冲功能。

主要还是成纤维细胞,基质少。常构成:肌腱、 分布于肋软骨、气管、关节面。 分布于椎间盘、关节盘、耻骨联合。

分布于耳廓、会厌。

5、 血液的组成

基膜;韧带、真皮。

3)间骨板

呈疏松海绵状,空隙内有红骨 有形威分 SlL 细胞)

1111 浆

白细胞 血小板

4、白细胞的分类

2)中性举立细胞

心严替慢t 生丰立细脸 G 严菩减十生米送细胞 (4》単核细砲 匚仁)淋巴细胞]

第三节 中性粒细胞

1) 是数量最多的白细胞; 2) 胞核呈弯曲杆状或分叶形;

3) 胞质内浅红色颗粒有杀菌作用,浅紫色为 嗜天青颗粒,消化细菌和异物。

4) 有很强的趋化性,是体内重要的防御细胞。

肌组织

3、 神经纤维:由神经元的长突起 (轴突或长树突)及其周围包裹的神经胶质细胞组成。

4、 神经末梢:指周围神经纤维的终末部分遍布全身,他们终止于其他组织或器官内所形成 的特殊结构。

小测试: 一、选择题

1、关于成熟红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呈双凸圆盘形 B •无细胞核有细胞器

2、 杯状细胞() A.仅见于肠的黏膜上皮中 B.游离面有纤毛

3、 能释放肝素的细胞是( )

A.浆细胞

B.巨噬细胞

C.胞质充满血红蛋白

D.胞质充满紫色颗粒

C.游离面有微绒毛

D.分泌物有润滑和保护作用 C 肥大细胞

D.脂肪细胞

心肌:分布于心脏和大血管的近心端(有节律,不易疲劳,不随意肌)

平滑肌:分布于中空性器官和血管的管壁内,收缩缓慢而持久,是不随意肌。

1、肌节:指相邻两条 Z 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由半个明带一个暗带外加半个明带组成, 是肌原纤维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第四节神经组织

神经殂织

神经细腳.具有接受刺激和传导神经冲动的功 崙鍔発:i 能・是NS 形态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I I I ■ I ■■ b !■・ h fa 8

神经胶质细胞二对神经元有支持*营养、绝缘和保护作用.

n<*i 為

「益竝i-f *吋「住

'■ MS K

1、 尼氏体

指神经元胞体和树突内的斑块状或颗粒状的结构, 强嗜碱性,由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

体构成,是神经元合成蛋白和神经递质的主要场所。 2、 神经元的分类:

多级神经元: 一个轴突、多个树 突。

双极神经元: 一个轴突和一个 树突。

假单级神经 元:在胞体不远处分为两支,一支入脑或脊髓,称中枢突。另一支成为周围突。

他垢z 总旳场自岂分二 广一JI 辜进丰绍邑 C 甫些入林g >

一::

丰申弄艺mH

c 住 AH 村 fcSt k > ,十存可和和去乏匸云

C UK 昭护■好>Ti >

书极神纤71;

双极艸经力;

假单极神经元

*

加讣

4 、肌节是指()

A.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肌原纤维

B.相邻两条M

C.M线与Z线之间的肌原纤维

D.暗带+明代

二、判断题

1、红细胞呈双凹圆盘形,无细胞核和细胞器()

2、巨噬细胞来源于单核细胞。()

3、血小板参与止血和凝血的过程。()

4、神经元是神经系统形态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三、名词解释

内皮间皮肌节神经元尼氏体神经纤维线之间的肌原纤维神经末梢

人体生理解剖学知识点

人体生理解剖学 第一章绪论 1.人体生理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各个组成部分功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2.细胞外液称为机体的环境。 3.稳态: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始终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4.环境表现形式:兴奋与抑制。不同类型的细胞发生兴奋是的外在表现形式不同,但它们都有相同的细胞生物电活动的改变,即产生动作电位。 5.神经调节:人体最主要的调节方式:特点:迅速、准确、短暂、局限。基本方式: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外环境的变化做出的规律性反应。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6.体液调节特点:缓慢、广泛、持久。 7.自身调节特点:围较小、不十分灵敏。 8.正反馈:向原有活动的同一方向进一步加强。实例:血液凝固,分娩,排尿反射。 第三章细胞基本功能 1.单纯扩散:脂溶性的小分子物质以简单的物理扩散的方式顺浓度梯度所进行的跨膜运输。物质:O2,N2,CO2,乙醇,尿素,甾体类激素(类固醇激素)。 2.易化扩散:非脂溶性物质在细胞膜上特殊蛋白质的帮助下进行的跨膜运输。(顺浓度梯度或顺电——化学梯度) (1)经载体的易化扩散特点①饱和现象②立体构象特异性③竞争性抑制:葡萄糖,氨基酸。 (2)经通道的易化扩散特点①离子的选择性②转运速度快③门控特性。 3.主动转运:物质分子或离子逆着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所进行的跨膜运输。 4.原发性主动运输 钠—钾泵:(钠泵,Na+—K+依赖式ATP酶) 特点:每水解1分子ATP可逆着浓度梯度将3个Na+移出胞外,2个K+移入胞。 活动意义:①细胞生物电产生的主要条件之一②细胞高K+浓度是细胞许多代反应的必需的③维持细胞液的正常渗透压和细胞溶积的相对稳定④Na+在膜两侧的浓度差是继发主动转运的动力⑤具有生电作用。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表现形式: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 1.静息电位:在安静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外两侧的电位差。特点:负外正。机制:K+外流。 2.动作电位:细胞受刺激时膜电位所经历的快速,可逆,和可传播的膜电位波动。产生机制:上升支的产生机制:Na+流。下降支的产生机制:K+外流。 峰电位:动作电位产生的机制。后电位产生机制:钠泵。有骨髓神经纤维又叫跳跃式传导。重要特点①全或无②可传播性。传导机制(本质)——局部电流。阈电位:能引发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值。去极化:膜电位负值减小的过程。超极化:膜电位

解剖学基础

一、人体解剖学常用的方位术语: 1、上(近头顶者),下(近足底者)。 2、前(近腹面者),后(近背面者),也叫腹侧,背侧。 3、内侧:一身体中线为准,距中线近者;外侧:距中线 远者。 4、内、外:用于描述空腔器官相互位置,腔内或近腔者 者为内,反之为外。 5、浅、深:一身体表面或器官表面为准,近表面者为浅, 反之为深。 方位术语:上、下,前、后,内侧、外侧,内、外,浅、深、 二、运动系统 1、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种部分组成。 2、骨的形态: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四类。 3、骨的构造:骨质,骨的细胞成分;骨髓、骨膜,并有血管和神经分布。 4、各部椎骨的主要形态特点: 颈椎;椎体较小,椭圆形;锥孔较大,三角形。 胸椎:椎体心形,锥孔小,圆形。 腰椎:椎体肥厚,锥孔大,三角形。 骶骨:三角形。 尾骨:

