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0年高考化学150天全方案之纠错补缺专题07原子结构化学键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课件20200402150
专题七 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2020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分题型强化专练(解析版)

专题七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考试要求】主要考查原子构成,元素、核素、同位素等基本概念,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以及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周期律的内容,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原子结构、元素化学性质三者之间的关系,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等知识。
【高考真题】1.[2019新课标Ⅰ]科学家合成出了一种新化合物(如图所示),其中W、X、Y、Z为同一短周期元素,Z 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X核外电子数的一半。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WZ的水溶液呈碱性B.元素非金属性的顺序为X>Y>ZC.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中强酸D.该新化合物中Y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答案】C【解析】由W、X、Y、Z为同一短周期元素,Z的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X核外电子数的一半可知,Z为Cl、X为Si,由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Y元素化合价为−3价,则Y为P元素;由W的电荷数可知,W为Na元素。
A项、氯化钠为强酸强碱盐,水溶液呈中性,故A错误;B项、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依次增强,则非金属性的强弱顺序为Cl>S>P,故B错误;C项、P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磷酸,磷酸是三元中强酸,故C正确;D项、新化合物中P元素化合价为−3价,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的应用,注意分析题给化合物的结构示意图,利用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和题给信息推断元素为解答关键。
2.[2019新课标Ⅱ]今年是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150周年。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W、X、Y、Z 为短周期主族元素,W与X的最高化合价之和为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半径:W<X B.常温常压下,Y单质为固态C.气态氢化物热稳定性:Z<W D.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碱【答案】D【解析】W、X、Y和Z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依据位置关系可以看出,W的族序数比X多2,因主族元素族序数在数值上等于该元素的最高价(除F与O以外),可设X的族序数为a,则W的族序数为a+2,W与X 的最高化合价之和为8,则有a+(a+2)=8,解得a=3,故X位于第IIIA族,为Al元素;Y为Si元素,Z为P 元素;W为N元素,据此分析作答。
【2020】备考高考化学150天全方案之排查补漏提高专题01物质的组成讲义

(10)石油是混合物,其分馏产品汽油为纯净物()
(11)金属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12)通过化学变化可以直接将水转变为汽油()
(13)石油裂解、煤的干馏、玉米制醇、蛋白质的变性和纳米银粒子的聚集都是化学变化()
(14)室温下,不能将浓硫酸盛放在铁桶中()
(15)NH
4
F水溶液中含有HF,因此NH
4
F溶液不能存放于玻璃试剂瓶中() (16)可燃冰主要是甲烷与水在低温高压下形成的水合物晶体,因此可存在于海底( )
(17)可用蘸浓盐酸的棉棒检验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漏气()
(18)用SO
2
漂白纸浆和草帽辫()
(19)用硫酸清洗锅炉中的水垢()
(20)用Na
2
S作沉淀剂,除去废水中的C u2+和Hg2+()
(21)石英只能用于生产光导纤维()
【答案】(1)×(2)×(3)√(4)×(5)×(6)×(7)√(8)×(9)√(10)×
(11)×(12)×(13)×
(14)×(15)√(16)√(17)√(18)√(19)×(20)√(21)×
1.物质的性质
⎩
⎪
⎪
⎨
⎪
⎪
⎧
物理性质
⎩
⎨
⎧色、态、味
溶解度、熔点、沸点
密度、硬度、导电性
导热性、塑性
化学性质
⎩
⎨
⎧金属性、非金属性
氧化性、还原性
酸性、碱性
稳定性、可燃性
Cl。
2020备考高考化学150天全方案之纠错补缺专题16常见的烃学案含解析-精装版

