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绿地植物配置及造景
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与施工(4篇)

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与施工(4篇)目录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与施工(4篇) (1)1论园林植物配置景观的设计 (3)【关键词】植物造景植物配置园林景观设计原则及技巧 (3)一、植物造景的景观基础与环境建设的相互关系 (3)1.植物造景的景观基础 (3)2.植物造景与环境建设关系 (3)二、必须重视和提倡以园林植物造景为主的指导思想 (4)三、园林植物造景的设计原则和艺术技巧 (4)1.设计基本原则 (4)2.植物造景的艺术技巧 (5)四、植物造景的园林设计首先要了解植物 (6)3.了解植物与生活环境、生态环境的关系。
(7)五、植物造景要强调乡土树种的运用和应用 (7)六、结束语 (7)2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的设计策略 (7)1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景观设计应当遵循的原则 (8)2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景观设计的关键问题 (8)3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景观的设计策略 (9)3.1选择 (9)3.2配置 (10)3.3空间分配 (10)4结束语 (11)3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与施工 (12)一、前言 (12)二、设计与施工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重要意义 (12)三、提高风景园林施工管理水平的措施 (13)四、植物景观的设计与施工 (14)4景观设计中园林植物配置原则分析 (16)关键词:景观设计;园林;植物;配置原则 (16)1 景观设计中园林植物配置原则 (16)1.1 季节性原则 (16)1.2 植物层次性原则 (16)1.3 植物多样性原则 (17)2 景观设计中园林植物配置方式 (17)2.1 规则式的配置方法 (17)2.2 孤植配置方法 (17)2.3 群植配置方法 (18)2.4 花群配置方式 (18)3 结语 (18)1论园林植物配置景观的设计【摘要】随着我国风景园林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文化艺术素质的不断提高,特别是新兴的城市,需要创造出环境优美,生态环保的植物景观,这是园林设计师、观规划师共同追求和方向。
景观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选择及配置

景观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选择及配置摘要:近年来,在经济和政策因素的作用下,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城市基础建设内容也在不断跟进。
为了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充分发展城市生态,景观园林项目的数量持续增加,而且在城市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已经成为关键性的绿化建设内容。
为了充分发挥景观园林的功能作用,景观园林的设计环节需要进行科学的植物选型。
同时,根据城市的规划需求,合理地进行景观配置,利用植物构建各种自然景观,在提高城市美观性的同时,进一步推动了城市的生态发展。
关键词:景观园林设计;植物选择;配置1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和造景设计的必要性1.1改善生态环境园林绿化利用植物来改善环境、净化空气和保护生态环境,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优美的生活和工作场所。
除此以外,在园林设计的过程中,对不同的植物利用科学合理的手法进行配置,注重植物的生态特性和景观效果,促进园林绿化建设绿色环保性、艺术感及舒适度等方面的综合提升,能够起到增加环境含氧量、空气湿度和降噪、除尘、防止水土流失等方面的作用。
湿地公园同样是城市景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为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有力的支持。
1.2提高景观园林美观性美观性强是景观园林的主要特点,也是景观园林的设计导向。
景观园林中包含多种植物,通过植物之间的搭配以形成各种自然景观,尤其是在艺术元素的作用下,景观园林会更加美观,符合城市的建设要求。
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审美更加苛刻,原有的景观园林设计模式和思路明显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然而,科学的植物选型和物种之间的有效搭配,可以大幅度提高景观园林的美观性,给人们带来更好的视觉体验。
而且在景观园林的带动作用下,整个城市的美观性都会有所提高,从而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1.3弘扬传统文化园林景观设计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在满足一定的美学需求同时,还能够使我国的传统文化、设计思想、文化符号等得到有效的传承与弘扬,为人们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传统韵味的园林景观。