5、胸骨柄、体交接处形成向前突出的横形隆起称胸骨角,平对第二肋。剑突为一薄骨片,下端游离。 6、颅骨共23块,其中脑颅骨8块(额,筛、蝶、枕、 顶、颞) 面颅骨15块,(上颌,鼻、泪、颧、下鼻、腭、犁、下 颌,舌) 7、关节的基本结构: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 关节的辅助结构:韧带、关节盘、关节唇。 8、脊柱的整体观:长约70cm,从前方观察脊柱,椎体自 上而下逐渐增大,但从骶骨开始又逐渐变小。从后方观察脊柱:棘突在背部正中排成一纵嵴,颈椎棘突短而分叉,胸椎棘突长而倾向后下方呈叠瓦状;腰椎棘突呈板状,水平向后。从侧面观察脊柱,可见脊柱呈现4个生理弯曲,其中颈曲和腰曲凸向前,胸曲和骶曲凸向后。脊柱的弯曲增大了脊柱的弹性,对维持人体重心的稳定和缓冲震荡有重要意义。 9、胸部由12个胸椎、12对肋和一个胸骨及它们的骨连 接构成具有支持和保护胸、腹腔脏器和参与呼吸运动等功能。第8-10肋借着肋软骨依次与上位肋软骨相连形成肋弓。 胸廓的形态:呈前后略扁的圆锥形,上窄下宽。 10、肩关节:由肱骨头和肩胛骨的关节盂构成是典型的球

解剖学易错知识点

《解剖学》易错知识点汇总(受用一生) 第一章骨学与关节学 1、额窦开口:中鼻道前部 2、筛窦后群开口:上鼻道 3、上颌窦:在上颌骨体内 4、参与构成翼点有:额骨、蝶骨大翼、顶骨和颞骨 5、颅底相同的结构:圆孔通翼腭窝 6、位于颅后窝的结构:内耳门 7、下颌支外面错误说法:下颌支外面有下颌孔 8、肩胛骨:喙突为肩胛切迹外侧的突起 9、属于尸骨的结构:桡切迹 10、桡骨错误:桡骨粗隆是肱肌止点处 11、不属于肱肌的机构:冠突 12、肱骨错误的:肱骨滑车的后上方,有外上髁 13、掌骨错误:近侧端称为底 14、尸骨正确:滑车切迹的前下方的突起称冠突 15、桡骨正确:桡骨茎突和桡骨头可在体表扪到 16、肱骨正确:肱骨小头位于下端外侧部 17、骨盆正确:以界限为界,可分为大骨盆小骨盆 18、闭孔正确:由趾骨及坐骨共同围成 19、坐骨正确:坐骨结节位置最低可在体表扪到 20、胫骨对:外侧髁的后下方有腓关节面 21、趾骨对:跟骨前端向前内与骷骨切迹 22、滑膜关节的辅助结构:囊内韧带、囊外韧带、关节盘、关节唇 23、连结躯干骨与四肢骨的关节:胸锁关节 24、脊柱正确:椎弓板和黄韧带结构堆后壁 25、肘关节正确:伸肘时尺骨鹰嘴进入肱骨鹰嘴窝内;属于副关节;关节囊两侧有尺侧副韧带和桡侧副韧带。 26、绕关节正确:是典型的椭圆关节 27、肩关节正确:关节囊前下方缺乏肌和肌腱 28、颞下颌关节:为联合关节,故两侧关节同时运动;关节结节位于关节囊内

29、髋关节错误:关节囊内有髂韧带相连 30、关节无关节盘:肩关节 31、膝关节:关节囊薄而松弛,四周有韧带加强 32、具有关节唇的关节:肩关节 33、人字缝正确:由顶骨与枕骨构成 34、通过颈静脉孔的结构:副神经 35、通过卵圆孔的结构:下颌神经 36、开口于中鼻道的鼻窦:筛窦前群、中群、额窦、上颌窦 37、构成脑颅部分的结构:上、中鼻甲 38、劲动脉管是:颞骨的结构 39、动眼神经穿经:眶上裂 40、鼓室盖位于:颅中窝 41、上鼻甲是:筛骨的一部分 42、腰椎正确:各棘突的间隙较宽 43、肋骨正确:分体和前、后两端 44、不属于脑颅骨:颧骨 45、有面神经通过的孔:茎乳孔 46、属于长骨:指骨 47、属于扁骨:胸骨 48、属于不规则骨:椎骨 49、骨的构造正确:骨松质腔隙内终身为红骨髓 50、上鼻甲属于:筛骨 51、颅骨的孔裂中:圆孔通翼腭窝 52、脑膜中动脉穿:棘孔 53、硬腭组成:上颌骨腭突和腭骨水平板 54、肱骨正确:三角肌粗隆在肱骨体中部外侧 55、尺神经沟位于:肱骨内上髁后方 56、连接相邻椎弓板的结构:黄韧带 57、髓核易向哪方向脱出:后外侧 58、颞下颌关节正确:关节囊松弛 59、桡腕关节正确:四周有韧带加强

解剖知识点资料整理总结

解剖知识点资料整理总结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组织:众多形态结构相似、生理功能相近的细胞,由细胞间质结合在一起,称组织 2、内脏: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大多数器官都位于体腔内,并借一定的孔道与外界相通,总称内脏。 3、正中矢状面:通过人体正中线的矢状面,称正中矢状面,它将人体分成左、右对称的两半。 4、解剖学姿势:人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两足并立,足趾向前的姿势,称解剖学姿势。在描述人体器官时都必须以解剖学姿势为依据。 二、填空题 1、解剖学方位中,近腹者为前,近背者为后;近头者为上,近足者为下; 近体表者为浅,远离体表者为深;上肢的尺侧在内侧,下肢的腓侧在外侧。 2、按解剖学姿势,心位于心包腔外___,胸腔__内__。眼在鼻之上,口在鼻之下。 3、人体按外部形态可分为头、 _颈__、躯干和__四肢等四大部分。 三、单选题 1、左右方向上将人体切为前后两部分的切面是 A.矢状面 B.冠状面 C.水平面 D.横切面 E.纵切面 2、关于方位术语的正确描述是 A.人体仰卧时,近腹者为上 B.近正中矢状面者为近侧 C.远正中矢状面者为外侧 D. 近内腔者为内侧 E.远头顶者为远侧 3、矢状轴是 A.左右方向的水平轴 B.前后方向的水平轴 C.与人体长轴平行的轴 D.与人体长轴交叉的轴 E.与人体长轴垂直的轴 4、下述不符合解剖学姿势的是 A.身体直立 B.两眼向前平视 C.双上肢垂于躯干两侧 D.手掌向内侧 E.两足并立、足尖向前答:1-4 BCBD 第二章基本组织 一、名词解释 1、腺上皮:由腺细胞构成的以分泌功能为主的上皮,称腺上皮。 2、三联体:一条横小管及其两侧的终池共同构成三联体(图2-20)。三联体是骨骼肌纤维兴奋收缩的结构基础。 3、闰盘:心肌纤维相互连接处有心肌膜的特化结构,称闰盘(intercalated disk)。在心肌纵切的HE染色标本上,闰盘呈深染的带状结构,略呈阶梯状。

