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公园绿地的植物配置

合集下载

公园植物配置 标准

公园植物配置 标准

公园植物配置标准公园植物配置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

植物作为公园的装点,不仅能为游客带来美的享受,还能增加公园的生态功能。

因此,合理而科学地进行公园植物配置是非常重要的。

公园植物配置首先要考虑的是公园的功能定位。

不同功能的公园对植物配置的要求也不同。

比如,休闲娱乐型的公园需要选择一些绿树成荫、花香浓郁的植物,让游客在休闲的同时享受到大自然的美景;而科普教育型的公园则需要选择一些植物,能够提供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为游客带来关于生态环境的科普知识。

其次,公园植物配置需要考虑植物的生态特性。

植物的生长环境要求不同,有的需要阳光充足,有的喜欢阴凉潮湿的环境。

因此,在进行植物配置时,要根据公园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植物。

比如,在南方地区的公园,可以选择一些喜欢热带气候的植物,比如凤梨、红掌等;而在北方地区的公园,则可以选择一些抗寒性强的植物,比如柳树、蔷薇等。

此外,公园植物配置还需要考虑植物的观赏价值和生态功能。

观赏价值是指植物外貌的美观程度,能够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公园植物配置要选择一些外貌美观的植物,比如花卉、花草等,能够为游客带来美的感受。

同时,公园植物配置还要考虑植物的生态功能,包括环境净化、保护水土、调节气候等。

比如,大叶速生阔叶树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而一些草本植物的根系能够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

最后,公园植物配置要考虑植物的科学搭配。

不同植物之间存在着互相影响的关系,有的植物能够相互促进生长,有的植物则对其他植物生长不利。

因此,在进行公园植物配置时,要选择相互搭配的植物,使它们能够相互促进生长,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

比如,一些氮吸收能力强的植物,能够为土壤提供足够的氮素,促进其他植物的生长。

综上所述,公园植物配置是一个综合考虑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公园定位、植物生态特性、观赏价值和生态功能等因素的过程。

浅谈公园绿地中的植物配置

浅谈公园绿地中的植物配置

香把机关 大院和锦 山公园有机地结合起合 关大院是锦 山公 园的前身 切的心 情想游览锦 山公园 不协调 的协调
,
只要走进来
,
就有种迫
,
,
因此说植物配置可以使

使互相有关系的零散的统一起来
,
,
创建各式
,
这在 街道 绿化 中表现最为突出 三是植物配置具框景作 用
,
下 面谈
即植物配置可以形
成某个 景物 的框 景 面
基调树种及各景 区的侧重树种 植物配置特 点
1 2 2
. .
在 重点地 区的孤植树

公园植物配置设计程序
1
,
边缘 地区非主要景 区及成片种
植物 的配置 应和公园的规划设计

.
总体规 划
植的林木可选用 中小苗木
同时考虑
3
,
.
其次植物配置中的季相变化
,
1 1
根 据设 计原则

,
及苗木来源

,
确定全 园的
园 林景物季 节的 变化取 决于植物 的季相变化
1 1 1
.
组 成不 同的园林空间
,
以满足人们游玩观赏的需要

谈我 的几点看法
植物配置设计要遵循的原则 因地制宜的原则
, `
( 园治 》 中开始就谈到 踌团也 合宜 造园者首先 因地 制宜 据不同的禾 竟 条件 造景要求 离
.
,
不同的公 园绿地性质
,
或 同一个 公园绿地 的不同景区特点
, ,

绿 地
,
但植物

一是注意速生树与慢生树 的比例 想使近期取得较好的绿化效果 的相对稳定 其比例 占

浅析公园绿地的植物配置

浅析公园绿地的植物配置

浅析公园绿地的植物配置 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浅析公园绿地的植物配置摘要:城市公园绿地是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向公众开放,具有一定的游憩设施,供公众游览、休憩、观赏、娱乐的绿地,包括综合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街旁绿地等。

对美化城市面貌、改善环境生态效益,提升城市品位等具有一定的作用,也是城市园林化的重要标志。

公园绿地应以植物造景为主,适当配置园林建筑和小品。

说起植物造景就离不开植物配置,如果没有植物的科学搭配,就谈不上是植物造景。

植物配置就是利用植物材料结合园林中的其他素材,按照园林植物的生长规律和立地条件,采用不同的构图形式,组成不同的园林空间,创造各式园林景观以满足人们观赏游憩的需要。

