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解酸化池工艺详解
水解酸化池的工作原理

水解酸化池的工作原理水解酸化池是污水处理工艺中常见的一种处理设备,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有机物的水解和酸化过程。
水解酸化池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物质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和无机物,进而提高污水的生物可降解性,为后续的生物处理提供更好的条件。
首先,水解酸化池中的微生物通过水解作用将大分子有机物质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质。
在水解过程中,一些难降解的有机物质被分解成易降解的小分子有机物,如蛋白质、淀粉等被水解成氨基酸和糖类物质。
这些小分子有机物质更容易被微生物降解,提高了污水的生物可降解性。
其次,水解酸化池中的微生物通过酸化作用将小分子有机物质转化成有机酸。
在酸化过程中,微生物将水解产生的小分子有机物质氧化成有机酸,如乙酸、丙酸等。
有机酸的产生降低了污水的pH值,改善了后续生物处理过程中的微生物生长环境,促进了有机物质的降解和去除。
此外,水解酸化池中的微生物还通过产生一些辅助酶类物质,促进有机物质的降解。
这些酶类物质可以加速有机物质的水解和酸化过程,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
总的来说,水解酸化池通过水解和酸化作用,能够有效地降解有机物质,提高污水的生物可降解性,为后续的生物处理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同时,水解酸化池还可以减少有机物质的负荷,降低后续处理设备的负担,是污水处理工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实际应用中,水解酸化池的工作原理需要根据不同的污水水质和处理要求进行调整和优化,以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
同时,对水解酸化池的操作和管理也需要严格控制,保证其稳定的运行和处理效果。
综上所述,水解酸化池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微生物的水解和酸化作用,将有机物质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和有机酸,提高污水的生物可降解性,为后续的生物处理提供更好的条件。
水解酸化池在污水处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对其工作原理的深入理解和有效运用,能够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和质量。
医院污水处理厂的设计-水解酸化-接触氧化工艺

contents
目录
• 医院污水处理厂设计概述 • 水解酸化工艺介绍 • 接触氧化工艺介绍 • 水解酸化-接触氧化联合工艺介绍 • 医院污水处理厂设计案例分析
01
CATALOGUE
医院污水处理厂设计概述
设计原则与目标
高效性
确保污水处理效率高,达到排放标准 。
水解酸化工艺的应用场景
医院污水处理
医院产生的污水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病菌,水解酸化工艺能 够有效去除有机物和病菌,为后续处理提供有利条件。
工业废水处理
对于含有高浓度有机物的工业废水,如食品加工废水、造纸 废水等,水解酸化工艺能够提高有机物去除率,降低后续处 理难度。
03
CATALOGUE
接触氧化工艺介绍
接触氧化工艺原理
接触氧化工艺是一种生物处理技术,通过在曝气池中设置填 料,使微生物附着在填料表面生长,形成生物膜。在曝气过 程中,废水与生物膜充分接触,废水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吸 附并氧化分解,最终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接触氧化工艺利用了生物氧化的原理,通过提供足够的氧气 和适宜的环境条件,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从而达到净 化废水的目的。
酸化菌作用
酸化菌将小分子有机物进一步转化为 脂肪酸和醇类物质,为后续好氧处理 提供有利条件。
水解酸化工艺特点
提高有机物去除率
水解酸化工艺能够提高有机物的去除率,降低后续处 理负荷。
减少能耗
水解酸化工艺在厌氧环境下进行,相较于好氧处理, 能够减少能耗。
产生恶臭气体
水解酸化工艺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恶臭气体,需要 注意通风和除臭措施。
04
CATALOGUE
