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跆拳道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方法
跆拳道的力量素质训练

跆拳道的力量素质训练跆拳道力量素质训练的重要性:1、跆拳道运动是一项力量和全身协调能力综合发展的格斗类项目,队员必须具备一定的力量。
全面发展力量素质直接影响着其它素质的发展,也是提高技术水平和运动成绩的基础。
力量素质训练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上肢力量(1)俯卧撑:俯卧,身体伸直,川两脚尖和两手支撑,在其它部位不触地的情况下,双臂每屈伸一次算·次俯卧撑。
要求屈臂时胸部几乎触地,伸臂时肘关节完全伸直。
两手亦可握拳或十指撑地,以增加练习难度。
训练时每组15~30次,共做5组,每组间歇3分钟。
(2)杠铃屈臂:重量15-]0公斤,每组10次,共做5组,间歇3分钟。
(3)卧推杠铃:重量为本人卧推最大重量的70%每组10次,共做3~5组,间歇3分钟。
2.下肢力量训练方法:(沙袋)〈1〉半蹲:6组×20、重量为体重的70%; 〈2〉负重跳换步:6组×30、重量为25~50Kg; 〈3〉负重登台阶:6组×30、重量为25~50 Kg〈4〉负重高抬腿:6组×30、重量为20~35 Kg;3. 综合力量:〈1〉立卧撑跳:反复每组15~30次做3~5组。
间歇3分钟。
〈2〉收腹跳:反复进行,每15~30一组,做3~5组。
间歇2~3分钟。
〈3〉原地提膝:交替进行。
每组50~80次一组,做5~6组。
间歇3~4分钟。
〈4〉立多级跳:从直立开始,一脚蹬地起跳,另一脚前跨。
反复进行。
4.要求及注意事项:发展力量耐力则采用负荷强度小,重复次数多的练习法。
注:注重发展速度力量和耐力力量。
3、进行力量训练时,要与其他性质练习交替进行、防止肌肉僵化,提高肌肉弹性。
4、大赛前7-10天不能安排极限重量的较大部分肌肉群练习。
5、要求以速度力量为主,相对力量,力量耐力协调发展。
(三)跆拳道的柔韧素质训练跆拳道竞技运动以踢法为主,对腿部和腰髋的柔韧性有极高的要求,这里主要介绍腿髋部和腰部的柔韧性训练方法。
跆拳道的力量训练方法

跆拳道的力量训练方法
跆拳道的力量训练是一项重要的训练内容,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爆发力和攻击力。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跆拳道力量训练方法:
1. 基础训练:跑步、俯卧撑、仰卧起坐等基本训练是跆拳道力量训练的基础,可以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
2. 重量训练:使用自由重量、杠铃和哑铃进行训练,如卧推、深蹲、硬拉等,可以增加肌肉力量和肌肉质量。
3. 爆发力训练:通过快速且高强度的动作训练,如跳跃、冲刺、爆发性驱动等,可以提高爆发力和反应速度。
4. 核心训练:跆拳道需要稳定的核心力量来支撑各种动作,因此核心训练非常重要。
可以进行腹肌、背肌的训练,如平板支撑、仰卧起坐等。
5. 抗阻训练:使用抗阻带、健身球等工具进行训练,可以增加肌肉的稳定性和力量耐力。
6. 灵活性训练:灵活性对于跆拳道非常重要,可以通过瑜伽、拉伸、踢腿等训练增加肌肉的柔韧性和关节的活动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跆拳道的力量训练应该根据个人的能力和训练目标进行合理安排,并由专业教练指导。
另外,力量训练应该结合跆拳道的技术训练,使力量能够更好地应用于实战中。
试析跆拳道运动员力量训练及培养方法

试析跆拳道运动员力量训练及培养方法摘要:随着跆拳道的发展,跆拳道的水平也逐渐提高,为了适应跆拳道的不断发展,当今的跆拳道运动员应该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对跆拳道运动员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技术要求也越来越全面。
