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的临床应用与安全性分析
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药品不良反应临床研究

58中国处方药 第16卷 第10期·安全评价·中药注射剂根据传统的中医药理论,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经过提取、纯化等途径,从中药天然药物的单方或复方中提取的有效物质,制成的注射剂型[1]。
它已经被证明在治疗某些疾病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并成为一种重要的替代疗法[2]。
但是,中药注射剂有制剂工艺复杂和质量难控的特点[3],导致容易出现药品不良反应(ADR)。
本研究以某三级医院2016年6月~2017年9月期间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治疗出现不良反应的68例患者病例资料,对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分析,旨在了解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ADR 发生特点及规律,以提高今后用药的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某院2016年6月~2017年9月期间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治疗出现药品不良反应的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8例,女30例,患者年龄为44~77岁,平均(53.2±4.2)岁;其中:单纯性心血管疾病16例,单纯性脑血管疾病18例,心血管疾病同时合并其他基础疾病16例,下肢动脉硬化 10例,糖尿病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搜集整理68例患者用药后病历及不良反应报告,记录姓名、性别、年龄、原发病类型及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包括:药物类别、使用时间、用法用量等)。
总结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的用药不良反应特点及规律,最后利用Excel工作表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
2 结果2.1 既往过敏史情况68例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中,18例患者曾有药物过敏史,占26.47%,其中,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过敏史的患者有10例,占14.70%。
2.2 不同种类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在发生不良反应的68例患者中,红花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丹红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详见表1。
表1:不同种类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统计情况药品名称规格用量例数平均疗程(d)不良反应例数不良反应发生率(%)红花注射液10 mL3201510.2±1.2320丹参注射液10 mL22 95012 15611.3±0.9480.4参麦注射液10 mL84 79923 48112.4±2.11330.57疏血通注射液 5 mL70 85418 35211.4±1.3880.48注射用血塞通200 mg153 02233 24113.7±2.41000.3丹红注射液10 mL94 74624 21113.2±1.8460.192.3 用药品种临床表现及不良反应好转时间红花注射液不良反应主要在于全身性损害、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丹参注射液和参麦注射液主要不良反应为过敏反应,过敏性紫癜等;疏血通注射液不良反应主要发生于皮肤系统;注射用血塞通不良反应主要为轻微头痛;丹红注射液不良反应主要为偶见腹泻。
血必净注射液在急危重病的临床应用研究现状

血必净注射液在急危重病的临床应用研究现状标签:血必净注射液;急危重病血必净注射液是我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奠基人王今达教授以古方血府逐瘀汤为基础精炼出的静脉制剂。
由红花、赤芍、川芎、丹参、当归等活血化瘀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扶正祛邪等功效。
血必净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急危重病,如由感染引发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以及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脓毒症及毒物中毒等疾病,经过大量临床实践,疗效满意。
现将其有关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1血必净注射液的药理作用目前,细菌感染引起的脓毒症、MODS的治疗仍是一个辣手的问题,死亡率仍很高。
中西医结合是治疗这些危重病患者的重要措施。
中药血必净在临床及动物实验治疗急危重病,均取得满意的效果。
血必净注射液的主要成分为赤芍、川芎、丹参、红花和当归等活血化瘀药。
现代药理证明,活血化瘀中药能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量,减少血小板的黏附和聚集,抑制纤维母细胞合成胶原,使肥大细胞增多,降低急性炎症时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少炎性渗出,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并使炎症病灶局限化,抑制炎性肉芽肿形成,同时能增强网状内皮细胞的吞噬功能和吸附能力,使血肿和其他坏死组织易被吸收,从而促进病变的修复和治愈。
