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I滤波器的应用与适用范围
EMI滤波元件和滤波器介绍

1)EMI滤波元件与滤波器的种类滤波器的种类繁多,除了一些传统的电感、电容及其组合外,还有多种新技术产品,其用法各不相同。
根据应用场合不同,可把它们分为三大类:①在交、直流电源部分使用的滤波器:电源滤波器、磁环和磁珠等;②在信号线上使用的滤波器:信号滤波器、磁环和磁珠、穿心电容、滤波连接器(即滤波器阵列)等;③在印刷电路板上使用的滤波器:去耦电容、片状(表面安装式)滤波器、磁珠等。
3)电感器与电感型滤波器线圈与其回流部分就可构成一个传统的电感器,通常有单线圈或多线圈式的。
电感器可按其环绕的磁芯来分类,最常见的两种类型是空气磁芯和磁性磁芯。
磁性磁芯电感器(简称磁芯电感)又可按其磁芯是开路或闭路作进一步分类。
另外,目前广泛应用的铁氧体磁环(或磁珠),虽然在物理概念上讲起变压器的作用,它也更象一个随频率变化的可变电阻,但是人们通常还是把它当作电感器来考虑。
实际应用中的电感器,其绕制导线中必然含有寄生的串联电阻及绕线间的分布电容,因此应用中会在某些频率上产生谐振现象。
衡量电感器性能的主要参数有:分布电容、有效电感、品质因数Q、自谐振频率和饱和电流等。
这些都是应用中应该考虑的。
①普通线圈式电感器具有同样体积和匝数的开路磁芯电感比空气芯电感有大得多的电感量和Q值,闭路磁芯情况会更好。
电感器的一个重要特性是产生杂散磁场和对杂散磁场敏感。
空气芯或开路磁芯电感器最容易引起干扰。
,因为其磁通从电感器扩展到相当大的距离。
就对磁场的敏感度而言,磁芯电感器比空气芯电感器敏感得多,而开路磁芯是最敏感的,因为磁芯(低磁阻通路)集中了外部磁场并引起更多的磁通流过线圈。
普通电感型滤波器一般只用于低频滤波。
在高频条件下,其插入损耗开始降低。
这是因为随着频率的增加,当频率超过电感器的自谐振频率后,寄生电容的阻抗开始降低从而引起电感器的阻抗降低。
这样一来,高频噪声便得不到良好的抑制而通过电感器引起噪声泄漏。
②铁氧体磁环电感器空心铁氧体磁环可以套在导线上,而带引线的铁氧体磁珠则串联在导线中。
EMI

EMI濾波器的設計原理隨著電子設計、電腦與家用電器的大量湧現和廣泛普及,電網雜訊干擾日益嚴重並形成一種公害。
特別是瞬態雜訊干擾,其上升速度快、持續時間短、電壓振幅度高(幾百伏至幾千伏)、隨機性強,對微機和數位電路易產生嚴重干擾,常使人防不勝防,這已引起國內外電子界的高度重視。
電磁干擾濾波器(EMI Filter)是近年來被推廣應用的一種新型組合器件。
它能有效地抑制電網雜訊,提高電子設備的抗干擾能力及系統的可靠性,可廣泛用於電子測量儀器、電腦機房設備、開關電源、測控系統等領域。
1 電磁干擾濾波器的構造原理及應用1.1 構造原理電源雜訊是電磁干擾的一種,其傳導雜訊的頻譜大致為10kHz~30MHz,最高可達150MHz。
根據傳播方向的不同,電源雜訊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從電源進線引入的外界干擾,另一類是由電子設備產生並經電源線傳導出去的雜訊。
這表明雜訊屬於雙向干擾信號,電子設備既是雜訊干擾的物件,又是一個噪音源。
若從形成特點看,雜訊干擾分串模干擾與共模干擾兩種。
串模干擾是兩條電源線之間(簡稱線對線)的雜訊。
共模干擾則是兩條電源線對大地(簡稱線對地)的雜訊。
因此,電磁干擾濾波器應符合電磁相容性(EMC)的要求,也必須是雙向射頻濾波器,一方面要濾除從交流電源線上引入的外部電磁干擾,另一方面還能避免本身設備向外部發出雜訊干擾,以免影響同一電磁環境下其他電子設備的正常工作。
此外,電磁干擾濾波器就對串模、共模干擾都起到抑制作用.1.2 基本電路及其典型應用電磁干擾濾波器的基本電路如圖1所示。
該五端元件有兩個輸入端、兩個輸出端和一個接地端,使用時外殼應接通大地。
電路中包括共模扼流圈(亦稱共模電感)L、濾波電容C1~C4。
L對串模干擾不起作用,但當出現共模干擾時,由於兩個線圈的磁通方向相同,經過耦合後總電感量迅速增大,因此對共模信號呈現很大的感抗,使之不易通過,故稱作共模扼流圈。
它的兩個線圈分別繞在低損耗、高導磁率的鐵氧體磁環上,當有電流通過時,兩個線圈上的磁場就會互相加強。
EMI滤波器与PFC电路的功能集成

EMI滤波器与PFC电路的功能集成EMI滤波器和PFC(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是电子设备中常用的两种电路。
