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答题模板(人教版)(课堂PPT)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3.1世界文化多样性课件(共21张PPT)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3.1世界文化多样性课件(共21张PPT)
探究3:(1)、非洲鼓不同于中国、美国音乐的 讲究,但却仍然传播到世界各地,对此你是怎么 理解的?
(2)非洲鼓传播到世界各地有何意义?
二、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
(一)、必要性 1、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 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 的不同,又决定了各民族文 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2、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环节四:走进辛巴族
非洲,有一个名叫辛巴族的原始部落,该部落的总 人数不到2000人,他们全身呈现红色,故被人称为 “红泥人”,辛巴族主要活跃在非洲的纳米比亚,他 们至今还保留着十分古老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习俗。
这个民族的人一生都不会洗澡,平时会往身上涂抹
红泥,所以他们也被称为是红泥族。这种红泥巴是用 当地的红石头磨成粉,再混合上牛油等东西混合成膏 状涂抹至全身,所以你看到他们的皮肤是呈红色的。 涂抹上这种红泥可以避免日晒对皮肤的伤害,而且在 非洲这种地方蚊虫叮咬也很多,涂抹上之后不仅能够 使皮肤保湿,也能够防止蚊虫叮咬。他们每过三个月 就会涂抹一次这种红泥,不仅在皮肤上,他们也会在 头发上面涂抹红妮,就像是一个个的脏辫一样。
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自学提纲
一、文化多样性是什么? 1、文化多样性的典型表现? 2、民族节日的作用是什么? 3、文化遗产的含义、地位及作用各是什么? 二、为什么尊重文化多样性? 1、文化多样性有何作用? 2、如何理解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3、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三、怎么尊重文化多样性? 1、尊重文化多样性要坚持什么样的态度? 2、尊重文化多样性要遵循什么样的原则?有何具体要求?
(1)民族节日
地位: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作用:庆 示祝 ,民 也族是节民日族,感是情民的族集文中化表的 达集 。中展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10.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件(共28张PPT)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10.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件(共28张PPT)

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 “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体”——国民教育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事业和 产业体系、文化市场体系以及各种形式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等。
• “魂”与“体”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统一于文化建设的实 践中。
三、怎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怎么做
•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 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使之内化为人们的精神 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体现了时代精神
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特点
敬业 友善
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 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
教育
制度保障
实践
宣传
文化产品
三、怎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怎么做
• 1、要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 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
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怎么样)
1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 制度保障 (国家角度)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
2
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个人角度)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
3
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文化自身)
1、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倡导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
2、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 任的时代新人,就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九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第一框PPT课件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九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第一框PPT课件

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
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
的坚定信念。
(2)表现:这种文化自觉和自信,表现为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
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
16
理解
文化自觉主要指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文化上 的觉悟和觉醒,包括对文化在历史进程中地位作
1
和各种纪念品。
第九课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2
(一) 中国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
1、中国先进文化的求索
中国唯一的出路是自己认
结论: 错,全心全意学习西方。我们
必须承认百事不如人,不但物
在文化建设中,必须处理好继承、借 质上机械上不如人,政治制度
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知
鉴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
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
2、2009年4月1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思 想越是多样化越是需要主心骨。如果主流意识 形态缺少正确的理论作支撑,不仅主流意识形 态的大厦会倾覆,而且必将导致整个社会的思 想混乱和政局动荡,国家不知向何处去,人民 不知何去何从。这启示我们,必须坚持( )
A、以人民群众为创造主体 B、抵制腐朽文化 C、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D、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23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 化大繁荣大发展,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 国,文化部编制了《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 《纲要》)。
材料一:《纲要》强调:以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村镇文化、校园文化建设为 载体,积极搭建公益性文化活动平台,依托重大节庆活动和民间文化资源,组织 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深入开展全民阅读、全民健身活动, 推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送欢乐下基 层”等活动经常化。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一课__文化与社会__(共36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一课__文化与社会__(共36张PPT)
➢ (2)文化素养是一种素养,它是在 文化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培养出来的
➢ (3)文化作为精神活动和产品离 不开物质载体
2018年4月4日,针对社会舆论强烈关 注的“今日头条”、“快手”两家网站播 出有违社会道德节目等问题,国家广播电 视总局高度重视,立即会同属地管理部门 严肃约谈了“今日头条”、“快手”两家 网站主要负责人。
自2013年以来,我国连续几年汽车产销量稳居 世界第一,中国已经跨入汽车社会。但是驾驶者的 汽车文明意识还停留在“后觉醒”时代。一系列的 不文明交通行为反映出驾驶者的不健康驾驶心态, 也折射出当前社会汽车文明的缺乏。
文化有时会落后于经济政治的发展
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20世 纪之初的“新文化运动”;在西欧,中世纪末的 “文艺复兴”,18世纪的“启蒙运动”,都是预示 社会大变革的著名思想运动。这又说明什么?
