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道分配种类
数据通信IEC60870及61850

IEC 60870与61850系列标准简介一.数据通信基础1.1 数据通信的目的数据通信的目的是交换信息(information),信息的载体可以是数字、文字、语音、图形或图像。
计算机产生的信息一般是字母、数字、符号的组合。
为了传送这些信息,首先要将每一个字母、数字或符号用二进制代码表示。
计算机通信是指在不同计算机之间传送表示字母、数字、符号的二进制代码0、1比特序列的过程。
1.2 通信系统的组成通信系统是将一个用户的信息传送到另一个用户的全部软、硬件设施。
一个点对点的通信系统可以抽象成下图所示的一般模型,其基本组成包括:信源、变换器、信道、反变换器、信宿及噪声源6个部分:1.信源信源是指产生各种信息(如语音、文字、图像、数据等)的信息源,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机器(如计算机等)。
2.变换器变换器的作用是将信源发出的信息变换成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信号。
对应不同的信源和不同的通信系统,变换器有不同的组成和变换功能。
例如:对于数字电话通信系统,变换器则包括送话器和模/数转换器等,模/数转换器的作用是将送话器输出的模拟语音信号经过模/数转换并时分复用等处理后,变换成适合在数字信道中传输的信号。
3.信道信道是信号的传输媒介。
信道按传输介质的种类可以分为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
在有线信道中电磁信号(或光信号)约束在某种传输线(电缆、光缆等)上传输;在无线信道中电磁信号沿空间(大气层、对流层、电离层)传输。
信道如果按传输信号的形式又可以分为模拟信道和数字信道。
4.反变换器反变换器的作用是将从信道上接收的信号变换成信息接收者可以接收的信号。
反变换器的作用正好相反,起还原的作用。
5.信宿信宿是信息的接收者,可以是人或设备。
6.噪声源噪声源是系统内各种干扰影响的等效结果,系统的噪声来自各个部分,从发出和接收信息的周围环境、各种设备的电子器件,到信息所受到的外部电磁场干扰,都会对信号形成噪声影响。
一般为了分析问题方便,将系统内所存在的干扰均折合到信道中,用噪声源表示。
移动通信技术参考答案

移动通信技术参考答案第一章思考题与练习题1-1 什么是移动通信?移动通信有那些特点?答:移动通信是指通信的双方,或至少一方,能够在移动状态下进行信息传输和交换的一种通信方式。
移动通信的特点是通信双方不受时间及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进行有效、可靠、安全的通信。
频率1-2 移动通信系统发展到目前经历了几个阶段?各阶段有什么特点?答:移动通信系统发展到目前经历了四个阶段,分别为公用汽车电话、第一代通信技术(1G)、第二代通信技术(2G)、第三代通信技术(3G)。
特点分别为,公用汽车电话的特点是应用范围小、频率较低、语音质量较差、自动化程度低。
第一代通信技术(1G)的特点是该系统采用模拟技术及频分多址技术、频谱利用率低、系统容量小抗干扰能力差、保密性差:制式不统一、互不兼容、难与ISDN兼容、业务种类单一、移动终端复杂、费用较贵。
第二代通信技术(2G),采用数字调制技术和时分多址(TDMA)、码分多址技术(CDMA)等技术、多种制式并存、通信标准不统一、无法实现全球漫游、系统带宽有限、数据业务单一、无法实现高速率业务。
第三代通信技术(3G)的特点是能提供多种多媒体业务、能适应多种环境、能实现全球漫游、有足够的系统容量等。
1-3 试述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答:未来移动通信将呈多网络日趋融合、多种接入技术综合应用、新业务不断推出的发展趋势。
移动通信的发展方向是功能一体化的通信服务、方便快捷的移动接入、形式多样的终端设备、自治管理的网络结构。
1-4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如何?试述各部分的作用。