人体解剖学复习要点

第一章绪论 1、人体解剖生理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和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1、人体解剖学的研究方法。 急性实验法,包括离体实验法和在体实验法。慢性实验法。 2、解剖学姿势。 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两臂自然下垂,掌心向前,两脚并拢,脚尖向前。 3、简述轴、面和方位。 垂直轴、矢状轴、冠状轴;矢状面、冠状面、水平面;上下、前后、内侧、外侧、内和外、深、浅。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1、单纯扩散:单纯扩散是指脂溶性小分子物质由细胞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扩散的过程。 2、Na+-K+泵:细胞膜上存在的泵蛋白。 3、易化扩散:易化扩散是指非脂溶性或脂溶性很小的物质,在特殊蛋白质的作用下,由高浓度一侧通过细胞膜向低浓度一侧扩散的过程。 4、受体:受体主要指细胞中一种特殊蛋白质,能识别化学信使并能与之特异结合从而引起细胞的生理效应。具有特异性,饱和性,可逆性,转发化学信息的特征。 5、主动转运:是指细胞通过本身的某种耗能过程,将物质分子或离子由膜的低浓度一侧移向高浓度一侧的过程。 、试比较被动运转和主动运转的不同点. 主动运输:耗能、由低浓度向高浓度、 被动运输:不耗能、由高浓度向低浓度、 2、钠泵活动的意义。 ①由钠泵活动造成的细胞内高K+,是许多代谢反应进行的必需条件.②钠泵活动能阻止细胞外Na+和与之伴随的水进入细胞,可维持细胞正常的渗透压和形态③钠泵活动能建立起一种离子势能储备,可用于细胞的其他耗能过程。 第三章运动系统 1、关节:是指骨与骨之间以结缔组织连接在相对的骨面之间,具有骨腔。 2、骨连接:骨与骨之间的连接。 1、关节的基本构造和运动。 人体各部关节的构造虽不尽相同,但其基本结构都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构成。 基本构造:⑴关节面,是构成关节各骨的连接面。⑵关节囊,是由结缔组织构成的膜性囊(附于关节的周围或其附近的骨面上,可分为内外两层)。⑶关节腔,是使关节囊所围成的密闭腔隙. 关节的运动:关节在肌肉的直接牵引下可以进行滑动、曲和伸、内收和外展、旋内和旋外以及环转等多种运动方式。 2.骨骼的分布。 答:人体骨按部位可分为颅骨(由23块骨组成,有脑颅和面颅两部分)、躯干骨(包括椎骨、肋和胸骨)、四肢骨(包括上肢骨和下肢骨). 第四章血液 1、血细胞比容:血细胞占血液容积百分比

解剖学基础13章知识点整理

解剖学基础》 知识点整理 重庆市育才职业教育中心 何雪梅 第一章 绪论 1、解剖学基础是介绍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及其生长发育规律的学科。 2、人体的构成:细胞 --- 组织 --- 器官 --- 系统 --- 整体。 细胞 : 组成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人体的四类组织 : 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 人体的九大系统 : 运动、消化、呼吸、泌尿、生殖、脉管(循环) 、感觉器、神经、内分泌。 3、内脏:人体九大系统中消化、呼吸、泌尿和生殖系统的大部分器官位于胸腔、腹腔和盆 腔内,并有孔道与外界想通,故总称为内脏。 4、人体的分部:头、颈、躯干、四肢。 5、 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平视前方,上肢自然下垂与躯干两侧,手掌和足尖向前的 姿势。 6、 人体常用方位术语 下( 尾侧) ——近足 上( 颅侧 )——近头 内侧—近正中面 外侧— —距正中面较远 内—— 近腔内 外—— 远离内腔 浅—— 近体表 深—— 距体表较远 近侧 —近躯干 远侧— —远离躯干 7、根据标准姿势,人体可有互相垂直的三种类型的轴。 8、人体的切面 矢状面:以前后方向将身体分成左右两部的纵切面。 冠状面:以左右方向将身体分成前后两部的纵切面。 水平面:与垂直轴相垂直,将身体分为上、下两部的断面。 9、石蜡切片是研究人体组织学及胚胎学最常用的标本,基本程序是取材、固定、脱水、包 埋、切片、染色和封片,最常用的染色方法是苏木精 -伊红染色法,又称 HE 染色。 第二章 细胞 1、 细胞是生物体形态结构、生长发育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 人体最大的细胞: ;最小的细胞:小淋巴细胞。 3、 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腹侧(前)——近腹面 背侧(后)——近背面 矢状轴:由前T 后, 与身体长轴和冠状轴相垂直的轴。 冠状轴:由左T 右, 与身体长轴和矢状轴相垂直的轴。 垂直轴:由上T 下, 与身体长轴平行的轴。

大一解剖知识点总结

大一解剖知识点总结 大一解剖学是医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通过学习解 剖学,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人体的结构和器官之间的相互关系。 下面是我对大一解剖学所学习的知识点进行的总结。 第一章绪论 解剖学的定义:解剖学是研究人体结构及其关系的基础医学科学,是医学的基础学科之一。 解剖学的分类:解剖学可以分为人体解剖学和动物解剖学。 解剖学的研究方法:解剖学的研究方法包括观察解剖、解剖剖 检和解剖切片等。 第二章组织学 细胞的结构: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主要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组织的分类:组织可以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 神经组织等。 组织学常用染色技术:常用的组织学染色技术有苏木精-伊红染色、卡姆斯基染色和铬铁酸铅染色等。

