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全完整版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全完整版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全完整版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全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几个关于宏观经济学的名词解释

1,均衡产出

均衡产出是和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产出。经济社会的产量或NI决定于总需求,和总需求相等的收入称为均衡收入。

2,IS与LM曲线

IS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均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由于在两部门经济中产品市场均衡时I=S,因此该曲线被称为IS曲线。

IS曲线概述

IS曲线的含义:IS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均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由于在两部门经济中产品市场均衡时I=S,因此该曲线被称为IS曲线。

在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收入和利率的各种组合的点的轨迹。在两部门经济中,IS曲线的数学表达式为I(R)=S(Y) ,它的斜率为负,这表明IS曲线一般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一般来说,在产品市场上,位于IS曲线右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投资小于储蓄的非均衡组合;位于IS曲线左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投资大于储蓄的非均衡组合,只有位于IS曲线上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才是投资等于储蓄的均衡组合。

IS曲线的经济含义

1)描述产品市场达到宏观均衡,即i=s时,总产出与利率之间的关系。

2)总产出与利率之间存在着反向变化的关系,即利率提高时总产出水平趋于减少,利率降低时总产出水平趋于增加。

3)处于IS曲线上的任何点位都表示i=s,偏离IS曲线的任何点位都表示没有实现均衡。

4)如果某一点位处于IS曲线右边,表示i<s,即现行的利率水平过高,从而导致小于储蓄规模。如果某一点位处于IS曲线的左边,表示i>s,即现行的利率水平过低,从而导致投资规模大于储蓄规模。

IS曲线的性质

IS曲线表示产出均衡条件下国民收入和利率所应保持的关系,所以:只有IS曲线上的点对应的国民收入才是均衡收入。所有不在IS曲线上的点都是非均衡点,如图1所示,IS曲线右边的点意味着I﹤S,如点A,而IS曲线左边的点意味着I﹥S,如点B。

图1 非均衡点

IS曲线的斜率决定一定量的利率变动△r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y有多大。斜率越小,一定量△r 引起的△y越大;斜率越大,一定量△r引起的△y越小,如图2所示:

图2 IS曲线斜率的特点

IS曲线移动

(一)自发性消费(a)增加、自发性投资(I0)增加、(G)增加、政府转移支付(TR0)增加、政府税收(TX0)减少均会导致IS曲线向右平移;

(二)自发性消费(a)减少、自发性投资(I0)减少、政府支出(G)减少、政府转移支付(TR0)增加、政府税收(TX0)增加均会导致IS曲线向左平移。

1.政府支出

如G↑→D↑→(I+D)↑右移→i↑IS右移

补充:在假设利率不变下,G↑→Y↑,但因将造成利率上升,

政府支出增加对于投资具有排挤效果(crowding-out effect)

2.课税

代表:左移

代表:右移

其中隐含(I+D)↓>S↓,系因MPS<1之故。

3.投资

如I↑→(I+D)右移→i↑→IS右移

投资在何种情形下会增加(此系指其它条件变动)

→预期生产力或通货膨胀将上升时。

IS曲线的斜率及影响因素

IS曲线的斜率及影响IS曲线的斜率的因素

(1) IS曲线的斜率:dr/dY=-(1-b+bt)/h=-[1-(1-t)b]/h<0

(2)影响IS曲线的斜率的因素:b和h ,b值越大,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小(即IS曲线越平坦),国民收入的乘数越大,Y对r的反应越灵敏;b值越小,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即IS曲线越陡峭),国民收入的乘数越小,Y对r的反应越不灵敏。 h值越大,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小(即IS曲线越平坦),I对r的变化越灵敏,Y对r的反应越灵敏;h值越小,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即IS曲线越陡峭),I对r的变化越不灵敏,Y对r的反应越不灵敏。

产品市场均衡与IS曲线

对于两部门经济,产品市场的均衡条件就是c+s = c+I。已知s = s(y),i = i(r),故市场均衡条件简单地表示为 i(r)=s(y)。由于投资是利息率r的函数,储蓄是收入y的函数,i(r)=

s(y) 同时也表示了在产品市场均衡条件下,利息率r与国民收入y之间的函数(如图3所示)。

例:设 i(r) = e-dr s(y) =-a+(1-b)y

则 y = (a+e-dr)/(1-b)