文化有时会先于经济政治而发展
※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 1.经济、政治决定文化。经济是基础,政治是 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2.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政治、经济以 重大影响 。
3.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并 不是和经济政治的发展完全同步。
二、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一)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 (二)相互交融: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
➢参加村委会或居委会选举,考虑“我这一票投给谁”。 ➢参观自然博物馆、历史博物馆的各种展览。 ➢到市场上购物,挑选中意的商品。 ➢到银行贷款买房或承包一片林地、开一家小餐馆。 ➢就交通管理或环境问题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 ➢参加一项精神文明共建活动。 ➢旁听一次听证会。
一、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
经济 政治 文化
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发展都起正面作用吗?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一单元 综合探究:聚焦文化实力和竞争力 课件 (共30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一单元 综合探究:聚焦文化实力和竞争力 课件 (共30张PPT)

材料四说明了:华人致力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 世界,加强中外文化的交流。
材料五说明了:中国文化正走向世界。
材料六说明了:中国的传统节日赢得了世界许 多国家的尊重和重视。
中国文化为何能在世界各地赢得尊重与喝彩?请 谈谈你的理解!
原因: 1、经济实力的带动; 2、综合国力的增强; 3、国家形象的改善; 4、民族文化的魅力; 5、文化创新的活力; 总之,中国的文化在于经济、政治的交融中不断发展, 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加突出。
为什么要提高文化实力和竞争力?
(1)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2)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3)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 (4)文化霸权主义的存在,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任 务更加艰巨; (5)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 重要精神武器; (6)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反作用; (7)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 (8)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精神动力和 智力支持。
2.随着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决策越来越民 主化和科学化,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越来越广泛、 多样和直接。如人大立法向市民征求意见等。 这表明 A.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迅速 B.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是由文化发 展决定的 C.我国公民文化素养的提高对社会主义民主 政治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D.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对公民的文 化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2)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加快文化创新, 发展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坚决反对文化 霸权主义。
1.之所以要对青少年进行传统美德教育、诚实 信用教育,是因为 ①文化和经济、政治相互影响 ②先进文化能够为经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 智力支持 ③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方式 ④文化塑造人生 ⑤文化影响是消极的 A.①②⑤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

【精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一课文化与社会(共18张PPT)

【精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一课文化与社会(共18张PPT)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1.什么是文化?有哪些特点?
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 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解读:①人类的三大活动领域之一,总体属 于社会意识的范畴。
②文化有意识形态部分内容(三观)和非意识 形态部分的内容(技术、语言、文字)。 ③文化形式多种多样,“动静结合”。 ④文化不是狭义的知识,也不是广义的文明。
长征是中华民族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在物质极其匮乏 ,装备极其简单,敌人异常强大的背景下,发扬了革命 乐观主义、大无畏的气概、超常智慧胆识和谋略。长征 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材料说明了什么?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实践中 转化为物质力量,影响民族和国家发展。
3.暂时对我们还没有多大威 胁,因为他们能出口电视机,却还不能出口电视 产品。”她的话说明什么道理? 我们该如何应对?