第三章骨骼系统 骨骼系统的构成:骨骼系统由骨骼、关节和韧带组成,主要功 能是支撑和保护身体器官。 骨骼系统的分类:骨骼系统可以分为躯干骨骼和末梢骨骼。 骨骼系统的主要骨骼:人体骨骼系统包括颅骨、脊椎骨、胸骨、肋骨、上肢骨和下肢骨等。 骨骼系统的生理功能:骨骼系统除了支撑和保护作用外,还参 与新陈代谢、造血和储存矿物质等生理功能。 第四章肌肉系统 肌肉的分类:肌肉可以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 骨骼肌的结构与功能:骨骼肌主要连接骨骼,起到运动和维持 体位的作用。 平滑肌的结构与功能:平滑肌存在于内脏器官中,具有调节器 官蠕动和腔体容积的作用。 心肌的结构与功能:心肌是心脏的主要组成部分,通过收缩和 舒张来推动血液循环。

心脏的结构:心脏由心房、心室、心瓣膜和心包等组成。 循环系统的分类:循环系统可以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心血管系统主要负责输送氧气和养分到全身组织,并将代谢废物排出体外。 第六章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 呼吸系统的功能:呼吸系统主要负责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呼吸道的分类:呼吸道可以分为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 第七章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和大肠等。 消化系统的功能:消化系统主要负责摄取食物、将食物分解为营养物质,并吸收和排出废物。

解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解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解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解剖学是医学基础知识的重要考试科目,其所包含的内容也是特别多。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解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欢迎阅读参考! 1、何谓人体解剖学姿势答:人体解剖学姿势即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下肢靠拢,足尖朝前,双上肢自然下垂于躯体干两侧,手掌朝前。 2、骨按形态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 3、胸骨自上而下依次分为:胸骨柄、胸骨体、剑突。 4、成对的脑颅骨有:顶骨、颞骨,不成对的脑颅骨有:额骨、枕骨、蝶骨、筛骨。 5、鼻旁窦有四对,包括:额窦、筛窦、蝶窦、上颌窦。 6、肩胛骨上能触及的骨性标志有:肩峰、上角、下角、肩胛冈、喙突、内侧缘。 7、椎间盘由纤维环和髓核构成。 7、胸廓是由12块胸椎、12对肋和1块胸骨借骨连结构成的。 8、下颌关节由:下颌头与下颌窝构成。其关节腔内有:关节盘。 9、椎间孔:是指相邻椎骨的`椎上切迹和椎下切迹所组成的孔,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 10、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相接处形成突向前方的横行隆起,称为胸骨角,可在体表摸到,他平对第二肋,为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11、翼点:在颞窝区内有额、顶、颞、蝶四骨的汇合处,称为翼点,此处骨质比较薄弱,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经过,翼点处骨折时,容易损伤该动脉,引起颅内血肿。 12、椎间盘:椎间盘是上、下相邻两个椎体之间的纤维软骨盘,由周围的纤维环和中央部的髓核构成。 13、腹股沟管:腹股沟管是指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上方有一斜贯腹肌和腱膜的裂隙,为男性的精索或女性子宫圆韧带所通过。 14、试述椎骨的一般形态。答:每块椎骨均由椎体和椎弓两部分构成。椎体位于前部,呈短圆柱状。椎弓试附在椎体后方的弓状骨板,

人体解剖学的基础知识点

人体解剖学的基础知识点 人体解剖学是生物医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它研究人体结构与构造,并通过解剖实验来深入了解人体内部各个系统的组成与功能。本文将介绍人体解剖学的一些基础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人体的结构与功能。 一、绪论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结构的学科,它包括整体解剖、显微解剖和发育解剖等内容。研究人体解剖学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如解剖学术语、解剖学平面与坐标等。 二、人体的组织与器官系统 人体的组织可以分为四大类: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器官系统包括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感觉系统和运动系统等。 1. 循环系统 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其功能是通过血液运输氧气、养分和废物,维持全身的生命活动。心脏分为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2. 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包括鼻腔、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等器官,其功能是吸入 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左右肺分别位于胸 腔的两侧,左肺分为三个叶,右肺分为两个叶。 3. 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管、胃、肠道和消化腺等组成,其功能是消 化和吸收食物。口腔有牙齿和舌头等器官,胃是一个位于腹腔的扩张 器官,小肠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大肠包括盲肠、结肠和直肠。 4. 泌尿系统 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组成,其功能是产生和排 泄尿液,调节体内的水平衡。肾脏位于腹腔后方,是泌尿系统的主要 器官,负责过滤血液并排泄废物。 5. 生殖系统 生殖系统分为男性生殖系统和女性生殖系统。男性生殖系统包括睾丸、附睾、精囊和前列腺等,其功能是产生和储存精子。女性生殖系 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和阴道等,其功能是产生卵子和孕育胎儿。 6. 内分泌系统 内分泌系统由一些分泌腺和内分泌器官组成,如甲状腺、肾上腺、 胰腺等。这些器官分泌激素,通过血液循环传递到全身,调节人体的 生理功能。 7. 神经系统

解剖学基础知识点

解剖学基础知识点 解剖学是医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它主要研究人体内部结构和器官的 构造。解剖学的知识对于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只有深 入了解人体的结构,才能更好地理解疾病的发生和治疗。 一、人体的器官系统 人体包含多个器官系统,每个系统都有不同的功能和结构。常见的 器官系统包括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等。了解每个器官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解剖学学习的基础。 二、人体的主要器官 1.心脏:心脏是人体循环系统的中心,主要功能是泵血供应给全身 的氧气和营养物质。 2.肺部:肺部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负责吸入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 3.肝脏:肝脏是消化系统的关键器官,参与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 同时也具有排毒功能。 4.脑部:脑部是神经系统的核心,控制人体的各种运动和认知功能。 5.肾脏: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负责调节体内水分和排泄废物。 三、人体的骨骼系统

骨骼系统是人体的支架,主要由骨骼、关节和韧带组成。人体有206块骨骼,包括颅骨、胸骨、脊柱、肋骨等。骨骼系统的功能包括支撑、保护内脏器官、运动和储存矿物质。 四、解剖学的研究方法 解剖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尸体解剖、组织切片观察、影像学等。其中,尸体解剖是解剖学学习的基础,通过解剖尸体可以直观地了解人体内部结构。 五、解剖学的意义 解剖学是医学专业的基础学科,它为医生提供了深入了解人体结构的知识基础。通过解剖学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疾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为临床医学提供科学依据。 总结:解剖学基础知识对于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通过深入学习人体的器官结构和功能,可以更好地理解疾病的发生和防治。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人体解剖学知识点

