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堵水剂制备与性能评价

合集下载

低温高渗透油藏调堵剂ZJ-1的室内研究及评价

低温高渗透油藏调堵剂ZJ-1的室内研究及评价
面 研 究
21 0 0年 1 2月
戢灵美等. 低温高渗透油藏调堵剂 z 一1 J 的室内研究及评价
l 7
2 2 有 机铬 溶 液 p 与 其老 化 时 间对成 胶性 能 . H
的影 响
分老化 的 c ( H C O) 液 中 , r C , O ,溶 占主 导地 位 的 是 6个 C O 和 1 中心 氧 的环状铬 三聚体 。 H C O一 个
2 结果与讨论
2 1 聚合物浓度和有机铬加量对成胶性能的影响 .
有机 酚醛加量 ( 质量 分数 , 以调剖 剂 总量计 ,
藏 的堵 剂很 少 。为 了 满 足油 田提 高采 收 率 的需
要, 我们 选 用 H AM作 为 主剂 , 机铬 和有 机 酚 P 有 醛 为交联 剂 , 加入 稳 定 剂 和淡 水 , 制 了一种 适 配
下 同)% , 1 稳定 剂加 量 1 , 制 调堵剂 Z % 配 J一1 体 系, 考察聚合 物浓 度与 有机 铬 加量 对成 胶性 能 的
影响, 结果见 图 1和表 1 。随着 聚合物 浓度 增大 ,
用 于低温 高 渗透油 藏 的调堵 剂 Z J一1 并 对其 性 , 能进 行 了评 价 。
度增加 。从实验 现象看 出 , 凝胶 在3 0℃烘箱 放置
聚丙烯 酰胺 H A 相对 分子 质量 19X1 P M, . 0 ,
水解度2 % , 庆生 产 ; 5 大 乙酸钠 、 化铬 、 氯 甲醛 、 问 苯二酚 、 草酸 , 为分析纯 , 均 成都科龙 化工试剂 厂 。
12 仪 器 .

1 6



第 l 卷第 l l 2期
. AD VAN S I I E R0 HEMI AL CE N F NE P T C C 。 S

注聚区油水井用解堵剂和保护剂的研制及评价

注聚区油水井用解堵剂和保护剂的研制及评价
1 F S系列解 堵 剂的研 制与评价
11 F . S系 列解堵 剂 的研 制
速分解 , 释放出氧气 , 造成火灾或爆 炸; 浓度超过 1%的 H O 运输也较 困难 。 0 22 为充 分发挥 H O 对 聚合物 的降解效果 , :: 且 保 证其 稳 定 性 、 全 性 、 运 输 , 对 注 聚 区油水 安 易 针 井堵塞原 因, 研制 出 F s系列高效环保聚合物解堵 剂 。F S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堵 剂是 一种 含 有过 氧基 团 的化合 物 , 碱 性 白色 晶 体粉 末 , H O 是 的稳 定 固态 形式 , 油 在 层 中与引 发剂 作 用 后会 以一定 的速率 释 放 出 HO, 具有降解率高、 无毒环保 、 不会造成地层伤 害 等优点 。 1 2 解 堵剂含 量 对聚 合物 溶 液降解 效 果的影 响 . 在酸 性 引发剂 含 量 ( 量 分数 , 同 ) 同的 质 下 相 条件 下 , 分别 考察 了 含量 为 5 和 1% 的过 氧 化 % 5 氢、S一1和 F F s一2型解 堵 剂 对 浓 度 为 250 0 m / 的 P M 溶液 的降 黏效 果 , gL A 结果 如表 1所示 。 从表 1 可以看出 , 在相同降解时间内, 过氧化 氢和 F S一1型解堵 剂 含量 变 化 ,A 溶液 降 解 率 PM 没有明显影响 , F 2型解堵剂含量增加 ,A 而 s一 PM 溶 液 的 降 解 率 下 降 。从 反 应 机 理 上 分 析 ,S一1 F 和F一 s 2型都属于含有过氧基 团的解堵剂 , 但二
p H值时有腐蚀性 , 与强酸接触时产生有毒气体氯
气 。H O 虽然 解 堵 效 果 好 , 稳 定 性 较差 , 与 : 但 易 环境 中 的弱还 原 剂 如 亚 铁 离 子 、 化 氢等 发 生 反 硫 应 而失 活 , 达不 到有 效 氧化 、 降解 聚合 物及 其衍 生 物 的 目的 ; 如遇 到 酸 , 会 发 生 强 烈 反应 而迅 H0

