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无源声表面波分析

合集下载

无线声表面波传感器信号的数字正交检波处理

无线声表面波传感器信号的数字正交检波处理
维普资讯
《 剥控技 术}0 2年 第 2 第 3期 20 1卷 文章编 号 :00— 89 20 )3— 04— 3 10 82 (0 2 0 00 0
无 线声 表 面波 传 感器信 号 的数字 正 交检 波处理
Dii l a rt r mo uainf rte W i ls gt a Qu d a ue De d lt o h r e s SAW e sn no main o e S n ig If r t o ( J 海交通大 1 学3 动检测研究所、 上海 2 00 吴 嘉 慧 ,韩 韬 , 文 康 0 3) 0 施
摘要 : 出了采 用数 字式 正 交检 波技 术得 到 、 提 Q通道 的方 法 . 以此 来测量 相位 . 取传 感信 息 , 好 地 解 决 获 很
无线 声表 面波传感 器除 r具 有常规 声表面波 传感 器精 度和 灵敏度 高 、 性度好 等特 点外 , 线 更重要 的星实 现 了传感器 的无 线和无 源化 . 常适 用 于恶劣环境 、 非 封 闭 中空 空 间 、 旋转或移 动部 件 的场合 据 文献报 道 . 目 前 已研制 成功 了无线 无 源 的 温度 、 力矩 、 力 、 压 应力 和 加 速度 等 传感 器 … 。在 延 迟 线 型无 线 声 表 面渡 传 感 器测 量 系统 的接 收机 中, 为克服 测 量 时 l 的精 度 太 可差 低 的不足 , 往往 采用相 干 、 调 测量 相位 来 替代 测 Q解
量延迟时间, 使分辨率从 几纳秒提高到几 十皮秒 相 位测 量 的精 度 与传感器 的精 度 密切 相 关 , 由于在 硬 件 电路调整 等方 面 JQ两 通道 间 幅度 一 性和两路 本振 、 致 信 号不完 全正交 , 因此相 位 测 量 误差 较 高 . 例如 . 当两 路信号的幅值不平衡而有 ba / 的偏差时造成的相位误