根据跆拳道的发展,要注意提高运动员的力量、速度和灵敏度,我们知道力量是一切活动的源泉,是其他素质的基础,也就是说,力量是跆拳道运动员的首要任务,这项任务的成败不仅决定着跆拳道运动员能力提升的速度,也决定着跆拳道运动员未来的成败。
本文对跆拳道运动员力量训练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了跆拳道运动员力量训练方法。
关键词:跆拳道;力量训练;训练方法跆拳道是一种武术,也是现代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之一。
它对身体素质有严格的要求,而力量作为身体素质的基础,在跆拳道比赛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力量训练促进了运动员身体素质的提高,如何培养跆拳道运动员的力量是教练员需要学习和解决的问题。
一、跆拳道运动中力量训练对于运动员的重要性(一)力量素质是运动员掌握运动技巧的基本条件跆拳道的动作非常有力,它的难度系数非常高,需要运动员有力的动作,所以没有力量的支持很难锻炼。
力量素质训练已成为跆拳道运动员素质训练的核心,力量素质是合格跆拳道运动员的基本条件。
(二)力量素质在跆拳道比赛中的重要性为了不断提高竞技水平,运动员必须以提高力量素质为主要目标,在运动场上,每个运动员的精神都非常紧张,每个运动员的中枢神经系统都非常兴奋。
如果两名运动员的能力和水平非常相似,这就是力量素质之间的竞争。
运动员的力量素质越高,越容易获胜,而运动员的力量越强,越愿意受伤[1]。
二、发展力量素质训练的原则(一)渐增阻力原则过度训练会导致肌肉力量的增强,如果阻力不增加,则力不能增加,只有增阻力,才能发展运动员的力量,因此,力量训练必须遵循增阻力的原则。
(二)专门性原则力量训练必须有针对性,以增强某些肌肉的力量。
找一些需要肌肉力量的运动,在做阻力练习时,对肌肉群施加阻力。
如何练习跆拳道的速度和力量

如何练习跆拳道的速度和力量跆拳道学习需要很强的身体素质下面小编将从柔韧、速度、力量三方面进行分析与探讨,希望对跆拳道练习者有所帮助。
跆拳道力量速度训练方法柔韧素质是人体的基本身体素质之一。
它是指人体关节活动的范围大小以及肌肉和韧带的伸展性和弹性。
发展跆拳道运动员的柔韧素质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人体间跨过关节的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性。
跆拳道技术的掌握和发挥柔韧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柔韧性的提高可以加大技术动作的攻击高度(新规则规定,在比赛中,使用腿法技术攻击到对手头部可以得两分),利于肌力和速度的发挥,提高关节的灵活性,增加动作的协调优美感,可获得最佳的机能水平。
并加速动作掌握进程,有利于技术水平的提高。
使技术动作显得轻巧灵活,更加协调和准确。
跆拳道练习者在进行柔韧性练习中,可以缓慢的将肢体移动到一定位置,使肌肉、肌腱、韧带被拉长,让机体有一定的酸、胀、痛的感觉,在该位置或略有超过处停留一定时间(一般停留6—8秒,重复6—8次);也可有节奏的、速度较快的、幅度逐渐加大的多次重复一个拉伸动作的方法,下面介绍一些下肢的柔韧性练习方法。
1、前后劈腿。
可独立前后振压,也可以将腿部垫高,由同伴帮助下压。
2、左右劈腿。
练习者仰卧在垫子上,屈腿或直腿都可以,由同伴扶腿部不断下压。
3、压腿:将脚放在椅子或一定高度上,另一腿站立脚尖朝前,然后正压(勾脚)、侧压、后压。
4、踢腿:原地扶把杆或行进,正踢(勾脚)、侧踢、后踢。
5、摆腿:向内、向外摆腿。
6、控腿:手扶支撑物体,前控、侧控、后控。
7、弓箭步压腿。
8、跪坐压脚面。
9、在特制不同形状的练习器上练习脚腕不同方位的柔韧(特制练习器械见弹跳力部分)10、用脚内侧、外侧、脚跟、脚尖走。
11、负重深蹲,脚跟不离地使脚尽量弯曲。