它们的功能集成可以提高电子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
EMI滤波器是一种用于电子设备中抑制电磁干扰的电路。
它可以滤除由电子设备产生的高频噪声,防止其对其他设备或系统产生干扰。
电子设备中的开关元件、传输线和其他电气部件都会产生电磁辐射和干扰。
EMI滤波器通过选择合适的滤波元件和设计电路来抑制这些干扰。
它能有效地减少电磁辐射,提高电子设备的抗干扰能力,保证设备正常工作。
PFC电路是一种用于提高电力系统功率因数的电路。
功率因数是指电流和电压之间的相位差,是衡量电力系统效率的重要指标。
传统电子设备中,由于负载对电网的功率有一定的滞后导致功率因数较低。
PFC电路通过控制电流和电压的相位关系,使其同相,从而提高功率因数。
这样可以减少电力系统中的无功功率损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PFC电路还可以减少电网对设备的负载影响,提高电子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将EMI滤波器与PFC电路集成到一起,可以实现更高效的电子设备设计。
首先,集成后的电路可以减少电子设备中的电路复杂性,减少元器件的数量和空间占用。
其次,集成后的电路可以提高电子设备的功率因数校正效果。
EMI滤波器与PFC电路相互作用,可以更好地抑制电磁干扰,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再次,集成后的电路可以提高电子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EMI滤波器和PFC电路的集成可以减少电路之间的连接和干扰,降低故障率和维修成本。
总之,EMI滤波器与PFC电路的功能集成可以提高电子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
它可以有效地抑制电磁干扰,提高功率因数,减少无功功率损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这对于现代电子设备的设计和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实现更高效、可靠的电子设备。
emi滤波器设计规范

CY max
Ig Vm 2 f m
103 (μF)
(12)
如 GJB151A-97 中规定,每根导线的线与地之间的电容值,对于 50Hz 的设备,应小于
0.1μF 对于 400Hz 的设备,应小于 0.02μF ;对于负载小于 0.5kW 的设备,滤波电容量
不应超过 0.03μF 。标准中的规定除了要满足(12)式外,还要求 CY 电容在电气和机械 安全方面有足够的余量,避免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出现击穿短路的现象。因为这种电容 要跟安全地相连,而设备的机壳也要跟安全地相连,所以这种电容的耐压性能对保护人 生安全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旦设备或装置的绝缘失效,可能危及到人的生命安全。因 此 CY 电容要进行 1500-1700V 交流耐压测试 1 分钟。 各国家的泄漏电流规定如下:
4) 差模电感 共模电感 Lc 的漏感 Lg 也可抑制差模噪声, 有时为了简化滤波器, 也可以省去 LD。 经验表明, 漏感 Lg 量值多为 Lc 量值的 0.5%~2%。Lg 可实测获得。此时,相应地 Cx1、Ccx2 值要更大 6、 器件取值的范围:
CX=0.1μF~2μF;CY=2.0nF~33nF;LC=几~几十 mH
7、 注意事项: a 为了滤波器的安全可靠工作(散热和滤波效果) , 除滤波器一定要安装在设备的机架 或机壳上外, 滤波器的接地点应和设备机壳的接地点取得一致, 并尽量缩短滤波器的接地 线。 若接地点不在一处, 那么滤波器的泄漏电流和噪声电流在流经两接地点的途径时, 会将 噪声引入设备内的其他部分。 其次, 滤波器的接地线会引入感抗, 它能导致滤波器高频衰减 特性的变坏。 所以, 金属外壳的滤波器要直接和设备机壳连接。 如外壳喷过漆, 则必须刮去 漆皮; 若金属外壳的滤波器不能直接接地或使用塑封外壳滤波器时, 它与设备机壳的接地 线应可能短。 b 滤波器要安装在设备电源线输入端 , 连线要尽量短; 设备内部电源要安装在滤波器
