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配电网最大供电能力理论的规划应用研究

合集下载

10kV配电网规划建设技术方案

10kV配电网规划建设技术方案

10kV配电网规划与建设的技术方案研究【摘要】随着我县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用电量日益增长的需求,电力需求呈快速增长态势。

但由于历史原因对配电网投入较少和规划不科学、不合理,造成我县10kv配电网结构较为薄弱,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不能满足电力负荷发展需要。

另外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对配电网建设的环境越加严峻。

因此迫切需要研究系统科学的、适合实际情况的10kv配电网规划,以在实践中指导配电网的建设改造。

【关键词】存在问题;规划;技术;问题0.序言10kv配电网快速发展,其规划与建设的问题将会愈发重要,引起电力部门和电力企业的高度重视。

本文对10kv配电网存在的问题和规划性质与方法等几个方面阐述了配电网未来的发展趋势,对10kv配电网规划建设的技术方案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提出了应做好的基础工作和应采取的技术措施,以便对配电网规划提供参考和借鉴。

1.10kv配电网存在的问题1.1.10kv配电网网络架构不合理我国大多数城市由于历史原因,无法对配网进行大规模的建设,造成了10kv配电网现状薄弱,网络架构不合理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供电可靠性和电压质量,制约了配电网网络供电的畅通。

1.2.10kv电源点布点不合理早期的10kv配电网缺乏整体长远规划,较多数城市的10kv电源点存在着布点不足、分布不合理等系列问题,形成10kv线路供电半径过长,电压偏低及线损过高的不稳定因素。

另外,10kv电源点不足也造成许多地方出现主变负载不均衡,对系统循环运行的经济性形成负面影响。

1.3.10kv线路故障率高当前,多数城市依然采用10kv架空线路作为10kv配电网的输电线路,架空线因外界影响和各种相应影响因素较多,出现故障率相对较高,对确保的供电可靠性影响尤为明显。

1.4.负荷增长速度过快随着城市化的进程速度加快,经济发展速度相对较快的城市为例,其电力负荷均保持在10%以上的年增长速度,个别城市甚至超过20%。

2005年到2010年,惠州市最高负荷从约为187万kw,增至到最高负荷高达约450万kw,年增长率接近20%;我县最高负荷从7万kw,增至到最高负荷高达24万kw,年增长率接近36%。

基于最大供电能力的配电网分区方法

基于最大供电能力的配电网分区方法

基于最大供电能力的配电网分区方法李晓辉;谭向红;张轶君;张璇;肖峻;祖国强【摘要】在供电能力理论的基础上对配电网络进行了分区方法的研究,首先介绍了联络有效性的概念,通过对配电网络进行联络有效性分析,定位网络中对供电能力贡献较小的联络和联络组合.其次提出了最优分区的概念,介绍了最优分区的判据,并提出了筛选配网最优分区方案的2种方法,即基于最大供电能力的方法和穷举法. 然后对这2种方法进行对比,明确其适用的范围.最后,在算例电网中的实际验证也说明了提出的基于配网最大供电能力的优化分区方法正确并且可行.%Based on total supply capabihty,a distribution network partition method is introduced.The definition of connection effectiveness is presented first.Based on analysis of connection effectiveness in distribution network,connections or connection-combinations that contribute less to power supply capability are located.Next,concept of optimized partition is proposed.The judgment basis and methods are also introduced.Two optimal partition schemes,TSC based method and exhaustive search method,are analyzed in detail.The two procedures are compared,and their applicable scopes are discussed.The simulation results on testing system prove the correctness and validity of proposed TSC based method in partition optimization.【期刊名称】《中国电力》【年(卷),期】2017(050)003【总页数】7页(P117-123)【关键词】配电网;最大供电能力;联络有效性;分区【作者】李晓辉;谭向红;张轶君;张璇;肖峻;祖国强【作者单位】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天津300072;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城南供电分公司,天津300072;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城南供电分公司,天津300072;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城南供电分公司,天津300072;天津大学智能电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72;天津大学智能电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712城市配电系统是承接发、输电系统和用户侧的枢纽,是现代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承担着安全、可靠、经济供电的重要任务。