经过长期大量的基础与临床验证,血必净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清热解毒、菌毒并治等功效。
研究显示,血必净注射液具有对抗内毒素及发病有关的多种炎性递质的作用,能拮抗TNF-a、内毒素、IL-6、IL-8的释放,增强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Ⅱ类抗原(HIA-DR)表达,促进免疫功能恢复。
王今达等提出,抗生素联合血必净治疗,即细菌、内毒素、炎性递质并治有显著提高MODS患者存活率的作用。
2血必净注射液的临床应用2.1MODS业已证明,炎症可通过多种途径促进MODS的发生与发展,而血必净具有抗炎、调节机体免疫,降低MODS患者的死亡率。
常文秀等观察了血必净对MODS患者的影响,发现血必净联合西药治疗的患者血浆血栓调节蛋白、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及内皮素水平明显低于西药组,说明血必净对MODS患者的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可改善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4—2016年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分析

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4—2016年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分析目的为临床合理应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
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本院”)2014-2016年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Dc)等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2014-2016年,本院活血化淤类中药注射剂销售金额在中药注射剂销售金额中占比较高(大于30%),临床应用品种变化不大(9~11种);2016年销售金额年增长率(-5.42%)明显低于2015年(11.63%)。
注射用丹参临床选择性高(DDDs:2015年12 600,2016年6600)且经济性好(DDDc:2015年32.70元,2016年28.46元;排序比:2015年5.00,2016年3.00)。
结论本院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日趋合理,注射用丹参临床选择性高且经济性好,丹红注射液临床选择性高但经济性较差。
Abstract:Objective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clinical rational utilization of TCM injections for activating blood circulation to dissipate blood stasis. 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used to sort and analyze in terms of species,consumption sum,DDDs and DDDc of TCM injections for activating blood circulation to dissipate blood stasis in Lanzhou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here in after referred to as our hospital)during 2014‐2016. Results The consumption sum of TCM injections for activating blood circulation to dissipate blood stasis was relatively high in the consumption sum of TCM injections (over 30%),and the type of TCM injections for activating blood circulation to dissipate blood stasis kept stable (up to 9‐11)in our hospital during 2014‐2016. The annual growth rate of consumption sum in 2016 (-5.42%)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it in 2015 (11.63%). Danshen Injection featured high selectivity and economical in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DDDs:12 600 in 2015,6600 in 2016;DDDc:32.70 in 2015,28.46 in 2016;sorting ratio:5.00 in 2015,3.00 in 2016).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CM injections for activating blood circulation to dissipate blood stasis tends to be rational in our hospital. Danshen Injection features high selectivity and economical in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Danhong Injection features high selectivity but the poor economical.Keywords:activating blood circulation to dissipate blood stasis;TCM injections;analysis on utilization of medicine;DDDs;DDDc;hospital pharmacy與其他中药剂型相比,中药注射剂具有生物利用度高、作用迅速等特点,在治疗急危重症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的临床运用