答: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主要包括无线收发信机、交换控制设备和移动终端设备。
无线收发信机的作用是负责管理网络资源,实现固定网与移动用户之间的连接,传输系统信号和用户信息。
交换控制设备的作用是实现用户之间的数据信息交换。
移动台的作用是实现移动通信的终端设备。
1-5 常见的移动通信系统有那些?各有何特点?答:常见的移动通信系统有:1、蜂窝移动通信系统2、无线寻呼系统3、无绳电话系统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特点是越区交换、自动和人工漫游、计费及业务统计功能。
第6章PAS(个人通信接入)系统6.2

用于寻呼手机的 单向下行信道
寻呼信道(PCH) PAS 的 控 制 信 道 公共控制信道(CCH) 信令控制信道(SCC) 用户信道(UPCH) 传输控制信令信息 的双向信道
慢速联用控制信道(SACCH) 联用控制信道(ACCH) 快速联用控制信道(FACCH)
6.2
PAS的无线接口 PAS的无线接口
学习目标:
熟练掌握PAS系统的信道结构、帧结构; 掌握PAS系统的信道动态分配步骤; 掌握PAS系统的基带处理流程。
6.2
PAS的无线接口 PAS的无线接口
PAS的信道结构 PAS的帧结构 PAS的信道动态分配 PAS的基带处理
PAS的信道结构 6.2.1 PAS的信道结构
CRC利用增加循环码来对抗随机和突发的干 扰,以牺牲效率来提高传输的可靠性。IT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T有多 种CRC算法(8bit、12bit、16bit和32bit等),PAS 选用了16bit的CRC算法,其除数有17bit,表达式 1+X5+X12+X15。
(2)信道扰码和用户扰码
PAS利用扰码即一个伪随机序列与原始信息做 异或运算,来减少连1或连0的出现。 伪随机序列是利用某种算法生成的,因此接 收端可利用同样的算法生成该伪随机序列,再与 接收信息做异或运算以还原信息。 PAS系统中用了信道扰码和用户扰码。
(CAC) 公共接入信道
控制时隙
R SS 4 2
CAC 62
UW 32
CAC 108
CRC G 16 16
240 bits/625µs
3.PAS的帧结构 3.PAS的帧结构
1-WCDMA基础知识点-常用

一、基础知识1、通信流程2、W2100与U900频段UMTS 2100M频段:上行:1920-1980MHz;下行:2110-2170MHz。
上下行频率对称,分别使用两个独立的5M载波。
目前联通使用:下行频点号:10713,10688,10663,对应中心频率:2142.6,2137.6,2132.6,上行频点号:9763,9738,9713对应中心频率:1952.6,1947.6,1942.6,大一些地市开的频点较多,也占用了其它频段。
UMTS 900M频段频点号:3085\ 2860。
3、RSCP与EC/IORSCP:表示信号强度,覆盖良好一般大于-85dbm,接收信号码功率,是PCPICH一个码字功率。
EC/IO:表示信号质量好坏:大于-12db,是码片的能量与接收总频谱密度(信号加噪声)的比值,体现了所接收信号的强度和邻小区干扰水平的比值,Ec就是码片能量chip energy,Io是手机收到的总功率即手机当前所接收到的所有信号(有用信号+干扰信号)强度。
4、dBmdBm是一个考征功率绝对值的值,计算公式为:10lgP(功率值/1mw)。
5、WCDMA理论速率WCDMA理论最大速率:HSDPA: 14.4Mbps,HSPA+:21.6Mbps,DC:43.2Mbps;HSUPA:最大达5.76Mbps。
6、REKE接收Rake接收机即相干接收机,也叫多径接收机(理论基础就是:当传播时延超过一个码片周期时,多径信号实际上可被看作是互不相关的),其工作原理:(1)识别有效能量到达的时间延迟位置,并且将Rake接收机的指峰分配给那些峰值的位置;(2)在每一个相关接收机中,都要对快衰落过程产生的变化很快的相位和幅度进行跟踪,并将其消除;(3)将所有指峰处经过解调和相位调整后的符号进行整合,并送入解码器进行后续的处理。