ITF跆拳道比赛礼仪规则一、选手比赛前检查自己的仪表,穿着国际跆拳道联盟(ITF)标准道服,干净整洁二、入场前向本队指导敬礼,上场后根据场裁指示敬礼,整场比赛结束后向对方指导敬礼三、尊重裁判员,服从裁判员指令,无条件服从裁判员判决,禁止谩骂、追逐、殴打裁判四、尊重对手,不骄不躁,在比赛中不能谩骂对手,不能用动作或表情激怒、侮辱对手;在对手受伤的情况下,不能幸灾乐祸。
跆拳道运动员下肢专项素质训练分析

跆拳道运动员下肢专项素质训练分析跆拳道是一项以肢体技巧为主的综合性格斗运动,要求运动员具备出色的下肢素质,包括爆发力、灵活性和协调性等。
下面将分析跆拳道运动员下肢专项素质训练的内容和方法。
跆拳道运动员需要有出色的爆发力。
爆发力是指在短时间内发挥最大肌肉力量的能力。
在跆拳道运动中,运动员需要迅速腾空,并以强劲的力量进行踢击动作。
为了提高爆发力,可以进行跳跃训练、倒立训练以及弹跳训练等。
通过跳跃训练可以提高腿部肌肉群的爆发力,通过倒立训练可以加强核心肌群的力量,通过弹跳训练可以提高踢击动作的速度和力量。
跆拳道运动员需要具备灵活性。
灵活性是指肌肉和关节在不受阻力的情况下进行运动的能力。
在跆拳道运动中,运动员需要灵活地腾空和完成各种复杂的动作。
为了提高灵活性,可以进行拉伸训练、瑜伽和半空翻等训练。
拉伸训练可以促进肌肉和关节的柔韧性,瑜伽可以提高身体的平衡和柔软性,半空翻可以培养运动员的空间感和身体协调能力。
跆拳道运动员需要有良好的协调性。
协调性是指身体的各个部分能够协调运动的能力。
在跆拳道运动中,上半身和下半身的协调性至关重要,需要通过反应训练和平衡感训练来提高。
可通过意识训练来提高运动员的反应能力,通过单腿站立训练来提高运动员的平衡感。
除了以上三个方面的训练,跆拳道运动员还需要进行力量训练和耐力训练。
力量训练可以增强运动员的肌肉力量,提高踢击的威力;耐力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持久力,延长比赛时间。
跆拳道运动员的下肢专项素质训练需要进行爆发力、灵活性和协调性等多方面的训练。
通过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和有针对性的训练计划,可以提高运动员的下肢素质水平,使其在比赛中发挥出最佳水平。
跆拳道力量训练方法

跆拳道力量训练方法力量素质分为最大力量了、快速力量、力量耐力三种。
A.绝对力量:一般以最大负重量的85%—100%练习,次数:1—3次,组数:6—10组。
B.速度力量:一般以最大负重量的60%—80%练习,次数:5—15次,组数:4—6组。
C.力量耐力:一般以最大负重量的40%—60%练习,次数:15—30次,组数:2—4组。
跆拳道运动员所需要的力量主要是爆发某的快速力量,要求肌肉有迅速地伸展和收缩的能力,要求神经兴奋的高度集中,要求兴奋和抑制过程迅速转化,有很高的灵活某。
因为在快速、频繁身体接触、激烈对抗的跆拳道比赛中,很多技术动作都是在快节奏和爆发用力的情况下完成的,现在介绍一些发展力量某的练习方法:发展腰腹力量练习这是对控制自身体重心,保持身体平衡,以及协调用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有目的地加强和提高腰、腹部肌肉收缩和舒张的能力是提高腰、腹部力量的关键。
如仰卧举腿仰卧折体、俯卧挺身、悬垂举腿练习;利用杠铃负重转体、“8”字体绕环、体前屈伸等练习;跳起空中折体、转身练习:跳起空中传球、接球练习等。
2、发展下肢力量的练习跆拳道运动员主要是提高下肢爆发用力的能力。
安排训练时多做动力练习,少做静力练习,负重轻。
如单腿起落(图16、图17、图18)、蛙跳、立定跳、多级跳、连续纵跳摸高练习:负重杠铃快速提踵练习;负重半蹲、半蹲跳、原地台阶交换跳等练习(图19、图20)。
在进行力量素质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根据跆拳道运动特点,训练中要特别加强爆发力训练,同时注意以轻、快的力量练习为主。
力量素质训练要与灵敏、某跳、速度等素质和跆拳道技术练习结合进行,使力量成为“灵劲”。
力量训练后,还应注意肌肉放松,要使肌肉既有力量又有某某。
每周可安排二次大力量训练。