一种超分子体系堵水-防砂性能评价及应用

一种超分子体系堵水-防砂性能评价及应用

本 文研 究 了由聚 乙烯 吡咯 烷酮 和 改性 聚氨 酯形 成 的 d )旋转黏度计 ( V一Ⅲ, 国 Bok id公 司) o, D 美 r Fe o l ,
超分子溶液的成膜性质和堵水 、 防砂性能 , 并进行 了 C 1 Y一 岩芯流动仪 ( 江苏海安石油仪器厂) 等。
收稿 日期 : 0 0—0 21 8—2 9 数字 出版 日期 : 0 1— 2—0 21 0 9
作者简介 : 波 (9 1 ) 男 ( 张 17 一 , 汉族 ) 山东蓬莱人 , , 博士在读 , 从事采油工程技术研究工作 。E— m : yh @13 c m lc zb 6 .o y n r
l8 4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价键与 S , i 表面上的大量硅羟基进行键合 , O 从而将 二氧化硅无机相与超分子有机相连接起来 。超分子 将 聚 乙烯 吡 咯烷 酮 与 乳 酸 一聚 乙 二 醇 一2 0 00 沉积并架桥 , 从而将多 共聚物按 1 1 : 比例加入反应瓶中, 5 ℃下搅拌反 在多个地层微粒界面上吸附、 于 0 在油层 的水 孔道 内产生胶 应 2h测定溶液 黏度 , , 待黏度不 再降低时 ( 保持在 个固体颗粒黏合在一起 , 10m a・ 左 右 ) 停 止 搅 拌 , 0 P S , 降至 室 温 。用 草 酸 和 凝并形成堵塞 , 而在油孑 道内则不存在上述作用 , L 因
子在 油 田 防 砂 和 堵 水 工 艺 的应 用 文 献 不 多 。 P ip L0型扫 描 电 子显 微 镜 ( hl sX 3 hisX 3 l P ip L0, i 荷兰 P ip) 电 子 天平 ( P0 S 瑞 士 Mel 0 — hl s , i X 24 , te Tl tr e

油田堵水复合铝凝胶制备及性能评价

油田堵水复合铝凝胶制备及性能评价

A V D

A AN S CE
I I P T N F E
FN E



T OC E C R H MI ALS
籼 ’
பைடு நூலகம்
卷第 2期 一 ’ …
油 田堵 水 复 合 铝 凝 胶 制 备 及 性 能 评 价
陈 曦 谭 国锋 ,
(. 1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 院, 天津 30 5 2 天津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 0 30;. 天津 3 0 5 ) 04 7 [ 摘 要] 采用无机物和有机物复配的方 式制备 了一种用 于油 田堵水的凝胶体系 , 并进行 了
按照堵剂的存在形态可分为冻胶型 、 分散体型、 凝
胶 型 、 淀 型 、 功 能 型等 。 有 机 水 基 凝 胶 弹 性 沉 多
好 , 强 度较 弱 , 本 高 ; 机 水基 凝 胶堵 剂 强度 但 成 无
高, 成本低 J , 但凝胶整体弹性差。将有机凝胶
与 无 机 凝 胶 进 行 复 配 , 制 备 性 能 优 异 的 复合 可
13 凝胶 强度测 定 .
笔 者 制 备 的 复 合 铝 凝 胶 由 聚 合 氯 化 铝 (A 、 素 、 P C)尿 两性 离 子 聚 丙 烯 酰胺 ( C A 及 A P M)
活化 剂组成 。凝 胶 性 能 主要 包 括 成胶 时 间 、 胶 凝
强度 、 定性 、 稳 黏弹 性 、 膨胀 倍 数 、 抗剪 切 、 压 强 抗
2 1 2月 02年

曦等. 田堵水复合铝凝胶制备及性能评价 油

的堵 剂 ,5℃ 恒温 候 凝 1 ; 模 拟地 层 水 对 岩 7 0h 用 心施 压挤 驱替 液 , 定 岩 心封 堵 后 的渗透 率 。封 测 堵率计 算公 式如 下 :

复合凝胶堵剂的研制及应用

复合凝胶堵剂的研制及应用

2 1 凝胶含 量对成 胶 速度和成 胶 黏度 的影 响 . 采用污水 稀 释配制 各种 不 同含 量 的复合凝 胶
1 6
AV D







A ANCES I I PETROCHEMI ALS N F NE C
… 3卷第 … 第 l 一 3期 …
的影 响 , 结果见 图 4 。
1 2 复合凝 胶堵剂 的 制备 .

