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阅读现状及对策
大学生课外阅读情况报告

大学生课外阅读情况报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阅读已经成为大学生提升自身素质、拓宽知识视野的重要途径。
课外阅读不仅能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更能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然而,当前大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并不乐观,本文将围绕大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一、课外阅读的现状1. 阅读量不足在快速的生活节奏和繁重的学业压力下,大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受到严重挤压。
据一项针对全国高校的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大学生每周课外阅读时间不足3小时。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发达国家的大学生每周课外阅读时间普遍超过8小时。
这种差距反映了我国大学生在阅读量上的明显不足。
2. 阅读内容单一大学生在课外阅读时,往往更倾向于选择与专业相关的书籍。
例如,某理工大学的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专业书籍的比例高达60%。
这种偏重专业书籍的阅读习惯,虽然有助于专业知识的学习,但同时也限制了学生的知识广度和深度。
3. 阅读方式多样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使得大学生的阅读方式更加多样化。
电子书、网络文章、社交媒体等成为新的阅读渠道。
以某高校为例,超过80%的学生表示,他们经常通过网络阅读获取信息。
然而,这种碎片化的阅读方式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如阅读深度不足、注意力分散等。
二、原因分析1. 课业压力大学生面临的课业压力是导致课外阅读量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
某知名大学的学生平均每天需要完成12节课程,课业负担沉重,留给课外阅读的时间自然有限。
2. 阅读氛围缺失在某些高校,由于缺乏固定的阅读场所和活动,学生之间的阅读交流几乎为零。
例如,某学院的学生反映,校园内缺乏阅读氛围,使得他们很难静下心来阅读。
3. 缺乏阅读指导在缺乏专业指导的情况下,大学生往往难以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
一名大一新生在选择阅读书籍时,由于缺乏指导,选择了与专业无关且难度较大的书籍,导致阅读体验不佳,打击了阅读兴趣。
三、改进建议1. 提高阅读地位高校应提高阅读在校园文化中的地位,通过设立阅读节、举办阅读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新时代下我国大学生阅读的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

新时代下我国大学生阅读的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摘要:在互联网日益发达的今天,不论是纸质阅读还是电子阅读,应认识到其阅读的本质不变。
大学生是新时代青年,阅读对大学生群体的塑造有利于引领全社会的“阅读热”,他们的思想境界与修养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与国家的兴旺。
如今,互联网在向我们传递信息盛宴的同时,也让我们渐失对阅读的兴趣。
经过实践调研,我国大学生阅读在互联网背景下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容易受网络信息的干扰导致阅读注意力不集中、阅读没有树立正确的观念、缺乏阅读兴趣等。
针对这些问题,本论文认为,首先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动机,其次学校和社会也需要为大学生提供优质的阅读平台。
关键词:大学生阅读;互联网;阅读动机;存在问题;解决策略一、新时代下我国大学生阅读的现状及目的(一)我国大学生阅读的现状什么是阅读?为什么阅读?听到这样的问题,我们能想到中国古代的文人对于阅读重要性的部分理解:“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以及欧阳脩《欧阳文忠公文集》中的“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阅读是通过文字和图片等方法来实现信息的获取和认识世界的过程。
对古人来说,为了什么而读书?显而易见,古人为了功名而读书,为了建功立业、光宗耀祖而读书。
从阅读目的上看,在新时代的今天,大学生阅读仍存在功利性。
他们在繁重的学业压力下为了获取某项特定的技能或知识而阅读、期末考试中取得满意的分数而阅读、以及毕业后的职业规划而阅读。
与此相对,非功利性阅读指不含功利目的的阅读。
所谓非功利性,即伦理上不指向任何主观利益。
非功利性阅读,简单来说则是不为提高专业课知识水平、也与提高工作技能等无关,它更倾向于作为精神世界的满足而进行的阅读活动。
从阅读媒介来看,随着互联网的日益发达,信息变得多样化。
与此同时,技术层面的进步也使得线上阅读也变得便捷、高效。
这使得我国大学生更多的选择线上阅读。
线上阅读和纸质阅读同样具备重要意义,都是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和知识体系构建的重要媒介。
大学生阅读调查报告(通用11篇)

大学生阅读调查报告大学生阅读调查报告(通用11篇)在某一情况或事件需要弄清楚时,我们需要仔细地调查清楚,并将探寻到的规律和经验写进调查报告。
在写之前,要先考虑好内容和结构喔!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学生阅读调查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学生阅读调查报告篇1本次调查涉及大学生的整个课外活动,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课外活动兴趣丰富多彩,范围广泛,种类繁多。