关键词:公园,绿地,植物配置1、植物配置在公园绿地建设中的作用植物是园林的主体,植物配置是园林设计、景观营建的主旋律。

中国古代园林植物配置的记载,最早见于宋代的有关花谱、艺花一类书籍,明代的群芳谱园冶长物志中均已论及,清代的广群芳谱花镜中有较详细的说明。

英国造园家ston也曾说过:园林设计归根结底是植物材料的设计,其目的就是改善人类的生态环境,其它内容只能在一个有事物的环境中发挥作用。

各类公园绿地规划在植物配置上应体现独特的风格,体现自然界植物物种的多样性,树种力求丰富,又不要杂乱无章,好的植物配置设计可以成为城市公园绿地建设的明显地物标。

公园绿地植物的配置应具备科学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按照科学的原则,才能充分发挥植物形体、色彩、线条等观赏特性的自然美。

3公园绿地植物配置应遵循的原则符合园林绿地的性质和功能要求园林植物的科学配置,首先要从该园林绿地的性质和主要功能出发。

园林绿地功能很多,对于公共绿地,主要考虑的是为大多数人提供观赏,游憩和运动空间。

2、植物配置要满足景观需求1)、根据景观需要选择植物配置方式。

在公园绿地设计中,根据营造不同的植物景观的需要,选择规则式园林植物配置或不对称的自然式配置,充分发挥植物材料的自然姿态。

园林绿化的植物配置和树种选择的分析

园林绿化的植物配置和树种选择的分析

园林绿化的植物配置和树种选择的分析园林绿化是一项重要的城市环境建设工程,合理的植物配置和树种选择对于园林景观的美化、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从植物配置的原则和树种选择的要点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植物配置的原则1. 生态原则:合理配置各种植物,形成生态系统,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

植物之间要相互协调、互补,既要有乔木、灌木等高大植物,也要有草本、地被等低矮植物,构建一个丰富多彩、种类繁多的植物群落。

2. 色彩原则:通过合理植物的配置,形成四季常绿、树木花卉开花纷呈、叶片色彩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

要注重颜色的对比与搭配,将具有高度艺术性的色彩关系应用于园林设计中,增加景观的层次感和吸引力。

3. 安全原则:植物配置要注意防火、防风、防倒、防滑等方面的安全问题。

应尽量选择不易生火的植物,抑制火势蔓延,并增加防火砂袋等防火装置的设置。

防风的树种应选择根系发达、耐风性强的树种,可有效减少强风对植物造成的破坏。

二、树种选择的要点1. 适应性:树种选择应根据气候、土壤和光照等条件,选择适应性强的树种。

要考虑到树种对光照、水分和温度的要求,选择能在特定环境下生长得旺盛、繁殖能力强的树种。

2. 生态效益:选择具有良好生态功能的树种,例如能吸收空气中的污染物、调节环境湿度、净化雨水等。

要注重树种的生长速度、适应性和生态功能的综合评价,以确保树木能够为环境提供较好的生态效益。

3. 观赏价值:树种选择要注重其观赏价值,选择能够在不同季节展现美丽景观的树种。

要考虑到树木的花期、叶色、树姿等因素,选择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树种,以增加园林景观的吸引力和观赏性。

4. 维护管理:选择具有良好适应性和抗病虫害能力的树种,减少管理的工作量。

要考虑到树种的生长速度、树冠密度、修剪难易程度等因素,选择易于管理和养护的树种,提高园林绿化的维护效率和管理质量。

园林绿化的植物配置和树种选择是一个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过程。

公园植物配置与生态功能分析

公园植物配置与生态功能分析

公园植物配置与生态功能分析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加速,公园成为了人们日常休闲娱乐的主要去处。

而公园中的植物配置和生态功能直接关系着公园的环境质量和生态效应。

对公园植物配置与生态功能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对于提升公园的生态景观和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公园植物配置的意义1.创造美丽生态环境公园是城市中的绿色生态节点,其植物配置直接关系着城市绿地的美观与环境质量。

在公园中进行合理的植物配置,可以创造出美丽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绿地的观赏性和休闲性。

2.改善生态环境公园植物配置的合理性,能够对周围的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

高大的乔木和灌木可以有效地减缓风速和遮挡阳光,起到调节气候的作用。

不同种类的植物可以形成复杂的生态系统,促进土壤和水的保持,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3.促进生物多样性公园中的植物配置直接影响着生物多样性,合理配置丰富多样的植物种类,可以吸引各种生物栖息其间,形成一个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

