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罗拉快跑》视听及蒙太奇的运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罗拉快跑》视听及蒙太奇的运用

影片《罗拉快跑》是一部关于人生可能性、世界可能性和电影可能性的电影。同时这又是一部带有强烈的导演个人色彩和技巧的实验片。本片的导演汤姆·提克威是个电影奇才,他11岁开始拍短片。13岁正式进入电影界。《罗拉快跑》是汤姆·提克威1998年的作品。开放式的三种结局,象征着世事纷繁,机缘巧合,命运交错,无数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相互碰撞。

影片简介:

德国柏林,黑社会喽罗曼尼打电话给自己的女友罗拉,曼尼告诉罗拉:自己丢了10万马克。20分钟后,如果不归还10万马克,他将被黑社会老大处死。

为了得到10万马克和营救曼尼,罗拉在20分钟之内拼命地奔跑。同时,曼尼在电话亭中不断地打电话到处借钱。电影表现了罗拉奔跑、罗拉找钱营救曼尼的三个过程和三种结果。

一、影片镜头语言分析

从影片的镜头语言来看,《罗拉快跑》带给我们一种快速的充满想象性的节奏,影片的影像有三分之二是罗拉奔跑的镜头,因此给我们呈现出一种高速率的镜头运动方式。几乎不存在任何一个拖沓的镜头(除去几段慢镜头的特写),从而使我们的眼球开始疲于奔命般地跟随着镜头的变迁和调动。镜头不再专注于被它所纪录的每一个事物:

那些街上奔走和间或与罗拉发生关联的人们仿佛是镜头纪录中逃脱的幸存者,只是与情节发生了一点若即若离的关系便匆匆地与故事告别,一切都是那么地迅速和不确定。我在看片子时就会特别想知道在每一次故事重来后,那些与罗拉擦肩而过的人又将会又怎样的命运,他们的所作所为和他们今后的生活是不是有着因果联系,这反而会成为吸引我一直看下去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也是导演巧妙地利用了观众的好奇心理。

影片在影像上的另外一个特点在于它的色调——主要场景、主要人物的色彩背景一律被一种明亮和“暖”的色调所覆盖。罗拉那一头赤红色的耀眼的头发在乳黄色的天空和大地间不停地跃动,形成了一种强劲的视觉冲击,观众视觉上的兴奋程度容易随着这种明亮的视觉冲击而变得敏感起来,此外还值得注意的一点在于,尽管影像的节奏让我们的视觉兴奋得望尘莫及,但即便在一个相当短的瞬间内,它给我的感觉仍然是一个浑然一体的,虽短暂却完整的影像结构。例如在路上每一个与罗拉擦肩而过的人,对他们后半生的交代尽管都是照片的高速快速剪接,但却干净、简约,不会使人们的视觉分散到其他的地方,从而确保了每一个镜头的高度凝练。此片另一个显著的特点在于镜头与镜头的切换上“闪动”手法的运用。这种“闪动”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镜头切换,它的意义在于制造一种“虚拟”的场景意识——因为无论是哪种意义上的镜头转换方式,实际上都是对前后情节逻辑关联的一种解说策略。它不断地提醒观众在用眼球贪婪捕捉每一个场景的同时不要轻易地认同或相信它们。这不过是一个个虚拟的假设