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的临床运用
陈美萍
【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年(卷),期】2012(006)015
【摘要】最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医药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关于中药药理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使得在临床应用上的中药注射剂是越来越多。
在众多中药注射剂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是活血化瘀类药物。
但是该类注射剂在临床应用过程中,部分临床医生只重视中药药理的临床研究,而忽略了将患者的舌脉症状与中药的五味、四气以及功能进行辩证的分析用药,这样便无法达到临床治疗与药证相匹配之原则。
在本文中我们将结合本院常用的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的临床药理功效以及辩证治疗方法提出自己的一些愚见。
【总页数】2页(P77-78)
【作者】陈美萍
【作者单位】210039,南京市下关区小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我院87例中药注射剂临床运用的不良反应分析及对策探讨 [J], 杨菊
2.本院单用及联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治疗冠心病的效果及安全性 [J], 李玉红
3.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药品的不良反应情况分析 [J], 魏燕;刘雯雯;赵洋;王黛媛
4.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合理性分析 [J], 翟宇瑶;段万里;胡斌;薛小荣;王
静;闵慧
5.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治疗缺血性脑梗死的不合理用药现象分析 [J], 赵晓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摘要】目的:探讨活血化瘀中药作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治疗药物的作用及价值。
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研究,经随机数字表法分组。
对照组(50例),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活血化瘀中药治疗。
分析两组药物作用显效时间、住院时间与临床疗效。
结果:两组对比发现观察组药物作用显效、住院时间均更短,总有效率更高(P<0.05)。
结论:应用活血化瘀中药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治疗,可取得理想疗效,有助于缩短住院时间【关键词】活血化瘀中药;心脑血管疾病;药理作用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与血流动力学特性改变密切相关,以往应用常规西药治疗该病患者,如利尿剂、强心剂等,虽然能够缓解病情,但部分患者疗效欠佳[1]。
活血化瘀中药普遍具有通畅血脉、消散瘀滞等功效,用于治疗后能够促进患者血小板功能、血流动力学的显著改善,从而减轻心脑血管缺血、缺氧程度,确保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2]。
鉴此情况,本文就心血管疾病患者应用活血化瘀中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100例2021年1月2021-12年月时段进入本院诊治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组。
对照组50例,性别:男32例,女18例;年龄:45~55岁,均值(50.24±3.64)岁;其中,脑血管疾病25例,心血管疾病25例。
观察组50例,性别:男30例,女20例;年龄:45~55岁,均值(50.39±3.45)岁;其中,脑血管疾病28例,心血管疾病22例。
参与研究者基线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
纳入标准:(1)患者经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确诊疾病,以冠心病、脑梗死等为主要疾病;(2)患者与家属同意加入研究。
排除标准:(1)合并肝肾功能不全或感染者;(2)重度昏迷或严重意识障碍者;(3)合并精神疾病或传染性疾病者;(4)对治疗药物过敏者。
疏血通等类中药注射剂与不同溶媒配伍的稳定性分析

疏血通等类中药注射剂与不同溶媒配伍的稳定性分析疏血通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注射剂,具有活血化瘀、祛瘀通络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血栓性疾病、痛经等疾病。
在临床应用中,疏血通注射剂的不同溶媒对其稳定性会有一定影响。
本文将对疏血通等类中药注射剂与不同溶媒配伍的稳定性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 疏血通注射液简介疏血通注射液是一种含有多种中药活性成分的中药注射剂,主要由红花、穿心莲、桃仁、当归等中药提取物组成,具有活血化瘀、祛痛通络的功效。
临床应用中,疏血通注射液主要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等疾病。
2. 不同溶媒对疏血通注射液稳定性的影响疏血通注射液在临床上常使用的溶剂包括生理盐水、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酸钠注射液等。
