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应不应该去行政化二辩稿

大学教育应不应该去行政化二辩稿

二辩稿

教育去行政化弊大于利。对方辩友的讲述虽然听上去很精彩,但有很

多偏颇之处,我方难以认同

1.对方辩友一直将行政化视为一个贬义词,

而行政化作为一种管理制度本是中性的,执

行过程中纵然有不合人意的地方,那也是一

部分人思想的异化,绝大部分行政人员还是

抱着一颗为教育服务的心在工作的。比如我

们的辅导员,每天忙得中饭都是在办公室里

吃的。对方辩友一味的相信社会舆论,而我

们都知道,社会舆论具有夸张性,这样的以

偏概全实在让人难以信服。

第二点:对方辩友一直坚持行政化降低了教

授和学术的地位,将教育置于行政之下。而

高校行政级别的形成一开始就是为了提高

教育的社会地位,当社会习惯于以行政级别

来衡量其社会地位时,取消行政级别就是贬

低教育。比如说取消行政级别以后,大学校

长还能轻松的与高级政府人员当面沟通吗?

能获得这个机会吗?显然很困难。

第三点:对方辩友过于理想化或者说幼稚。

因为去行政化是大势所在所以就利大于弊

吗?时机好不好是做一件事情成功与否的

一个重要因素。在尚未找到比当前政策更加

完善,未建立起一个成熟的体制之前,贸然

改革,会带来无可估量的灾难性的危害。而

受害者是谁,是身处于改革时段的考大学的

学生和大学生。改革具有那么大的风险性和

不确定性,谁能为他们的将来负责?为什么

我们不再多充分准备一下等待一个好的时

机呢?

第四,对方辩友仿佛忽略了一个残酷的事实,

理想与现实是有差距的。去行政化政策的出

发点很好,但在实施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

问题。加之舆论的一边倒,很可能去得过度。

另外,去行政化后,学术的权力很高,教授

的思想对学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大学生很

容易被鼓舞,一个思想错的人学识再高对国

家发展也没有多大益处。正如我方一辩稿第

三点所言,大学的思想一旦走歪,后果难以

估量。

综上所述,我方坚定地认为中国大学

浅谈中国大学教育问题

中国文化期末论文 题目:中国大学教育思考 ——中国为什么没有独立发展出自己的大学? 系别:文学与传媒系 专业:汉语言文学 学生姓名:张沁晓 学号:141011215 二〇一六年十二月

[摘要]本文通过对比中西大学教育制度、观念和目的的思考,尝试回答中国为什么没有独立发展自己的大学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和反思。 [关键词] 中国大学教育,制度,目的 目录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3) 二、研究现状综述 (3) 三、原因探讨 (4) (一)中西方大学课堂教育制度的对比 (4) (二)中西方大学教育观念对比 (4) (三)中西方大学教育目的的不同 (5) 四、调查报告浅析 (6) 五、中国大学教育仍存在的问题 (6) 六、建议举措 (7) 七、反思与不足 (9) 注释与参考文献 (10)

历来,中国从来不缺乏对教育倾注无限热情的人,大师、学者、作家,不一而足,办学的历史也由来已久,从唐代的书院,至宋代、明代,私塾、书院规模达2000余家。但是,为什么中国没有独立发展出自己的大学?今天,我们几乎完全摒弃过去几百年的学院制度,使用的是几乎沿用西方欧美地区大学的教育制度。这又是为什么呢?即使模仿西方教学制度,我国目前的大学教育制度是否成功呢?为何仍有人感叹,当今中国仍然没有真正的大学? 从古时周代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到今天的人文、理工,经历了朝代的更替,也经历了西方思潮的冲刷。然而,今天,中国的大学教育仍旧有很多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目前大学的概念,是指通过教学和研究条件和授权颁发学位的高等教育机关。中国这样的教育机关数量越来越多,质量是否越来越高还有待进一步考察。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目前,中国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大学院校也越来越多。4月7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大学生在校人数达到3700万,全世界第一。全国各类高校达到了2852所,位居世界第二。分析了目前中国高等教育数目上的发展情况。很明显,目前大学生已不是什么稀罕物种,但人数并不代表质量。 目前,我国的大学和学院数目在在全国相互融合发展的全球化大环境下,越来越多人选择出国留学。另外,有项数据显示:近些年,我国高等教育国内高考报名人数逐年减少;而出国留学的人数却不断激增。都是上大学,国内国外到底有啥不一样?都说国外教育质量高,可见,国内外高等教育仍有一定的差距对中国大学教育问题——中国为什么没有独立发展出自己的大学的思考,有助于认清中国大学教育现状,并以此调整教育的目标、方向,从而做出良好的有利于国民素质发展,有利于我国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决策。 二、研究现状综述 目前,对中国大学教育的研究不计其数,总体而言,有以下几类,一类是针对大学教育体制的研究,如大学教育的治理、思政教育的体制改革等,第二类是从参与身份的角度对学生、教师、大学校长及管理者等的专题研究;第三类则是对大学存在的一些问题的研究,如创业现状、就业情况等的研究。但对“中国为

