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及发展_PP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金属 灰铸铁
2
3 4 5 6 7 8 9
轴线外有孔
有槽或平面 1+2 1+3 2+3 1+2+3 锥面 异形
圆 锥 齿
蜗 轮 多 联 齿 其 它
有花键
其它 有花键 其它 有花键 其它 有花键
球铁或铸钢
有色金属 普通探钢
优 质 和 合 金 钢
渗炭钢 淬硬钢 热处理钢 其它合金钢 有色金属
其它
系统的基本特点
制造业是产业革命的主力军 第一次工业革命———从1765年瓦特发明蒸
汽机算起已延续了247年。这场波澜壮阔的工 业革命使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了不可逆 转的伟大变化 ; 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化发生在19世纪后 半叶和20世纪初; 信息时代是以1948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巴丁 、布拉顿和肖克利发明晶体管,1958年制成 第一台固体元件计算机为开端,晶体管的发明 和微电子制造技术的飞速发展,开创了全新的 计算机及信息时代。
□单件生产(第2阶段)
单件生产是指产品品种多,而每一种产品的结构、尺寸不
同,且产量很少,各个工作地点的加工对象经常改变,且 很少重复的生产类型。
单件生产的特点 1、产品品种繁多,而每一种产品的产量仅一台(件) 或少数几台(件)。 2、大部分产品一次生产就不再重复生产,有的虽会重复 生产,但是没有固定的重复期。 3、生产稳定性差,工艺化程度低,大多数工作地要承担 很多道工序。
基本结构
奥匹兹代码采用混合式代码结构;由9位代 码组成,前5位为几何码(又称主码),分 别代表零件的种类、基本形状、回转表面加 工、平面加工、辅助孔、轮齿、型面加工; 后4位为辅助码,分别代表主要尺寸(直径 或边长)、材料类型、毛坯形状、加工精度 ;每一个码位有10个特征码.
JLBM-1分类编码系统
层次式(又称单元码):每一代码的含义都 由前一级代码限定(各分支都必须定义) 链式(矩阵式)(又称多元码):码位上每一 个数字都代表不同的信息,与前面的码位无关 混合式(层次式和链式混合):综合层次式和 混合式代码的长处

(5)零件的编码系统
常用的分类编码系统有如下两种:
奥匹兹(Opitz)分类编码系统 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的H· 奥匹兹教授领导研制成功
发和上市速度 有效扩大批量,以利经济合理地采用先进 制造技术 可以方便地组织专业化生产
上世纪50年代,前苏联学者Mitrofanov首先
提出成组技术原理,然后迅即在东欧(捷克 等国)得到推广应用 及至上世纪60年代,在西欧(德、法、英等 国)和中国、日本传播应用 美国则在上世纪80年代才接受GT GT 经历了: 成组加工 成组工艺 成组技术的 发展过程
农业社会
1.3 人类从工业化到信息化的里程碑

1765年——蒸汽机的发明拉开工业化革命序幕; 1901年发达国家进入工业化革命; 1948年——晶体管发明; 1952年——第一台数控机床; 1958年——第一台固体元件计算机 ; 1959年——第一块集成电路; 1960年——ALGOL计算机语言; 1964年——大型电子计算机IBM360系列; 1969年 ——互联网诞生; 1971年——用大规模集成电路组成的微处理机; 1977年——个人计算机及PC机; 1989年——万维网(WWW)诞生; 在短短的40年时间内,信息技术使我们的生活发生 了质的变化,世界全面转向信息化时代。
制造业在我国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
42.47% 57.53%
制造业 其它
1.1 物质生产贯穿人类历史
材料、能源和信息是人类社会经济的三大重要支
柱。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利用材 料、能源和信息进行物质生产的历史; 材料、能源和信息领域的任何技术革命,必然导 致生产方式的革命和生产力发展的飞跃。
VUOSO分类编码系统中名词解释