教学资料范本2020备考高考化学150天全方案之纠错补缺专题16常见的烃学案含解析-精装版编辑: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精选】20xx最新备考高考化学150天全方案之纠错补缺专题16常见的烃学案含解析烷烃、烯烃性质常见的易错点1.检验乙烯和甲烷可以使用溴水或者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误认为除去甲烷中的乙烯也能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其实不能,因为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将乙烯氧化为二氧化碳,又会引入新的杂质.2.误认为烯烃、炔烃等与H2的加成反应不是还原反应,有机物和氢气反应既属于加成反应又属于还原反应.3.能使溴水褪色的有机物通常含有或—CHO.【易错典例1】有机物分子CH3—CH===CH—Cl能发生的反应有()①取代反应②加成反应③消去反应④使溴水褪色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⑥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⑦聚合反应A.以上反应均可发生B.只有⑦不能发生C.只有⑥不能发生D.只有②不能发生【答案】C苯及其同系物性质易错点1.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有机物通常含有、—C≡C—、—CHO或苯的同系物.2.苯能与溴发生取代反应,误认为苯与溴水也能发生取代反应,其实不对,苯能萃取溴水中的溴;苯与纯液溴需要在催化剂Fe(FeBr3)作用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3.苯分子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结构.4.分子中含有苯环的烃不一定是苯的同系物.【易错典例2】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有机物使溴水褪色和在催化剂作用下与液溴反应的原理一样B.该有机物的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 xk.wC.该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与浓HNO3发生反应生成的一硝基取代物可能有3种D.1 mol该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最多与4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答案】D不能掌握烃的燃烧规律1.等物质的量的烃完全燃烧耗氧量的比较规律根据烃的燃烧通式:CxHy+(x+)O2―→xCO2+H2O.对于等物质的量的任意烃(CxHy)完全燃烧,耗氧量的多少取决于(x+)的值的大小,该值越大,耗氧量越多.若烃的物质的量相同,则烃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必然相同,因此,耗氧量的多少直接取决于氧气前面的化学计量数. 2.等质量的烃完全燃烧耗氧量的比较规律对于一定质量的任意烃完全燃烧,耗氧量的大小取决于(y/x)的值的大小,该值越大,即含氢量越大,耗氧量越多.3.燃烧前后气体的体积大小变化规律根据烃的燃烧通式为CxHy+(x+)O2―→xCO2+H2O,当气态烃燃烧后,若生成的水为气态(温度高于100 ℃),则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的变化量为ΔV =(x+y/2)-(1+x+y/4)=-1,显然,①y=4时,ΔV=0,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②y>4时,ΔV大于0,反应后气体体积>反应前气体体积;③y<4时,ΔV小于0,反应后气体体积<反应前气体体积.【易错典例3】0.1 mol某烃完全燃烧,将产物通入浓硫酸,增重5.4 g,再通入到NaOH溶液中,增重8.8 g,试确定该烃的分子式.【答案】C2H61.下列有关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互为同系物B.丙烯和苯分子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内C.乙烯和聚乙烯均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有机物M分子式为C6H12O2且能与NaHCO3溶液反应产生CO2,其同分异构体有8种【答案】D【解析】A、同系物要求结构相似,这三种分子含有苯环数目不相同,结构不相似,故A错误;B、丙烯含有甲基,具有甲烷的四面体结构,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内,故B错误;C、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聚乙烯中没有双键,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C错误;D、能与NaHCO3溶液反应产生CO2,则M中含有-COOH,所以M可简写为:C5H11-COOH,则可看作是羧基取代C5H12上的一个氢原子,而C5H12有3种碳链异构,8种不同位置的氢原子,则C5H11-COOH有8种结构,故D正确.故选D.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烯、氯乙烯、聚氯乙烯均能使溴水褪色 x*kwB.间二甲苯只有一种结构,说明苯不是单双键交替的结构C.等物质的量的乙烯和乙醇完全燃烧,乙烯消耗的氧气多D.煤的气化就是把煤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该气体可用来合成液态烃及甲醇等含氧有机物【答案】D点睛:煤的气化是指将煤转化为可以燃烧的气体,比如CO、H2,这是一个化学变化;煤的液化是指将煤转化为可以燃烧的液体,比如甲醇,这也是一个化学变化.注意与水的液化、气化相区别.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煤含有苯和甲苯,可干馏后获得苯和甲苯B.甲烷、乙烯、NH3和苯在工业上都可通过石油裂解得到C.乙醇与乙酸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D.