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解剖学-颈部

合集下载

颈部局部解剖学neck

颈部局部解剖学neck

Veins Draining the neck
Internal jugular vein
颈内静脉
Begin at jugular foramen, descending to join the subclavian vein to form brachiocephalic vein Lies lateral first to internal and then to common carotid a. within carotid sheath Chief extracranial tributaries
Cervical plexus
Formation: formed by anterior rami of C1-C4 spinal nerves Position: lies in front of the origin of levator scapulae and scalenus medius and deep to the superior part of the sternocleidomastoid
Scalenus anterior
Origin: transverse processes of C3-C6. Insertion: tubercle for scalenus anterior Action: unilateral, bends neck laterally; bilateral, elevate first rib, an accessory muscle of inspiration; if rib is fixed, flex neck anteriorly
Neck
山东大学医学院 解剖教研室 李振华
The muscles of neck

局部解剖学 - 颈部(颈根部等)共17页文档

局部解剖学 - 颈部(颈根部等)共17页文档
右淋巴导管
右右 颈锁 干: 骨 右下 半干 头: 颈右 部上 的肢 淋及 巴右
胸 部
右支 气管 纵隔 干: 右胸 腔器 官的 淋巴 和部 分胸 腹壁 淋巴
胸锁乳突肌区
• 为胸锁乳突肌所占据和覆盖的局部,
• 由浅入深为:皮肤、浅筋膜、颈深筋膜浅 层形成的胸锁乳突肌鞘及胸锁乳突肌、颈 深筋膜深层。在深筋膜浅、深层间为颈部 的血管神经。
胸膜顶 锁骨下动脉
胸导管
返回
膈神经
返回
静脉角 臂丛
锁骨下静脉
返回
颈袢
返回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 肺萎陷手术
• 锁骨下静脉
第1肋外续于腋 静脉,沿第1肋上 面,走行于锁骨 与前斜角肌之间+ 颈内静脉—头臂 静脉。
锁骨下静脉
• 损伤后容易气栓
• 临床可经行锁骨下 静脉穿刺,进行长 期输液、心导管插 管及中心静脉压测 定等。
椎动脉三角
• 内侧界:颈长肌 • 外测界:前斜角肌 • 下界:锁骨下A第1段 • 尖:第6颈椎横突前
局部解剖学 - 颈部(颈根部等)
1、 舟 遥 遥 以 轻飏, 风飘飘 而吹衣 。 2、 秋 菊 有 佳 色,裛 露掇其 英。 3、 日 月 掷 人 去,有 志不获 骋。 4、 未 言 心 相 醉,不 再接杯 酒。 5、 黄 发 垂 髫 ,并怡 然自乐 。
颈部
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系

局部解剖学:颈 部

局部解剖学:颈   部
3.颈部筋膜及蜂窝组织较发达,层次多,器官皆有 筋膜形成的鞘包绕;
4.颈部器官及血管在头颈运动时位置不固定; 5.颈部淋巴结较多,主要排列在血管和器官的周围。
二、 浅层结构
1.皮肤 2.浅筋膜
(1)颈阔肌 (2)浅静脉 (3)颈浅淋巴结
(4)皮神经
(1)颈阔肌
起点:三角肌和胸 大肌表面的筋膜。
颈部
一、概述 三、颈部深筋膜 五、胸锁乳突肌区 七、颈侧区
二、浅层结构 四、颈前区 六、颈根部
一、概述
1.境界:下界:
由胸骨上缘、 锁骨和肩峰至 第7颈椎棘突的 连线。
2.颈部分区:
项部 固有颈部(颈部)
颈前区 胸锁乳突肌区 颈侧区
颈前区:
舌骨上区: 下颌下三角 颏下三角
舌骨下区: 颈动脉三角 肌三角
联系: Horner综合征
3.甲状腺的被膜
甲状腺的表面 包有内、外二层 被膜,即: 内层:纤维囊
(真被膜) 外层:甲状腺鞘
(假被膜)
3.甲状腺的被膜
甲状腺的表面包有内、外二层被膜,即: 内层:纤维囊 (真被膜) 外层:甲状腺鞘 (假被膜)
假被膜增厚形成 的甲状腺悬韧带将甲 状腺连于喉和气管, 故吞咽时,甲状腺可 随喉上、下移动。
功能: 下降舌骨 和喉
内容:
①甲状腺 ②甲状旁腺 ③气管颈段 ④食管颈段
甲状腺 thyroid gland
1.外形: “H”形 有二个侧
叶和一个峡部。一半 以上(约70%)的人 有锥状叶。
国人甲状腺形态类型
2.位置
甲状腺位于喉下 部和气管上部的两侧。 侧叶上端平甲状软骨 中部,下端达第6气 管软骨环;峡部位于 第2~4气管软骨环的 前面。
止点:口角 颈阔肌深面有浅