聚丙烯 酰胺 分子 有 多 种 可交 联 基 因 , 中酰 其 胺 基 与酚醛树 脂 交 联剂 中 的羟 甲基 反 应 , 联 能 交 形 成 空间 网络结 构 的 复合 高 分 子水 凝 胶 体 , 合 聚 物与交 联剂 的 比例 为 5 3 :。 该 体 系在 凝 胶 前 是 一 种 黏 度 接 近 水 的 酸 性
21 年3 02 月
陈雷等. 复合凝胶堵剂的研制及应用
l 5
复合 凝胶 堵剂 的研 制及 应 用
陈 雷, 唐延彦 , 张冬会 , 郭宏伟 , 赵 玲
( 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采油工艺研究 院 , 东营 27 0 ) 50 0
[ 摘
要 ] 简要介绍 了复合凝胶堵剂 的制备方法 。考察 了凝胶含量 、 胶体系溶 液 p 溶 液 凝 H、
温度 、 地层水矿化 度对成胶 速度 和成胶黏度 的影 响。结 果表 明, 凝胶 含量在 0 8 一 . % , 液 .% 2 O 溶 p . 9 0 溶 液温度 6 H7 0~ . , 5℃ , 地层水矿化度达 2 0 g L条件下 , 胶溶 液具有很强 的成胶速度快 , 并 成胶黏度高。岩心封堵 模拟实 验结果 表明 , 凝胶堵 剂封堵率 达 9 . % , 该 6 7 高 渗分流率 由堵前 8 %下降到 1 % , 2 0 低渗分流率 由堵前 1 %上升到 9 % , 8 0 有效封堵 窜流通 道 , 动 启

油井化学堵水效果评价方法及应用

油井化学堵水效果评价方法及应用

技术应用/TechnologyApplication油井化学堵水效果评价方法及应用付亚荣刘泽姜春磊翟中杨杨亚娟吴泽美季保汐敬小龙唐光亮(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摘要:我国油田堵水调剖技术已经历60多年的发展历程,油井堵水、注水井调剖、调驱以及深部液流转向等技术经历了起源、试验、发展、成熟、更替的过程,取得了很好的增油效果。

大多学者重点关注堵水技术和方法的研究,堵水效果如何评估研究较少。

为此,将油井化学堵水波及油层分为内、外两区域,增加的原油产量在达西渗流线性系统中理论上无限叠加,以内区、外区、交界面等3个产出液流动控制方程为理论依据,基于Duhamdl 原理的反褶积算法,建立油井井口压力模型、有效渗透率模型、产油量计算模型等评价油井化学堵水效果。