苯和四氯化碳都能萃取溴水中的溴【答案】D【解析】A、煤中不含苯和甲苯,煤干馏后从煤焦油中能分离出来苯和甲苯,选项A错误;B、甲烷在工业上可通过石油分馏得到,而乙烯和苯不是石油的成分,在工业上都可通过石油裂解得到,NH3可通过煤的干馏得到,选项B 错误;C、乙醇与乙酸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选项C错误;D、溴在苯和四氯化碳中溶解度都大于水,且苯和四氯化碳与水都不互溶,故苯和四氯化碳都能萃取溴水中的溴,选项D正确.答案选D.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苯与浓硝酸、浓硫酸共热并保持55- 60℃反应生成二硝基苯B.甲醛和乙醇都可作为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单体C.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生成1,2- 二溴乙烷D.甲苯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主要生成2,4- 二氯甲苯【答案】C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丙烯分子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上B.向溴水中分别通入乙烯加入苯,都能观察到溴水褪色现象,但原因不同C.C4H4只有和CHC—CH=CH2两种同分异构体D.芳香烃和的一氯代物都只有2种【答案】B【解析】A项,丙烯结构简式为CH3-CH=CH2,甲基上至少有一个氢原子和其它原子不共面,故A错误;B项,乙烯因与Br2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苯使溴水褪色是因为发生了萃取,二者都能使溴水褪色,但原因不同,故B正确;C项,C4H4的同分异构体除了有和CHC—CH=CH2外,还可以是,故C 错误;D项,中苯环上的4个H原子是等效的,两个甲基上的6个H原子是等效的,所以一氯代物有2种,中苯环上有2种等效氢,甲基上有1种等效氢,所以一氯代物有3种,分别为、、,故D错误.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某有机物燃烧只生成CO2和H2O,且二者物质的量相等,则此有机物的组成为CnH2nB.质量相同的两种有机物完全且充分燃烧产生等量的二氧化碳,则这两种有机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一定相同C.某气态烃CxHy与足量O2恰好完全反应,如果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温度>100℃),则y=4;若体积减少,则y<4;否则y>4D.等质量的烃CxHy完全燃烧耗氧量的多少取决于y/x的值的大小,y/x的值越大,耗氧量越多【答案】A7.草酸是基本有机合成原料,广泛用于医药、冶金和化工等部门.某校课外小组的同学拟利用乙炔合成H2C2O4·2H2O.回答下列问题:(1)甲组的同学拟用电石(主要成分CaC2,含CaS和Ca3P2等杂质)制取C2H2[反应方程式为CaC2 +2H2O=Ca(OH)2 +C2H2(g) △H<0,该反应剧烈],实验装置如下:①装置A中,为减小产生乙炔的速率,除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举一例).②装置A中,Ca3P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B中,NaClO被还原为氯化钠,反应过程中还有极少量Cl2生成.写出H2S被NaClO溶液氧化为硫酸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装罝C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乙组的同学拟用甲组制取的乙炔与浓硝酸在Hg(NO3)2催化下反应,并经结晶和重结晶得H2C2O4·2H2O.制备装置如下:①装置D中多孔球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装置D生成H2C2O4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丙组的同学拟设计实验证明草酸具有还原性.简单的实验方案为_____________.【答案】缓慢滴加饱和食盐水(或将烧瓶放在冰水中)Ca3P2+6H2O===3Ca(OH)2 +PH3↑ H2S+4ClO- ===SO42- +4Cl- +2H+ 吸收Cl2等酸性气体增大乙炔气体与硝酸的接触面防止倒吸取少量草酸溶液于试管中,滴入KMnO4溶液,溶液紫色褪去3222322422g(NO)C H+8HNO H C O+8NO+4H O2070CH-︒故在D和F之间的装置E作安全瓶.②根据已知和如图所示,反应物为C2H2和HNO3,生成物为NO2和H2C2O4,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及原子守恒,装置D生成H2C2O4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2+8HNO3H2C2O4+8NO2+4H2O.xk-w(3)要证明草酸具有还原性,可选择氧化剂与之反应,例如:利用FeCl3溶液或高锰酸钾溶液与草酸溶液反应,观察颜色变化.点睛:本题是以草酸的制备为背景,考查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的一般过程.气体的制取装置一般由发生、净化、收集、尾气处理等几部分组成,要根据具体实验情况分析各装置的作用,沿气流方向理清思路,同时要明确实验目的、掌握相关物质的性质、运用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原理分析所发生的化学变化,如题中乙炔和硝酸制取草酸的反应,从分析反应物、产物到配平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既要结合实验装置流程图,又要运用得失电子守恒、原子守恒等守恒关系.8.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以A为原料可获得多种有机物,其相互转化关系如图.己知B有刺激性气味.