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能源应成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重点
生物质能源研发将废弃物转变为绿色能源的奇迹

生物质能源研发将废弃物转变为绿色能源的奇迹在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增加、传统能源消耗剧增的情况下,寻找和开发可再生能源成为世界各国的重要任务。
生物质能源便是其中一种备受瞩目的绿色能源,它将废弃物转变为能源的过程,被誉为绿色能源的奇迹。
本文将探讨生物质能源在研发过程中的重要意义以及其所带来的技术和环境效益。
一、生物质能源的定义和特点生物质能源是指由动植物的残渣、农作物秸秆、废弃物等转化而成的能源,是一种可再生的绿色能源。
与传统能源相比,生物质能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可再生性:生物质能源来源广泛,可以通过不断种植植物、农作物等来保持其持续供应。
2. 环境友好:生物质能源的燃烧过程不会释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并有助于缓解全球气候变化问题。
3. 资源利用效率高:废弃物如农作物秸秆等可以成为生物质能源的原料,通过研发和技术改造,实现了对资源的充分利用。
4. 区域经济发展:生物质能源的研发和利用可以提高当地就业率,改善居民能源利用结构,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二、生物质能源的研发历程生物质能源的研发历程经历了不断的探索和进步。
早期,人们主要利用木材、秸秆等作为生物质能源的原料,通过简单的燃烧方式来获取热能。
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需求的增加,传统的生物质能源研发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近年来,科学家们通过生物质能源的研究和开发,成功地将废弃物转变为绿色能源。
他们通过生物质能源的合成和转化技术,将生物质材料转化为生物质燃料,如生物柴油、生物乙醇等。
同时,新型的生物质能源利用技术的应用,使得生物质能源的利用效率和生产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
三、生物质能源的技术突破在生物质能源的研发过程中,科学家们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技术突破。
其中,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关注:1. 生物质制备技术:通过高温、压力等条件下的生物质转化,科学家们成功地将废弃物转变为生物质能源。
比如,通过生物质气化技术,可以将废弃的农作物秸秆转化为可燃气体,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生物质能源的可再生性和资源可持续性

生物质能源的可再生性和资源可持续性生物质能源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潜力。
它是指由生物质(包括植物、动物废弃物和有机废弃物)转化而成的能源,如生物质颗粒、生物质液体燃料和生物质气体等。
与化石燃料相比,生物质能源具有更好的可再生性和资源可持续性。
一、生物质能源的可再生性可再生能源是指能够自然补充或在人类可观测的时间范围内恢复的能源资源。
而生物质能源正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
生物质能源的可再生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植物生长迅速: 与其他可再生能源相比,植物生长速度较快,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再生。
例如,快速生长的竹子、油菜籽等作物,可以在几个月内就可以收获和再生。
2. 不断循环使用: 生物质能源可以通过不断种植和收获的方式得到再生。
与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不同,生物质能源具有可以循环使用的特性。
种植一批作物用于生物质能源生产后,可以及时再种植下一批作物,实现资源的持续再生。
3. 容易获得原材料: 生物质能源的原材料主要是生物质,该资源广泛分布且易于获取。
无论是农作物废弃物、森林剩余物还是农田秸秆,都可以成为生物质能源的原料。
因此,生物质能源具有可再生性的优势。
二、生物质能源的资源可持续性资源可持续性是指资源的利用不会对环境和未来世代产生不良影响。
生物质能源的资源可持续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低碳排放: 生物质能源的燃烧过程中,释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与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吸收的二氧化碳相互抵消。
因此,生物质能源的使用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降低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2. 废物资源利用: 生物质能源的生产过程中,可以利用废弃物和剩余物来制作生物质能源。
例如,农作物废弃物和农田秸秆可以通过生物质能源生产设备加工成颗粒状燃料,实现废物资源的利用。
3. 促进农村发展: 生物质能源的生产需要大量的生物质原料,这就促进了农民生产经营。