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

试论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摘要:园林对改善周围环境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而要想充分发挥园林的这些作用,就必须做好园林的设计工作,注重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
文章探讨分析了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的作用、原则、方法,并指出了当前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关注,能够对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的实际工作发挥借鉴指导作用。
关键词:园林设计植物配置植物造景因地制宜整体效果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引言园林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景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增强,园林的重要作用更加凸显。
而要想充分发挥园林的作用,就必须做好设计工作,尤其是做好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工作。
当前,在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相关原则和方法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与落实。
因此,结合园林设计的实际工作,探讨分析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的有关问题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的作用在园林设计当中,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是其中十分重要的工作,同时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美化周围环境。
植物配置与造景充分利用了不同植物的的特点,对其进行合理的布置与安排,使这些植物呈现出各种不同的形态,创造出美感,为人们的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
植物配置和造景还能够对园林景观起到点缀作用,使园林景观的层次感更强,层次变化更多,为人们所向往和喜爱,成为城市规划中的亮点,美化了周围环境。
2、改善生态环境。
园林植物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其生态效益十分明显。
由于植物的叶子在光合作用下,吸收了二氧化碳,释放出了氧气,不仅使周围的空气得到了净化,还能够显著提高周围空气质量。
此外,一部分植物还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从而降低对人类的危害,美化环境,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
浅析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

浅析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园林设计是一个综合艺术,其中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园林设计中,植物不仅仅是为了美化环境,更是为了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来创造出更加美丽、舒适和宜人的环境。
本文将从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两个方面,对园林设计中的植物运用进行浅析。
一、植物配置在园林设计中,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可以进行植物功能配置。
公园中需要有草坪、花圃、树木林地等,而居住区的园林则更注重绿化环境和景观效果。
在进行植物配置时,需要考虑到园林的使用功能,并根据不同区域的具体情况进行植物的合理配置。
在园林设计中,对于不同的区域和场所,需要选择合适的植物品种进行配置。
在阳光充足的地方选择耐阳光的植物,而在阴凉潮湿的地方选择适合的植物品种。
同时还需要考虑植物的生长习性、根系、叶型等特点,以便在园林设计中起到更好的装饰效果。
在园林设计中,植物的布局配置也是至关重要的。
植物的数量、大小、颜色、形状等都需要进行精心的布局设计,以便在整体环境中起到更好的装饰效果。
可以通过对植物的高低错落、植物的颜色搭配等方式来进行植物的布局配置,从而营造出更加美丽的园林景观。
二、植物造景2.1、植物景观设计在园林设计中,植物的景观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植物的布局、搭配和造型都可以通过精心设计来营造出多姿多彩的植物景观。
可以通过植物的形态来设计出山水、湖泊、小岛等不同的景观,从而打造出美丽的园林风景。
植物园艺造景是园林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通过对植物的修剪、整形、造型等手法,可以将植物打造成各种艺术品,从而营造出丰富多彩的植物园艺景观。
可以通过对灌木修剪成动物形状、对树木修剪成各种艺术造型等方式来进行植物园艺造景,从而为园林景观增添几分艺术气息。
