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地热能梯级利用状况与前景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0卷第2期
2010年4月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J0URNAL OF EMCC
Vo1.2ONO.2
Apr.2010
i0.3969/j.issn.1008—813X.2010.02.007
秦皇岛地热能梯级利用状况与前景分析
杜立新,杨燕雄
(河北省地矿局秦皇岛矿产水文工程地质大队,河北秦皇岛066001)
摘 要:在对秦皇岛地热能资源现状和开发利用调查的基础上,对秦皇岛地区的地热资源分布
特征进行了分类,通过对相应的地热资源利用现状进行调查,掌握了地热能利用的现状以及存
在的种种问题和不足。为了更加合理高效地利用地热能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前景分析,制定了
地热能综合梯级利用的规划建议。
关键词:地热能;浅层地热能;梯级利用;清洁能源;采矿权
中图分类号:TK5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13(2010)02—0022—04
The Situation and Prospect Analysis of Cascade Utilization of
Geothermal Energy in Qinhuangdao
Du Lixin,Yang Yanxiong
(Qinhuangdao Team of Mineral and H dr0geotog and Engineering Geology,Hebei Bureau of
GPo。e c Z0rnf 0,2,Qinhuangdao Hebei 066001)
Abstract:This paper makes a prospect analysis of geothermal on the basis of investigat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istribution,origin and direct—use of geothermal energy in Qin—
huangdao.There is a geothermal energy classification and survey of the distribution and a—
nalysis of problems and deficiencies of the use of geothermal energy.According to the char—
acteristics we made a plan of cascade utilization of geothermal,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effec—
tive,rational and sustainable use of geothermal energy.
Key words:geothermal energy;shallow geothermal energy;cascade utilization;clean energy;
mining rights
常规资源因其不可再生的特性已经面临着衰 竭,其造成的过量碳排放已经危害到了人类生存 的环境,开发清洁能源、节能减排已经成为今后能 源开发利用的一个方向。地热能作为一种洁净的 可再生能源,具有热流密度大、容易收集和输送、 参数稳定(流量、温度)、使用方便等优点,作为一 种矿产资源的同时也是宝贵的旅游资源和水资 源,具有极大的开发利用价值。 目前人类对地热的利用分为两大类:一类是 地热发电;另一类是直接利用,像地热采暖、洗浴、
游泳、养鱼等。秦皇岛地区因其地热成因和特点
不适合发电,目前主要是直接应用于洗浴和养殖。
针对秦皇岛地区的地热资源特点和成因,选择适
合当地的地热资源利用方式,最大效率地发挥地
热能源的社会功效和经济效益是本利用规划的最
根本出发点。秦皇岛地区的地热资源利用方式单
一
,
且现有的利用方式资源浪费严重,迫切需要制
定相关的开发利用方案保护地热资源,合理永续
收稿日期:2010-01-04
作者简介:杜立新(1984一),男,陕西咸阳人,2005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水文地质
工程地质相关研究工作。