在50多口油井应用后,评价符合率达到95%以上,消除了技术人员习惯直接利用堵水前后产油量的差值判断堵水效果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为油井化学堵水效果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关键词:油井;高含水;化学堵水;反褶积算法;评价符合率DOI :10.3969/j.issn.2095-1493.2024.03.001Evalu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of chemical plugging effect in oil wellsFU Yarong,LIU Ze,JIANG Chunlei,ZHAI Zhongyang,YANG Yajuan,WU Zemei,JI Baoxi,JING Xiaolong,TANG Guangliang North China Oilfield Company,CNPCAbstract:China's oilfield water plugging and profile control technology has experienced more than 60years of development.The water plugging in oil wells,profile control in water injection wells,profile control and flooding,as well as deep fluid flow diversion and other technologies have gone through the process of origin,test,development,maturity and replacement,which achieved good oil increase effect.Most scholars mainly focus on the research of water plugging technology and methods,but there are few research on how to evaluate the water plugging effect.Hence,the oil well chemical water plugging wave and oil layer are divided into internal and external areas.The Darcy percolation linear system that was increased crude oil production is infinitely superposed in theory,and the three pro-duced fluid flow control equations of the inner zone,the outer zone and the interface are taken as the theoretical basis.Based on the anti-convolution algorithm of Duhamd l principle,the well head pres-sure model,effective permeability model and oil production calculation model are establish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oil well chemical water plugging.After the application of more than 50oil wells,the coincidence rate of evaluation is more than 95%,which eliminates the uncertainty caused by technical personnel that are accustomed to directly judging the water plugging effect through using the difference in oil production before and after water plugging and provides a new method for evaluating the chemi-cal water plugging effect of oil wells.Keywords:oil well;high water content;chemical plugging;anti-convolution algorithm;coinci-dence rate of evaluation第一作者简介:付亚荣,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87年毕业于重庆石油学校(油田应用化学专业),从事油气田开发技术研究与应用工作,引文:付亚荣,刘泽,姜春磊,等.油井化学堵水效果评价方法及应用[J].石油石化节能与计量,2024,14(3):1-5.FU Yarong,LIU Ze,JIANG Chunlei,et al.Evalu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of chemical plugging effect in oil wells[J].Energy Conservation and Measurement in Petroleum &Petrochemical Industry,2024,14(3):1-5.付亚荣等:油井化学堵水效果评价方法及应用第14卷第3期(2024-03)陆相水驱开发油藏油层内部纵向非均质严重,油井出水是普通存在的问题。

耐温耐盐聚合物堵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耐温耐盐聚合物堵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层 条 件 下 , 法采 用 水 溶 液 作 为 携带 介 质 , 无 需要 研 究 其他 能 够保证 树脂 不膨 胀 同时又 不污染 地层 的携 带体 系 。在 参 考 中外 研 究 成 果 的基 础 上 [5, 文 2 ]本 - 采用 含 有磺 酸基 以及 苯环 的单体 , 合成 了耐温 抗盐 性 能 良好 的对 苯 乙烯 磺 酸 钠一 一 烯 酰 胺 基一 一 2丙 2 甲 基丙 磺 酸一 润 土 共 聚 树 脂堵 水 剂 , 对 其 性 能进 膨 并 行 了研 究 , 选 了携 带 体 系 , 筛 对树 脂 进 行 了岩 芯封 堵物模 实验 。
于 10 C 0 。 或矿化度低于 lx 0 mg O 14 / L的条件下使用
的堵剂 比较 成熟 。在塔 里木 油 田多数 油井 地层 温度
1实验部分
11实验仪 器与试 剂 .
在 10 C 2 。 左右, 矿化度超过 2 x 0 m / , 0 14 g 苛刻的油 L
藏 条 件对 堵 剂 的要 求 越来 越 高 。 因此 , 找适 合 于 寻 高温 高矿化 度地 层条 件下 应用 的堵 剂对 提高采 收率 具 有一 定 的现实 意 义 。吸水 树 脂用 于油 田堵水 一 般 采 用 饱 和盐 水携 带 , 入 地层 后 由于水 矿 化度 降低 进 使 树 脂进 一 步 膨胀 , 到封 堵作 用 。在 高 矿化 度 地 起
D I 1.8 3 . s.6 4 06 2 1 .4 0 2 O : 0 3 6 ̄ i n 17 —5 8 .0 20 .2 s 文献标识码 : A
耐温耐盐聚合物堵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术
崔思华l , , 张遂 安 管保 山z ,
1 中国石 油大 学石油 工程 学 院 , 京 昌平 12 4 . 北 02 9 2 中国石油 勘探 开发 研究 院廊坊 分 院 , 河北 廊 坊 0 50 60 7

