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广场植物造景的思考
关于街头绿地建设的几点思考

城 市文 脉 , 充分 挖 掘反 映 城市 历
史文化 内涵 的素材 , 将绿 色融 于 城市文化之 中。
2 1 1 城市历史文化保护 ..
增 加 城市 绿地 面 积 , 提高 城 市绿 化 率 和 绿化 覆盖 率 , 城市 居 民 为 带 来短暂 的憩 息之地 。街 头绿地
间 的绿地 , 是城 市 绿地 系 Nhomakorabea 中的
K e wo d : t e o n rg e n et hso i l u u e a t i p c ; ln y r s sr tc re r e b l i r a l r ; ci t s a e pa t e ; t c c t vy
l n s ap n a d c ig
叶, 生机活泼。
城 市 的绿 地 建 设 应 因 地 制
宜, 因势 而造 , 留原 有的历史 文 保 化痕 迹 。可 利用 原有 的 沟塘 、 洼 地 和 山体 造势 , 或保 留原 有 场地
植 物 与环 境 的生 态关 系 , 同时还 应满足功能需要 , 符合审美及视觉 要求, 即科 学 性 与 艺 术 性 并 存 。
“ ” 绿地 和 “ ” 点 上 线 上绿 地 , 其满
也 能有 效 阻 隔 城 市 机 动 车 的噪
音 、 气和尘埃 , 到保护环 境的 废 起
作 用 。另 外, 头 绿地 能 装饰 城 街 市, 提升城市形象 。
城 市 在 对 旧城 区 进 行 改 造
时, 原有 的工厂 逐 步搬 迁 到工 业 区, 对那 些有象征意 义的建筑 、 标 志等 , 加 以保 留 、 应 改造 , 其是 尤
架 等 处栽 种 攀 缘 植 物 和 垂 吊植
物, 以增加 绿化覆盖率 , 改善居住
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4篇)

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4篇)目录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4篇) (1)1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3)1 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作用 (3)1.1 园林景观设计 (4)1.2 中国古典园林 (4)1.3 植物在环境景观中的造景作用 (5)2 植物造景的概况 (5)2.1 植物造景的概念 (5)2.2 植物造景的意义 (6)3 植物造景的艺术原则 (6)3.1 色彩相宜的原则 (6)3.2 季相相宜的原则 (7)3.3 因景制宜的原则 (7)3.4 位置相宜的原则 (7)4 植物造景的设计形式 (7)4.1 列植 (8)4.2 群植 (8)5 结语 (8)2浅析现代园林植物景观设计 (10)关键词: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生态要求 (10)1 植物景观与自然景观失调的原因 (10)1.1 种植规划设计的意识淡薄 (11)1.2 缺乏有实力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人才 (11)1.3 种植设计模式化,景观缺乏特色 (11)2 做好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11)2.1 植物种类的选择原则 (11)2.2 确定景观种植方式的原则 (13)3 做好园林植物的景观设计 (13)3.1 树立园林植物景观的规划意识 (13)3.2 满足园林植物生长的生态要求 (14)3.3 考虑园林植物景观的艺术要求 (14)3.4 结合园林绿地的经济要求 (14)4 结束语 (15)3园林艺术的植物景观设计 (16)1植物景观设计概述 (16)2园林艺术中的植物景观设计原则 (16)2.1主体性原则 (16)2.2艺术性原则 (17)2.3生态性原则 (17)2.4文化性原则 (18)3园林艺术中的植物景观设计工作策略 (18)3.1根据园林分区功能,调整设计思路 (18)3.2根据植物特征,打破园林设计固有问题 (19)3.3引入园林全局景观设计思路 (19)4结语 (20)4园林植物配置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21)1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摘要:在所有的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植物造景也可以帮助园林构建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的必备条件。
论城市公园植物造景的重要性

城 市 公 园是 供公 众游 玩 、 赏 、 乐 的园 林 , 观 娱 是城 市 中
草 来构 图 , 量 和种 类都 用 得很 少 , 固 然满 足 了一 家 一 户 数 这
的 “ 洲 ” 城 市 居 民 日常 生 活 中不 可 缺 少 的游 憩 空 间 。 绿 和 随 着时 代的发 展 , 市发 展越 来越 快 , 市周 边 的绿地 面 积越 城 城
来 越 少 . 市公 园 的重 要性 日趋 突 出 。 着 丰富植 物 景观 的 城 有
城 市公园受 到了 广大市 民的 喜爱 , 丰富 的植物 景观 不但 能丰 富 园林 空 间 、 美化 环 境 、 赋予 市 民 生 活情 趣 , 且具 有 净 化 而 空 气 、 善小环 境 、 阳 、 声 、 尘杀 菌 等作 用 。 改 遮 隔 防 因而 , 市 城
公 园植 物 造景 已经 成为 公园建 设 中最 主要 的环 节 , 有着深 远 的意 义和 长久 的效 益 。
1 国 外 植 物 造 景 发 展
纵 观 世界 园林 史 , 1 纪初 到 1 从 5世 7世纪 的法 国 、 大 意
大 多数 是在原 有植 被 的基础 上经 过改 造而建 立 的 , 江苏 常 如 熟虞 山国家 森林 公 园 。
3 公 园 植 物 造 景 的 发 展 趋 势 31 城 市 公 园 的 生 态 化 .
Hale Waihona Puke 利 、 国等 国 的古典 园林 中 , 物景 观 多是 以规 则 式 的形 式 德 植 出现 。 说 主要 始于 体现 人 类征 服 一切 的思 想 , 物被 整 形 据 植 修剪成 各种 几何形体 及 鸟兽形体 . 以体 现植 物 也服从 人们 的
植物造景中意境美的营造