最新局部解剖学—头颈部(熊)-PPT文档

最新局部解剖学—头颈部(熊)-PPT文档
颈外侧 区
舌骨上区
颈前区
(舌骨)
颏下三角
下颌下腺
面A 左右下颌下三角 舌下N
舌N
舌A 左右颈动脉三角
舌骨下区
肌三角
图49
一、舌骨下区: (一)颈动脉三角
境界 内容物
前上界—二腹肌后腹 前下界—肩胛舌骨肌上腹 后—胸锁乳突肌
血管
颈内静脉及其属支 颈总动脉及其分支
神经
舌下神 经迷走神经
副神经
(二)肌三角
穿出浅叶下缘的N血管 前

——
面N下颌缘支
面N颈支

面后V
颈外V的交通支
面侧区血管神经分布
1、血管:面A、面V、下颌后V、颈外A
2、神经:耳颞N ‘面N
第一段:
面N (颅外部)
第二段(腮腺内段): 图
第三段:
咬肌(属于咀嚼肌)
起自于颧弓及其深面,止于下颌支 作用:活动颞下颌关节
境界

前 壁—上颌骨的后面
感觉神经:三叉神经
3、神经
颞支
颧支
面神经 颊支 (运动神经) 下颌缘支
颈支
眶上神经 眶下神经 颏神经
图20
面侧区

腮腺咬肌区 面侧深区
前界—咬肌前缘
境界 后界—乳突、胸锁乳突肌上部的前缘

上界—颧弓及外耳道 下界—下颌骨下缘


皮肤

皮下组织
肌 区 层次

腮腺咬肌筋膜:颈深筋膜浅层分为浅、深两层
颅顶
颅底
额顶枕区


颅底内面观 颅底外面观
颅顶(一)
境界 前—眶上缘

后—枕外隆凸及上项线 两侧—颞上线

局部解剖学—头颈部

局部解剖学—头颈部

问题: 1.面神经有哪几种神经纤维?它们分别来自 哪些脑神经核?主要分支及其分布?
面神经为混合性脑神经,含有4种纤维成分: ① 特殊内脏运动纤维起于脑桥被盖部的面神经
核,主要支配面肌的运动; ② 一般内脏运动纤维起于脑桥的上泌涎核,属
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在有关副交感神经节换元后 的节后纤维分布于泪腺、下颌下腺、舌下腺及鼻、 腭的粘膜腺,控制上述腺体的分泌;
❖ 层次:手术依次切开皮肤、浅筋膜、颈筋膜 浅层、舌骨下肌群和气管前筋膜。
4.避免损伤的结构
❖ 由于甲状腺上动脉与喉上神经外支伴行,甲状 腺下动脉与喉返神经有复杂的交叉关系, 故手 术中结扎甲状腺上、下动脉时应注意保护喉 上神经外支和喉返神经。
❖ 另外, 甲状旁腺位于甲状腺囊鞘间隙, 术中注 意保护甲状旁腺。

鼻咽癌放疗后的 后遗症?