浅谈配电网规划及管理

浅谈配电网规划及管理
总体长度 最短, 以达到最 佳经济 效益 。
可靠 性要求 的形 势下发展 起来 的 。它 的主要 目的是 为 了提 高城市 配 电网的供 电可靠性, 高城市 电网 的供 电质量和 降低线损 。 提 一个真正 高效 、 优质 的城市 配 电网, 配 电 自动化 程度 也很 高。 因此, 划工作 者在确 定 配 电网络规 划、 其 规 建设 的技术 原则 时, 充分考 虑配 电 自动化 实施 的可 能性, 别是在 通道建 设 要 特 时综 合考 虑配 电 自动化 建设 的需 要, 免重 复投 资, 避 造成 资金 的浪 费 。 2 3 做好城 市配 网规期 电源点 的选取 . 在规 划城 市配 网时 , 将城 市分成 负荷 区间 可最大 限度 地减 少线损 。每个 负荷 区问都有 23 电源 点, -个 电源 点采 用 多回线 、环 网、多分 段 、多联络等 方 式 。 线路 故障时 能够通过 多 电源及环 网来 恢复供 电, 在 线路 多分段有 利于故 障 查找及 抢修, 减少停 电次数 。变电站 设备 工作时 , 路间 的联络及 环 网就 能 能 线 减 少停 电面积 。 但考 虑到 线路环 网及互 联运 行时, 一条 线路将 带两条 线路 的负 荷 , 线应按 至少两 倍最大 负荷选 择截 面积 。 时在系统 规划 时应综合 考虑无 导 同 功优 化和 中性 点接 地方 式,以保 证 电 能质 量
1配电 喇规 划 配 电网规划 及 网络 分析模 块是系 统实现 规划 功能的 核心部 分。其 中配 电

网规划 包括基 于 G S的空负 问荷 预测 、站址 站容优化 、基 于 G S的高压 、中 I I 压配 电网络 结构优化 等 。负荷预 测部 分包含 自回 归、时 间序列 、S曲线 、模 糊等多种 负荷预 测模 型。 户可选 取不 同模 型进 行预测 计算 和比较 , 用 最终 根据 研究地 区的社会 经济 发展情 况分析得 出规 划水平 年份 该地 区负 荷需求 。在此 基 础上, 通过计 算 比较 各负 荷分 区的负荷水 平和 现有供 电能 力, 以及 用户提 供 的一些基 本参数 ( 用主变 压器 台数 、 量等) 得出所 需新建变 电站 的个数 如拟 容 , 和位置 。 然后利 用运筹 学 中最 短路 径原理对 待选 线路进 行优化筛 选, 使得线 路

浅谈配电网网格化规划方法及其技术原则

浅谈配电网网格化规划方法及其技术原则

浅谈配电网网格化规划方法及其技术原则摘要:本文主要围绕近年来配电网发展存在的几类问题,论述配电网网格化规划的必要性,提出配网网格化的层级模型和分类,针对不同种类网格和每一层级,有针对性制定相关技术原则及典型问题解决思路。

关键词:配电网;网格化;规划1.网格化规划方法1.1网格分层的必要性配电网涵盖高、中、低压电网三部分,各层级之间相互关联。

配电网一般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在高压配电网方面,存在变电站布点不能满足配网负荷的实际需求、变电站负载不均衡、变电容量利用率低等问题;二是在中压配电网方面,存在供电区重叠、分界模糊,远景目标网架不明确,主干节点过多,供电范围不清晰,支线多级辐射等问题,导致后期的管理维护难度加大;三是在低压配电网方面,用户信息、用电信息、负荷特性等方面还未形成精细化管理。

基于上述问题,按照高、中、低三个电压等级进行分层,相应地将配电网进行网格化。

1.2网格层级结构按照电压等级进行分层,建立配网网格层级模型,实现不同电压等级配网管理的统一协调。

各层级网格地理边界和电气接线相互独立,且地理上层层包含,物理上形成标准接线,形成清晰统一的供电结构和管理主体。

具体如下:高压网格(L1)由2-4个源变电站形成,边界上指由若干条主干道路或自然屏障合围成的区域网格,原则上不宜超过100平方公里。

中压网格(L2)由若干组标准接线直接、独立供电,每个L2级网格地理上由若干个街区组成,由市政道路合围而成的供电格子。

每个网格内的负荷发展特性(负荷成熟、快速发展或发展不确定)应相对接近。

低压网格(L3)由每个配变台区组成的低压配电网供电范围。

1.3网格化分类根据网格负荷发展情况,将网格分为以下四类:1、发展成熟型网格:过去5年内负荷年均增长小于5%;2、快速发展型网格:过去5年内负荷年均增长超过18%;3、平稳发展型网格:过去5年内负荷年均增长介于5%~18%之间;4、不确定型网格:未发展区域或城市规划不明确区域。

