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举手发言的习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培养学生举手发言的习惯

小时候,孩子们总是抢着把手举得老高,争着发言,口里还不停地喊着,惟恐被老师疏忽了。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到了高年级后,上课愿意举手发言的同学却越来越少,情况越来越糟糕,年龄与举手发言的次数似成反比之势,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有效性。笔者通过调查,结合自己工作的经验,谈一些粗浅的认识,敬请斧正。

一、积极举手发言对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作用

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老师也十分重视学生的举手发言,她认为,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那就是: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实施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始终把学生当主人来看待,让他们每个人有主人翁的感觉。这样,他们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也认为,教学中最大的浪费莫过于让学生处于被动、旁观的位置,而没有主动地做学习的主人,那样会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大打折扣。

(一)能让学生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理解

有时,心里有一种感觉,却很难讲出来。如果不经常锻炼口头表达能力,永远处于一种混沌的状态,遇到考试也只能罗哩罗嗦一大堆,却词不达意。然而,站起来讲与自己坐在座位上糊里糊涂地想,确是大不一样。它不仅帮你弄清了思路,也迫使你渐渐学会用简练的言语表述。这于你的口才,以及今后的答题都是一种锻炼。

(二)发言的过程有助于记忆

因为你动了脑筋,举了手,发了言,也许说错了,引得大家笑;也许讲得好,被老师肯定;也许与大家观点不一,引起“学术争论”……这一切的课堂活动,都是你的‘助记素’,它们使你很自然地就把那些要理解、要掌握的东西记在心里。到复习时,只需一看书,所有的记忆便会自己跳出来,无须死记硬背,便接通了大脑电路。

(三)发言能促进思考

举过手,发过言,还有重要的一环是“听”,当学生谈完自己的理解,老师势必要完善答案。同时会针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补充回答要素,或把语言重新组织一下;有时,也会另请几个同学回答。这个时候,学生就会加倍竖起耳朵,仔细听—听老师怎么说,别人怎样理解,边听边比较,他们的说法与自己的有什么不同?自己漏了什么?哪里说得不精练?……这样边比较,边总结,对知识自然就加深了理解,同时也训练了思维。”

二、影响学生举手发言热情的原因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影响学生举手发言热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学生自身的原因。

部分学生对举手发言的好处缺乏正确的认识。有的学生认为举手发言是装装样子,无多大效果,只要自己认真学习就可以了;有的基础差的学生,因为本身不喜欢学习,当然就不会举手了。也有一些学生想要举手发言,因为胆小怕事,要面子,就怕说错了被人讥笑,于是也就作罢了;另有一种学生,真的不知如何说,只能永远充当听众。

二是教师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教师本身不宜让学生亲近,学生不敢活跃起来。另一方面是教师方法不对头,也缺乏必要的指导。或是题目太大,学生无所适从;或是题目太浅,学生觉得没必要说;或是教师喜欢不看对象的穷追不舍,使得本来愿意说的学生,因为你的不断的追问让他觉得很尴尬,发言的积极性日益降低了。

三、多管齐下,培养学生积极举手发言的好习惯

我认为必须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确立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为学生积极举手发言营造良好的氛围

在新的课程理念下,师生之间是平等合作的关系。教师必须抛弃“师道尊严”的旧观念,才能缩短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到亲近。教师必须心里装着学生,把自己放在学生同等的位置,设身处地地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多琢磨教材、教法和学生,发掘教材中能使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创新教学方法,研究学生的不同个性、学力水平。

要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课外与学生拉近关系也很重要。平时上好课后,不妨多与他们接触,师生关系融洽了,上起课来,他们自然会积极地配合你。

(二)适切而具体的指导

针对不同的学生要按照不同的要求指导。对于基础差,特别是比较胆小的学生,教师要对他们的心理加以适当的疏导;对于成绩好的学生,应该让他们明白发言的意义。要让他们知道通过发言交流,与同学、老师的互动,这是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办法,对大家都有益处。

(三)课堂发言中对于学生必须进行恰当的调控

上课过程中,必须注意,学生愿意发言了,有可能产生新问题。因为和教师太亲近,有时候说话就无所顾忌,作为教师,既不能一棍子打死,那样会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能放任自流,那样会使课堂的发言陷入偏执和尴尬,必须进行恰当的调

控。先肯定学生的积极性,再指出其不当之处,如跑题,甚至影响别人学习的害处,浪费大家的时间,也浪费自己的时间。要作到这些,老师必须注意课前预设,因为从课程角度来说,课程既是“文本的”,更是“体验的”,是预设与生成的。教师真正的关注学生,教师心中装着学生,上课之前必须多加思考,学生到底需要什么?我该怎样把关注点放在学生身上。正如有个名家曾说过的,走进教室,要把90%的注意力放在学生身上,10%放在教案上。

上课举手发言,实际上是一种很有效的学习方法,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不使用它并变成自己的学习习惯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