光滑或台阶

轴线上有螺纹

轴线外有孔
零件分类编码的图例
18 75 25
115

材料:QT400–17
图2–2 轴
材料:45
分类编码结果
50
图2–1
轴承端盖
40
017 6
图2–3 齿轮
90 材料: 40 Cr
分类编码结果
2 3 2 2
4606
分类编码结果
(4)代码结构的类型
类:描述零件基本轮廓形状。它决定了零件的主要
工艺过程和主要表面的加工。 级:很巧妙地用两个尺寸参数(D与L/D)进一步 描述了零件的几何形状,同时也确定了零件的安装 方法和所应选用的机床。 型:描述次要的结构要素。它们是依附于主要轮廓 形状上。因此,它们必须在主要轮廓形状经过粗或 半精加工后方可加工。
制造业发展史的启示
蒸汽机和电机的应用,延伸了人的体力劳动,催生了
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通过工业化从农业社会发展到工 业社会。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则延伸了人的 脑力劳动,引发了新的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通过信息 化从工业社会发展到信息社会,信息化是信息时代的工 业革命。
工业化 信息化 工业社会 工业革命 新的工业革命 信息社会
制造业及发展
东北石油大学
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杨松山
第1章 制造业
制造业是指对原材料(采掘业的产品和农产品)进行
加工或再加工,以及对零部件装配工业的总称; 制造业一般有消费品制造业、轻工业品制造业和重 工业品型制造业、民用产品制造业和军工产品制造 业以及传统制造业和现代制造业之分; 工业化发达国家大约 1 / 4的人口从事制造业,70 %~ 80 %的物质财富来自于制造业。
������
第2章 成组技术
2.1 成组技术的基本原理 2.2 零件分类编码系统 2.3 零件的分组方法 2.4 成组技术的应用及其经济效益
2.1 成组技术的基本原理
(1)成组技术的基本概念
传统小批量生产方式的缺点 产量小,生产周期长,限制了先进技术的采
用,生产效率低
生产准备工作量大 生产计划、组织管理复杂化
3
(L/D)max <1 1~6 >6 <1 1~4 >4 <3 >3 <3 > 30
4
41 ~ 80

6 7 8 9
81 ~ 200 > 80 > 200 其它
VUOSO分类编码系统(续)

0 0 1 1
光滑或台阶 轴线上有螺纹
2
圆 柱 齿
3
4
有花键 其它 铸 件
各 种 型 板 线 材 和 锻 件
信息
材料
物质生产
产品
能源
1.2 传统制造业
制造业创造了人类 人与猿相分离,是由于人学会了双足行走和用手
wenku.baidu.com
制造并使用工具,这是人类进化的关键一步。 随着狩猎和采集技术的改进,人们制造的工具 日趋精细,种类越来越多,出现了有组织的石料 开采和加工,形成了原始制造业。 使用工具、制造工具,即原始的制造技术和生产 方式的改变引发了古猿进化的改辙,驱引他们用 脑思维,脑容量逐渐增大,经选择遗传而与猿类 分离,变成堂堂直立的人类 。 原始的工具制造是人类社会制造业的最早萌芽。
计算机集成制造CIMS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CIMS是通过计算机硬软件综合运用现代管理技术 、制造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系统工程技术 将企业生产的全部过程中有关的人、技术、经营管理 三要素及其信息与物流有机集成并优化运行的复杂的 大系统。
(3)零件分类编码系统的示例
VUOSO分类编码系统 原捷克斯洛伐克金属切削机床研究所为机
床行业制订的一个系统。 结构属于10进制4位码。
回转体零件
轴线上有
有齿形、花键 通孔 2 轴线上有 通孔 无孔