2010年第2期 杜立新 杨燕雄 秦皇岛地热能梯级利用状况与前景分析
地利用地热资源。
1研究区概况
秦皇岛位于河北省东北部,Ell8。33 ~119。51 , N39。24 ~40。37 。东北接辽宁省绥中县,西近京 津,位于东北与华北两大经济区的结合部。交通 便捷,通讯发达。气候类型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 陆性季风气候。 秦皇岛地区地热利用的历史可追溯至明代,但 地下热水广泛的应用还是起自上世纪7O年代以 后,主要应用于农副业、洗浴、医疗、采暖等方面。 2秦皇岛地热资源分布特征 秦皇岛地热资源比较丰富,目前共发现地热 异常区10处,按照其分布特征可分为两类:分布 在山区及平原北部山前地带的带状热储,钻孔揭 露深度一般200~300 m,最大深度408 m,地热 异常区面积小,分布零散,但埋藏浅,易开采;平原 区南部的层状热储地热区,面积较大,埋藏较深, 水量较丰富,目前钻孔揭露深度500 1 400 m。 2.1带状热储 带状热储热水储集层岩性为花岗岩(J。QC、 J XY)和变质岩(Ar Agn、Ar。L),山区地下热水 多以温泉形式泄出地表,从出露的地貌部位来看, 温泉均出露在地形较低的部位。流量一般为0.1 ~3.0 L/s,矿化度0.19~1.15 g/L,水化学类型 为So4一Na和HCO3・SO4一Na・Ca型。 地下热水温度一般30 ̄50℃,最高53℃,均属 低温一中低温地下热水。地热异常区面积狭小,呈 点状零星分布,异常区面积一般0.21~8.6 km2。 地热异常区的展布位置及形态受断裂构造控 制,无论是山区还是平原,地热异常区均位于深大 断裂上或其附近,特别是断裂的交汇处或拐弯部 位。浅层地下水等温线靠近断裂和交汇处密集, 向外围逐渐变疏。地热异常区形态主要表现为圆 形、椭圆形或丁字型,如大泥河地热异常区受 (NEE向)、(NNE向)和大泥河一蒲兰庄断裂 (NW向)控制,形态呈椭圆形。 2.2层状热储 层状热储分布在秦皇岛昌黎县南部沿海地 区,热水储集层岩性为上第三系明化镇组和馆陶 组的砂岩、含砾砂岩、砾岩。 明化镇组热储:厚度为680 ̄760 m,其底界埋 深为960 ̄1 100 m,水温一般为28 ̄33℃。地下热 水水位埋深一般为4.0~10.0 m,地热井单井涌水 量350 ̄900 m3/d,水化学类型为C1-Na型。 馆陶组热储:厚度为420~470 m,其底界埋 深为1 42O~1 520 m,水温一般为36~52℃。地 下热水水位埋深一般为31.0~+5.0 m,单井涌
水量500~1 500 m。/d,水化学类型为HCO。一
Na型。
层状热储的地温状况不仅与断裂有关,还受
基底形态和凹凸相间的构造格局影响。凹陷和凸
起的构造特征影响着地温场的分布,和来自地球
内部的热流在向上传导的过程中,由于在地壳表
面部位再分配,局部由负构造区向正构造区集中。
在新生界盖层分布的范围内为正向构造地温高,
地温梯度大;负向构造地温低,地温梯度小。如小
滩异常区位于姜各庄凸起上,其北侧为刘台庄一
渤海断裂,南侧为朱各庄一荒佃庄断裂,异常中心
地温梯度为3.5~4℃/loo m,而相邻的团林地
热异常区位于昌黎凹陷内,异常中心地温梯度为
3~3.5℃/100 m。
3秦皇岛地热利用现状分析
秦皇岛地区经河北省地矿局批准的C级地
热资源量为24.834 7×10 J,可采资源量为
2.597 6×10¨J,(相当于标准煤88.652 6×
1O t),D+E级地热资源量为493.278 8×10“J,
可采资源量为49.328 0 X 10¨J(相当于标准煤
1 683.544 8×10 t)。
3.1地热利用现状
秦皇岛地区目前发现的地热异常区有1O处,
已经不同程度地被开发利用,按照开发利用的方
式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用于洗浴,另一类就是养
殖。开发利用的均为深层地下热水,开发利用的
重点均分布在地热异常出露和构造有利的部位。
此处仅选取温泉堡地热区做说明。
温泉堡地热区内分布有温泉2个,地热钻孔
1个,地下热水主要用于养殖和洗浴。
3.1.1养殖、灌溉
抚宁县畜牧水产局利用秦W4温泉于
1988年建立了设备较好的种鱼场,相继修建了露
天鱼池和大棚鱼池,因为各种原因先后多次停产
后又投入使用。此外,黑山咀村利用秦W4温泉
部分热水于1983年修建了一座小型鱼场。
2008年养鱼场扩建,养殖面积较原先扩大一倍,
目前已经投入生产。有一部分水经输送用于灌
溉,热水中除F一超标外,Cl一、SO;一含量及矿化
度低,酸碱度较为适中,相比之下,地下热水灌溉
秧苗生长快,产量高。