园林绿化植物造景及其植物配置

园林绿化植物造景及其植物配置园林绿化是指通过植物造景,将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结合,打造出美丽、舒适的园林景观。
在园林绿化中,选择适合的植物进行配置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植物以及它们的配置方法。
首先是常绿植物。
常绿植物是指在一年四季都保持翠绿色的植物。
它们适合用来围墙、绿篱或者入口处的绿化。
常见的常绿植物有银杏、山杨、杜鹃、银叶蒿等。
这些植物株型矮小,叶子翠绿,非常耐寒,所以在园林绿化中非常适合。
其次是落叶植物。
落叶植物是指在秋天叶子会逐渐变黄并脱落的植物。
这类植物适合在园林中进行季节性变化,可以营造丰富多样的景观。
比如黄连木、槭树、山楂等就是常见的落叶植物。
它们在秋天的时候叶子变红,非常美丽。
还有水生植物。
水生植物是指生长在水中的植物,它们适合用来修饰湖泊、池塘或者温室。
常见的水生植物有荷花、菖蒲、香蒲等。
它们非常喜欢水,根部会长在水下,叶子和花会浮在水面上,非常美观。
还有盆景植物。
盆景植物是指通过修剪和造型来塑造植物的形态,以达到艺术审美的效果。
常见的盆景植物有松树、柏树、桃树等。
它们的枝条修剪得非常整齐,形状各异,给人一种清雅、精致的感觉。
在园林绿化中,植物的配置也需要根据园区的特点来选择。
比如在公园或者大街上,可以选择一些高大而挺拔的乔木作为主要植物,以营造高大、宏伟的氛围。
而在小区或者庭院中,可以选择一些矮小而丰茂的灌木和草本植物,给人一种温馨、亲近的感觉。
园林绿化植物的配置不仅要考虑植物的特性和美观度,还要根据环境和功能进行适当的搭配,以创造出一个独特而舒适的园林景观。
需要合理地进行绿化设计和养护管理,以保障植物的生长和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园林绿化的最佳效果。
园林绿化植物造景及其植物配置

园林绿化植物造景及其植物配置园林绿化植物是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提高环境质量,美化城市形象,让人们更加舒适地生活。
在园林绿化中,植物的配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不同的植物可以形成不同的景观,给人们不同的感受。
植物的配置应该以环境要素为基础,如土壤、气候、人工干预等,同时也要根据景观的需要进行选择。
不同的植物在不同的环境下有不同的表现,例如喜阳的植物在充足的阳光下会更加茁壮,而喜荫的植物则需要在阴凉的环境中才能生长良好。
因此,在选择植物时要考虑它的适应性和繁殖能力。
另外,植物的形态和颜色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高大的乔木可以给人一种宏伟壮观的感觉,而低矮的灌木则可以形成丰富多样的层次感。
植物的颜色也可以起到很好的点缀作用,如黄色的花朵可以给人一种阳光灿烂的感觉,而蓝色的花朵则可以增加湖泊和河流的清新感。
下面以城市公园为例介绍园林绿化植物的配置和造景技巧。
一、公园的绿地公园中的绿地是一个开敞的空间,可以选择一些结构简单、颜色明亮的植物作为点缀,例如灌木类的红枫和白色的樱花等。
这些植物可以形成显著的视觉效果,让人赏心悦目。
二、公园的湖泊和水系公园中的湖泊和水系是一个重要的景观要素,可以选择一些水生植物和沿岸植物进行配置。
如荷花、芦苇和莲藕等水生植物,以及高大的杨树和柞树等沿岸植物。
这些植物可以形成清新自然的感觉,给人一种亲近自然的感觉。
三、公园的草坪和道路绿化公园的草坪和道路绿化是公园中最常见的绿化形式,可以利用不同高度、颜色和质地的草坪进行配置,比如矮草坪和高草坪的搭配,可以形成多层次的视觉感受。
还可以选择一些耐干旱、抗盐碱的植物进行配置,如白花鸢尾、紫羽扇花和绣球花等。
总之,在园林绿化植物的配置中,应该根据不同的景观和环境要素进行选择,使选择的植物在公园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植物的配置应该考虑到植物的适应性、繁殖能力、形态和颜色等多方面因素,才能真正营造出一个美丽、舒适、生态的城市公园。
园林设计视域中植物配置与造景设计要点汪波

园林设计视域中植物配置与造景设计要点汪波发布时间:2023-07-04T07:25:54.066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3年8期作者:汪波[导读] 现阶段在进行城镇化建设项目的过程中,园林绿化工程非常重要。
落实好园林绿化工程既能够对四周的环境带来积极影响,还会进一步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
在对园林进行设计以及施工的过程中,受到外界天气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在进行园林景观工程的过程中,施工单位务必要结合实际情况,以此选择最合适的植物品种,同时对其进行合理配置,从而确保园林建设的作用能够充分发挥出来。
本篇文章首先阐述了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和造景设计的必要性,然后进一步分析了植物配置和造景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配置措施进行探讨。
上海园林(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 200335摘要:现阶段在进行城镇化建设项目的过程中,园林绿化工程非常重要。
落实好园林绿化工程既能够对四周的环境带来积极影响,还会进一步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
在对园林进行设计以及施工的过程中,受到外界天气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在进行园林景观工程的过程中,施工单位务必要结合实际情况,以此选择最合适的植物品种,同时对其进行合理配置,从而确保园林建设的作用能够充分发挥出来。
