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

合集下载

1、大气概况

1、大气概况


地球
电离层大气在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作用下,处于 高度电离状态,使无线电波在地面和电离层之间多次反射, 实现了远距离无线电短波通信
1、300千米以上的大气层气温高达1000℃以上,但在其 中运行的人造卫星不会烧毁,主要是因为:
A、卫星与大气处于相对静止 B、卫星在大气中高速运动,能很好地散热
三、气温的时空变化
1、空间变化——垂直变化和水平变化 气温垂直分布 海拔差异
气温水平分布
纬度差异 海陆差异
2、气温的时间变化 (日变化和年变化)
(1)气温的日变化
B-D,太阳辐射小于地面辐射,地面热量亏损,降温 D-B,太阳辐射大于地面辐射,地面热量赢余,升温
C-14时,大气辐射最强,气温最高 B-13时,地面辐射最强,地温最高 A-12时,太阳辐射最强
最高气温—正午过后(14时左右), 最低气温—日出前后
1、气温的日变化
2、气温日较差
较大的气温日较差,白天温度高,有利于植物有机质的制造; 夜间温度低,可以减少植物的呼吸损耗,利于植物营养物质的 积累,使果实饱满,瓜果含糖量高。
(1)太阳辐射的日变化(高低纬、阴晴天、冬夏)
(2)地面影响程度(山顶与山谷) (3)下垫面比热容(海陆)
球生命的保护伞” 形成云、雨、雾、雪等天 水汽: 气现象的物质 是成云致雨 影响地面和大气的温度 的必要条件
固体杂质:凝结核
2.人类活动对大气成分和含量的影响
①人类燃烧煤、石油等矿物燃料 ---→ 大气中的 二氧化碳 含量增加 ②人类广泛使用电冰箱、冰柜 ---→大气中的 氟氯烃 含量增加 ---→平流层大气中 臭氧 含 量减少 ③其它:工业排放污染气体、植被减少固体 杂质增多等
F ①大气吸收地面辐射,H ②大气逆辐射补充

大气

大气

大气控制污染技术一、名词解释1.大气:是指环绕地球的全部空气的总和。

2.环境空气:是指人类,植物,动物和建筑物暴露于其中的室外空气。

3.大气污染: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态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生态环境。

4.温室效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微量气体可以使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无衰减地通过,但却可以吸收地表的长波辐射,由此引起全球气温升高的现象。

5.气溶胶:气体介质和悬浮在其中的分散粒子所组成的系统。

6.总悬浮颗粒物: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vm的颗粒物。

7.可吸入颗粒物: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vm的颗粒物。

8.一次污染物:是指直接从污染源排列大气中的原始污染物质。

9.二次污染物:指由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已有组分或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经过一系列化学或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的与一次污染物性质不同的新污染物质10.大气污染综合防治:为了达到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控制目标,对多种大气污染控制方案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区域适应性和实施可能性等进行最优化选择和评价,从而得出最优的控制技术和工程措施。

1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是以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群健康的基本要求为目标,而对各种污染物在环境空气中的允许浓度所作的限制规定。

12.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是以实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为目标,对从污染源排入大气得污染物浓度(或数量)所作的限制规定。

13.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标准:为了保证达到污染物排放标准而从某一方面作出的具体技术规定,目的是使生产,设计和管理人员容易掌握和执行的标准。

14.燃料:用以产生热量或动力的可燃性物质15.煤:是一种复杂的物质聚集体,主要可燃成分是C,H及少量O2,N2,S,等一起构成的有机聚合物16.灰分:是煤中不可燃矿物质的总称17.挥发分: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分解出的可燃气态物质18.固定炭:从煤中扣除水分、灰分及挥发分后剩下的部分19.收到基:以包含全部水分和灰分的燃料作为100%的成分,亦即锅炉燃烧的实际成分20.空气干燥基:以去掉外部水分的燃料作为100%的成分,亦及在实验室内进行燃料分析时的样品成分21.干燥基:以去除全部水分的燃料作为100%的成分22.干燥无灰基:以去掉水分和灰分的燃料作为100%的成分23.燃烧:指可燃混合物的快速氧化过程,并伴随着能量(光和热)的释放,同时使燃料的组成元素化为相应的氧化物。