或 r = (a+e)/d-(1-b)y/d

图3 产品市场均衡条件下的IS曲线

产品市场的均衡:IS曲线

(一)两部门经济中的IS曲线IS曲线的含义IS曲线表示使得产品市场处于均衡的利息率和均衡产出的不同组合描述出的曲线。

两部门经济的IS曲线的推导和特征

IS曲线的特征是:向右下方倾斜IS曲线的移动投资增加或者储蓄减少,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投资减少或者储蓄增加,IS曲线向左下方移动。

(二)三部门经济中的IS曲线三部门经济的IS曲线的推导

IS曲线的特征是:向右下方倾斜IS曲线的移动政府增加购买或者减少,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政府减少购买或者税收增加,IS曲线向左下方移动。

产品市场的失衡:IS曲线之外的点

1.IS曲线左边的点:S < I,Y将增加。

2.IS曲线右边的点:S > I,Y将减少。

补充:

什么是IS-LM模型

IS—LM模型是反映和同时均衡条件下,和关系的模型。

"IS-LM"模型,是由英国现代着名的(John Richard Hicks)和美国的创始人(AlvinHansen),在理论基础上概括出的一个经济分析模式,即"希克斯-汉森模型",也称"希克斯-汉森综合"或"希克斯-汉森图形"。

按照的观点,(L)和货币数量(M)决定着货币市场的均衡,而人们持有的货币数量既决定于利率(i),又决定于(y)的水平。由此,在以纵轴表示利率、横轴表示收入的坐标平面上,可以作出一条(如图1)。

(1) I(i)=S(Y)

即IS, Investment - Saving

(2) M/P=L1(i)+L2(Y)

即LM,Liquidity preference - Money Supply

其中,I为,S为,M为名义货币量,P为,M/P为实际货币量,Y为总产出,i为利率。

曲线上的每一点都表示持有的愿望和货币数量相等,即和相一致,并且同既定的利率和收入水平相一致。

希克斯又认为,社会储蓄(S)和投资(I)的愿望,决定的均衡,而储蓄和投资又必须同收入水平和利率相一致。由此,在纵轴表示利率、横轴表示收入的座标平面上,又可作出一条(如图1),曲线上的每一点都表示储蓄等于投资,并且同既定的利率和收入水平相适应。

通过以上分析,对收入的决定作出了新的解释,认为收入(Y)的均衡水平是由IS 曲线与LM曲线的交点决定的,即凯恩斯体系的四大根基--、、和货币数量同时决定收入的均衡水平。在收入均衡点上,同时存在着以LM表示的货币市场的均衡和以IS 表示的资本市场的均衡。如图1-5中,

(1)表明:

① I(i)=S(Y) 即IS, Investment - Saving

② M/P=L1(i)+L2(Y)即LM,Liquidity preference - Money Supply

其中,I为投资,S为储蓄,M为名义货币量,P为物价水平,M/P为实际货币量,Y为总产出,i为利率。

说明:

①收入(Y)的均衡条件为投资等于储蓄;

②投资与利率呈反方向变化,储蓄与收入,利率呈正方向变化。因此,IS曲线是一条由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是投资和储蓄相等的利率与收入水平的组合。该曲线是在进出口水平一定、一定的情况下给出的。如果把投资看成是对收入的"注入",则其应包括国内投资、出口和政府的;如果把储蓄看成是收入的"漏出",则其应包括国内储蓄、进口和。

(2)LM曲线表明的是货币的与货币供给相等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该曲线上,实质货币供给与汇率为一定,人们对实质的需求取决于交易动机和动机。该曲线是从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表明货币市场处于均衡时,利率和收入要么处于高水平,要么处于低水平。

IS—LM模型图标

在第Ⅰ区间:I < S,利率有下降的压力;L > M,利率有上升的压力;

在第Ⅱ区间:I < S,L < M,利率有下降的压力;

