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讲 票号的产生、发展与

合集下载

山西票号兴衰与我国会计的发展-最新年文档(可编辑修改word版)

山西票号兴衰与我国会计的发展-最新年文档(可编辑修改word版)

ft西票号兴衰与我国会计的发展由ft西商人创始的ft西票号,以汇为主兼营存、放款,集银行业的三大业务----存、放、汇于一身,并使之进一步完善,堪称中国金融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一度因此而“执中国金融之牛耳”。

一、ft西票号的兴衰票号是中国明清时代的重要商帮之一,由于其资本实力雄厚,活动区域广阔,活跃时间久长而雄踞群帮之首饮誉海内外。

特别是首创票号,开近代银行之先河,在中国近代经济长河中的辉煌业绩更令人刮目。

其成功的经营之道和衰败的历史教训,至今仍不失为现代社会改革发展的重要历史借鉴。

(一)票号的产生和初步发展票号产生于清代ft西,渊源于晋商。

早在五千多年以前,ft西开始有了“日中为市”、“交易而退”的商业活动。

唐宋时期,ft西商业有了进一步发展,至明清时代,ft西经商人数之多,商业资本积累之巨,已十分显赫。

早在唐朝是就有了汇兑,只是千数年发展缓慢。

至清代,随着商品经济进一步扩大,才出现专门经营汇兑的票号。

商业革命和金融革命在欧洲与中国是平行发展的,票号或ft西银行正是在这场革命中发展壮大的。

(二)ft西票号的鼎盛ft西票号发展的这段时间,中国经历了诸多战乱,但战乱造成的交通不畅恰恰正是票号发展的条件。

原因是战乱使南北交通被隔绝,导致清政府的税收运输成为大问题,正当清政府一筹莫展之时,票号“一纸之信谣传,百万之款立集”的优势展现。

“日升昌”由于大力组织官银汇兑,为政府分忧,还赢得了道光皇帝的的夸奖。

票号以此为契机,改变服务方向,从为商人服务逐步转向与清政府的结合,由此迎来了票号发展的黄金时代。

据统计,ft西票号前后共创办有43家。

这些票号在竞争中不断的壮大自己、壮大队伍。

作为票号发展的鼎盛时期,最重要的标志是盈利增加。

与此同时,票号借贷职能加强,汇费和放款利息的提高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可见,票号业务的发展带来了营业收入的增加和资本积累的扩大,资本扩大又为增加收入创造了条件,互为因果,相互促进,形成了票号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

票号的出现,创造了属于晋商的大时代

票号的出现,创造了属于晋商的大时代

票号的出现,创造了属于晋商的大时代作者:暂无来源:《读报参考》 2021年第21期就像世界上著名的金融中心纽约、香港、伦敦、东京等地一样,商业繁荣的地方也是金融业繁荣的地方,山西在清政府时期是中国的金融中心,而当时的平遥被后人称为“中国的华尔街”。

山西荣获这样的称号当然离不开晋商的崛起,晋商长期地外出闯荡让他们拥有超越常人的大视野,他们的足迹北到西伯利亚、莫斯科、彼得堡等地,南至香港、加尔各答,东达大阪、神户、横滨、仁川等地,西到阿拉伯国家,甚至远涉欧洲。

所以才会有关于晋商的调侃:“凡是麻雀能飞到的地方就有山西人。

”晋商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就,离不开其背后强大的金融支持。

常常出现的情况是,晋商的经营范围扩展到哪里,背后支持的货币资本就跟到哪里,这些商号和能够进行资金流通与贷放的账局常常又是属于同一个东家的。

在19世纪,这样的账局开始从商人的资本中脱离出来,以票号的形式出现,晋商也由此进入最辉煌的时代。

一票号出现的具体时间在学术界仍存在争议,但多数人都认为,是雷履泰开启了票号时代。

他设立的日升昌成了票号的鼻祖。

当时,有很多在北京开铺做生意的山西商人,每到年终结账的时候就是大家最烦恼的时候,因为商铺的总号都设在山西,各个商铺都要将一年的盈利送回总号,一般这项任务都由镖局来完成。