曹妃甸地区配电网发展规划论文

曹妃甸地区配电网发展规划论文

曹妃甸地区配电网发展规划研究[摘要]:长期以来,电力建设存在着重发输电、轻配电的问题,使我国城市配电网建设相对落后。

城市配电网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电源和负荷的桥梁,也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

[关键词]:配电网发展规划创新中图分类号:tp213文献标识码:tp文章编号:1009-914x(2013)01- 0315-01随着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城乡电气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电网出现了“有电送不进、供不出、用不上”的现象,城市配电网建设严重滞后电源建设和负荷发展,这表明城市配电网已经成为制约电力系统发展和电力市场进一步扩大的瓶颈。

尽管国家有意识地加大了配电网改造的力度,使配电网面临的问题有所改观,但是由于我国配电网的底子薄,配网的运行水平仍然低下。

一、本文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全社会对电力的需求一直保持着高水平的增长。

城市配电网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力系统的主要负荷中心,同时也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国家对配电网的投资巨大。

今后,配电网的改造还将继续扩大和深化。

面对未来巨大的资金投入,如何既考虑当前的需要和可能,又惠及长远的发展,合理有效地利用资金和资源,取得最大的效益,避免浪费,乃是各级决策者应该十分关注的问题。

因此结合国情系统深入地研究满足实际要求的城市电网规划理论,对城市配电网进行科学的规划,以保证电网改造的合理性和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保证供电质量,是当前电力部门以及电力科研学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城市电网的规划是势在必行的,但不能盲目进行,必须依据相关技术导则,综合考虑网架结构、现状网数据、负荷预测等因素,设计一套完整完善的方案,达到投资省、见效快、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因此,曹妃甸地区配电网规划方案的研究是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价值的。

因此,对中压配电网络的规划的各个重要环节做深入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对城市配电网进行合理的规划和改造,是解决电力供需矛盾、提高供电可靠性的主要途径,也是电力系统亟待研究的课题。

城市配电网规划

城市配电网规划

目录
1 2 3 4 5 6
城市配电网规划的概念 城市配电网规划的目标和内容 城市配电网规划的特点 城市配电网规划的研究现状 规划软件的研究应用情况 城市配电网规划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新时期城市配电网规划面临的新问题
7
规划软件的研究和应用情况

目前,电力企业的规划编制大多都是采用Word、Excel、 AutoCAD等文字处理、电子表格、绘图等软件和商业化电 气计算软件(如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的PSASP等)相结合。 国内的大学和研究机构也开发了专业的城网规划软件。 天大求实公司开发的《城市电网规划计算机辅助决 策系统》 基于GIS系统的电网规划软件。具有现状电网分析、负 荷预测、变电站站址和容量优化、网络规划、无功电 源优化规划、配电系统可靠性分析等较为完整的规划 功能。据悉该软件已应用于全国许多城市的城网规划 项目中,取得了较好效果。
程序主要界面展示—交互式高压网规划1
拖拽到绘图区中,完成电网地理结线图绘制
程序主要界面展示—交互式高压网规划2
规划线路数据 现有变电站数据 规划变电站数据
现有线路数据
程序主要界面展示—交互式高压网规划3
在绘制完成高压电网地理接线图,输入有关电网改造和新建数据后,执行汇总与制表程序,即自动形成 这里的各种规划表格,可以直接打印附到规划文档中。 本软件做到了集绘图、自动统计汇总、自动制表格为一体,图形、数据、表格统一联动。规划方案的修 改仅仅是在图上进行局部的修改与数据录入,重新执行程序后,又将自动形成新的表格,十分方便。
7
城市配电网规划的目标
为城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提供优质可 靠的电能,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对电力 的需求
配电网指标达到一流标准为国家 和电力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 效益 完善和优化配电网络结构,降低电 能损耗、提高供电可靠性

