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和发展新模式
城市智慧交通系统建设及管理策略研究报告

城市智慧交通系统建设及管理策略研究报告
第1章 引言 ..................................................................................................................................... 3 1.1 研究背景 ........................................................................................................................... 3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3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框架 ....................................................................................................... 4 第2章 城市交通现状分析 ............................................................................................................. 4 2.1 城市交通发展概况 ........................................................................................................... 4 2.2 城市交通存在的问题 ....................................................................................................... 5 2.3 智慧交通的必要性及发展潜力 ....................................................................................... 5 第3章 智慧交通系统概述 ............................................................................................................. 5 3.1 智慧交通的定义与特征 ................................................................................................... 5 3.2 智慧交通系统的组成与架构 ........................................................................................... 6 3.3 国内外智慧交通发展现状及趋势 ................................................................................... 6 3.3.1 国内智慧交通发展现状 ............................................................................................... 6 3.3.2 国外智慧交通发展现状 ............................................................................................... 7 3.3.3 智慧交通发展趋势 ....................................................................................................... 7 第4章 智慧交通系统关键技术 ..................................................................................................... 7 4.1 信息技术在智慧交通中的应用 ....................................................................................... 7 4.1.1 车辆识别技术 ............................................................................................................... 7 4.1.2 传感器技术 ................................................................................................................... 7 4.1.3 导航与定位技术 ........................................................................................................... 7 4.2 通信技术在智慧交通中的应用 ....................................................................................... 8 4.2.1 车联网技术 ................................................................................................................... 8 4.2.2 5G通信技术 .................................................................................................................. 8 4.2.3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 ................................................................................................... 8 4.3 数据分析与处理技术在智慧交通中的应用 ................................................................... 8 4.3.1 交通数据挖掘与分析 ................................................................................................... 8 4.3.2 交通流模拟与预测 ....................................................................................................... 8 4.3.3 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 8 4.3.4 交通信息服务 ............................................................................................................... 8 第5章 智慧交通系统建设策略 ..................................................................................................... 9 5.1 智慧交通系统建设目标与原则 ....................................................................................... 9 5.1.1 建设目标 ....................................................................................................................... 9 5.1.2 建设原则 ....................................................................................................................... 9 5.2 智慧交通系统建设框架与内容 ....................................................................................... 9 5.2.1 建设框架 ....................................................................................................................... 9 5.2.2 建设内容 ....................................................................................................................... 9 5.3 智慧交通系统建设关键环节 ......................................................................................... 10 5.3.1 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建设 ......................................................................................... 10 5.3.2 技术研发与创新 ......................................................................................................... 10
