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传承与保护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营造是古代中国对建筑的称谓,即是一种行业的表 达,也是一种人类生产活动的描述(如风水,武术, 书法等)
中国相关建筑营造技艺被列入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 遗产项目已经达到38项之多,其中大部分均为民 间传统技艺,即民居营造技艺。
这些技艺虽然也受到城市化进程的冲击而日渐衰微, 但很多项目还是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为不同民族不 同地区的民众所传承和延续,成为民族文化的象征 和标志,其所蕴含的哲理和美学思想成为造
“营”,相近于建筑规划与设计,其中包括了选址相地、 规划布局、功能设置、体量尺度等等。比如古村落的选 址、规划(涉及时空观、宇宙观、自然观诸方面的知识 与实践);村落中的广场、水口、廊桥等空间场所(包 括其中所举行的各种民俗、祭祀、礼仪活动)的布局, 构成了典型的文化空间;建筑的庭院、天井、形态、形 式、色彩装饰样式的选择与优化等也都是“营”的重要内 容。
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传承与保护
背景
截止目前,国务院批准公布了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1372项。中国传统木结构建 筑营造技艺等30项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木拱桥传统 营造技艺等7项入选“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总数达37项,成为世界上入选项目最 多的国家。另有1项列入联合国“优秀实践名册”,是入选联合国人类非遗名录最多的国家,也 是三类名录都有项目入选的少数国家之一。各省(区、市)人民政府也公布了省级非物质文 化遗产名录共11042项。大部分市、县也建立了本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省、市、县 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体系基本建立。认定和命名了四批共1986名国家级非物 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省级传承人12294名,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活态传承。 完成了首次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面普查,共收集珍贵实物和资料29万件,普查文字记录达20亿 字,拍摄图片477万张,普查资源总量近87万项,在16省建设了18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 区。
• 二、 农畜矿产品加工(制盐、制茶、酿造、 制革、火药花炮、腌制、制香、制碱)
• 六、 金属采冶加工(采冶、铸造、锻造、 装饰)
• 七、 髹漆 • 八、 家具制作
• 三、 营造技艺(建筑、车船、桥梁)
• 四、 织染与服饰(桑蚕丝织、棉纺织、毛 纺织、麻纺织、印染、服装缝纫)
• 九、文房四宝(造纸、制墨、制笔、制砚、 颜料)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
• 1、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 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手工艺;6、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指集中开展民众传 统文化活动的地点,或定期展现特定事件的时间。这种时间和空间因其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存在而存在)。
• 15、俄罗斯族民居营造技艺 • 16、撒拉族篱笆楼营造技艺 • 17、藏族碉房营造技艺 • 18、北京四合院传统营造技艺 • 19、雁门古建筑营造技艺 • 20、石库门建筑营造技艺 • 21、土家族转脚楼营造技艺 • 22、维吾尔族民居建筑技艺(阿依旺赛来) • 23、羌族雕房营造技艺 • 24、甘肃河州白塔寺川传统建筑营造技艺 • 25、江西庐陵传统建筑营造技艺 • 26、乐平戏台营造技艺 • 27、赣南围屋营造技艺 • 28、扬州造园技艺
• 十、 印刷(雕版、木板水印、木活字)
• 五、 编织扎制(竹编、草编、棕编、藤编) • 十一、特种工艺(装裱、文物修复等)
(一)、营造技艺的基本概念
2009年“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 被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 作名录,标志着中国传统营造技艺成为 了全人类的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工作 也进入了新的阶段。
建筑风格和技艺密不可分的,风格往往是技艺的一 种外在表现形式。技艺本身其实就包含着技术与艺 术这两个方面,因而技艺也可以界定为技术与艺术 风格的统一,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技与艺的合一, 这表现在结构与构造的完美结合,构造与装饰的完 美结合,功能与艺术的完美统一。
为什么采用木结构
木构建筑体系是中国传统建筑对原始木构建筑自然 选择的结果,优点如取材方便,易于加工;缺陷如 易糟朽腐烂、失火焚毁等。
“勒勒车”,蒙古式牛车
聚元号弓箭
• 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则将入选项目划分为十个类别:民间文学、民间音乐、传 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曲艺、传统美术、传统手工艺(营造技艺被归入传统手工技艺 类)、体育竞技、传统医药和民俗活动。
杨柳青年画线版
滩头年画(门神)
传统技艺的分类
• 一、 工具器械制作(器械、仪表、乐器、 日用器具)
“造”指建造,包括选材加工,制作安装等,是具有技术 内涵的系统工程。传统营造行业以木作和瓦作为主,集 多工种于一体。在营建过程中,一般以木作作头为主, 控制整个工程的进度和各工种间的配合。各个工种的工 匠各司其职,在协调中保证工程有条不紊的进行。
二、何为(营造)技艺
(营造)技艺是建筑构思与设计得以实现的技术及 其艺术表达,本身包含了多重内涵,包括通过训练 后天获得的一种实现设计目标或任务的技能;为空 间和造型需要而创造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完整的工 艺系统;具有独特性或经验性的工巧和诀窍等。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是指以木结构营造为 核心的技艺体系,即以木材为主要建筑 材料,以榫卯为主要结合方式,以模数 制为设计方法和以传统手工工具进行加 工安装的建筑技术体系。
国家级非遗营造技艺名录项目(28项,相关项目达35项)
• 1、 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 • 2、 客家土楼营造技艺 • 3、 苗寨吊脚楼营造技艺 • 4、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 • 5、 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 • 6、 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 • 7、 石桥营造技艺 • 8、 婺州传统民居营造技艺 • 9、 徽派传统民居营造技艺 • 10、闽南民居营造技艺 • 11、窑洞营造技艺 • 12、黎族船型屋营造技艺 • 13、蒙古包营造技艺造技艺 • 14、哈萨克族毡房营造技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