大气分层示意图

大气分层示意图

大气分层示意图大气分层按照大气在垂直方向的各种特性,将大气分成若干层次。

按大气温度随高度分布的特征,可把大气分成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

按大气各组成成分的混和状况,可把大气分为均匀层和非均匀层。

按大气电离状况,可分为电离层和非电离层。

按大气的光化反应,可分为臭氧层。

按大气运动受地磁场控制情况,可分有磁层。

地球大气按其基本特性可分为若干层,但按不同的特性有不同的分层方法。

常见的分层方法有:自地球表面向上,随高度的增加空气愈来俞稀薄。

大气的上界可延伸到2000~3000公里的高度。

在垂直方向上,大气的物理性质有明显的差异。

根据气温的垂直分布、大气扰动程度、电离现象等特征,一般将大气分为五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层(又称外逸层或逃逸层)。

接近地面、对流运动最显著的大气区域为对流层,对流层上界称对流层顶,在赤道地区高度约17~18千米,在极地约8千米;从对流层顶至约50千米的大气层称平流层,平流层内大气多作水平运动,对流十分微弱,臭氧层即位于这一区域内;中间层又称中层,是从平流层顶至约80千米的大气区域;热层是中间层顶至300~500千米的大气层;热层顶以上的大气层称外层大气。

1 对流层(troposphere)对流层是大气的最下层。

它的高度因纬度和季节而异。

就纬度而言,低纬度平均为17~18公里;中纬度平均为10~12公里;高纬度仅8~9公里。

就季节而言,对流层上界的高度,夏季大于冬季,例如南京夏季对流层厚度可达17公里,冬季只有11公里。

对流层集中了整个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水汽,它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1)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平均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5℃。

其原因是太阳辐射首先主要加热地面,再由地面把热量传给大气,因而愈近地面的空气受热愈多,气温愈高,远离地面则气温逐渐降低。

(2)空气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地面性质不同,因而受热不均。

暖的地方空气受热膨胀而上升,冷的地方空气冷缩而下降,从而产生空气对流运动。

大气的基本特性

大气的基本特性
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年变化约7%; 可照时数——太阳辐射强度与可照时数成正比,
夏强冬弱。
2、太阳辐射在大气中的减弱过程
◆大气的吸收:能吸收太阳辐射的物质包括臭氧、 氧、水汽、二氧化碳、云、雨滴、气溶胶粒子等, 它们选择性吸收太阳辐射(太阳光谱的两端)。
◆大气的散射和反射: 空气质点小,选择散射短波辐射;而水滴、尘埃 等质点大,散射无选择性,称为漫射。散射波长 集中于可见光波段。
2、气温的年变化 指一年内气温的高低变化。年最高气温出
现在夏至后的7月或8月,年最低气温出现在冬 至后的1月或2月。
一年中最热月的平均气温与最冷月的平均 气温之差,称为气温的年较差。年较差随纬度 增高而增大,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减少;大陆大 海洋小;内陆大沿海小。
气温的年变化反映了气候上的冷暖,是划 分气候季节的重要指标。
④洋流的影响大,中纬度西岸气温比同纬度的
东岸高。冬季气太温平洋的和空大间西分洋布北部等温线急剧
向北凸出,反映黑潮暖流、阿留申暖流、墨西 哥湾暖流的强大增温作用;夏季北半球等温线 沿非洲和北美西岸向南凸出,反映了加那利寒 流和加利福尼亚寒流的影响。
⑤南半球冬夏最低气温都出现在南极,北半球 则夏季在极地、冬季在高纬大陆东部、西伯利 亚和格陵兰。最高气温北半球夏季出现在低纬 大陆内部热带沙漠地区。
◆低压槽:简称槽,由低低压压槽向外延伸出来的狭长区 域,或一组未闭合的等压线向气压较高一方突出的 部分。在槽内各等压线弯曲最大处的连线,称为槽 线。槽附近空间等压面形如山谷,空气向槽内辐合 上升; ◆高压脊:简称脊,由高压向外延伸出来的狭长区 域,或一组未闭合的等压线向气压较低一方突出的 部分。在脊中各等压线弯曲最大处的连线,称为脊 线。脊线附近空间等压面形如山脊,空气向外辐散; ◆鞍(鞍型气压区):两个高压与两个低压相对应 的中间区域,其附近空间等压面形状似马鞍。