在第Ⅲ区间:I>S,利率有上升的压力;L

在第Ⅲ区间:I>S,L>M,利率有上升的压力。

把IS与LM曲线放在同一个图形中,得到IS—LM模型。二者交点E点代表均衡利率(R0)与均衡产出(Y0),即E点对应的利率与产出水平表示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处于均衡状态。E 点以外任何点代表的利率与产出组合,都不满足两个市场同时均衡条件。

[]

IS-LM模型与总供求模型关系

IS或LM线移动(能够或不过)导致总需求线移动

扩张对真实产出和价格影响

IS曲线的移动

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条件为i=s,所以i和s的变动会引起IS曲线的移动。

在三部门经济中,均衡条件变为i+g=s+t,此时,i、g、s和t中任何一个变量发生变动都会引起IS曲线移动。

1、投资变动引起的IS曲线移动

投资增加是指投资水平增加,也就是在不同利率下投资都等量增加。因此,投资增加△i则投资曲线i(r)向右移动△i,这将使IS曲线向右移动,其向右移动量等于i(r)的移动量乘以投资乘数k,即IS曲线的移动量为k△i。

图投资变动引起IS曲线移动

2、储蓄变动引起的IS曲线移动

设投资保持不变,若储蓄水平增加△s,则水平就会下降△s,IS曲线会向左移动,移动量为k△s。

类似地,储蓄减少使IS曲线右移,其移动量也是k△s。

3、变动引起的IS曲线移动

增加政府购买支出对国民收入的作用与增加投资类似,因而会使IS曲线平行右移,移动量为政府购买支出增量与之积,即kg△g 。

4、税收变动引起的IS曲线移动

税收增加类似于投资或消费减少,税收减少类似于投资或消费增加。因此,税收增加会使IS曲线平行左移,税收减少会使IS曲线平行右移,移动量为与税收变动量之积,即kt△t。

总之,无论是投资、储蓄、政府购买支出还是税收的变动都会引起IS曲线的移动,若LM曲线不变,IS曲线右移会使均衡收入增加,均衡利率上升;IS曲线左移会使均衡收入减少,均衡利率下降,如下图所示:

图 IS曲线移动对均衡收入和利率的影响

LM曲线的移动

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为m=L,所以货币需求水平和货币供给水平的变动都会引起LM曲线的移动(如下图所示)。

货币需求变动引起的LM曲线移动:

货币需求增加,均衡利率水平上升,而利率上升又使投资和消费减少,从而使国民收入减少,故LM曲线向左移动。

货币需求减少,均衡利率水平下降,投资和消费增加,从而使国民收入增加,故LM曲线向右移动。

货币供给变动引起的LM曲线移动:

m 增加,r 就下降,使投资和消费增加,从而使 y 增加,故 LM 曲线右移;

m 减少,r 就上升,使投资和消费减少,从而使 y 减少,故 LM 曲线左移;

m 变动对 LM 曲线的影响值得特别注意,因为m是可以控制的。

若IS曲线不变,LM曲线右移,使均衡收入增加,均衡利率下降;LM曲线左移,使均衡收入减少,利率上升。

LM曲线向右上倾斜的假定条件

向右上倾斜的假定条件是货币需求随利率上升而减少,随收入上升而增加.如果这些条件成立,则当货币供给既定时,若利率上升,货币投机减少(即人们认为价格下降时,购买债券从投机角度看变小,因而愿买进债券而少需要持币),为保持货币市场上供求平衡,货币交易需求量必须相应增加,而货币交易需求又只有在收入增加时才会增加。于是,较高的利率必须和较高的收入相结合,才能使货币市场均衡.如果这些条件不成立,则LM曲线不可能向右上倾斜。例如,认为,人们需要货币,只是为了交易,并不存在投机需求,即贷币投机需求为零,在这样情况下,LM曲线就是一条垂直线.反之,认为,当利率下降到足够低的水平时,人们的货币投机需求将是无限欠(即认为这时太高,只会下降,不会再升,从而买债券风险大大,因而人们手头不管有多少货币,都再不愿去买债券),从而进入,使LM曲线呈水平状。由于西方学者认为,人们对货币的投机需求一般既不可能是零,也不可能是无限大,是介于零和无限大之间,因此,LM曲线一般是向右上倾斜的.

