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地膜的作用 农业覆盖技术的作用(覆膜、覆草、覆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覆盖技术(覆膜、覆沙砾、覆草)

早在我国西汉元帝、成帝之世(公元前48-7年)年间和北魏农学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里就有在农田上覆盖泥砂、鹅卵石、谷草、树叶、畜粪之类记载。农田覆盖是改善农田小气候、促进作物增产的重要措施之一。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表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等方面。我们主要针对覆膜类、覆砂类、覆草类这三类农业覆盖技术来了解。

【背景材料】

1978年我国从国外引进塑料地膜,1981年国产地膜投入生产。自此,在我国引起了一场农业上的“白色革命”,地膜覆盖面积速度扩大。地膜分类多样化,主要有白(透明)地膜、黑地膜、双色膜三种。薄膜有的直接覆盖在地表,也有的是以大棚的形式出现,狭义的地膜仅指覆盖在地面上使用。

1)无色透明地膜或白色地膜

通常也称为普通地膜,其透光率和热辐射率达99%以上,还有一定的反光作用。广泛用于春季增温和蓄水保墒,此外,还可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对改良土壤、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有一定的作用。

2)黑色地膜

黑色地膜用于除草降温,还可用于瓜菜的软化栽培。透光率低,能有效防治土壤中水分的蒸发和抑制杂草的生长,但增温性较缓慢,

不及透明膜,地面覆盖可明显降低地温、抑制杂草、保持土壤湿度。杂草严重的地块或高温季节栽培夏萝卜、白菜、秋黄瓜、晚番茄选用黑色农膜最好。

3)双色膜

例如银灰色膜覆盖有驱蚜防毒保墒,还有除草的作用。银灰色地膜透光率为15%,反光率高于35%,能增加地面反射光,有利于果实着色,适用于夏秋季蔬菜、瓜类、烟草的防治病虫及抗热栽培。

【拓展】除了管理、气候、地理等各种因素外,铺反光膜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铺反光膜能使原来着色度40%-50%的水果着色度提高到80%-100%,同时还可增加果实亮度。反光膜能显著提高树冠内不同高度的光强,且越靠近地面反射光越强;铺设反光膜的果皮着色面积显著增加,且色泽比对照鲜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果粉增厚,病虫害明显降低。

4)大棚覆膜的原理

为了改善农业生产,人们采用塑料大棚和玻璃温室进行生产,塑料大棚和玻璃温室的原理可以参照下图,其实就相当于地理教材上的大气受热过程图。

对于太阳短波辐射来说,塑料大棚和玻璃几乎是“透明”的,太阳辐射可以大部分穿过透明的塑料和玻璃材质进入。但对于地面长波辐射来说,塑料大棚和玻璃却是不“透明”的,地面长波辐射很少能透过。这样,温室就可以使得外界的太阳能量源源不断的进入室内,而室内的热量却很少散失出去,这样温度积累后也就起到大棚增温的作用。

【典题探究】

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

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

其效应表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等方

面。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知识点及华北某地地膜

覆盖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A、增强大气逆辐射

B、减弱地面辐射散失

C、增强太阳辐射量

D、增强土壤对太阳辐射的吸收(2)我国大部分地区使用地膜覆盖主要用于()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3)我国下列地区相比较,地膜覆盖的保湿、保温、保土作用最显著的地区是()

A、东南沿海地区

B、西南地区

C、西北地区

D、华南沿海地区

【解析】

(1)地膜覆盖,则太阳短波辐射可以穿透薄膜,使地面增温,而地面长波辐射使大气增温,薄膜阻止了大气热对流的热量散失,相当于减弱地面辐射的散失,起到保温作用。我国北方春播时地温较低,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减少地面辐射的热量散失,起到保温的效果,故答案选B。

(2)根据地膜的作用可知,地膜具有保温、保湿、保土等作用。我国气候的大陆性较强,许多地方春季的气温变化幅度大,降水较少,且春季风力较大,表土易被吹起,再加上春季是我国大部分地区播种的季节,故我国大部分地区主要在春季使用地膜覆盖,故答案选A。

(3)西北地区地处内陆,气温的年较差、日较差大,且降水较少,因此地膜有较好的保温、保湿作用;此外,西北地区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再加上风力较大,故地膜可以起到显著的保土作用,故答案选C。

右图为我国某地的大棚农业设施剖面

图。该地修建大棚时,往往将地面挖深0.5-

1.5m,同时在大棚的一侧修筑厚达3m的土

墙。读图,完成(1)~(3)题。

(1)农作物生长区域低于地面0.5-1.5m的主要目的是()

A.扩大农作物生长空间

B.提高地表土壤温度

C.防止土壤肥力流失

D.加快空气流动速度

(2)农作物生长区域低于地面的深度增加,会影响棚内的()

A.空气温度和土壤肥力

B.太阳光照和空气温度

C、空气湿度和土壤肥力 D.太阳光照和空气成分

(3)该地最可能位于()

A.珠江三角洲

B.太湖平原

C.山东半岛

D.四川盆地

【解析】

(1)由材料可知,图中大棚在一侧修有厚达3米的土墙,且农作物生长区域低

于地面,说明该地气温较低,冬季不适合农作物生长,生长区域低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保温。不能提高农作物生长空间及防止水土流失,土墙及深挖会减慢空气流动速度,故选B。

(2)农作物生长区域低于地面的深度增加,墙面会影响太阳光照,同时深度增加,还会导致空气温度的变化,对于土壤肥力及空气成分没有影响,故答案选B。(3)由材料及上题分析可知,图中农业大棚的建设是为了保持大棚内的温度。在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气温低,为了使农作物适宜生长,而采取的农业生产措施。选项中只有山东半岛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气温低,适宜发展此种大棚,故选C。

【背景材料】

20世纪初期,我国农业大量在秋冬季节利用作物残茬、秸秆进行覆盖,在不同程度上减少了水分蒸发,起到了保墒作用,达到了增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