7、无线传播⏹电磁传播:直射、反射、散射和绕射⏹无线环境中的信号衰减分成三部分◆路径损耗:电磁波在宏观大范围(即公里级)空间传播所产生的损耗,它反映了传播在空间距离的接收信号电平的变化趋势。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二1章单元测试题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二章单元测试题一、填空题1.信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信道容量是指_________________,信道带宽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数据通信中,允许数据在两方向上同时传输的数据传输控制方式为______,另外两种数据通信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数据传输方式依据在传输线上原样不变地传输还是调制变样后再传输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3.电路交换与虚电路交换的共同点是在数据传输之前,都要___________,数据传输结束后,要____________。
两者的不同之处是:前者建立的是一条__________,后者建立的是一条____________。
4.采用电路交换技术的数据要经过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3个过程。
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适用于_________________场合。
5.ATM是一种面向_________的交换技术,是对___________交换技术的发展。
6.提高线路利用率的方法是使用多路复用技术,最基本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类。
7.从通信资源的分配方法来看,___________是预先分配传输带宽,在通话的全部时间里,用户始终占用端到端的______________。
8.在计算机通信中,数据和信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数据是____________,而信息是______________,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0.在数据服务方式中,网络结点要为每个____________选择路由,在______服务方式中,网络结点只有在连接建立时选择路由。
11.现有的传输检错技术中,最精确、的检错技术是___________。
GSM移动通信系统介绍.

GSM 系统号码计划(一)
GSM移动通信网中存在着多种用来识别身份的各种号码 的编号计划
用户相关号码:
移动用户号码:MSISDN=CC+NDC+SN (E.164) 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MCC+MNC+MSIN (E.212) 临时移动用户识别码:TMSI,临时分配,即时释放 移动用户漫游号码:MSRN=CC+NDC+SN 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IMEI=TAC+FAC+SNR
• SCCP(Signalling Connect Control Part)——信令连接控制部 分
传送与呼叫或连接无关的信令、控制消息 常用概念:GT码,GT+DPC寻址,DPC+SSN寻址,SSN, MSISDN,IMSI,MGT
• TCAP(Transaction Capabilities Application Part)——事物 能力应用部分
A Trunkgroup +R2
B
A Trunkgroup
B
Linkset
七号信令系统
• MTP(Message Transfer Part)——消息传递部分
完成消息的可靠传递,分为:信令数据链路功能层、链路控制功能层、公共传递 控制功能层。 常用概念:信令链路(组)、信令路由(组)、信令点编码SPC、DPC etc.