文化力是国家创造力的源泉,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因 素,中国的文化软实力还不够强大;加强文化战略
奥巴马在竞演中说:美国真正富有的并非金钱。我们 拥有最强大的军力,但真正让我们充满力量的并非军 队。我们有先进的社会制度和治理模式,但真正厉害 的是我们的学术和文化氛围、包容开放的思想和勇于 创新的精神以及共同的价值信念。材料说明了什么?
1.什么是文化?有哪些特点?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 人创造的,纯粹自然的东西不是文化
②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③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 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我国的世界遗产有29处,其中文化遗产21处、 自然遗产4处、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处。你 知道九寨沟是属于哪种遗产吗?为什么?
文化的力量;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反作 用;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生产了世界上四分之一 的服装,成为全球最大的生 产和代工基地,但中国服装 企业的利润极其微薄,几乎 没有全球知名品牌,巴黎、 米兰时装周上也鲜有中国设 计师的身影。如何破解? 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和交 融,提高中国服装的设计 水平、文化内涵和渠道推 广、品牌建设。促进中国 服装业产业升级和人才培 养,提升中国的创造力和 文化软实力。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2.2 文化塑造人生 课件(共18张PPT)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2.2 文化塑造人生 课件(共18张PPT)
阅读材料,谈谈紫砂壶的文化价值。(8分)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 力量,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产生深刻影响。紫砂壶,器型抱朴有虚静之态,装 饰典雅有韵致,加之镌刻于壶体表面寓意深远的题诗赋画,融诗、书、画、印为 一体,达到了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意蕴。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从2014年中国APEC峰会,到2016年 G20杭州峰会,再到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外事活动中,紫砂 壶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华文化,提高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紫砂壶作为中华传统茶艺文化的物质载体,其 器型、装饰、雕刻无一不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
姚俊鹏在襁褓中就被确诊为脑瘫,“我想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这是姚俊鹏高考成绩公布后接受采访时说的一句话,对于未来他说 “困难总能克服的。”
昂子喻此前在接受采访时称“走这条路很难,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我只能说我做了无数次逆流而上的选择,如果我的例子能让更多盲人 考生走进高考考场那就是我这个成绩最大的意义。”
断提高思想道德素养。这说明(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②接受健康文化影响的过程往往是被动的
C
③价值观是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④经年累月形成的文化习俗对人的影响是难以抹去的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解析:答案C。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一般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 文化熏陶的过程,“是被动的”错误,排除②。材料强调的是文化对人具 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未涉及文化对人影响的深远持久的特点,排除④。
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 2.2 文化塑造人生
考纲考点
考点内容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1.2文化与经济、政治(共18张PPT)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1.2文化与经济、政治(共18张PPT)
表现: (1)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在我国农村还有相当一部分贫困地区,仍旧过着靠天 吃饭的日子,庄稼生虫子了,才知道打药。药剂的勾兑也没 个比例,虫子是死了,庄稼也黄了。
这种现象存在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
表现: (2)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 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为什么?
美国搞文化霸权主义, 危及到其他国家安全
美国中央情报局《十条诫令》部分内容
◆ 尽量用物质来引诱和败坏他们的青年,鼓励他们藐视、鄙视 、进一步公开反对他们原来所受的思想教育,特别是共产主 义教条。……让他们不以肤浅、虚荣为羞耻。一定要毁掉他 们强调过的刻苦耐劳精神。
启◆ 一示定:要尽一切可能,做好传播工作,包括电影、书籍、电视
《变形金刚》总投资2亿美元。为了在密尔沃基 艺术博物馆拍摄两天的戏份,剧组支付了100万美元。 美国国防部借出了白沙导弹试验场,并动用8架战机, 10辆装甲车悍马军车,“金骑士”军方跳伞,2辆坦 克。五角大楼让剧组跟随战斗机组从空中拍摄,有一 小部分场景还是在海军的航空母舰上拍摄。这是好莱 坞电影史上美国海、陆、空军及海军陆战队最大规模 的一次联合拍摄行动。五角大楼还将从伊拉克和阿富 汗回来的军人当群众演员。
资金、技术、国防军人、尖端武器、 航母、战斗机、坦克、潜水艇……
1.为什么制作出《变形金刚》的是美国而不是其他国家? 2.“变形金刚”这部电影属于什么活动?对美国的经济 和政治有什么影响?