传感器毕业论文题目

传感器毕业论文题目

传感器毕业论文题目人们为了从外界获取信息,必须借助于感觉器官。

而单靠人们自身的感觉器官,在研究自然现象和规律以及生产活动中它们的功能就远远不够了。

为适应这种情况,就需要传感器。

因此可以说,传感器是人类五官的延长,又称之为电五官。

下面是学术堂为大家整理的传感器毕业论文题目,欢迎大家阅读。

传感器毕业论文题目一:1、基于物联网的农业生产监控系统设计2、高秆作物自对行作业控制方法研究3、智能化排种器性能检测试验台研制4、基于农业物联网的智能温室系统架构与实现5、精密排种器性能监测装置研究--基于超材料光电传感器6、基于电容信号的排种监测系统研究7、基于摩擦阻力法的粮食水分检测仪研制8、面向精细农业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关键技术研究9、基于二维激光传感器无人直升机作业边界探测10、水稻浸种催芽箱温度传感器优化配置--基于遗传算法11、基于计时库仑技术的可再生型三磷酸腺苷适配体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12、一种汽车碰撞试验用低阻尼宽频响加速度传感器13、有线无源PDC-SiCN陶瓷基温度传感器的设计与制备14、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事件触发的分布式滤波15、综合传动油液金属磨粒在线监测传感器研究16、考虑互感影响的开关磁阻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17、基于小波变换的磁悬浮轴承冗余位移传感器故障诊断方法18、胺菊酯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及性能19、NaOH蚀刻玻碳电极的大肠杆菌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构建及检测20、传感器节点自主供电的环境混合能量收集系统设计21、高精度硅压阻式气压传感器系统设计22、基于光纤法布里--珀罗干涉仪的温度传感器23、基于石墨烯修饰碳电极的铜离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与应用24、最优距离与细胞分簇的无线传感器路由算法25、一种新型光纤加速度传感器的研究26、润滑油金属磨粒传感器设计及试验研究27、自校正型CMOS数字温度传感器28、5MN光纤布拉格光栅力值传感器29、磁致伸缩压力传感器设计及其输出特性30、光纤超声传感器及应用研究进展31、保偏微纳光纤倏逝场传感器32、特高频传感器等效高度的频域参考测量方法33、基于MOFs材料的化学传感器的研究进展34、谷物在线水分传感器的研究35、基于声传感器阵列的连续泄漏定位方法研究36、新型双通道可选择性SPR光纤传感器的研究传感器毕业论文题目二:、基于柔性铰链结构的高灵敏度低频光纤光栅加速度传感器37、基于柔性铰链结构的高灵敏度低频光纤光栅加速度传感器反应蛋白免疫传感器的研制38、基于Au纳米颗粒/还原氧化石墨烯C-反应蛋白免疫传感器的研制、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基光化学传感器的制备及其在重金属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39、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基光化学传感器的制备及其在重金属检测中的应用进展、湖北省传感器产业发展现状与转型升级路径研究40、湖北省传感器产业发展现状与转型升级路径研究、基于激光测距技术的液位监测传感器校准装置41、基于激光测距技术的液位监测传感器校准装置、一种加载短路针的小型化气体绝缘组合电器内置特高频传感器42、一种加载短路针的小型化气体绝缘组合电器内置特高频传感器、图像传感器的自适应降噪研究43、图像传感器的自适应降噪研究、电涡流传感器探头线圈的参数化设计与制造44、电涡流传感器探头线圈的参数化设计与制造、基于洛伦兹力机理的电磁超声周向导波传感器研制45、基于洛伦兹力机理的电磁超声周向导波传感器研制的低功耗无线传感器网络改进协议46、基于ZigBee的低功耗无线传感器网络改进协议、热磁对流氧浓度传感器感应机理的实验47、热磁对流氧浓度传感器感应机理的实验、新型分子印迹荧光传感器的构建与应用48、新型分子印迹荧光传感器的构建与应用、多监控任务移动传感器网络高效数据路由协议49、多监控任务移动传感器网络高效数据路由协议、变控制线的燃气轮机传感器故障诊断方法50、变控制线的燃气轮机传感器故障诊断方法、基于构型优化的高阶模态微质量传感器灵敏度提升方法51、基于构型优化的高阶模态微质量传感器灵敏度提升方法、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能量高效的自适应分簇算法52、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能量高效的自适应分簇算法、新型可集成的湿度传感器设计与分析53、新型可集成的湿度传感器设计与分析全景视觉传感器54、适用于管道内形貌检测的3D全景视觉传感器、对射式螺旋形光纤液位传感器的设计与实现55、对射式螺旋形光纤液位传感器的设计与实现、移动机器人的超声波传感器发散角标定及应用56、移动机器人的超声波传感器发散角标定及应用、单排差动结构的新型纳米时栅位移传感器57、单排差动结构的新型纳米时栅位移传感器的水分仪称重传感器非线性补偿研究58、基于PSO-LSSVM的水分仪称重传感器非线性补偿研究、波长和强度同时响应的锥形多模光纤温度传感器59、波长和强度同时响应的锥形多模光纤温度传感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移动式覆盖控制研究综述60、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移动式覆盖控制研究综述、激光传感器在喷雾靶标检测中的研究应用61、激光传感器在喷雾靶标检测中的研究应用、一种带混合联盟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任务分配策略62、一种带混合联盟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任务分配策略仿真器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实验研究63、基于cooja仿真器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实验研究、可穿戴式柔性电子应变传感器64、可穿戴式柔性电子应变传感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 