植物造景中意境美的营造摘要:造园可以无山或无水,但不可没有植物。
植物是园林景观中唯一具有生命的元素,能够通过姿、色、形、质等一系列美感平台创造意境美。
植物造景就是在植物与生态环境的适应下,通过艺术的手段体现植物的自然美、形势美和层次美,并由此在空间上、时间上生成无限意境。
关键词:意境植物造景季相空间Abstract:Gardening can be without hills or water, but plants have to be included. ‘Plant’is the only zoetic element in the garden sights, which can create the spatial imagery through their particulary positions , postures, color, etc. Thus,Plant-build-scene, under the adaptations between plants and entironments, is to embody the plants’nature beauty, posture beauty and layer beauty through artistic means, thereby creating infinite artistic conception.Key words:artistic conceptionplant–build-sceneseasonal outlookspace前言:城市化的发展,带来了现代文明,但同时却使人们远离了自然。
植物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净化空气、调节气温、遮荫防风等生态功能,植物造景同时又是城市景观意境的重要因素。
本课题的目的就是研究创造什么样的植物景观以及如何通过植物的色、香、形、质等形式美及季相美在时间和空间上来创造景观,通过情与景的结合创造出一种新境。
浅析植物景观的设计与运用理念

用心专注服务专业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加大,人际交流最为突出,这就决定了大多数人在紧张压抑的工作、生活之余,只能在这信息化的社会中娱乐、享受,而对人之本源——大自然的接触少之又少。
向往回归大自然,回到清新的天然空间中,成为人们身心享受的一项迫切需求,也成为现代的重要主题之一,这更推动了旅游产业的兴旺,各式各样的风景名胜、多姿多彩的民间文化不断丰富着景观的内容。
景观,不仅指平时所说的那些值得欣赏的自然景物,还包括一些具有特色的文化现象,山水、建筑、动植物、地形地貌,甚至民俗风情都是很丰富的景观资源[1]。
景观既有自然景观也有人文景观。
大自然与人类社会中有美的艺术,有视觉等感官审美元素的景、物、象,以及在其中休闲娱乐,我们都可将其作为景观来欣赏,当然这些景都是室外的,并且都不能离开大自然的生命体——植物。
从某种意义上讲,植物景观代表着大自然。
每一种景观似乎只有结合了植物才变得完美,变得有生机有姿彩。
植物在景观设计中可以作为主景,引人注目,也可作为背景,甘居人后。
随着四季变化,岁月流逝,植物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丰富的季相变化,令人赞叹。
在象征生命和美的同时,植物还是文化的载体、历史的见证,如我国传统文化在植物中沉淀、积聚,几乎每种植物都有着优美的传说或感人的故事。
所以景观植物在景观设计中,不仅仅是简单的花草、林木,而是生态、文化和艺术的结合体[2],是景观存在的保障。
1植物景观运用的科学性设计植物景观,首先要有科学性,即遵循自然生态规律,运用生态原理进行设计,这是进行一切植物景观设计的基础。
1遵循生态规律统一性是内部规律,但外在表现要丰富多样。
所以,只有遵循大自然的生存法则,才能展现出一个精彩纷呈、千变万化的世界,这是一个运转有序的有机整体。
同样,在植物景观设计的时候,依据生态科学要求,遵循自然生态规律,才能有美的存在,才能做到百花齐放,又各具特色。
,植物是一种生命体,在自然中要拥有生存的特定条件,有其适宜的生理、生物学条件、生态环境,时刻考虑植物的生态习性,才能构成景观,美化环境。
关于城市园林绿化设计的思考