是一种常见的室内空气污染物,烃D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16g • L-1,B、E能发生银镜反应,G为有浓郁香味,不易溶于水的油状液体.请回答:(1)有机物F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B→C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3)写出有机物A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A.有机物B和E互为同分异构体B.有机物D、E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且反应类型相同C.有机物G在碱性条件下可完全水解,该反应称为皂化反应D.有机物C、F、G可用饱和Na2CO3溶液鉴别E.等质量的B和F完全燃烧消耗相同量的氧气【答案】羧基加成反应(还原反应) CH4 +O2 HCHO+H2O BDE【解析】A是天然气主要成分,则A为CH4;B有刺激性气味,是常见的室内空气污染物,且能发生银镜反应,则B为HCHO;B与H2加成得到C,则C为CH3OH;烃D在标况下密度为1.16g • L-1,则D的摩尔质量为1.16g • L-1×22.4L/mol=26g/mol,则D为C2H2;C2H2能和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E,E 能发生银镜反应,即有醛基,所以E为CH3CHO;E被氧化为F,则F为CH3COOH;C和F在浓硫酸作用下反应生成浓郁香味的G,则发生了酯化反应,G为CH3COOCH3.(1)根据上述分析F为CH3COOH,F中的官能团为羧基;故答案为:羧基;(2)B→C的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故答案为:BDE.。
2020备考高考化学150天全方案之纠错补缺专题02物质的量学案含解析

【2019最新】精选备考高考化学150天全方案之纠错补缺专题02物质的量学案含解析一、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等概念的易错点1.使用mol作单位时,易忽略指出微粒的名称或写出化学式。
例如:“1 mol H2”、“1 mol H+”不能写成“1 mol氢”。
2.看到22.4 L即误认为是1 mol,忽略“22.4 L/mol”的使用条件和物质状态要求。
例如:标准状况指的是0 ℃、1.01×105 Pa,题目中常以常温常压(25 ℃、1.01×105 Pa)、标准状况下为非气态物质(如SO3、苯等)设置陷阱。
3.(1)在运用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进行相关计算时,要注意区别它们的单位,依次为mol、mol-1、g·mol-1,在书写时,一定要带着单位,否则就会出错。
(2)摩尔质量只有当以g·mol-1为单位时,在数值上才会与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相等。
【易错典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摩尔是表示物质量的单位,每摩尔物质含有6.02×1023个分子B.2H既可表示2个氢原子,又可表示2 mol氢原子C.1 mol氯含有6.02×1023个微粒D.阿伏加德罗常数数值约等于6.02×1023【答案】D阿伏加德罗常数中易忽略点利用阿伏加德罗常数分析微观对象时,易忽略一些隐含条件。
例如:1 mol Na2O2中的离子数(注意O)、1 mol Cl2参与反应转移的电子数(要考虑Cl2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3 mol H2与1 mol N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需要考虑反应的可逆性)、分析溶液中的离子数(要考虑离子是否发生水解或电离)。
【易错典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 L任何气体都大约含有6.02×1023个分子B.含1 mol氦原子的氦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11.2 LC.常温常压下,11.2 L Cl2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D.标准状况下,11.2 L H2O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答案】A【解析】使用气体摩尔体积一定要看清条件,在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气体的体积均约为22.4 L,A正确;氦气为单原子分子,含1 mol氦原子的氦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应为22.4 L,B错误;C项不是在标准状况下,C错误;在标准状况下,H2O 的状态不是气态,D错误。
高三化学原子结构和化学键专题2020年高考题5道详解及要点提示知识精讲高中化学

高三化学原子结构和化学键专题2020年高考题5道详解及要点提示知识精讲高中化学A. 它是副族元素B.它是第六周期元素C.它的原子核内有63个质子D.它的一种同位素的核内有89个中子1.答案:D解析:(排除法)相对原子质量为152.0,近似认为该元素的平均质量数为152,质子数为63,平均中子数 为89,该元素只存在两种天然同位素,且在自然界它们的含量相近,两种同位素分子的中子数一个比89 多,一个比89少,二者与89的差值的绝对值相等,D 错。
要点1:质量数等于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
要点2:两种同位素原子的质量数与平均值比较,越接近平均数的原子英原子个数百分比(丰度1越大。
144 1502・(广东化学,1, 3分)我国稀上资源丰富。
以下有关稀丄元素g Sm 与62 S 加的讲法正确的选项是 144 150 B. 625/H 与62 的质量数相同 144 150 D. 62 Sm 与62 Sm 的核外电子数和中子数均为62 144解析: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核素称为同位素,具有一左数目质子数和中子数的原子称为核素。