交通信息化发展规划大纲

第1章秦皇岛市交通信息化发展规划1.1规划背景和意义随着全球信息化步伐不断加快,信息技术渗透到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交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大力发展和推进信息化,是实现交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交通信息化是运用信息技术对交通基础设施、运载装备和管理手段等进行改造,全面提升交通运输系统供给能力、运行效率、安全性能和服务水平,推动交通行业实现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的进程.信息化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交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秦皇岛市经济近年来的高速增长,对交通行业现代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发展信息化是秦皇岛市交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交通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秦皇岛市交通区位优势突出,交通自然资源丰富,近年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蓬勃兴旺。
随着交通行业管理范围以及交通信息服务需求的不断扩大,建立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基础上的交通信息化建设,必将为秦皇岛市的交通行业带来一场深刻的变革。
在河北省政府、省交通厅的领导和部署下,秦皇岛市政府、交通局积极配合,以电子政务为主导,以公路、港口、航空、地方铁路、物流中心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中心,以国家公共信息设施和省、市信息设施为主要基础,以信息服务为切入点,建立了适应秦皇岛市自身特点的交通信息化发展的管理体制、竞争机制以及必要的市场环境,完善了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运作体系.通过不断建设,秦皇岛市交通行业信息技术应用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交通电子政务信息化全面推进;公路、港口、航空、地方铁路、物流中心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行业信息服务水平显著提高。
秦皇岛市交通信息化建设取得的诸多成就,得益于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
这些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对指导秦皇岛市交通信息化建设工作,促进交通信息化有序、规范、健康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秦皇岛市交通信息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不少成绩,但随着城市交通运输的发展以及公众出行者对出行信息服务要求的提高,原有的建设成果需要进一步补充、完善和强化;既有交通信息化相关规划内容大多分散于各种政府文件和其它有关规划报告中,秦皇岛市还没有出台专门针对全市交通信息化发展的规划,因此制定以秦皇岛市交通信息化建设现状为基础并且符合未来发展方向的全市交通信息化发展规划,其意义重大.秦皇岛市综合交通规划将从综合交通的高度对各种交通方式进行科学合理地规划,规划的结果必然会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全面推进未来秦皇岛市交通的发展.交通信息化发展规划,作为综合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利用现代技术为综合交通规划的实施提供保障,反映了交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
2024版智慧交通优秀ppt课件

智慧交通优秀ppt课件contents •智慧交通概述•关键技术及应用领域•城市规划与智慧交通融合发展•政策法规与标准规范解读•挑战、问题及对策建议•总结与展望目录01智慧交通概述智慧交通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交通管理、交通运输、公众出行等交通领域全方面以及交通建设管理全过程进行管控支撑,使交通系统在区域、城市甚至更大的时空范围具备感知、互联、分析、预测、控制等能力,以充分保障交通安全、发挥交通基础设施效能、提升交通系统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为通畅的公众出行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服务。
定义随着5G 、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智慧交通将朝着更加智能化、自动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实现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等先进功能。
发展趋势定义与发展趋势基础设施车辆与设备数据中心应用平台智慧交通系统组成要素包括道路、桥梁、隧道、交通信号灯等交通基础设施,以及与之相关的感知设备和通信网络。
用于存储和处理交通数据的中心,包括云计算平台、大数据处理系统等。
包括各种汽车、公共交通车辆、特种车辆等,以及车载设备、智能终端等。
提供各种智慧交通应用服务的平台,如交通管理平台、出行服务平台等。
国内外智慧交通发展现状对比国内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国智慧交通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多个城市开展了智慧交通示范工程建设,推动了交通行业的转型升级。
但是,在智慧交通系统建设、数据共享、技术创新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国外发展现状相比国内,国外智慧交通发展较早,技术更加成熟。
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等先进功能,并在交通管理、出行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同时,国外也非常注重智慧交通系统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
02关键技术及应用领域大数据分析与挖掘技术在智慧交通中应用交通流量预测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历史交通流量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预测未来交通流量变化趋势,为交通规划和调度提供决策支持。
交通拥堵识别与疏导通过实时监测道路交通状况,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交通拥堵成因,及时发布交通疏导信息,缓解交通拥堵压力。
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