文化消费拉动经济的发展, 更加巩固了美国政治大国的 地位。 归纳
经济与文化的辩证关系
相互影响
决定
政治
文化
反映、反作用
《哈利·波特》从小说出版 开始,带动电影、软件、玩 具、服装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创造了经济总量达2000多亿 美元的奇迹。《哈利·波特》 创造了经济总量达2000多亿 美元的奇迹说明了什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及其作用的有关知识, 11
解析:本题立足农村文化建设的大背景, 考查文化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 ①文化的实质是一种精神力量,这种力量可以在人们认识 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农村文化建设 的发展,可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农村文化的发展,可以不 断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村科技水平,促 进农村经济发展,可以提升人们的科学素养。
• ②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
• ③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 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 不断创新。
• ④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社会主义 文化建设永葆生机和活力。
• ⑤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事业 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 力。
9

《文化与生活》 (必修三——答题模板)
•1.凡是材料中要求用“文化作用”或 “文化意义”或“文化对人的影响”知 识进行论述时?
•(1)文化的力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 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 产生深刻的影响。材料中……
10
• 例:某市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将文 化建设融入到新农村建设中,不断充实农民 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新 亮点。如评选、宣传行业能手和劳模,积极 培养各类民间艺人,调动农民群众投身新农 村建设的积极性;以乡镇文化站为主体,积 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活动,举办各种 文化艺术节,让人民群众自创自乐;创办各 种形式的“农村书屋”,推广发家致富知识; 借村委会换届选举,举办各种讲座,提高农 民群众的政治参与素养,打造和谐村庄。
•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集中体现,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础。
• 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推动学习宣传思想道德模 范常态化。
• (4)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核心价值 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
• (5)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
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高考政治答题模板》 (必修3)
龙广一中 培优班政治老师:郑鸿钰
1
《文化生活答题模 板》 • 【一、文化的作用(文化的影响、文化与社会、
文化与生活)】
• 思路:力量+与经济政治关系+影响来源+影响 表现+对人影响的特点+塑造人生+综合国力
•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 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 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产生 深刻的影响。
7
• 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系
• (1)为什么 • 思路:地位+力量+必要性 • ①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
8
3.思想道德建设(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
• 思路:地位+体现+榜样+体系+核心与原则+公民道 德提高+两修养
• 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 内容和中心环节。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体现着社会 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 (4)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 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了发扬中 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6
• 【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道 德建设】
• 1.——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思路:指导思想+核心价值+文化创新+主体作用+体制保证 +自觉自信
• ①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活动。农村文化 活动的举办,可以打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影响人们的实践 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培育新的文明风尚。
• ④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 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群众性文化 活动的举办,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⑤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充分运用现代传播手段,采用丰富多 彩的活动形式;
• ⑥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
• ⑦每个公民必须肩负起为中华民族强基固本的使命,努力铸造 中华民族之魂
• (3)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核心
• ①作用: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 各个方面。无论什么时期,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5
4
• (2)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 思路:主心骨+优良传统+外来文化+两核心+实践+主体 • ①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心骨”的作用; • ②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 ③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我为主, 为我所用;
• ④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 精神相结合;
• (3)意义: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 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 (4)原则: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 2、文化创新
3
• 【三、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是什么 ——为什么——怎么办——突出爱国主义
• 1、传统文化的特点、中华文化的基本 特征、特点
• (1)传统文化的特点:①鲜明的民族 性,②相对稳定性(继承性、时代性、 社会历史性)
• 【四、为什么要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
• 思路:传统文化的特点+文化继承与发展+文化 创新+民族精神+特色文化
• (1)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和相对稳定性,对人 们的生活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
• (2)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 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 (3)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 基,我们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
• (2)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文化与经济、 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不同的民族 2
• 【二、文化多样性与文化创新】
• 1.文化多样性:
• 思路:地位+态度+意义+原则
• (1)地位: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 (2)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 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 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