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设计的艺术理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建筑设计的艺术理念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衣食住行方面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住,作为人们最基本和重要的生活方式之一,以满足保暖和安全性能为最低标准,提升到建筑不仅用来给人们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还要给人以美的享受。追求建筑的形式美,给人以艺术的享受,这是对建筑设计的更高要求。建筑设计是一门高深的艺术,建筑设计艺术是建筑设计师赋予建筑物的灵魂,是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综合体现。

[关键词]建筑设计艺术审美理念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1-0037-01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对精神生活追求也在提高。千百年来,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许多建筑都被推为设计和建造者精神和追求的象征,设计者把自己的精神和思想融入其中,建筑作为一种特殊的载体,充分表达和诉说着设计者的情感和感受。建筑通过对空间的艺术化塑造,来满足人们对艺术的精神需求。设计者通过运用多种建筑造型语言来表达和满足自我与公众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

作为一名建筑设计者,实用、坚固、美观是建筑的三要素,对于建筑的设计不仅要满足人们对建筑空间实用功能的需要,还要满足

人们寄予建筑审美情趣和精神寄托的精神层面的追求。建筑艺术的审美创造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建筑艺术通过建筑形象才能得以表现。

建筑设计的艺术理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韵律节奏感的融入使得建筑设计更容易为人们接受以及更体现建筑设计的美感。

都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一点不错,一座建筑在融入了艺术设计的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心灵的享受,那规律的开窗和门柱犹如五线谱,建筑的主体犹如乐器,空间的迂回曲折犹如婉转的音符,节奏和韵律通过筑体的大小变换,空间的虚实交替,构件疏密排列由缓而快或由快而缓,给人以舒心的享受。

其次,对于建筑设计而言,亮点鲜明才能凸显出作品的个性。追求建筑的差异性和丰富性是使建筑设计充满艺术理念的必要属性。建筑的各个空间要求相对独立,但又要彼此不可分割,多元素的融入,多角度的变换,各元素独立存在,却又密不可分,彼此存在差异,使建筑充满期待和惊喜,彼此相互关联,使建筑和谐、流畅。这些元素的参与、组合使得建筑模式更丰富多彩。

再次,建筑形态与建筑表达意境的分离正是建筑生命力所在。破除法则、打破常规,其中产生的不定性正是新意所在。

建筑不仅仅是单纯的理性化的抽象,而是需要表现一种非确定的必然性和元素冲突的矛盾性。反常和不定似乎是创新的代名词。打

破常规不等于怪诞,激进和颠覆从不是创新的代名词。任何创新的设计、任何高技术的表现手段最终都要归位于传统和人性化,任何建筑形式都是某个时代思想和情愫的反映,创新也是某个时代社会现实或社会思想最具代表的折射。

最后,建筑设计需要与周边环境的完美统一,这也是艺术理念所要体现的审美标准之一。

不管是怎样的建筑形式或外型设计,都要与周边的环境达到一定的协调和统一。建筑设计考虑之初除了要建造舒适的、健康的内部环境,其外部形态和建筑样式要与周围环境自然融合。虽然艺术审美没有一定的法则,但设计要解决的就是对比、协调关系。人是社会中的人,建筑设计是社会行为,既然是社会行为就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与周边环境协调统一。建筑设计不仅要能调动人的视觉、嗅觉、听觉、味觉,还要达到与周围环境的自然融合。这才是建筑设计所要追求的和人们所愿意接受的。

建筑设计的建筑形态有以下几种:纯几何体的建筑设计利用规范的几何形体,通过一定的数学法则,把几何体重复、加减、分割等等,体现材料本来的色彩、质感和肌理。雕塑体重在体积组合,对形体进行加减处理,采用削边、切角等手法,通过光影对形体的调节产生新奇、独特的效果。而象征体则通过建筑形态的象征意义引起人们的思考和共鸣,具有一定的象征性,设计师总是采用象征手法表现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不同使用功能的建筑其设计要求截然不同,其风格迥异。住宅要舒适而有亲切感;游乐场要明快活泼;园林要清新自然;会场要庄严肃穆。这就是建筑设计所要改变的和表达的。

建筑设计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承载着社会责任、历史传承和文化融汇,折射和寄予了人们逝去的记忆、美好的理想和殷切的期望。它遵循美的规律,利用建筑形象这一独特的语言形式,利用多种元素、各种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把象征语意、审美意识和文化精神融入到建筑空间和环境中,使建筑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并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以人为本的建筑充分体现着一座座城市的文脉和气质,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会精心设计和打造。

【参考文献】

[1]张茵,蓝江平.住宅建筑设计.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李延龄.建筑方案设计的表现.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宫宇地一彥.建筑设计的构思方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杨维菊.建筑构造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黎志涛.建筑设计方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