和叙事的游戏。

二、影片的音乐特点

从影片的音乐角度来说,《罗拉快跑》拍得有一种MV风格——这主要是关于它的音乐。不能否认《罗拉快跑》的音乐很有金属的味道,象征着罗拉奔跑时的急促喘息和心跳声。《罗拉快跑》用的几乎全是摇滚,有节奏的鼓点和金属乐器的电子音乐。他们的作用与其说是来烘托“跑”这一贯穿动作的紧张气氛,倒不如说是追求一种从整体而言的,对叙事本身的破坏和干扰——因为本来很零碎的、追求片断效果的场景已经透露了影片本身对叙事的不信任和虚拟性观念,而这样的声音布景则使这样的一种观念变得更加完美和可靠——它可以使一部分观众不再将它当作一部叙事的电影,而将它看作是一部传递了某种意图和形式美感的MV,因为虚拟的场景、零碎化的影像语言和相关的声音注解正是构成一部MV作品的主要元素——而这些在《罗拉快跑》中甚至已经齐备。但有一处的音乐跳出了这个风格那就是在第一个故事结尾,罗拉和男友在抢劫超市成功后拿着钱袋跑出时,摇滚风格的音乐戛然而止而出现了slowiazz风格的音乐,悠扬、懒散、甜美的声音和画面里两人快速奔跑的感觉形成鲜明的对比,给我印象极其深刻,我非常喜欢导演对这段戏的画面和声音的设计。

三、影片叙事分析

《罗拉快跑》的叙事形式永远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影片不仅

颠覆了经典影片中的“宏大叙事”,而且把通常意义上的叙事结构也简约到了最简单的程度——即一个叙事的骨架,完全单向的、线形的叙事方式,一切有可能出现旁逸的情节都被以“照片”的形式压缩,让我感觉极具新意,同时也觉得这似乎是对已有叙事模式的一种调侃和嘲弄。以上呢,就是我站在视听语言这门课上所学到的知识的基础上,对此片所能谈及到的东西。而如果站在一个普通观众的角度上我只想说我很喜欢这部视听冲击力极强的影片——《罗拉快跑》,是一种全新的感觉。

影片是在一个类似时空隧道中出现了一个十字路口,在这个路口,出现了影片当中接下来的所有的人物,他们都是小人物,但是导演通过字模、旁白和镜头切换技巧的运用,却让我们都受到吸引。

影片讲的是罗拉三次奔跑导致的不同结果,分别是:

第一次奔跑(20分。正常)超市抢钱。罗拉身亡;

第二次奔跑(20分。推迟)银行抢钱。曼尼身亡;

第三次奔跑(20分。提前)赌场赢钱。成为富人。

四、影片蒙太奇分析

电影当中运用了大量的蒙太奇手法,所谓蒙太奇,原是法语中的建筑术语,意为装配、构成、组合,借用到影视中,指镜头和镜头的组接,是一种手法,也是影视艺术特有的基本思维方式。接下来,将按照《罗拉,快跑》的播放顺序,对其中的各种蒙太奇手法和各个镜头进行分析。

1、转换蒙太奇:

在十字路口的镜头当中,是黑压压的众多的人,表现人口的膨胀和人的无目的性。接下来是一个个的快镜头,镜头的降格造成众多的人如木偶般地机械地涌动。人们行履匆匆,如世间的匆匆过客。人们面无表情,如无生命的"行尸走肉"。

十字路口潮水般涌动的人群中,影片中的几个次要人物相继出现:女职员,推车妇人,偷车男孩,梅耶叔叔......思辩性的旁白:"我们是谁?我们何往?人是什么?"

镜头速度逐渐正常,镜头最后停止在银行警卫身上。银行警卫虽然在影片中出现的时间不多,但是,他是整部影片的旁观者,由他来监督整个"游戏"(电影)的进行。银行警卫踢起一只足球,并宣布游戏(电影)的开始。足球高高升起,下面十字路口匆匆的行人组成影片的片名字幕。足球落下,足球落入动画制作的时空隧道。从一个场景切换到了另一个场景。在这里,就是转换蒙太奇的运用。

2、交叉蒙太奇

接下来,红色的电话响起,罗拉在房间接电话。下个镜头是街道,镜头如飞驰的子弹,疾速推向街道的电话亭。曼尼在电话亭内打电话。镜头前推速度之快让人惊异,其实,镜头的速度是罗拉思想的速度。把两个不同时空、同一时间的相对独立的场景交替叙述,这是交叉蒙太奇。

3、闪电式蒙太奇:

曼尼告诉罗拉,他的十万马克被一个浑身挂满塑料袋的流浪汉拣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