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表水环境中药物和个人护理品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长江流域下游水体中药品和个人护理品赋存、分布、溯源及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长江流域下游水体中药品和个人护理品赋存、分布、溯源及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长江流域下游水体中药品和个人护理品赋存、分布、溯源及风
险评估研究进展
赵雅芳;李志鸿;顾俊鹏;李冠华;高晨;陈海秀;陆家骝
【期刊名称】《环境监控与预警》
【年(卷),期】2022(14)5
【摘要】药品和个人护理品(PPCPs)作为一类新污染物,种类繁多,且广泛存在于自然水体中。

长江流域下游地区由于人口稠密,产业发达,PPCPs对于水体的污染问题尤为突出。

简述了2010—2021年长江流域下游水体中PPCPs的赋存状况、时空分布及溯源分析情况,并对PPCPs的生态环境风险评估研究进展进行总结,揭示了近10年来长江流域下游水体中PPCPs的污染状况及变化态势,提出了未来PPCPs监测、溯源和风险评估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水环境中PPCPs污染物的预警和管控提供参考依据。

【总页数】8页(P31-38)
【作者】赵雅芳;李志鸿;顾俊鹏;李冠华;高晨;陈海秀;陆家骝
【作者单位】江苏康达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苏州环境监测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522;X820
【相关文献】
1.长江流域药品和个人护理用品污染状况的研究进展
2.流溪河水体中14种药物和个人护理品的生态风险评价
3.药品和个人护理品(PPCPs)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和毒
性效应研究进展4.骆马湖水体中药品及个人护理品的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估5.环渤海区域典型河流下游水体中抗生素赋存状况及风险评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水环境中药物污染、检测及去除研究进展

水环境中药物污染、检测及去除研究进展

rmo a f csa d me h i s o v r l e h oo ia rc s e ,icu ig w se ae e t n ,t dt n x d t n, e v le e t n c a s fs ea c n lg c p o e s s n l dn a tw trt ame t r i o a o iai n m e t l r a i l o a v n e xd t n ciec r o d op in,a d n w w trt ame t e h oo y r u d a c o i ai ,a t a b n a s r t d o v o n e ae t n c n lg ,a es mma i d.I i p itd o t a e r t re z t s on e u t h t
第 2 卷第 2期 8
Vo


21 02年 3 月
Ma .2 1 r O2
W A E RE 0 C S P I T R S UR E R ECⅡO N
D :0 36 / . s .0 46 3 .0 20 .0 OI 1 .99 ji n 10 —9 3 2 1 .2 0 1 s
中图分 类号 : 115 X 7 .
文献 标 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04 632 1}200 —7 10 —9 (020 —0 10
A e iw fr sd r ve o ei ue,dee to tcin,a d r m o a fp a ma e tc l n n e v lo h r c u ia si
摘要 : 分析 国 内外水 体 中 药物 污 染现状 及 其差 异 , 述 水环境 中痕 量 药物残 留分 析典 型流程 及 固相 详

《2024年自然水环境中抗生素的污染现状、来源及危害研究进展》范文

《2024年自然水环境中抗生素的污染现状、来源及危害研究进展》范文

《自然水环境中抗生素的污染现状、来源及危害研究进展》篇一一、引言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抗生素在医疗、农业、水产养殖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得其在自然水环境中的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本文将就自然水环境中抗生素的污染现状、来源及危害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提供参考。

二、自然水环境中抗生素的污染现状目前,全球范围内的河流、湖泊、地下水等自然水环境中均检测到抗生素的存在。

这些抗生素主要来源于人类医疗、农业和水产养殖等活动,通过排放废水、雨水冲刷等方式进入水环境。

抗生素在水环境中的浓度虽然较低,但其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潜在影响不容忽视。

三、抗生素污染的来源1. 医疗废水:医院、诊所等医疗机构在使用抗生素治疗疾病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有抗生素的废水。

这些废水若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放到自然水环境中,将导致抗生素污染。

2. 农业活动:农业生产过程中,为防治动物疾病和提高产量,会大量使用抗生素。

这些抗生素随动物粪便、农药等进入土壤和水体,造成污染。

3. 水产养殖:水产养殖业为提高养殖密度和预防疾病,常使用抗生素。

这些抗生素随养殖废水排放到河流、湖泊等水体中,对水环境造成污染。

四、抗生素的危害1.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抗生素进入自然水环境后,会破坏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衍。

长期暴露于抗生素环境中的水生生物可能产生抗药性,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2. 对人类健康的影响:饮用受抗生素污染的水或食用受污染水域的鱼类等水生生物,可能导致人体摄入抗生素。

长期低剂量摄入抗生素可能引发人体产生抗药性,增加治疗难度。

此外,抗生素还可能引起人体内分泌紊乱、过敏反应等健康问题。

五、研究进展针对自然水环境中抗生素的污染问题,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

通过分析抗生素的来源、迁移转化规律、生态毒理效应等,为制定有效的污染控制措施提供了依据。

同时,新型检测技术的发展使得抗生素的检测更加便捷、准确,为评估水环境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持。