人体解剖学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知识点总结 1.人体解剖生理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规律的科学 2.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是新陈 3.物质代谢包括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 4.强度等于阈值的刺激,称为阈刺激。强度小于阈值的刺激,称为阈下刺激;强度大于阈值的刺激,称为阈上 5.人体功能的调节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6.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7.反馈分为负反馈和正反馈。 8.人体内所有液体的总称为体液。它包括体内液和体外液两部分,其中体外液是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称体内环境。 第二章细胞知识点总结 1.基本组织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 2.细胞膜主要是由脂质、蛋白质和糖类三种物质构成。 3.细胞膜的功能有物质转运功能和受体功能。 4.易化扩散的三个特点:特异性、饱和性和竞争性抑制。 5.细胞膜对物质的转运中,属于被动转运的是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属于主动转运的是主动转运和入胞及出胞作用。 第三章基本组织知识点总结 1.基本组织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 2.单层上层包括单层扁平上皮、单层立方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3.复层上皮包括复层扁平上皮和变移上皮。 4.疏松结缔组织的细胞有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和脂肪细胞。 5.疏松结缔组织的纤维有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和网状纤维。 6.肌组织根据其结构和功能特点可分为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三类。 7.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构成。 8.神经元由胞体和突起两部分构成。 9.神经纤维根据有无髓鞘分为有髓神经纤维和无髓神经纤维两种。 第四章运动系统知识点总结 1.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 2.骨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四种。 3.骨由骨质、骨膜和骨髓构成。 4.骨质分为骨密质和骨松质两种。 5.关节有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构成。 6.脊柱是由7块颈椎、12块胸椎、5块腰椎、1块骶骨和1块尾骨连结而成。 7.胸骨由上到下由胸骨柄、胸骨体和剑突三部分组成。 8.肩关节由肱骨头与肩胛骨的关节盓构成。 9.肌按形态可分为长肌、短肌、扁肌和轮匝肌四类。 10.肌由肌腱与肌腹构成。 11筋膜分浅筋膜和深筋膜两种。 12.躯干肌包括背肌、胸肌、膈、腹肌和会阴肌等。 第五章消化系统知识点总结

解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解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1.何谓人体解剖学姿势答:人体解剖学姿势即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下肢靠拢,足尖朝前,双上肢自然下垂于躯体干两侧,手掌朝前。 2.骨按形态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 3.胸骨自上而下依次分为:胸骨柄、胸骨体、剑突。 4.成对的脑颅骨有:顶骨、颞骨,不成对的脑颅骨有:额骨、枕骨、蝶骨、筛骨。 5.鼻旁窦有四对,包括:额窦、筛窦、蝶窦、上颌窦。 6.肩胛骨上能触及的骨性标志有:肩峰、上角、下角、肩胛冈、喙突、内侧缘。 7.椎间盘由纤维环和髓核构成。 7.胸廓是由12块胸椎、12对肋和1块胸骨借骨连结构成的。 8.下颌关节由:下颌头与下颌窝构成。其关节腔内有:关节盘。 9.椎间孔:是指相邻椎骨的椎上切迹和椎下切迹所组成的孔,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 10.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相接处形成突向前方的横行隆起,称为胸骨角,可在体表摸到,他平对第二肋,为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11.翼点:在颞窝区内有额、顶、颞、蝶四骨的.汇合处,称为翼点,此处骨质比较薄弱,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经过,翼点处骨折时,容易损伤该动脉,引起颅内血肿。 12.椎间盘:椎间盘是上、下相邻两个椎体之间的纤维软骨盘,由周围的纤维环和中央部的髓核构成。 13.腹股沟管:腹股沟管是指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上方有一斜贯腹肌和腱膜的裂隙,为男性的精索或女性子宫圆韧带所通过。 14.试述椎骨的一般形态。 答:每块椎骨均由椎体和椎弓两部分构成。椎体位于前部,呈短圆柱状。椎弓试附在椎体后方的弓状骨板,它与椎体围成椎孔椎弓与椎体相连的部分较细,称为椎弓根,其上方有椎上切迹,下方有椎下切迹,相连椎骨的椎上下切迹组成椎间孔。两侧椎弓根向后内侧扩展为宽阔的骨板,称为椎弓板。每个椎弓伸出7个突起,即向两侧伸出一对横突,向上伸出一对上关节突,向下伸出一对下关节突,向后伸出单一的棘突。 15.写出鼻旁窦的名称及开口部位。答:额窦开口于中鼻道,下颌窦开口于中鼻道,蝶窦开口于蝶筛隐窝,筛窦的前、中筛、小房开口于中鼻道,后筛小房开口于上鼻道。

解剖学各章知识点归纳总结

解剖学各章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头颈部解剖学 1、头颈部的骨骼结构:头颅骨、面部骨、颈椎骨等。 2、头颈部的血管和神经:颈动脉、颅神经、脑部血管等。 3、头颈部的器官:口腔、咽喉、眼睛、鼻腔、颅腔等。 4、头颈部的淋巴系统:颈部淋巴结、头颈部的淋巴引流等。 二、胸腔腹腔解剖学 1、胸腔腹腔的器官结构:心脏、肺、脾脏、肝脏、胰腺、胃肠道、肾脏等。 2、胸腔腹腔的血管和神经:主动脉、肺动脉、腹部动脉、腹部神经等。 3、胸腔腹腔的膜结构:心包、胸膜、腹膜等。 4、胸腔腹腔的淋巴系统:胸腔淋巴结、腹腔淋巴结等。 三、四肢解剖学 1、上肢解剖学:肩部、胳膊、前臂、手掌等结构。 2、下肢解剖学:髋部、大腿、小腿、脚掌等结构。 3、四肢的骨骼结构:骨骼骨、关节、肌肉、韧带等。 4、四肢的血管和神经:上肢血管、下肢血管、上下肢神经等。 四、骨骼系统解剖学 1、骨骼的分类: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等。 2、骨骼的结构:骨头、骨干、骨髓腔、骨膜等结构。 3、骨骼的发育和生长:骨骼的发育过程、骨骼的生长规律等。 4、骨骼的病理解剖学:骨折、骨质疏松症、骨髓炎、骨肿瘤等。 五、肌肉系统解剖学 1、肌肉的分类:骨骼肌、心肌、平滑肌等。 2、肌肉的结构:肌纤维、肌束、肌腱等。 3、肌肉的生理功能:肌肉的收缩原理、肌肉的协调运动等。