为什么?
❖ 鼻咽癌好发部位 鼻咽顶部及侧壁 咽隐窝
❖ 常可累及到咽外侧淋巴 结及咽旁间隙
胚胎学基础
❖ 甲状腺的发生:第四周初,在原始咽底壁 正中线处(相当于第一对咽囊平面),内 胚层细胞增生,向间充质内下陷形成盲管, 称甲状腺舌管,即甲状腺原基。第七周时, 甲状舌管的上段退化消失,仅在起始处残 留一浅凹,称舌盲孔。甲状舌骨囊肿即为 第七周时,本应退化的甲状舌管没有退化 或未完全退化引起的。
❖ 甲状腺表面共有二层被膜。 甲状腺的外膜,称为真被膜, 包绕甲状腺即纤维囊。甲状 腺鞘,又称假被膜,即颈内 脏筋膜,包绕于真被膜外面。
❖ 气管前筋膜内侧增厚→甲 状腺悬韧带→甲状腺两侧叶 和颊部后面连于甲状软骨→ 将甲状腺连于气管壁上。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压迫到的器官
❖ 毗邻: 左右两侧叶的后侧面:气管、咽、食管、喉返神经; 侧叶后外侧:颈动脉鞘、颈交感干;

新局部解剖学颈部中文

新局部解剖学颈部中文

★ 颈动脉三角
颈总动脉 a. 颈动脉窦 位置:颈内动脉起始部和颈总动
脉的末端膨大 压力感受器 颈动脉小球 位置:颈总动脉分叉处后方 化学感受器 颈外动脉 a. 甲状腺上动脉 a. 舌动脉 a. 面动脉 a. 咽升动脉 a.
颈动脉三角
二腹肌后腹 下颌下三角与颈动脉三角的
颈前区
颏下三角
境界 由左、右二腹肌前腹与舌骨体围成 浅面:皮肤、浅筋膜及封套筋膜 深面:下颌舌骨肌及其筋膜 内容:颏下淋巴结
下颌下三角
境界 位于上颌骨下缘与二腹肌前、
后腹之间 其浅面依次为皮肤、浅筋膜、
颈阔肌和颈筋膜浅层 深面由前向后依次为下颌舌骨
肌、舌骨舌肌和咽中缩肌 内容 下颌下腺 血管:面动脉、舌动脉、下颌
分界标志 颌面部与颈部手术的重要标
志性结构 毗邻 浅面:耳大神经、下颌后静
脉及面神经颈支 深面:颈内动、静脉和颈外
动脉、副神经、迷走神经、 舌下神经和颈交感干 上缘:耳后动脉、面神经和 舌咽神经等结构 下缘:枕动脉和舌下神经
肌三角
★境界 由颈前正中线、肩胛舌骨肌
上腹和胸锁乳突肌下份的 前缘围成 浅面:皮肤、浅筋膜与颈阔 肌和颈筋膜浅层 深面:椎前筋膜
形成两肌的鞘 向后:附于项韧带和第7颈椎棘突 向上:附于头颈交界线 包裹二腹肌前腹、下颌下腺和腮腺 向下:附于颈、胸和上肢交界线 在胸骨柄颈静脉切迹上方分为两层,附
着与颈静脉切迹的前、后缘
★颈筋膜
颈筋膜中层--气管前筋膜 位于舌骨下肌的深面 包绕喉、气管颈部、咽和食管颈
下淋巴结 神经:舌下神经、舌神经、下
颌下神经节
★ 颈动脉三角

局部解剖学名词解释+简答——颈部

局部解剖学名词解释+简答——颈部

第二章、颈部一、名词解释1)甲状腺假囊:来自颈深筋膜中层的脏层,是位于外侧的甲状腺被囊。

2)甲状腺囊鞘间隙:气管前筋膜包绕甲状腺形成甲状腺鞘,又称甲状腺假被膜,而甲状腺的外膜称真被膜,即纤维囊,二者之间为囊鞘间隙。

3)甲状腺鞘:即甲状腺假被膜,由气管前筋膜包裹甲状腺成,与甲状腺真被膜之间成的间隙为囊鞘间隙。

4)甲状腺悬韧带:为甲状腺假被膜在侧叶和峡部与甲状软骨。

环状软骨及气管软骨环的软骨膜愈合并增厚形成的韧带称甲状腺悬韧带。

5)颈动脉窦:颈总动脉末端和颈内动脉起始处的膨大部分。

其管壁的外膜下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末梢膨大,在电镜下呈若干层的椭圆形结构,一般称为压力感受器,与血压调节功能有关。