本篇文章首先阐述了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和造景设计的必要性,然后进一步分析了植物配置和造景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配置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园林设计;植物配置;造景设计;1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和造景设计的必要性1.1有效改善生态环境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渐加快,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问题,所以就要有效改善空气的质量,这个时候就可以很好的利用植物。
因为植物中具有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可以把有害物质吸收分解,以此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空气的质量,为人们的健康奠定基础。
植物既可以有效改善人们居住的环境,还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在对园林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合理配置不同的园林植物,重视植物配置以及造景设计要点,可以有效避免火灾等一系列事故的发生。
园林植物配置及造景设计要点分析

园林植物配置及造景设计要点分析摘要:为进一步提升景观设计的质量和水平,文章就植物配置和景观设计的重点和重点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并就如何进行合理的规划和优化,以期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园林设计;植物配置;造景设计一、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和造景设计的必要性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迅速,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大,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因此,改善我国生态环境已成为当务之急。
在现代社会,园林植物绿化是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
在园林植物中,高大的树木与灌木、花卉的巧妙搭配,既可以改善景观,又能满足人们对观赏、休闲娱乐、植物科普的需要。
另外,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大气中的CO2,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城市的环境。
(一)改善生态环境通过植物来改善环境,净化空气,保护环境,使人类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得到改善。
此外,在园林设计中,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各种植物进行配置,强调其生态特征和景观效果;提高园林绿化的绿色、环保性、艺术性和舒适性,达到防火、防震、防水土流失的效果。
作为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湿地公园对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具有很大的作用。
(二)满足人们观赏需求园林的设计不但可以抚慰人的心灵,而且可以使人在欣赏自然和艺术的同时,也能体会到大自然的魅力。
比如,在园林的规划中,植物的精心布置,可以使人在欣赏园林的同时,获得心灵的愉悦;给人以足够的视觉乐趣。
在花园中,人们可以暂时抛开烦恼,远离都市的喧闹,陶冶情操,舒缓身心。
(三)弘扬传统文化园林设计是一种既能满足特定审美要求的艺术形式,又能有效地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设计思想和文化符号,从而为人民营造出富有中国特色和中国传统韵味的园林景观。
运用现代设计方法和传统文化,对植物、树木进行艺术化的修剪,赋予其一定的文化意蕴和审美意义,既可以深化园林的文化内涵,又可以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四)陶冶身心情操在生活中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来搭配、造景,既可以让人感觉到周围的环境与植物的和谐,也可以让人忘记那些机械化、程序化的生活,给这座城市带来一种生机,让人与大自然的联系更加紧密,从而逐步改善生活品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园绿地植物配置及造景1.概述植物造园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
古人认为:“庭园中无松,是无疑画龙而不点睛也"。
庭园中很讲究植物的配置,“栽梅绕屋"、“移竹当窗",这也是人类向往自然的天性的表露。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迅速膨胀,用地紧张,高耸的建筑,密集的楼群,将城市居民与大自然隔离开了,阻挡了郊外新鲜空气的流通,因而产生“热岛效应"。
另一方面,工厂烟尘的排放,车辆、机械的轰鸣,又污染了城市居民的嗅觉、视觉和听觉,进而使城市空间境域内的生态失调,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这就使得现代人们越来越渴望回到郁郁葱葱、鸟语花香的绿色世界之中去。