水解酸化-接触氧化联合工艺介绍
水解(酸化)工艺

水解(酸化)工艺水解(酸化)工艺属于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的改进型,适用于处理低浓度的城市污水,它的水力停留时间为3~4小时,能在常温下正常运行,不产生沼气,流程简化,并在基本不需要能耗的条件下对有机物进行降解,降低了造价和运行费用。
水解池内分污泥床区和清水层区,待处理污水以及滤池反冲洗时脱落的剩余微生物膜由反应器底部进入池内,并通过带反射板的布水器与污泥床快速而均匀地混合。
污泥床较厚,类似于过滤层,从而将进水中的颗粒物质与胶体物质迅速截留和吸附。
由于污泥床内含有高浓度的兼性微生物,在池内缺氧条件下,被截留下来的有机物质在大量水解—产酸菌的作用下,将不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溶解性物质,将大分子、难于生物降解的物质转化为易于生物降解的物质(如有机酸类)。
经过水解后的污水的可生化性进一步提高,通过清水区排出池外进入后续好氧系统进一步处理。
由于上述原因以及水解酸化的污泥龄较长,所以在污水处理的同时,污泥得以稳定减容。
在水解酸化池中,主要以兼性微生物为主,另含有部分甲烷菌。
水解酸化池中COD的降低,主要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过程中吸收有机污染物作为营养物质,以及大分子物质降解为有机酸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同时还包括硫酸盐的还原、氢气的产生及少量的甲烷化过程等。
总之,水解(酸化)工艺具有以下特点:1)在城市污水处理中,多功能的水解(酸化)池较功能专一的传统初沉池对各类有机物的去除效率高,节能降耗。
以多功能的水解池取代功能专一的初沉池,水解(酸化)池对各类有机物的去除率远远高于传统的初沉池,其COD、BOD、SS去除率分别达到25-30%、15-25%、65-70%,从数量上降低了对后续处理构筑物的负荷。
水解池用较短的时间和较低的能耗完成了部分有机污染物的净化过程,使该组合工艺较常规工艺节能20%~30%。
2)污泥相对稳定水解(酸化)—曝气生物滤池工艺较常规工艺污泥量减少了15~30%,整个工艺的剩余污泥最终从水解酸化池排出。
污水处理水解酸化池

污水处理水解酸化池污水处理水解酸化池是污水处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份,主要用于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调节污水的酸碱度。
下面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水解酸化池的标准格式文本。
一、引言污水处理水解酸化池是污水处理过程中的一道关键工艺,通过水解和酸化反应,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分解为可生物降解的物质,为后续的生物处理提供良好的条件。
二、设计要求1. 处理规模:根据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处理能力确定水解酸化池的处理规模。
2. 水质要求:根据污水处理系统的出水标准,确定水解酸化池对污水的要求,包括COD、BOD、pH等指标。
3. 设计参数:确定水解酸化池的水力停留时间、温度、进水方式等设计参数。
4. 安全要求:考虑到水解酸化池可能产生的有害气体和腐蚀性物质,设计应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
三、工艺流程1. 进水:污水经过预处理后进入水解酸化池,通过进水管道均匀分布到水解酸化池中。
2. 水解反应:在水解酸化池中,有机物质经过水解反应,分解为有机酸、氨氮等可生物降解的物质。
3. 酸化反应:水解产物进一步经过酸化反应,有机酸被进一步降解为低份子有机物质,释放出更多的氨氮。
4. 混合搅拌:通过搅拌装置,保持水解酸化池内的混合均匀,促进反应的进行。
5. 出水:经过水解酸化反应后的污水,进入下一道处理工艺进行进一步处理。
四、设计计算1. 水力停留时间:根据处理规模和进水水质要求,计算水解酸化池的水力停留时间,普通为4-8小时。
2. 污泥产生量:根据进水COD浓度和水解酸化池的污泥产生系数,计算出污泥的产生量。
3. 混合搅拌功率:根据水解酸化池的体积和搅拌设备的类型,计算混合搅拌的功率需求。
五、设备选择1. 水解酸化池:根据处理规模和设计要求,选择适当的水解酸化池类型和尺寸,常见的有气浮式水解酸化池、机械搅拌式水解酸化池等。
2. 搅拌设备:根据水解酸化池的尺寸和搅拌要求,选择适当的搅拌设备,如机械搅拌器、气浮搅拌器等。
3. 进水管道:选择耐腐蚀性能好的管材,确保进水均匀分布到水解酸化池中。
【推选】水解酸化池PPT文档

