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理学教学大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生理学教学大纲

前言

动物生理学是研究动物机体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动物生理学作为生命科学中的主干基础课程,是高等农林院校动物科学、动物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动物生理学是生理学的一个分支,除了研究动物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及其规律外,还研究其与生产和经济性状紧密联系的生理特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动物生理学也在不断得到充实和发展。动物生理学与各学科,特别是临床兽医学关系十分密切,只有充分正确认识和理解动物体各种正常生命活动现象和原理,才能区分正常与异常,生理和病理过程,进行正确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在教学中,教师按照“坚持创新、注重实践、提高素质、整体优化、面向临床”的培养目标,强调“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体现“思想性、科学性、启发性、先进性、适用性”,针对“特定的对象、特定的需求、特定的限制”,以形态和功能相关、局部与整体相统一,以进化和发展的观点来教授动物生理学,使学生在学习和掌握动物生理学基本内容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和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动物体动物生理学教学总学时为60学时,其电理论讲授30学时,实验30学时。

教学组织与方法

【教学组织】

本课程在学部教务处和畜牧兽医学院统一组织下实施,任课教师按所制定的教学大纲和进度要求,成立教学小组,组织安排教学活动。

【教学方法】

1.备课:任课教师必须熟悉教学大纲和课程目标要求,认真备课,分清主次,区别难易,合理分配时间,书写教案等,根据情况认真组织集体备课和试讲。

2.理论讲授:理论讲授采用集中授课形式,严格按大纲要求与进度进行讲授。授课目的明确,突出重点,层次分明,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应用多媒体和板书等手段。

3.实验:加强对理论知识的充分理解和掌握,多动手操作,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理论联系实际、联系临床等,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严谨的科学作风。

4.自学与辅导: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学习方法,根据实际情况安排部分教学内容的自学,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辅导时应以启发诱导万式解答疑问;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自学能力。根据学生水平,对学习困难者分析原因、重点辅导,对学有余力考适当介绍课外参考资料。

5.考核:本课程为考试学科,课程结束时进行。考前督促学生全面复习和消化所学内容,不划定复习范围。试题多样化,全面考察学生的理解、记忆、操作和分析能力,命题实行教考分离。考核过程申严格执行考试制度,杜绝作弊,评分时严格标准、公平合理、实事求是。

6.教学总结:考试评卷后及时对教学过程、学生学习和操作、考核试卷、考核成绩等进行分析总结,及时上报有关单位,并提出改进建议。

理论教学内容

绪言

【目的要求】

1.了解:生理学的分支;动物生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发展状况以及与各学科之间的关系;学习动物生理学的目的和意义。

2.掌握:动物生理学定义。

【教学内容】

1.一般介绍:动物体动物生理学的定义和生理学的分支

2.详细讲解:动物生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及发展状况

3.重点讲解:学习动物生理学的目的和意义

【授课学时】

1学时

第一章机体的基本生理过程

【目的要求】

1.了解:体内的控制系统(非自动控制系统、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继发性主动转运、出胞与入胞式物质转运。

2.熟悉:反射的概念、反射弧五个基本环节;生理功能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单纯扩散;由膜的特异受体蛋白质、G-蛋白质和膜效应器酶组成的跨膜信号转导系统;局部兴奋及其特性。

3.掌握:内环境、稳态、负反馈的概念;跨膜物质转运的基本功能中的易化扩散、主动转运的特点;兴奋性和兴奋的概念;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及其产生机制;阈电位的概念;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机制。

【教学内容】

1.一般介绍:体内的控制系统、继发性主动转运、出胞与入胞式物质转运。

2.详细讲解:反射及反射弧;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跨膜信号转导系统。

3.重点讲解:跨膜物质转运的基本功能;生物电及其传导机制。

【授课学时】

3学时

第二章血液

1.了解:血液的组成、理化特性及其在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中的作用;凝血因子;血型系统及其临床意义。

2.熟悉: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与血沉;纤维蛋白溶解;体内主要抗凝系统的作用,血小板在止血中的作用。

3.掌握:血浆渗透压的作用;生理止血,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

【教学内容】

1.一般介绍:血液的组成、理化特性;凝血因子;血型系统及其临床意义。

2.详细讲解:纤维蛋白溶解;体内主要抗凝系统的作用,血小板在止血中的作用。

3.重点讲解:血浆渗透压的作用;生理止血,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

【授课学时】

2学时

第三章血液循环

【目的要求】

1.了解:心音,心电图;中心静脉压;延髓心血管中枢;冠脉血流特点。

2.熟悉:心肌工作细胞的静息电位,影响细胞兴奋性的因素,心肌工作细胞的兴奋性周期性变化及其与收缩的关系。窦房结细胞的起搏活动;心肌的自动节律性和影响自律性的因素。心脏内兴奋的传导途径,影响传导的因素。心动周期,心脏泵血过程。微循环及其通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血管升压素对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3.掌握:心肌工作细胞的动作电位及其产生机制。心输出量的概念。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血压的概念,动脉血压的形成和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组织液的生成。心交感神经、心迷走神经节后纤维释放的递质,心肌细胞膜上的受体及其作用,缩血管神经的分布及其作用。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教学内容】

1.一般介绍:心音,心电图;中心静脉压;延髓心血管中枢;

2.详细讲解:心肌工作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心肌的生理特性及其影响的因素,心动周期,心脏泵血过程。

3.重点讲解:心肌工作细胞的动作电位及其产生机制。心输出量及其影响因素。血压的概念,动脉血压的形成和影响因素;心脏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机制,压力感受性反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授课学时】

4学时

第四章呼吸生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