这种返朴归真的趋势也影响到园林设计的指导思想,要求设计师们能顺应这种心理趋势,遵循以“自然美"为指导思想,以植物造园为主,来改善生态环境。
英国造园家克劳斯顿(B.Clauston)提出:“园林设计归根结底是植物材料的设计,其目的就是改善人类的生态环境,其他的内容只能在一个有植物的环境中发挥作用。
"这正是国外园林设计师所遵循的设计思想。
西方国家园林也正朝着植物造园这个方向发展。
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是闻名世界的“花园城市"。
德国慕尼黑市有公园1134处,公园内绿草如茵,鸟语花香,秀丽的景色吸引着众人。
17~18世纪期间,英国政府以种种名目派人到世界各地收集植物种类,极大地丰富了英国园林植物材料,为英国园林中的植物造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英国公园中常有各种特色的专类园,以植物命名的有蔷薇园、杜鹃园、禾草园、槭树园、松柏园、竹园等等。
近年来,我国的园林绿地建设比较注重植物景观的设计,强调植物的合理配置,为提高环境生态效益,实现大地园林化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但有些地方,园林绿地的规划建设还没有突破传统古建园林的模式,热衷于搞仿古建筑和假山叠石,忽视绿色植物的功能作用。
不可否认,中国传统园林是世界造园史上的艺术瑰宝,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这一优秀的传统艺术。
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代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个热门课题。
以生态学为指导,以植物为主体,建立一个完善的、多功能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是当今世界保护环境的必然趋势。
植物不仅能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创造优美的园林景观方面也是必不可少的。
2.我国公园绿地植物造景现状公园绿地是城市中的绿洲和环境优美的游憩空间,它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文化休息以及其他活动的场所,也为人们认识自然带来了方便。
同时,它对美化城市面貌,平衡城市生态环境、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均有积极的作用。
人为创造的植物景观既能创造优美的环境,又能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这一点,在理论和现实中都得到了充分的证明。
但我国公园的园林水平与国外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1.1植物种类贫乏国外公园中的观赏植物近千种,而我国广州300余种,上海、杭州200余种,北京100余种,西部兰州等地还不到百种。
我国的植物园收集的植物没有超过5000种的,这与我国资源大国的地位很不相称。
1.2植物育种及养护管理水平低一些以我国为分布中心的花卉,不但没有很好的加以利用,有的甚至已经退化得不能再用。
1.3缺乏科学性和艺术性完美的植物景观设计必须具备科学性与艺术性两个方面的高度统一。
既要满足植物与环境生态适应性上的统一,又要通过艺术构图原理(统一、调和、均衡、韵律),体现处出植物的个体或群体美。
植物景观中艺术性的创造极为细腻复杂,要巧妙的充分利用植物的形态、线条、色彩、质地进行构图,并通过植物的季相和生命周期变化,形成一幅活的动态构图。
3.公园绿地植物造景的原则公园绿地这一环境带来的效益,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植物的存在,历来中外园林均首选植物美感为要素,用其构成特色环境条件。
我国古典园林在植物配置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选择植物题材上,有许多传统的方法和独到之处。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程度越来越高,在植物造景上,除了保留古典园林中一些园林艺术的精神部分之外,还需要发挥符合时代潮流的植物造景内容。
2.1要考虑植物的生态习性。
2.2植物造景应根据不同公园绿地的功能、性质而定。
2.3要注意与城市天际线、街景形成统一景观。
2.4在植物种类选择上,避免使用有异味、有毒、多刺、易引起过敏性的植物。
2.5植物造景应满足市民休闲娱乐的需要。
2.6植物种类避免单一,应显示季相变化,保证四季都有良好的景观效果。
这是对公园绿地植物造景的总的要求,不同性质的公园具有不同的造景原则和布局方法。
4.公园绿地植物造景手法园林植物形态各异,有圆锥型、卵状圆锥形、卵圆形、伞形、圆球形等。
园林植物的叶色也多种多样。
紫、红、橙、黄、深绿、淡绿。
在植物绿色的基调上,可用不同色彩的花木组成绚丽多彩的画面。
可以说世界上没有任何物体可以象植物这样生机勃勃、千变万化。
“万竹引清风",“秋风动桂枝",利用植物材料,可以创造富有生命活力的园林景观。
3.1园林植物能表现时空变化。
园林空间是包括时间在内的四维空间。
这个空间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相应地发生变化的,这主要表现在植物的季相演变方面。
植物的自然生长规律形成了“春天繁花盛开,夏季绿树成荫,秋季硕果累累,冬季枝干苍劲"的不同景象,由此产生了“春风又绿江南岸"、“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时间特定景观。
随着植物的生长,植物个体也相应变化,由稀疏的枝叶到茂密的树冠,对园林景观产生了重要影响。