2(生1分主大产.子水要量酸物解是 的阶质阶醋 有段降段酸 机(解,、 酸酸为固丁 ,化小体酸 故阶分物和p段子质H丙值)物降酸有,质解)下碳。为、降水。溶醇趋化解类势合性等,物的,与降物本此解质阶同为,段时脂大会,肪产酸酸 工1二混四由在 的3观2水2酸 二⑷常课学创产量条32产酸产二⑷常、 、 、 、 、 、程凝甲大小看解化排污堂习设氢的件甲化氢排污水水 水 水厌和设设和设沉 烷 量分 欣 : :泥 泥 教 和 轻 产 C。 烷 : 产 泥 泥解造氧解学置置解学置解O淀菌污 子赏指是 系的学伙松乙阶是乙系的酸2价微酸生任任酸生任酸-把泥 有学微一 统排的伴和酸段一酸统排、化水便生化一务务化一务化有的 机生生种 :放最合谐阶,种阶:放H池解宜物池起将将池起将池2机吸 物自物典 当点终作的段产典阶当点的酸,量的归画画的归画的,日酸附 ,己通型 水设目等学,甲型段水设优化在增结纳面面结纳面结常转截 使设过的 解在的方习在烷的还解在缺-此加构操中中构操中构B运化留 得计释发 酸污是式氛产菌发有酸污点I阶比 作 静 静 作 静O行为和污作放酵化泥“,围氢将酵化泥H段F较的止止的止2与沼兼 水品胞过 池区教自,产前过池区OS中缓要的的要的R维,气性 在,外程 内的是我使乙几程内的,滤慢点蝴蝴点蝴护吲。微 后评自污中为探学酸阶污中,,该 该由池,蝶蝶,蝶,反简哚生 续议由泥上了索生菌段泥上过 过于组强围围强围应单、物 的作酶达部不,时的产达部程 程产合调绕绕调绕器方粪为 处品或到,教顺刻作生到,能 能氢工在着着在着启便臭主 理连一可”利保用的一可加 加细艺设灿灿设灿动素的 单接定采,的持下乙定采速 速菌置烂烂置烂时和生 元在高用因掌良,酸高用有 有的动的的动的间硫物 以细度定此握好酸、度定机机活画花花画花较醇降 较胞后时本新的化后时C物 物动效翩翩效翩O长等解 少外应排堂知学阶应排的 的使2果翩翩果翩带作 的壁进泥课,习段进泥、降 降氨时起起时起有用 能上行方在完心产行方H解 解态一舞舞一舞2不下 耗的排式教成境生排式,,氮及定,,定,将 将良, 和固泥,法任。的泥,浓少要如如要如水 水气将 较定,每和务两,每度量先何何先何解 解味污 短酶排日学。个排日增的选预预选预后 后的水 的来泥排法碳泥排加甲定设设定设的 的副中 停完的泥的链的泥,酸对动动对动小 小产的 留成高一落以高一氧、象画画象画分 分物固 时生度至实上度至化甲,,子 子产体 间物的二上的的二还醇否否物 物生、 下催设次,短设次原等则则质 质。大 得化定。强链定。势物““进 进分 到反应调脂应降质预预一 一子 处应考以肪考低转设设步 步和 理。虑学酸虑,化动动转 转不 。排生、排为p画画化 化H易 出为醇出C””为 为上生 低中、低H菜 菜简简升4物活 心 醛 活和单单单 单,降 性,等性C不不的 的p解 的让物的OH能能化 化2的的 污学质污。使使合 合变有 泥生转泥用用物 物化机 ,带化,。。并 并为物 保着为保分 分甲降 留一乙留泌 泌烷解 高个酸高到 到菌为 活个盐活细 细创易 性任,性胞 胞造于 的务同的外 外了生 污通时污。 。适物 泥过产泥宜降 ,自生,的解 通主少通 化菌也利用部分物质合成新的细胞物质。 混凝沉淀-水解酸化-BIOFOR滤池组合工艺
污水处理水解酸化池

污水处理水解酸化池引言概述: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保工作,其中水解酸化池是污水处理系统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水解酸化池的原理、作用、操作方法和优化措施。
一、水解酸化池的原理1.1 水解作用:水解酸化池是通过细菌的水解作用将有机物质分解为有机酸、氨和其他溶解性有机物。
1.2 酸化作用:水解酸化池中的有机酸进一步被酸化菌转化为挥发性脂肪酸,产生大量的氢离子。
1.3 pH调节:水解酸化池中的氢离子会降低pH值,从而提供了适宜的环境条件,促进后续好氧处理的进行。
二、水解酸化池的作用2.1 有机物质降解:水解酸化池能有效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减少有机污染物的浓度。
2.2 氨氮去除:水解酸化池中的细菌可以将有机氮转化为氨氮,为后续的硝化作用提供底物。
2.3 pH调节:水解酸化池中的pH调节作用可以提供合适的环境条件,促进后续处理过程的进行。
三、水解酸化池的操作方法3.1 进水控制:控制进水流量和进水浓度,保证水解酸化池的正常运行。
3.2 搅拌措施:通过搅拌设备保持水解酸化池中的混合状态,促进细菌的生长和有机物质的降解。
3.3 通气方式:提供适量的氧气或气体替代物,保持水解酸化池中的适宜氧气浓度,促进细菌的活性。
四、水解酸化池的优化措施4.1pH控制:通过添加碱性物质或酸性物质来调节水解酸化池中的pH值,提高处理效果。
4.2温度控制:保持适宜的温度范围,提高细菌的活性和有机物质的降解效率。
4.3 有机负荷控制:合理控制水解酸化池的有机负荷,避免过载运行,保证处理效果稳定。
总结:水解酸化池在污水处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水解和酸化作用,能有效降解有机物质和氨氮。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控制进水、搅拌和通气等因素,同时通过pH、温度和有机负荷的控制来优化处理效果。
通过对水解酸化池的合理管理和优化措施的应用,可以实现高效、稳定的污水处理效果。