农民可以通过庄稼种植、农作物废弃物的处理等方式参与到生物质能源产业中,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生物质能源的生物质供应链与可持续发展

生物质能源的生物质供应链与可持续发展生物质能源是指以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有机物质为原料,通过热解、气化、发酵等转化过程获得的可再生能源。
随着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以及对传统能源依赖的担忧,生物质能源日益成为各国重要的能源替代品。
然而,要实现生物质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构建高效可靠的生物质供应链是至关重要的。
一、生物质供应链的定义及组成部分生物质供应链是指从生物质资源的获得、收集、储存、运输到能源生产和利用的全过程管理系统。
它主要包括生物质资源开发、预处理和转化、运输和储存、能源生产与利用等环节。
1. 生物质资源开发生物质能源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丰富的生物质资源。
生物质资源开发包括合理规划和管理农作物秸秆、农作物残渣、森林废弃物、生活废弃物等可利用的有机废弃物,同时还应注重发展生物质能源专用作物和能源林。
2. 预处理和转化预处理是指对收集的生物质资源进行去除杂质、破碎和干燥等处理,以提高生物质能源的产量和质量。
转化包括生物质的热解、气化、发酵等过程,将生物质转化为液体燃料、气体燃料或发电。
3. 运输和储存生物质供应链中的运输和储存是确保生物质资源顺利到达能源生产单位的重要环节。
适当的运输和储存手段可以减少能源损失和环境污染。
4. 能源生产与利用生物质能源的生产与利用是整个供应链的核心环节。
通过高效的生产技术,将生物质转化为热能、电能、生物燃料等,并应用于工业、交通等领域。
二、生物质供应链的挑战与对策在实践中,要构建一个高效可靠的生物质供应链面临着一些挑战。
1. 生物质资源可持续性生物质能源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依赖充足的生物质资源。
因此,如何合理开发和管理生物质资源至关重要。
可以通过制定合理的政策措施,鼓励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发展生物质能源专用作物和能源林,并加强对森林废弃物和生活废弃物的回收利用。
2. 预处理和转化技术生物质资源的预处理和转化过程对于生物质供应链的效率和产量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需要加强预处理和转化技术的研究和创新,提高转化效率和产能。
生物质能源的碳循环和可持续利用

生物质能源的碳循环和可持续利用在全球范围内,生物质能源正逐渐成为替代传统能源的重要选择。
生物质能源的碳循环和可持续利用不仅能够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还有助于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保护环境。
本文将探讨生物质能源的碳循环过程以及其可持续利用的方法和挑战。
一、生物质能源的碳循环1.1 生物质能源的来源生物质能源主要由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生物体组成,包括木材、秸秆、农作物残余物、城市固体废弃物等。
这些生物体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水和阳光转化为有机物质,形成生物质。
1.2 生物质能源的碳储存生物质能源主要是由碳、氢和氧等元素构成的有机物质,其中碳是其主要组成元素。
将生物质储存起来,可以有效地将大量的碳固定在生物质之中,防止其释放到大气中。
例如,通过木材的蓄积与贮藏,可以延缓碳排放。
1.3 生物质能源的碳释放生物质能源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燃烧或发酵等过程,将有机物质转化为二氧化碳、水和热能。
这个过程释放了大部分储存在生物质中的碳,并且会产生大量的能量。
同时,生物质的降解过程也会释放出甲烷等温室气体。
二、生物质能源的可持续利用2.1 生物质能源的利用方式生物质能源可以通过直接燃烧或间接转换的方式利用。
直接燃烧是将生物质直接作为燃料燃烧,释放能量。
间接转换包括利用生物质发电、生物质液体燃料和生物质气体燃料等方式。
2.2 生物质能源的可替代性生物质能源可以替代传统的化石燃料,如煤炭和石油。
与化石燃料相比,生物质能源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更低,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较小。
同时,生物质能源可以在可再生资源的基础上持续供应,具有可持续性。
2.3 生物质能源的利用挑战尽管生物质能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可持续性,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其中包括生物质资源的获取和利用效率的提高。
生物质能源的生产需要大量的生物质,而大规模获取生物质可能对土地和水资源造成压力。
此外,生物质能源的利用效率需要进一步提高,以降低成本和环境影响。
三、生物质能源的未来发展生物质能源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
生物质能源有什么发展前景和应用