- SS HLR(Home Location Register)
HLR:归属位置寄存器
存储全部“归属用户”的信息:-Operator 用户识别码:IMSI,MSISDN 附加用户服务数据 用户位置信息:MSC 地址 Triplet鉴权加密参数 永久存储 与其它节点通信(MSC/VLR/AUC/GMSC)
计算机网络课后答案1

传输)、非导向传输媒体。 4、信道复用技术:频分复用、时分复用、统计时分复用、波分复用 、码分复
用。 1、数据链路层使用的信道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点对点信道、广播信道。 2、三个基本问题 :(1) 封装成帧、(2) 透明传输、(3) 差错控制 。 3、CSMA/CD 要点:载波监听、多点接入、碰撞检测 。 4、集线器工作在物理层,网桥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5、多接口网桥——以太网交换机 :以太网交换机的每个接口都直接与主机相
2. 邮件传送:邮件的发送是从 MAIL 命令开始的,若服务器已准备好接收邮件,则发送 RCPT 命令并返回相应的信息,然后开始传送数据;否则返回一个代码,指出错误原因。
3. 连接释放:邮件发送完毕后,SMTP 应释放 TCP 连接。 三、计算题 3-20 假定 1km 长的 CSMA/CD 网络的数据率为 1Gb/s。设信号在网络上的传播速率为 200000km/s。求能够使用此协议的最短帧长。
2-14 试写出下列英文缩写的全文,并做简单的解释。
答:FDM(频分复用,同一时间同时发送多路信号。所有的用户可以在同样的时间占用不同 的带宽资源。
TDM 时分复用,将一条物理信道按时间分成若干时间片轮流地给多个用户使用,每一 个时间片由复用的一个用户占用,所有用户在不同时间占用同样的频率宽度。
STDM 统计时分复用,一种改进的时分复用。不像时分复用那样采取固定方式分配时 隙,而是按需动态地分配时隙。
1-24 论述具有五层协议的网络体系结构的要点,包括各层的主要功能。
答:物理层 物理层的任务就是透明地传送比特流。物理层还要确定连接电缆插头的定义及 连接法。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的任务是在两个相邻结点间的线路上无差错地传送以帧为 单位的数据。网络层 网络层的任务就是要选择合适的路由,使发送站的运输层所传下来的 分组能够正确无误地按照地址找到目的站,并交付给目的站的运输层。运输层 运输层的任 务是向上一层的进行通信的两个进程之间提供一个可靠的端到端服务,使它们看不见运输层 以下的数据通信的细节。应用层 应用层直接为用户的应用进程提供服务。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考试试题(三)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试题(三)一、填空题。
1、通信是信息的传输与。
2、数据的成功传输主要依赖于两个因素:和传输媒体的性能。
3、信道是信号传输的通道,主要包括和传输媒体。
4、通道的带宽是指能够通过信道的正弦信号的。
5、全双工通信方式相当于把相反方向的方式组给起来。
6、在数字通信信道上,直接传送基带信号的方法称为。
7、频带传输的优点是克服电话线上不能传送的缺点。
8、宽带系统是指具有比带宽更宽的信道。
9、同步技术中,接收端要根据发送端所发送的信号频率和来接收信号。
10、字符同步方式中,传输方式更适用于高速数据传输。
11、多路复用技术通常包括、时分多路复用、、码分多路复用。
12、波分复用就是光的。
13、异步时分复用技术能动态地按需分配时间片,避免第个时间段中出现。
14、常见的交换技术包括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
15、经由电路交换的通信包括三个阶段:线路建立阶段、、线路释放阶段。
16、ATM信元是由和信息段组成的。
17、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中,要求误码率低于。
18、反馈重发纠错(ARQ)的实现方式分为和连续工作方式。
19、光纤通过内部光的来传输一束经过编码的光信号。
20、无线传输介质的特点是利用在空间传播的来传送信息。
二、选择题。