4、肌肉的病理解剖学:肌肉的肌肉萎缩、肌肉的肌肉炎症、肌肉的肌肉损伤等。 六、消化系统解剖学 1、口腔的结构:咽喉、舌头、唇齿、口腔黏膜等。 2、食管和胃的结构:食管的分段、胃的结构和功能等。 3、肠道的结构:小肠、大肠、盲肠、结肠等。 4、消化系统的器官:肝脏、胰腺、胆囊等。 七、呼吸系统解剖学 1、呼吸系统的结构:鼻腔、咽喉、喉、气管、肺等。 2、呼吸系统的肺的结构:肺泡、支气管、支气管末梢等。 3、呼吸系统的功能:呼吸的生理功能、气体交换等。 4、呼吸系统的病理解剖学:肺炎、肺气肿、肺结核、呼吸道感染等。 八、循环系统解剖学 1、心脏的结构:心包、心肌、心脏腔室、瓣膜等。 2、血管的结构: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等。 3、血液的结构:血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 4、循环系统的功能:心血管的功能、血液循环的生理原理等。 九、泌尿系统解剖学 1、肾脏的结构:肾小管、肾小球、肾髓质、肾皮质等。 2、泌尿系统的器官: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等。 3、尿液的成分:尿的成分、尿液的形成原理等。 4、泌尿系统的功能:排泄功能、尿液调节功能等。 十、生殖系统解剖学 1、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睾丸、附睾、输精管等。 2、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 3、生殖系统的功能:生殖器官的功能、性激素的分泌等。

2023年人体解剖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部分解剖学 第一章运动系统 第一节骨 1、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构成 2、形态:可将骨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3、基本构造:由骨质、骨髓和骨膜三部分构成 4、骨髓大部分均有造血机能,呈红色叫红骨髓 5、关节旳构造: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 6、关节旳辅助构造:韧带、关节盘和半月板等辅助构造 7、躯干骨包括椎骨、肋和胸骨 8、成人旳脊椎有24块椎骨、1块骶骨、1块尾骨、借椎间盘和复杂旳韧带关节连结而成 9、椎骨旳形态:每一块椎骨都是由椎体、椎弓、及椎弓上发出旳突起共同构成 10、第七颈椎又称隆、棘突较长不分叉在体表轻易摸到、是计数椎骨旳重要标志 11、脊柱旳四个生理弯曲:即颈曲、胸曲、腰曲及骶曲,颈曲凸向前、胸曲凸向后、腰曲凸向前、骶曲凸向后

12、脊柱旳功能:除支撑身体保护脊髓外、还能作屈伸、侧屈和旋转等运动 13、胸廓:由12块胸椎、12对肋和1块胸骨连结而成 14、颅骨:颅骨共有23块,大小不等,形态不一,可分为脑颅和面颅两部分 15、脑颅:位于颅旳后上部,由8块颅骨构成、包括额骨、筛骨、蝶骨、枕骨各1块,顶骨、颞骨各2块,它们共同围成颅腔,支持和保护脑。颅骨旳顶叫颅盖、底叫颅底 16、面颅:位于颅旳前下部、由15块颅骨构成、包括梨骨、下颌骨、舌骨各1块、上颌骨、鼻骨、泪骨、颧骨、下鼻骨、腭骨各2块 17、额、顶、颞、蝶4块骨旳相连接部叫翼点 18、只有下颌骨由于咀嚼运动旳发展与颞骨构成颞下颌关节 19、上肢骨包括锁骨、肩胛骨、肱骨、尺骨、桡骨及手骨 20、肩胛骨外侧角有一浅窝叫关节盂、内侧角平第二肋、下角平第七肋 21、肩关节:由肩胛骨旳关节盂和肱骨头构成,肩关节旳特点是肱骨头大、关节盂小、关节囊松而薄,因此肩关节运动较灵活、能作前屈、后伸、内收、外展、旋内、旋外、环转运动22、关节囊内有肱二头肌长头腱通过、囊旳上、前、后壁均有肌和腱加强、前下部比较微弱、因此肩关节前下部脱位比较常见 23、肘关节:由肱骨下端和尺桡骨旳上端构成 24、下肢骨:包括髋骨、股骨、髌骨、胫骨、腓骨、足骨

中职解剖学基础知识重点笔记

中职解剖学基础知识重点笔记 1、何谓人体解剖学姿势答:人体解剖学姿势即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下肢靠拢,足尖朝前,双上肢自然下垂于躯体干两侧,手掌朝前。 2、骨按形态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 3、胸骨自上而下依次分为:胸骨柄、胸骨体、剑突。 4、成对的脑颅骨有:顶骨、颞骨,不成对的脑颅骨有:额骨、枕骨、蝶骨、筛骨。 5、鼻旁窦有四对,包括:额窦、筛窦、蝶窦、上颌窦。 6、肩胛骨上能触及的骨性标志有:肩峰、上角、下角、肩胛冈、喙突、内侧缘。 7、椎间盘由纤维环和髓核构成。 7、胸廓是由12块胸椎、12对肋和1块胸骨借骨连结构成的。 8、下颌关节由:下颌头与下颌窝构成。其关节腔内有:关节盘。 9、椎间孔:是指相邻椎骨的`椎上切迹和椎下切迹所组成的孔,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 10、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相接处形成突向前方的横行隆起,称为胸骨角,可在体表摸到,他平对第二肋,为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11、翼点:在颞窝区内有额、顶、颞、蝶四骨的汇合处,称为翼点,此处骨质比较薄弱,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经过,翼点处骨折时,容易

损伤该动脉,引起颅内血肿。 12、椎间盘:椎间盘是上、下相邻两个椎体之间的纤维软骨盘,由周围的纤维环和中央部的髓核构成。 13、腹股沟管:腹股沟管是指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上方有一斜贯腹肌和腱膜的裂隙,为男性的精索或女性子宫圆韧带所通过。 14、试述椎骨的一般形态。答:每块椎骨均由椎体和椎弓两部分构成。椎体位于前部,呈短圆柱状。椎弓试附在椎体后方的弓状骨板,它与椎体围成椎孔椎弓与椎体相连的部分较细,称为椎弓根,其上方有椎上切迹,下方有椎下切迹,相连椎骨的椎上下切迹组成椎间孔。两侧椎弓根向后内侧扩展为宽阔的骨板,称为椎弓板。每个椎弓伸出7个突起,即向两侧伸出一对横突,向上伸出一对上关节突,向下伸出一对下关节突,向后伸出单一的棘突。 15、写出鼻旁窦的名称及开口部位。答:额窦开口于中鼻道,下颌窦开口于中鼻道,蝶窦开口于蝶筛隐窝,筛窦的前、中筛、小房开口于中鼻道,后筛小房开口于上鼻道。 16、试述肩关节的构成、形态特点和运动答:肩关节由肩胛骨关节盂和肱骨头构成。其形态特点: (1)股骨头答,关节盂下而浅,周缘有盂唇加深,因此可作较大运动。