6)颈动脉结节:即第六颈椎横突前结节,颈总动脉行其前方。

在胸锁乳突肌前缘中点,平环状软骨弓向后压迫,可阻断颈总动脉血流。

7)颈动脉鞘:是颈筋膜中层在颈部包绕颈内动脉。

颈总动脉、颈内静脉和迷走神经等所形成的筋膜鞘。

上起自颅底,下续于纵隔。

8)颈动脉三角:是由胸锁乳突肌上方前缘。

肩胛舌骨肌上腹和二腹肌后腹之间所围成的三角。

9)颈动脉小球:是一个扁椭圆形小体,借结缔组织连于颈总动脉分叉处的后方,属于化学感受器,能感受血液中二氧化碳和氧浓度的变化,当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时,可反射性地促使呼吸加深加快。

10)颈干角:股骨颈的长轴线与股骨干纵轴线之间形成的夹角,为110°-140°,平均127°。

若颈干角>140。

为髋外翻;<110。

为髋内翻。

11)颈交感干:位于脊柱两侧,椎前筋膜后方,由颈上、中、下交感神经节及其节间支所组成。

12)颈静脉弓:左右颈前静脉在胸骨上间隙内的吻合支,横行于颈静脉切迹上方的胸骨上间隙内。

13)颈内静脉肩胛舌骨肌淋巴结:位于颈内静脉与肩胛舌骨肌中间腱交角处的淋巴结,收纳舌尖部的淋巴结,舌尖癌首先转移至该处淋巴结。

14)颈袢:舌下神经发出降支与第1颈N前支构成颈袢上根,在颈鞘浅面下行,与来自第2~3颈神经前支构成的颈袢下根组成颈袢。

局部解剖学(颈部)

局部解剖学(颈部)