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交通运输部2016年4月目录前言 (1)一、现状与形势 (2)(一)发展基础 (2)(二)形势要求 (7)二、总体思路 (9)(一)指导思想 (9)(二)基本原则 (9)(三)发展目标 (10)三、主要任务 (12)(一)推进“互联网+”重点行动 (12)(二)促进大数据发展和应用 (14)(三)对接国家电子政务工程 (15)(四)支撑国家三大战略实施 (16)(五)深化行业信息化应用 (18)(六)开展信息化示范试点工程 (22)(七)完善信息化发展环境 (23)四、保障措施 (27)(一)统筹组织实施管理 (27)(二)完善资金筹措渠道 (28)(三)加强建设项目管理 (28)(四)健全政企合作机制 (29)(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29)前言“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时期,交通运输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交通运输全面深化改革,当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先行官,完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离不开信息化的引领和支撑。
没有信息化,就没有交通运输现代化。
信息化是实现智慧交通的重要载体和手段,智慧交通是交通运输信息化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十二五”末,国务院相继发布了《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等重要文件,对交通运输信息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综合交通运输“十三五”专项规划,《规划》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提出了“十三五”时期公路、水路、城市客运及综合运输(协调衔接)信息化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
《规划》是“十三五”期推进交通运输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同时也是交通运输部安排“十三五”期信息化建设项目的重要依据。
一、现状与形势(一)发展基础。
“十二五”期,围绕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保安全等重大任务,全面推进行业信息化重大工程和示范试点工程建设,交通运输要素资源数字化、行业管理协同化、运输服务智能化、信息服务便捷化水平稳步提高,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信息化成为各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平稳运转和高效履职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我国综合运输体系发展的理念和基本思路

我国综合运输体系发展的理念和基本思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交通运输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快速增长的趋势,对综合运输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构建现代化的综合运输体系,我国的发展理念和基本思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全方位发展,实现多元化的交通模式我国地域广阔,经济发展呈现出多样性和差异性。
因此,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需要根据不同地区和行业的需求,实现多元化的交通模式。
在城市交通方面,要加强公共交通的建设,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网络覆盖率,推进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
同时,要不断优化公路运输,提高公路网的整体运营效益。
在农村交通方面,要加大对农村公路和乡村客运的投入,提高农村居民和农产品运输的便利性。
在水运、铁路和航空运输方面,要根据地区特点和需求,适当调整发展重点,建设更加高效、便捷的运输系统。
二、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综合运输效益为了提高综合运输的效率和效益,我国需要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
一方面,要加强交通规划和管理,提高交通网络的互联互通程度,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碎片化;另一方面,要推进公共交通的发展,鼓励和引导群众转移出行方式,减少私家车的使用,提高公共交通的运力利用率;同时,要推动跨运输方式的衔接和转化,提高物流运输的一体化水平,降低物流成本。
三、推动智慧交通,提升综合运输服务水平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智慧交通应用正在成为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的重要方向。
通过应用先进的信息和通信技术,实现交通系统的智能化、数字化和网络化,可以提高综合运输的运营效率和用户体验,实现交通服务的个性化和智能化。
例如,通过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可以实现交通流的优化调度,减少道路拥堵;通过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可以提供实时的交通信息和导航服务,帮助用户选择最优的出行方案;通过智能化的交通管理系统,可以提高交通安全和交通违法的监管水平。
四、综合发展,促进区域协调我国是一个大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城市公共交通建设的发展趋势和途径

城市公共交通建设的发展趋势和途径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和人口的持续增长,城市交通问题愈发显著。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已经成为了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和方便城市出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城市公共交通发展仍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交通拥堵、安全风险、环境污染等。
因此,对于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趋势和途径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趋势1.低碳出行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越来越重视低碳出行。
目前,许多城市已经开始推广电动车、混合动力车以及新能源公交车,以减少排放量并促进城市绿色出行。
同时,鼓励和支持城市出租车企业积极推广新能源车辆,以进一步促进城市低碳出行。
2.信息化近年来,市场上也出现了大量的智能化、信息化公共交通设备。
例如,地铁二维码识别、公交车GPS实时定位等,这些创新技术提升了公共交通出行的便利性和舒适性,使得居民的出行变得更加方便和快捷。
3.智能化随着新一代人工智能(Al)技术不断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也逐渐实现了智能化管理。
在公共交通线路布置、交通规划等方面应用智能化技术,将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的效率和服务水平。
同时,智能化设备的应用也将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的出行安全程度。
二、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途径1.完善城市公共交通网络完善城市公共交通网络,能提高城市居民的出行便利性,减轻市民的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
在城市公共交通的网络架设方面,建立一套覆盖城市范围广、相互衔接、联合运营、高运营效率且适合不同的出行需求需求的公共交通线路。
建设轨道交通是城市公共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轨道交通技术的不断发展,轨道交通已成为城市公共交通建设发展的重要方面。
2.科学管理做好科学的公共交通管理,是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公共交通管理中,应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从公车管理、乘车体验、员工管理、信息化等方面提升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和运营效率,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公路数字化转型加快智慧公路建设发展的意见