《2024年水体中抗生素污染及其处理技术研究进展》范文

《2024年水体中抗生素污染及其处理技术研究进展》范文

《水体中抗生素污染及其处理技术研究进展》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医药工业的快速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抗生素的使用量逐年增加。

然而,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和滥用导致了水体中抗生素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水体中的抗生素污染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还可能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因此,研究水体中抗生素污染及其处理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水体中抗生素污染的现状、来源、危害及处理技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二、水体中抗生素污染的现状及来源1. 现状:水体中抗生素污染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

各种水体,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和饮用水源地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抗生素污染。

2. 来源:水体中抗生素的主要来源包括医药制造、农业养殖、医院排放和家庭排水等。

其中,农业养殖业是水体中抗生素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三、水体中抗生素污染的危害1.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抗生素的残留会破坏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导致微生物耐药性的增强,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

2. 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水体中的抗生素可能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长期摄入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如引发耐药性细菌感染等。

四、水体中抗生素处理技术研究进展1. 物理法:包括吸附法、膜分离法、沉淀法等。

吸附法利用活性炭、生物炭等材料吸附水中的抗生素;膜分离法通过不同孔径的膜对抗生素进行分离;沉淀法通过加入絮凝剂使抗生素与水中的其他物质形成沉淀而去除。

2. 化学法:包括氧化法、还原法、混凝法等。

氧化法通过强氧化剂将抗生素分解为低毒或无毒物质;还原法通过还原剂将抗生素还原为低毒或无害的物质;混凝法通过加入混凝剂使抗生素与水中的其他物质形成大颗粒沉淀而去除。

3. 生物法:包括生物膜法、活性污泥法、植物修复法等。

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抗生素转化为低毒或无毒物质;植物修复法则利用植物及其根际微生物对水中的抗生素进行吸收和降解。

4. 新型处理技术:纳米技术、光催化技术等在抗生素处理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检测地表水中18种药物与个人护理品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检测地表水中18种药物与个人护理品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检测地表水中18种药物与个
人护理品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检测地表水中18种药物
与个人护理品的残留量
朱赛嫦1,王静2,邵卫伟2,陈红1*
【摘要】摘要:采用固相萃取对水样进行预处理,建立了同时检测地表水中包括抗生素、β-阻滞剂、驱蚊剂、抗癫痫药、中枢神经兴奋剂、血脂调节剂、非甾体抗炎药、杀菌消毒剂在内的18种药物与个人护理品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

采用中性条件萃取水样,控制上样流速为2 mL/min,用甲醇-乙腈(1∶1,v/v)溶液洗脱。

纯水中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53.9%~112%,相对标准偏差为2.6%~15.3%(n=6);以地表水样加标100 ng/L为样品,目标分析物平均回收率为45.1%~156.6%,相对标准偏差为2.4%~15.7%(n=6)。

结果表明,本方法可同时精确检测地表水样中的18种分析物,方法验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可靠。

用该方法分析杭州余杭塘河水,结果检出9种分析物,其中咖啡因平均质量浓度达550.7 ng/L。

结果表明该方法可靠。

【期刊名称】色谱
【年(卷),期】2013(031)001
【总页数】7
【关键词】关键词: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药物与个人护理品;地表水
药物与个人护理品(pharmaceuticals and personal care products,PPCPs)主要是指各种药物(如抗生素、类固醇、消炎药、镇静剂、抗癫痫药、避孕药、神经兴奋剂等),以及个人护理品(如化妆品中的合成香料、显影剂、遮光剂、驱蚊剂、消毒杀菌剂等)。

施用在人或动物体身上的药物大部分不能被机体完全。

城市污水处理厂内药品及个人护理品的赋存特征与去除机理

城市污水处理厂内药品及个人护理品的赋存特征与去除机理

城市污水处理厂内药品及个人护理品的赋存特征与去除机理城市污水处理厂内药品及个人护理品的赋存特征与去除机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污水处理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城市污水处理厂是处理城市污水的重要设施,它们的运行影响着人类生活的质量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在城市污水处理厂中存在大量的药品和个人护理品残留物,这对水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了潜在的风险。

城市污水中的药品和个人护理品主要来自于居民使用的药物和护理产品的排泄物、洗浴污水等。

这些物质包括医疗药物、香水、化妆品、洗发水、肥皂等。

它们通常含有抗生素、激素药物、防晒剂、香料等多种化学物质,在水环境中的存在引发了广泛的关注。

城市污水处理厂中,药物和个人护理品的赋存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药物和个人护理品通常以溶解物和颗粒物的形式存在于污水中。

溶解物是指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溶解在水中,颗粒物则是指微小的固体颗粒悬浮在水中。

药物和个人护理品的一部分会溶解在水中形成溶液,而另一部分则以颗粒物的形式悬浮在水中。

这些颗粒物的大小和浓度会影响其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去除效果。

其次,药物和个人护理品在水环境中往往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某些药物分子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即不容易被分解或降解。

而一些个人护理品成分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使其在水环境中能够长期存在。

这些稳定性使得药物和个人护理品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去除变得更加困难。

第三,药物和个人护理品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去除机理主要包括生物降解、吸附和化学反应等。

生物降解是指微生物通过代谢作用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无机物质,从而降解药物和个人护理品。

吸附是指药物和个人护理品分子与固体表面发生相互作用,使其通过吸附进而得到去除。

化学反应包括氧化、还原、水解等过程,可使药物和个人护理品发生结构变化,从而得到去除。

这些机理通常都与污水处理过程中的生物反应、固液分离、化学投加等环节密切相关。

最后,城市污水处理厂在去除药物和个人护理品残留物方面面临诸多挑战。

中国地表水含68种抗生素,水产养殖为污染源?