大气的基本特征汇总

大气的基本特征汇总

600
500
400
300
200
180
160
140
120
100
90
80
85
70
60
55
50
40
30
20
15
10
0
散逸层
热成层
中间层 平流层 对流层
大气中主要气象要素
气温 气压 湿度 风向、风速 云量 降水量 能见度
风速仪 (测风速、风向)
百叶箱 (测气温)
雨量计 (测雨量)
气象观测场布置图
1.定义:表示大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单位 :
摄氏度(℃)温标,以气压为1013.3hpa或者相
当于760mmhg时纯水的冰点为零度(0℃),沸点为10
0度(100℃),其间等分100等份中的1份即为1摄氏
度。

绝对温标,以K表示,这种温标中一度的间隔与摄

氏度相同,其零度称为“绝对零度”,规定为等于摄 氏—273.15℃。因此水的冰点为273.15K,沸点为373.
气溶胶 (Aerosols)
固态微粒 液态微粒
18
火山灰
19
气溶胶对气候的影响:
气溶胶粒子会吸收和反射太阳辐射,减少紫外线通过,使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大大减弱,导致地面温度降低。
大气中气溶胶粒子增加,增多了凝结核,使云量、降水量 、雾的频率增多,对地表亦起冷却作用(阳伞效应)
气溶胶放大照片
大气的结构
大气层高度(大气的上界)的确定 ⑴物理上界——极光----1200千米 ⑵密度上界——2000-3000千米
大气的垂直结构
根据垂直方向上大气 温度变化、运动状态 、密度及成分的变化 等,将大气分为:对 流层、平流层、中间 层、热层、外层

形容非常大气的成语

形容非常大气的成语

形容非常大气的成语有:
1.宏才大略:形容人有非常宏伟的才能和远大的谋略。

2.雄才大略:形容人有卓越的才能和非凡的谋略。

3.气吞山河:形容气势非常宏大壮观,像吞没山河一样。

4.气贯长虹:形容气势非常磅礴,好像贯穿整个天空的长虹。

5.气度不凡:形容人的气质、风度非常出众,不同凡响。

6.大气磅礴:形容气势非常宏大壮观,充满整个空间。

7.挥斥八极:形容气势非常豪迈,可以指挥和斥责四面八方。

8.英姿勃发:形容英姿飒爽,充满朝气和活力。

9.豪情万丈:形容豪迈的情感非常强烈,充满激情和豪迈。

10.雄心壮志:形容雄健的志向和坚强的意志,通常用于形容有远
大抱负的人。

大气的ppt课件

大气的ppt课件
大气的ppt课件
目录
• 大气的组成与结构 • 大气与气候 • 大气污染与环境保护 • 大气科学的应用 • 大气科学研究方法
01
大气的组成与结构
大气层的结构
01
地球大气层由多个层次 组成,包括对流层、平 流层、中间层和热层等 。
02
对流层是大气层中最低 的层次,包含人类生活 的大部分天气现象。
03
气候变化研究与预测
气候变化研究
探究全球气候变化的规律、原因和影响,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
气候预测
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趋势,为决策者提供决策支持,帮助社会适应气候变化。
农业与生态系统的气象服务
农业气象服务
提供农业种植区划、作物生长监测、 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气象服务,提高 农业生产效益。
生态系统气象服务
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良 性循环,为子孙后代创造一个更好的生存 和发展环境。
04
大气科学的应用
气象预报与灾害预警
天气预报
利用气象卫星、雷达和地面观测数据 ,对未来天气进行预测,为公众提供 出行建议和农业生产指导。
灾害预警
通过监测极端天气事件,如暴雨、台 风、暴风雪等,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减少灾害损失。
03
大气污染与环境保护
大气污染的来源与影响
来源
工业排放、交通尾气、农业活动 、生活污染
影响
空气质量恶化、人类健康问题、 生物多样性受损、气候变化
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01
02
03
04
政策法规
制定严格的排放标准,加强执 法力度
技术革新
推广清洁能源,改进生产工艺
公众参与
提高环保意识,减少污染行为

