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信息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务信息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政务信息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政府部门实现业务工作信息化、数字化是政府职能转变,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必然选择。近几年,政府部门核心业务信息系统建设数量众多,开发、运维费用也日益庞大,为整合资源实现信息共享,从省到县各级均开展了信息系统专项审计调查工作。调查结果表明除了普遍存在重复建设、信息共享困难等问题外,不少信息系统还存在功能与实际业务脱节、生命周期短、开发建设管理混乱、开发经费(时间)失控、运维管理缺位、数据安全保密隐患大等问题。不但造成了财政资金损失浪费,也加大了信息数据安全隐患。究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系统开发可行性研究不足。在信息系统开发、部署过程中,不少部门由于任务重、要求高、时间紧等原因,对系统需求调研敷衍了事、可行性研究由开发公司代劳,甚至还存在先斩后奏,边开发边走审批程序,造成系统功能脱离基层工作实际情况的现象,上述问题在省、市级部门开发的系统中较为突出;

二是系统建设目标不明确、主要功能频繁升级。政务系统的开发部署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在此期间,由于政府部门职责调整、工作流程变更,甚至人事变动,均对系

统开发进度产生重大影响。由于政府部门在开发合作中处于强势地位的客观现实,开发商对系统频繁、反复地进行功能调整、模块增删只能疲于应付且无所适从,不但加大了开发难度、延长了开发时间,甚至造成系统开发失败,建成即废弃。

三是系统开发、部署附属费用高。随着对政务信息系统开发建设与日常运用管理日渐规范,系统建设部署费用不仅仅涉及软件研发费,还包含可行性分析、招投标代理等咨询费,硬件、第三方软件、网络架设、机房建设等基础设施费,以及验收测试、数据迁移、安全等级保护测评等服务费。以安全等级保护测评为例,2017年四川省信息系统三级等保测评收费基数为12万元,加上第三方软件、网络安全设备等必备项目,对于建设投资规模100万元左右的中小型系统,决定系统品质的软件研发费受到严重挤压。

四是信息系统开发价格在招投标中占据主导地位。政务信息系统开发实质上是较为特殊的政府购买服务,由于政府部门职能职责各异,高度契合业务流程的成熟软件产品匮乏,加上政府采购专家库中信息系统开发专业人才缺乏,对信息系统开发公司的品质优劣、擅长领域缺乏有效的辩识能力,实质上还是靠报价高低来一锤定音,因而容

易造成实力薄弱、技术水平有限的开发公司中标,出现在投标时口若悬河、履约时举步维艰,“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

五是未实现系统日常运维规范化、制度化。不少部门在系统开发、部署完成后,管理部门和使用人员倦于学习,对系统常见问题不问成因,日常运维过度依赖某家公司或某些个人,开发(运维)公司经营状况和人员流动影响系统正常运行的情况日益严重,系统运行隐患和数据泄漏风险也逐渐突显。

结合存在的问题和成因,建议政府部门在开发、部署和使用信息系统时作如下考虑:

一、实事求是地开展可行性研究。信息系统开行性研究报告的质量,直接影响未来系统品质,在进行可行性分析时:一是多调研,慎立项。开发、部署信息系统不但是大量财政资金的投入,也意味着传统工作方式的大幅度改变。二是忌全面、突重点。对确有必要开发的系统,要秉承主、次功能需求分明,实现主要功能第一,次要功能第二的宗旨。切忌桌面移动平台一起上,大小功能全实现,要总结经验、减小开发风险;三是建立人机相互适应的开发理念,系统功能要契合现行工作要求,现行工作流程也

作必要调整;四是优先选择“成熟产品(案例)+小改动”模式,谨慎选择全新开发;

二、成立信息系统开发应用管理议事机构。对日常业务办理依靠政务信息系统的部门,有必要成立信息化建设议事机构,一是全局统筹本部门(本系统)信息化规划、建设工作,二是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三是建立健全各类系统应用、日常运维、安全监督规章制度;四是规范、协调业务信息系统功能调整和运维管理;

三、调整政务信息系统招标评价指标、增强评测专家专业能力。一是提升开发相似系统成功案例的评分权重;二是提升成熟产品软件化、商品化的评分权重;三是注重软件开发公司实力,关注其技术人才数量、水平实力,以及本省本地机构设置情况;四是新增开发公司对业主部门的运维人员培养评分项;五是专家组成员应具备(部分具备)信息系统开发专业资质或从业经历;六是政府采购部门组织系统验收工作。

四、加强区县级政务信息系统政务云平台部署工作。省、市级政务云应对区县级部门系统开放云服务,一是有利于网络安全、信息保密工作达标,提升运维保障水平;二是有利于各级信息数据共享;三是有利于发挥政务云建

设效益、节约财政资金;四是有利于提升区县基层信息系统建设质量。

(市局信息中心苟陈然供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