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工业大学数据库重点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1.①数据(Data):是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对象②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③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是基础软件,是一个大型复杂的软件系统

④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简称DBS):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

2.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①数据结构

②数据操作

③完整性约束条件

3.最常用的数据模型:①层次模型②网状模型③关系模型

4.Ⅰ关系模型:关系数据库系统采用关系模型作为数据的组织方式在用户观点下,关系模型中数据的逻辑结构是一张二维表,它由行和列组成。

Ⅱ关系数据模型的数据结构:①关系:

一个关系对应通常说的一张表②元组:

表中的一行即为一个元组

③属性:表中的一列即为一个属性,给每一个属性起一个名称即属性名④主码:

表中的某个属性组,它可以唯一确定一个元组

⑤域:

属性的取值范围。

分量

元组中的一个属性值。

Ⅲ关系模式

:对关系的描述关系名(属性1,属性2,…,属性n)

学生(学号,姓名,年龄,性别,系,年级)关系必须是规范化的,满足一定规范条件

最基本的规范条件:关系的每一个分量必须是一个不可分的数据项,

Ⅳ关系数据模型的操纵与完整性约束数据操作是集合操作,操作对象和操作结果都是关系

查询、插入、删除、更新

数据操作是集合操作,操作对象和操作结果都是关系,即若干元组的集合

存取路径对用户隐蔽,用户只要指出“干什么”,不必详细说明“怎么干”关系的完整性约束条件

实体完整性

参照完整性

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Ⅴ关系数据模型的优缺点①优点

建立在严格的数学概念的基础上:集合代数。概念单一

实体和各类联系都用关系来表示

对数据的检索结果也是关系

关系模型的存取路径对用户透明

具有更高的数据独立性,更好的安全保密性

简化了程序员的工作和数据库开发建立的工作②缺点

存取路径对用户透明导致查询效率往往不如非

关系数据模型

为提高性能,必须对用户的查询请求进行优化

增加了开发DBMS的难度

5.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①模式(也称逻辑模式)

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

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综合了所有用户的需求②外模式(也称子模式或用户模式)

数据库用户(包括应用程序员和最终用户)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

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③内模式(也称存储模式)

是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

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方式

6.二级映像:①外模式/模式映像:模式:描述的是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

外模式:描述的是数据的局部逻辑结构

②模式/内模式映像:

模式/内模式映象定义了数据全局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

7.数据库系统的组成:①硬件平台

②软件:包括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程序

③数据库

④人员:包括数据库管理员、程序员和一般用户

第二章

1.关系模式的含义:关系模式是型

,关系是值

,关系模式是对关系的描述

定义关系模式关系模式可以形式化地表示为:

R(U,D,DOM,F)

R 关系名

U 组成该关系的属性名集合

D 属性组U中属性所来自的域

DOM 属性向域的映象集合

F 属性间的数据依赖关系集合

一般情况下,简写为R(U)

2.基本的关系操作:①并(Union)

设关系R和S具有相同的关系模式,R和S的并是由属于R或属于S的元组构成的集合,记为R∪S。形式定义如下:

R∪S≡{t | t∈R ∨t∈S},t是元组变量,R和S的元数相同。

两个关系R和S若进行并运算,则它们必须是相容的:

关系R和S必须是同元的,即它们的属性数目必须相同。

对?i,R的第i个属性的域必须和S的第i个属性的域相同。

②交(intersection)

定义

所有同时出现在两个关系中的元组集合。

R∩S ={ r | r∈R ∧r∈S }

交运算可以通过差运算来重写:

R∩S = R -(R -S)

R和S必须同类型(属性集相同、次序相同,但属性名可以不同)3.关系的三类完整性约束的含义:①实体完整性规则

若属性A是基本关系R的主属性,则属性A不能取空值

例:

SAP(SUPERVISOR,SPECIALITY,POSTGRADUATE) POSTGRADUATE:

主码(假设研究生不会重名)

不能取空值②参照完整性规则

若属性(或属性组)F是基本关系R的外码它与基本关系S的主码Ks相对应(基本关系R和S不一定是不同的关系),则对于R 中每个元组在F上的值必须为:

或者取空值(F的每个属性值均为空值)

或者等于S中某个元组的主码值

③用户定义的完整性:针对某一具体关系数据库的约束条件,反映某一具体应用所涉及的数据必须满足的语义要求

关系模型应提供定义和检验这类完整性的机制,以便用统一的系统的方法处理它们,而不要由应用程序承担这一功能

4.(53页)㈠传统的集合运算:并,差,交,笛卡尔积

①差:R和S

具有相同的目n

相应的属性取自同一个域R - S

仍为n目关系,由属于R而不属于S的所有元组组成

?R -S = { t|t?R∧t?S }

②笛卡尔积:严格地讲应该是广义的笛卡尔积

R: n目关系,k1个元组

S: m目关系,k2个元组

R×S

列:(n+m)列元组的集合

元组的前n列是关系R的一个元组

后m列是关系S的一个元组

行:k1×k2个元组

R×S = {tr ts |tr ?R ∧ts?S }㈡专门的关系运算:自然连接是一种特殊的等值连接

两个关系中进行比较的分量必须是相同的属性组

在结果中把重复的属性列去掉

自然连接的含义

R和S具有相同的属性组B

R ∞S = { tr⌒ts | tr ∈R∧ts∈S∧tr[B] = ts[B] }

一般的连接操作是从行的角度进行运算。

自然连接还需要取消重复列,所以是同时从行和列的角度进行运算。

第三章

1.SQL的特点:①综合统一②高度非过程化③面向集合的操作方式

④以同一种语法结构提供多种使用方式⑤语言简洁,易学易用

2.基本表的定义和删除

㈠定义基本表

CREATE TABLE <表名>

(<列名> <数据类型>[ <列级完整性约束条件> ]

[,<列名> <数据类型>[ <列级完整性约束条件>] ] …

[,<表级完整性约束条件> ] );

如果完整性约束条件涉及到该表的多个属性列,则必须定义在表级上,否则既可以定义在列级也可以定义在表级。

㈡删除基本表DROP TABLE <表名>[RESTRICT| CASCADE];RESTRICT:删除表是有限制的。

欲删除的基本表不能被其他表的约束所引用

如果存在依赖该表的对象,则此表不能被删除

CASCADE:删除该表没有限制。

在删除基本表的同时,相关的依赖对象一起删除

3.索引的建立:㈠建立索引的目的:加快查询速度

谁可以建立索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