计及潮流断面稳定限额的分区电网最大供电能力研究

计及潮流断面稳定限额的分区电网最大供电能力研究

计及潮流断面稳定限额的分区电网最大供电能力研究刘盛松;秦旭东;汪志成;胡伟【摘要】随着电网规模的迅速发展,电网分层分区随之深入,其中分区电网的最大供电能力(TSC)是电网规划与运行部门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文中基于最优潮流提出了分区电网最大供电能力计算方法,将TSC转换为满足电网安全运行约束条件下的最优化问题,通过将关键输电断面稳定限额引入约束条件,间接在TSC中考虑了电网的N-1/N-2约束,最优化问题采用非线性内点法求解.通过对江苏电网的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提出的分区电网最大供电能力计算方法是实用有效的.【期刊名称】《江苏电机工程》【年(卷),期】2015(034)004【总页数】5页(P5-9)【关键词】分区电网;最大供电能力;最优潮流;内点法【作者】刘盛松;秦旭东;汪志成;胡伟【作者单位】江苏省电力公司调度控制中心,江苏南京210024;江苏省电力公司调度控制中心,江苏南京210024;江苏省电力公司调度控制中心,江苏南京210024;江苏省电力公司调度控制中心,江苏南京21002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73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用电负荷逐年攀升,同时,为了适应不断增长的用电需求,电网规模也不断扩大。

以江苏电网为例,至2014年年底,电网装机容量突破80 000MW,220 kV及以上的输电线路总长度超过36 000 km,220 kV及以上的变电容量超过 26 000万kV·A,已发展成为较大规模电网。

合理的电网结构,应满足分层分区的原则[1]。

合理分区,以受端系统为核心,将外部电源连接到受端系统,形成一个供需基本平衡的区域,并经联络线与相邻区域相连。

随着高一级电压电网的建设,下级电网应逐步实现分区运行,相邻分区之间互为备用。

江苏电网已形成以500 kV电网为骨干网架,220 kV电网分区运行的格局。

科学合理地评估分区电网最大供电能力对于电网规划与运行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现实意义。

基于灰色理论的配电网建设工程综合评价应用研究

基于灰色理论的配电网建设工程综合评价应用研究

基于灰色理论的配电网建设工程综合评价应用研究配电网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影响配电网建设工程综合评价的因素进行总结,构建配电网建设工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评价指标的特点和配电网建设工程的实际情况构造了基于灰色理论的配电网建设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应用举例验证本文所研究内容对配电网建设工程综合评价有实用价值。

灰色层次分析法配电网综合评价体系1引言配电网的建设发展水平对电力用户的用电质量和供电能力有直接影响,同时它也是影响电力系统节能降耗程度的关键,要克服配电网发展建设中的障碍,就要对配电网建设工程进行整体的综合评价,以发现、分析配电网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

构建科学合理、行之有效并且符合实际情况的配电网建设工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对配电网建设进行设计指导上具有重要意义。

2配电网的定义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完整的电力系统由发电、输电网、配电网和用电四部分组成,配电网是电力系统与用户关系最密切的部分,是保证电力系统整体供电质量的关键部分。

配电网的定义按功能确定,即由供电企业直接向用户供电的电网,都可认为是配电网。

电力生产过程通常包括发电、变电、送电、配电和售电五个基本环节。

由发电厂、输配电线路、变电设备、配电设备和用电设备及其生产过程联结起来的有机整体称为电力系统。

而电力系统中,由送电、变电、配电设备及各种电压等级的电力线路所组成的部分称为电力网,简称电网。

为了方便研究和计算,将电网分为送电网和配电网两部分。

一般来讲,将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电网称送电网;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电网称为配电网,其作用是将电能分配给用户。

它由配电变电所和配电线路组成,配电网的供电电压一般采取两种形式:一是以3~10kv电压的高压大功率用户直接供电;二是经10kv专用变压器或公用变压器降压后以380/220v向低压、小功率用户供电。