这不仅能够提高公园的生态价值,也能够为城市增添一份独特的生态文化。

1.多样性在公园植物配置中,要尽可能地增加植物的多样性。

不同种类的植物具有不同的生长习性和生态功能,多样性的植物可以构建丰富复杂的生态系统,有利于促进生物多样性和增强生态稳定性。

2.适应性公园植物的选择要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即要能够适应当地的气候、土壤和水分条件。

选择适应性强的植物种类,可以降低植物的管理成本,减少植物因环境原因引起的死亡率,保证公园植物的良好生长状态。

3.生态功能在公园植物配置中,不仅要考虑植物的观赏价值,更要注重其生态功能。

选择一些能够净化空气、调节气温、固土保水的植物种类,使得公园的生态功能更加完善。

4.生长空间在公园植物配置时,要合理规划不同植物种类的生长空间,避免植物之间的竞争和相互干扰。

合理规划生长空间能够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使得公园的植物配置更加和谐。

三、公园植物的生态功能分析1.净化空气公园中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能够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从而净化空气,降低城市的空气污染。

浅谈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

浅谈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

浅谈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园林绿化是指在城市、乡村、工矿区、景区等各种场所中,对环境进行改善和美化的一项重要工作。

而植物作为园林绿化的主要元素之一,其配置的合理性对于整个园林景观的打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植物的选择、配置和植物搭配等方面进行讨论,以期引起大家对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的重视。

一、植物的选择1. 地理环境的适应性在园林绿化中进行植物配置时,首要考虑的就是植物的地理环境适应性。

不同的地区由于气候、土壤和水分等因素的差异,对植物的种类有着不同的要求。

在进行植物配置时,需要根据当地的具体地理环境来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以保证植物能够在新的环境中顺利生长,形成绿化效应。

2. 观赏性和实用性的考量在进行植物配置时,要考虑植物的观赏性和实用性。

观赏性是指植物在外观上是否美丽、色彩是否丰富、形态是否优雅,这些都是影响植物是否适合作为园林绿化的重要因素。

实用性则是指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是否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比如景观树可以提供阴凉和观赏价值,而花草可以美化环境和提高空气质量等。

3. 生长速度和适应性在植物配置中,还需要考虑植物的生长速度和适应性。

生长速度快的植物可以更快地形成绿化效应,而适应性强的植物则可以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较少受到外界的影响,更容易生存和生长,所以在进行植物配置时,要选择生长速度适中且适应性强的植物。

二、植物的配置1. 大、中、小型植物的结合在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的一项原则是要注重大、中、小型植物的结合。

大、中、小型植物各有各的特点,大型植物可以提供较多的阴凉和观赏价值,中型植物可以起到过渡作用,小型植物则可以填补空隙和增加层次感。

在进行植物配置时,要根据场地的具体情况,结合大、中、小型植物,形成丰富多样的植物景观。

2. 色彩、形态和功能的搭配在进行植物配置时,还需要注重植物的色彩、形态和功能的搭配。

色彩是指植物在不同季节或生长阶段所呈现出来的颜色,包括叶片的颜色、花朵的颜色等,色彩的搭配可以美化环境,提升视觉效果;形态是指植物的外形,比如矮树、高树、攀援植物等,形态的搭配可以增加景观层次感;功能则是指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所能够发挥的作用,比如美化环境、遮荫、净化空气等,功能的搭配可以提高植物的实用性。

园林绿化的植物配置和树种选择的分析

园林绿化的植物配置和树种选择的分析

园林绿化的植物配置和树种选择的分析园林绿化是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配置和树种选择是影响园林绿化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和树种选择,可以打造出美丽宜人的园林景观,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增加城市居民的生活幸福感。

本文将对园林绿化的植物配置和树种选择进行分析,为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一、植物配置1.植物配置的原则植物配置是指在园林绿化中,按照一定的布局和设计原则,将不同种类的植物合理搭配,形成一定的景观效果。

在植物配置的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多样性原则:尽量选择多样性的植物进行配置,包括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等,以增加景观的层次感和变化性。

季节性原则:在植物配置中,应该考虑不同植物的季节性特点,合理安排植物的生长周期,使园林四季有景,春夏有绿,秋冬有花。

生态性原则:在植物配置中,应该尽量选择符合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的植物,以保证植物的生长健康,提高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