关于城市园林绿化设计的思考【摘要】本文作者对城市园林绿化设计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园林绿化设计;施工;措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环境的园林绿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城市园林景观中的植物配置的要求也逐步提高。
色彩美是园林景观的构成要素之一,植物的色彩应用是植物造景的关键所在。
园林植物是园林绿化中以其唯一具有生命力的基础设施,在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环境质量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园林植物配置优劣,直接影响到园林绿化的质量。
植物配置要建立在能够充分发挥植物生态功能的基础上,并根据美学要求,讲究艺术性,对植物进行科学的融合与创造,以期达到步移景异,时移景异的美学效果。
艺术形象不是自然形象的翻版,而是将自然形象理想化,这就需要要设计师具有艺术想像力。
绿化装饰就是艺术想像力的创造活动,这种创造活动赋予了绿化新的语言,合理的将人和生态连接到一起。
1 绿化活动的设计理念1.1 理想与想象性艺术形象不是自然形象的翻版,而是将自然形象理想化,这就需要要设计师具有艺术想像力。
绿化装饰就是艺术想像力的创造活动,这种创造活动赋予了绿化新的语言,沟通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
1.1.1 合理的发挥出点的功效点在我们的绿化活动中发挥的意义十分的显著。
在绿化的时候点具体是指单一植被或者是少量的植被的分散存在,只有合理的使用点才可以获取优秀的作品,常见的形式有如下的一些,自由、陈列、旋转、放射、节奏、特异等,当点布置存在差异的时候,其带给我们的感官功效通常也是有非常大的差距的。
它是一种非常自在的美学,它是园林活动中意义重大的组成要素。
1.1.2 合理的发挥出线的功效文章指出的线就是说植被种植的线亦或是重组而得到的线。
它有两种形式,分别是直线以及弯曲的。
要想确保我们的设计能够呈现出较好的图案色彩,首先也是必须要注意的一项内容就是强调其线的功效。
通常线粗细关系会带给我们一种或远或近的感觉,而且,它还有非常显著地方向感,竖直的给人一种上升的意识,弯曲形式的给人一种非常柔和的感觉。
园林植物与园林空间景观的营造

园林植物与园林空间景观的营造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居住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园林绿化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同时,园林艺术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涉及到建筑学、植物学等多个领域知识,因此如何通过合理配置和设计园林植物来达到更好地展示园林空间景观效果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园林植物与园林空间景观之间的关系及其营造方法,以期能够为今后相关工作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园林植物;园林空间;景观;营造前言:目前,人们对于生活环境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需要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还要追求更加舒适、美观、绿色环保的居住环境。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园林植物与园林空间景观之间的关系及其营造方法,以期为今后的相关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一、园林植物与园林空间景观的营造概述(一)内涵园林植物是指在自然环境中生长、繁殖并具有观赏价值,能够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需求的一类植物。
它包括树木、花卉、草坪等不同类型,也可分为观花、观叶、观果、闻香等多个层次。
园林植物通过科学合理地配置和组合,可以构成优美的景观效果,给人以美的享受。
同时,园林植物还有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发展等作用。
因此,研究园林植物及其相关理论对于推进城市化进程、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创造高品质绿色空间有着重要意义[1]。
(二)产生与发展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开始有意识地利用自然环境进行园林造景。
《诗经》中“南山有台,北山有莱”描绘了当时人们对于山水相依、相得益彰的追求;而苏州拙政园则是以水为主题,通过堆土叠石、栽种树木等手法来打造出具有江南特色的私家花园。
这些都可以看作是最初的园林植物造景雏形。
到了汉代,随着佛教文化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以及文人墨客对于自然美的推崇,皇家园林逐渐形成并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此时的园林已不再只是简单的游憩场所,更是一种精神寄托和文化传承。
为了更好地体现这一点,造园者开始大量运用象征高雅、淡泊名利的植物,如松、竹、梅等,同时也会结合假山、楼阁等建筑物进行搭配,使得整个园林显得更为典雅别致。
浅谈城市公园绿地滨水区植物景观设计与营造