但是,世道的不太平和运镖的高成本都提高了这项任务完成的难度。

这时,西裕成颜料庄的大掌柜雷履泰率先以拨兑的方式来替大家解决难题,有需要的商户只需要将银两交给西裕成在北京的分号,然后北京的分号写信给总号,商户持信件就能够在总号兑取现银,而西裕成颜料庄适当收取部分汇费。

这样的方式深受大家喜欢。

于是,要求汇兑的人日益增多,汇兑业务也越来越兴旺,等到年终结账的时候,颜料庄这项汇兑的副业盈利竟然比主营业务还要多,大掌柜雷履泰与东家商量,将颜料庄的业务停掉,主营汇兑业务,于是,日升昌票号就此产生了。

日升昌的成立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不仅标志着中国产生了专营汇兑业务的金融机构,以此为分界线,它也见证了晋商在中国近代金融业的崛起。

清朝票号的管理思想及对现代金融企业的启示-文档

清朝票号的管理思想及对现代金融企业的启示-文档

清朝票号的管理思想及对现代金融企业的启示一、清朝票号的产生和发展中国的封建社会经济,到了明代中叶以后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国外白银流入的刺激,商品货币经济有了较为明显的发展。

这种发展延续到清代前期。

国内市场扩展,不但有众多地方性市场兴起,而且全国的大市场也在逐步形成之中。

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商品的转轨开辟了广阔的流通幅度,自然地对货币金融提出了新要求,促使封建金融机构开始突破单纯兑换范围,逐步过渡到信贷阶段。

另方面,埠际贸易开展,使商品流通幅度扩大,出现了不同地区债务清算和现金平衡等新问题,先前靠商人自己带运现金,或由镖局押韵现金的方式,已越来越不适应商品流通量日益增加,流通区域日益扩大。

于是,某些信誉卓著锝商铺利用它们在一些城市设有分号的关系,逐渐地把不同地区间的汇兑,作为兼营的业务承担起来。

最初这种清算方法试行于重庆、汉口、天津、北京等地。

后来由于汇水收入十分丰厚,兼营汇兑的日升昌颜料铺就改为专业的日升昌汇兑票号。

不久,与雷履泰同县的五家绸布庄、绸缎庄,也先后从原来经营的商店改变为专营汇兑业的票号,人们称之为“平遥蔚字五联号”。

此后,票号作为一种新的金融组织逐渐发展起来。

鸦片战争前,票号的经营者几乎全是山西商人。

它们各以资力大小不同,在若干城市设立分号,并且在互相调剂金融的情况下,构成了一个四通八达的以汇兑为主,以存放款为辅的金融体系。

票号的资本比一般钱庄雄厚,而且票号股东所拥有的资本往往超过票号资本的几倍或几十倍。

票号的业务活动对商品流通的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迅速地为社会上所认识,票号博得了“汇通天下”的美称。

19世纪50年代时票号已发展到十多家,有些票号除了经营商业汇兑外已开始经营存放款,逐步发展为全面承担借贷和汇兑业务锝金融组织。

这个时期爆发的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对票号业务的变化与发展起了进一步的影响,一是上海当时已逐渐成为全国贸易中心,其内外贸易额不端增长,对金融流通的需求不断增加。

二是票号与清政府的关系发生很大变化由不准交商汇兑发展为允许利用票号的资金和汇兑网来解决饷银调度问题,并随着连年战争及筹办洋务和宫廷靡费,票号与清政府的关系日益紧密,这也是票号进入鼎盛时期而又快速消亡的重要原因。

山西票号

山西票号

山西票号——业务
3、存贷款业务与汇兑结合 “顺汇” “逆汇”
9
4、其他业务:发行银两票 可以随时凭票兑现,可以用于流通
代办捐项 京外人士捐纳官职 平色余利 票号在收取汇兑银子时,挑剔银子成色,在
秤码上小施手法减少分量
山西票号——制度
山西票号的制 度: 2、总号、分号 3、记账制度—
1、股份制

—龙门账
20
结论:弱国无强商
5、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发生在上海的三次金 融风暴 6、动荡社会局势——义和团和八国联军,辛亥革命
盛宣怀开设了中国第一 家现代银行——中国通 商银行
山西票号——灭亡
转型银行失败
21
蔚丰厚票号票号掌柜 李宏龄 看到了票号的弊 病,多次主张把票号改组为银行,可惜壮志未 酬,也是票号失去了转变为现代银行的机会