EMI滤波器电路原理及设计

EMI滤波器电路原理及设计EMI滤波器(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Filter)是一种用于抑制电磁干扰的电路。
电磁干扰是指电子设备之间相互干扰产生的电磁辐射或者干扰信号,会对设备的正常操作和性能产生负面影响。
EMI滤波器通过选择性地传递或者屏蔽指定频率范围内的信号,从而实现对电磁干扰的抑制。
一般来说,低通滤波器是指可以通过低于其中一特定频率的信号,而对高于该特定频率的信号进行滤波的电路。
低通滤波器常用于消除高频电磁干扰。
一个常见的低通滤波器电路是RC滤波器,由电容器和电阻器组成。
电容器对于高频信号具有很大的阻抗,从而将高频信号绕过电路,实现滤波作用。
选择合适的电容和电阻大小可以实现对于特定频率的信号滤波。
相比之下,高通滤波器是指可以通过高于其中一特定频率的信号,而对低于该特定频率的信号进行滤波的电路。
高通滤波器常用于消除低频电磁干扰。
一个常见的高通滤波器电路是RL滤波器,由电感器和电阻器组成。
电感器对于低频信号具有很大的阻抗,从而将低频信号绕过电路,实现滤波作用。
选择合适的电感和电阻大小可以实现对于特定频率的信号滤波。
除了RC和RL滤波器,还有其他各种类型的EMI滤波器电路,比如LC滤波器、二阶滤波器、传输线滤波器等,可以根据具体应用的需求进行选择和设计。
在EMI滤波器电路的设计中,首先需要确定需要滤波的频率范围,然后根据频率范围选择合适的滤波器类型。
其次,需要根据滤波器的阻抗特性和传输线的特性来选择适当的元件值。
还需要注意电路的功率和电流容量,以确保电路能够在正常工作范围内工作。
在实际应用中,EMI滤波器电路通常需要与其他电路结合使用,比如与电源、传输线路、信号线路等进行连接。
因此,需要特别注意电路的布局和接线,以减少电磁干扰的传播路径。
总之,EMI滤波器电路是一种用于抑制电磁干扰的重要电路,通过选择性地传递或者屏蔽指定频率范围内的信号,实现对电磁干扰的抑制。
在设计EMI滤波器电路时,需要根据具体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滤波器类型,并根据电路的阻抗特性和传输线的特性选择适当的元件值。
emi抑制电路

emi抑制电路
EMI抑制电路(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Circuit)是一种用于减少或消除电磁干扰的电路。
电磁干扰是指由于
不同电路之间的电磁辐射或传导而引起的干扰。
EMI抑制电路主要用于电子设备和系统中,以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并减少对其他设备的干扰。
常见的EMI抑制电路包括:
1. 滤波器:通过添加电感器和电容器组成的低通滤波器或高通
滤波器,可以滤除特定频率的电磁干扰信号。
2. 扼流圈:将电流通过一个绕线的磁环,通过阻抗匹配和共模
电流抑制来减少电磁干扰。
3. 屏蔽:通过在电路周围添加金属屏蔽,使电磁辐射受到限制,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干扰。
4. 地线设计:合理的地线布局和连接可以减少电磁干扰的传导。
5. 接地和屏蔽回路:通过良好的接地和屏蔽回路设计,减少电
磁干扰信号的传输和辐射。
EMI抑制电路的设计需要考虑电磁干扰信号的频率范围、干扰源
的位置以及设备的工作要求。
同时,EMI抑制电路的设计还需要满足相关的电磁兼容性(EMC)标准,以确保设备在各种干扰环境下的稳定性
和可靠性。
emi滤波器原理
emi滤波器原理EMI滤波器原理。
EMI滤波器是一种用于抑制电磁干扰(EMI)的装置,它在电子设备和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现代电子设备中,尤其是无线通信设备和数字电路中,EMI滤波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介绍EMI滤波器的原理及其工作方式。
EMI滤波器的原理是基于电磁干扰的产生和传播机制。
电子设备在工作时会产生电磁干扰,这些干扰会通过电源线、信号线或空气传播到其他设备中,导致设备性能的下降甚至故障。