24 生态文明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年4月
3.1.2洗浴
中国人民解放军于1963年在秦w5温泉出露
处修建了海军408医院,病员和院方医护人员利用 温泉和秦W4钻孔热水进行洗浴,对治疗心血管疾 病、皮肤病及风湿病等疗效显著。后因为408医院 迁址,此处停用。2004年5月,总投资1 800万元的 金龙温泉度假村投入使用,依托地热资源,金龙温 泉度假村现已发展成为集吃、住、娱乐、洗浴于一身 的温泉度假胜地,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3.2地热利用存在的问题 温泉堡地热资源利用现状只是秦皇岛地区地 热资源利用的一个缩影,相对于其他的9个地热 异常区,开发条件较好,但地热利用中暴露出来的 相关问题基本上都是普遍存在的。 3.2.1盲目开采造成水温下降 地下热水在开发利用中没有统一的规划,盲 目开采,已经对地热资源造成了破坏,局部地区热 水温度已经下降。以李埝坨为例,由于私自开采, 秦144孔水温由1993年最低的35℃下降到 2003年的24.2℃。 3.2.2梯级开发较差,热水利用率不高 地下热水一次利用,梯级开发较差,热水利用 率不高,有效利用温差较小,造成了大量的热资源 浪费。 3.2。3地热利用技术落后 地热利用技术较落后,热水开发以个体承包、 分散经营为主,急功近利,破坏性的开发造成部分 地区水温、水位下降。 3.2.4开发利用项目单一 开发利用项目单一,对地热旅游疗养这一重 要开发项目重视不够。因秦皇岛是一个旅游城 市,单一的开发利用,地下热水的社会、经济效益 未能充分发挥出来。 3.2.5废水排放造成污染 地热水作为一种矿产资源,并没有得到有效 的利用,利用后的弃水直接排放,其成分和热量等 造成污染。 3.2.6地下水环境受到破坏 地热钻孔等均没有相关的回灌井,过度的开 采对地下水环境会造成不可逆的破坏。 4地热能梯级利用规划 地热资源分为两种,即深层地热和浅层地热。 深层地热是指温度高于25℃,集“热、矿、水”为一 体的自然资源;而浅层地热是低温地热能的另一 种形式,它涉及地下一定深度内的浅层地热资源, 包括土壤和地下水中的热能等,大大扩展了地热 应用的范畴。而秦皇岛现有的地热利用多数都是
深层地热。
4.1深层地热利用规划
针对现有的地热能开发利用现状,为了高效
合理地利用地热能,必须在开发利用中注意梯级
利用的问题。所谓的梯级利用就是分批次,按照
各种用途的水温要求,由高到低、依次利用,以求
最大程度地提高地下热水的有效利用温差,从而
达到地热能的高效利用。针对现有的地热利用状
况,结合秦皇岛本地的实际情况,现有的地热异常
区域并没有较大的社区和建筑群,如果只是做单
纯的采暖地热空调,无疑不符合秦皇岛本地的地
热资源特征状况。秦皇岛地热能梯级利用前景主
要侧重于丰富地热利用层次,摆脱单一的利用方
式,根据温度的差异,投入相应的热利用项目。
结合目前的地热利用方向,针对现有的利用
方式,分别做一下规划:
4.1.1 发展以养殖为主产业,旅游休闲为辅业的
产业格局
以养殖为主要方式的地热区域,按照水温特
点分别养殖不同种类的水产品,并且发展以养殖
为主导的旅游休闲(垂钓等)产业格局。养殖用水
通过铺设管道散热用于做温室养殖的热源,温室
利用以后的热水经处理后回灌地下,从而循环利
用,做到资源可续利用,现有的开发利用设施只需
作进一步的投入和改造,而不做较大调整。
对于这一调整,需要注意的是回灌之前水质
的控制,如果被污染的水被回灌到地层中去,对当
地的地下水一旦造成污染,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
内将会很难消除该危害。
4.1.2发展洗浴、理疗、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旅游
度假村
现阶段以洗浴为主要利用方向的地热区域,忽
视了地下热水的矿物成分特性和医疗效用。因此
进一步的开发要注重地热疗养等方面的发展。现
有的抚宁县金龙温泉度假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发展洗浴、理疗、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旅游度假村。
对于多样利用地热能必须注意水质的变化,尽可能
避免由于人类开采地热水造成的水污染和热污染。
4.2浅层地热能利用
秦皇岛地处华北东部,浅层地热能利用价值较
大,可以兼顾制冷和采暖的需要。针对地形地貌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