1、下列关于数字数据的各项中,正确的是()A、数字数据是在一定时间间隔内连续变化的数据B、数字数据可以取无限多个数值C、数字数据是表现为离散量的数据,只能取有限个数值D、数字数据只能用数字信号进行传输2、下列信道的分类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按照传输的数据类型分,可分为物理信道和逻辑信道B、按照传输的媒体来分,分为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C、按照传输信号的种类,分为模拟信道和数字信道D、按照使用权限,分为专用信道和公用信道等3、()是描述数据传输系统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A、信道B、数据传输速率C、信息D、数据4、数据传输速率的单位是()A、HzB、MHzC、bpsD、mps5、能在两个方向上同时发送和接收信息的传输方式是()A、单工方式B、半单工方式C、半双工方式D、全双工方式6、下列关于基带传输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基带传输是一种最基本的数据传输方式B、基带传输廷伸的距离一般不大于2.5kmC、基带传输简单、设备费用少、经济D、基带传输特别适合在广域网中使用7、使用宽带技术进行传输的系统,称为()A、高带宽传输系统B、全带宽传输系统C、宽带传输系统D、频带传输系统8、在数据通信中,每次发送一个字符代码的工作方式称为()A、串行通信B、并行通信C、字符通信D、代码通信9、下列各项中,不是并行通信的特点的是()A、通信时每次发送一个码元B、收发双方之间必须建立并行的多条通信信道C、通信信道造价较高D、一般用于近距离传输10、数据通信的同步技术可分为()A、时间同步和块同步B、块同步和字符同步C、位同步和字符同步D、位同步和时间同步11、多路复用需经()三个过程A、复合、传输、分离B、调制、传输、解调C、调制、复合、解调D、分路、复用、传输12、()技术主要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特别是移动通信系统A、频分多路复用B、码分多路复用C、时分多路复用D、波分多路复用13、目前公用电话网广泛使用的交换方式是()A、报文交换B、数据交换C、分组交换D、电路交换14、分组交换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又可以分为()A、电路方式和存储转发方式B、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C、数据报方式和虚电路方式D、帧中继交换和信元交换15、下列关于冲击噪声特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时刻存在,幅度较小B、是由传输介质导体的电子热运动产生的C、强度与频率无关,是一种随机差错D、是引起传输差错的主要原因16、CRC检错码是()A、奇偶校验码B、循环冗余校验码C、水平奇偶校验码D、垂直奇偶校验码17根据传输点模数不同,光纤分为()A、树脂光纤和玻芯光纤B、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C、单模光纤和双模光纤D、跳变式光纤和渐变式光纤18、下列关于单模光纤特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纤芯直径很小B、传输距离长C、传输频带宽、容量大D、采用发光二级管作为光源19、双绞线的交叉线()A、两端都按照EIA/TIA568B标准线序连接RJ-45水晶头B、两端都按照EIA/TIA568A标准线序连接RJ-11水晶头C、一端采用EIA/TIA568B,另一端采用568A标准线序连接RJ-45水晶头D、一端采用EIA/TIA568B,另一端采用568A标准线序连接RJ-11水晶头20、下列各类双绞线中,一般不用在行兆以太网中的是()A、6类双绞线B、超6类双绞线B、5类双绞线D、超5类双绞线三、名词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分配方法的不同,信道分配可分为:固定信道分配(FCA)、动态信道分配(DCA)和混合信道分配(HCA)。
固定信道分配(FCA)
在FCA方案中,整个服务区域被分为一定数量的小区,每个小区根据一定的信道复用形式配置一定数量的信道,相当于在一个小区群的不同小区间对信道完全隔离,这种配置方式要求满足一定的信号质量。
FCA的呼叫接入控制策略为:当有新的呼叫要求接入,若相对应的小区里存在空闲信道,就接受一个呼叫。
FCA的信道分配策略是:以一定的方式在配置给本小区固定信道中选择一个信道给呼叫。
FCA不存在信道重分配过程,FCA方案非常简单,但是,它们不能随着业务条件和用户分布的变化自动调整。
常用的固定信道分配(FCA)方案有:均匀固定信道分配方案(UFCA)、非均匀信道分配方案(NUFCA)、静态信道借用分配方案(SBFCA,长期的)、简单信道借用分配方案、混合信道借用方案(HB,包括简单混合信道借用SHCB、信道排序借用BCO、直接信道锁定借用BDCL、偏向共享SHB、带重分配的有序信道分配方案ODCA等)
慢速DCA;第2阶段是呼叫接入后为保证业务传输质量而进行的信道重选,采用快速DCA。
RNC根据各相邻小区占用的时隙,计算或测量时隙的干扰情况,动态地在RNC所管辖的各小区间、工作载波间及上下行链路之间进行时隙分配。
混合信道分配(HCA)
HCA即混合信道分配,是指在采用信道复用技术的小区制蜂窝移动系统中,在多信道公用的情况下,以最有效的频谱利用方式为每个小区的通信设备提供尽可能多的可使用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