EMI滤波器的主要作用就是通过滤除或衰减这些干扰信号,保护设备的正常工作。
EMI滤波器通常由电容器、电感器和阻抗器组成。
电容器主要用于滤除高频干扰,它可以将高频信号短路到地,从而阻止其传播。
而电感器则主要用于滤除低频干扰,它可以将低频信号隔离或衰减,防止其进入设备。
阻抗器则用于匹配和稳定电路的阻抗,使得滤波器在工作时能够更加稳定和有效地工作。
EMI滤波器的工作方式是通过将干扰信号引入滤波器中,然后将其滤除或衰减,最后将干净的信号输出到设备中。
在这个过程中,滤波器需要根据干扰信号的频率和强度来选择合适的滤波元件和工作方式,以确保滤波效果最佳。
除了基本的滤波原理外,EMI滤波器还有一些特殊的工作原理,例如共模和差模滤波。
共模滤波是指滤除信号中的共模干扰,而差模滤波是指滤除信号中的差模干扰。
这些特殊的滤波原理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类型的干扰信号,提高滤波器的适用范围和性能。
总之,EMI滤波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电子器件,它可以有效地抑制电磁干扰,保护设备的正常工作。
通过了解其原理和工作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选择和应用EMI滤波器,提高设备的抗干扰能力,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emc滤波的作用
emc滤波的作用EMC滤波器是一种用于抑制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简称EMI)的装置。
它的作用是在电子设备或电路中滤除干扰信号,并保持所需信号的完整传输,以确保设备或电路的正常工作。
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电磁干扰。
电磁干扰是指电子设备之间或电子设备与环境之间相互干扰产生的负面影响。
电子设备发出的电磁辐射可能会干扰其他设备的正常工作,同时环境中的电磁辐射也可能对设备造成干扰。
这种干扰信号会降低设备的性能,甚至导致设备系统崩溃。
EMC滤波器可以有效地抑制电磁干扰。
它通过电路设计和滤波器的选择,对干扰信号进行衰减,从而保证所需信号的传输质量。
EMC 滤波器主要有两种类型:差模模式滤波器和共模模式滤波器。
差模模式滤波器主要用于抑制差模干扰信号。
差模干扰信号是指同时作用于信号源和信号接收器之间的两个导线上的干扰信号,它们的大小和方向相等但极性相反。
差模模式滤波器通过选择合适的电感和电容元件,将差模干扰信号衰减到一个可接受的范围内,从而保证所需信号的传输质量。
共模模式滤波器主要用于抑制共模干扰信号。
共模干扰信号是指同时作用于信号源和信号接收器之间的两个导线上的干扰信号,它们的大小和方向相等且极性相同。
共模模式滤波器通过选择合适的电感和电容元件,将共模干扰信号衰减到一个可接受的范围内,从而保证所需信号的传输质量。
EMC滤波器的设计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频率范围、滤波效果、功耗、成本等。
不同的应用场景需要选择不同类型和规格的滤波器。
例如,在通信设备中,需要选择高频范围内的滤波器来抑制高频干扰信号;在电源线路中,需要选择低频范围内的滤波器来抑制低频干扰信号。
除了设计和选择合适的滤波器,还需要合理布局和连接电路,以减少电磁干扰的传播和扩散。
电磁干扰的传播途径主要有导线传导、空气传播和辐射传播。
通过合理布局和连接导线,可以减少传导干扰;通过增加屏蔽层和使用屏蔽线缆,可以减少空气传播和辐射传播干扰。
emi抑制器件的作用
emi抑制器件的作用
EMI抑制器件的作用是减少或消除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
电磁干扰是指电子设备之间相互干扰的现象,常见于无线通信设备、电子设备和电力设备等。
这些干扰可以干扰正常的电子设备工作,导致通信中断、数据丢失、噪音干扰等问题。
EMI抑制器件通过选择合适的电路设计、材料和结构,在电路中添加抑制电路或滤波器,抑制电磁干扰的传播和入侵。
它们起到以下几个作用:
1. 滤除高频噪音:EMI抑制器件可以通过滤波的方式,将高频噪音从电源线、信号线或地线中滤除,使其不会进入其他设备或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
