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87632U】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导热结构胶灌封结构及动力电池【专利】

合集下载

【CN209389072U】一种可检测内温的锂离子方形动力电池端盖【专利】

【CN209389072U】一种可检测内温的锂离子方形动力电池端盖【专利】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参照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检测内温的锂离子方形动力电池端盖,包括 端板1,端板1依次设有正极柱4、注液孔5、防爆阀6、负极柱7,端板1上位于正极柱4与注液孔 5之间位置开设有测温孔2,测温孔2内侧连接有伸入电池内部的测温套筒3,测温套筒3内设 有热电偶。 [0016] 本实施例中,测温套筒3包括金属内管31,热电偶设置金属内管31内,金属内管31 外部涂覆有绝缘层32,绝缘层32采用绝缘陶瓷制成。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套筒3内层使用金属材质,便于导 热,测温套筒3外层涂绝缘陶瓷,防止测温套筒3因接触负极片短路。 [0017] 本实施例中,为避免占据电芯空间,测温套筒3内径为0 .2-2mm,测温套筒3呈L型且 测温套筒3向正极柱4一侧弯折。 [0018] 本实用新型在传统锂离子端盖的端板1增设测温孔2,测温孔2焊接测温套筒3,热 电偶温度探头经测温套筒3伸至电池内部,可直接测量获得电池内部温度。通过本实用新型 可实时监 测电 池内部温度变化情况 ,增强电 源管理 系统电 池温 度信息的 可靠性与即时性 , 延长电池使用寿命;对于及时反馈电池热失控状态,增强电源安全性。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 新颖、制作方法简单、经济实用、适合机械化批量生产等特点,可直接测量电池内部温度,大 大提高了电池的安全系数,是一种经济、实用、安全的新型方形锂离子动力电池端盖结构。 [0019]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 局限 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 员在本实 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 ,根据本实 用 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围之内。
1/2 页
一种可检测内温的锂离子方形动力电池端盖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检测内温的锂离子方形动 力电池端盖。

【CN209487624U】一种下盖贴电池隔离片用的治具【专利】

【CN209487624U】一种下盖贴电池隔离片用的治具【专利】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下盖贴电池隔离片用的治具。
背景技术 [0002] 电池指盛有电解质溶液和金属电极以产生电流的杯、槽或其他容器或复合容器的 部分空间,能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具有正极、负极之分。随着科技的进步,电池泛指 能 产生电 能的 小型装置。如太阳能电 池。电 池的性能参数主要有电 动势、容量、比 能量和电 阻。利用电池作为能量来源,可以得到具有稳定电压,稳定电流,长时间稳定供电 ,受外界影 响很小的电 流 ,并且电 池结构简单 ,携带方便 ,充放电 操作简便易行 ,不受外界气候 和温度 的影响,性能稳定可靠,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发挥有很大作用。 [0003] 治具是一个木工、铁工、钳工、机械、电控以及其他一些手工艺品的大类工具,主要 是作为协助控制位置或动作的一种工具。 [0004] 在电池的加工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电池的下盖粘贴隔离片,来保证电池的使用寿 命。但是现有的电 池隔离片的 粘贴方法主要使通过人工方式逐片贴合 ,这 种贴合方式不仅 存在贴合精度较大,还使贴合的工作附图3页
CN 209487624 U
CN 209487624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1 .一种下盖贴电池隔离片用的治具,包括底座(1) ,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部固 定连接有齿轮箱(2) ,所述齿轮箱(2)内壁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3) ,所述第一轴承 (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转轴(4) ,所述转轴(4)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齿轮 (5) ,所述转轴(4)活动 连接在齿轮箱(2)的内部,所述转轴(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6) ,所述底座(1)的内部分 别活动连接有第一滑块(7) 和第二滑块(8) ,所述底座(1)内壁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 (9) ,所述固定板(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10) ,所述复位弹簧(10)的一端固定连接 有定位板(11) ,所述定位板(11)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定位板(11)分别活动连接在第一滑 块 (7) 和第二滑块 (8) 的 侧面 ,所述第一滑块 (7) 和第二滑块 (8) 的 侧面均固定连接有齿条 (12) ,所述齿条(12)与齿轮(5)啮合,所述齿条(12)活动连接齿轮箱(2)的内部,所述底座 (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架(13) ,所述第一滑块(7)和第二滑块(8)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调 节箱(14) ,所述调节箱(1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15) ,所述第二轴承(15)的内壁固 定连接有螺纹杆(16) ,所述螺纹杆(16)活动连接在调节箱(14)的内部,所述螺纹杆(16)的 外壁活动连接有夹板(17) ,所述夹板(17)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夹板(17)的侧面分别固定 连接有缓冲套(18)和缓冲杆(19) ,所述缓冲套(18)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20) ,所述 支架(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21) ,所述螺纹杆(16)的外壁活动连接在顶板(21)的内 部,所述螺纹杆(1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控制板(22)。