根据植物的季相变化,把不同花期的植物搭配种植,使得同一地点的某一时期,产生某种特有景观,给人不同的感受。
而植物与山水、建筑的配合,也因植物的季相变化而表现出不同的画面效果。
这比一个亭子竖在那里,永远是一种样子要好看得多。
3.2利用园林植物独特的形态、色彩、风韵等创造观赏景观。
植物材料是造园要素之一。
这是由园林植物独特的形态、色彩、风韵之美所决定的。
园林中栽植的孤立木,往往因其浓冠密覆或花繁叶茂而格外引人注目。
银杏、银桦、白杨主干通直,气势轩昂,松树曲虬苍劲。
这些树往往作为孤立木栽植,构成园林主景。
几棵树按一定的构图方式配置形成树丛,这种形式既能表现树木的群体美,又表现树木个体美,整体上有高低远近的层次变化,能形成较大的观赏面。
更多的树木组合如群植,则可以构成群体效果。
如“万壑松风"、“梨花伴月"、“曲水荷香"都是人们喜闻乐见的风景点。
选一种有花有果可赏的树木,造成一片小型群植,即通常所说的单纯林,如中国传统喜好的竹林、梅林、松林,在园林中颇受欢迎。
还可以利用树木秋季变色造“秋色林",如枫香、乌桕、银杏、槭树、黄栌、重阳木等都可以形成“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景观。
这种形式在园林绿地中既可以成为构图主景,又能作为屏障,掩盖某些不美观的地方。
值得注意的是,多种树种的配植必须主次分明,疏密有致,由一种或两种为主,突出主题。
色彩缤纷的草本花卉按照一定的构图方式,组成美丽的图案画面,就是通常所说的花坛。
它是利用花卉植物的色彩来吸引众人。
一般在城市广场中心、大门口和建筑前的广场上常以各式各样的花坛做为主景,有较强的景观效果。
如玄武湖公园道路中间的花坛及近年来出现的立体花坛,一年四季花开不断,色彩绚丽,受到人们的欢迎,对城市景观具有锦上添花的作用。
3.3利用植物创造空间城市园林绿地不仅能用建筑、山水等来分隔空间,利用植物材料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中国画讲究“疏能走马,密不透风",植物配置也同理,根据需要可以将绿地划分为各种空间。
一般地说,植物布局应疏密错落,在有景可借的地方,树要栽得稀疏,树冠要高干或低于视线以保持透视线。
对视线杂乱的地方则要用致密的树加以遮挡。
玄武湖翠洲有一块草坪,四周用雪松、海桐封闭,形成较封闭的安静休息区,临水草坪由树林相隔,构成半封闭空间。
用绿篱来分隔空间是最常见的方式。
南京市太平北路的珍珠廊小游园是用绿篱将该绿地与城市交通干道分隔的,既达到减弱噪音,构成封闭、安静的街头绿地,又与城市道路绿化相结合,为过往行人和附近居民提供小憩活动场地。
3.4利用植物改造地形。
园林中地形的高低起伏,往往使人产生新奇感,同时也增强了空间的变化。
利用植物能强调地形的高低起伏。
地形较高处种植高大的乔灌木,能加强高耸的感觉,种于凹处使地形平缓。
园林中有时要强调地形的起伏变化,常采用挖士堆山的方法,此举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若能用植物来弥补地形变化的不足,则可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南京市情侣园(原名药物园),地形平坦、起伏变化不大,为强调地形变化,在略为突起的地面上栽植雪松,摆放山石,修筑小径,增加了地形的起伏变化,浓荫蔽目,极富山林情趣。
3.5利用植物改造地形。
植物的枝条呈现一种自然的曲线,园林中往往利用它的质感以及自然曲线,来衬托人工硬质材料构成的规则式建筑形体,这种对比更加突出两种材料的质感。
现代园林中往往以常绿树作雕塑的背景,通过色彩对比来强调某一特定的空间,加强人们对这一景点的印象。
建筑物旁的植物通常选用具有一定的姿态、色彩、芳香的树种。
一般体型较大,立面庄严,视线开阔的建筑物附近,要选干高枝粗,树冠开展的树种;在结构细致、玲珑、精美的建筑物四周,要选栽一些叶小枝纤,树冠致密的树种。
植物与山石相配,要表现起伏峥嵘,野趣横生的自然景色,一般选用乔灌木错综搭配,树种可以多一些,树木姿态要好,能欣赏山石和花木的姿态之美。
3.6利用植物进行意境的创作。
植物不仅能令人赏心悦目,还可以进行意境的创作。
人们常借助植物抒发情怀,寓情于景。
例如用松柏苍劲挺拔、蟠虬古朴的形态,来比拟人的坚贞不屈、永葆青春的意志。
蜡梅不畏寒冷、傲雪怒放,常常被喻作刚毅的性格。
园林绿地可以借鉴植物的这一特点,创造有特色的观赏效果。
避暑山庄的“万壑松风"、“梨花伴月”便采用植物造景来营造出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我国是一个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各地都有富具特色的各类乡土树种。
若能用上这些丰富的植物资源,在环境绿化方面就会有新的突破。
目前在世界各国,“城市森林"已愈来愈受到普遍重视。
用植物改造人工环境,多一点自然情趣,是现代文明社会发展的需要。
我们相信,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爱护自然、保护环境,利用绿色植物创造美好的环境,将是人类共同努力的方向。
5.不同类型公园植物景观设计要点5.1综合性公园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之上,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结合不同的自然分区,将公园的出入口、园路、广场、建筑小品等设施与绿色植物合理搭配形成景点。
1)大门:公园的主要出入口,大多面向城市主干道,绿化时应注意丰富街景,并与大门建筑相协调。
大门前的停车场,四周可用乔灌木绿化,以便夏季遮荫及隔离周围环境。
在大门内部可以用花池、花坛、灌木与雕像或导游图相配合,也可铺设草坪种植花灌木,但不应有碍视线,且需交通便利,便于游人集散。
2)园路:主干道绿化可以选用高大荫浓的乔木和耐荫的花卉植物在两旁布置花境,但在布置上要有利于交通,还要根据地形、建筑、风景的需要而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