大气名词解释

大气名词解释

大气:是指地球环境周围所有空气的总和。

环境空气:是指暴露在人群、植物、动物和建筑物之外的室外空气。

大气污染:指自然界中局部的职能变化和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改变大气圈中某些原有成分和向大气中排放有毒害物质,以致使大气质量恶化,影响原来有利的生态平衡体系,严重威胁着人体健康和正常工农业生产,以及对建筑物和设备财产等的损坏。

空燃比:单位质量燃料燃烧所需要的空气质量空气过剩系数:实际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量之比。

以 表示,通常>1气温直减率:单位高度(通常取100米)气温的变化值干绝热直减率:干空气块(包括未饱和的湿空气块)绝热上升或下降单位高度(通常取100m)时,温度降低或升高的数值。

位温:一干空气块绝热升降到标准大气压处所具有的温度称为位温大气稳定度:是指在垂直方向上大气稳定的程度即是否易发生对流。

城市热岛环流:是由城乡温度差引起的局地风。

吸收速率:吸收质在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界面而被吸收剂吸收的量传质单元数:反应吸收质被吸收的难易成度。

传质单元高度:完成一个传质单元的分离任务所需要的填料高度。

传质单元:气体通过单元填料层而发生的浓度变化等于该传质单元内气相平均推动力时,则此单元称为传质单元吸附剂:被吸附到固体表面的物质称为吸附质,能够附着吸附质的物质成为吸附剂。

催化剂:能够降低该反应的活化能从而提高化学反应速率,但不影响化学反应的平衡。

吸附活性:是吸附剂吸附能力的标志,常以吸附剂上已吸附吸附质的量与吸附剂量之比的百分数来表示。

其物理意义是单位吸附剂所能吸附吸附质的量。

1燃料燃烧时气体和固体燃料产生污染物的量和种类的区别?答:气体:气态燃料典型代表为天然气,主要由烷烃和少量如H2O、CO2、N2、He和H2S 等。

其燃烧产生的主要产物则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不完全燃烧将产生黑烟,一氧化碳和极少量硫的氧化物。

固体:煤是最重要的固体燃料,可燃成分主要是由碳、氢以及少量氧、氮和硫等一起构成的有机聚合物。

其燃烧的污染物主要有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硫的氧化物、少量氮氧化物、烟、飞灰、金属及其氧化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1.大气污染系数:指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使得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人们的福利,甚至危害了生态环境。

2.总悬浮颗粒物TSP: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100um的颗粒物。

3.可吸入颗粒物PMb: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10um的颗粒物。

4.一次污染物:直接从污染源排放到大气中的原始污染物质。

5.二次污染物:由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已有组分或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经过一系列化学或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的的与一次污染物性质不同的新污染物。

6.大气稳定度:是指在垂直方向上大气的稳定程度,即是否易于发生对流。

7.温度层结:气温沿垂直方向高度的分布,可用坐标图上的曲线表示,这种曲线成为气温沿高度分布曲线或温度层结曲线。

8.干绝热直减率:干空气块绝热上升或下降单位高度时,温度降低或升高的数值。

9.收到基:以包括全部水分和灰分的燃料作为100%成分,即锅炉燃料实际成分。

10.理论空气量:单位量燃料按燃烧反应方程式完全燃烧所需空气量。

11.理论烟气体积:在理论空气下量下,燃料完全燃烧,所生成的燃气体积。

12.粉尘:呈堆积状态存在的颗粒物。

13.斯托克斯直径ds:在同一流体中与颗粒的密度相同、沉降速度相等的圆球的直径。

14.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da:在空气中与颗粒物的沉降速度相等的单位密度的圆球的直径。