65、MoS_2中空纳米球的制备及在超灵敏microR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比率式荧光纳米氧传感器66、比率式荧光纳米氧传感器、新型视频喉镜图像传感器结构设计67、新型视频喉镜图像传感器结构设计、永磁同步电机系统的无速度传感器研究68、永磁同步电机系统的无速度传感器研究、基于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的气体传感器研究进展69、基于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的气体传感器研究进展、石墨烯三维微电极生物传感器研究70、石墨烯三维微电极生物传感器研究、立式扭矩传感器磁场与输出电压分析71、立式扭矩传感器磁场与输出电压分析、基于氧化锌修饰的碳纳米管传感器的可燃气体检测平台开发72、基于氧化锌修饰的碳纳米管传感器的可燃气体检测平台开发传感器毕业论文题目三:、电动车用永磁无刷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研究73、电动车用永磁无刷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研究无位置传感器控制74、基于滑模观测器的PMSM无位置传感器控制、基于无位置传感器的永磁同步电机硬件在环仿真研究75、基于无位置传感器的永磁同步电机硬件在环仿真研究、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充电调度算法76、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充电调度算法、无线视觉传感器网络的节点设计77、无线视觉传感器网络的节点设计、光纤光栅压力传感器的研究进展与趋势78、光纤光栅压力传感器的研究进展与趋势、基于模糊粒子群算法的有向传感器网络路径覆盖策略79、基于模糊粒子群算法的有向传感器网络路径覆盖策略、钾肥生产原卤井无线传感器网络监测系统80、钾肥生产原卤井无线传感器网络监测系统技术的低功耗无线锚杆应力传感器设计81、基于LoRa技术的低功耗无线锚杆应力传感器设计温度传感器的高温性能优化与设计82、LC温度传感器的高温性能优化与设计、基于贵金属纳米材料的无酶葡萄糖传感器研究进展83、基于贵金属纳米材料的无酶葡萄糖传感器研究进展、火箭贮箱结构健康监测传感器系统设计84、火箭贮箱结构健康监测传感器系统设计、双圈同轴光纤束传感器三维空间输出特性研究85、双圈同轴光纤束传感器三维空间输出特性研究、基于状态观测器的单相整流系统传感器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方法86、基于状态观测器的单相整流系统传感器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方法、无线传感器网络分布式数据采集功率控制研究87、无线传感器网络分布式数据采集功率控制研究的新型聚合物石英压电传感器振动性能分析88、基于ANSYS的新型聚合物石英压电传感器振动性能分析、阻抗型无线无源声表面波传感器的研究89、阻抗型无线无源声表面波传感器的研究、一种组合结构光纤光栅压力传感器90、一种组合结构光纤光栅压力传感器时钟同步校准的方法 91、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汇聚节点的本地时钟和传感器节点的RTC时钟同步校准的方法、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算法综述92、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算法综述、基于非均匀成簇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多跳路由算法93、基于非均匀成簇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多跳路由算法共振的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94、基于Fano共振的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基于传感器阵列的恶臭气体检测95、基于传感器阵列的恶臭气体检测、矿井无线传感器网络不同信道传输特性试验研究96、矿井无线传感器网络不同信道传输特性试验研究、基于寡核苷酸链的汞离子荧光生物传感器97、基于寡核苷酸链的汞离子荧光生物传感器应变传感器的隧道安全实时监测算法研究98、基于FBG应变传感器的隧道安全实时监测算法研究、输变电设备智能传感器测试仪的研究与设计99、输变电设备智能传感器测试仪的研究与设计、有向传感器网络的覆盖增强算法100、有向传感器网络的覆盖增强算法、航向测量系统中三轴磁传感器标定的等效两步法101、航向测量系统中三轴磁传感器标定的等效两步法、基于平面电感角位置传感器的双同步参考系锁相环102、基于平面电感角位置传感器的双同步参考系锁相环、基于阻抗匹配的电子标签式香蕉气体传感器103、基于阻抗匹配的电子标签式香蕉气体传感器频段的农田信息采集无线传感器网络设计104、基于780MHz频段的农田信息采集无线传感器网络设计生物传感器在临床医学检测应用中的研究进展105、LSPR生物传感器在临床医学检测应用中的研究进展、无线温湿度传感器自动校准系统的设计106、无线温湿度传感器自动校准系统的设计、爆炸冲击条件下的加速度传感器结构分析107、爆炸冲击条件下的加速度传感器结构分析、航姿系统矢量传感器非对准误差及其校正108、航姿系统矢量传感器非对准误差及其校正传感器毕业论文题目四:、同时测量温度和折射率的光纤传感器109、同时测量温度和折射率的光纤传感器、基于硅基双微环谐振腔的高灵敏度电流传感器110、基于硅基双微环谐振腔的高灵敏度电流传感器、基于角度补偿的手机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测距算法111、基于角度补偿的手机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测距算法、光纤端面集成金属光子结构传感器112、光纤端面集成金属光子结构传感器、基于空间矢量调制的感应电机无速度传感器模型预测磁链控制113、基于空间矢量调制的感应电机无速度传感器模型预测磁链控制、基于自抗扰控制器的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114、基于自抗扰控制器的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实现线性测量的光学电压传感器设计115、实现线性测量的光学电压传感器设计、传感器移动云计算研究116、传感器移动云计算研究、用于山核桃陈化时间检测的电子鼻传感器阵列优化117、用于山核桃陈化时间检测的电子鼻传感器阵列优化、分辨率实时可调的无线图像传感器节点设计与试验118、分辨率实时可调的无线图像传感器节点设计与试验温度传感器的特性119、SiCSBD与MOSFET温度传感器的特性、体育场馆中的无线地下传感器网络研究120、体育场馆中的无线地下传感器网络研究、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运动目标跟踪算法121、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运动目标跟踪算法、频率域感应式磁传感器灵敏度研究122、频率域感应式磁传感器灵敏度研究、可穿戴传感器进展、挑战和发展趋势123、可穿戴传感器进展、挑战和发展趋势、农业传感器技术研究进展与性能分析124、农业传感器技术研究进展与性能分析、地铁列车振动环境响应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快速评定125、地铁列车振动环境响应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快速评定、振动环境下压力传感器失效机理分析126、振动环境下压力传感器失效机理分析、考虑饱和效应的永磁同步电机全程无位置传感器控制127、考虑饱和效应的永磁同步电机全程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激光传感器的机器人运动控制研究128、激光传感器的机器人运动控制研究、环境温度变化对光纤传感器测量精度影响分析129、环境温度变化对光纤传感器测量精度影响分析、纳米基电分析生物传感器在食品兽药残留检测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130、纳米基电分析生物传感器在食品兽药残留检测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一种机械故障诊断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特征提取的方法131、一种机械故障诊断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特征提取的方法、热式气体质量流