油水界面低密度选择性堵剂的性能评价

油水界面低密度选择性堵剂的性能评价

油水界面低密度选择性堵剂的性能评价韦雪【摘要】室内研制出了油水界面低密度选择堵剂体系,其配方组成为:超细水泥、增渗剂、骨架桥接剂、密度调整剂、悬浮分散剂、减水剂、缓凝剂.根据矿场要求,对优化后的堵剂配方进行了评价.测试了水固比对油水界面低密度选择堵剂体系析水率、抗压强度的影响,缓凝剂对体系流动性的影响;密度调整剂加入量对体系密度及流动性的影响,得出油水界面低密度选择堵剂体系合适的配方:超油水泥+3%增渗剂+骨架桥按剂+0.1%悬浮分散剂+0.1%~0.4%缓凝剂+0.3%~0.6%减水剂+密度调整剂.【期刊名称】《精细石油化工进展》【年(卷),期】2015(016)004【总页数】4页(P21-24)【关键词】油水界面;选择性堵剂;性能评价;抗压强度;超油水泥【作者】韦雪【作者单位】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三采所,山东东营257000【正文语种】中文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油井同时出砂、出水日益严重,强注强采更加剧了这一矛盾。

现有的方法是采取各种的防砂、堵水措施,必然使实施费用增加,而作用却不明显。

这是因为防砂、堵水所用的处理剂作用机理不一样,并且用多种工作液重复处理一段井段,会对地层造成一些无法预料的永久伤害。

根据化学防砂的作用机理,采用油水界面低密度选择性堵剂超细水泥浆体系防砂技术,其成本明显低于树脂防砂。

特别是水泥本身作为堵水材料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因此,采用多功能型工作液来解决油田勘探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其优越性显而易见。

同时,通过调节水泥浆配方组成,可增强渗透水泥石耐腐蚀的能力,延长有效期限;还可酸化解堵进行多次作业,尤其是对于存在空洞和裂缝的地层,可先挤注可渗透水泥浆封堵空洞和裂缝,这样不但使地层的原始结构得到恢复,而且还具有一定渗透性,能一步挤注水泥浆封固出砂层位,尽力恢复地层的原始状态。

1.1 原料及仪器G级超细水泥;增渗剂:密度2.7 g/cm3,粒径0.15~0.20 μm;骨架桥接剂:硅溶胶;密度调整剂:密度0.7 g/cm3,粒径20~200 μm;悬浮分散剂[1]:耐温型磺化醛酮缩合物;减水剂:丙烯酰胺、丙烯酸、N,N-二甲基丙烯酰胺、AMPS四元共聚物;缓凝剂:羟基羧酸盐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石油大学油田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日期: 成绩: 班级: 学号: 姓名: 教师: 孙铭勤 同组者:

堵水剂的制备与性能评价 一、实验目的 1、学会冻胶型堵水剂的制备方法,并掌握堵水剂的形成机理及作用性质。 2、了解影响堵水剂交联性能的因素。 3、掌握测定堵水剂交联强度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1、常用堵水剂

堵水剂是指从油、水井注入地层,能减少地层产出水的物质。从油井注入地层的堵水剂称油井堵水剂(或简称堵水剂),从水井注入地层的堵水剂称为调剖剂。 常用的堵水剂有冻胶型堵水剂、凝胶型堵水剂、沉淀型堵水剂和分散体型堵水剂,这些堵水剂的形成机理和使用性质各不相同。 (1)冻胶型堵水剂 冻胶(如铬冻胶)是由高分子(如HPAM)溶液转变而来,交联剂(如铬的多核羟桥络离子)可以使高分子间发生交联,形成网络结构,将液体(如水)包在其中,从而使高分子溶液失去流动性,即转变为冻胶。 以亚硫酸钠和重铬酸钾作为交联剂为例:

亚硫酸钠将重铬酸钠中的6Cr还原成3Cr,反应方程式如式下: OHSOCrHSOOCr22432327243283 3Cr

的释放,并通过络合、水解、羟桥作用以及进一步水解羟桥作用形

成3Cr的多核羟桥络离子,反应结构式如下所示: 水合作用:36223])([6OHCrOHCr 水解作用:HOHOHCrOHCr252362])([])([ (2) 凝胶型堵水剂 凝胶是由溶胶转变而来。当溶胶由于种种原因(如电解质加入引起溶胶粒子部分失去稳定性而产生有限度聚结)形成网络结构,将液体包在其中,从而使整个体系失去流动性时,即转变为凝胶。油田堵水中常用的是硅酸凝胶。硅酸凝胶由硅酸溶胶转化而来,硅酸溶胶由水玻璃(又名硅酸钠,分子式Na2O·mSO2)与活化剂反应生成。活化剂是指可使水玻璃先变成溶胶而随后又变成凝胶的物质。盐酸是常用的活化剂,它与水玻璃的反应如下: Na2O·mSiO2 + 2HCl → H2O·mSiO2 + 2NaCl 由于制备方法不同,可得两种硅酸溶胶,即酸性硅酸溶胶和碱性硅酸溶胶。这两种硅酸溶胶都可在一定的条件(如温度、pH值和硅酸含量)下,在一定时间内胶凝。 评价硅酸凝胶堵水剂常用两个指标,即胶凝时间和凝胶强度。胶凝时间是指硅酸体系自生成至失去流动性的时间。凝胶强度是指凝胶单位表面积上所能承受的压力。 (3) 沉淀型堵水剂 沉淀型堵水剂由两种可反应产生沉淀的物质组成。水玻璃-氯化钙是油田最常用的沉淀型堵水剂,它通过如下反应产生沉淀: Na2O·mSiO2 + CaCl2 → CaO2·mSiO2 + 2NaCl (4) 悬浮体型堵水剂 悬浮体是指溶解度极小但颗粒直径较大(大于10-5cm)的固体颗粒分散在溶液中所形成的粗分散体系。分散体系中的固体颗粒可以在多孔介质的喉道处产生堵塞作用。油田中常用的分散体型堵水剂是粘土悬浮体型堵水剂。粘土悬浮体中的粘土颗粒可用聚合物(如HPAM)絮凝产生颗粒更大、堵塞作用更好的絮凝体堵水剂。絮凝是聚合物(HPAM)在粘土颗粒间通过桥接吸附形成。

2、影响堵水剂交联的因素 (1)pH值 pH值的降低或升高都可影响堵水剂体系的交联时间。以铬冻胶为例,pH值降低或升高,都可延迟铬冻胶的交联时间,但是酸性条件下形成的铬冻胶比碱性条件下形成的铬冻胶稳定(氢氧化锆在碱性条件下出现沉淀)。 (2)温度 温度会对堵水剂体系的交联时间产生较大的影响。一般情况下,随着温度的升高,堵水剂体系的交联时间会大大缩短。在低温下,堵水剂体系的交联较慢,甚至由于温度过低,堵水剂体系根本不会交联。但是高温会使堵水剂体系中的成胶液(聚丙烯酰胺溶液)热降解(聚丙烯酰胺的热降解温度为93℃),因此在使用时应限制一定的温度。 (3)成胶液与交联液的配比 成胶液(如聚丙烯酰胺溶液)与交联液的配比是影响堵水剂体系交联时间的重要因素之一。实验证明,交联液(如氢氧化锆溶液)在配比中的比例越小,堵水剂体系的交联时间就越长。 (4)成胶液浓度 目前油田常用的凝胶型或冻胶型堵剂体系的成胶液主要是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溶液。随着成胶液浓度的增加,堵水剂体系的成胶时间会缩短,成胶强度会增加。 (5)地层盐含量 地层中的金属离子会对堵水剂体系的交联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其改变交联性能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其一是HPAM的盐敏效应,金属离子对扩散双电层的压缩作用,降低了聚合物分子间静电斥力,抑制了HPAM的分散,从而使得成胶时间缩短,交联强度增加;同时当金属离子浓度过大时,聚合物分子的过度蜷曲,影响了分子间的交联,使得交联体系的强度降低;其二地层中高价离子的存

在(如2Ca的存在),与重金属交联剂离子(如3Cr)形成竞争交联,其可以与

HPAM中的COO在一定程度发生反应,使得重金属交联剂离子与COO的交联受到排挤,最终导致体系强度下降,成胶时间缩短。二价金属离子比一价金属离子对扩散双电层的压缩作用要大得多,其对交联体系的影响更大。因此在高矿化度地层中,特别是含高价盐离子地层,实际作业时一般采用清水预冲洗地层的方式减轻地层高矿化度对堵水剂的影响。

3、堵水剂强度测定方法 针对凝胶型、冻胶型堵水剂体系,常用的测定其强度的方法有目测代码法、落球法、真空突破法及表观粘度法。 (1)目测代码法

强度等级 强度划分标准 A 检测不出连续冻胶形成:成胶体系粘度与不加交联剂的相同浓度聚合物溶液的粘度相同,但体系中有时可能出现一些相互不连接的粘性很大的冻胶团块

B 高度流动冻胶:冻胶粘度比不加交联剂的相同浓度聚合物溶液的粘度稍有增加 C 流动冻胶:将试样瓶倒置时,大部分冻胶流至瓶盖 D 中等流动冻胶:将试样瓶垂直倒置时,只有少部分(10~15%)的冻胶不容易流至瓶盖(通常描述为舌长型冻胶)