ppt课件完整
16
四、颈部筋膜间隙:
1、胸骨上间隙 suprasternal space
2、锁骨上间隙 supraclavicular space:
3、气管前间隙 pretracheal space
4、咽后间隙 retropharyngeal space
5、椎前间隙 prevertebral space
局部解剖学 regional anatomy
河北医科大学 基础课教学部 解剖组胚教研室 张士斌
ppt课件完整
1
第二章颈部
第一节 概 述
境界: 上界为头部的下界 。
下界即胸骨颈静脉 切迹、锁骨关节、 锁骨上缘和肩峰至 第七颈椎棘突间的 连线。
ppt课件完整
2
分区:
以斜方肌前缘为 界分为: 项部: 颈部:
后)层次结构十分明确, 分别为:皮肤、浅筋膜、 颈深筋膜、肌肉。深筋膜 又分为浅、中、深三层, 在浅、中层与深层间形成 的筋膜鞘,容纳通过颈部 的气管、食管及血管。各 层间有疏松结缔组织并形 成颈部间隙。
ppt课件完整
6
一、皮肤: 皮肤薄,移动性大,皮纹横向。
ppt课件完整
7
二、浅筋膜:
浅筋膜疏松,内 含皮肌、皮静脉、 皮神经、淋巴结。
ppt课件完整
25
二、 舌骨下区 (一)颈动脉三角
1.境界 位于胸锁乳突肌上份
前缘、肩胛舌骨肌 上腹和二腹肌后腹 之间。 其浅面为皮肤、浅筋 膜、颈阔肌及颈筋 膜浅层;深面为椎 前筋膜;内侧为咽 侧壁及其筋膜。
2、皮静脉与淋巴结:
颈前静脉 anterior jugular vein
颈外静脉 externa jugularis vein,其周 围有伴行的淋巴结。 在颈根部两条静脉均 进入颈深筋膜形成的 两个间隙,即胸骨上 间隙和锁骨上间隙, 并有横行的吻合支3、皮神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内容 (1)甲状腺
1)形态与被膜: 两侧叶、峡部
异常形态
被膜
甲状腺假被膜(腺鞘): 形成于气管前筋膜,
包绕甲状腺前、外侧,并 附着于气管软骨、环状软 骨、甲状软骨上
甲状腺悬韧带:连于气管 软骨、环状软骨、甲状软 骨上的增厚的假被膜
真被膜(纤维囊):甲状 腺外膜
鞘囊间隙:真假被膜间, 有血管、神经和甲状旁腺 存在
颈部
临床应用要点:
1.气管周围为
疏松结缔组织包绕,故活动性大,当仰头或低头时,气管可上、下移
动1.5cm;头转向一侧时,气管随之转向同侧,食管却移向对侧;气
管上段距体表浅,下段距体表深,因此常规施行气管切开术时,应
尽量采用后仰正中位使气管接近体表。
2.作低位气管切开时,应注意止两侧甲状腺下静脉常在颈部前方
上附颅底 下续前纵韧带、 胸内筋膜 其深面有颈交感干、膈神经、 臂丛、锁骨下动脉等
b.颈腋管(腋鞘) 包绕锁骨下动脉、静脉,臂丛
(二)颈筋膜间隙
1.胸骨上间隙 2.气管前间隙 3.咽后间隙 4.椎前间隙
椎前间隙 咽后间隙 气管前间隙 胸骨上间隙
咽后间隙
胸骨上间隙(suprasternal space) 内有颈前静脉末段、颈前静脉
向下
咽后间隙 后纵隔
腋鞘
腋窝
第三节 颈前区
一 舌骨上区
1、颏下三角
舌骨体
二腹肌前腹
二、下颌下三角
1.境 界 下颌骨下缘 二腹肌前腹 二腹肌后腹
二腹肌后腹
下颌下腺
二腹肌前腹
2.内 容 下颌下腺(U形) 面动脉 下颌下淋巴结
舌骨舌肌(肌性标志) 浅面:舌神经
下颌下神经节 下颌下腺管 舌下神经 深面:舌动脉和静脉
弓、淋巴结及脂肪组织等颈部
气管前间隙 pretracheal space:
内有气管前淋巴结、甲状腺最下动 脉、甲状腺下静脉丶甲状腺奇静脉丛丶 头臂干、左头臂静脉 咽后间隙 retropharyngeal space
椎前咽间旁隙间p隙revertebral space
含少量结缔组织丶咽后淋巴结丶颈交感干等 临床联系:颈椎结核、脓肿 向两侧 椎外侧区
上颌动脉
颈外动脉 枕动脉
咽升动脉
颈内动脉
(2)静脉 颈内静脉
面静脉 舌静脉 甲状腺上静脉 甲状腺中静脉
(3)神经.
1)舌下神经
2)副神经
3)迷走神经
喉上神经 舌下神经
喉内支
喉外支
(4)二腹肌 后腹
喉上神经 喉内支 喉上神经喉外支
舌咽神经 迷走神经
(二)肌三角
1.境 界 颈前正中线 肩胛舌骨肌上腹 胸锁乳突肌前缘
副神经 锁骨上神经
面神经颈支 耳大神经
颈横神经
二、颈筋膜及筋膜间隙
(一)颈筋膜
1、浅层(封套筋膜)
颈部
2、中层(气管前层、内脏筋膜、气管前筋膜)
分部:
前下部:气管前筋膜
后上部:颊咽筋膜
两 侧:颈动脉鞘 包绕颈总动脉、颈内动、静脉、 迷走神经
甲状腺鞘(甲状腺假被膜) 甲状腺悬韧带
颈部
3、深层(椎前层、椎前筋膜) a.附着
3)甲状腺动脉和喉的神经
甲状腺上动脉及喉上 神经:接近甲状腺处 分开 (紧贴甲状腺上 极结扎动脉)
甲状腺下动脉和喉返 神经:近甲状腺处相 伴行,远离甲状腺处 分开 (远离甲状腺下 端结扎动脉)
甲状腺最下动脉
4)甲状腺静脉
上 中 下 (三对)
(2)甲状旁腺
位置:甲状腺侧叶后面, 真假被膜之间
甲状腺功能亢进
(二)体表投影
1.颈总动脉和颈外动脉 2.锁骨下动脉 3.颈外静脉 4.副神经 5.臂丛 6.胸膜顶
第二节 颈部层次结构
一、浅层结构
横切口
颈阔肌
(一)浅静脉 1.颈前静脉 (颈静脉弓,注入颈外静脉或锁 骨下静脉) 2.颈外静脉
颈外静脉 颈前静脉
(二)神经
1.颈丛皮支 2.面神经颈支
枕小神经
吻合成甲状腺奇静脉丛.
颈部
(4)食管颈部及毗邻
位置:上:平甲状软骨下缘平面与咽相接 下:颈静脉切迹平面处移行为食管 胸部
毗邻: 前---气管颈部(食管稍偏左侧,故 食管颈部手术入路以左侧为宜. 后---颈长肌和脊柱 后外侧---隔椎前筋膜与颈交感干 相邻 两侧---甲状腺侧叶、颈动脉鞘及 其内容物
第四节 胸锁乳突肌区及颈根部
一胸锁乳突肌区
(一)境界
(二)内容及其毗邻
1.颈袢
C1~3前支构成, 由上、下根在肩 胛舌骨肌中间腱 前面合成,分支 分布到肩胛舌骨 肌、胸骨舌骨肌、 胸骨甲状肌
(3)气管颈部
上平第6颈椎下缘,下至胸骨 颈静脉切迹
气管切开的层次:
皮肤 浅筋膜 封套筋膜 胸骨上间隙和颈静脉弓 舌骨下肌、气管前筋膜 注意:甲状腺峡部和甲状腺下静脉
气管颈部的毗邻:
前方
皮肤 浅筋膜 封套筋膜 胸骨上间隙和颈静脉弓 舌骨下肌、气管前筋膜 甲状腺峡部和甲状腺下静