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公路数字化转型加快智慧公路建设发展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交通运输部•【公布日期】2023.09.09•【文号】交公路发〔2023〕131号•【施行日期】2023.09.0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公路正文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公路数字化转型加快智慧公路建设发展的意见交公路发〔2023〕13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运输厅(局、委):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发展智慧交通等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按照《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年)》《交通运输部关于推动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有关部署,促进公路数字化转型,加快智慧公路建设发展,提升公路建设与运行管理服务水平,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为统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实施公路数字化专项行动,坚持“统筹谋划、需求导向、协同共享、安全适用”的原则,推动公路建设、管理、养护、运行、服务全流程数字化转型,加快生产经营模式与新业态等联动创新,重安全、保畅通、提效率、优服务、降成本、减排放,助力数字交通建设、产业升级及数字经济发展,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科技强国、数字中国提供服务保障。
(二)发展目标。
到2027年,公路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进展。
构建公路设计、施工、养护、运营等“一套模型、一套数据”,基本实现全生命期数字化。
基本建成“部省站三级监测调度”体系,公路运行效能、服务水平和保通保畅能力全面提升,打造公路出行服务新模式,提升公众满意度。
公路市场数据资源充分整合,提升公路领域市场服务和治理能力。
建立健全适应数字化的公路标准体系,在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架构下,完善公路基础数据库,形成公路数字化支撑保障和安全防护体系。
智慧交通智能化升级,前景可期

24丨FOCUS聚焦■智能交通智慧交通智能化升级,前景可期编者按:交通是兴国之要、强国之基,在构建新发展格 局、促进国际国内双循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我国由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升级的关键时期。
2021年£3月,《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发布,擎画了未来15年交通发展的蓝图;10月25日,交通运输部正式发布了《数字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文件,明确了未来五年我国的数字交通发展目标。
到2025年,实现“交通设施数字感知,信息网络广泛覆盖,运输服务便捷智能,行业治理在线协同,技术应用创新活跃,网络安全保障有力”的六个目标。
各重大规划的相继发布,为智慧交通带来了全新的机遇。
本期《自动化博览》将与读者分享《交通行业:智慧交通研究——人工智能技 术助力行业智能化升级,前景可期》的部分内容,选取内容为中国智慧交通行业综述及中国智慧交通行业市场趋势。
1中国智慧交通行业综述1.1中国智慧交通行业定义智慧交通是指依靠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及人工智能等 多种信息技术汇集交通信息经过实时的信息分析与处理后,最 终形成的高效、安全的交通运输服务体系,智慧交通主要涵盖 智慧出行、智慧装备、智慧物流、智慧管理和智慧路网五大方 面。
智慧交通是在智能交通的基础上建立的,二者都是信息技 术、传感技术、通信技术等多种技术在交通领域应用的产物。
智能交通的本质是将计算机、控制、通信、传感、网络等先进 技术运用到整个交通运输体系,实现对传统交通信息运输系统 的改进。
智能交通主要侧重于各类交通应用的信息化,而智慧 交通除去采集和传递交通信息外,更关注于交通信息的分析和 决策反应,此即智慧交通的“智慧”之处。
智慧交通不仅将各种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营管理中进行了有 效的集成运用,而且强调系统性、实时性和信息的交互性,能 够实现交通系统功能的自动化和决策的智能化。
在系统建设方 面,智慧交通注重系统集成的智能性和协调的灵活性;在公众 服务方面,智慧交通偏向于服务内容的个性化以及服务模式的 人性化、智能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和发展新模式 孙 玲1, 高 剑1, 范青蓝1 (1.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88) 摘 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很多传统领域都面临着革命性的变革。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环境下,探讨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和发展的新模式。分析了交通信息服务系统现有建设模式以及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的发展现状。数据资源整合难度大、后期运维资金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交通信息服务系统的服务水平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原有的政府为主导、以政府职能为核心的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建设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移动互联网技术环境下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面对新技术、新需求,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必将转变为社会多方力量合作的、以用户需求为核心的建设模式。 关键词:智能交通;用户需求为核心;多方合作;移动互联网;建设模式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431 (2008) xx-xxxx-xx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Model of Transport Information System SUN Ling1, GAO Jian1, F Qing-lan1 (1.Research Institute of Highway, Ministry of Communications, Beijing 100088, China) Abstract:With the advent of the information age, many traditional areas facing the revolutionary change.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a new gene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vestigated a new mode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ravel information service system. Analyzed the current construction mode of travel information service system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obile internet technology and smart-phones. Problems such as the difficulty of data integration and fund shortage, serious impact on the service level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traffic information service. The existing construction mode, which is based on government-dominant and government function as core, may not be able to accommodate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attern of the new travel information service system with the new gene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ew techniques and new service demands, the travel information service system is expected to switch into a different construction mode, which is based on a multi-cooperation with a core of users demand. Key words: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users in the center, cooperation, mobile Internet, development model