15.粒径分布:是指不同粒径范围内的颗粒的个数所占的比例。

16.粉尘的堆密度:呈堆积状态存在的粉尘,它的堆积体积包括颗粒之间和颗粒内部的空隙体积,以此堆积体积求得的密度。

17.起始电晕电压:开始产生电晕电流时所施加的电压。

18.电晕闭塞:当含尘量大到某一数值时,电晕现象消失,颗粒在电场中根本得不到电荷,电晕电流几乎为零,失去除尘作用。

19.惰性碰撞参数:粒子的停止距离Xs与液滴直径Dc的比值。

20.气体吸附:是用多孔固体吸附剂将气体或液体混合物中一种或数种组分浓集于固体表面,而与其他组分分离的过程。

21.分布比:烟气实际体积流量与滤布面积比。

22.分割粒径:与yi=50%相对应的粒径。

23.空气过剩系数:一般把超过理论空气量多供给的供气量称为过剩空气量,d=va/va0=实际空气量/理论空气量。

24.温室效应,指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射入地面,但地面向外排放的长波热辐射却被大气CO2和其他微量气体吸收,由此引起全球气温升高的现象。

简答题1.根据逆温的生成过程,说出逆温类型及其危害。

1)可分为辐射逆温,下沉逆温,干流逆温,湍流逆温,锋面逆温。

2)由于污染的空气不能穿过逆温层,而只能在其下积聚或扩散,所以可能做成严重空气污染。

2.空气燃料比对燃烧过程形成的污染物种类和总量有什么影响?低空燃比时,燃料燃烧不完全易生成CO和HC,NOx排放很少,高空燃比时,燃料燃烧充分,火焰温度高,CO和HC排放少,NOx生成量高,存在一个最佳点,CO,HC和NOx的排放总量最低。

3.燃料完全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什么?1)空气条件2)温度条件3)时间条件4)燃料与空气混合条件4.如何定量判断大气稳定度?稳定度对扩散有什么影响?a=g(r-rd)△Z/T1)r>rd时,a>0,大气不稳定2)r<rd时,大气稳定3)r=rd 时,大气中性影响:大气不稳定,湍流程度高,有利于污染物扩散;中性条件下,湍流程度低,污染物垂直扩散一般;稳定大气层,烟流处于逆温层中,湍流程度极小,对于污染物垂直扩散不利。

5“酸雨”的定义,形成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简述控制酸雨的主要途径。

PH<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称为酸雨。

其形成主要是因化石燃料燃烧和汽车尾气排放的SOx 和NOx 在大气中形成H2SO4和HNO3,又以雨雪雾的形式返回地面。

危害森林和水生态系统,改变土壤性质和结构,腐蚀建筑物,损害人体呼吸道和皮肤。

控制方法:采用低硫燃料和清洁能源替代,燃料脱硫和末端尾气脱硫。

6.重力沉降除尘机理,提高除尘效率途径。

机理:通过重力作用使尘粒从气流中沉降分离的除尘装置。

提高效率:η=uLW(n+1)/Q ,增加沉降室长度,降低沉降室高度等。

(百度的)8.简述电除尘器的结构及离子荷电机理。

1)电晕电极,集尘极,高压供电设备,气流分布板2)电场荷电:离子在静电力作用下做定向运动,与粒子碰撞而使离子荷电。

扩散荷电:是由离子的扩散现象而导致离子荷电过程。

9.高比电阻粉尘将会干扰电场条件,并导致除尘效率下降,简述克服高比电阻影响的方法。

方法:保持电极表面尽可能干净,采用较好的供电系统,烟气调质,发展新型电除尘器。

10.目前袋式除尘器采用哪几种清灰方式?为什么不能清灰过分?1)机械振动清灰2)逆气流清灰3)脉冲喷吹清灰清灰不能过分,即不能破坏颗粒初层,否则会引起除尘滤明显降低,若除尘器压力过高,还会使除尘系统的处理气量显著下降,影响排风效果。

11.选择除尘器时应该注意哪几方面问题?1)选用除尘器必须满足排放标准规定的排放要求2)粉尘颗粒的物理性质3)气体的含尘浓度4)烟气温度和其他性质5)收集粉尘处理问题6)其他因素:设备位置,可利用空间。

12.硫化床燃烧脱硫过程中,煅烧温度为何有一最佳温度。

出现这种原因与脱硫剂的孔隙结构变化有关,温度较低时,脱硫剂煅烧产生的孔隙少,孔径小,反应几乎被限制在颗粒表面,随温度增加煅烧反应速率增大,伴随着气体的大量释放,孔隙迅速扩展膨胀,相应的与SO2反应的脱硫剂面积变大,从而有利于反应的进行,但是当床温超过平衡温度约50度以上时烧结作用变得越来越严重,结果使煅烧获得的大量孔隙消失,从而造成了脱硫活性降低。