跆拳道以其变幻莫测,优美潇洒的腿法著名于世,被世人称为踢的艺术,这是跆拳道区别于其它格斗术的一个重要特点。
跆拳道的腿法讲究变化多样和灵活多端,对人体的柔韧某,大脑反应的灵敏某,身体运动的稳定某都有很高的要求,它是对人体机能和体能的综合考验。
跆拳道运动员下肢专项素质训练分析

跆拳道运动员下肢专项素质训练分析跆拳道是一项讲究腿部力量和灵活性的运动,因此跆拳道运动员在训练时需要进行专项的下肢素质训练。
下肢素质训练可以帮助运动员提高腿部力量、灵活性和爆发力,从而在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下面将对跆拳道运动员下肢专项素质训练进行分析。
一、腿部力量训练1. 基础理论腿部力量是跆拳道运动员比赛中必不可少的素质之一。
腿部力量训练可以帮助运动员提高踢腿的速度和力量,从而增强攻击和防御的能力。
腿部力量训练的基本理论是通过提高肌肉的力量和耐力来增强腿部的爆发力和持久力。
2. 训练方法(1)重量训练:跆拳道运动员可以通过举重、深蹲、腿举等重量训练来提高腿部肌肉的力量。
在训练中应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和训练目标来选择适当的重量和训练次数,以免造成过度训练和受伤。
(2)爆发力训练:爆发力是跆拳道运动员比赛中踢腿的关键因素之一。
为了提高爆发力,运动员可以进行跳跃训练、弹跳训练和快速踢腿训练等。
这些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腿部肌肉的爆发力,从而在比赛中发挥更好的表现。
(3)灵活性训练:腿部力量训练的运动员还应进行适当的灵活性训练,以增强肌肉的柔韧性和伸展性。
灵活性训练可以帮助运动员减少受伤的风险,同时也有助于提高踢腿的幅度和速度。
二、腿部灵活性训练(1)拉伸训练:跆拳道运动员可以通过各种拉伸动作来增加腿部肌肉的柔韧性。
常见的拉伸动作包括前踢拉伸、侧踢拉伸、高抬腿拉伸等。
在拉伸训练时,运动员应注意动作要领和姿势,确保动作的准确性和效果。
(2)扭转训练:扭转训练是一种帮助腿部肌肉增强伸展性的有效方法。
跆拳道运动员可以通过扭转动作来锻炼腿部肌肉的协调性和柔韧性,从而提高踢腿的灵活度和速度。
(3)整体协调训练:除了针对腿部肌肉进行的特殊训练外,运动员还应进行整体协调训练,以增强身体各部位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整体协调训练可以帮助运动员提高踢腿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从而在比赛中更具竞争力。
跆拳道运动员下肢专项素质训练分析

跆拳道运动员下肢专项素质训练分析跆拳道是一项需要高度协调性和爆发力的运动,因此,跆拳道运动员的下肢素质训练至关重要。
下面是跆拳道运动员下肢专项素质训练的分析。
1. 腿部肌肉力量训练跆拳道运动员需要在比赛中频繁地使用腿部力量,例如踢腿和跳跃。
因此,增强腿部肌肉力量对于提高运动员的表现非常重要。
腿部肌肉力量训练的方法包括:(1)腿部肌肉立定蹲这是最基本的腿部训练方法,可以增强大腿肌肉和臀部肌肉力量。
运动员应该在每周训练中随机地加入腿部肌肉立定蹲。
(2)坐姿蹬车这可以加强下肢肌肉的耐力和爆发力,适合于长时间运动员的康复训练。
(3)单腿半深蹲这个动作可以加强脚踝,小腿和大腿的强度和平衡,也可以增加运动员的柔韧性。
跆拳道运动员的大部分比赛都需要进行高强度的跳跃和踢腿动作。
因此,良好的腿部肌肉柔韧度可以帮助运动员更好地完成这些动作。
以下是腿部柔韧性训练的方法:深蹲是练习腿部柔韧性的最基本方法之一。
跆拳道运动员需要进行一定的深度,并保护膝盖不受伤害。
运动员每周应该进行多次深蹲,持续一定的时间。
(2)下肢伸展(3)经常进行拉伸通过不同的拉伸方法可以教会运动员腿部肌肉的柔韧性,同时可以缓解肌肉酸痛和紧张。
3. 反应能力训练跆拳道比赛中的反应能力非常重要。
运动员需要在对手踢腿的瞬间作出反应并进行防守或进攻,这要求运动员具有相当的反应能力。
因此,训练反应能力对于跆拳道运动员非常重要。
以下是反应能力训练的方法:(1)运用反应训练器这种设备可以被用来训练运动员在一定的时间内做出正确的反应,加强他们的反应能力。