研究大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和意义

研究大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和意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对于每个大学生是非常必要的。据专家们估计,人类知识的总量每隔7~10年就要翻上一番,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不断涌现,使大学生毕业走向工作岗位后,必然会遇到不熟悉的新知识与新技术。那时他们便不得不独立地、迅速地理解它、掌握它、运用它。因此,大学生从现在起就应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独立的自学能力和主动探索知识的能力。 一、大学学习方法与初高中学习方法的差别 经过高中三年的学习与高考的历练后,怀揣梦想的高中生终于步入了大学校园,一个全新的学习生活即将从这里开始。初入大学校园的同学很快就会发现这样一些现象:大学里没有了高中时唠唠叨叨督促自己学习的班主任;很多同学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奋斗目标感到模糊;没有人给他们制订具体的学习计划;每个学生都必须独立地面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许多大学生入校之初,都在学习上遇到问题甚至是挫折。在这个阶段,科学的学习方法对学习结果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而大学的学习方法又与初高中的学习方法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所以许多同学一时难以适应。例如,一些学生反映,觉得自己上课有些听不懂,一些知识不容易消化,做作业也会遇到问题,学习成绩总上不去,尤其是对一些专业基础课感到难于理解。过去在读高中时,很多同学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自己能控制、掌握自己,通过努力,将学习成绩提高上去,但是上了大学,这种方法就很难发挥其以前的功效和作用了。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沿用过去在高中阶段的学习方法,即使勤奋用功可能也难以获得能力的全面提高,这在大学新生里是相当普遍的现象。

在这里很多同学可能会有少许疑问,高中的学习方法是自己从小学到初中直至高中的学习生活中积累总结出来的,用这样的学习方法自己曾多次在考试中获得不错的成绩,怎么到了大学这种学习方法就不灵了呢?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从初高中的教学目标来入手分析。在传统的初高中教学中,考试是检验同学们学习效果的最主要标准,一张试卷、一个分数和一个班级排名对同学们来说是在熟悉不过的了,这也就决定了初高中学习的最主要目的便是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这也就是我们常常所提起的“应试教育”。虽然近年来教育改革逐步深入,但总体来说,应试教育的模式并没有实质改变。导致其十几年的学习,是在外界强大压力下的一种被动的、非自主的学习。如此,同学们长期以来总结出来的学习方法便也烙印上了“应试”的印迹。说到这里,很多同学的脑海里马上会浮现出在初高中我们常常是为了提高成绩而 去大量做题的情景。以“应试”为核心的学习方法并非是一种错误的学习方法,它的存在是有其特殊必然性的,但进入了大学之后,展现在同学们面前的学习环境、教学模式等发生了较大变化,而过去应试教育下形成的学习方式,则无法应对大学的学习了。 大学的学习与初高中学习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其学习目的的不同,大学学习的是一种能力,培养的是一种素质,这也就是我们常常提起的“素质教育”和“能力教育”。大学学习效果检验的重要标准,是同学们能否将自己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能力,是同学们能否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之中,这其中没有人会给你出一套试卷或一道题来考你,也不会有什么“分数”来评判你,因此在大学里继续沿用初高中的学习方法