—龙门账
4、防伪制度
5、用人制度
6、学徒制度
7、铺规、号规
山西票号——制度
2、总号、分号制
1、股、记账制度— 2 、总号 、 分 4、防伪制度 5、用人制度 大掌柜一人 二掌柜一人 三掌柜一人; —龙门账 号制 制 账房先生一人 实习生若干; 文牍先生一人 实习生若干 正跑街一人 副跑街一人 练习跑街若干; 坐掌柜一人 分号机构: 与总号相似,除了固定人员之外,当地雇佣临时人员
8
“长期”——定期 为3—6月 也有一年以上的 月息在三四厘
左右 如提前支取则无利息
贷款:对象多为官员、商号、钱庄 “不图获利,但求稳妥与活动, “无论官商士庶,积有金钱,皆愿储票庄。上 而公款,如税项、军饷、边远各省丁糟等,下 最忌冒险与迟滞” 而私款,如官场之积蓄、绅富之储藏等,无一 不存票庄内” 减少了风险,但限制了存贷款业务的做大

票号——精选推荐

票号——精选推荐

票号票号亦称"票庄"、"汇票庄"或"汇兑庄"。

商业资本转化⽽来的旧式信⽤机构。

因票号多为⼭西⼈开设,⼜被称为"⼭西票号"或"西号"。

⼭西票号以平遥、太⾕、祁县三帮势⼒最⼤。

票号产⽣的时间说法不⼀,通常认为是由清代⼭西商⼈雷履泰的天津⽇升昌颜料庄在道光初年演变⽽成。

票号有合资、独资之分,股东负⽆限责任制,资本额较钱庄为⼤,⾃⼆三⼗万⾄四五⼗万两不等。

基本信息中⽂名称票号时期清代初年左右本质信⽤机构起源地区⼭西平遥⾸家产⽣年代清初说据陈其⽥《⼭西票庄考略》转引《中国经济全书》称:"据说开始是⼭西的康(亢)⽒。

李⾃成败⾛时所有的⾦⼦携带不便,便把军中所有的⾦银财宝放在康⽒的院⼦⾥⽽去,康(亢)⽒忽拾得⼋百万两,因此之后将从来谋⼀般⼈便利的⼭西汇兑副业改为本业,特创票号,⾄是该地的巨商都是康姓。

"近⼈徐珂《清裨类钞》称:"相传明季李⾃成携巨资败⾛⼭西,及死,⼭西⼈得其资以设票号。

"折叠康熙朝说李华教授认为:"⼭西票号在康熙年间早已产⽣,但在当时票号寥若晨星,可以肯定不会太多。

"李华教授的根据有⼆:⼀是据何焯《何义门先⽣集》所载,康熙末年何焯在家时,因⽣活窘迫,曾将"⼀应冬⾐,俱当在对门当内,因⽪钱尤重",赎不回来,其家⼈就由原籍苏州向北京天会号汇银九⼗两,使其"先赎⽪袄"。

⼜据康熙40年《康熙南巡秘记》载:"时济南票号适以银款纠葛事,须时敏亲⾃料理。

"乾嘉时期说民国⼗⼆年出版的《晋商盛衰记》称:票商经营,为⼭西极有名之商业,"创始放前清中叶,当乾隆、嘉庆间"。

李宏龄《⼭西票商成败记》称:"溯我票商⼀业,创始放前清康熙、乾隆时代"。

范椿年《⼭西票号之组织及沿⾰》称:"雷履泰、李正华于嘉庆⼆年创⽴⽇升昌票号"。

第9讲 票据法 (09)!

第9讲 票据法 (09)!