中国地表水含68种抗生素,水产养殖为污染源?

中国地表水含68种抗生素,水产养殖为污染源?近期发表在国内学术期刊《科学通报》上的一篇文章称,我国地表水中含有68种抗生素,且浓度较高,另外还有90种非抗生素类的医药成分被检出。

我国水体抗生素浓度远高于国外该文章由华东理工大学、同济大学和清华大学的研究机构共同完成,针对的是我国地表水中的“药物和个人护理品”成分。

据了解,药物和个人护理品(PPCPs)包括各种处方药、非处方药和化妆品等,典型的非处方药包括抗生素、消炎药、镇静剂。

文章称,在我国水体中被调查研究的158种药物和个人护理品里,被研究最多的前10种物质均为抗生素。

近期发表在国内学术期刊《科学通报》上的一篇文章称,我国地表水中含有68种抗生素,且浓度较高,另外还有90种非抗生素类的医药成分被检出。

我国水体抗生素浓度远高于国外该文章由华东理工大学、同济大学和清华大学的研究机构共同完成,针对的是我国地表水中的“药物和个人护理品”成分。

据了解,药物和个人护理品(PPCPs)包括各种处方药、非处方药和化妆品等,典型的非处方药包括抗生素、消炎药、镇静剂。

文章称,在我国水体中被调查研究的158种药物和个人护理品里,被研究最多的前10种物质均为抗生素。

文章称,已有约68种抗生素在中国的地表水环境中被检出,而且被检出抗生素的总体浓度水平与检出频率均较高,其中一些抗生素在珠江、黄浦江等地的检出频率高达100%,有些抗生素检出的浓度高达每升几百纳克,工业发达的国家则小于20纳克。

文章称,我国每年大约生产1300种化学原料药及化妆品,其中抗生素类PPCPs年产量在3.3万吨以上,这可能是水环境中频繁检出高浓度抗生素PPCPs的重要原因。

我国是世界上滥用抗生素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药物产量的70%是抗生素,这个比例在西方国家只有30%。

“为追求水产品养殖速度,在饲料中放激素”文章表示,一般而言,水环境中的药物和个人护理品往往来自于生活污水、医药企业或工业废水的排放;农业、畜牧养殖业及水产养殖业的直接排放或土壤渗滤等。

《2024年自然水环境中抗生素的污染现状、来源及危害研究进展》范文

《2024年自然水环境中抗生素的污染现状、来源及危害研究进展》范文

《自然水环境中抗生素的污染现状、来源及危害研究进展》篇一一、引言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医疗技术的进步,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已经对自然水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自然水环境中抗生素的污染问题已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

本文旨在研究自然水环境中抗生素的污染现状、来源及危害,以及目前对此问题的研究进展。

二、自然水环境中抗生素的污染现状自然水环境中抗生素的污染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抗生素的使用,包括兽用和人类医疗使用,经过人类排放、污水排放和降雨径流等方式进入自然水环境。

各种河流、湖泊、地下水等自然水体均被检测出含有不同程度的抗生素残留。

这些抗生素不仅可能改变微生物的生态平衡,还可能对水生生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毒性影响。

三、抗生素污染的来源1. 医疗废水:医院等医疗机构在使用抗生素后,未经有效处理的废水直接排放到自然水体中。

2. 农业活动:畜牧业和养殖业中大量使用抗生素以预防和治疗动物疾病,这些抗生素随动物粪便和冲洗水进入自然水体。

3. 家庭排放:人类生活中使用的含有抗生素的清洁产品和药品,通过家庭排水系统进入自然水体。

4. 工业生产:部分工业生产过程中使用抗生素作为防腐剂或生长促进剂,这些抗生素可能随工业废水排放进入自然水体。

四、抗生素污染的危害1. 对水生生物的影响:抗生素可能对水生生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毒性影响,影响其生长、繁殖和基因表达等生理过程。

2. 微生物生态平衡的改变:抗生素会破坏自然水环境中的微生物生态平衡,降低水体的自净能力。

3. 抗药性细菌的产生:抗生素的选择性压力可能导致抗药性细菌和抗药性基因的产生和传播,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五、研究进展近年来,针对自然水环境中抗生素的污染问题,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

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污染现状与分布:通过检测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水体中的抗生素含量,了解其污染现状与分布情况。

2. 来源解析:通过分析不同来源的抗生素排放量,确定其对自然水环境中抗生素污染的贡献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