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虎的脚评课稿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爬山虎的脚》评课稿

老师执教的《爬山虎的脚》一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思路设计有条不紊,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有效地达成了学习目标。

检查预习时,当学生说出自己已经知道了什么,并提出不懂的问题时,老师就这样提示学生:下面我们来深入地学习课文,看一看对于预习中你已读懂的容,通过进一步的学习有什么新的认识,对于读不懂的问题能不能自己读书解决。这一方面是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另一方面又是在引导学生学会经历学习过程:对于已经读懂的容不要满足,对于没读懂的容要力求通过自己读书探究解决。再如,在学生通过读书想象,了解到爬山虎叶子的美丽与可爱后,老师就进一步总结鼓励:我们就应该这样一边读一边想,不但读懂了课文,而且还获得了美的体验。这既是对学习方法的指导,也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读书,就应该边读边想;而情感的熏,需要潜移默化地体验和感悟,等等。

这样,学生在主动的阅读实践过程中,不仅认识到了爬山虎的叶子与脚的特点,而且喜欢上了爬山虎这种植物,同时也学到了一些阅读的方法,有利于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形成,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的过程。而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抱着为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态度,做教学的有心人,从而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爬山虎的脚》一课,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含义深刻,教材中可挖掘的教学点很多,这样的课文比较难上,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句子,比较句子,体会句子都是很难的,老师在学生充分读、话、议的基础上,再适时地讨论演示、再现过程,学生很容易的理解了--爬山虎的脚的生长位置、样子、颜色以及它是怎样一步步往上爬的,达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如果此环节进一步挖掘文本,可以渗透爬山虎的攀登精神,从而让学生感受文字赋予的生命信息,获得情感体验。

重视文本也就是重视了学生语言文字学习的基础,老师指导学生紧扣文本,找出文本中的重点词语如触、巴、拉、紧贴、一脚一脚来体会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体会作者的用词准确,从刚、不几天、等词语感受作者作者的长期认真观察的态度。

《爬山虎的脚》是一篇常识性课文,如果用单一的抓重点句、重点词谈体会,再来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的方式教学,容易引起学生语言感知上的疲劳,学生便会缺乏兴趣,注意力分散。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重点段采取以直观形象的课件、动手演一演,让每个孩子都参与进去,在课堂上得到很好的印证。由此,我也深深地领悟到多媒体、肢体语言的妙用确实对理解语言文字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一、巧用多媒体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重难点。

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可以将语言文字所叙述的事物,描绘成鲜活有趣、看的喜爱、感受真切的东西,使课堂气氛一下子变得情趣万千,充满了勃勃生机。如教学课文第三自然段,了解爬山虎的脚的位置、形状、颜色时,起初大部分学生都没有弄清爬山虎脚的位置,当放足时间让学生找到书本上有关的语句,朗读反复琢磨,再让学生观看课件。这一设计竟使学生情绪高涨地朗读起来,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二、巧用肢体语言能辅助突破教学的难点。

俗话说得好:"人的肢体语言是最为丰盛的,也是最具魅力的。"课文第四自然段,讲述的是爬山虎怎样爬墙的,如果单单的让学生找到几个表现动作的词(触、巴、拉、贴)来说一说是怎样爬的,学生未必能真正理解。老师让学生们都把两只手伸出来,先让学生根据课文容自己演练一下爬山虎是怎样爬墙的;接着指名让学生到黑板上来演示,把黑板当作一面墙,先把手指肚触着墙,胳膊曲折,手指伸直向上拉,胳膊伸直,全部身体就贴近黑板,就这样一脚一脚向上爬。经演示讲解,学生由原来误以为爬山虎像人一样双脚一前一后的走路,逐渐明确了爬山虎到底是怎样爬墙的。

由此可见,恰到利益的运用多媒体、肢体演示,能降低学生理解课文重点容的难度,学

生也比较喜欢这种情势,的确做到了在乐中学,学中得。

教学中,老师注意运用鼓励性的语言,教态大方、亲切,教学过程循序渐进,娓娓道来。

同时,教师能注意将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运用相结合,用" △"作旁注,关注学生自身的阅读感

受。

1)上课黄老师把前几课有关观察的课文进行了复习,这样能让同学回想起这些课文都是

与观察有关。

2)让同学倾听读课文并找出读错的字,这样能训练同学们仔细倾听的好习惯,善于挑战。

3)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感受爬山虎叶子的美。

4)黄老师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学,了解爬山虎的脚的特点。默读后交流。如:

可以用抓重点词理解课文容的方法了解爬山虎的脚长的位置、样子、颜色。(这一过程,不仅

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体现了

学生自读自悟的过程和以学生为主体的精神。)

找一找、演一演、议一议,了解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

1)找一找的方式读读书,找出爬山虎怎样爬的句子。圈出写爬山虎怎样爬的动词。(触、

巴、拉、贴)

2)演一演。让学生上黑板演示,爬山虎的脚先是"触"着墙,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

使它紧"贴"在墙上,(引导学生欣赏爬山虎往上爬的课件。通过课件演示,学生就能非常清楚

地了解爬山虎的脚是怎样爬的,本课的重点、难点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迎刃而解了。)

3)议一议。把"一脚一脚"换成"一步一步"行不行?

学生通过讨论明白:爬山虎并不像其它动物那样用脚交替着往上爬,而是长一只脚就巴

住墙;再爬,必须再长一只新脚。(通过看课件演示,换词比较,学生不但理解了"一脚一脚"

的意思,而且还让学生真正明白了爬山虎究竟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从而体会到作者

用词的准确性和观察的细致。)

在读的训练中,教师采用了多种方式,但读的时量不到位,学生读的时间不足,读的训

练来去匆匆,没有起到该有的作用。如听完课文片段录音,师问:你听(读)懂了什么?在

指名回答、教师完成板书后,随即请学生指着图连起来说出爬山虎脚的位置、样子等,由于

读得不充分,绝大多数学生表现出畏难情绪,上台发言的那个学生也是在老师帮助下完成。

如果把这一步放在品读后,效果会更好。

叶老的这篇文章观察细微、联想合理、描写唯美、表述有序,是学生极好的摹写例,也

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本,课上要让孩子充分读文,体会作者描写爬山虎语句的美,理解爬

山虎叶子的动态美、静态美,在读中得到情感的熏。爬山虎与壁虎爬行进行比较这一环节教

学作用不大,可利用这段时间进行朗读。篇二:《梅花魂》《爬山虎的脚》评课稿(高晓珍) 《梅花魂》《爬山虎的脚》评课稿

王老师执教的《梅花魂》和老师执教的《爬山虎的脚》这两堂课讲究教学方法,着眼发

展创新。

《梅花魂》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领悟梅花魂的真正含义,体会外祖父的爱国

思想之情。老师在教学第十三自然段时,先让学生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自己感受到了什么?

然后抓住"有气节的人"进行文本拓展,说说自己知道的有气节的人物。课上,充分调动学生

已有的知识储备,列举有气节的英雄人物,老师根据学生的交流,适时补充收集到的资料。

如课件出示朱自清、胡兰、钱学森的有关资料,拓开了学生的心扉,使学生通过字字句句感

受到作者起伏的情思,领会梅花魂是祖国的象征,梅花魂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使学生在

课堂上能"情动于中而形于外"。

课标指出,各个年段都要注重读的训练。老师的课堂上听到的是朗朗的读书声。读的形

式多样:有自由读、默读、轻声读、指名读、齐读、同桌比赛读、师生合作读等等;读的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