浅谈城市公园绿地滨水区植物景观设计与营造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的程度越来越高,留给人们休闲、放松的景观场地越来越少,城市中留存的景观风貌也逐渐减少。
但是,城市中的生态景观承担着许多人们生活中必要的功能,例如:生态、文化、休闲等,因此,我们必须正视滨水区植物景观的设计与营造问题。
本文就滨水区植物景观的设计做出具体阐述。
标签:公园绿地;植物景观;设计与营造引言:目前来说,各个国家都有着十分强烈的保护生态意识以及改造环境意识。
日本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实施的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基本理念的“多自然型”河道改造计划,德国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有了“近自然型”的河道改造计划,同样进行类似改造的还有英国、瑞士、美国等国家,由此可以看出滨水地区的开发、改造已经成为各个国家的重点关注项目。
对中国来说,也是同样。
我国滨水区域生态水系景观的营造与设计是目前来说比较新的研究方向,更需要相关研究人员的持续关注与探索。
一、城市公园绿地滨水区植物景观设计所存在的问题我国的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城市滨水区也不例外。
城市公园绿地滨水区植物景观设计中所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生物多样性、水质、景观防护效果等方面。
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准越来越高,自然也需要优美的生活环境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而植物景观设计与营造所存在的问题就阻碍了人们。
第1,随着城市的扩张,自然生物的栖息地减少,生物的多樣性随之降低。
生态系统的循环是自然环境、植物、动物在长时间内形成的物质于能量的循环,自然形成的河道以及湖泊为水声的动植物提供了优越的生存环境。
但是,人类的交通发展阻隔了河流,同样也阻隔了水生生物的迁徙和繁殖,并且滨水区由于靠近人类城市环境破环十分严重,大量生物失去栖息地,生物多样性降低。
第二,为防治病虫害,农民会大量使用化肥,再加上工厂排出的废水、废气,人类活动而产生的生活污水等的排放,造成了水质的污染。
目前我国对污水排放的监管并没有十分严格的监管,再加上某些企业为了私利而偷排废水、废气,未经处理的各种污染源直接排入河道,直接导致了河道水质的污染,使河道丧失了原本的生态功能价值与美学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城市广场植物造景的思考
来源:华景园林发布日期:2006-06-25浏览次数:248
摘要:从阐明城市广场植物造景的含义入手,剖析目前存在的一些误区,重点论述城市广场
植物造景设计中的生态、景观及文化原则,并结合实例分析了城市广场植物造景的设计要点。
城市广场是城市的标志性景观之一,是城市的“客厅”、“起居室”,在塑造城市形象、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营造公众游憩空间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城市广场中植物造景手法的运用,对城市景观、生态环境及人居环境质量的意义也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但是,目前城市广场的植物造景仍存在着许多问题,作者通过近年来工作实践中的思考,结合设计实例,对
城市广场植物造景设计中的误区及其植物造景的设计原则及要点提出了个人的意见。
1城市广场植物造景的含义
城市广场也称作城市广场绿地,是指绿化环境较好、可供公众休闲、有较高景观效果和文化作用的城市绿色开敞空间,具有景观性、文化性、生态性,应满足生态、景观、文化、科普、防灾减灾等多种功能的综合要求。
植物造景是指应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创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植成供人们观赏的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
植物造景的核心在于植物景观的配植,它既是美学意义上的景观营造,也是生态意义上的景观营造,可以说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
2当前城市广场植物造景中的误区
2.1艺术性与科学性的统一问题
目前城市广场植物造景中最常见的误区之一,是过于强调景观的艺术性、忽视植物生态习性的科学性,由此而引起的问题屡见不鲜,如为渲染“热带风光”、“欧陆风格”,在北方地区盲目应用南方常绿树种,导致植物生长不良、甚至死亡的现象时有发生。
这些经验与教训,笔者认为,完美的植物造景设计必须具备艺术性与科学性的高度统一,既要运用美学原理体现植物景观的艺术美,也要注重用生态学观点营造植物景观,体现植物景观的生态性、科学性,两者并重,不可偏废。
2.2形式与功能的统一问题
园林艺术例来讲求形式与功能的统一,但目前城市广场植物造景中常常存在只重形式、忽视功能要求的误区。
如不加分析地照搬大面积观赏草坪的景观形式,忽视了使用功能要求,既不利于游人活动、休息,也不利于发挥绿地的生态效益,并且造成了管理养护的不便、增加了管理成本,不能不说是近年来城市绿地建设中一个沉痛的教训。
通过近年来的设计实践,笔者总结出这样一个结论,城市广场植物造景应注意从其立地条件出发,体现城市绿地的功能与形式的统一,在树种选择时,应以对环境污染等不利因素适应性强、养护管理方便、观赏效果较好的适生乡土树种为主,并注意体现景观立意,形成一定植物特色。
同时注意快长树与慢长树结合,乡土树种与珍贵树种结合,近期与远期结合。
北方地区可适当突出乔木树种,不宜采用单纯的大面积草坪。
2.3偏重绿地率,忽视绿量
绿量也是城市广场植物造景的一个重点问题。
许多城市广场设计了大面积的草坪,配植了低矮的地被植物图案造型,虽然有较高的绿地率,但绿量往往不足,不能很好地发挥绿地的生态作用,存在着种种弊端。
园林作为城市的自然空间,主要标志就是植物,植物的物质循环及能量流动数量是否能发挥足以改善环境的效益,决定因素是植物的光合效率,为城市制造更多的氧气。
一个城市的绿量是决定该城市环境质量的基础。
对于城市广场而言,绿地绿量也是营建良好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指标。
城市广场应有较高的绿地率,满足使用功能的综合要求,并应尽量提高绿地绿量。
植物造景宜采用景观生态型配植形式,北方地区应以常绿树为基调树种,以乔木为骨干树种,以片植、丛植为主,并注意地被植物及草坪的覆盖,做到“黄土不见天”。
作者:徐育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