当代大学生最喜欢的课外活动按次序排列分别为:体育运动(49%)、阅读(21%)、文娱活动(12%)、聊天聚会(11%)、逛街旅游(5%)、其他(2%)。
本次调查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范围是书籍、报纸和杂志,调查表明大学生最喜欢的课外活动就是阅读,排序仅次于体育活动,位列第二。
(一)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状况目前大学生最喜欢阅读的课外书籍按次序排列为:文学类(41%),社会政治法制类(23%)、历史人物类(9%),英语计算机类(7%),经济类(6%),专业辅导类(3%),生活类(2%),科技类(1%),军事类(1%),其他(7%)。
目前大学生最喜欢阅读的报纸分别是《参考消息》(32%),《中国青年报》(17%),《光明日报》(12%),《人民日报》(11%),本专业类报纸(9%),体育类(7%),晚报类(5%),文摘(3%),其他4%。
目前大学生最喜欢阅读的杂志分别是:文摘类的《读者》和《青年文摘》等(38%),青年类的《中国青年》、《大学生》等(21%),专业类(12%),体育、婚姻、家庭、生活类(11%),社会法律类(8%),影视类(5%),其他5%。
(二)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差异从年级看,低年级大学生比较喜欢娱乐性、消遣性的课外读物;高年级大学生比较喜欢知识性、专业性和学术性的课外读物。
例如,低年级大学生最喜欢言情、武侠类小学的人数为24%,而相对高年级只有7%(p0.01)。
高年级大学生阅读与自己专业有关的书籍、报刊的人数为16%,而低年级相对只有4%(p0.01)。
高校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高校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校大学生课外阅读是指大学生在课业之外自愿选择阅读各种书籍、期刊、报纸、文学作品等不同形式的文本的行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高校大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背景介绍中,首先需要介绍高校大学生课外阅读的定义和范围,说明其与课内学习的区别和联系。
可以简要介绍当前社会对高校大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以及课外阅读在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学术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也可分析当前高校大学生课外阅读的普遍现状,如普遍缺乏阅读兴趣、时间不足、阅读能力不足等问题。
可以指出写作本文的目的,即分析高校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为提升大学生课外阅读水平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当前高校大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
通过本研究,旨在帮助高校大学生加强课外阅读的意识和习惯,提高其综合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为其未来的学业和职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通过对高校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和分析,为教育部门和学校提供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推动高校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本研究旨在为高校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成功提供有益参考,为构建学习型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积极贡献。
1.3 意义课外阅读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成绩。
通过广泛阅读不同领域的书籍,大学生们可以扩宽知识面,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课外阅读有助于提高思维能力。
阅读能够开拓思维,增强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批判性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外阅读有助于提升综合素质。
阅读可以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培养人文素养,使大学生更加全面发展。
加强大学生课外阅读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开展调查与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大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对策和建议,促进大学生课外阅读水平的提高,进一步推动大学生全面发展和素质提升。
当前大学生阅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大学生阅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当前大学生阅读存在着阅读时间和数量的下降、功利色彩浓厚、不良阅读心理现象普遍、传统阅读减少等。
养成大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对策是:大学生个人要充分发挥主动性,提高阅读兴趣,调整阅读结构;学校要发挥好图书馆的核心作用,发挥教师的引导教育作用开展相关校园活动,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标签:大学生阅读;存在问题;对策4月23日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定为世界读书日,其目的就是让人们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阅读,是大学生获得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养的重要途径,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关键作用。