3基于灰色层次分析法的配电网建设工程综合评价模型依据配电网建设工程的特点,甄选出关键指标,构建如下配电网建设工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3.1指标权重的确定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权重,首先由专家打分对同层次的两两指标进行比较,采用1~9比例标度方法,构造判断矩阵,然后计算各层矩阵的特征向量,再做归一化处理,求出各层指标的权重用w表示,并进行归一化检验3.2灰色关联系数的计算首先通过专家打分对评价指标进行打分,根据配电网工程的性质以及该指标在过去出现过或将来可能出现的情况确定最优值,由各指标的最优值构成理想方案,将其作为对比方案,再由专家对各指标进行满意度打分,构造由参考序列和被比较序列构成的矩阵,通过邓氏关联度公式,计算建设方案中的指标与该指标最优值的灰色关联系数,邓氏关联度的计算公式如下:3.3灰色关联度的计算将得到的指标权重与灰色关联系数结合,得底层指标灰色关联度,将其作为上一层的基础指标,再对上一层指标进行灰色关联度计算直至最高层,备选方案与理想方案的关联度数值应在\[0,1\]内变化,关联度越接近1,表示与理想方案的接近度越大,关联度越接近0,表示与理想方案的接近程度越小,建设方案与理想方案的灰色关联度公式为μ=we,其中,μ表示合成灰色关联度,w表示指标权重,e表示灰色关联矩阵,由此得到建设方案的评价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配电网最大供电能力理论的规划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
2017-11-27T10:39:46.423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19期 作者: 武志锴1 牛威2 东方3 王震浩4
[导读] 摘要:配电网是电力传输设备,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分销网络覆盖配电网规划、提高难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配电网规划
需要考虑的因素和内容需要探索逐渐复杂,配电网规划的科学性和完善。


(1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辽宁沈阳 110000;
2
国网大连供电公司 辽宁大连 116000;
3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辽宁沈阳 110000;
4
国网沈阳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 辽宁沈阳 110003)

摘要:配电网是电力传输设备,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分销网络覆盖配电网规划、提高难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配电网规划需
要考虑的因素和内容需要探索逐渐复杂,配电网规划的科学性和完善。实际交付能提高电力的安全性和效率,作为电能的基础,对社会的
发展也有相应的作用,主要规划是以最大供电能力的科学规划思想为基础的有效规划方法。

关键词:配电网;最大供电能力;规划;应用
1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用户对电能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配电自动化配电网的普及和应用,网络结构、设备通过N-1的速
率水平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配电网规划建设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如供电容量的精确计算等。按负荷比法进行配电网规划后,高负荷
比和低可靠性并存,电网经济效益差。因此,如何在高负荷密度地区,电力走廊困难的环境下,确保电网安全可靠和经济运行,最大限度
地提高配电网的供电能力,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将越来越重要。
2
最大供电能力的概念

配电网最大供电能力(总供电容量)是指在实际运行条件和N-1安全判据下,满足最大负荷供应能力约束下的区域配电网。本文在考
虑电网最大供电负荷条件下的主变压器的容量和馈线传输能力主要有变压器台的最小容量的最大供电能力,包括最大允许的最大荷载和荷
载传递装置。允许的最大负载是指同一变电站的主变压器站
n的最小容量1安全标准符合,任何主变压器故障或维修站,通过联络开关总线
传输负载到其他主变压器最大负荷的第一站,但负载不能超过小站主变压器最大负荷转移量;支线设有联络线,在线路故障或检修时,可
通过接触器将负荷转移到非故障线路,以提高负载率的配电网络运行的灵活性和主变压器。馈线负荷传递通常作为平衡变电站主变负荷率
的手段,其大小受变电站与站间连接的影响,受电网负荷水平的限制。中压配电网的主要馈线有:(
1)开关柱;(2)环笼接触;(3)开
关站触头。本文主要考虑在主变压器满足
n 1条件的情况下,如何满足馈线负荷增长的要求,提高配电网的供电能力。
3
基于最大供电能力的配电网规划方法分析
3.1
配电网规划择优弃劣

根据各个区域的分销网络在数据和信息的理解的最大供电能力分布状况分析,材料的类型,包括设施的类型,它可以承受的最大电能
传输效率和运输质量,设施和了解不同的区域统一和间隙之间的分销网络,和相应的了解电力传输质量与这些因素的相关性,在此基础
上,对电网和用户的总功率和最大供电能力根据需求信息,确定需要改进的区域,以及具体的设施需要调整结构为了满足配电网系统的要
求,必须保留相对先进的配电网系统。该部分是对材料设备采购的基准提高,满足区域配电网络结构规划的要求,配电网规划方法优先丢
弃坏的实现,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定义为改进和完善的具体操作方向,配电网规划的标准和目标,能有效地控制成本,有效地促进规划
的进展,促进规划方案的实施,在总体发展的相应作用的配电网规划,以及整个电力系统还可以改进,基于电力系统的发展过程。
3.2
配电网规划管理预防协同