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132、热式气体质量流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的力矩传感器自动化测试系统设计133、基于LabVIEW的力矩传感器自动化测试系统设计、基于屋顶二值红外传感器网络的人体定位和行为识别系统设计134、基于屋顶二值红外传感器网络的人体定位和行为识别系统设计、多普勒辅助水下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机制研究135、多普勒辅助水下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机制研究、变压器局放检测光纤超声传感器优化设计与分析136、变压器局放检测光纤超声传感器优化设计与分析、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带延时的一致性时间同步137、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带延时的一致性时间同步、多传感器室内环境监测系统138、多传感器室内环境监测系统、柔性仿生触觉传感器系统集成设计139、柔性仿生触觉传感器系统集成设计、三轴磁传感器误差分析与校准140、三轴磁传感器误差分析与校准研究141、基于模糊控制的无电压传感器光伏系统MPPT研究、微纳光纤高温压力传感器142、微纳光纤高温压力传感器的煤矿井下无线传感器节点设计143、基于ZigBee的煤矿井下无线传感器节点设计、振弦式应变传感器温度修正试验144、振弦式应变传感器温度修正试验传感器毕业论文题目五:、一种带有能量自补给节点的异构传感器网络分簇路由算法145、一种带有能量自补给节点的异构传感器网络分簇路由算法、基于平面线圈线阵的直线时栅位移传感器146、基于平面线圈线阵的直线时栅位移传感器、基于测量基准变换的增量直线式时栅传感器研究147、基于测量基准变换的增量直线式时栅传感器研究、无源伺服反馈多输出低频振动传感器148、无源伺服反馈多输出低频振动传感器、基于信誉系统及数据噪声点检测技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安全模型 149、基于信誉系统及数据噪声点检测技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安全模型、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行为度量方案150、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行为度量方案的无刷直流电机无传感器控制151、基于STM32的无刷直流电机无传感器控制、一种有向传感器网络强栅栏覆盖算法152、一种有向传感器网络强栅栏覆盖算法、滑动式光纤布拉格光栅位移传感器153、滑动式光纤布拉格光栅位移传感器波传感器测量液体流速矢量的方法154、薄膜谐振Lamb波传感器测量液体流速矢量的方法、应急情况下最少转发节点的传感器网络组播路由树算法155、应急情况下最少转发节点的传感器网络组播路由树算法、基于平面线圈的高分辨力时栅角位移传感器156、基于平面线圈的高分辨力时栅角位移传感器传感器动态模型参数识别157、基于HFLANN的MSMA传感器动态模型参数识别、一种基于遗传算法与蚁群算法混合算法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算法158、一种基于遗传算法与蚁群算法混合算法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算法、一种基于表面等离激元的纳米温度传感器159、一种基于表面等离激元的纳米温度传感器环温度及环境折射率双参量光纤传感器研究 160、基于保偏光纤和LPFG的Sagnac环温度及环境折射率双参量光纤传感器研究、基于对称铰链的中低频光纤加速度传感器及其优化设计161、基于对称铰链的中低频光纤加速度传感器及其优化设计、光纤光栅激光传感器与其研究进展162、光纤光栅激光传感器与其研究进展、一种基于结构优化的光纤束压力传感器163、一种基于结构优化的光纤束压力传感器、时栅位移传感器远程数据采集系统研究164、时栅位移传感器远程数据采集系统研究、满堂支架无线监测力传感器研制及系统设计165、满堂支架无线监测力传感器研制及系统设计、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综述166、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综述、感知受限的移动传感器节点扫描覆盖优化算法167、感知受限的移动传感器节点扫描覆盖优化算法、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智能温度监控系统设计168、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智能温度监控系统设计的有向传感器网络覆盖增强策略及仿真169、基于PSO的有向传感器网络覆盖增强策略及仿真、纳米材料比色分析传感器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进展170、纳米材料比色分析传感器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进展的发展前景171、尤政院士谈中国制造与传感器/MEMS的发展前景、探析基于蚁群算法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优化172、探析基于蚁群算法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优化、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室内定位技术研究173、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室内定位技术研究、基于金属负载型碳纳米管的适体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174、基于金属负载型碳纳米管的适体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构建及应用175、金薄膜电极表面修饰纳米ZrO_2的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构建及应用、精细农业无线传感器网络终端节点定位研究176、精细农业无线传感器网络终端节点定位研究、无线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算法研究177、无线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算法研究银纳米棒复合材料和丝网印刷三电极体系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 178、基于二硫化钼/银纳米棒复合材料和丝网印刷三电极体系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铜碳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其在对苯二酚生物传感器中的研究179、铜碳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其在对苯二酚生物传感器中的研究、基于复合介电材料的印刷柔性压力传感器研究180、基于复合介电材料的印刷柔性压力传感器研究181、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服装实体销售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开关柜测温系统