后外侧 喉返神经和食管 后外侧 甲状腺侧叶和颈动脉鞘
局部解剖学
颈部 The Neck
湖南师大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第二章 颈 部The Neck
颈部的解剖学特点
1.是头、躯干、上 肢间的重要通路 2.重要器官多,排 列集中(易压迫) 3.空腔通外界(易 感染) 4.筋膜.间隙多(阻 隔.蔓延) 5.缺乏骨性保护 (易发生穿透伤) 6.淋巴多(易受累)
三、舌骨下区
(一)颈动脉三角
1.境界 胸锁乳突肌前缘 肩胛舌骨肌上腹 二腹肌后腹
胸锁乳突肌前缘
二腹肌后腹
肩胛舌骨肌上腹
2.内 容
颈内静脉及属支 颈总动脉 颈外动脉 颈内动脉 舌下神经 副神经 迷走神经
(1)颈总动脉
1)颈总动脉 (窦、体)
2)颈外动脉
3)颈内动脉
颞浅动脉 面动脉
舌动脉 甲状腺上动脉
甲状腺假被膜
真被膜
甲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腺悬韧带
2)位置与毗邻
位置:峡部位于2-4 气管 软骨前方 前:由浅入深:
皮肤 浅筋膜 封套筋膜 舌骨下肌群
假被膜
側叶后内: 食管与咽; 喉与气管; 喉返神经
側叶后外: 颈a. v. 迷走 n; 颈交感神经
颈交感神经 颈a. v. 迷走n. 食管\咽
喉返神经 气管
Horner Syndrome
第一节 概述
境界
颈部
二、分 区
1、颈前外侧区(固有颈部)
舌骨上区 颈前区
舌骨下区
胸锁乳突肌区
下颌下三角 颏下三角
颈动脉三角 肌三角
颈外侧区 枕三角 锁骨上大窝
2、颈后区(项部)
分区
胸锁乳突肌 颈动脉三角 枕三角 斜方肌 肩胛舌骨肌下腹 锁骨上大窝
下颌下三角 颏三角
肌三角
二、表面解剖
(一)体表标志 1.舌骨 2.甲状软骨 3.环状软骨 4.颈动脉结节 5.胸锁乳突肌 6.胸骨上窝 7.锁骨上大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