基于最大供电能力、电网规划标准,确定了相应的防范措施和方向,确定配电网络规划过程中,对配电网规划的过程来确定,在此基
础上,确定在管理过程中的实际配电网规划,界定和分配计划标准让网络,配电网规划逐步清晰和有序,步,配电网规划的效率和提高相
应的质量的作用,同时,配电网规划的最大供电能力识别基于提前的问题在管理过程中预防准备,各部分的标记的规划内容,确定建设的
部分将出现在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过程中,而且在实际配电网运行过程中划定的问题,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以减少配电网规划发生
问题的可能性,并对各种干预措施的问题,各种需要早做准备的问题,预防和综合管理,实现对配电网规划的完整,实用的配电网规划,
在顾的配电网规划施工过程中的指导,给出了快速反应、及时响应的实现过程,实现损失最小化的影响达到最小化,建设和配送网络优化
质量,配电网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4
最大供电能力计算模型

由N座变电站组成的供电区域,其最大供电能力目标函数为:


模型注解:

式中TSC为最大供电能力负荷值;Pi为第i变电站站内主变间转移负荷和站间馈线转移负荷之和;N为供电区域内变电站数量总和;PGi
为第
i变电站站内主变间转移负荷;Pi.j.k为第i座变电站与第j座变电站通过第k条站间联络线转移的负荷;m表示第i座变电站与第j座变电
站之间联络馈线总数;
Ki.j.k为0-1变量,当Ki.j.k=1表示负荷Pi.j.k由第i座变电站转移至第j座变电站供电,否则,仍由第i座变电站供
电;
Ni表示第i座变电站的主变总数;PTi.y表示第i座变电站第y台主变额度容量;PTmaxi为第i座变电站单台主变额定容量最大值;
PLmaxi
.j.k表示联络馈线最大极限输送容量。
5
基于最大供电能力的配电网规划理念分析
5.1
配电网规划的长远化全面化

对配电网规划的最大供电能力的概念还包括一个长期的概念,基于综合的概念,对最大供电能力和基于现状配电网综合了解长期的概
念,在材料和设备的选择,选择科学的方法,选择能够承受的最大功率供应能力的材料和设备的线的宽度是指在相应的选择,结合成本信
息,以确定最佳的采购方案,保证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配电网络运行,同时向分布网络维护周期与维护点的对应,保证了配电网运行

的生活环境和疏漏,减少了配电网的运行过程,实现了配电网规划的长远愿景。配电网规划是整体最大供电能力的配电网规划基于配
电网装置的工艺分析,在配电网设备和配电网线路测量的面积,数据记录和数据的最大供电能力进行比较,确定合理的存在,提高目标配
电网规划的细节,保证方向和全面,因此配电网整体规划后可以反映配电网规划的逐步完善。
5.2
配电网规划发展化实际化

对包括发展理念与实际基于哲学概念的发展是基于最大供电能力的配电网规划的最大供电能力的概念,确定电网系统的电能量的最大
供应,与电力用户和形势的发展相结合,进而确定电力网格发展的分销网络和方向,在提高配电网规划。的发展,能够适应网格系统最大
供电能力和改变配电网的规划实施周期,配电网的规划和调整,可以有效地减少了计划阶段成本、发展观念,促进配电网规划的发展,基
于最大功率供应能力,了解规范配电设施网络规划的选择,并分析确定各种可能的问题制定应对预案,提前预可确保配电网发展的稳定
性,并减少对配电网运行的大型事故,如
LAR通用电气断电。根据实际规划配电网最大供电能力,从实际的配电网规划的具体表现,基于
对配电网现状,在对该地区同时在研究电力系统的前提下,确定该地区最大供电能力,在掌握的信息是基于配电网规划。
6
结束语

总之,基于最大供电容量的配电网规划的概念和方法更为准确、容易确定,对配电网规划的进一步发展也有相应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肖峻,李振生,张跃.基于最大供电能力的智能配电网规划与运行新思路[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13:8-14+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