生物质能源有什么发展前景和应用在当今全球能源需求不断增长,同时环境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背景下,生物质能源作为一种可再生、清洁的能源形式,正逐渐崭露头角,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多样的应用领域。
生物质能源,简单来说,就是由生物质转化而来的能源。
生物质包括植物、动物及其排泄物、垃圾、有机废水等有机物质。
这些看似平常的物质,在经过适当的处理和转化后,能够成为宝贵的能源。
先来说说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前景。
随着传统化石能源的逐渐枯竭以及其使用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重,寻找可替代的清洁能源已成为当务之急。
生物质能源具有可再生的特点,只要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生物质就能源源不断地产生。
这与有限的化石能源形成了鲜明对比。
从全球范围来看,各国政府对可再生能源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和补贴措施,以推动生物质能源的发展。
这为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在技术方面,生物质能源的转化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例如,生物发酵技术、热化学转化技术等的不断优化,提高了生物质能源的转化效率和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使其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生物质能源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
在能源生产方面,生物质可以通过直接燃烧发电,为工厂、学校、医院等提供电力。
这种方式简单直接,适用于大规模的生物质资源利用。
生物质气化也是一种常见的应用方式。
将生物质转化为可燃气体,如一氧化碳、氢气和甲烷等,然后用于发电、供热或作为燃料用于工业生产。
这种技术不仅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还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
生物柴油是生物质能源在交通运输领域的重要应用。
通过对植物油或动物脂肪进行化学处理,可以生产出与传统柴油性能相似的生物柴油。
使用生物柴油可以降低车辆尾气排放,对改善空气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生物质还可以用于生产乙醇燃料。
乙醇燃料可以与汽油混合使用,减少对传统汽油的依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乙醇汽油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在农村地区,生物质能源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于安阳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发展及利用的分析

关于安阳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发展及利用的分析一、安阳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1. 太阳能发电安阳地处北纬35°左右,阳光充足,是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区。
目前,安阳农村地区已建成许多太阳能发电项目,充分利用了当地的太阳能资源,为农村地区的电力供应带来了新的解决方案。
2. 生物质能利用安阳农村地区以种植业为主,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生物质资源丰富。
利用生物质能发电、供热等已成为当地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一些农村地区已经开始利用生物质能进行发电,有效解决了农村地区的能源问题。
3. 小水电开发安阳地处黄河中游地区,拥有众多的水资源,适宜进行小水电开发。
一些农村地区已经建设了小水电站,不仅为当地农村地区提供了清洁能源,还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1. 技术落后由于农村地区的资源配置和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导致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中存在技术落后的问题。
部分农村地区还未掌握先进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导致能源资源浪费较为严重。
2. 资金投入不足农村地区的财政相对薄弱,资金投入不足成为制约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些农村地区想要开展可再生能源项目,但受限于资金问题无法推进。
3. 缺乏政策支持目前,农村地区的可再生能源发展缺乏政策支持,相关政策法规不够健全。