62®" 150 144 150 144 150与62皿质量数不同,B 错:心S 加与62 S 加是不同核素,C 错:gSm 与gS 加的中子数不同,D 错。
要点1:核素(;X ):具有一立数目质子数(Z )和中子数(N=A-Z )的原子称为核素。
要点2:同位素:质子数(左下角Z )相同,质量数(左上角A )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称同位素。
要点3:核素的疑的关系:质量数(左上角A )=质子数(左下角Z ) +中子数(N )。
3・(江苏化学,2, 3分)以下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选项是3. 答案:C【解析】A 项: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应为离子构成,由因此C 广阴离子,必须写出电子式Qci (] : C 项:表示质呈:数为18,质子数为8 的氧原子,因此该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D 项:该结构向武;是邻氯甲苯,因为氯原子和甲基的位置在相 邻的碳原子上,对氯甲苯中的氯原子和甲基的位置应该处于相对位置要点1:熟记1~20号原子的原子结构结构示意图,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与对应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比较最外 层电子数发生了变化,阴离子带几个单位的负电荷,最外层电子数就加上几;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与对应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比较最外层电子数发生了变化阳离子带几个单位的正电荷,最外层电子数就减去几。
易错点02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备战2022年高考化学考试易错题(解析版)

易错点02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易错题【0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①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相同的原子对应元素不一定处于同主族,如He、Be的最外层均有2个电子,前者处于0族,后者处于第IIA族。
②第IA族和0族不是含元素种类最多的族,应是第ⅢB族,共有32种元素。
③第VIII族属于副族,但表示时仍表示“VIII族”;过渡元素包括8个副族,全部是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2个。
易错题【02】周期表的分区分区价层电子排布s区n s1~2p区n s2n p1~6(除He外)d区(n-1)d1~9n s1~2(除钯外)ds区(n-1)d10n s1~2f区(n-2)f0~14(n-1)d0~2n s2易错题【03】电离能和电负性(1)电离能:同周期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的趋势,稀有气体的第一电离能最大,碱金属的第一电离能最小;同主族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
①判断元素金属性的强弱:第一电离能越小,金属越容易失去电子,金属性越强;反之越弱。
②判断元素的化合价(I1、I2……表示各级电离能):如果某元素的I n+1≫I n,则该元素的常见化合价为+n。
例如,钠元素的I2≫I1,故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
③判断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情况:多电子原子中,元素的各级电离能逐级增大,有一定的规律性。
当电离能的变化出现突变时,电子层数就可能发生变化。
④第二、三、四周期中,第IIA族、第V 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比相邻主族元素都大。
(2)电负性:一般来说,同周期元素从左至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变大;同族元素从上至下,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变小。
金属元素的电负性一般小于1.8,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一般大于1.8,而位于非金属三角区边界的“类金属”(如锗、锑等)的电负性则在1.8左右,它们既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
易错题【04】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相对强弱的判断规律元素的性质本质判断的一般依据元素的原子失电子的能与水或酸(非氧化性)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元素金属性力(与失电子的数目无关),原子越容易失去电子,元素金属性越强;反之则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水溶液中单质间的置换反应原电池中的正负极(Mg—Al---NaOH溶液例外)阳离子在电解池中阴极上的放电顺序元素的非金属性元素的原子得电子的能力(与得电子的数目无关),原子越容易得到电子,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反之则弱。
高考化学小题必练7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元素周期律的关系