2.票据行为的构成要件
票据行为构成要件分为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
实质要件是指票据当事人必须具有法律上规定的权利 能力和行为能力以及真实的意思表示。
形式要件是指票据的格式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规定, 票据的记载事项由票据法统一规定,分必须记载事项、 可选择记载事项和不得记载事项三类。
3、票据行为的种类
票据行为有广狭二义,狭义之票据行为,含出 票、背书、承兑、参加承兑、保证五种。广义 之票据行为,除上述五种外,尚有付款、(支 票的)划线、参加付款、(本票的)见票、 (支票的)保付等行为。票据法上通用狭义, 将其他行为称为“准票据行为”,本书从之。
(三)票据的分类
1、法律上的分类 我国《票据法》规定票据包括汇票、本票和支票,显
然采取了合并主义。 2、票据法学上对票据的分类 依照付款人是出票人还是出票人委托的人,将票据分
为自付证券和委托证券。 依照票据作用上的主要差别,把票据分为信用证券和
支付证券。 依照出票时是否记载收款人名称,把票据分为记名式
(4)凡是无代价或不以相当代价取得的票据,不得享有 优于前手的权利。
四、票据的伪造与变造
1、票据的伪造
票据伪造的含义:是指假冒他人名义为票据行为的不法行为。
票据是有价证券,它具有有价证券的全部特征。 票据权利的发生、移转和行使都必须以证券的存 在为前提。
(一)票据的性质
票据的性质: 1.票据是设权证券。 2.票据是无因证券。 3.票据是流通证券。 4.票据是要式证券。 5.票据是文义证券。 6.票据是完全有价证券。 7.票据是金钱债权证券。
(二)票据的用途 担当支付工具 用作汇兑工具 充任信用工具 抵销债务 融通资金 减少货币使用量
此外,付款人也可以出于无因管理而行付款,还可因 为与出票人之间有交互计算合同、继续供应合同等关 系而为付款行为。

山西票号 汇通天下

山西票号     汇通天下

在时代的进步中和发展
与时俱进
票号的汇兑业务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至80年代, 中国票汇、信汇、电汇 三大汇兑方式, 都由票号继承和创新完善起来, 大大便利了工商业的发展, 也使民间基本结束了 运现清算的落后状态
汇通天下
山西票号的兴盛
山西票号从发展壮大到最后衰亡的100年间, 绝大部分时间是中国近代史上内忧外患重重、战乱频仍的年代。 票号作为一种信用机构,能够在不稳定的社会背景下逐步成长, 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山西票号成功承袭、
山西票号的兴起
兴起的历史背景 3——
早期金融组织帐局、钱庄的出现,为山西票号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1
• 雍正时,我 国北方已出 现与商业发 生借贷关系 的金融组织, 称帐局,经 营者多为晋 人
2
• 由于贸易的 扩大和交换 的需要,乾 隆时已出现 经营兑换银 钱业的钱庄
3
• 票号的产生 是在上述货 币经济发展、 商业资本与 高利贷资本 活跃,出现 了一些金融 机构的基础 上而产生的
1 2 3
山西票号的兴起
兴起的历史背景 2——
社会商品货币经济已有所发展,对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条件 1.万历年间实行一条鞭法,是中国历史上封建劳 役经济转向货币经济的一大进步
2.从产品地租到货币地租的转化,要以商业、城 市工业、一般商品生产和货币流通有了比较显著 的发展为前提 3.由于商品货币交换日趋频繁,民间为了交换方 便,除了用银外,还在一些地方出现了用钱和纸 币的现象
1 2 3
在发展中创新
需求是创新的动力
票号之所以被社会上称为票号, 缘于开始经营汇票业务,故称票号。 但“票号”一词,并不标在票号的牌号上。 如中国第一家票号,牌号为“日升昌记”, 与其他工商业牌号没有多大区别。 这是中国对工商业银行业命名的一种习惯, 经济组织的牌号上并不表明其经营业务的性质。 票号产生于工商业需求异地汇兑清算方式代替运现清算方式, 发展过程中又不断创新各种金融产品,为客户提供服务; 而且愈是与客户需求相适应,票号业务就愈是发展。