分析研究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及其决定因素的意义

分析研究和LM曲线的斜率及其决定因素,主要是为了分析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和效果.在分析财政政策效果时,比方说分析一项增加的效果时,如果增加一笔政府支出会使利率上升很多(这在LM曲线比较陡峭时就会这样),或利率海上升一定幅度会使私人部门投资下降很多(这在IS曲线比较平坦时就会是这样),则政府支出的“”就大,从而效果较小,反之则反是。可见,通过分析IS和LM曲线的斜率以及它们的决定因素就可以比较直观地了解财政政策效果的决定因事:使IS曲线斜率较小的因素(如投资对利率较敏感,较大从而支出乘数较大,较小从而也使支出乘数较大),以及使斜率较大的因素(如货币需求对利率较不敏感以及货币需求对收入较为敏感),都是使财政政策效果较小的因素。在分析货币政策效果时,比方说分析一项增加货币供给的效果时,如果增加一笔货币供给会使利率下降很多(这在LM曲线陡峭时就会是这样),或利率上升一定幅度会使私人部门投资增加很多(这在IS曲线比较平坦时就会是这样),则效果就会很明显,反之则反。可见,通过分析IS和LM曲线的斜率以及它们的决定因素就可以比较直观地了解货币政策效果的决定因素;使IS曲线斜率较小的因素以及使LM曲线斜率较大的因素,都是使货币政策效果较大的因素。

LM曲线的三个区域及其经济含义

上斜率的三个区域分别指LM曲线从左到右所经历的水平线、向有上方倾斜线、垂直线的三个阶段.LM曲线这三个区域被分别称为区域、中间区域、古典区域。其经济含义指,在水平线阶段的LM曲线上,货币的已处于水平状态,对货币的投机需求已达到利率下降的最低点“灵活偏好陷阱”阶段,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性极大.凯恩斯认为:当利率很低,即债券价格很高时,人们觉得用货币购买债券风险极大,因为债券价格己这样高,从而只会跌,不会涨,因此买债券很可能亏损,人们有货币在手的话,就不肯去买债券,这时,货币投机需求成为无限大,从而使LM曲线呈水平状态,由于这种分析是凯恩斯提出的,所以水平的LM区域称为凯恩斯区域。在垂直阶段,LM曲线斜率为无穷大,或货币的投机需求对利率已毫无敏感性,从而货币需求曲线的斜率(1/h)趋向于无穷大,呈垂直状态表示不论利率怎样的变动,货币的投机需求均为零,从而LM曲线也呈垂直状态(k/h趋向于无穷大)。由于“古典学派”认为货币需求只有交易需求而无投机需求,因此垂直的LM区域称古典区域,介于垂直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区域则称为“中间区域”。

LM曲线概述

LM曲线是一条用来描述在货币市场均衡状态下国民收入和利率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

LM曲线表示在货币市场中,等于时收入与利率的各种组合的点的轨迹。LM曲线的数学表达式为M/P=KY-HR ,它的斜率为正,这表明LM曲线一般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一般来说,在货币市场上,位于LM曲线右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位于LM曲线左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只有位于LM曲线上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才是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的均衡组合。

LM曲线是使得货币市场处于均衡的收入与均衡利息率的不同组合描述出来的一条曲线。换一句话说,在LM曲线上,每一点都表示收入与利息率的组合,这些组合点恰好使得货币市场处于均衡。

LM方程

1、货币市场均衡的条件:

MD=MS

2、LM方程的建立

MD=MS

MD=L1(Y)+L2(r)

L1(Y)=kY

L2(r)=m0-?l rm

MD/P=kY+m0-l r ( LM方程)

LM曲线的推导(一)

LM曲线的推导(二)