不同的溶剂对疏血通注射液的稳定性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下面将针对不同溶剂的配伍稳定性进行分析。
2.1 生理盐水生理盐水是一种常见的注射用溶液,主要成分为氯化钠和水,pH值约为5.5-7.0。
研究表明,将疏血通注射液与生理盐水配伍使用时,其稳定性较好,不会产生明显的沉淀或颜色变化。
生理盐水是疏血通注射液常用的溶剂之一。
3. 不同溶媒的选择与注意事项在临床应用中,医生在选择疏血通注射液的溶剂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选择,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药物配伍反应。
通常情况下,生理盐水是较为理想的选择,其与疏血通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较好,对患者体内的药物代谢也较为友好。
当需要与葡萄糖注射液或葡萄糖酸钠注射液配伍使用时,应注意观察是否发生沉淀或颜色变化,避免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
不同的溶剂也可能对疏血通注射液的药效产生影响,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确保其疗效和安全性。
4. 结语不同溶媒对疏血通注射液的稳定性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生理盐水是较为理想的选择。
在临床应用中,医生在选择溶剂时需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并注意观察药物配伍的稳定性和患者的反应,以确保疏血通注射液的疗效和安全性。
丹川注射的作用与功效

丹川注射的作用与功效丹川注射是一种常用的中成药注射剂,由丹川药业研制生产,其主要成分为丹参、川芎和益母草等药材。
丹川注射液具有活血化瘀、祛瘀止痛、调经止带等功效,并且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将详细介绍丹川注射液的作用与功效。
一、丹川注射液的成分及药理作用1. 丹参:丹参能够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其主要活性成分丹参酮具有抗凝血、抗氧化、抗炎等作用,并且能够改善微循环,促进局部药物的吸收。
丹参酮还具有对抗血小板聚集、抑制血管内皮细胞黏附以及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等作用。
2. 川芎: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风止痛的作用。
川芎中的活性成分川芎嗪可以促进微循环,提高红细胞变形性,从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川芎嗪还具有抗炎、抗血小板聚集和抗氧化等作用,能够减轻血管炎症反应,改善血液流变学状态。
3. 益母草:益母草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带的功效。
益母草中的活性成分金腰带醇具有松弛子宫平滑肌的作用,能够改善子宫血液循环,减轻子宫肌痉挛,从而起到调经止带的作用。
二、丹川注射液的主要功效与适应症1. 丹川注射液对痛经的治疗:痛经是女性常见的疾病,丹川注射液能够活血化瘀、祛瘀止痛,对于痛经症状明显的患者有良好的疗效。
2. 丹川注射液对月经不调的治疗:丹川注射液能够调经止带,对于月经不调、经量过多或过少的女性患者有一定的疗效。
3. 丹川注射液对子宫肌瘤的治疗:丹川注射液能够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对于子宫肌瘤引起的腹痛、月经不调等症状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4. 丹川注射液对乳腺增生的治疗:丹川注射液能够改善乳房微循环,减轻乳腺炎症反应,对于乳腺增生引起的乳房胀痛、乳房肿块等症状有一定的疗效。
5. 丹川注射液对其他疼痛症状的治疗:丹川注射液具有祛风止痛的作用,对于头痛、胸痛、肩颈痛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三、丹川注射液的临床应用1. 妇科疾病:丹川注射液广泛应用于各种妇科疾病的治疗,如痛经、月经不调、子宫肌瘤、盆腔炎等。
2. 乳腺疾病:丹川注射液对乳腺增生、乳腺炎等乳腺疾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
科技期刊文献类型和标志代码

化瘀 中药 注射 剂最 好 单 独输 注 ; 合 理 选 择 溶 媒 也 很 重
光. 新编药 物学[ M] . 1 7版. 北京 : 人 民卫 生
要, 尽量使用说 明书中推荐的溶媒 , 因为酸碱度 的不
同, 药物 与溶 媒本 身也 会 引起 一 些 不 良反应 , 比如 : 灯 盏 细 辛 注射液 , 必须 用0 . 9 % 的氯 化钠 注射 液作 为溶 媒 稀释 , 而不 能 用偏 酸 的溶媒 。
要 的经济 负担 。
中6 5 %是 输 注速度 快 、 无单 独输 注 , 2 1 %是 单次使 用 剂 量大 , 1 3 %是 联合 用 药 而 造 成 的 。活 血 化瘀 中药 注射 剂 使用 中的不安 全 因素 有 很 多 , 中药 注 射 剂本 身 成 分 复杂 , 提纯 不够 , 有效 成 分 的含 量 不 是很 准确 , 而说 明 书中对 于不 良反 应 、 药 物 相 互作 用 、 禁 忌、 注 意事 项 等
3 . 3 合 理 的使 用活血 化瘀 类 中药 注射 剂
[ 2] 陈美萍 . 活血化瘀 中药注射剂 临床应用 [ J ] . 中国现代药物应 用 ,
2 o 1 2 , 1 5 ( 5 7 ) : 7 7 . 7 8 .
本 文 编辑 : 王 知 平
科 技 期 刊 文献 类型 和 标 志代 码
乔连青 : 活血化瘀 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及 安全性分 析 2 0 1 3 年
第2 3 卷
第5 期
