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李白唐诗鉴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蜀道难》李白唐诗鉴赏

蜀道难李白噫吁口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砅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李白诗鉴赏《蜀道难》本是乐府旧题,属《相和歌瑟调曲》,传统内容为备言铜梁玉垒之阻,多写蜀道的险阻。《蜀道难》是天宝初年,李白被玄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时送别友人所作。诗篇开头一句,噫吁口戏,危乎高哉!,起势突兀,一句极其强烈的感叹,为全诗奠定了危途难行的感情基调。接着诗人又以极度的夸张语调,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点出了主题。这句话,作为全诗主线,在全诗中重复了三次,一次比一次强烈,为全诗增添了感染力。作者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领起全篇后,接着转入具体描绘蜀道的艰难险阻。蚕丛以下八句,通过古老的传说描写入蜀山势的高峻、险要以及蜀道开辟的艰难。蚕丛、鱼凫,相传是蜀

国的祖先。诗人想象,从他们开国以来多少万年,秦地与蜀国是不通人烟的,因为无路可通。在太白峰上,只有鸟才能飞过。直到传说中的蜀国五个壮士,揽住进入山洞的大蛇的尾巴,使大山崩裂了,秦蜀之间才有了天梯石栈以通往来。这传说是何等的神奇悲壮!显然,借传说来表现入蜀山势的高险和蜀道开辟的艰难,比起直接摹写,要形象生动,也更富感染力。诗人不仅是要写险、写难,还要倾注自己对山川的感情。通过壮士开山的传说,诗人讴歌了远古人类征服自然的伟大斗争。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四句紧承天梯石栈而来。通过天梯石栈,可以踏上由秦入蜀的道路了。然而,登上这天梯石栈又是怎样的情景呢?向上望,还有高标更高的山峰,高到连驾着六条龙的太阳神的车子也过不去,只好就此回转;向下看,又有波涛汹涌、曲折回旋的河水在奔流。面对这样的高山险阻,就是一举千里的黄鹤也飞不过去,敏捷的猿猴也要为翻山越岭而发愁,更何况游客呢!诗人借六龙回日的神话故事来烘托高标之高,想象神奇而瑰丽。正是这些丰富的想象和高度的夸张,使诗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青泥何盘盘四句描写青泥岭的盘旋曲折和高危。由秦入蜀,太白山和青泥岭都是必经之地。就是飞过了只有鸟道的太白山,还有这青泥岭呢!青泥岭山势萦回,百步九折。站在青泥岭的山颠,仰头仿佛可以摸着天上的星宿。描写山的高,描写山的险要,没有比这更惊心动魄的了。渲染太白山之高已是淋漓尽致了,又刻画出青泥岭的高危,而毫不重复。刻画之不足,又加上一个强烈抒情的感叹句:以手抚膺坐长叹!从问君西游何时还至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段,诗人借一个旅行者的感觉和经

历来渲染由秦入蜀这段道路的奇险难行。在那崇山峻岭之中出现了一个愁容满面的旅行者,他踽踽在层峦迭障之间的崎岖小道上,蹒跚于人迹罕至,幽深邃密的深山老林之中,时而听见飞鸟悲号,感到凄凉惨淡,黯然神伤,时而又听到子规哀鸣,四处空旷幽深,神秘可怖。面对这般情景,岂能不为之伤心惨自,朱颜凋改,强烈感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了。诗人通过旅人的亲身经历和感觉,通过环境气氛的烘托,将蜀道上的畏途巉岩渲染得格外形象逼真,加深了主题的表达。连峰四句是对蜀道山水的概括的描写,仍是借一个旅人眼中来观察的。这组句子都是七言,气势磅礴,节奏很快。描绘连峰,是去天不盈尺;状摹砅崖转石的飞湍瀑流,是万壑雷鸣,极尽夸张之能事,又加以拟人化,写它们争喧豗。称绝壁的枯松是倒挂,何等惊险。写尽了山之高,壁之陡,水之湍急,然后归结到一个险字,既概括又生动具体地写尽了蜀道山水的形势。最后以一个动人心魄的反问句: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结束这层表达。从秦地动身,艰难跋涉,终于穿过了蜀道,来到蜀地。然而,前途并不可乐观,峥嵘而崔嵬的剑阁又屹立在眼前了。诗人在对剑阁险要形势的描写中,巧妙地融化了前人的诗句,晋人张载的《剑阁铭》中写道:一夫荷戟,万夫趑趄,形胜之地,匪亲勿居。李白在此基础上,以豺、狼、猛虎、长蛇这些自然界中最可怕的事物作寓,大肆渲染剑阁蜀地形势的险要和环境的险恶。于是,诗篇很自然地归结到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意思是锦城就是天堂,也不应滞留,还是早日回乡的好。结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再呼应开头,点出主题。诗人从一个

旅行者的角度设想着笔,从长安而太白,从太白而青泥,沿蜀道而入蜀,翻越剑阁而至于锦城,行迹井然有序。随着这个旅行者的足迹,我们仿佛看见了插入云间的高峰,仿佛走入了连绵不绝的万山丛中,好象攀登在万丈绝壁之上,好象听见了河水的奔流、山鸟的悲鸣..同时,诗人又不局限于旅人经历的实写,时而直抒旅人的心境感受,时而又以第三者的口吻直问旅人,笔致错综变化,具有浓烈的抒情气氛,从而渲染出蜀道山水的艰险。借送友人入蜀,以丰富的想象,夸张的笔法,极写蜀地山川的雄奇壮丽,以及对它的倾慕和热爱。其中展现了诗人广阔的胸襟,豪迈的气魄,和对神奇险峻境界的追求。简言之,《蜀道难》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代表作品之一,是一篇公认的充分体现了李白积极浪漫主义精神的杰作。李白在此篇中,以清雄奔放的语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蜀地山川的神奇壮伟,表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和惊人的艺术技巧,历来为人们钦羡赞赏。它是我国古典诗歌中最富艺术魅力的篇章之一。相传当时身为显宦兼诗人的贺知章读了此诗,对李白大加赞赏,称他为谪仙(孟棨《本事诗高逸》)。殷璠也说李白的《蜀道难》等篇奇之又奇,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宋人李麀说李白的《远别离》、《蜀道难》和杜甫的《乾元中寓同谷县作歌七首》同为风骚之极致,不在屈原之下。明人李东阳更是认为《远别离》、《蜀道难》和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新婚别》、《兵车行》等诗同样是阅数千百年、几千万人而莫有异议的诗篇,终日诵之不厌的绝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