LM曲线的斜率及其决定因素

LM方程:M/P0=kY+m0-lr

变形为:r =1/l(m0-m/P0)+k/lY

即得LM曲线的斜率为:

dr/dy = k/l

由此可见,LM曲线的斜率取决于边际持币倾向(k)和货币的需求对利率变化的弹性系数(l)。

边际持币倾向(k)增加,L1曲线更陡峭,LM曲线则更陡峭;反之,LM曲线更平坦。

货币的投机需求对利率变化的弹性系数(l)增大,L2曲线更平坦,LM曲线则更平坦;反之,LM曲线更陡峭。

LM曲线位置的移动

LM曲线的推导过程货币需求和货币对LM曲线的影响当决定LM曲线的因素发生变动时,LM曲线的位置会发生变动。首先,如果货币的增加,既定的收入条件下市场均衡利息率升高,从而LM 曲线向左上方移动。反之,当货币的需求减少时,既定收入下的市场均衡利息率下降,从而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其次,如果货币的供给增加,既定收入对应的市场均衡利息率下降,从而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反之,当货币的供给减少时,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LM曲线的位置,取决于货币投机需求、和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如果由于经济的变动使这些因素发生变化,那么,LM曲线的位置就会移动。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的变动会引起LM曲线向相反方向移动,即投机性货币需求增加,投机性货币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会引起LM曲线向左移动;反之,投机性货币需求减少,货币投机需求曲线向左移动,会引起LM曲线向右移动。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交易性货币需求的变动会引起LM曲线同方向移动,即交易性货币需求增加,交易性货币需求曲线向左移动,会引起LM曲线向左移动;反之,交易性货币需求减少,货币交易性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会引起LM曲线向右移动。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货币供给量的变动会引起LM曲线同方向移动,即货币供给量增加,货币供给曲线向右移动,会引起LM曲线向右移动;反之,货币供给量减少,货币供给曲线向左移动,会引起LM曲线向左移动。

导致LM曲线平移的因素:

1、名义(M);

2、(P);

3、自发的货币投机需求(m0)。

LM曲线

表示在货币市场中,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时收入与利率的各种组合的点的轨迹。

LM曲线

表示在货币市场中,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时收入与利率的各种组合的点的轨迹。LM曲线的数学表达式为M/P=KY-HR ,它的斜率为正,这表明LM曲线一般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一般来说,在货币市场上,位于LM曲线右方的收入和利率

的组合,都是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位于LM曲线左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只有位于LM曲线上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才是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的均衡组合。

LM曲线上每一点上都代表了货币市场达到了均衡,代表了货币市场上人们愿意持有的货币数量正好等于实际能得到的货币数量。LM曲线主要受货币政策的影响。扩张性财政政策[政府扩大货币供应量],将会使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利率水平下降,即LM曲线向右平行移动。

LM曲线把平面图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凯恩斯区域、中间区域和古典区域。1、利率降到很低(r1水平),货币的投机需求趋于无限大,货币投机需求曲线会成为一条水平线,相对应的LM曲线上也有一段水平状态的区域,这一区域通常就是我们说的凯恩斯区域,在凯恩斯区域中,因为较低的利率水平,政府会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不能降低利率,也不能增加收入,因而货币政策在这时无效。相反,扩张性财政政策,可以使收入水平在利率不发生变化情况下提高,因而财政政策有很大的效果;2、如果利率上升到很高水平时候(r3水平),货币的投机需求量将等于零,这时候人们除了为完成交易还必须持有一部分货币外,不会为投机而持有货币。货币投机需求曲线表现为r3以上是一条与纵轴相重合的垂直线,LM曲线也从利率为r3开始成为一条垂直线。LM曲线呈垂直状态的这一区域就被成为古典区域;3、古典区域和凯恩斯区域之间这段LM曲线是中间区域,LM曲线的斜率在古典区域为无穷大,在凯恩斯区域为零,在中间区域为正值。

3,边际消费与边际储蓄倾向

增加的消费和增加的收入之间的比率,也就是增加的1单位的收入中用于增加的消费部分的比率,用公式表示就是:MPC=ΔC/ΔY。

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of consume ,MPC)

边际消费倾向:增加的消费和增加的收入之间的比率,也就是增加的1单位的收入中用于增加的消费部分的比率,用公式表示就是:MPC=ΔC/ΔY。

例如,收入增加到3万亿元(增加了1万亿元),消费增加到2万亿元(增加了万亿元),边际消费倾向就是1)。

边际消费倾向与平均消费倾向(average propensity to consume)不同,平均消费倾向是总消费与可支配总收入的比率。

边际消费倾向是消费曲线的斜率,它的数值通常是大于0而小于1的正数,这表明,消费是随收入增加而相应增加的,但消费增加的幅度低于收入增加的幅度,即边际消费倾向是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递减的。