13.简述催化剂的组成及性能,说出几种在催化转化法净化气态污染物常用催化剂组成:活性组分,助催化剂和载体性能: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V2O5,Pt ,Pd,CuCrO2计算%15.192369.012369.0/1/2369.010*5.1910*2.2*210b b b %5.1910*2.2.122224co 242=+=+=+=∴===---Hb O COHb Hb O COHb Hb O COHb COHb COHb P P M H O COH COH CO CO o ρ饱和度解:率。

终达到饱和水平的百分浓度最变,求,如果这种浓度保持不,平均含氧量为为设人体中的气体含kgm V V V kgm CO SO kgm kg m olN m ol SO m ol O H m ol CO kgm kg O N kgN S H C CO SO S N O H C N a fg fg N N N /33.121.0*62.1027.11)1(/68.1162.10*1.1%10)3(%96.15%100*49.44625.71%%07.0%100*49.4463125.0%kg/mol 49.44650.5699.502)2(/27.11/mol 99.50293.3743125.05.5625.7193.37478.3*1875.99,3125.0,5.562/113,25.1/62.10/mol 12.47478.31*1875.991:78.3:/mol 1875.99625.03125.025.2825.711625.0------------------25.1------------20-----------------3125.0----------------3125.0-----------10------------------25.28-----------------113------------113-----------------25.71---------------25.71------------855-----------------mol-----------mol ---------g -------kg 1%103)2(kg 11%0.1%2.0%0.2%3.11%5.85.23003223222232222=+=-+========-===+++=∴========+=∴==-++=-α产生烟气量时,所需空气量过剩空气为干烟气量理论烟气量烟气组成为)(理论空气量干空气中)理论需氧量(需氧数摩尔数重量燃油含解:生的烟气量时,所需的空气量及产)当空气的过剩量为(的最大浓度的浓度和干烟气中生的理论烟气量所需的理论空气量和产)燃油试计算:(:,:,:,:,:如下:已知重油元素分析结果 hm ol G L X Y Y G L Y Y hm ol h m G XY SO SO SO h m SO B S MAX B S N B N /10*08.810*1205.2*5.1*4.255.1*4.254.252637/053.000263.0053.00)(00263.04750/%5*%5*5000053.0%95/%5/10*1205.2/475095.0*50005.17.26%95%5/5000.365121min 2153*22232====-=--=========解:倍,用水量应为多少?水量的试求,若用水量为最小的两相间平衡关系的操作下,,气液逆流接触,在塔率为的回收,需求占,其中,气体流量为混合气中的在吸收塔中用清水吸收km Z Z KC T Z Z RTgM P P C Z RTgM P dZ RTgM P dp RTPM RT M m PV dZ g dp P P O 7.5283*314.8029.0*8.91000500ln 28310)(ln ln ,)1()2()2(,)1(a h 500a h 1000.41212=∆⇒∆-===--=∴+-=-===-=设积分得得带入则将空气视为理想气体,式解:由气体静力学方程队员向上爬了多少米?,试问登山测得气压为,登山到达某高度后又测得气压为一登山运动员在山脚处ρρ逆温不稳定不稳定不稳定稳定以下同理逆温解:相应气温高度地面气温测定编号定度进行分类平均温度梯度对大气稳定高度的气温数据,按用测得的地面气温和一,0100/004.0100/004.0,100/2100/2,100/1100/1,100/16.1100/16.1,100/72.0100/72.0,00100/22.14581.217.260.28------0.20------0.5---9.8----6.15---7.26--700------500-----2000---580----763---458------0.25-----0.30-----0.25---6.15---1.21---1.21--6--------5-------4-----3------2------1---.5665544332211111<-==>=-=>=-=>=-=<=-=<-=∴>=-=∆∆=m K r mK G rd m K r mK G rd m K r mK G rd m K r mK G rd m K r mK G G r m K Z T G符合层流区段假设解:粘度捕集最小粒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