【CN209822707U】一种乘用车动力电池外形结构【专利】

【CN209822707U】一种乘用车动力电池外形结构【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0409745.1(22)申请日 2019.03.28(73)专利权人 武汉格罗夫氢能汽车有限公司地址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未来三路以东、科技五路以南产业孵化基地一期13号楼1层101室(72)发明人 李开寒 郝义国 (74)专利代理机构 武汉知产时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38代理人 方琳(51)Int.Cl.H01M 2/10(2006.01)H01M 2/20(2006.01)(54)实用新型名称一种乘用车动力电池外形结构(57)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乘用车动力电池外形结构,包括箱体盖板和箱体,所述箱体的表面焊接有安装支架,且安装支架的下方安置有防爆阀,所述防爆阀的下方设置有高压放电正极,且高压放电正极的下方设置有高压放电负极,所述箱体盖板的表面四周镶嵌有盖板固定螺丝,且箱体盖板位于箱体的上方,所述箱体的右侧安装有手动维修开关,且手动维修开关的上方安置有低压调试接口。

该乘用车动力电池外形结构设有箱体,箱体是动力电池的主体结构,用于封装动力电池电芯和其他高压器件,箱体为凸字型,避开了整车其他部件,充分利用了整车空间,电池箱体高压接插件在左侧,低压接插件在右侧,确保了整车高压线束全部从左侧布置,低压线束从右侧布置。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4页CN 209822707 U 2019.12.20C N 209822707U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209822707 U1.一种乘用车动力电池外形结构,包括箱体盖板(5)和箱体(1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1)的表面焊接有安装支架(1),且安装支架(1)的下方安置有防爆阀(2),所述防爆阀(2)的下方设置有高压放电正极(3),且高压放电正极(3)的下方设置有高压放电负极(4),所述箱体盖板(5)的表面四周镶嵌有盖板固定螺丝(10),且箱体盖板(5)位于箱体(11)的上方,所述箱体(11)的右侧安装有手动维修开关(6),且手动维修开关(6)的上方安置有低压调试接口(7),所述低压调试接口(7)的右侧设置有整车通讯接口(8),所述整车通讯接口(8)的上方安装有搭铁点(9)。

【CN209200040U】一种模块化的电池模组【专利】

【CN209200040U】一种模块化的电池模组【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6页
CN 209200040 U
CN 209200040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1 .一种模块化的电池模组,包括端板(1)、侧板(2)、盖板(3)和底板(4)形成的腔体结 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腔体结构内设有若干个电芯(5) ,相邻两个所述电芯(5)之间通过中 间支架 (6) 可拆式连接 ,位于两端的所述电 芯 (5) 通过端部支架 (7) 与所述端板 (1) 相连接 , 且所述盖板(3)由若干个盖板单元(31)可拆卸式拼装而成。
( 19 )中华人民 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 12 )实 用新型专利
(21)申请号 201920148647 .7
(22)申请日 2019 .01 .28
(73)专利权人 四川凯迈新能源有限公司 地址 641400 四川省成都市简州新城石养 路2号
(72)发明人 曹文强 黄逸平 金东园 张璐
(74)专利代理机构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代理人 林秋雅
说 明 书
1/3 页
一种模块化的电池模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能源电 动汽车的电池模组 ,特别是一种模块化的电池模 组。
背景技术 [0002] 新能源电动汽车是指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汽车。 发展新能源电动汽车是降低汽车燃料消耗量,缓解燃油供求矛盾,减少尾气排放,改善大气 环境,促进汽车产业技术进步和优化升级的重要举措。 [0003] 车载的电池模组是新能源电动汽车最关键的部件,目前新能源电动车的各个厂家 的车型不同 ,对电 池模组的外形尺寸要求也不同 ,电 池厂家需要根据不同车型进行单独设 计,电池模组结构复杂,设计工作量大,电池厂家往往不能及时、高效地满足客户需求。