边际储蓄倾向

边际储蓄倾向(MPS)是指每增加一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的储蓄部分的比率。用公式表示是:MSP=ds/dy

边际储蓄倾向是用来测度收入增加引起储蓄增加的程度的一个概念,即居民边际储蓄倾向指居民收入每变动一单位时的居民储蓄的变动额。若以MPS表示边际储蓄倾向,以ΔS表示消费增量,以ΔY表示收入增量,则MPS=ΔS/ΔY。边际储蓄倾

向是储蓄函数的斜率。因为收入不是被用来消费,就是被用来储蓄,因此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的和是1,即MPC+MPS=1。边际储蓄倾向一般为正数值,但小于1,即0<MPS<1,不过,随着收入增加,边际储蓄倾向呈递增的趋势。

例如,有一个家庭的收入增长了1,000美元,并且他们打算把其中的400美元存到银行,那么其边际储蓄倾向就是

MPS=400/1,000=,即40%。

补充:

边际储蓄倾向的概述

边际储蓄倾向是用来测度收入增加引起储蓄增加的程度的一个概念,即居民边际储蓄倾向指

居民收入每变动一单位时的居民储蓄的变动额。若以MPS表示边际储蓄倾向,以ΔS表示消费增量,以ΔY表示收入增量,则MPS=ΔS/ΔY。边际储蓄倾向是的斜率。因为收入不是被用来消费,就是

被用来储蓄,因此和边际储蓄倾向的和是1,即MPC+MPS=1。边际储蓄倾向一般为正数值,但小于1,即0<MPS<1,不过,随着收入增加,边际储蓄倾向呈递增的趋势。

例如,有一个家庭的收入增长了1,000美元,并且他们打算把其中的400美元存到银行,那

么其边际储蓄倾向就是MPS=400/1,000=,即40%。

对边际储蓄倾向的影响

居民边际储蓄倾向对十分敏感。真实利率高则边际储蓄倾向高,真实利率低则边际储蓄倾向低,并由此会引起引致性投资的波动。所以,真实利率是这样通过边际储蓄倾向导致中国的周期

性波动的。在紧缩时期,真实利率提高,导致边际储蓄倾向提高,对应着的是边际消费倾向的下降,因而,这使得下降,所以真实利率更加升高,更加不足。政府就开始通过货币和刺激经济,

使大幅度增长,拉动总需求;这些政策导致通货膨胀上升,从而真实利率下降,边际储蓄倾向下降,边际消费倾向上升,更加增大,通货膨胀更加上升。

4,经济增长

国民收入的增长其基础是技术进步、制度变革和意识形态的调整。是指一国生产的商品和劳

务总量的增加,即国民生产总值(gnp)的增加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

补充:

经济增长(economic growth):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较早的文献中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总产出与前期相比实现的增长。总产出通常用国内生产总值(GDP)来衡量。对一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度量,通常用经济增长率来表示。设△Yt为本年度经济总量的增量,Yt-1为上年所实现的经济总量,则经济增长率(G)就可以用下面公式来表示:

G=△Yt/Yt-1

由于GDP中包含了产品或服务的价格因素,所以在计算GDP时,就可以分为,用现价计算的GDP和用不变价格计算的GDP。用现价计算的GDP,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规模,用不变价计算的GDP可以用来计算经济增长的速度。

经济增长率的高低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实力增长速度的标志。

决定经济增长的直接因素包括:

一是投资量。一般情况下,投资量与经济增长成正比。

二是劳动量。在劳动者同生产资料数量、结构相适应的条件下,劳动者数量与经济增长成正比。

三是生产率。生产率是指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利用的效率。提高生产率也对经济增长直接作出贡献。

三个因素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大小,在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或不同的阶段,是有差别的。一般来说,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或阶段,生产率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或阶段,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

2.实现较快经济增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1)量度经济增长速度快慢的指标是经济增长率。

(2)我国实现经济较快增长的必要性在于:

第一,现在我国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总量和人均量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只有实现较快的经济增长,才能逐步赶上并最终超过它们。