开关柜测温系统

WSTM-ZTS无源无线开关柜温度监测系统北京紫御湾科技有限公司2010年9月目录1.必要性 (3)2.技术优势 (3)2.1.传统测温方式面临的问题 (3)2.2.无源无线测温的优势 (3)3.系统方案 (4)4.产品介绍 (5)4.1.温度传感器 (5)4.1.1.产品外形 (5)4.1.2.工作原理 (6)4.1.3.技术指标 (7)4.1.4.技术背景 (8)4.2.测温主控终端.............................................................................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应用软件 (13)5.安装规范 (14)6.应用领域 (15)7.成功案例 (16)1.必要性发电厂、变电站的高压开关柜、母线接头、室外刀闸开关等重要的设备,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开关的触点和母线连接等部位因老化或接触电阻过大而发热,而这些发热部位的温度无法监测,由此最终导致事故发生。

近年来,在电厂和变电站已发生多起开关过热事故,造成火灾和大面积的停电事故,解决开关过热问题是杜绝此类事故发生的关键,实现温度在线监测是保证高压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

2.技术优势2.1.传统测温方式面临的问题1.常规测温方式常规的热电偶、热电阻、半导体温度传感器等测温方式,需要金属导线传输信号,绝缘性能不能保证。

2.与光纤测温的比较光纤温度传感器采用光导纤维传输温度信号,光导纤维具有优异的绝缘性能,能够隔离开关柜内的高压,因此光纤温度传感器能够直接安装到开关柜内的高压触点上,准确测量高压触点的运行温度,实现开关柜触点运行温度的在线监测。

然而,光纤具有易折,易断、不耐高温等特性。

积累灰尘后易导致光纤沿面放电从而使绝缘性降低,且受开关柜结构影响,在柜内布线难度较大。

另外,光纤测温的成本也相对较高。

3.红外测温红外测温为非接触式测温,易受环境及周围的电磁场干扰,另外开关柜内的空间非常狭小,无法安装红外测温探头(因为探头必须与被测物体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并需要正对被测物体的表面),要求被测量点能够在视野内并无遮掩,并且表面干净以确保准确性。

声表面波谐振器的时域响应特性研究

声表面波谐振器的时域响应特性研究

收稿日期:2002-08-27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9974044);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基金资助项目作者简介:李平(1963-),男,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阵列传感器、压电传感器和信号处理技术。

文章编号:1004-2474(2003)02-0087-04声表面波谐振器的时域响应特性研究李 平,文玉梅,王军峰,黄尚廉(重庆大学光电工程学院,重庆400044) 摘 要:由于电磁波的速度比声表面波的速度快得多,叉指换能器在进行电声转换的同时,也降低了信号能量流的速度,在一定时间内蓄积了电磁能量,所以当电磁激励结束后的一定时间内,声表面波器件仍然有瞬态输出,这是声表器件实现无源无线传感的物理基础。

该文通过推导声表面波谐振器各部分的冲激响应函数,得到谐振器的冲激响应,据此分析研究声表面波谐振器在各种激励下的响应波形和特征。

分析表明声表面波谐振器的瞬态响应完全反映了器件的性能参数。

关键词:声表面波;声表面波器件;声表面波谐振器;时域分析中图分类号:T N 65 文献标识码:ACharacterization of the Time -domain Responses of SAW ResonatorsLI Ping ,WEN Yu -mei ,WANG Jun -f eng ,HUANG Shan -lian(Optoelectronic Engineering College,Chongqing U niversity,Chongqing 400044,China) Abstract :A s the v elocity of the electro -magnetic w aves is much hig her than that of the mechanical sur faceacoustic wav es.the interdigital tr ansducer s in a SA W r esonator actually slo w dow n and stor e t he electro -magneticener gy for a w hile as w ell as t hey convert it int o mechanical ener gy .T his means that ev en an ex citation to a device ends ther e still ex ists a tr ansient pr ocess of the output.It is the physical basis for passiv e sensing applications of SAW dev ices .Impulse response functions of elements in a SA W r esonator ar e derived to o btain the gener al impulse response of a reso nato r fo r analy zing its t ime-domain r esponses to var ious ex citatio ns.T he time-do main analy sis based on theimpulse r esponse of an SA W resonat or demonstr ates t he steady -state and the transient responses.I t r ev eals that thetransient r espo nse is closely r elated to the device specifications .Key words :sur face acoustic w av e;SA W device;SA W r esonator ;time-domain analy sis 1 引言通常声表面波(SAW )谐振器用作窄带滤波器或者信号源中的频率控制器件,其有用输出是谐振器跟随输入信号的稳态响应。

(完整word版)声表面波滤波器在通信电路中应用

(完整word版)声表面波滤波器在通信电路中应用

声表面波滤波器在通信电路中的应用摘要随着半导体工艺的迅速发展,光刻精度进一步提高,使得声表面波滤波器超小型化成为现实,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声表面波滤波器提出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声表面滤波器简称SAWF 或SAW,是利用压电陶瓷、铌酸锂、石英等压电晶体振荡器材料的压电效应和声表面波传播的物理特性制成的一种换能式无源带通滤波器,它用于电视机和录像机的中频输入电路中作选频元件,取代了中频放大器的输入吸收回路和多级调谐回路。

它是在一块具有压电效应的材料基片上蒸发一层金属膜,然后经光刻,在两端各形成一对叉指形电极组成.当在发射换能器上加上信号电压后,就在输入叉指电极间形成一个电场使压电材料发生机械振动(即超声波)以超声波的形式向左右两边传播,向边缘一侧的能量由吸声材料所吸收。

在接收端,由接收换能器将机械振动再转化为电信号,并由叉指形电极输出。

声表面波器件因其体积小、抗辐射能力强、高速、低功耗和高可靠性等优点,在通信、雷达和电子对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它独有的高频特性,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追求高效率、低插入损耗、高温度稳定的同时,中心频率和通带宽度的可调节性也成为研究热点之一。