正如弗兰西斯·培根所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一、大学生阅读存在的问题信息时代的到来,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尤其是大学生,阅读形式多样化,阅读场所多元化,阅读时间碎片化,阅读目的功利化。
在阅读习惯改变的同时,也突显出许多问题。
1、阅读时间和数量齐下降随着电脑、网络的普及,大学生的阅读时间被上网和娱乐时间大大挤占。
根据2015年CNNIC发布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5年6月30日,我国网民规模达6.68亿;2015年上半年,中国网民周上网时长为25.6小时。
大学生作为网民的主要组成部分,花费在网络的时间越来越长,挤占了越来越多的阅读时间。
与阅读时间下降相对应的是,阅读数量的减少。
另外,部分学生未养成自觉阅读的习惯,加上大学宽松自由的氛围,使得大学生阅读时间和数量都呈现下降趋势。
2、阅读带有功利色彩现代社会竞争日益加剧,知识更新速度飞快,使得学生学习、就业压力增大,阅读的目的性日益增强,实用性成为阅读的首要考虑因素。
因此,考试就业和提高专业技能成为大学生阅读的首要目的,其次才是提高个人素养。
专业书籍的阅读可以帮助巩固课堂学习,扩展知识面,开阔思路,因此,多数大学生把时间用在专业书籍的阅读当中。
高校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高校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教育已经成为大众普遍接受的教育方式。
根据相关调查数据,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已经超过800万,而且随着每年新一批学生的进入,这个数字在不断的增加。
然而,面对舒适的学习环境和优秀的教学设施,大多数大学生却缺乏课外阅读的积极性。
这种现象既不利于个人的成长,也影响了整个社会的发展。
本文旨在通过对高校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进行调查和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能够加强其阅读素养和文化修养。
1.高校大学生课外阅读意识不足调查发现,高校大学生成群对于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部分学生认为,课余时间应该用于娱乐和社交,而非阅读。
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学业繁忙,阅读习惯受到的影响也比较大。
调查显示,大多数高校大学生每年的课外阅读量非常有限。
仅有少数人能够坚持阅读长篇小说、名著或学术论文。
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选择读物也总是以娱乐类为主,而没有更深入的思考或研究。
因此,大多数学生仅仅能够掌握基本阅读技能而已,难以在课业和职场中胜任。
高校大学生阅读环境十分重要,然而调查发现,许多学校图书馆的藏书量不足、阅览室嘈杂等问题,常常会影响学生的阅读效果。
另外,一些大学还存在着各种形式的阅读困难,例如阅读时缺乏耐心、阅读速度过慢等,这也都限制了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质量。
对于高校大学生而言,发展个人课外阅读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学校可以组织阅读活动,例如书展、文艺讲座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并且适时地对阅读进行监督和评估。
另外,教育机构可以将阅读写成人文课程的一部分,引导学生使用闲暇时间积累知识。
2.提高大学生阅读量学校和家长应该共同加强对高校大学生阅读的指导和鼓励,并设立相关奖励和惩罚制度。
通过活动、奖金、学术报告等方式,鼓励学生大量阅读。
同时,高校图书馆等阅读资源应该得到充分运用和完善,提供更好的阅读环境。
阅读能力是提高阅读量和质量的重要保障。
高校可以组织相关的学习活动,例如阅读参考书、阅读策略训练等,通过这些活动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
中医药大学生阅读传统文化经典现状及对策

中医药大学生阅读传统文化经典现状及对策一、传统文化经典的内涵唐代刘知几在《史通?叙事》中记载:“自圣贤述作,是曰经典”。
传统文化经典则是传统文化中的文学精粹,本文出现的传统文化经典则是指以儒、道、佛为主,墨、法、兵等各派为辅的支撑其形成和发展的理论架构。
传统文化经典还指从古至今随着历史推移不断演变的各种思想学说,其重要的历史阶段有: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实学以及近代各种思想学说。
二、传统文化经典对培养中医药大学生人才培养的意义(一)传统文化经典对于培养中医药大学生道德素养的作用医乃仁术,中医学从形成就深受儒家以“仁”为核心观念的影响。
所以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更应该以先辈医学仁家为道德楷模,在医学的道路上继续点亮人性的光辉。
传统文化经典博大精深,更是人文价值的重要载体。
要想真正提升当代中医药大学生的道德素养,必须倡导对经典的阅读。
学生通过阅读传统文化经典著作,能加强文化底蕴,提高思想认识高度,开阔学生的视野和胸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并养成和谐人格,培养优雅气质。
(二)传统文化经典对培养中医药大学生中医思维的作用纵观今往,凡是在某方面取得超凡成就的大家,都是在吸取了许多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思维模式的基础上进行融合渗透,进而在所属的学科中开辟出新天地。
中医学与传统文化的渊源已久,可以说中医学本身就属于传统文化。
中医学的构建是得益于对各学科传统文化知识和思维模式的吸取和借鉴。
中医学的发展需要不断的继承发扬,推陈出新。