第二,我国人民现在的生活水平不高,生活质量比较差。只有实现经济较快的经济增长,才能较快地增加人民群众的收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第三,我国目前也面临着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失业、社会保障、环境污染等),没有较快的经济增长也难以解决。

(3)我国经济实现较快增长的可能性在于:

第一,资源条件比较有利。(可以从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资金积累的潜力等多方面进行分析)

第二,制度条件良好。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建立,为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创造了根本性条件;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是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强大推动力。

第三,国际条件有利。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有利的条件,为我国开展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加快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3.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1)科学技术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它一旦加入生产过程,就转化为物质生产力。科学技术在当代生产力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技术进步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

技术进步通过两种途径来推动经济增长:

一是技术进步通过对生产力三要素的渗透和影响,提高生产率,推动经济增长。

二是在高科技基础上形成的独立的产业,其产值直接成为国民生产总值的组成部分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

(2)我国实现技术进步的途径:

第一,从我国国情出发,实施正确的科学技术发展战略。

第二,着重发展关键技术。

第三,改革科技体制推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此外,还要注意经济增长与其他两个重要概念的区别。首先,与经济周期波动中产出的恢复性增长不同,经济增长在此来说是一个长期概念,其实质是潜在国民产出的增加或经济系统生产能力的增长。其次,经济增长也不同于“经济发展”(economic development)。如果说经济增长是一个单纯的“量”的概念,那么经济发展就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质”的概念,衡量的是一个国家以经济增长为基础的政治、社会、文化的综合发展。也就是说,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5,经济发展

一个国家摆脱贫困落后状态,走向经济和社会生活现代化的过程即称为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不仅意味着国民经济规模的扩大,更意味着经济和社会生活素质的提高。所以,经济发展涉及的内容超过了单纯的经济增长,比经济增长更为广泛。

补充:

就当代经济而言,发展的含义相当丰富复杂。发展总是与发达、与工业化、与现代化、与增长之间交替使用。一般所指的经济发展包含四种含义:

一.经济增长。即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产品和服务的实际产量的增加,经济增长的实质是规模不断扩大的社会再生产过程和社会财富的增殖过程。测量指标一般用国民生产总值来衡量经济增长水平和速度。

二.指结构变迁,即指产业结构的变化,这是广义的产业结构变化,包括分配结构,职业结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等,以及各个层次上的经济结构的变化。

三.指福利的改善,即社会成员生活水平的提高。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居民收入水平存在巨大差异,政府必须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使欠发达地区的教育、医疗、文化、营养、健康、公益事业等有基本的保障。

四.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即经济发展不能以危害环境为代价,可持续发展要求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不应影响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发展,可持续性意味着维持乃至全人平减指数

GDP平减指数,又称GDP缩减指数,是指没有扣除物价变动的GDP增长率与剔除物价变动的GDP增长率之差。它的计算基础比CPI广泛得多,涉及全部商品和服务,除消费外,还包括生产资料和资本、进出口商品和劳务等。因此,这一指数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一般物价水平走向

经济专家们之所以关注GDP平减指数,还因为与投资相关的价格水平在这一指标中具有更高的权重。例如,我国2004年GDP平减指数上涨6.9%,高出CPI涨幅3个百分点,说明投资价格的上涨远远高于消费价格的上涨。类福利的自然资源基础,使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流动性偏好标准概念

1、利率决定理论:凯恩斯认为利率是纯粹的货币现象。因为货币最富有流动性,它在任何时候都能转化为任何资产。利息就是在一定时期内放弃流动性的报酬。利率因此为货币的供给和货币需求所决定。凯恩斯假定人们可贮藏财富的资产主要有货币和债券两种。

2、货币需求曲线的移动:在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中,导致货币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主要有两个,即收入增长引起更多的价值储藏,并购买更多的商品,物价的高低通过实际收入的变化影响人们的货币需求。

3、货币供给曲线的移动:凯恩斯假定货币供给完全为货币当局所控制,货币供给曲线表现为一条垂线,货币供给增加,货币供给曲线就向右移动,反之,货币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4、影响均衡利率变动的因素:所有上述这些因素的变动都将引起货币供给和需求曲线