这使得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推动和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
三、未来发展前景2. 加大资金投入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项目的资金支持,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提高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水平。
可以通过银行贷款、政府补贴等方式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
3. 完善政策法规未来,政府应加强对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政策支持,制定相关法规,加大对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扶持力度,为其提供更多的政策保障,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安阳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发展及利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政府应在技术、资金和政策上给予更多支持,鼓励农村地区开展可再生能源项目,推动清洁能源在农村地区的广泛应用。
生物质能源的未来发展趋势

生物质能源的未来发展趋势能源,是人类社会运转的基石。
在追求可持续发展的今天,生物质能源作为一种可再生的绿色能源,正逐渐展现出其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生物质能源,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对生物质材料的加工和转化所获得的能源。
这些生物质材料来源广泛,包括农业废弃物(如秸秆、稻壳等)、林业废弃物(如树枝、木屑等)、城市有机垃圾以及能源作物(如甘蔗、玉米等)。
与传统的化石能源相比,生物质能源具有诸多优势。
首先,它是可再生的。
只要地球上有生命活动,生物质材料就能够不断产生,为能源供应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原料”。
这与化石能源那种有限且不可再生的特性形成了鲜明对比。
其次,生物质能源的利用过程通常相对环保。
在其转化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相对较少。
例如,生物质燃烧时排放的二氧化碳,大致相当于其生长过程中从大气中吸收的二氧化碳,从而实现了碳的相对平衡。
再者,生物质能源的分布较为广泛。
不像石油、天然气等资源集中在特定地区,生物质材料在世界各地都有一定的分布,这有助于降低能源供应的地缘政治风险,提高能源安全。
在未来,生物质能源的发展趋势将呈现出多个显著的特点。
其一,技术创新将成为推动生物质能源发展的关键。
当前,生物质能源的转化技术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例如,生物发酵技术在制取生物燃料方面的效率还有提升空间;热化学转化技术在降低成本和提高产物质量方面也面临挑战。
随着科研投入的增加和技术的不断突破,我们有望看到更加高效、经济的生物质能源转化技术的出现。
其二,多联产将成为主流发展模式。
未来的生物质能源利用不再局限于单一的能源产品,而是朝着多联产的方向发展。
通过综合利用生物质资源,可以同时生产电能、热能、生物燃料以及高附加值的化学品。
这种多联产模式不仅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还增加了经济效益,使得生物质能源的开发更具吸引力。
其三,与其他可再生能源的融合发展将日益紧密。
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具有间歇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而生物质能源具有一定的可储存性和调峰能力。
生物质能源的应用与优势

生物质能源的应用与优势随着能源需求不断增长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生物质能源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在能源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本文将探讨生物质能源的应用领域以及其具有的优势。
1. 生物质能源的应用领域生物质能源可以被广泛应用于以下几个领域:发电行业:生物质能源可以通过直接燃烧或发酵产生热能,进而驱动发电机组发电。
生物质发电在农村地区或无电地区具有重要意义。
热能利用:生物质能源可以用于取暖、热水供应等各种热能需求。
利用生物质燃烧产生的热能可以替代传统的化石燃料,减少排放和环境污染。
交通领域:生物质能源可以用于生产生物燃料,替代传统的汽油和柴油。
生物燃料可以通过与传统燃料混合或直接使用,减少对非可再生能源的依赖。
化工工业:利用生物质能源可以生产一系列的化工产品,例如生物塑料、生物染料等。
这些产品相比传统石化产品具有更低的碳排放和环境影响。
2. 生物质能源的优势生物质能源相比传统的能源有以下几个显著的优势:可再生性:生物质能源来源于天然的有机物,如植物、农作物和动物废弃物等。
与化石燃料相比,生物质能源可以循环再生,不会因资源的枯竭而失去利用价值。
低碳排放:生物质能源的燃烧过程中释放的二氧化碳数量相对较少。