要想发展和继承好古老的中医学,就必须深入到传统文化中,从各科的营养文化中探索中医发展的思维模式。
大学生通过长时间阅读传统文化经典著作,切实地感受到先辈的行医之道,深刻发掘医学的魅力,进而使中医药大学生领会到从古到今医学学术发展的脉络。
中医经典是传统文化经典的重要的一个分支,对中医经典的理解和掌握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医的理论水平、中医辩证思维能力和中医临床水平。
高校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高校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高校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及对策研究。
在分析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接着,通过对高校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揭示了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具体包括如何提升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和加强指导。
在结论部分强调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
本文旨在引起高校大学生对课外阅读的重视,促进其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影响因素、对策研究、兴趣提升、指导加强、重要性、未来发展、总结与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校大学生课外阅读是一个重要的课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大学生在课外阅读方面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大学生课外阅读水平普遍偏低,阅读兴趣不高,阅读能力有待提高。
这可能与现代社会信息爆炸、网络娱乐频繁等因素有关。
大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课外阅读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文化素质和竞争力。
研究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以及影响因素,提出有效的对策和措施,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的课题。
本文旨在通过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大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和问题,分析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能够有效促进大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发展,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和素养。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高校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讨有效的对策措施,以提升大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加强对大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
通过本研究,可以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增强他们的文化修养和学习能力。
借助于对高校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和分析,可以为相关教育部门和学校提供参考,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教育政策和措施,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
通过本研究,还可以深入探讨课外阅读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为未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欢迎阅读
1
大学生阅读现状及对策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450015)
关键词:大学生;阅读现状;阅读对策
摘要:阅读是大学生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但大学生在阅读中存
在阅读方式不合理、阅读氛围不浓、受网络影响等现象,为此文章提
出丰富阅读内容、阅读趣味化、阅读偶像化、阅读网络化等对策,改
善大学生的阅读现状。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xx)
04-0110-02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大学生的阅读形式更加多样,阅读观念也
随之改变。阅读是大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渠道,在信息飞速发
展的今天,大学生的阅读目标和阅读行为会受到社会环境及自身心理
等因素的影响。笔者通过研究整理对大学生的阅读现状进行了分析,
获得当代大学生的阅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针对其在阅读中存在的问
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进而提高其阅读质量。
1大学生的阅读现状
1.1阅读态度良好,但阅读方式不合理
大学生都知道读书能提高个人能力、促进个人成长,他们的阅读
态度都比较好,能够肯定阅读的必要性。尽管大学生阅读的内容千差
最新资料欢迎阅读
2
万别,有专业方面的书籍,也有小说休闲类的书籍等,无论是什么样