(新高考)小题必练7: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元素周期律的关系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师每年必考的重点内容,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主要是以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为载体,用物质结构理论,将解释现象、定性推理、规律总结、简单计算相结合。
全方位,多层次地考查写生综合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及知识迁移应用能力。
在选择题中主要考查同位素概念、元素周期表位构性的关系,多涉及原子半径,电离能,电负性,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碱性比较,化学键类型的判断等。
1.【2020年山东卷】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基态X原子的电子总数是其最高能级电子数的2倍,Z可与X形成淡黄色化合物Z2X2,Y、W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一电离能:W〉X>Y>Z B.简单离子的还原性:Y>X>WC.简单离子的半径:W>X>Y>Z D.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Y〉W【答案】C【解析】依据题意给出信息能推断得到X为O元素,Y为F 元素,Z为Na元素,W为Cl元素。
A.同一周期从左向右第一电离能总趋势为逐渐增大,同一主族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故四种元素中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的顺序为F>O>Cl>Na,A错误;B.单质的氧化性越强,简单离子的还原性越弱,O、F、Cl三种元素中F2的氧化性最强O2的氧化性最弱,故简单离子的还原性O2−>Cl−>F−,B错误;C.电子层数越多简单离子半径越大,相同结构的离子,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故四种元素中离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为Cl−>O2−>F−>Na+,C正确;D.F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Cl元素,则形成氢化物后F原子束缚H原子的能力强于Cl原子,在水溶液中HF不容易发生电离,故HCl的酸性强于HF,D错误;故选C。
【点睛】主要抓住元素周期律来解答此题,离子半径大小的比较时,首先核外电子层数的大小,如若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时,再看原子序数的大小,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 2.【2020年天津卷】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用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Z WB W<YC.元素第一电离能:Z〈W D.简单氢化物的沸点:X〈Z【答案】A【解析】四种短周期元素,均可以形成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
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专题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课件
Cl2得到电子的能力比Br2的弱
如N2的电子式错写为N⋮⋮N。
CO2的结构式:O==C==O
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氯和溴属于同一主族,最外层电子数相等,D项错误。
备考要点
1.掌握微粒结构与相互作用力间的关系,能熟练书写微粒的电子式。 2.掌握表示微粒结构及组成的化学用语。 3.掌握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会利用其推断“位—构—性”
4.理清化学键类型与物质类型的对应关系
5.表示物质组成和结构的化学用语 结构示意图
球棍模型 比例模型
电子式
CO2:
结构式
结构简式 分子式或化
学式
乙醇: 对二甲苯:
明矾:KAl(SO4)2·12H2O
6.常考微粒电子式类型 (1)阳离子,如:Na+、Ca2+、
(2)阴离子,如:
、
、
(3)官能团,如:羟基
对点训练
1.氮、磷、砷(As)、锑(Sb)、铋(Bi)、镆(Mc)为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依 次增大的同族元素,则镆(Mc)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第__七__周__期__Ⅴ__A_族__, 已知某种Mc同位素的质量数为288,则其中子数为__1_7_3_。 2.短周期元素aA+、bB2+、cC2-、dD-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 (1)原子序数大小关系: b>a>d>c 。 (2)原子半径大小关系: A>B>C>D 。 (3)离子半径大小关系: C2->D->A+>B2+ 。
解析 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所含氧原子数相等,故电子数相同,B项 正确; 24 g镁、27 g铝的物质的量均为1 mol,1个镁原子和1个铝原子所含的质 子数分别为12、13,故24 g镁与27 g铝中含有的质子数分别为12 mol和13 mol, A项错误; 1个重水分子含有10个中子,1个水分子含有8个中子,1 mol重水与1 mol 水中含有的中子数之比为10∶8(5∶4),C项错误; 1个乙烷分子中含有7对共用电子,而1个乙烯分子中含有6对共用电子, 故1 mol乙烷与1 mol乙烯中,含有的化学键数之比为7∶6,D项错误。
专题03 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2020年高考化学三轮复习纠错全攻略