大学去行政化研究现状与思考

2009年西席节,朱清时受聘南方科学技术大学校长时提出将来的南方科学技术大学将“去行政化”。之后,关于大学去行政化的问题引起高等学界和社会各界热议。出格是在今年年初,天下“两会”和教改规划纲要征求理论期间,不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物纷纷就这一问题畅所欲言,媒体高度报道,网民广泛参与,大学去行政化更成为热门话题,同时也成为前所未有的关注核心。总体看来,大都人对大学去行政化持欢迎和肯定立场,认为“去行政化”是遵照高等教育纪律办学,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一定要求。也有人对大学去行政化表示出担忧,提出了保留理论,认为应该对大学去行政化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和面临的问题予以足够重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成长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人才成长规划纲要》都明确夸大大学要“去行政化”,大学去行政化已经成为国家和政府的意志。现在问题的关键是,高等学校如何才能“去行政化”,“去行政化”后如何才能使成为事实大学的理想和改革的目标。咱们认为,应该理性认识大学去行政化问题,要在明确大学去行政化基本内在的基础上,明确大学去行政化需要面临息争决的哪些问题,深切探寻大学去行政化的路径。只有弄清楚大学“为什么要去行政化”和“如何去行政化”,才有利于促进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的改革与成长。 1、大学去行政化内在的研究现状与思考 按照雅虎第83期“核心关注”网上查询拜访情况表明,网民们对大学去行政化的认识存在许多差异。[1]为止2010年6月29日,1400人参与“您如何对待高校去行政化”查询拜访成果:解放学术,解放学校,解放教育(270票,19%);中国“去‘官本位’”的开端(128票,9%);难于真正落到实处的新的空口说(956票,68%);将打乱教育体制,造成恶劣影响(46票,3%)。1373人参与“高校为何被行政化”查询拜访成果:逐利需要,行政柄代表好处和话语权(347票,25%);行政柄力无孔不入(173票,13%);高校需要行政柄的保护和支持(43票,3%);官本位社会,高校岂能例外(810票,59%)。1059人参与“您如何看当今的‘教官’”查询拜访成果:官职代表对教授的尊重(15票,1%);官职是对教授的亵渎(137票,13%);教授有当官的权力(35票,3%);官员攫取教授名头是败北(872票,82%)。1073人参与“高校为何也败北”查询拜访成果:危言耸听,高校依然是象牙塔(14票,1%);“教官”专权的产物(121票,11%);国家太重视教育,投入太多了(15票,1%);行政即败北,行政化的高校当然败北(923票,86%)。1168人参与“您如何看高校去行政化远景”查询拜访成果:乐不雅,大师、一流大学行将现世(26票,2%);审慎乐不雅,教育回归自身的开始(77票,7%);不乐不雅,阻力太大,困难重重(255票,22%);灰心,高校逃不出“官本位”的节制(810票,69%)。 大学去行政化的概念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代表性的不雅点主要有四种: 第一种不雅念认为,大学去行政化就是要大学要“去官化”。[2]目前一些处所和大学存在“权力通吃”:一小我私家只要当了官,手里有了权,其职称、项目、声誉样样优先。学术研究作为许多人当官的敲门砖。个别高校出现40多个教授竞聘一个处长岗位。大学行政化的表现是一切运作都以行政柄力为主导,做什么事都是靠行政命令,谁官大谁说了算,而不是通过学者、科学家会商。南方科学技术大学校长朱清时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南方科学技术大学将是一所没有行政级另外大学的大学,那里的行政人员没有级别,不是处长、科长,都是像秘书同样的办事员。 第二种不雅念认为,大学去行政化就是“取消大学行政级别”。[3]目前我国的“985”高校

关于大学主题班会演讲稿

关于大学主题班会演讲稿 大学主题班会演讲稿内容一般都是比较凝练,突出班会重点,下面为你整理经典演讲,希望能帮到你。 爱国主义是不可战胜的力量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爱国主义是不可战胜的力量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正如雷锋所言:“我是祖国的,祖国是我的。”因此,把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直接联系起来,把自已的人格与祖国的国格直接联系起来,这正是爱国主义真谛之所在。每当奥运会颁奖仪式上五星红旗高高升起,中国的国歌通过现场直播响彻整个世界的时候,不但获得世界冠军的中国运动员在为自己的祖国母亲而感到骄傲和自豪,而且,与此同时,祖国母亲也在为自已有这样优秀儿女而感到骄傲和自豪!;;生为祖国母亲争气,死为祖国母亲争光,这才是一个爱国主义者的人生价值和人生意义之所在。 打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册,每一页无不闪烁着爱国主义的灿烂光辉。中华民族的爱国志士,不畏强权压迫,不畏虎豹柴狼,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昌盛,为了民族的自由,为了人民的幸福,谱写了一

