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桥的结构》设计与制作课程统整教学实录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纸桥的结构》设计与制作课程统整教学实录

一、课标要求(一)了解结构的涵义,能从力学角度理解结构的概念和一般分类。确定一个简单对象进行结构设计,并绘制设计图纸,做出模型或原型。

(二)熟悉一些常见材料的属性及加工方法,能根据设计要求选择材料和工具。

(三)初步学会从技术的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多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发展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想象的能力。形成和保持对技术问题的敏感性和探究欲望,领略技术世界的奥秘与神奇。

二、教学目标

(一)通过实验和小组讨论,探究纸张的性质抗拉性强、抗压性弱。

(二)通过动手实践探究如何提高纸张的抗压性。

(三)通过设计、制作与试验,亲身体验改变纸张形状结构对提高纸张承受力的巨大作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纸张的属性与结构。

(二)教学难点如何通过改变纸张的基本结构增强纸张的抗压性。

四、材料准备

A4纸、4开旧报纸、胶水、砝码、装水的矿泉水瓶、裁纸刀、剪刀。

五、教学流程

(一)探究纸张的属性抗拉性强、抗压性弱。

[活动一]探究与实验

老师拿出一张A4纸,将两端固定在两根木棒上。

请两名学生平拉纸张两端的木棒,提醒全体学生注意观察纸张承受拉力的情况。

两名学生很用力地拉,结果却没有拉断――学生由此发现,纸张可以承受很大的拉力。

老师给每个学生发放一些裁成条的旧报纸,让学生体验撕拉旧报纸条需要用多大的力。然后让学生把撕断的纸条收集起来。

老师将一个砝码放在一张平铺在两个盒子之上的纸条中间,让学生注意观察现象。学生发现“纸张承受不住砝码的重量”,塌了下来。

师生共同讨论在以上实验活动中的发现,得出纸张的属性――抗拉性强,抗压性弱。

(二)体验并发现纸张的威力,感受技术探究的乐趣。

[活动二]小组竞技(限时十分钟)

教师发放材料,并用课件出示如下活动要求。

利用一张4开旧报纸和胶水,设计并制作一个长度为

200mm的桥面。要求所设计和制作的桥面至少可以承重750g (15个砝码的质量)。以最后制作的桥面承重能力最大的组为获胜组。

温馨提示①只能用所给的4开旧报纸进行制作,不可以加纸,不可以填加其他物质。②粘连纸张时,只能用胶水,不可以用其他物质代替;胶水用量限定,请酌情使用。③每小组制作的桥梁模型,其外型至少为200mm(长)×50mm(宽)×30mm(高)的长方体,跨度为150mm,两端开通不封闭。长方体中间,用剩余的纸张制作各种形状结构的填充物放置其中,做成简单的桥梁模型。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始制作,每个小组至少制作出了2―3个桥面模型,大家在组内测试,选出本组中承重最大的桥面模型来跟其他组比赛。

当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桥面模型时,教师在小组间巡视,不作具体指导。

先做后学,先学后教,是我市通用技术教学的一贯做法。学生在“活动一”中虽然获得了一些基本知识和经验,但对纸张属性的理解还不能算深透,接下来的这个“活动二”将给学生一些探究体验的过程。课堂上,有的学生一下子就有了想法,做出了模型;有的学生却完全不知从哪里入手,更不知道怎么去设计。这都是正常现象。我们允许不会做的学生先看看别人怎么做,或者让他们自己去翻书、上网查资料

寻求帮助,这都是“主动学习”的过程和表现。

生老师,这里,我们成功了!

生老师,快来看,我们已经放了三盒砝码了!

……

看到学生如此投入,如此惊喜,老师的心里也不由得一阵阵欢喜。

师各小组把选出的作品集中到第二组这里,下面是小组间的PK,所有小组同时比赛,各小组代表听老师的口令加砝码。第一轮加码,两盒砝码,10秒内完成。

生加好了。

师好,第一轮全体通过!第二轮加码,一盒砝码,也是10秒内完成。

在这一轮,大家可以看到第二组的塌了,第五组的也塌了。

……

加在桥面上的砝码重量还在增加,只不过每一轮所加的份量在减少,剩下的学习小组的数量也在减少(成绩单见下表)。

师现在仅剩第三组了,砝码已经是四盒加5颗了,同学们,我们还加不加?

生不加了,我们想留点悬念……

师好,那么,第三组胜出!

师下面请第三组的代表分享一下他们组的制作经验!

生我们都知道,纸张的抗压性弱、扛拉性强,所以,我们组在设计制作纸桥的时候,在需要承受压力的地方用了更多的纸,在承受拉力的地方少用了一点。我们还特别注意到了整个模型每一个部件的“紧密”连接,让它们像一个“统一体”。如果连接点不够紧密结实,纸桥很容易被各个击破。

思考、设计、制作、试验,这一系列富有探究性、创造性、试验性的活动过程让学生体验到了通用技术学科的科学奥秘、技术张力和探究乐趣。

(三)实践提高纸张的抗压性。

[活动三]讨论、猜想与实践如何提高纸张的抗压性?

1.讨论与质疑。

在学生经历了纸桥的设计、制作与试验过程之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比、讨论,思考纸张制作形状的不同与它的抗压性的关系,进而得出了卷成圆形、瓦楞形等形状可以提高纸张抗压性的结论。 2.知识讲解纸张的基本结构及其组合方式。

教师以学生所做模型的实物为例(见下图),为学生串讲纸张的结构知识。

师同学们,以上就是纸的基本结构。我们在制作模型的时候,总是先做好纸张的基本结构,再把它们连接在一起,组合成一个具有一定形状的组合体,让纸的承受力大大提

高。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连接各个基本结构呢?其实,基本结构的连接方式有许多。

师课件出示纸结构的几种连接技巧。

3.关注生活,延伸讨论,小结“如何通过改变纸的基本结构来增强纸的抗压性”。

师请大家讨论一下,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方面用到了“通过改变纸的基本结构来增强纸的抗压性”?

生纸桥、纸箱、卷筒、报纸铅笔等。

师若是用旧报纸为原料设计制作一座纸桥进行“纸桥承重比赛”,以最大承重能力为目标,你需要考虑纸桥结构设计中的哪些方面问题?

生旧报纸的纸张特性、旧报纸结构的形状、旧报纸结构的组合拼接、纸桥的整体外形等。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略),并提示下一节课的学习任务在给定材料、工具、时间的情况下,设计并制作出一座合乎要求的纸桥,参加学校的科技运动会纸桥承重项目比赛。

点评国家课标组组长、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顾建军认为,“通用技术,是最能体现素质教育的课程,最能反映综合应用的课程,最能强化能力培养的课程,最能促进学生个性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