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课程与教学论考试题名词解释精品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校本课程 :是指以校为本的,基于学校的实际状况,为了学校的发展,由学 校自主开发的课程。
31、校本课程开发: 从本质上说是学校教育共同体在学校一级对课程的规划、 设 计、实施与评价的所有活动。
32、课程组织 :是指在一定的教育哲学观指引下, 将课程要素或学习经验整合起 来,使其在动态运行的课程系统中产生合力,以便有效实现课程目标的过程。
33、概念: 是指陈述具有共同特征之事、物或理念的名词。
34、原理: 是指叙述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间的关系, 即概念间所衍生的关系或原 则。
35、价值观: 是指人类信念、态度、兴趣、鉴赏等。
36、课程组织的连续性 :是将选出的各种课程要素在不同学习阶段予以重复, 是 “广度”范围的课程要素在不同时段的重复叙述。
10、学术性: 是指作为组织起来的知识领域及相应的探究方法的学术最有利于教 学,也最有教学的价值。
11、专门性: 是指专门化的课程更有利于体现各个学术领域的内在逻辑。
12、结构性: 是指任何学术都是结构化的,学术中心课程即结构课程。
13、教育目的 :是指一定社会培养人的总要求,是根据不同社会的政治、经济、 文化、科学、 技术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定确定的, 它反映一定社 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 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 也是制定教育目标、 确 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
16、教学目标 :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 据,是师生在学科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标准。
17、领悟: 是指学生能以课文中的知识为依据,说出正确的行为方式。
18、模仿: 指学生能依据一定的行为规范,进行模仿或操作,并达到正确。
19、习惯: 指学生经过反复练习,能按正确的行为规则在相应的情景中,自觉、 独立地行动,并达到正确。
28、课程资源的生命载体: 是指掌握了课程素材,具有教育教学素养的教师、教 育管理者和学科专家、 课程专家等研究人员以及能够提供课程素材的学生、 家长 和其他社会人士。
29、课程资源的非生命载体: 是指素材性课程资源所依存的非生命物化形式, 主 要表现为各种各样课程教学材料的实物形式, 如课程计划、 课程标准、课程指南、 教学用书、参考资料、学习辅导材料等纸质印刷品和电子音像制品。
14、培养目标 :是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要求, 是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和自 己学校的性质及任务, 对培养对象提出的特定要求。 教育目的是整个国家各级各 类学校必须遵循的统一的质量要求;培养目标则是某级或某类学校的具体要求, 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15、课程目标 :是对特定教育活动和教育阶段课程进行的价值和任务的界定, 是 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学和学习。
2、狭义的课程: 是指学科或活动的总和,是指教学计划、教学进程或是教学内 容的组织的某一方面。
3、课程目标: 就是通过课程希望学生发生的预期变化,具有一种教育构想和蓝 图的功能。
4、课程内容: 就是为实现教育目标、达成学生预期变化而组织起来的教学与学 习的内容和经验。在狭义的课程概念中主要指学科与活动的知识体系和经验内 容,在广义的课程概念中泛指学校指导下获得的全部经验, 包括书本知识与社会 生活体验, 符号性的间接经验与非符号性的直接经验, 是学校建立起来有潜力的 人类经验。
22、普遍性: 是指这种标准适用于基础教育阶段就学的所有学生, 适用于我国范 围内、基础教育阶段内的所有开设这门课程的学校。
23、强制性: 是指执行义务教育阶段的国家课程标准, 必须到达课程标准所规定 的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
23、课程标准的框架: 是指同一套课Baidu Nhomakorabea标准的具体格式, 这主要是规范一个国家 或地方的各个领域或各门课程在学生学习结果方面的陈述方式。
7、教学大纲: 是教学计划的明确化、具体化、操作化,即将教学计划中的每门 学科,以纲要的形式规定教学目的、教学任务、知识范围教学重点与难点、顺序 或结构,并对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提出原则要求。
8、广义的教学: 是指人们在生活中通过学习获得一定的经验,引起行为的变化 的一种教育活动。
9、狭义的教学: 是指在教师指导下的以传授和学习知识技能为主要内容,并通 过知识技能的传授和学习, 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个领域以及身心方面都得到发 展的一种双边活动。
5、课程方式: 就是为传递课程内容所进行的组织和设计。在狭义课程概念中主 要指教学计划,教学进程、顺序、阶段,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等;在广义课程概 念中还包括学习计划、学习方式、学习过程、学习方法。
6、课程评价: 即是否实现课程目标、达成学生预期变化所进行的价值判断及其 判断方式。在狭义的课程概念中主要是指对学科知识掌握的情况或称基础性学力 所进行的价值判断, 在广义课程概念中主要指对学生素养形成或称发展性学力所 进行的价值判断。
20、表现性目标: 是指学生在具体的教育情境和教育活动中的个性化的表现, 旨 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强调个性化, 它指明教学的情境, 学生将要从事的活动或 要处理的问题, 但不规定学生将从中学到什么, 表现性目标指明将要进行的教学 事件或活动。
21、统一性: 是指国家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 是一种对未来公 民素质的统一要求。
24、课程内容: 是指各门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 方式,是一定的知识、技能技巧、思想、观点、信念、言语、行为、习惯的总和。
25、广义的课程资源 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
26、狭义的课程资源: 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
27、课程资源的载体主要: 指素材性课程资源所依存的物化形式, 可以分为生命 载体和非生命载体。
河北省课程与教学论考试题 ---- 名词解释 1
(2008-11-11 14:44:50) 转载 标签:
名词解释 1
教育
1、广义的课程: 是指学校教育中为学生提供和重建的人类知识和经验的总和, 其内涵包括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 其外延不仅包括显性的课程计划、科目、活动,也包括隐性的教师影响、师生关 系、校园文化等;不仅包括预期的目标、教学和学习,也包括非预期的目标、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