2. 屏蔽电磁辐射:EMI抑制器件可以通过使用合适的屏蔽材料和结构,将电磁波从设备内部隔离出来,避免对周围电子设备和无线通信系统的干扰。
3. 抑制回路共振:当电子设备发生回路共振时,会产生辐射干扰。
EMI抑制器件可以通过在电路中添加合适的衰减电路或抑制网络,抑制回路共振的发生,降低辐射干扰。
4. 降低传导干扰:电子设备之间的传导干扰是指电磁信号通过导线或信号线传播时,在其他设备上诱发的干扰。
EMI抑制器件可以在电路中添加合适的耦合器或滤波器,减少传导干扰的传播。
综上所述,EMI抑制器件可以有效地减少电磁干扰现象,提高设备的抗干扰能力和性能稳定性,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
EMI滤波器的设计原理
EMI滤波器的设计原理随着电子设备、计算机与家用电器的大量涌现和广泛普及,电网噪声干扰日益严重并形成一种公害。
特别是瞬态噪声干扰,其上升速度快、持续时间短、电压振幅度高(几百伏至几千伏)、随机性强,对微机和数字电路易产生严重干扰,常使人防不胜防,这已引起国内外电子界的高度重视。
电磁干扰滤波器(EMI Filter)是近年来被推广应用的一种新型组合器件。
它能有效地抑制电网噪声,提高电子设备的抗干扰能力及系统的可靠性,可广泛用于电子测量仪器、计算机机房设备、开关电源、测控系统等领域。
1 电磁干扰滤波器的构造原理及应用1.11 构造原理电源噪声是电磁干扰的一种,其传导噪声的频谱大致为10kHz~30MHz,最高可达150MHz。
根据传播方向的不同,电源噪声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从电源进线引入的外界干扰,另一类是由电子设备产生并经电源线传导出去的噪声。
这表明噪声属于双向干扰信号,电子设备既是噪声干扰的对象,又是一个噪声源。
若从形成特点看,噪声干扰分串模干扰与共模干扰两种。
串模干扰是两条电源线之间(简称线对线)的噪声,共模干扰则是两条电源线对大地(简称线对地)的噪声。
因此,电磁干扰滤波器应符合电磁兼容性(EMC)的要求,也必须是双向射频滤波器,一方面要滤除从交流电源线上引入的外部电磁干扰,另一方面还能避免本身设备向外部发出噪声干扰,以免影响同一电磁环境下其他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
此外,电磁干扰滤波器应对串模、共模干扰都起到抑制作用。
1.2 基本电路及典型应用电磁干扰滤波器的基本电路如图1所示。
该五端器件有两个输入端、两个输出端和一个接地端,使用时外壳应接通大地。
电路中包括共模扼流圈(亦称共模电感)L、滤波电容C1~C4。
L对串模干扰不起作用,但当出现共模干扰时,由于两个线圈的磁通方向相同,经过耦合后总电感量迅速增大,因此对共模信号呈现很大的感抗,使之不易通过,故称作共模扼流圈。
它的两个线圈分别绕在低损耗、高导磁率的铁氧体磁环上,当有电流通过时,两个线圈上的磁场就会互相加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EMI滤波器适用范围与应用要求 选择该类合适的型号与参数的EMI滤波器可用于吸收古瑞瓦特生产的 小功率光伏逆变器的交流输出回路产生的浪涌与尖峰谐波电压
标准的EMI滤波器通常由串联电抗器和并联电容器组成的低通滤波电路,其作用是允许设备正常工作时的频率信号进入设备,而对高频的干扰信号有较大的阻碍作用。 一、基本信息模块 中文名称: EMI滤波器 输出阻抗: 50(kΩ) 输入阻抗: 40(kΩ) 总频差: 343(MHz)
二、序言: 电源线是干扰传入设备和传出设备的主要途径,通过电源线,电网的干扰可以传入设备,干扰设备的正常工作,同样设备产生的干扰也可能通过电源线传到电网上,干扰其他设备的正常工作。 因此:必须在设备的电源进线处加入EMI滤波器。 三、EMI滤波器的基本技术参数:
输出阻抗:50(kΩ) 输入阻抗:40(kΩ) 阻带衰减:30(dB) 插入损耗:50(dB) 基准温度:70(℃) 激励电平:50(mW) 负载谐振电阻:430(Ω) 负载电容:53.5(pF) 总 频 差:343(MHz) 温度频差:54(MHz) 调整频差:554(MHz) 标称频率:50(MHz) 工作频率:工频50/60Hz或者中频400Hz 种 类:滤波器 型 号:SH-100 四、典型结构 . . 1、低通滤波器: EMI滤波器是一种由电感和电容组成的低通滤波器,它能让低频的有用信号顺利通过,而对高频干扰有抑制作用。 EMI滤波器的典型结构如图所示。