的书籍,都能使人从中得到一些生活或学习的真理。书籍的好坏对学
生的影响也很大,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教师,对于书籍的选择,学校
应该加以相应的指导[1]。
随着数字多媒体的广泛运用,大学生的阅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
变化,他们把大量的时间都投入到网络、电子书籍等方面的浏览及阅
读,对传统纸质书籍的深度阅读有所下降。互联网已经改变了大学生
的阅读方式及生活方式,然而网络阅读由于其内容良莠不齐,许多不
健康的内容都会对大学生产生负面的影响。
1.2阅读目的明确,但阅读氛围不浓
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在逐渐加快,快速的生活节奏也影响着在校
的大学生,他们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更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笔
者对大学生的阅读现状及阅读目的进行了梳理,发现大学生的阅读氛
围不浓,而且还带有功利性;还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阅读表现出无
所谓的态度。只有少数大学生认为其周围的读书氛围浓厚。阅读时间
及阅读量的多少直接影响阅读的效果,而大多数学生阅读的书籍基本
上都是从学校图书馆获得的。因此,图书馆应加强大学生阅读氛围的
营造,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吸引大学生进入图书馆,引导其爱上阅读。
1.3阅读方式发生改变
随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及网络的普及,电子商务、多媒体教学、
科技情报等都离不开计算机网络,甚至人们每天的沟通交流、休闲娱
最新资料欢迎阅读
3
乐也离不开网络,网络几乎覆盖了社会的每个角落。对大学生而言,
网络更是其学习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网络化阅读的优点有:携
带方便、获取知识速度快、内容量大、范围广、阅读时间和地点不受
限制等。目前,网络阅读的趋势在逐年扩大,但网络阅读书籍的内容
都较为肤浅,缺少思想深度,这不仅会降低大学生的阅读能力,还会
降低其思想深度,不利于其思想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甚至可
能会对自控力差的大学生成为一种负面思维的诱因。因此,高校图书
馆应设立网络阅读方面的学业导师,为大学生的网络阅读提供正确的
指导。
2改善大学生阅读的对策与建议
2.1馆藏资源丰富化
高校图书馆要构建内容丰富、结构合理、载体形式多样的馆藏资
源。首先,高校图书馆要对本校的专业设置、学科发展动态以及学生
的学习阅读情况进行调查和整理,在此基础上制订馆藏资源建设方
案。其次,高校图书馆要把好图书采访质量关,在对本校的学科建设
和发展全面了解的基础上与师生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征求其对
馆藏资源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尽量避免阅读工作的盲目性。再次,高
校图书馆构建馆藏资源应兼顾多学科、多层次的阅读需求,既要考虑
本校现有专业教育和新增专业的需要,同时还要满足学生对新兴、边
缘、交叉学科知识的需求。最后,馆藏资源建设应符合阅读方式网络
化的需要。在新阅读时代,网络阅读率在不断增加。因此,高校图书
馆也应与时俱进,其馆藏以纸质文献为主向多载体文献并行发展,对
最新资料欢迎阅读
4
各种载体形态的文献要兼收并蓄,尤其要关注电子出版物和网络信息
的采集和收藏,逐步实现阅读内容的丰富化[2]。在此基础上,图书
馆可以通过一系列措施培养大学生的阅读习惯,如:开设阅读指导选
修课,师生共同探讨阅读方面的问题和健康有益的书籍;教师也可以
要求大学生在课外阅读相关书籍并要求其写读书笔记、文摘等,以此
逐步提高大学生的阅读量和质量,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构建
自己的阅读体系和知识库。
2.2大学生阅读趣味化
笔者认为,大学生阅读现状不佳与学校的读书氛围不浓和学校没
有采取相应措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关。因此,高校图书馆要将大
学生的阅读爱好转向趣味化,以此来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大學校园
里社团活动蓬勃开展,许多大学生都愿意加入社团,相关调查结果显
示,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课外时间都是在社团里度过的。因此,笔
者认为,改善大学生的阅读现状可以从大学生的角度和兴趣出发,从
增加阅读的趣味性来提高他们的阅读积极性,可以在学校成立“阅读
俱乐部”社团[3]。社团活动可以从大学生的兴趣出发,开展“读书
园地”“读者心得”等活动,激发其读书热情,培养其阅读习惯,使
其多读书、读好书。
2.3大学生阅读偶像化
大多数大学生都有崇拜的偶像,但过度的偶像化会带来负面效
应。大学时期是大学生心理迅速发展并趋向成熟的时期,其在自我意
识发展阶段需要时间去整合所有的混乱与矛盾,在此期间出现的一些
最新资料欢迎阅读
5
不尽如人意的现象也需要社会的理解、尊重与宽容[4]。随着大学生
生理及心理的逐渐成熟,其对涉及自我意识的问题更加关心,因此学
校更需要帮助其培养理性的思维。大学时期是大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
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不仅要有教师的指导,还应该通过大量的阅读来
认识这个世界,也可以通过偶像教育的方式来改善和推荐[5]。一般
来说,来自于身边的偶像更具有影响力、说服力,因此高校图书馆可
以设立“学生百家讲坛”,用大学生身边优秀学生的事迹对其进行鼓
舞。“学生百家讲坛”活动可以定期举行,邀请大学生主持主办,既
能提高大学生的演讲能力又能使其通过演讲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收获。
通过这种方式使大学生相互交流,进而在大学校园里掀起读书热潮,
从而营造校园浓厚的阅读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