美观性原则:植物配置应该以美观为目标,根据园林的整体风格和主题,选择适合的植物进行配置,打造出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观效果。

植物配置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巧妙的布局和组合,以下是一些植物配置的技巧:色彩搭配:选择具有搭配效果的植物进行配置,包括叶色、花色、果实等,形成色彩的对比和协调,增加园林景观的艺术感。

高矮错落:在植物配置中,要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和高矮形态,合理进行错落布局,形成丰富多样的层次感。

树荫效果:对于园林中的大型乔木,可以根据其树冠形状和树干高度,选择不同位置进行配置,以形成树荫效果,为园林增加舒适感和遮阳保湿效果。

整体协调:植物配置应该考虑园林的整体风格和特点,力求整体协调,避免出现杂乱无章的布局,影响园林的整体美观性。

二、树种选择1.树种选择的考虑因素树种选择是园林绿化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选对树种可以为园林增添生机、提升景观品质。

在进行树种选择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气候适应性: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树种,考虑树种的耐寒、耐旱、耐盐碱等特点,以确保树种的生长健康。

公园植物配置与生态功能分析

公园植物配置与生态功能分析

公园植物配置与生态功能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公园在城市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公园不仅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

公园植物的配置及其生态功能对于公园的美化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结合实践经验分析了公园植物配置与生态功能的相关问题。

一、公园植物配置公园植物配置是指在公园中有针对性地选择、引进和培育适应城市环境的植物品种,并按照规划和设计要求进行布局和组合。

公园的植物配置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生态适应性公园植物的配置应考虑其在城市环境中的生态适应性,包括耐污染、耐旱、耐寒、耐盐碱等特性。

例如,城市中的尘土与废气较多,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因此应选择具有抗污染性的植物,如菊花、虞美人等;而城市中的水源较为紧缺,需要选择耐旱性强的植物,如仙居松、八一李等。

2.观赏性公园植物的配置要考虑观赏性,必须具有美化城市环境的功能。

公园中的植物品种应当丰富多彩、花色艳丽、四季有花、易于观赏,如樱花、紫藤、月季等。

3.经济适用性公园植物的配置不应只满足生态和美化的需要,还应具备经济适用性。

选择种植的植物要考虑其成本、收益、生长速度、维护难度、易于管理等因素。

应尽量减少种植成本,增加种植的经济效益,降低运营的难度。

公园植物的生态功能主要有三个方面,包括绿化、水源涵养和生态保护。

1.绿化公园植物的配置和种植可以有效地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净化空气、吸收噪音等,有助于城市环境的绿化和美化。

公园中的绿化植物为城市景观增添了生机和色彩,使城市更加和谐宜人。

2.水源涵养公园植物的配置和种植对城市的水源涵养也有很大的贡献。

公园可以通过植被覆盖,增加地表径流的渗透能力,减少室外水体的蒸发量,从而避免地表水资源的浪费。

同时,公园中的植物通过吸收土壤中的雨水,减少洪水灾害的发生。

3.生态保护公园植物的配置和种植还可以起到生态保护的作用。

公园中的植物可以形成生态系统,使城市的生态环境更为和谐,保护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公园绿地的植物配置朱忠元摘 要:阐述了植物配置在公园绿地建设中的作用,以江山市公园绿地为例,从植物配置现状、原则以及发展趋势等角度着手进行了分析,以达到改善环境生态效益、提升城市品位的作用。

关键词:公园,绿地,植物配置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0 引言城市公园绿地是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向公众开放,具有一定的游憩设施,供公众游览、休憩、观赏、娱乐的绿地,包括综合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街旁绿地等。

对美化城市面貌、改善环境生态效益,提升城市品位等具有一定的作用,也是城市园林化的重要标志。

公园绿地应以植物造景为主,适当配置园林建筑和小品。

说起植物造景就离不开植物配置,如果没有植物的科学搭配,就谈不上是植物造景。

植物配置就是利用植物材料结合园林中的其他素材,按照园林植物的生长规律和立地条件,采用不同的构图形式,组成不同的园林空间,创造各式园林景观以满足人们观赏游憩的需要。