由于其来源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植物生长过程中释放的二氧化碳总量相等,因此生物质能源的利用不会显著增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减少环境污染:传统的化石能源燃烧会释放大量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而生物质能源的利用可以减少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产生,改善环境质量。
促进农业发展:生物质能源的生产需要大量的农作物和植物废弃物,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同时,农业废弃物的有效利用减少了农业废弃物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多样性和灵活性:生物质能源的来源多样,可以利用各种植物和废弃物进行生产。
因此,生物质能源在地域和资源上具有更大的灵活性,能够适应不同地区和经济条件的需求。
总结:生物质能源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在能源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生态发展之路,江西省山庄养殖有限公司用沼气发电,启动了大型沼气工程。据悉,此工程总投资531.26万元,土建工程将于今年12月底完工,有望在明年7月实现并网发电。
■转载自《中国电力报》 2006-05-19
南京垃圾发电解决城市环保难题南京市利用垃圾发电解决了城市环保一大难题。依靠自主技术建造的南京天井洼沼气发电厂,投入运行一年来,将臭气熏天的垃圾填埋场变成了环境优美的绿化带。发电厂还实现了收支平衡。天井洼沼气发电厂由南京绿色资源再生工程有限公司建设运营。该公司总经理濮世贵告诉记者,垃圾发电的原理是,垃圾填埋多年后,里面的有机物和细菌发生了反应,形成大量沼气。通过收集系统将沼气收集,把有害物质过滤掉,剩下比较纯净的甲烷输送到内燃机里发电。垃圾发电的难点是能否解决二次污染的问题。垃圾本身造成的污染是一种固体污染,污染的范围并不大。而垃圾形成的沼气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如果在空气中扩散,对大气的污染远远超过了固体垃圾。据介绍,南京绿色资源再生工程有限公司从1994年起开始研究垃圾发电,随后投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天井洼沼气发电厂2005年7月投产发电,目前每月能发电50万kW・h,按照每户家庭每月100kW・h的用电量计算,可以供应5000户居民用电,是典型的“变废为宝”。
■转载自《新华网》 2006-04-21
生物质能源应成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重点我国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潜力和前景广阔,特别是在一些地区大力发展农业和林业生物质商品能源的生产,使农民由单纯的能源的消费者变成清洁商品能源的生产者。据了解,在可再生能源中,除了风能、太阳能等的快速发展外,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并成为重要的国家战略资源。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积极推动林业和农业的功能拓展、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变,以林业资源、农业资源来生产可再生能源。我国潜在的生物质资源非常丰富。据海南金石经济发展公司总经理范益民介绍,我国是农业大国,潜在的生物质资源非常丰富。全国农作物播种面积约15亿亩,年产生物质约7亿t,除部分作为造纸原料和畜牧饲料外,可作为燃料的生物质占到生物质总量的50%以上。此外,农产品加工废弃物在2亿t以上,包括稻壳、玉米芯、花生壳、甘蔗渣和棉籽壳等,也是重要的生物质资源。我国现有森林面积1.75亿hm
2
,森林覆盖率18.21%,具有各类林木质资源量200亿t以
上。每年通过正常的灌木平茬复种、森林抚育间伐、果树绿篱修剪以及收集森林采伐、造材、加52
国内电力科技信息广西电力建设科技信息2006年第2期(总115期)工剩余物等,可获得生物质量8亿~10亿t,其中可作为能源的生物量在3亿t以上。全国还有4600多万hm2宜林地,有约1亿hm2不宜发展农业的废弃土地资源,可以结合生态建设种植能源植物。今后随着造林面积的扩大和森林覆盖率的提高,生物质资源量将会不断扩大。根据国家有关部门规划和专家研究,到2020年,全国可开发生物质资源量至少可相当于15亿t标准煤,其中30%来自传统生物质,70%由农业林业能源植物提供。农业和林业的生物质能源可作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重点。为此,建议我国把农业和林业方面的生物质能源作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重点。一是继续大力推动农村用能方式的改革。“十一五”期间要继续在农村大力推广以“一池三改”为内容的户用沼气工程和大中型沼气能源工程。同时在不适宜养猪的民族聚居区、不适宜建设户用沼气的圩镇,着力推广新型户用制气炉。这种新型户用制气炉所产生的植物燃气,