【CN209487583U】一种高效的胶体储能电池隔板【专利】

【CN209487583U】一种高效的胶体储能电池隔板【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0431445.3(22)申请日 2019.04.01(73)专利权人 海志电源技术(赣州)有限公司地址 341600 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信丰大唐工业园(72)发明人 刘兴盛 陈志荣 谢海燕 (51)Int.Cl.H01M 2/16(2006.01)(54)实用新型名称一种高效的胶体储能电池隔板(57)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的胶体储能电池隔板,包括边框、基层和增强层,所述边框为耐酸塑料边框,所述基层为一张软质隔板,所述增强层包括多块条形硬质隔板;所述软质隔板呈S型折叠,且相邻折叠层的端部依次错开一段间距;所述条形硬质隔板依次夹设在每层折叠层中,且相邻的条形硬质隔板的端部依次搭接;所述基层和增强层的边沿嵌设在边框中。

本方案的电池隔板是采用软质隔板(超细玻璃纤维布)和条形硬质隔板(PVC隔板)的复合结构,可以解决传统玻璃纤维隔板易发生断裂、冲溃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3页CN 209487583 U 2019.10.11C N 209487583U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209487583 U1.一种高效的胶体储能电池隔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边框、基层和增强层,所述边框为耐酸塑料边框,所述基层为一张软质隔板,所述增强层包括多块条形硬质隔板;所述软质隔板呈S型折叠,且相邻折叠层的端部依次错开一段间距;所述条形硬质隔板依次夹设在每层折叠层中,且相邻的条形硬质隔板的端部依次搭接;所述基层和增强层的边沿嵌设在边框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的胶体储能电池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隔板为超细玻璃纤维布,厚度为0.2-0.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的胶体储能电池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硬质隔板为条形PVC隔板,厚度为0.5-1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的胶体储能电池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硬质隔板的宽度为边框总宽度的1/10-1/20。

【CN209730098U】一种散热均衡的电池模组【专利】

【CN209730098U】一种散热均衡的电池模组【专利】

3
CN 209730098 U
说 明 书
2/2 页
模组单元1包括电芯支架11和固定在所述电芯支架11上的电芯12,所述电芯12与所述外壳 散热板2之间填充有导热灌封胶3。 [0018] 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电芯12位于所述外壳散热板2的正面,所述外壳散热板2的 背面设有多条均匀分布的散热翅片21。 [0019] 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电芯12的底部与所述外壳散热板2之间设有填充导热灌封 胶3的填充间隙。 [0020] 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填充间隙为3毫米。 [0021] 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电芯12的底面与所述外壳散热板2平行设置,有利于散热均 衡。 [0022] 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电芯支架11包括顶部支架111和底部支架112,所述电芯12 的 顶部固定在所述顶部支架111上 ,所述电 芯12的 底部贯穿所述底部支架112 ,可避免底部 支架112影响到电芯12与外壳散热板2的热量传递,有利于提高散热效果,有利于散热均衡。 [0023]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散热均衡的电池模组,可以由两个模组单元1串联而成,模 组单元1侧面的电芯12分别与左右两块对称设置的外壳散热板2靠近,预留3mm装配和安全 距离 用于填充导热灌封胶3 ,外壳散热板2设计有众多散热翅片21 ,增加散热翅片21与空气 的接触面积,两个模组单元1的电芯12产生的热量由电芯钢壳传递给导热灌封胶3,然后通 过导热灌封胶3传递到外壳散热板2上面 ,通过外壳散热板2上面的 众多散热翅片21进行快 速散热,这样的结构设计,能快速的降低电芯12的温度,而且温差小(在室内温度的前提下, 本实用新型的温差在2-3度,温差比改进前的3-5度小),散热均衡,最终散热和热均衡效果 极好。 [0024]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 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 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 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N209447990U】一种用于电池模组的冷却结构和电池模组【专利】

【CN209447990U】一种用于电池模组的冷却结构和电池模组【专利】
(74)专利代理机构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41119
代理人 胡伟华
(51)Int .Cl . H01M 10/613(2014 .01) H01M 10/625(2014 .01) H01M 10/6557(2014 .01) H01M 10/659(2014 .01)
(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用于电池模组的冷却结构和电池模组
( 19 )中华人民 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 12 )实 用新型专利
(21)申请号 201920013851 .8
(22)申请日 2019 .01 .04
(73)专利权人 河南森源重工有限公司 地址 461500 河南省许昌市长葛市魏武路 16号
(72)发明人 秦哲 古伟鹏 牛晓钦 Nhomakorabea娟娟 闫凯 张泽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池模组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为横截面沿 电池单体高度方向延伸的带状扁管,该带状扁管的两竖直侧面均与带状扁管所接触的电池 单体表面相切。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电池模组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包括 金属管道和附在该金属管道外的绝缘层。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电池模组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管道为毛细 铜管,所述绝缘层为涂覆在毛细铜管外表面的绝缘漆层。
(10)授权公告号 CN 209447990 U (45)授权公告日 2019.09.27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2页
CN 209447990 U
CN 209447990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1 .一种用于电池模组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布置在电池单体之间、沿电池 单体排布方向 延伸的管体 ,该管体由 用于吸收电 池单体热量的 相变材料 制成 ,在所述管体 内嵌设有沿管体长度方向延伸的至少两个用于通入冷却液为所述管体散热的散热管,所述 散热管沿电池单体的高度方向排布而构成所述管体的支承骨架,构成所述管体的相变材料 包括围绕包裹在散热管外壁面的部分和填充于相邻散热管之间的部分。