(2)多跳训练多跳训练可以帮助运动员快速反应和增强他们的平衡感。
<br>(3)戏剧游戏这种游戏可以锻炼运动员更好地处理不同的情况,同时加强他们的反应和应答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一
掌 熏蕴._ zl
浅谈 跆拳道运 动 员力量素质训练方法
海 南师范大学体 育学院 李向精
【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从人体 五大身体 素质 出发,对影响跆拳道 运动员力量素质 的生理学因素和力量素质在 跆拳道运 动中的重要性进 行了 阐述 ,着重论述 了跆拳遭运动员力量素质的训练原则和训练方法,最后针对跆拳 道力量训练中容易忽视 问题进行 了总结,并提出合 理的建议, 旨 为科 学合理 的训练提 在 供参考依据 ,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 【 关键词】跆拳道;力量素质;训练
有 弹 性 ,所 以预 先拉 长肌 肉,可 以获 得更 大 进而 产生 相应 的变 化 ,使 肌 肉力量 增 强。肌 可遵 循 :大腿 和髋 部一胸 和上 臂一 背和 大腿 的肌 肉收缩 力 。拉长 时 ,肌 肉本 体感 受器 受 肉力量 的增长 就是 因为有 超 负荷 ,肌 肉增长 后部 一小 腿一 肩带 和上 臂后部 一腹 部 一上臂
面 接越 大 ,肌 肉收缩越 有力 ,肌 肉力量 也就 多 。 越 大 。一块肌 肉收缩 时力量 大小 主要取 决于 2跆 拳道 运动 员力量 训练 原则 . 这 块肌 肉 中全部 肌纤 维同 时收缩 时产 生力量 2 1循序 渐进 原则 。任何 训练 都是 要经 . 的大 小,生 理横 截面积 就是 指横 切所有 肌纤 过量 的积 累才 达到质 的飞跃 ,跆拳 道力 量训 深蹲 、半 蹲等 ) ,在 抗 阻练 习的时 候 ,要 使 阻力作 用 于该肌 群 。还必 须要 结合 跆拳道 技 术动 作特 点来选 择力 量练 习 ,在进 行力量 练 习时 ,要 与动 作结构 、动 作速 度 、肌 肉收缩
维 所取 得 的面积 。 练 也既如 此 ,每一个 部位 的力 量练 习都 不可 形式 以及 用力顺 序相 结合 ,有 助于 把获 得 的 1 2骨 骼肌 结缔 组织 发达程 度 。肌 肉的 能 一次性 能得 到预 期 目标 的 ,必须 要 由简单 力量 转化 到技 术动作 上去 。 . 结 缔 组织越 发达 肌 肉力量越 大 ,长期进 行 力 到 困难 ,逐步 深化 提高 ,切不 可盲 目追 求速 2 5 合 理练 习顺 序 原 则 。 因为 大 肌 群 . 量 训 练能促进 肌 纤维 增粗 、肌束 膜增 厚、肌 度 。 腱 与骨 附着 点 的结合 力增 强,抗 牵拉 的力量 2 2 超 负荷原 则 。超 负荷 指 练习 时所用 . 增 大 ,所 以肌 肉力量 也增大 。 阻 力负荷 超过 本人 已适应 负荷 或平 时训 练负 1 3肌 肉发 力前 的初 长度 。因为 肌 肉具 荷 ,只有 大 负荷才对 肌 肉产生 较 强的刺 激 , . 运动 中枢 兴奋 性高 、大肌 群较 小肌 群容 易疲 劳 ,所 以跆拳 道力量 练 习过程 中要 先练 习大 肌 肉群 ,然后 再进 行小肌 肉群 的练 习 ,而且 在前 后练 习 中不要使 用 同一肌 群 。练 习顺序
跆拳 道运 动对 身体 素质 要求较 高 ,特别 肌 梭 、腱梭 受 到刺激 引起 中枢 神经 产生牵 张 到一 点后 原来 的负荷 就显 得较 轻 ,达 不 到刺 是 力量 、速度 、灵 敏和 心理 素质 。力量 素质 反射 ,收 缩时产 生 的力量 就大 。 激 强度 ,如果 不增加 负荷 那么 肌 肉力量就 会 1 4 肌 纤维 类 型 。肌 肉里 包含 有 白肌 停滞 不前 ,所有 要逐 渐增 加负 荷 ,超 过 以前 . 是 一切 身体素 质 的基础 ,是 学好技 战术 的基 本 身体 条件 ,力量 素质 的好坏 在一 定程 度上 纤维 ( 快肌 )和 红肌 纤维 ( 肌 ), 白肌 纤 适应 的负 荷 ,才 能使 肌 肉力量 增强 ,所 以跆 慢 影 响着其 他素 质 的发展 。