EMI滤波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1、抑制高频干扰 抑制交流电网中的高频干扰对设备的影响; 1.2、抑制设备干扰 抑制设备(尤其是高频开关电源)对交流电网的干扰。 2、性能指标
任何一种产品都有它特定的性能指标,或者是客户所期望的,或者是某些标准所规定的。 EMI滤波器最重要的技术指标是对干扰的抑制能力,常常用所谓的插入损耗(Insertion Loss)来表示。它的定义是:没有接入滤波器时从干扰源传输到负载的功率P1和接入滤波器后从干扰源传输到负载的功率P2之比,用分贝(dB)表示。 3、插损指标 EMI滤波器的插入损耗与滤波网络的网络参量以及源端和负载端的阻抗有关。为避免滤除有用信号, 插损指标须谨慎提出。不论是军用还是民用EMC标准, 对设备或分系统的电源线传导干扰电平都有明确的规定, 预估或测试获得的EMI传导干扰电平和标准传导干扰电平之间的差值即所需的EMI滤波器的最小插损。然而, 对不同的单台设备都进行EMC 测试, 而后分析其传导干扰特性, 设计合乎要求的滤波器, 这在实际工程中显然是不可能的。事实上, 国家标准中规定了电源滤波器插入损耗的测试方法。在标准测试条件下,一般军用电源滤波器应满足10kHz~ 30MHz 范围内插入损耗30~ 60dB。工程设计人员只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滤波器。 4、技术指标 ①.在20KHZ~30MHZ有大于50dB的衰减; 耐压:线与线1000VDC,线与地500VAC; 绝缘抵抗大于200MΩ;IEC . . 气候等级25/085/21; ②.15A 250V AC 50/60HZ;EMI滤波器在150KHZ~10GHZ应大于70dB衰减; ③.30A 耐压:线与线,线与地均为1000VDC; 绝缘抵抗大于150MΩ; ④.50A IEC气候等级25/085/21。 五、产品特点
1.主要适用高性能电磁屏蔽室和其他对电磁干扰要求高的电子设备; 2.在很宽频带(20KHZ~10GHZ)范围内具有极高的插入损耗(大于50dB),极佳的高频干扰抑制特性; 3.可提供100A以下的电源滤波器; 4.EMI滤波器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性能体积比,较低的价格。 六、元件选择
㈠、滤波电容: 与一般的滤波器不同,EMI滤波器典型结构中电容使用了两种下标,接于相线和中线之间,称为差模电容。接于相线或中线与地之间,称为共模电容,下标X和Y不仅表明了它在滤波电路中的作用,还表明了它在滤波电路中的安全等级。在设计或选用滤波器时都必须充分考虑这两类电容的安全性能,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滤波网络的安全性能。 1.差模电容器的选择 指的是应用于这样的场合:当电容失效后,不会导致电击穿现象,不会危及人身安全。 除了要承受电源相线与中线的电压之外,还要承受相线与中线之间各种干扰源的峰值电压。根据差模电容应用的最坏情况和电源断开的条件,电容器的安全等级又分为两个等级具体规定见表1。所以设计滤波器时应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来选择不同安全等级的电容器。 表1 差模电容的分类 CX电容等级 用于设备的峰值电压VP 应用场合 在电强度试验期间所加的峰值电压VP
CX1 VP>1.2kV 出现瞬态浪涌峰值 对C<0.33uF,VP=4kV; 对C>0.33uF,VP=?kV。
CX2 VP<1.2kV 一般场合 1.4kV 若差模电容器的安全性能(即耐压性能)欠佳,在上述的峰值电压出现时,它有可能被击穿,它的击穿虽然不危及人生安全,但会使得滤波器的功能下降或丧失。通常EMI滤波器的差模电容必须经过1500-1700V直流电压1分钟耐压测试。 . . 2.共模电容及其漏电流控制 用于电子设备电源的EMI滤波器共模滤波性能常常受到共模电容的制约。 电容即跨接在相线或中线与安全地之间的电容。接地的电流主要就是指流过共模电容的电流,由于流过电容的电流由电源电压,电源频率和电容值共同决定。 由于漏电流的大小对于人生安全至关重要,不同国家对不同电子设备接地漏电流都做了严格的规定。