人体解剖生理学知识点总结

人体解剖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细胞、基本组织及运动系统 第三章人体的基本生理功能 第四章血液的特性与生理功能 第五章循环系统生理 第六章呼吸系统生理 第七章消化系统生理 第八章机体的体温与调节 第九章泌尿系统解剖与生理 第十章神经系统解剖与生理 第十一章特殊感觉器官的解剖与生理 第十二章内分泌系统 第十三章生殖系统

第一章绪论 生理学研究内容大致可分整体水平、器官和系统水平、细胞和分子水平三个不同水平。根据实验进程可将生理学实验分为慢性实验和急性实验,后者又分为在体实验和离体实验两种。 第二章细胞、基本组织及运动系统 第一节细胞 细胞膜主要由脂质、蛋白质和糖类等物质组成。 液态镶嵌模型:生物膜以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其中镶嵌着具有不同分子结构,从而具有不同生理功能的蛋白质。 单纯扩散:某些脂溶性小分子物质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的扩散过程。 细胞的物质转运有几种方式,简述主动运转的特点:单纯扩散(自由扩散)、易化扩散(通道:化学电压机械门控;载体:结构特异性饱和现象竞争性抑制)、主动转运(原发性:利用代谢产生的能量将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进行跨膜转运的过程;继发性:能量不直接来自ATP的分解,而是依靠Na+在膜两侧浓度差,即依靠存储在离子浓度梯度中的能量完成转运,间接利用ATP)【借助于载体、逆浓度差或电位差转运并需要能量】、入胞(吞噬、吞饮、受体介导入胞)和出胞等。 跨膜信号传导1由通道蛋白完成的,电压、化学、机械门控通道2由膜受体、G蛋白和G 蛋白效应分子组成的3酶耦联受体信号传导。 细胞凋亡:由一系列细胞代谢变化而引起的细胞自我毁灭,又称程序性细胞死亡PCD,是在基因控制下,通过合成特殊蛋白而完成的细胞主动死亡过程。 细胞周期:细胞增殖必须经过生长到分裂的过程成为~,分为G1、S、G2、M四期。 细胞衰老:细胞在正常环境条件下发生的细胞生理功能和增殖能力减弱以及细胞形态发生改变,并趋向死亡的现象。 第二节基本组织 人体四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后者其支持、联系、营养、保护和隔离等作用。神经纤维分为有髓神经纤维和无髓神经纤维。 第三节运动系统 骨骼肌纤维由肌原纤维和肌管系统组成,前者由上千条粗肌丝和细肌丝有规律的平行排列组合而成。 第三章人体的基本生理功能 第一节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包括新陈代谢、兴奋性、适应性和生殖等。 阈强度/阈值:能引起细胞或组织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 兴奋性:可兴奋组织或细胞接受刺激后产生兴奋的能力。 适应性:机体根据环境变化而调整体内各部分活动使之相协调的功能。 生殖:人体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时,男性和女性两种个体中发育成熟的生殖细胞相结合,便可形成与自己相似的子代个体。 第二节神经与骨骼肌细胞的一般生理特性 静息电位:细胞未受刺激相对安静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 静息电位产生机制:【前提-膜内外离子浓度差;决定作用-膜对离子的通透性;根本原因-K+

高一解剖专业知识点

高一解剖专业知识点 解剖学是医学专业的重要基础学科之一,它研究生物体的组织结构和形态变化规律。作为高一学生,了解一些解剖学的基本知识是非常有益的,本文将为大家介绍高一解剖学的专业知识点。 一、人体骨骼系统 人体的骨骼系统是由骨骼、关节和骨骼肌组成的。骨骼系统主要有以下几个组成部分: 1. 骨骼:人体有206块骨头,包括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骨头的结构由骨头的外膜、骨质和骨髓组成。 2. 关节:关节连接骨头和骨头之间,可以实现骨骼的运动。主要有滑动关节、旋转关节和球突关节等不同类型。 3. 骨骼肌:骨骼肌负责人体的运动功能,是通过骨骼收缩而导致的。人的身体上有数百个骨骼肌肉。 二、人体内脏器官

人体内脏器官是指位于胸腹腔的重要器官,包括心脏、肺、肝脏、胃等。以下是人体内脏器官的简要介绍: 1. 心脏:位于胸腔中,负责泵血和维持血液循环。心脏主要由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和右心室组成。 2. 肺:位于胸腔中,是呼吸系统的重要器官。肺的主要功能是供氧和排出二氧化碳。 3. 肝脏:位于腹腔中,是人体最大的内脏器官。肝脏有多种功能,包括制造胆汁、分解毒素和储存能量等。 4. 胃:位于腹腔中,是消化系统的一部分。胃的主要功能是将食物进行消化和储存。 三、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是人体的信息传输和调节中枢,涉及到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个部分。

1.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大脑是人体最为复杂的器 官之一,控制着人体的感知、思维和运动等功能。脊髓负责传递 大脑的指令和接收外界的信号。 2.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脑神经负责将大脑的 指令传递给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脊神经负责将脊髓的信号传 递给身体的不同部分。 四、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是将食物转化为营养物质并排出体外的系统,主要由 消化道和附属器官组成。 1. 食管:连接咽喉和胃,负责将食物从口腔输送到胃。 2. 胃:位于腹腔中,用于暂时储存和消化食物。 3. 小肠:是消化道的一部分,主要负责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人体解剖学课本重点知识点整理(期末考试必备)