【CN209730037U】一种软包动力电池模组的软连接构件【专利】

【CN209730037U】一种软包动力电池模组的软连接构件【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0673498.6(22)申请日 2019.05.13(73)专利权人 东莞理工学院地址 523808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大学路1号东莞理工学院电子工程学院(72)发明人 刘华珠 林盛鑫 廖春萍 喻世民 (74)专利代理机构 石家庄德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29代理人 齐军彩 杨瑞龙(51)Int.Cl.H01M 2/20(2006.01)(54)实用新型名称一种软包动力电池模组的软连接构件(57)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软包动力电池模组的软连接构件,包括连接件、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所述连接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接头,所述第一接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接头,所述第二接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端均对称设置有通孔;该软包动力电池模组的软连接构件,通过在连接内芯的外侧设置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第二保护层采用厚度为0.1mm的铜镍复合材料,且第二保护层与连接内芯压合而成,增加了连接件的强度,第一保护层由钢结构、加强筋和加强条组成米字型结构,进一步增加了连接件的强度、稳定性和耐用性,延长了连接件的使用寿命,节约了成本。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CN 209730037 U 2019.12.03C N 209730037U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209730037 U1.一种软包动力电池模组的软连接构件,包括连接件(1)、第一接头(2)和第二接头(3),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接头(2),所述第一接头(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4),所述连接件(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接头(3),所述第二接头(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5),所述第一连接板(4)和所述第二连接板(5)的一端均对称设置有通孔(6),所述连接件(1)的内部固定设置有连接内芯(9),所述连接内芯(9)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保护层(8),所述第二保护层(8)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保护层(7),所述第一保护层(7)由若干个钢结构(10)固定连接组成,所述钢结构(10)的两端固定交叉连接有加强筋(11),所述钢结构(10)的一侧焊接有加强条(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0569184.1
(22)申请日 2019.04.24
(73)专利权人 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
地址 300380 天津市西青区中北镇汽车工
业区开源路11号
(72)发明人 张志奇 张福增 陈保国 
(74)专利代理机构 太原倍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14111
代理人 张宏
(51)Int.Cl.
H01M 10/0525(2010.01)
H01M 10/058(2010.01)
H01M 2/06(2006.01)
H01M 2/08(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导热结构胶灌封结构及
动力电池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导热结
构胶灌封结构,包括铜排支架,铜排支架腔体内
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灌注导热胶的灌胶流道,灌
胶流道入口设置于铜排支架顶部,灌胶流道的一
侧或两侧设置汇流铜排安装腔,灌胶流道底部与
汇流铜排安装腔底部相通。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铜
排支架上集成设计了灌胶流道,减少了灌胶模组
中胶的重量,提升模组成组效率,提升产品能量
密度。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CN 209487632 U 2019.10.11
C N 209487632
U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209487632 U
1.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导热结构胶灌封结构,包括铜排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排支架腔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灌注导热胶的灌胶流道,所述灌胶流道入口设置于铜排支架顶部,灌胶流道的一侧或两侧设置汇流铜排安装腔,灌胶流道底部与所述汇流铜排安装腔底部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模组导热结构胶灌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汇流铜排、采样端子、采样线束分别与铜排支架通过卡口结构预固定,采样端子分别于汇流铜排和采样线束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模组导热结构胶灌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灌胶流道底部设置有第一卡槽,与采样端子连接的采样线束通过第一卡槽后汇合于灌胶流道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模组导热结构胶灌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灌胶流道顶部一侧开有穿出并固定汇合后的采样线束的第二卡槽,第二卡槽外侧铜排支架上固定所述采样线束的输出端子。

5.一种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动力电池模组导热结构胶灌封结构。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