关键词:声表面波,滤波器,无线通信目录1绪论 (1)2 SAW滤波器基本理论 (1)2.1SAW滤波器的简介 (1)2。

2SAW滤波器的结构及原理 (1)2.3SAW波滤波器的特点 (3)2。

4SAW滤波器的应用 (3)3 无线通信中用SAW滤波器 (4)3.1等效电路分析 (5)3.2滤波器的设计 (6)总结 (8)致谢 (9)参考文献 (10)1绪论随着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移动电话的需求直线上升.为规范移动通信市场,国际上建立了几种公用通信系统标准,如美国移动通信系统(AMPS)、扩展总路线通信系统(ETACS)、全球移动系统(GSM)等.以上各通信系统所使用的频率范围均不相同,但为扩大通信容量,与传统的通信系统相比,它们的射频频率都较高,使用带宽较宽,且发射端和接收端的间隔较窄。

声表面波温度传感器在电力系统状态监测中的应用

声表面波温度传感器在电力系统状态监测中的应用

在 电力 系 统 中,发 电厂 的转 子定 子、变 电站 的 高压 开关柜 、 母线接 头 、室外 刀 闸开关 、 电容器 、
电抗器 、高压 电缆 、变压 器等 重要 设备 的异 常 、故
采集方式 红外非接触 光纤传感器 电子传感器 S W 传感器 A
观测局限性 只可直视 受空间限制 无局限 无局限
9l 东 21第2 4电 技 0 年 1 1 期
产 品与解决方案
充电容性无功的。可以通过调整 电抗器的数量和级联方 式来调整运行电压、改善电能质量 。电抗器在运行过程 中,往往会因为一些外部环境、 自身结构等原因,导致
电抗器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局部温升过 高、过热,并最 终导致电抗器的局部烧坏,甚至报废。所以对 电抗器温 度 的监控十分重要。 目前针对电容器和 电抗器的温度监 测 已经有多种技术手段 ,它们大 多有或 多或 少的局 限 性 。新型的 S W 温度传感器在 电容器 、电抗器状态监 A 控 的应用 中,优点突出。无源的特点使探头几乎不受外 界环境的影响,无线式温度信息读取方式使得工程应用 摆脱 了走线的苦恼 。多个测温无源探头可以安装在任何 需要监控 的测温 点,多点组合监控设备 的温度变化 。使 得用户能实时迅速监测 电容器和电抗器 的状态变化,尽 快的发现 问题,排除故障,保证电网的可靠运作。
大型火力、水力、核 能发 电设备的发 电机组的长
期、稳定、安全运行 ,离不开现场对系统的温度 实时 在线监测。图1 所示发 电设备 中大部分设备 处于高温 、
度升高 1  ̄ 0 C,电容器的电容量下降速度将加快一倍 ,电
容器长 期处于 高场强和高温下运 行将引起绝缘介质老 化和介质损耗角的增大 ,使电容器 内部温升超过允许值

DTE-600产品手册

DTE-600产品手册

DTE-600产品手册DTE-600开关柜无源无线温度在线监测系统产品手册安徽东投电气尊敬的客户:专门荣幸为您介绍DTE-600开关柜无源无线温度在线监测系统。

本手册将详细为您介绍DTE-600开关柜无源无线温度在线监测系统的系统结构、性能特点、各部件参数以及使用本卷须知等。

假如您对本产品有任何疑问,欢迎与本公司联系,我们专门情愿为您提供服务。

注意:安徽东投电气保留对本手册修改的权益,如本手册中的资料有更换,恕不另行通知。

假设本手册描述的内容与您使用的设备有所不同,应以随设备一起提供的操作手册为准。

本手册中所提及的内容受法律爱护,只有在符合法律且不损害安徽东投电气利益前提下,才可复制和使用,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印、引用本手册内容,违者必究。

目录一高压开关柜温度监测背景 (5)二DTE-600无源无线测温系统概述 (7)三DTE-600无源无线测温系统功能 (8)四DTE-600无源无线测温系统工作原理 (9)五DTE-600无源无线测温系统优势 (12)六DTE-600无源无线测温系统构成 (13)七DTE-600无源无线测温系统各部件介绍 (15)7.1 新型无源无线温度传感器 (15)7.2 智能采集器天线 (19)7.3 智能采集器 (22)7.4 高性能吸波材料 (24)7.5 智能集中器 (27)7.6 多功能表 (30)7.7 本地治理系统 (32)7.8 测温系统治理平台 (34)八DTE-600无源无线测温系统数据通信 (37)8.1 智能采集器与多功能表通信 (37)8.2 智能采集器与智能集中器通信 (37)8.3 智能集中器与本地数据治理系统通信 (37)8.4 智能集中器与治理后台通信 (38)8.5 本地警报系统通信 (39)8.6 定制化数据通信 (39)九软件系统 (40)9.1 软件系统应用说明 (40)9.2 软件系统应用环境要求 (40)9.3 软件系统安装与启动 (40)9.4 软件系统功能介绍 (43)9.5 关心 (48)十应用领域 (49)十一设备到货与现场安装 (50)11.1 装卸说明 (50)11.2 产品外形尺寸 (51)11.3 安装说明 (52)11.4 安装步骤 (52)十二、保修及爱护 (56)12.1 有限保用条款 (56)12.2 有限保用范畴 (56)12.3 法律责任范畴 (56)十三、公司信息与联系方式 (57)一高压开关柜温度监测背景电力设备安全可靠性是超大规模输配电和电网安全保证的重要环节,对电网电力设备进行安全运营实时监控成为必要。