人体解剖学课本重点知识点整理(期末考试必备) 肝门:肝的下面凹凸不平,与腹腔器官相邻,又称脏面。脏面有排列呈“H”形的两条纵沟和一条横沟。横沟称肝门,是肝固有动脉、肝门静脉、肝管、神经和淋巴管等出入肝的部位。P120 胸骨角:胸骨柄和胸骨体相接处略向前凸,称胸骨角。胸骨角的两侧平对第2肋,是确定肋和肋间隙序数的标志。P50 肺门:肺的内侧面邻贴纵隔,称纵隔面。纵隔面中部凹陷称肺门,是主支气管、肺动脉、支气管动脉、支气管静脉淋巴管和神经等结构出入肺的部位。P142 膀胱三角:膀胱底的内面,两输尿管口和尿道内口之间的三角形区域称膀胱三角。此处无论膀胱处于空虚还是充盈时,黏膜均光滑无皱襞。膀胱三角是肿瘤和结核好发部位。P164 颈动脉窦:是颈总动脉末端和颈内动脉起始处膨大的部分。窦内有压力感受器,能感受血压的变化。P206 问答 人食管的3个生理狭窄:食管是前后扁平的肌性管道,长约25cm。食管全长有3个生理狭窄。第一个心理狭窄在食管的起始处,正对第6颈椎体下缘平面,距中切牙约15cm;第2个生理狭窄在食管与左主支气管交叉处,约平第4、5胸椎之间,距中切牙约25cm;第3个生理狭窄在食管裂孔处,约平第10胸椎平面,距中切牙约40cm。 脑干自下而上的结构:脑干自下而上由延髓、脑桥和中脑组成。延髓在枕骨大孔处下续脊髓,中脑向上接间脑,延髓和脑桥的背侧与小脑相连。 脊柱弯曲(颈、胸、腰、骶)、脑脊液循环、脊柱、颈动脉位置和功能。 解答题 1左右主支气管有何特点,为什么气管异物易堕入右主支气管? 主支气管分左、右主支气管,分别经肺门进入左、右肺。左主支气管细而长,约4-5cm,行走方向较前倾,右主支气管粗而短,约2-3cm,走行方向较垂直。所以气管异物易堕入右主支气管。 2输尿管的生理狭窄? 输尿管有三个生理狭窄;第1处在输尿管起始处,即肾盂与输尿管移行处,第2处在小骨盆的上口处,即越过髂血管处,第3处在传膀胱处。 1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上肢下垂于躯体两侧,手掌向前,下肢并拢,足尖向前,这样的姿势称解剖学姿势。P3 2翼点:在颞窝区内,有额骨、顶骨、颞骨、蝶骨四骨会合处称翼点。其骨质比较薄弱,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所以翼点处外伤骨折易损伤该动脉,引起颅内血肿。P62 3腹股沟管:腹股沟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侧半的上方,是腹前壁下部一个斜行的肌间隙。腹沟管长4-5cm,管的内口称腹沟管深环,位于腹沟管韧带中点上方约1.5cm处,为腹横筋膜向外的突口;外口即腹沟管浅环。腹沟管内男性有精索通过,女性有子宫圆韧带通过。P84 4界线:界线是由骶骨岬向两侧弓状线、耻骨梳、耻骨结至耻骨联合上缘构成的环状线。P72 5咽峡:腭垂,左右腭舌弓和舌根共同构成咽峡,它是口腔通向咽的门户,也是口腔和咽的分界线。P103

《解剖学》知识点梳理汇总

1.何谓人体解剖学姿势? 答:人体解剖学姿势即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下肢靠拢,足尖朝前,双上肢自然下垂于躯体干两侧,手掌朝前。 2.骨按形态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 3.胸骨自上而下依次分为:胸骨柄、胸骨体、剑突。 4.成对的脑颅骨有:顶骨、颞骨,不成对的脑颅骨有:额骨、枕骨、蝶骨、筛骨。 5.鼻旁窦有四对,包括:额窦、筛窦、蝶窦、上颌窦。 6.肩胛骨上能触及的骨性标志有:肩峰、上角、下角、肩胛冈、喙突、内侧缘。 7.椎间盘由纤维环和髓核构成。 8.胸廓是由12块胸椎、12对肋和1块胸骨借骨连结构成的。 9.下颌关节由:下颌头与下颌窝构成。其关节腔内有:关节盘。

10.椎间孔:是指相邻椎骨的椎上切迹和椎下切迹所组成的孔,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 11.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相接处形成突向前方的横行隆起,称为胸骨角,可在体表摸到,他平对第二肋,为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12.翼点:在颞窝区内有额、顶、颞、蝶四骨的汇合处,称为翼点,此处骨质比较薄弱,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经过,翼点处骨折时,容易损伤该动脉,引起颅内血肿。 13.椎间盘:椎间盘是上、下相邻两个椎体之间的纤维软骨盘,由周围的纤维环和中央部的髓核构成。 14.腹股沟管:腹股沟管是指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上方有一斜贯腹肌和腱膜的裂隙,为男性的精索或女性子宫圆韧带所通过。 15.试述椎骨的一般形态。 答:每块椎骨均由椎体和椎弓两部分构成。椎体位于前部,呈短圆柱状。椎弓试附在椎体后方的弓状骨板,它与椎体围成椎孔椎弓与椎体相连的部分较细,称为椎弓根,其上方有椎上切迹,下方有椎下切迹,相连椎骨的椎上下切迹组成

2023年解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解剖学基础》知识点整顿 重庆市育才职业教育中心何雪梅 第一章绪论 1、解剖学基础是简介正常人体形态、构造及其生长发育规律旳学科。 2、人体旳构成: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整体。 细胞:构成人体构造和功能旳基本单位。 人体旳四类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 人体旳九大系统: 运动、消化、呼吸、泌尿、生殖、脉管(循环)、感觉器、神经、内分泌。 3、内脏:人体九大系统中消化、呼吸、泌尿和生殖系统旳大部分器官位于胸腔、腹腔和盆腔内,并有孔道与外界想通,故总称为内脏。 4、人体旳分部:头、颈、躯干、四肢。 5、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平视前方,上肢自然下垂与躯干两侧,手掌和足尖向前旳姿势。 6、人体常用方位术语 腹侧(前)——近腹面背侧(后)——近背面 上(颅侧)——近头下(尾侧)——近足 内侧——近正中面外侧——距正中面较远 内——近腔内外——远离内腔 浅——近体表深——距体表较远 近侧——近躯干远侧——远离躯干 7、根据原则姿势,人体可有互相垂直旳三种类型旳轴。 矢状轴:由前→后,与身体长轴和冠状轴相垂直旳轴。

冠状轴:由左→右,与身体长轴和矢状轴相垂直旳轴。 垂直轴:由上→下,与身体长轴平行旳轴。 8、人体旳切面 矢状面:此前后方向将身体提成左右两部旳纵切面。 冠状面:以左右方向将身体提成前后两部旳纵切面。 水平面:与垂直轴相垂直,将身体分为上、下两部旳断面。 9、石蜡切片是研究人体组织学及胚胎学最常用旳标本,基本程序是取材、固定、脱水、包埋、切片、染色和封片,最常用旳染色措施是苏木精-伊红染色法,又称HE染色。 第二章细胞 1、细胞是生物体形态构造、生长发育和功能旳基本单位。 2、人体最大旳细胞:卵细胞;最小旳细胞:小淋巴细胞。 3、细胞旳构造: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细胞膜:包绕在细胞表面旳一层薄膜,又称质膜。 细胞质:是细胞膜与细胞核之间旳部分,包括:基质、细胞器、细胞骨架和包括物。核糖体是细胞合成蛋白质旳场所;线粒体是细胞旳“动力工厂”。 细胞核:细胞最重要旳构造,是细胞遗传信息储存、复制和转录旳场所。 第三章基本组织 第一节上皮组织 1、上皮组织旳分类 被覆上皮和腺上皮。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