1 植物配置在公园绿地建设中的作用植物是园林的主体,植物配置是园林设计、景观营建的主旋律。

中国古代园林植物配置的记载,最早见于宋代的有关花谱、艺花一类书籍,明代的 群芳谱 园冶 长物志 中均已论及,清代的 广群芳谱 花镜 中有较详细的说明。

英国造园家B.C l au ston也曾说过: 园林设计归根结底是植物材料的设计,其目的就是改善人类的生态环境,其它内容只能在一个有事物的环境中发挥作用。

各类公园绿地规划在植物配置上应体现独特的风格,体现自然界植物物种的多样性,树种力求丰富,又不要杂乱无章,好的植物配置设计可以成为城市公园绿地建设的明显地物标。

公园绿地植物的配置应具备科学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按照科学的原则,才能充分发挥植物形体、色彩、线条等观赏特性的自然美。

因此对江山市公园绿地植物配置分析,对于城市公园的绿地规划和园林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给广大园林工作者一点借鉴意见。

2 江山市公园绿地植物配置现状分析近年来,我市加大了公园绿地建设的投入力度,先后建成了各类公园绿地23处,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06.9h m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约8.9m2,但市区各类公园绿地的植物配置上还存在不少问题。

下面通过对江山市主要的几个公园绿地的植物配置的实地调查,得出目前江山市公园绿地植物配置的特色,找出主要问题所在。

2.1 植物配置所用植物种类单一江山市主要的公园绿地的植物配置常用品种仅有30多种,多以乡土植物为主,如常绿树种多用香樟、桂花、杜英等;落叶树种多用银杏、马褂木、白玉兰、无患子等;色块搭配多用红花继木、金叶女贞、小龙柏、杜鹃等;地被植物多用马尼拉、狗牙根、麦冬草等。

值得一提的是须江公园的植物配置种类较为丰富,多达160多种,但其他各类公园绿地大都存在植物种类单一的问题。

2.2 忽略 以人为本 的原则公园绿地设计中,忽略 以人为本 的原则,如用绿篱做隔离带,忽视了人们的行走方便,特别是有些园路的设计,往往两分钟的路程,要绕十多分钟,这就造成游人践踏草地、穿越绿篱的事件发生。

2.3 乔灌草搭配比例不协调、季相变化不明部分公园绿地的乔灌草搭配比例不协调,如城北广场几乎全部是草坪,只有南北部边缘栽植了数十株桂花、香樟;少年宫广场的树木栽植过密,影响了树木的正常生长,而且色叶树种少,观花、观果、观叶的植物少,四季的植物季相变化不明显,园林绿化形式单一、内容单调。

2.4 多年生花卉和水生植物应用较少多年生花卉在植物配置中的应用较少,尤其是花镜植物较少,仅有江滨公园种植有八仙花、蔷薇等,其他公园几乎没有。

多数公园以花灌木为主,如杜鹃、红花继木等;多数公园绿地规划设计中无水生植物,虽然须江公园的溪流旁种植的黄菖蒲、鸢尾,但大都也生长不良。

3 公园绿地植物配置应遵循的原则3.1 符合园林绿地的性质和功能要求园林植物的科学配置,首先要从该园林绿地的性质和主要功能出发。

园林绿地功能很多,对于公共绿地,主要考虑的是为大多数人提供观赏,游憩和运动空间。

3.2 植物配置要满足景观需求1)根据景观需要选择植物配置方式。

在公园绿地设计中,根据营造不同的植物景观的需要,选择规则式园林植物配置或不对称的自然式配置,充分发挥植物材料的自然姿态。

规则式种植主要有对植、行植、篱植,而自然式种植主要是群植、丛植和林植。

2)植物配置的季相变化明显。

园林植物的景色随季节而有变化,可分区分段配置,使每个分区或地段突出一个季节植物景观主题,在统一中求变化。

在重点地区,四季游人集中的地方,应使四季皆有景可赏,季相变化明显。

3)全面考虑植物在观形、赏色、闻味、听声上的效果,注重乔、灌、花、草、藤结合,注重植物种类的多样性,提高居住区绿化的生态含量。

4)植物配置要从总体着眼。

在平面上要注意配置的疏密和轮溶质运移与高放核废物处置王 楷摘 要:通过对溶质运移和高放核废物处置的介绍,结合核素迁移以及我国高放核废物处置的情况,介绍了在核素迁移过程中T H M C四场耦合的组合分类,提出在核废物处置过程中进行四场耦合的研究,并指出在将来的四场耦合研究过程中加强化学场研究的重要性,对高放核废物处置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溶质运移,高放核废物,处置中图分类号:X705文献标识码:A0 引言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自然资源的迅速减少,要求人类必须利用更加安全、可靠、高效的核资源。