污水处理水解酸化池

污水处理水解酸化池水解酸化池是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关键环节,它主要用于处理含有高浓度有机物的污水。
本文将详细介绍水解酸化池的定义、工作原理、设计要点以及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一、水解酸化池的定义水解酸化池是污水处理系统中的一种生化反应器,通过维持一定的温度和pH 值,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可溶性有机物温和体产物。
水解酸化池通常位于污水处理系统的前段,其处理效果将直接影响后续的生物处理过程。
二、水解酸化池的工作原理水解酸化池主要通过水解和酸化两个过程来降解有机物。
具体工作原理如下:1. 水解过程:在水解酸化池中,有机物通过微生物的作用被分解为可溶性有机物。
这一过程主要由厌氧菌和厌氧发酵菌完成,它们利用有机物作为能源进行代谢并产生酸、氨和其他可溶性有机物。
2. 酸化过程:水解产物中的有机酸进一步被厌氧菌和酸化菌分解为挥发性脂肪酸。
这一过程主要由酸化菌完成,它们利用有机酸作为能源进行代谢,并产生乙醇、氢气和二氧化碳。
三、水解酸化池的设计要点1. 尺寸和容积:水解酸化池的尺寸和容积应根据进水量、有机负荷、停留时间等因素进行合理设计。
通常情况下,水解酸化池的容积应占总处理系统容积的10%-30%。
2. 水解酸化池的温度:水解酸化池的温度应控制在30-40摄氏度,这是微生物最适宜的生长温度范围。
3. pH值的控制:水解酸化池中的pH值通常应保持在4-6之间,这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和有机物的降解。
4. 混合方式:水解酸化池中的混合方式有机械搅拌温和提混合两种,选择合适的混合方式可以提高有机物的降解效率。
四、水解酸化池的运行管理1. 进水水质的监测:定期对进水水质进行监测,包括COD、BOD、SS等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
2. 温度和pH值的控制:定期检测水解酸化池的温度和pH值,保持在适宜范围内,可通过加热、通风等方式进行调节。
3. 混合设备的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混合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避免阻塞和故障。
污水处理水解酸化池

污水处理水解酸化池引言概述: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工作,其中水解酸化池是处理污水中有机物的关键环节。
水解酸化池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可溶解的有机物和气体,为后续的生物处理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水解酸化池的原理、优点、操作注意事项、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水解酸化池的原理1.1 有机物分解水解酸化池中的微生物通过分泌酶类物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为可溶解的有机物和气体。
1.2 产生挥发性有机物水解酸化池中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是后续生物处理过程中产生甲烷气的重要原料。
1.3 促进后续生物处理水解酸化池的存在可以提高后续生物处理的效率,降低处理成本。
二、水解酸化池的优点2.1 降解有机物水解酸化池可以有效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2 产生挥发性有机物水解酸化池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可以用于生物处理过程中产生甲烷气。
2.3 提高处理效率水解酸化池可以提高后续生物处理的效率,减少处理时间和成本。
三、水解酸化池的操作注意事项3.1 控制进水负荷要根据水解酸化池的设计参数和工艺要求,合理控制进水负荷,避免过载。
3.2 维护微生物活性定期检查水解酸化池的微生物活性,保持良好的生物环境。
3.3 清理沉淀物定期清理水解酸化池中的沉淀物,避免堵塞和影响处理效果。
四、水解酸化池的常见问题4.1 气味问题水解酸化池可能会产生难闻的气味,可采取加盖、通风等方式解决。
4.2 pH值异常水解酸化池的pH值异常可能影响微生物活性,需及时调整。
4.3 水质浑浊水解酸化池出水水质浑浊可能是微生物活性不足或进水负荷过大的表现,需调整操作。
五、水解酸化池的解决方法5.1 加强管理加强对水解酸化池的管理和监控,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5.2 调整操作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水解酸化池的操作参数,保持稳定的处理效果。
