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抗真菌药物的比较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理ppt
伏立康唑的注意事项(3)
➢ 老年、儿童、女性、肾功能减退者不需调整剂量 ➢ 注射剂中赋形剂SBECD须经肾排出,血肌酐>2.5mg%或肌酐
清除率<30ml/min者不宜用,疗程中应监测血肌酐值 ➢ 轻度肝损害者仍可用本品,慢性稳定性肝损害者剂量减半,疗
整理ppt
含脂两性霉素B
➢ 抗真菌作用与两性霉素B同
➢ 在体内迅速为R-E系统摄取,主要分布于肝、脾、肺等组织
➢ 肾毒性低
➢ 某些含脂制剂的即刻反应较轻
➢ 适应证:深部(系统性)真菌感染
✓ 伴显著肾功能减退及不能耐受两性霉素B常规制剂者
✓ 经两性霉素B常规制剂治疗无效者
整理ppt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两性霉素B及三种含脂类制剂
整理ppt
2
深部真菌病的诊断
➢ 确诊
✓ 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
✓ 组织病理学检查真菌(+)
✓ 及/或无菌体液标本(血、胸水、腹水、纤支镜防污染痰标本等)
真菌培养(+)
➢ 拟诊
✓ 基础疾病
✓ 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
✓ 一般标本(痰、尿等)真菌培养和镜检
✓ 特异性真菌血清学检查(如CSF隐球菌抗原、曲菌血中半乳甘露
伊曲康唑(2)
➢ 胶囊①深部真菌病(皮炎芽生菌,组织胞浆菌,曲霉) 200-400mg/d,分1-2次
②指甲癣 200mg Bid×7d,间隔3周,重复7d ③趾甲癣 200mg/d×12W ➢ 口服液①粒减发热经验治疗,iv→口服液,剂量同上
②咽部念珠菌病200mg/d×1-2周,耐氟康唑菌 株100mg Bid×2-4周或更长(因易复发) 食道念珠菌病100mg/d ×3周或症状消失后2周
整理ppt
伊曲康唑(3)
➢ 注射剂①皮炎芽生菌(肺内,肺外)组织胞浆菌(非脑膜 病变),曲霉(肺内,肺外,两性B无效或不能 耐受者)200mg Bid×4剂,继200mg/d,iv不超 过14d,继口服胶囊至少3个月
②粒减发热经验治疗及危重深部真菌病200mg Bid iv×4剂,继200mg qd,共14d 继以口服液200mg Bid直至粒减缓解,总疗程不超过 28d
整理ppt
两性霉素B不同制剂的毒性和药代动力学比较
整理ppt
氟胞嘧啶
优点 对隐球菌属、念珠菌属、光滑念珠菌等作用好, 对着色真菌、少数曲菌有一定作用 与两性霉素B联合有协同作用 口服吸收迅速完全,有口服及静脉制剂 蛋白结合率低,可进入脑脊液,炎症时 可达血浓度的50-90%
缺点 不良反应较多(肝、血液、神经) 单用本品易引起耐药性 抗真菌谱较狭
真菌细胞壁
真菌细胞膜的 磷脂双层结构
细胞核
核酸类似物 氟胞嘧啶 整理ppt
-(1,3)-D-葡聚糖
麦角固醇 多烯类 唑类
抗深部真菌药(1)
整理ppt
抗深部真菌药(2)
整理ppt
多烯类-两性霉素B
优点 抗真菌谱广,疗效确切 耐药真菌少,半衰期长(24h)可一日一次用药
缺点 蛋白结合率高>90%血药浓度相对较低,不进入 脑脊液,毒性大,不良反应多(即刻肝、肾、血 液、低钾、心脏等) 给药需从小剂量递增 对某些真菌效差或无作用(曲菌、毛霉菌、皮 肤、毛发癣菌)
➢ 口服液:以羟丙基环糊精为助溶剂,10mg/ml,环糊精 口服后少量吸收,经肾小球滤过排出,与胶囊剂不可相 互换用 口服吸收55%,Tmax5h,Cmax 127ug/ml, t1/2 20h
➢ 注射液:以环糊精助溶,静滴时需溶于0.9%Nalc液,不 可用葡萄糖液,静滴时须新鲜配制,滴1h
整理ppt
整理ppt
几种抗真菌药的抗真菌作用(MIC90 mg/L)
< = < < < < < < < < < < < 整理ppt
伏立康唑(1)
➢ 作用机制抑制真菌细胞膜中的14α-甾醇去甲基酶,因而影响麦角 固醇的合成
➢ 抗菌谱:念珠菌属、隐球菌属 某些丝状真菌(足根霉菌属、镰刀菌属)、 曲菌、吡咯类耐药非白念,MIC<1ug/ml
常见抗真菌药物的比较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整理ppt
深部真菌病目前存在的问题
➢ 发病率上升
➢ 预后严重病死率高(病死率念珠菌40%,侵袭性曲菌病 50-100%)
➢ 念珠菌属中非白念株增多,耐药程度高
➢ 少见的真菌感染增多-(足根霉菌属、镰刀菌属等)- 治疗困难
➢ 诊断困难
➢ 现有的抗真菌药-品种少,疗效不满意,毒性大
聚糖)
➢ 经验治疗
✓ 粒减发热,免疫缺陷者化疗
整理ppt
抗真菌药物的发展史
两性霉素B
氟胞嘧啶
氟康唑
卡泊芬净
伊曲康唑
酮康唑
伏立康唑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脂质体两性霉素B
整理ppt
抗真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1,6)-葡聚糖
-(1,3)-葡聚糖合成酶 葡聚糖合成抑制剂:棘白霉素
➢ 口服吸收迅速,呈非线性药代特性,个体差异大与遗传有关(亚洲人 <15-20%为低代谢型) 生物利用度96%,蛋白结合率58%,体内分布广,组织中浓度>血 浓度,在脑组织中也可达有效浓度,Vd4.6L/kg 在肝中经CYP2C9,CYP2C19, CYP3A4代谢 本品不能经透析清除 尿排出78-88%(原形<5%),粪18-27%
整理ppt
伏立康唑(2)
2001年已批准上市 ➢ 剂量 口服>40kg 6m/kg(或400mg)×2次,相隔12h,
继以3mg/kg(200mg)q12h <40kg 6mg/kg(400mg)×2次,相隔12h,继以100mg q12h 静滴 6mg/kg(400mg)×2次,相隔12h,继以200mg q12h 如上述剂量反应不佳者,适当增加维持量: ➢ 适应证 侵袭性曲菌病,其他真菌病(足放线病菌属、镰刀菌病),经 其他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者 ➢ 不良反应 主要为视觉异常(12%)肝功能异常13.2%和皮疹(18.4%) 其他尚有发热,头痛,幻觉,恶心,呕吐,腹痛等 肾功能减退者不宜用注射剂,仍可用口服,严重肝功能减退者减量
整理ppt
吡咯类药物
主要抑制真菌细胞膜中固醇类的生物合成 咪唑类:酮康唑、克霉唑、咪康唑、益康唑,后
三者口服吸收差,目前均作为局部用药 三唑类: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
整理ppt
三种吡咯类的特点比较
整理ppt
伊曲康唑(1)
➢胶囊:口服吸收差(约37%),蛋白结合率99.8%,T1/2 1520h 主要在肝内代谢(P4503A4),尿排出原形药<1%,CSF内 浓度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