但随着核资源的利用,产生了大量的核废物,如何安全的处置核废物成为了核工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面临的挑战性问题。

如今世界处置高放核废物的常用方法是深地质处置。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目前普遍可接受的可行方案是把高放废物深埋于地质处置库之中。

地质处置库采用的是多重屏障设计,包括工程屏障和天然屏障[1]。

廓线,在竖向上要注意树冠线,树林中要组织透视线。

要重视植物的景观层次,远近观赏效果,配置植物还要处理好与建筑、山、水、道路的关系。

植物的个体选择,也要先看总体,如体型、高矮大小、轮廓,其次才是叶、枝、花、果。

3.3 选择适合的植物种类,满足植物生态要求按照绿地的功能和艺术要求选择植物种类,如种在山上的植物,要求耐干旱,并要衬托山景;水边植物要求能耐湿,且与水景相协调。

在公共绿地中,除要满足植物的生态要求,要使植物能正常生长,适地适树,使种植植物的生态习性和栽植地点的生态条件上得到统一,选择植物应以当地乡土植物为主,也可采用引种驯化成功的外地优良植物种类,或能够创造满足所要求生态条件的外地植物。

其次,就是注意根据公共绿地的功能分区来选择植物并使用不同的配置方法。

3.4 种植的密度和搭配树木种植的密度是否合适,直接影响绿化功能的发挥。

从长远考虑,应根据成年树木树冠大小来决定种植距离。

在树木配置上,还应兼顾常绿树与落叶树、乔木与灌木、观叶树与观花树的搭配。

在植物配置上还要根据不同的目的和具体条件,确定树木花草之间的合适比例。

树木种植搭配时还要注意和谐,要渐次过渡,避免生硬。

在公园绿地中则要综合考虑植物的形、叶、色、声等因素。

种植设计要考虑保留、利用原有树木,尤其是名贵古树,可在原有树木基础上搭配植物种植。

4 江山市公园绿地植物配置的发展趋势4.1 以 以人为本 的思想为导向江山市居住区植物配置特色营造中,不仅要考虑到美的要素,更要充分考虑居住区里的主体 人的需要,要以 以人为本 的思想作思想基础,以人为立足点,从人的方位去综合考虑,在此同时,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4.2 坚持 可持续发展 的生态园林发展方向公园植物配置特色营造时要求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以再现自然,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宗旨,以园林绿化的系统性、生物发展的多样性、植物造景为主题的可持续性为使命,达到平面上的系统性、空间上的层次性、时间上的相关性。

4.3 营造有益身心健康的植物群落充分考虑居民享用绿地的需求,建设人工生态植物群落,有益身心健康的保健植物群落,如松柏林、银杏林、香樟林、枇杷林、柑橘林、桂花林;有益消除疲劳的香花植物群落,如栀子花丛、月季灌丛、丁香树丛、银杏 桂花丛林等以及有益招引鸟类的植物群落,如海棠林、火棘林、松柏林等。

利用植物群落生态系统的循环和再生功能,维护城市的生态平衡。

城市公园绿地建设具有美化城市面貌,改善环境生态效益,提升城市品位的作用,也是衡量一个城市经济和文化生活、精神文明的标志。

公共绿地植物配置要具备科学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发挥植物形体、色彩、线条等的自然美;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原则;以人为本,以生态为本,做到城市绿地与环境的和谐统一,与绿地建筑、人文景观、户外空间、绿化系统等交融在一起,赋予绿地空间多样性与功能的兼容性,形成良性绿色景观生态系统,并进而和大地自然景观生态系统相连,让公共绿地存在于可持续发展的绿地景观生态系统中,让人们生活于近自然的环境中。

参考文献:[1] 吴 扬.论植物生态学在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0,36(4):346 347.Initi al discussi on on the pl ants distri bution of park green landZHU Z hong yuanAb stract:W ith an ill ustra ti on on the f unc ti on o f plants distributi on in park g reen land construc ti on,taki ng Jiangshan city pa rk green l and as the case,it ana l y zes t he plants distr i buti on status,pr i nci p les,and deve l opi ng tendency and so on,so as to i m prove environment ecolog i ca l benefit, and i m prove urban qualit y.K ey w ords:park,green land,plants distri buti 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