若对最大漏电流做出了规定,则需求出最大允许接地电容值。 另外,要求电容在电气和机械安全方面有足够的余量,避免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出现击穿短路的现象。因为这种电容要跟安全地相连,而设备的机壳也要跟安全地相连,所以这种电容的耐压性能对保护人生安全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旦设备或装置的绝缘失效,可能危及到人的生命安全。因此电容要进行1500-1700V交流耐压测试1分钟。 ㈡、滤波电感 电感的取值、材料的选取原则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第一,磁芯材料的频率范围要宽,要保证最高频率在1GHz,即在很宽的频率范围内有比较稳定的磁导率;第二,磁导率高,但是在实际中很难满足这一要求,所以,磁导率往往是分段考虑的。磁芯材料一般是铁氧体或者铁粉芯,更好的材料如微晶等。 ㈢、注意事项
EMI电源滤波器在应用时一定得注意滤波器的安装问题,因为如果滤波器安装得不合适反而会得到一个更差的效果。 1、为了使EMI滤波器安全可靠地工作(散热和滤波效果), 除一定要将EMI滤波器安装在设备的机架或机壳上面外, 还要保证EMI滤波器的接地点与设备机壳的接地点取得一致,并尽量缩短EMI滤波器的接地线。若接地点不在一处,那么EMI滤波器的泄漏电流和噪声电流在流经两接地点的途径时,会将噪声引入设备内的其他部分。另外,EMI滤波器的接地线会引入感抗,它能导致EMI滤波器高频衰减特性的变坏。所以,金属外壳的EMI滤波器要直接和设备机壳连接。如外壳喷过漆,则必须刮去漆皮,若金属外壳的EMI滤波器不能直接接地或使用塑封外壳EMI滤波器时,它与设备机壳的接地线应可能短。 2、EMI滤波器要安装在设备电源线输入端,连线要尽量短;设备内部电源要安装在EMI滤波器的输出端。若EMI滤波器在设备内的输入线长了,在高频端输入线就会将引入的传导干扰耦合给其他部分;若设备内部电源安装在EMI滤波器的输入端,由于连线过长,也会导致同样的结果。 . . 3、确保EMI滤波器输入线和输出线分离。若EMI滤波器输入、输入线捆扎在一起或相互安装过近,那么由于它们之间的耦合,可能使EMI滤波器的高频衰减降低。若输入、输出线必须接近,那么都必须采用双绞线或屏蔽线。 流单相通用滤波器型号规格表: 产品型号 额定电流 泄露电流 连接方式 ET-1A2D23W 1A ≤0.5mA 软 线 ET-3A2D23W 3A ≤0.5mA 软 线 ET-6A2D23W 6A ≤0.5mA 软 线 ET-10A2D23W 10A ≤0.5mA 软 线 ET-1A4D22L 1A ≤0.5mA 焊 片 ET-3A4D22L 3A ≤0.5mA 焊 片 ET-6A4D22L 6A ≤0.5mA 焊 片 ET-10A4B20L 10A ≤1.0mA 焊 片 ET-15A4B20L 15A ≤1.0mA 焊 片 ET-20A4B20L 20A ≤1.0mA 焊 片 ET-30A4J21B 30A ≤1.0mA M6 螺栓 ET-50A4E21B 50A ≤2.0mA M6 螺栓 ET-60A4E21B 60A ≤2.0mA M6 螺栓 ET-80A4F23B 80A ≤2.0mA M8 螺栓 ET-100A4F23B 100A ≤2.0mA M8 螺栓 ET-150A4F23B 150A ≤2.0mA M10螺栓 ET-200A4F23B 200A ≤2.0mA M10螺栓
交流单相高性能滤波器参数: 产品型号 额定电流 泄露电流 连接方式 ET-1B22D23W 1A ≤0.5mA 软 线 ET-3B22A21W 3A ≤0.5mA 软 线 ET-5B22A21W 6A ≤0.5mA 软 线 ET-6B22H21L 6A ≤1.0mA 焊 片 ET-10B22H21L 10A ≤1.0mA 焊 片 ET-20B22H22B 20A ≤1.0mA M4 螺栓 ET-30B22J23B 30A ≤2.0mA M6 螺栓 ET-50B22F23B 50A ≤2.0mA M6 螺栓 ET-100B22K21B 100A ≤5.0mA M8 螺栓 ET-200B22K21B 200A ≤5.0mA M10螺栓 ET-1B11D21W 1A ≤1.0mA 软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