SAW技术解析

SAW技术解析

4.5 声表面波传感器
声表面波传感器是利用声表面波器件为转换元件, 将感受到的被测量参数转换成可用于输出信号的传感 器。例如,当外界因数(如压力、温度、加速度、气 体、化学和生物环境变化等)对声表面波传播特性产 生影响时,在声表面波器件的各项参数上就可以反映 出来,因此可以利用这种现象制备各种压力、温度、 加速度、流量、化学、生物传感器,用于测量和监控 各种化学和物理参数。
SAW振荡器的优点:
SAW振荡器能够弥补LC振荡器、晶体振荡器各方面之不足,它具有优 良的频率温度性、高纯净频谱和低相位噪声,可靠性高,体积小, 质量轻,电磁兼容性好,工作温度范围宽等特点。
由于其独特的优越性,声表面波振荡器在现代电子 系统和军事装备应用中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微波频率源。 目前应用于SAW传感器的振荡器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延迟 线型振荡器 另外一种是谐振器型振荡器。 延迟线型振荡器由于本身能够提供足够长的延时,设计相 对简单 。一般SAW气体传感器所采用的是延迟线型振荡 器 谐振器型振荡器的频率噪声特性优越于延迟线型的振荡 器,它具有高质量因子、低损耗、高频率稳定度的特点, 被用于液体传感器
4.3声表面波振荡器
振荡器是用来产生重复电子讯号(通常是正弦波或方
波)的电子元件
传统振荡器的不足:
随着现代电子技术和军事装备的发展,电子设备中信号处理的工作 频率不断提高,虽然对LC振荡器、晶体振荡器进行多次的频率变换 能得到微波频段的信源,但是: 1、在微波频段的LC型信源存在着严重的温度稳定性问题 2、晶体型振荡器在多次的频率变换导致频谱性能恶化,同时在多次 的频率变换中使用大量的元器件,使信源器件体积大、成本高、可 靠性变差等 3、晶体振荡器难以实现宽的可控频率变化范围和调制频率偏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品名称:无线无源声表面波(SAW)传感器温度测量系统(用于电力系统)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电网容量的不断增大,超高压与特高压电力系统的逐步建立,大容量、大区域互
联和西电东送等复杂系统的形成,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和供电可靠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
是随着超高压输电系统全国联网、紧凑型输电线路的建成、带有串补或静补的交流柔性超高压输电
系统的采用,输电系统的短路电流将达到较高水平。
为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可通过对系统内重要电力设备运行状态,特别是绝缘状态进行监
测,检测各种关键状态量,对其进行分析诊断,发现设备的各种缺陷及其劣化发展,以求在可能出
现故障或性能下降到影响正常工作之前,及时维修、更换,避免发生危及安全的事故。其中,电力
系统高压设备在长期运行过程中由于表面氧化腐蚀、紧固螺栓松动、触点和母线排连接处老化等问
题,造成设备过热甚至出现严重事故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剧。为了及时发现或预知事故隐患避免故障
造成严重后果,按电力行业的安全规范要求可行的办法就是实时在线监测电力系统一些关键设备或
部位的温度,从而间接监测电力设备的工作状态。目前在电力系统中急需在线监测温度的设备和部
位包括:导电母排接头、电缆接头、电缆终端与电器设备的连接处、高中压开关柜触头、刀闸开关、
干式变压器等设备。尤其是一次设备的开断接触点,由于设备制造的原因、设备受环境污染的原因、
设备长期运行、严重超载运行、触点氧化、电弧冲击等原因造成接触电阻增大,因此在运行时往往
容易造成发热,温度不断上升,给设备安全运行埋下了隐患,如果不及时发现,容易导致起火或爆
炸,造成大量的财产损失,这一现象在负荷增长较快的地区显得尤为普遍。
此外,在用电高峰期及部分线路故障等情况下如何在现有输电线路的基础上提高输送能力成为
“智能电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不改变现有输电线路结构和确保电网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建立
输电线路动态增容监测系统可有效、安全地增加线路短期输电容量,以满足突发事件下的供电需要,
符合电力部门优质供电、优质服务的要求。基于输电线导线温度检测的方法还是高压架空输电线路
动态增容实施的重要依据。因此,温度检测正成为“智能电网”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
输电变电线路和装备温度监测的特点和难点主要在于:
(1)
检测点的电压高达几十万伏,要求传感器必须易于安装并实现电气绝缘隔离,因此无线传
感器较适宜;
(2)
检测的母排或输电线上电流几十安培甚至上百安培,且周围分布着极强的电磁场干扰,同
时要抗雷击。采用感应供电的工作模式不稳定可靠;
(3)
我国在《架空输电线路导线温度在线监测系统技术导则》和《高压设备智能化技术导则》
的总体原则中,建议涉及高压设备本体,传感器尽量采用无源型;
(4)
温度传感器(包括其引线)除了必须满足高温测量的稳定性和耐热性要求外,还必须耐受短
路大电流冲击时所产生的短时高温而不被损坏,寿命要超过15年甚至30年;
2. 电力系统的主要测温解决方案的比较
国内外很早就关注电力系统测温技术的使用,在国外在线测温技术使用已经较普遍,如:关键
点母线/开关的温度测量、发电厂电缆接头温度测量、变压器温度测量等。我们首先分析对比目前
在电力系统测温系统的主要解决方案。