的移动,进而引起均衡利率的波动。

5、流动性陷阱对利率的影响: >凯恩斯在指出货币的投机需求是利率的递减函数的情况下,进一步说明利率下降到一定程度时,货币的投机需求将趋于无穷大。因为此时的债券价格几乎达到了最高点,只要利率小有回升,债券价格就会下跌,债券购买就会有亏损的极大风险。于是,不管中央银行的货币供给有多大,人们都将持有货币,而不买进债券,债券价格不会上升,利率也不会下降。这就是凯恩斯的"流动性陷阱"。在这种情况下,扩张性货币政策对投资、就业和产出都没有影响

判断题

1、只要中央银行控制住利率,货币需求的冲击就不会对产出产生影响。

2、人们会持有更多的货币如果他们预测债券利率会下降。

3、如果政府支出增加,货币需求也会增加。

解:都是错误的,

理论解释

1、货币需求不是但是的外生变量,央行无法控制

2、预期利率下降,则价格上升,债券的需求增加

3、政府支出增加,导致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上升,收入与货币需求正相关,利率负相关,所以无法判断。

4.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就包括了IS-LM模型。(对)

经济学原理

多选题

1. 下面关于充分就业说法正确的有

A.是指消灭了周期性失业时的就业状态

B. 充分就业说明人人都有工作,没有失业者

C.即使达到充分就业,也可能有部分失业者

D. 是指除了自愿失业、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以外,所有愿意工作的人都有工作的状态

2. 下列不正确的选项有

A. ED=0时说明需求完全具有弹性

B. ED=1时说明需求弹性单一

C. ED>1时说明需求缺乏弹性

D. 0

3. 某种商品的供给曲线的移动是由于

A. 商品价格的变化

B.生产技术条件的变化

C.生产该商品的成化变化

D.政府向生产企业提供补贴

4. 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价格与需求量的组合从A点移动到B点是

A.需求的变动

B. 收入的变动

C. 需求量的变动

D. 价格变动引起的

5. 下列哪些属于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A. 彩电行业的价格决定

B. 经济总体状况,如失业和通货膨胀问题

C. 农产品市场上的供给与需求的相互作用

D. 一家电冰箱企业的产量水平

6. 在短期成本理论中,下列哪几类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先下降再上升

A.平均可变成本

B. 固定成本

C. 边际成本

D. 平均固定成本

7. 在经济萧条时期,政府可以选择的货币政策是(

A. 降低法定准备率

B. 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政府债券

C. 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政府债券

D. 降低再贴现率

8. 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

A. 一国的资源总能被充分利用

B. 由于资源是稀缺的,所以在生产时必然要进行选择

C. 由于资源是稀缺的,所以总得不到充分利用

D. 假定所有资源能得到充分的有效利用,则只有减少Y物品生产,才能增加X物品的生产

9. 如果只有一种生产要素可以变动,那么,该要素合理投入量应该处于

A. 生产要素投入的第二区域

B. 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都递增的阶段

C. 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都递减并且大于0的阶段

D. 平均产量递增,而边际产量递减的阶段

10. 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有

A.充分就业

B. 价格稳定

C. 经济增长

D. 国际收支平衡

判断题

1.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之间毫无关系。

A. 错误

B. 正确

2. 因为资源是稀缺的,所以产量是既定的,永远无法增加。

A. 错

B. 正确

3. 需求的收入弹性表示商品需求变动对收入变动的反映程度

A. 错误

B. 正确

4. 一件商品的效用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所以是可以客观评价的。

A. 错误

B. 正确

5. 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越高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 6.? 9.?

1.×

2.×

3.√

4.×

5.×

经济学判断题

1、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宏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

A.正确 B.错误

2、需求的价格弹性为零意味着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A.正确 B.错误

3、在此图中,两点上消费者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4、短期内管理人员的工资属于可变成本。

A.正确 B.错误

5、奥肯定理说明了失业率和总产出之间高度负相关的关系。

A.正确 B.错误

6、某公司生产汽车,每辆平均成本5万元,汽车行业的平均利润率为8%,据成本加成法定价每辆汽车价格为万元。

A.正确 B.错误

7、三种方法计算GDP,支出法反映的是其分配情况,收入法反映的是其最终用途,生产法反映的是其部门构成。

A.正确 B.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