03.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易错点】1.原子组成及表示(1)有质子的微粒不一定有中子,如1H;有质子的微粒不一定有电子,如H+。
(2)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如F与OH-。
(3)核外电子数相同的微粒,其质子数不一定相同,如Al3+和Na+、F-等,NH+4与OH-等。
(4)任何微粒中,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但质子数与电子数不一定相等,如阴、阳离子中。
(5)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1价阳离子的不一定是金属原子,如氢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H+。
(6)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不一定等于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如F、O等。
(7)形成稳定结构的离子最外层不一定是8个电子,如H+、Li+等。
2.元素与同位素(1)同种元素,可以有若干种不同的核素,即核素种类远大于元素种类。
(2)同位素的研究对象是核素,因此分子之间、离子之间不可能互称为同位素。
(3)一种元素可以有多种核素,也可能只有一种核素,有多少种核素就有多少种原子。
(4)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种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不指具体原子。
(5)不同的核素可能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如11H与31H;也可能具有相同的中子数,如146C与16 8O;也可能具有相同的质量数,如14 6C与14 7N;也可能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均不相同,如11H与12 6C。
(6)同位素原子之间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物理性质不同。
(7)不同核素之间的转化属于核反应,不属于化学反应。
3.元素周期表(1)周期表18个纵行是16个族,第8、9、10纵行为一族。
(2)在描述元素在Ⅷ族时,不要写成ⅧB。
(3)元素周期表中,族序数Ⅷ、Ⅷ是主族和副族的分界线,第一次分界时主族(ⅧA)在副族(ⅧB)之前,第二次分界时副族(ⅧB)在主族(ⅧA)之前。
(4)同周期第ⅧA族和第ⅧA族原子序数的差值可能为1、11、25。
(5)元素周期表中非金属性最强的为氟元素(F),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铯元素(Cs)。
2020-2021高考化学易错题精选-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练习题
2020-2021高考化学易错题精选-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练习题一、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正电子、负质子等都属于反粒子,它们跟普通电子、质子的质量、电荷量均相等,而电性相反。
科学家设想在宇宙的某些部分可能存在完全由反粒子构成的物质—反物质。
1997年年初和年底,欧洲和美国的科研机构先后宣布:他们分别制造出9个和7个反氢原子。
这是人类探索反物质的一大进步。
(1)你推测反氢原子的结构是(____)A.由1个带正电荷的质子与1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B.由1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1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C.由1个不带电子的中子与1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D.由1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1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2)反物质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____)A.H-+OH+ =H2O B.H++OH+ =H2OC.H-+OH- =H2O D.H++OH- =H2O(3)若有反α粒子(α粒子即氦核),它的质量数为_________电荷数为_______。
【答案】B A42【解析】【分析】根据反粒子特征和定义进行解答。
【详解】(1)A.由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的,这是正常氢原子的构成,故A 错误;B.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的,符合反氢原子的构成, 故B正确;C.由一个不带电的中子和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的,不正确,因为反氢原子中电子带正电,故C错误;D.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和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原子不显电性,不能都带负电荷。
故D错误。
答案:B。
(2)酸碱中和反应是H+ +OH-=H2O,根据反物质的定义特征,可知反物质酸碱中和反应为H- +OH+= H2O,所以A符合题意,答案:A;(3)已知a粒子质量数为4,带2个正电荷,因此反a粒子质量数为4, 电荷数为-2。
答案:4;2。
【点睛】根据反粒子的定义:正电子、负质子等都属于反粒子;反粒子的特征:它们跟普通电子、质子的质量、电荷量均相等,而电性相反进行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