E 难流动冻胶:将试样瓶垂直倒置时,冻胶很缓慢流至瓶盖或很大一部分(>15%)不流至瓶盖

F 高度变形不流动冻胶:将试样瓶垂直倒置时,冻胶不能流至瓶盖 G 中等变形不流动冻胶:将试样瓶垂直倒置时,冻胶向下变形至约一半的位置处

H 轻微变形不流动冻胶:将试样瓶垂直倒置时,只有冻胶表面轻微发生变形 I 刚性冻胶:将试样瓶垂直倒置时,冻胶表面不发生变形 (2)真空突破法 真空突破法测量冻胶装置由带刻度的比色管、u型管、橡皮管、负压压力表、抽滤瓶及真空泵组成。 实验操作方法与步骤:(1)将装有已成冻冻胶的比色管按顺序连接;(2)开动真空泵;(3)测定空气突破冻胶时真空表上真空度增至最大的读数,即突破真空度(BV)。使用前用水和甘油校正,水的BV值为-0.0007MPa,甘油的BV值为-0.018MPa。每个样品(或条件)均平行作3次测定,然后取其平均值(测定时大气压为0.1MPa)。BV值越小,强度越高。

三、实验仪器与药品 1、仪器 真空突破法测量冻胶强度装置,恒温水浴锅,电子天平,100mL烧杯,500mL烧杯,50mL具塞刻度试管,50mL量筒,500mL量筒,玻璃棒等。

2、药品 聚丙烯酰胺,重铬酸钾,亚硫酸钠

四、实验步骤 1、堵水剂的制备 (1)分别称取无水亚硫酸钠0.96g,重铬酸钾0.74g于两个100mL烧杯中,用量筒各加入30mL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使之完全溶解,备用。 (2)用量筒称取180mL质量分数为0.4%的HPAM溶液于一500mL烧杯中,再缓慢加入步骤(1)已溶解的50mL亚硫酸钠溶液,充分搅拌均匀。 (3)将步骤(1)已溶解的50mL重铬酸钾溶液缓慢加入步骤(2)烧杯中,继续搅拌至混合均匀,堵水剂制备完成,备用。 2、堵水剂强度测定 (1)取11支50mL具塞试管,分别加入上述制备好的堵水剂20mL。 (2)将加入堵水剂的具塞试管5支为1组,分别于30℃、50℃的水域中恒温放置。剩余一支作为参比样,备用。 (3)利用目测代码法和真空突破度法首先测定参比样的强度(0min),然后每隔15min分别测定30℃、50℃条件下堵水剂的强度,以表格形式记录实验数据。 (4)实验结束,将所用玻璃仪器仔细清洗干净放回原处,整理试验台。

五、实验数据处理

冻胶强度

交联时间 (min)

目测代码法,强度等级 真空突破度法

30℃ 50℃ 30℃ 50℃ 0 A A 0.024 0.024 15 B C 0.026 0.054 30 B F 0.031 0.060 45 B G 0.036 0.065 60 B H 0.036 0.064 75 C H 0.042 0.070

分析:有所绘出的曲线可以看出,在同一时刻,温度升高,强度变大,且由目测代码法得,温度升高,冻胶体系成冻时间缩短。因为温度升高,加快了氧化还原反应以及多核羟桥络离子的形成和与HPAM交联反应的速度。 实验现象解释:在实验过程中,在30℃条件下,堵水剂强度未随时间的变化而发生明显变化,基本处于B等级,而在50℃条件下,堵水剂强度发生了明显变化,是由于温度升高,加快了氧化还原反应以及多核羟桥络离子的形成和与HPAM的反应速度,使堵水剂强度发生明显变化。

六、思考题 1、温度为什么会影响堵水剂体系的交联过程?

答:温度升高,加快了氧化还原反应以及多核羟桥络离子的形成和与HPAM的反应速度。在低温的时候,交联基本不会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