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激励与分类转移盈余管理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股权激励与分类转移盈余管理

现代企业制度在实践中被普遍应用,人们在享受公司制给经济发展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逐渐被股东与高管之间的代理问题所困扰。股权激励机制设计的初衷便是试图解决这个难题。股权激励试图通过使高管有机会与公司股东共享公司的剩余财产从而激励其工作的积极性,进而提升公司的价值。股权激励机制诞生于美国,到上世纪末期,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普及和推广。

最早使用股权激励的中国企业是1993年的万科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的出台在中国股权激励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它标志着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方案制定及实施过程纳入法规规范的范畴。但是由于契约具有不完备性以及公司的股东和经理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等因素,经理人会有动机通过对公司的披露盈余进行操纵来获得股权激励的收益,而非通过努力工作真正提高公司业绩的方式。2008年证监会颁布《股权激励有关事项备忘录2号》规定绩效考核指标如涉及会计利润,应采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即核心盈余)。

因此高管有可能在进行盈余管理时选择分类转移帮助其获得收益。以往学者在研究股权激励对高管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时,往往关注的是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而鲜有学者关注对高管分类转移的影响。因此,本文从中国上市公司公布的股权激励方案的特征等细节着手,探究股权激励契约中各要素对分类转移的影响,对探究如何通过对其方案的优化完善来抑制高管的分类转移行为,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文以2009-2015年我国非金融行业A股上市公司作为全样本,并进一步从全样本中筛选出公布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司作为子样本。

首先,以全样本数据实证检验了股权激励与分类转移程度之间的关系;然后,以子样本数据探究高管分类转移的程度是否会受股权激励模式的影响;之后,以子样本数据探究作为业绩约束因素的行权条件严格程度对分类转移的影响;最后,进一步以子样本数据研究激励有效期作为时间约束因素对分类转移的影响。研究发现:(1)股权激励会诱发高管进行分类转移;(2)高管的分类转移程度会受股权激励模式的影响。相比于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的公司高管分类转移程度更高;(3)作为股权激励方案中的业绩约束要素,行权条件可以抑制高管的分类转移行为,行权条件严格的公司,高管分类转移程度低于行权条件宽松的公司;(4)作为股权

激励方案中的时间约束要素,股权激励有效期并不能有效抑制高管的分类转移行为,相反,激励有效期越长,高管的分类转移程度越高。本文分为以下六个部分。

第一章绪论,以股权激励出现以来激励效果的发展以及高管常用的盈余管理手段为切入点,引出研究内容,并提出研究意义,然后明确文章研究对象的定义,最后,介绍文章的研究设计和逻辑架构。第二章文献综述,本章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股权激励的研究综述,盈余管理以及分类转移的研究综述,股权激励对盈余管理影响效果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然后在总结和借鉴已有的文献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设想。第三章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本章先后介绍了股权激励过程中存在的委托代理理论、企业契约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以及关于股权激励效果的利益趋同假说与壕沟效应假说,并将这三个理论和两个假说运用到股权激励对分类转移的影响上,最终得到本文的四个假设。

第四章研究设计,为第五章的实证分析进行了样本选择、变量选取、模型构建。第五章实证分析,并进行了稳健性分析。第六章结论和建议,这部分先总结本文的研究,并分析了研究结果,然后阐述了本文研究的局限性,并且为上市公司完善股权激励方案和相关部门的政策制定提供相关建议。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和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现有股权激励对盈余管理影响的研究多集中在对应计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影响,鲜有文献关注对分类转移的影响,本文探究股权激励对第三种盈余管理手段,即分类转移盈余管理的影响,进一步细化了对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领域的研究。

(2)本文进一步从股权激励方案特征角度探究股权激励对分类转移的影响。在研究过程中引入激励模式变量、行权条件变量和激励有效期变量,从微观角度探究股权激励方案对分类转移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