2.1红外测温
红外测温适合人工巡查测温,因为使用比较灵活,现在已经成为高压电力设备温度检测的一个
主要手段。红外测温仪的缺点是体积较大,成本高(一个测温点要数千至几万元),精度与距离有关,
特别是它无法实现在线实时监测,使得难以发现和消除可能存在的隐患。另外红外线无法绕射过遮
挡物、准确测量关键接点处温度,限制了它在一些场合的应用。受日照或其他光照影响较大,操作
需要比较专业且无法测量开关柜内设备,主要用于人工操作定期带电温度测试。

2.2光纤测温
光纤式温度测温仪采用光纤传递信号,其温度传感头安装在带电物体的表面,测温仪与温度传
感器间用光纤连接。分布式光纤测温在电网状态监控中有一定的应用,但是光纤具有易折,易断的
特性,特别在开关柜内,光纤弯曲度是有限制的。此外,光纤传感器设备造价较高,由于光纤传感
属有线工作方式,测量高电压一次侧的光纤存在对地绝缘性、爬电、漏电等问题。

2.3无线有源测温
现有的无线有源或半无源测温方案中,通常采用电池或者小电流互感器(CT)在电力一次侧
取能,然后为测温电路和无线发射电路供电。很多公司还宣称采用特殊的“等电位”电路设计及低功
耗技术的测温技术。该方案可以实现了温度信号的无线传输,且传输距离较远,可方便分配设备地
址便于实现传感器阵列。但是由于该方案属于有源方案,电池供电存在需要定时更换电池,而且抗
高温能力较差的缺点;采用CT取能则存在供电电压不稳,尤其是在电力线路发生故障时,因供电
不正常而无法可靠提供监测信息。

2.4 声表面波温度传感器的测温优势
相比之下,采用无源、无线的测温方案在电力系统应用中具有显著优势。其中本文中采用的声
表面波(surface acoustic wave, 简写为SAW)技术是无源、无线方案中的重要实现技术。声表面波
温度传感器的主要特点主要包括:
(1) 纯无源、无线
SAW传感器利用的是压电材料,本身工作在30MHz~3GHz射频频段,它能够直接将电磁波转
换成SAW和将SAW转换成射频电磁波而无需电源供能,只是被动地反射查询信号。这样就解决
了电池供电和高电压绝缘等问题。
(2) 寿命长、抗干扰能力强
由于SAW传感侧无任何电子元器件,不牵涉半导体材料中电子的迁移过程,相对于带电池的
有源式温度传感器,它的寿命长、抗放电冲击和抗电场、磁场等干扰能力强等许多独特优点,非常
适用于电力系统中。
(3) 量程范围大
由于声表面波传感器材料利用的是压电材料,传感侧无电子元器件,因此可耐受高、低温
(-200~1000℃)等恶劣环境下使用。相比之下,虽然有源传感器的测温元件可耐受高低温,但由
于无线发射电路的电子元件不耐受恶劣环境,因此系统总体的量程范围受限于无线发射电路。
(4) 易于阵列化实现多点测量
(5) 安装使用方便、成本低
表1是目前电力系统中主要的测温方案的比较[6]。可以看出,SAW温度传感器较其他测温方
法有明显的优势。
表1不同测温方案对比
Table1-1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scheme
测温方式 红外测温 光纤测温 有源无线测温 无源无线测温
采集方式 非接触红外 光纤传感器 电子传感器 SAW传感器
温度读取 无线 有线 无线 无线
观测局限性 只可直视 受空间限制 无局限性 无局限性
在线监测 否 是 是 是
安装难度 易 难 易 易
维护周期 短 较短 短 免维护
安全程度 高 较高 中 高
测温精度 中 高 高 中高
系统成本 高 高 中 低
可靠性 中 较高 低 高

我们研究的用于电力系统的SAW传感器测温系统得到天津712通信广播有限公司的验收和认
可。
用开发的传感器系统对电力设备进行基于SAW传感器阵列的无线测温。该套设备可对电力设
备实施多点温度监测,传感阵列的测温范围为-40℃~150℃,测温精度可达1℃,作用距离可达2m,
完全满足了电力行业无源、无线、远距测温的要求。该套系统在电力行业进行推广,可对高压电缆、
绕组、母线排、变压器高低压侧、隔离开关、开关柜、互感器、电抗器、刀闸、断路器等高电压大
电流设备的接头、触点、触壁、进出线等部位温度进行实时监测。随着高效和可持续的使用能源方
式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该产品的市场前景相当可观。

工作频率 428-443MHz
发射功率 >18 dBm
温度检测范围 -20℃-140℃
接收机灵敏度 -88 dBm
采样率 9 Msps
测量精度 1℃
我们的现有技术完全可以适应超高压瓷瓶测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