医 生往往 重视 药物 的临 床 效果 , 而 忽 视 了药 物 的安 全 性, 对 中药注 射剂 的不 良反 应认 识 不 够 。抽 查 的病 例 中, 2 0 1 0年 无 不 良反 应 病 例 , 2 0 1 1年 和 2 0 1 2各 有 1 例 。据 分析 和 调查 , 3年 中发 生 的不 良反 应 病 例 均 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 年 DDC 77 135 48 15. 5 6. 6 20. 5 19 85 100 9. 6 108 - 金额 / 排序 1492500 /3 343552 /7 21000 /9 386841. 6 /6 589. 6 /11 429140 /5 87795 /8 1531918 /2 665953. 5 /4 Oct - 87 2059063. 8 /1 7026840. 5 DDS / 排序 19900 /4 2684 /8 350 /10 14016 /5 88 /11 19960 /3 3902 /7 20210 /2 6693 /6 1035 /9 20883 /1 109721 DDC 75 128 60 27. 6 6. 7 21. 5 22. 5 75. 8 99. 5 8. 2 98. 6 - 金额 / 排序 3147293 /2 172960 /6 13520 /9 187996. 2 /5 1596 /11 150338. 8 /7 51450 /8 1121990. 4 /3 1035144 /4 7101. 2 /10 3528236. 8 /1 9417626. 4 2011 年 DDS / 排序 41686 /1 1504 /8 208 /11 7899 /6 266 /10 8446 /5 2450 /7 14496 /3 10456 /4 866 /9 34864 /2 123141 DDC 75. 5 115 65 23. 8 6 17. 8 21 77. 4 99 8. 2 101. 2 -
2009 年 ~ 2011 年 11 个常用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使用数据, 统计各产品的用药金额、 用药频度 ( DDDs ) 、 日 用药金额( DDC ) 并进行排序, 同时对 监 测 中 心 数 据 库 以 及 ADR 报 表 分 析 相关 产品 的 不 良 反 应进行 分 析, 统计不良反应占比, 总结不良反应特点。结果: 1 ) 2009 ~ 2011 年销 售 金 额 较 好 的 前 4 位 品 种为 丹 参 川芎嗪注射液、 血塞通( 冻干粉针) 、 舒血宁注射液、 疏血通注射 液, 且 丹 参 川芎嗪 注射 液、 疏 血 通 注射 液 呈逐年增长趋势; 2 ) 2009 年 ~ 2011 年 DDDs( 用药频度) 排 比 前 6 位 品 种为 血 塞 通 ( 冻 干 粉 针 ) 、 丹参川 芎嗪注射液、 灯盏花素粉针、 舒血宁注射 液、 冠 心 宁注射 液、 疏 血 通 注射 液, 且血塞通( 冻干粉针) 、 丹参 川芎嗪注射液、 疏血通注射液呈逐年增长趋势; 3 ) 11 品种的销售金额及用药频度合计值逐 年 增 长; 4 ) 活 血化瘀类中药制剂以皮肤附件及消化系统受累最为严重, 二 者 不 良 反 应 合 计 占 比 为 64. 41% , 明显高于 其他系统受累, 预后不良的不良反应为呼吸系统及药物热。结论: 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临床应用越来 越广泛, 且呈明显增长趋势, 但不良反应的数量亦在增 长, 应 加 强 对 活血化瘀 类 中药 注射 液 规 范 使 用的 监管, 有效降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关键词: 活血化瘀; 中药注射液;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 R2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 - 2406 ( 2013 ) 01 - 0107 - 03 领域之一, 并且广泛运用于内、 外、 妇、 皮肤科等科, 包 括冠心病、 高血压、 糖尿病、 肿瘤、 硬皮病、 肝硬化等多 [1 - 2 ] 。但同时临床医生只注重中药药理作用, 种疾病 而未能从中药的四气、 五味及功效结合患者的舌脉症 象进行辨证分析用药, 从而导致不良反应的报道屡见 [3 ] 不鲜 。因此, 加强对活血化瘀类中药制剂不良反应
中药注射液是临床应用广泛的一类药品, 具有疗 、 、 , 效确切 起效迅速 价格适中的特点 对一些临床疑难 杂症和中医急症有较好的疗效, 尤其是活血化瘀类中 药注射液是成为中西医结合研究最活跃 、 最有成效的
作者简介: 陈令允( 1971 - ) , 男, 主管药师, 主要研究方向: 药剂学。 收稿日期: 2012 - 07 - 15
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的临床应用 与安全性分析
陈令允
( 江苏省邳州市人民医院, 江苏 摘 邳州 221300 )
要: 目的: 统计分析江苏省邳州市人民医院常用 11 种 活血化瘀 类 中药 注射 液 临 床 应 用及 不 良 反 应 情况, 为中药注射 液 的 规 范 应 用 提供借鉴。 方 法: 通过 院 内 管 理系统, 抽 查 江 苏 省 邳州 市 人 民 医 院
· 108·
中 医 药 信 息 Information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3 年第 30 卷第 1 期 Vol. 30 , No. 1 , 2013
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情况, 以期为中药注射液的安全、 有效、 经济、 规范应用提供借鉴, 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1 1.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1. 2 方法 采用世 界 卫 生 组 织 ( WHO ) 推 荐 的 限 定 日 剂 量 ( Defined daily dose, DDD) 和药品金额作为计量单位进 DDD 以《中国药典 》 规定的剂量、 说明书 行统计分析, 或者临床实际而定。 DDDs ( 用药频度 ) 为药品的用量 与 DDD 比值, 反映不同年度的用药动态和用药结构的 变化情况, 同一品种不同规格、 不同厂家药品分别计算 其 DDDs, 将 DDDs 相加即为该药总的 DDDs。 日用药 金额( DDC ) 为某药品的总销售金额 / 该药的 DDDs, 代 表示患者应用该药的平均日费 表药品的总价格水平, 。 用 记录临床应用 中 药 注 射 剂 的 ADR、 处理以及预 后, 并分析发生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