是利用农作物秸秆、农林废弃物和水通过气化装置转化而来,每个家庭每天只需要3~5kg植物原料,就可解决全天的生活用能,完全可以取代农村传统的柴煤灶,替代液化气。而且每个户用制气炉的投资仅600~800元,远低于户用沼气的投资额,可谓投资省、节能环保效益高。二是在秸秆开发利用上大做文章。重点是发展秸秆气化、秸秆固体燃料生产和秸秆发电。国际能源机构的有关研究表明,秸秆是一种很好的清洁可再生能源,每2t秸秆的热值就相当于1t标准煤,而且其平均含硫量只有3.8‰,而煤的平均含硫量约达1%。国内外对秸秆利用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秸秆气化及发电、秸秆直燃发电、秸秆致密固化成型和秸秆热解液化生产生物燃油几个方面。利用秸秆气化集中供气,既可以有效地替代燃煤、燃油的使用,减少石化能源的消耗,符合我国的能源发展战略;又能有效避免秸秆随地焚烧对大气环境的污染,有利于环保。目前,国内秸秆气化技术日趋成熟,已进入商品化应用阶段。由山东科学院能源所研发的XFL系列型秸秆气化机组及集中供气系统,已在国内推广建设了500多个项目,为农村居民供应清洁生活燃料方面开始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秸秆致密固化成型燃料可广泛用于家庭炊事、取暖(包括壁炉)、小型热水锅炉、热风炉,也可用于替代燃煤发电。河南省科学院能源所开发的秸秆冷成型燃料技术,每吨秸秆成型燃料成本仅160多元,售价不过240元,远远低于煤炭的价格。河北富润公司的秸秆颗粒燃料成型机,其年生产能力为1000t、2000t、4000t,投资额在13万~50万元,每吨秸秆颗粒燃料的生产成本在113~130元,出厂价按250元计,每吨利润不少于120元。北京国能惠远生物质能发展有限公司研发的生物质常温固化成型技术(简称CZSN技术)生产的成型颗粒燃料已在北京市怀柔等区进行试点,受到试点农户的欢迎。这些秸秆成型颗粒燃料技术展现了良好的市场前景。秸秆固化颗粒燃料不仅可以作为替代燃料,而且可以出口创汇。据测算,秸秆固化颗粒燃料批量生产成本不超过250元/t,零售价格按40~50美元/t,这样的价格在国际市场上是有竞争力的。如果我国能够实现规模化生产和持续大批量的出口,将给农民增加很大收入,又可开辟新的能源产品出口创汇途径。秸秆气化发电是先将秸秆等生物质转化为可燃气,再利用可燃气推动燃气发电设备进行发电。目前国内已开发出适宜农村建设的小型秸秆气化发电装置,技术日趋成熟,在示范的基础上应予推广。近年来,秸秆直燃发电在我国有了较快的发展。2004年,山东单县龙基生物发电项目开始建设,采用丹麦BWE公司的先进技术,设计规62
广西电力建设科技信息2006年第2期(总115期)国内电力科技信息模为2.5万kW,年消耗秸秆约20万t,年发电量达1.56亿kW・h。项目计划投资2.2329亿元,机组整组启动定于2006年6月底前完成并移交生产。2005年12月18日和20日,中国节能投资公司投资建设的秸秆直燃发电示范项目在江苏宿迁、句容两市先后开工建设。两个示范项目投资额均为3亿元,项目规模为2.4万kW,
年秸秆消耗量约20万t,项目建成后年用于购买当地农民秸秆的资金近6000万元,亩均可增收4050元,农民人均受益近140元。另外,秸秆大省河北省计划建设20~30个生物质发电项目。国能生物发电有限公司先后在山东、河南、河北、安徽、新疆等省区的一批秸秆直燃发电项目先后签约、启动建设。位于山东省枣庄市的十里泉发电厂,总装机容量约130万kW,引进了丹麦BWE公司的技术设备,对1台14万kW机组的锅炉(400t/h)燃烧器进行了秸秆混烧技术改造,已于去年12月竣工投产,标志着我国生物质发电技术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这台秸秆混烧发电机组年消耗秸秆10.5万t,可使周边地区3万多农户受益。今年3月18日,一个全部采用国产设备、纯燃烧秸秆发电的示范项目在河北省晋州市开工建设,年燃烧秸秆约17万~20万t,发电量约为1.3亿kW・h,并能满足100万m2建筑采暖要求。三是建立生物燃料油产业。重点是发展燃料乙醇、生物柴油产业化生产和能源植物的规模化种植。生物质是唯一可以直接转换为生物液体燃料的可再生能源。目前,生物液体燃料乙醇、生物柴油已经实现规模化生产和应用。2005年全世界生物燃料乙醇的产量约为3000万t。我国从上世纪末开始发展生物燃料乙醇。“十五”期间,在试点的4个省燃料乙醇年产量达到102万t,目前已发展到9个省销售车用乙醇燃料。但我国燃料乙醇的生产是以陈化粮为原料,生产成本难以降低,原料供应没有保证,依赖国家财政补贴。从长远看,我国必须解决原料替代问题,走非粮食原料生产乙醇燃料的路子。为扩大乙醇原料来源,国内自主开发了以甜高粱茎秆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的技术,并已在黑龙江、山东、新疆、天津、内蒙古等省区进行了甜高粱种植及燃料乙醇生产试点。甜高粱是一种高能作物,是二十一世纪最佳的生物质能源。另外,甘蔗、木薯、甘薯也是制取燃料乙醇的生物原料。国家林业局的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已查明的油料植物有1554种,其中种子含油量在40%以上的就有154个种。这些植物分布广,适应性强,可用作建立规模化生物质燃料油原料基地的乔灌木树种有30多种,如漆树科的黄连木,无患子科的文冠果,大戟科的续随子、麻疯树,山茱萸科的光皮树等,这就为我国发展林木生物质能源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生物柴油的生产在技术上已经基本成熟,主要生产工艺分为化学法、生物酶法和超临界法。生物柴油生产的主要问题是成本高,制备成本的75%是原料成本。因此,采用廉价原料及提高转化率来降低成本,是生物柴油能否实用化的关键。生产生物柴油的原料,美国以大豆为主,德国和其他欧盟国家以油菜籽为主,而日本则以消耗食用油所产生的废油为主要原料。我国则应重点研究以可再生的含油能源植物为原料来制备生物柴油。
■转载自《新华社》 2006-06-01
72
国内电力科技信息广西电力建设科技信息2006年第2期(总1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