5.3 定期维护定期对水解酸化池进行清洗、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综上所述,水解酸化池在污水处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确操作和维护水解酸化池可以提高处理效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 凤呜大王*
水解酸化池工艺详解
在回用水处理工艺中水解酸化池的作用是重要的一个环节。水解——
是大分子有机物降解的必经过程,大分子有机物想要被微生物所利用,必
须先水解为小分子有机物,这样才能进入细菌细胞内进一步降解。酸化—
—是有机物降解的提速过程,因为它将水解后的小分子有机物进一步转化
为简单的化合物并分泌到细胞外。这是回用水废水处理工艺中水解酸化作
为预处理单元的原因。
水解酸化池的两个最基本作用是:一是提高废水可生化性,将大分子
有机物转化为小分子;二是去除废水中的COD,部分有机物降解合成自身细
胞。
本岗位的水解酸化池采用下进上出的翻流运作型态,上升流速取0.765
m/h,有效水深为6.5m。设计进水流量为900m³/h,水力停留时间按8.5h,
总有效容积为7600m3。水解酸化池共4座,每座9格,共36格。每格水解
酸化池设置有4个梯形泥斗,在泥斗下部采用水平喷射布水方式能使布水
均匀。每格池顶部沿四周池壁设置集水槽,用于产水导流,以及排泥。每
格水解酸化池内除了一根布水管外,还设有一根排泥管和供气管,其采用
负压气提排泥方式
,可使泥排至水解酸化池出水槽,与水解酸化池出水一
起流至接触氧化池。
水解酸化池内采用了立体弹性组合填料,填料高度3m,上部1m保护区,
底部2.4m布水区,每座池子组合填料为972m³。池内采用的立体弹性填料
的丝条呈立体均匀排列辐射状态,使气、水、生物膜得到充分混渗接触交
换,生物膜不仅能均匀地着床在每一根丝条上,保持良好的活性和空隙可
变性,而且能在运行过程中获得愈来愈大的比表面积。
填料的作用事实上就是给微生物提供一个生长平台,微生物附着再填
料上可增加污水与微生物的接触面积提高水解酸化池的处理效率。简单的
说填料就是细菌的附着床,就是增加生物量和提高微生物与废水接触面。
水解和酸化是厌氧消化过程的两个阶段,水解是指有机物进入微生物
细胞前、在胞外进行的生物化学反应。微生物通过释放胞外自由酶或连接
在细胞外壁上的固定酶来完成生物催化反应;酸化是一类典型的发酵过程,
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主要是各种有机酸。在不同的工艺中水解酸化的处理目
的也不同。水解酸化在好氧生物处理工艺中的水解目的主要是将原有废水
中的非溶解性有机物转变为溶解性有机物,主要将其中难生物降解的有机
物转变为易生物降解的有机物,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以利于后续的好氧
处理;而在混合厌氧消化工艺中的水解酸化的目的是为混合厌氧消化过程
的甲烷发酵提供底物。而两相厌氧消化工艺中的产酸相是将混合厌氧消化
中的产酸相和产甲烷相分开。
水解酸化处理方法是一种介于好氧和厌氧处理法之间的方法,可以将
其视作厌氧处理第一和第二个阶段,即在大量水解细菌、酸化菌作用下将
不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溶解性有机物,将难生物降解的大分子物质转化为易
生物降解的小分子物质,或者说是使较大的难降解的物质开环断链的反应
过程。因此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水解酸化池实属兼氧池。
水解酸化池在当前调试阶段的重要工作就是污泥的培养,活性污泥培
养采用间歇式培养方式,设定了临时进水管,根据需要以及营养物质投加
设施或人工投加培养,进水采用前段污水处理厂预培养的污泥液,进水量
按照池容积负荷递增投加。因为水解酸化池的污泥培养比较慢,所以要保
证营养物质的均衡。由于该岗位水解酸化池的污泥来自污水处理站SBR的,
而污水站SBR的污泥是外接其他厂家的。虽说这种方法可以缩短污泥的驯
化周期,但如果不及时检测,使得池内营养物质匮乏,很可能造成微生物
不能适应环境或饿死。因此要及时分析COD、氨氮、总磷的含量,低于要求
值时要及时投加营养剂。而且每天进行两次提气污泥循环也是一项必要的
工作。总的来说水解酸化加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工艺中的水解酸化目的,主
要是将原有废水中非溶解性有机物转变为易生物降解的有机物,提高废水
的可生化性,以利于后续的好氧处理。在考虑到后续好氧处理的能耗问题,
水解酸化就主要用于低浓度难降解废水的预处理了。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 凤呜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