票号的兴衰

票号的兴衰

中 有 通 各 种 语 文 的 , 比 如 有 的通 蒙
古 语 ,有 的通 满 族 语 , 在 俄 国边 境
创 办 的 , 明清 都 有 会 票 的 办 法 。 雷
履 泰 不 过 加 以 仿 效 罢 了 。这 一 点 不 重 要 ,重 要 的 是 票 号 出 现 于 什 么 时
金 ,清 朝 政 府 在 对 太 平 天 国 和 捻 军 作 战 的 时 候 , 各 省 的 协 饷 输 送 中
或 凭 证 , 多 用 银 制 。形 式 有 各 种 各
样 ,或 方 或 圆 或 椭 圆 。 一 种 飞符 总 是 分 作 两 半 ,彼 此 有 往 来 的 联 号 各 存 一 半 ,汇 款 时 两 符 相 合 为 凭 , 还
对 于 票 号 的起 源 ,虽 有 各 种 说
法 ,但 有 两 点 是 大 家一 致 的 。第 一
银 行 的 办 法 不 一 样 。除 汇 条 外 ,还 有 所 谓 符 节 或 飞 符 ,就 是 一 种 暗 号
候 ,换 言 之 ,就 是 H升 昌颜 料 铺 什
么 时 候 改 成 日升 昌票 庄 。 据 说 该 庄 平 遥 总 号 的 经 理 说 是 道 光 年 间 ,北 京 的经 理 则 说 是 道 光 十 一 年 。
知 识
・ 中 外 书 摘
票号 的兴衰
龉 《中国货 币 史 》 彭 信 威 著 票 号 完 全 是 清 朝 的产 物 ,而 且 和 清 朝 同时 衰亡 。 关 于 票 号 的 起 源 ,说 法 很 多 ,
比较 可 信 的 是 发 源 于 目升 昌 颜 料 铺
都 以 山 西 人 为 多 。 至 于 票 号 ,可 以 说 百 分 之 九 十 是 山 西 人 开 的 ,里 面 办 事人 员 也 是 山西 人 。 票 号 的 发 达 , 大 概 是 在 咸 丰 年 间 ,可 能 是 在 咸 丰 末 午 , 因 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票号的衰落
• 3、就在票号向生产领域试探时,遇到了新 式金融实力的有力竞争。首先是现代银行。 1897年成立中国通商银行,以后陆续成立官 办和商办银行多家。这些机构的运营,促使 票号的衰落。 • 4、战争和时局的动荡。 • 问题:为何钱庄和票号不能转变成现代金融?
二、票号的衰落
• 票号在经历了19世纪60-90年代的大发展后,进入 本世纪初,它又戏剧性表现为大起大落,到二十世 纪初叶完全消亡。 • 1、二十世纪的头十年:大起大落。1900义和团; 京津破坏;严守信用;大发展;区域扩大:除东南 富庶之地外,西北、东北边陲之地也到达。有的则 设到香港、仁川、日本的东京、神户都有分号。票 号的汇兑在量上也有明显的增加,1906年,日升昌 票号14个分号手对银两达32225204两。每家分号 平均在200万两以上,相当于19世纪八、九十年代 的全部经营额。其他票号的情况差不多也是这样。 • 2、票号积累大量的资本,需要运营,这样票号 就开始初通过钱庄贷款外,还自行放款。
票号的产生与初步发展
• 2、票号经营的特点 • 专业的票号产生后,在组织和经营方式上都有自己 的特点。在组织形式上,它又独自经营,也有合资 经营,均负无限责任。 • 鸦片战争前,在票号产生的最初阶段,经营者几乎 全是山西商人,特别以平遥、太谷、祁县三地商人 为接金融的情况下,构成了一个以汇兑 为主,以存款和放款为辅的金融体系。 • 票号经营汇兑,最初是以商号或个人为对象,19世 纪50年代太平天国战争爆发,票号开始为清政府汇 兑官款。清代后期,官职败坏,票号和地方当权者 在互相利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正因为票 号与晚清官场联系非常密切,所以,它在封建性的 表现上就较钱庄为浓厚。
第九讲 票号的产生、 发展与式微
一、票号的产生与初步发展
• 票号是清代金融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它起源于 汇兑,为不同地区间的资金调拨服务,起着促进商 品流通的作用。早期的票号主要在黄河流域和北方 各省,以北京为中心。当业务有了发展之后,它的 业务也从专业汇兑发展到全面经营存款、放款和汇 兑业务,成为完整的金融组织。 • 1、票号的产生 • 关于票号产生的年代,过去曾有过各种传说和推 测。据《山西票庄考略》(1936年出版,作者陈其 田)考证“票号的产生渊源于山西商人在重庆、天 津、北京等地从事与颜料店经营的商业活动,为了 解决远道运送现金的困难,从初期兼营汇兑业务中 逐渐脱离出来,成为专业汇兑的金融组织。商人雷 履泰在票号业里一向被公认是该业的创始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