1收稿日期:xxxx-xx-xx
基金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交通运行状态评估技术研究”(2014-9016) 作者简介:孙 玲1(1979-), 女, 副研究员. E-mail:sunling@itsc.cn 交通信息服务系统作为ITS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依托ITS和交通运输管理相关领域的应用系统,以最佳地改善交通出行的安全性和便利性为目的,集信息采集、处理、发布和传输等基本功能于一体,面向适合的出行服务对象,在适合的时间、适合的地点,采用各种适合的服务方式,为出行者在出行前和出行中提供实用、及时、准确的出行信息服务的信息技术集成系统[1-2]。 移动互联网技术、智能手机是信息技术革命的最新成果。移动互联网技术、智能手机的发展,使得交通信息服务系统面临着革命性的变革,变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技术方面;一个是用户行为方面,两方面变革的出现直接导致了交通信息系统建设和发展模式的根本性的转变。2013年10月在日本东京举办的第20届智能交通大会上对交通信息服务系统的变革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包括基于位置的交通信息服务[3-6]、个性化的交通信息服务[7,8]
以及社交网络信息服务[9,10]等。大会集合了政府、科研院所以及通信企业、汽车企业等各方,在大会全体会议以及行政会议上均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环境下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全新的合作模式以及建设模式进行了专题讨论。 交通运输系统的不断发展使得用户交通信息服务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背后强大的技术平台的推动,多方合作的、开放的平台是满足移动用户需求并能采取有意义的方式与之互动且能全面掌握移动用户行为习惯的重要基础;多方合作的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发展模式,更多的是以用户的需求为推动力,这种以用户需求为核心的建设模式,不仅能够使得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实现可持续性,更能够使得交通信息服务产业化发展真正成为可能。
1 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发展特点及存在问题
1.1 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发展特点 交通信息服务在十几年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体现出以下两个较为明显的特点: (1)政府主导 交通信息服务系统是在各级交通管理部门的统一组织、协调、投资下,搭建统一的数据交换平台,通过运行机制的建设和完善,并针对不同用户需求提供出行信息服务的共享平台。其中信息采集、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以及信息发布各个阶段的建设和运营维护都是以政府为主导的。由于我国交通行业管理体制、行政区划的特点,根据服务范围和服务对象的不同,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建设的主体各不相同。 (2)自下而上的建设模式 我国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建设一直采用的是自下而上的垂直建设模式,以高速公路交通信息服务数据采集流程为例进行说明,如图1中a)所示。交通信息服务系统的建设是以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为基础的,交通信息服务是智能交通系统中的高端系统,是依赖于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的其它为交通管理服务的应用系统之上的,并且与政府部门建设的交通信息采集和处理系统的深度和广度密切相关的。交通信息服务系统现有建设模式如图1中b)所示。 图 1 交通信息服务现有建设模式 1.2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 由图1能清晰的看出,交通信息服务是较为典型的整合应用系统,需要同交通管理各个应用系统相互关联、相互支撑、协调发展,交通管理各个应用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用性将对交通信息服务的服务水平和产业化进程带来重大的影响。 就目前交通信息的来源来看,信息资源分散在各个管理部门,彼此之间信息的交换与共享难度较大;受制于行政区划的约束,相邻城市和省份之间由于缺乏相应的交换和共享机制、推进模式、应遵循的标准规范等直接影响到跨地区信息资源共享效果;从国家层面而言缺乏跨省数据交换的协调机制,交通信息服务跨省数据共享与服务的需求目前难以得到有效的解决。从交通运输部“十一五”交通信息资源整合工程的实效性来看,交通信息资源的整合难度很大。 另外,由于交通信息服务长期以政府为主导,建设资金以政府单方面投资为主,对于社会资金的吸引力不强,政府财政资金紧张,政府持续投入存在较大难度,交通信息服务后期运营维护费用资金总量不足且缺乏正常的渠道,直接影响到交通信息服务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2 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2.1交通信息服务系统需求变化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质量持续改善,城市化、区域化进程不断加快,全社会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发展。截至到2012年底,中国GDP达到83626.73亿美元,全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达到4341.22美元(美元兑人民币汇率6.21);城市化率达到了52.57%,并以1.02%的趋势逐年增长;汽车保有量达到2.4亿辆,其中民用汽车保有量突破1.2亿辆;形成了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区域,区域交通一体化越来越明显。由商务、探亲、务工、旅游等社会活动带来的交通出行需求快速增长。为了满足这种爆炸式的出行需求增长的形式,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公路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发展,到2012年底全国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423.7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达到9.62万公里,公路的网络化效益逐步体现。然而,仅是公路基础条件的改善,仍然不能满足出行者对出行安全性以及可靠性等方面的需求,出行者对于高质量的综合交通信息服务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期望的服务标准越来越高。 以下以北京为案例,对北京市居民机动车保有量及其出行特征进行分析。 (1)机动车保有量 2011年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达到498.3万辆,比2010年净增3.6%;其中私人机动车保有量达到402.8万辆,比2010年净增3.0%。北京市2006年至2011年车辆保有量的发展状况如图2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