本 文通过 文献 资料 维 比红肌 纤维 收缩速 度 、力量 大 。如果肌 肉 拳道 力量 训练 时要遵 循超 负荷 原则 。 法 、实地 考察 法等 研 究方法对 跆拳 道力 量训 里 的肌纤 维数 目相等 ,那 么 自肌纤 维 占比越 2 3 渐增 负荷 原则 。跆拳 道力 量练 习过 . 练 的重 要性进 行 阐述 ,对 影 响力量 因素 进行 大 ,肌 肉 收 缩产 生 的力 量 越 大 ,也 就 越 有 程 中,随 着训练 水平 的不 断提 高 ,肌 肉克服 分 析 ,最后对 如 何提高 我省 跆拳道 运动 员力 力 。 的 阻力要 不断增 加才 能有 效发 展肌 力 ,否则 量 素质 训练方 法进 行研 究 ,结合 实际提 出训 15 神经 调节 的改善 。中枢神 经系 统 的 肌 肉力量 不但 不能发 展 ,又可 能会转 向增 强 . 练 方法 。 兴奋 性越 高 ,支配肌 肉活 动 的运动 神经元 同 耐力 素质 方面 了。
面 ,牺 牲 形象 、结合 上下 文 比较 灵活 地传 达 的家 。I hr wr o co d ,w so l 那 些长得 并不 漂亮 ,而过 分打 扮 的人 ,含有 f t ee ee n lu s e h u d 原意 。 n t ej y te s n如果 没有 阴云,就 不觉得 讥讽 的语 意 ,可译 作 “ 的衣 装 只能打 扮 出 o n o h u . 好 太 阳的可爱 ;不知道苦,就不 知道甜 。 以下 是直译 与意 译 的比较 : 好 外表 ”。 Wh n Gr e m et G e e e k e s re k, t en o s h c me 4 归化 :就是 套用 汉语 谚语 来翻译 英语 ) 2 切 忌 滥 用 归化 翻 译 法 。有 些 谚 语 如 ) t e u o w r. h t g f a 谚语 。由于文化 的差异 ,英语谚语 中的形象不 采用 归化 法 ,就会 抹杀 了原文 的异 国文 化色 直译 :希腊 人遇 上希 腊人 ,必有 一场 好 符合汉语 习惯时 ,直译 出的意义就不 易于被 理 彩 。B a t i s i o e ’S e e . e u y 1 e n l v r y s 情人 解和接受 ,意译则 又失去 了谚语 生动 形象的特 眼 里 出西施 。都知 道西施 是我 国古 代 四大美 意译 :两雄 相争 ,其 斗必 烈 点,这时可采用 归化法 。恰 当的归化 可以使 译 女 之一 ,如果 这样 翻译 就体现 不 出英语 谚语 对不 太熟 悉有关 希腊 传说 的 中国读者 来 文地道简洁 、生动活泼 ,便于读 者接 受。如: 的文 化 色 彩 。所 以翻 译 成 “ 人 眼 里 出 美 情 t S f o i h i d h t o l i s W 说 ,就不 太 明 白其 中的含 义 ,此时采 用意 译 I i a o l s b r t a s i s t O n 人 ”会 更好一 些 。 最好 。 n s. et 兔子不吃窝边草。G v e sn a ds ie a p ro o e T 1 pa ca n c nge hi he eo rd n ot ha S o i W e i ie 以其人 之道还 治其人之 参考文献 f h s On m dc n . 【 胡曙中. 1 】 英汉修辞比较研 究 .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 出 s ot . p S 身。
1影 响 力量大 小 的生理 学因 素 . 时兴 奋 的数 目就越 多 ,肌 肉收 缩产 生 的力量 24 专 门性原 则。跆 拳道 力量 练 习要具 . 11骨骼 肌 的生理 横截 面积 。肌 肉力量 也就 越大 ,和 一般人 相 比训练 水平 较高 的运 有针对 性 ,假 如要发 展股 后肌 群的 力量 ,那 . 的大小和 肌 肉生 理横截 面积 大小 有关 ,横截 动 员用力 时神 经系 统可动 员 的肌 纤维数 也较 么就 要找 出发展 该肌 群 的力量 练 习方法 ( 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