VUOSO 分类编码 系统
0 1 2 3 4 5
无孔 0
盲孔 1 Dmax < 40
□自动化生产线(第3阶段)
自动化生产线是产品生产过程所经过的路线,即从原
料进入生产现场开始,经过加工、运送、装配、检验 等一系列生产活动所构成的路线。狭义的生产线是按 对象原则组织起来的,完成产品工艺过程的一种生产 组织形式,即按产品专业化原则,配备生产某种产品 (零、部件)所需要的各种设备和各工种的工人,负 责完成某种产品(零、部件)的全部制造工作,对相 同的劳动对象进行不同工艺的加工。 自动化生产线是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按规定的程序或 指令自动进行操作或控制的过程,其目标是“稳,准 ,快”。采用自动生产线不仅可以把人从繁重的体力 劳动、部分脑力劳动以及恶劣、危险的工作环境中解 放出来,而且能扩展人的器官功能,极大地提高劳动 生产率,增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2.2 零件分类编码系统
(1)概念
分类——把事物划分成不同组的过程
编码——对不同组的事物给予不同的代码 零件分类编码——抽象地反映零件名称、功能、结
构、形状、工艺特性、精度等信息的代码(符号)
编码法则——对代码代表的意义所作出的明确规定
和说明
(2)原理
成组技术的编码,必须充分反映机械零件的各种
这是“机械工业成组技术零件分类编码系统”
的汉语拼音缩写
1985年由我国机械电子工业部设计研究总院负
零件的相似性原理和成组技术的诞生 大量统计资料表明,机械产品中相似件占70%
(结构形状和加工工艺等相似)
成组技术正是研究和利用了有关事物的相似
性,将企业的各种产品、部件和零件,按一
定的相似性准则分类编组,并以这些组为基 础,组织生产环节,实现多品种、中小批量 生产的产品设计、制造、管理的合理化
成组技术成了CAD、CAPP、CAM、FMS等的技术基

More to learn
成组技术能对同类问题给出统一的标准解决
办法; 避免产生解决同类问题方法的不统一与不必 要的多样化; 可重复利用解决同类问题已有的信息与资源 正因为成组技术具有这些特点,所以它可以:
简化生产技术准备工作,加快新产品的开
成组技术的实质 复杂而多样的事物或信息中,有许多问题具有
相似性,把相似问题分组,就能使复杂问题简
化,从而找出解决这一组问题的同一方法或答 案,并节省时间和精力
实质:按零件的形状、尺寸、制造工艺的相似
性,将零件分类归并成组(族),扩大零件的 工艺批量,以便采用高效率的工艺方法和设备 ,使中小批量生产也能获得类似大批量流水生 产的经济效益。
特征,这些特征包括:零件的结构和形状、各组 成表面的类别及配置关系、零件材料及热处理、 几何尺寸、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代码必须能唯一地区分产品零件族
对零件分类编码系统的要求:
充分、全面、准确地描述零件信息 系统逻辑层次分明,结构合理 容易被计算机理解和处理 考虑与CAD、CAM的链接和企业的应用要求 易于被工程人员理解,易于编程
□现代集成制造(第4阶段)
柔性制造系统(FMS)
(Flexible Manufacture System),是一组数控机床和
其他自动化的工艺设备,由计算机信息控制系统和物料自动 储运系统有机结合的整体。柔性制造系统由加工、物流、信 息三个子系统组成,在加工自动化的基础上实现物料流和信 息流的自动化。 柔性制造技术是集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和制作加工技术于 一体,把以往工厂企业中相互孤立的工程设计、制造、经营 管理等过程,在计算机及其软件和数据库的支持下,构成一 个覆盖整个企业的有机系统。所谓“柔性”,即灵活性,主 要表现在:①生产设备的零件、部件可根据所加工产品的需 要变换;②对加工产品的批量可根据需要迅速调整;③对加 工产品的性能参数可迅速改变并及时投入生产;④可迅速而 有效地 综合应用新技术;⑤对用户、贸易伙伴和供应商的需 求变化及特殊要求能迅速做出反应。采用柔性制造技术的企 业,平时能满足品种多变而批量很小的生产需求,战时能迅 速扩大生产能力。
1.4 制造业发展的重要阶段

第一阶段--手工单件生产; 第二阶段--机器单件生产; 第三阶段--自动化生产线; 第四阶段--现代集成制造。
□手工生产(第1阶段)
用手工劳动或运用简单的生产工具从事生产活动
。包括完全用手工或使用手工工具进行的生产, 利用人力或畜力从事运输或装卸工作,凭眼力或 各种手工量具进行检查检验活动等。 手工生产是工业生产的最初形式,开始从属于农 业,习称家庭手工业,逐步发展成为协作生产的 手工业作坊和工场手工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