曲曲响彻云霄的爱国主义壮歌,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强大的精神支柱,是不可战胜的伟大力量! 在历史长河中,英雄事迹,层出不穷;爱国人物,群星灿烂。战国时期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宋代的民族英雄岳飞、文天祥,明代的爱国将领戚继光,焚烧鸦片的抗英将领林则徐,他们忠于祖国、热爱人民,不畏贬谪,不怕牺牲,忠烈千秋,永垂千史,这正是爱国主义力量的集中表现。 历史进入二十世纪,祖国遭受到前所未有的蹂躏,山河破碎,国土沦丧,中华民族灾难深重。当此之时,无数爱国之士发誓疗治母亲躯体上的伤痕。“难酬蹈海亦英雄”,“我以我血荐轩辕”,这是敬爱的周和鲁迅先生发出的献身祖国的铮铮誓言。革命前辈方志敏烈士,面对敌人的屠刀,毫无惧色,从容就义,他在《可爱的中国》一书中,倾吐了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热爱。卓越的科学家李四光,得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像杜甫听到官军收复蓟北一样,欣喜若狂,置国民党特务的威胁于不顾,急急登程,从欧洲返回祖国。他说:“我一定要把自己的余生献给祖国!”,如上所述,这不正是不可战胜的爱国主义力量吗?这不正是无数爱国人士凝结成的的中华民族历史的脊梁吗?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炎黄子孙高尚的美德。不论在古代,还是在近代;不论是白色恐怖的过去,还是春风和煦的今天,都是如此。任何邪恶势力,任何卖国、叛国之徒,都会败倒在它的面前。爱国主义力量是不可战胜的,这是历史已经证明、今后将更进一

高等学校去行政化的对策建议

高等学校去行政化的对策建议 发表时间:2016-03-30T15:46:58.017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23期供稿作者:杨谚[导读] 苏州市高新区安监局在行政部门推行教育职员制度,使行政更好地为学术服务。教师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尝试“终身教职制”和聘任制双轨并行的用人制度。杨谚 苏州市高新区安监局摘要:高校“去行政化”的关键是对权力的重新分配和管理模式的调整。正确处理好政府和高校的关系,转变政府职能,切实保障大学的办学自主权,是“去行政化”的核心问题。制定具有能规范双方职责与权界的法典是依法治校的保障。我国《高等教育法》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赋予大学与政府同等的法律地位,政府对高校提出目标和要求、批准学校的章程和发展规划,提供财政及政策支 持、进行绩效评估,高校在宏观框架内实行自主办学。管理的原则是“宏观有序、微观搞活”。 关键词:去行政化;行政权力;学术权力结合本国高等教育的实际,借鉴国外的经验,以及高校行政化表现的内外部两个方面。认为“去行政化”的关键即是对权力的重新分配和管理模式的调整。正确处理好政府和高校的关系,转变政府职能,切实保障大学的办学自主权,是“去行政化”的核心问题。在采取各项改革措施之前,必须对此问题进行深入透彻地研究,充分考量应对措施的利弊,才能实施行动。通过长期的、艰苦的高校工作,结合理论的探讨,笔者认为去行政化的主要对策概括起来应该是以下几个方面:(一)建立新型政校关系,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 1.建立新型政校关系。 新型政校关系一是二者之间是法律关系,不是行政隶属关系;二是二者合理分权,实行政校分离。大学与政府之间管理缺乏规范,“人治”空间远大于“法治”空间,制定具有能规范双方职责与权界的法典是依法治校的保障。我国《高等教育法》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赋予大学与政府同等的法律地位,建立一种新型的契约管理机制,在性质上,政府与高校的契约关系为行政契约,界于行政行为和私法契约之间,兼具行政的公务性和契约的合意性。政府对高校提出目标和要求、批准学校的章程和发展规划,提供财政及政策支持、进行绩效评估,高校在宏观框架内实行自主办学。管理的原则是“宏观有序、微观搞活”。特许状或大学章程既是大学自治的一个保证,也是政府参与大学治理的一个机制。它们既规定了大学的权利,也相应地规定了大学承担的公共责任。契约为一种合意,是解决人际纠纷、维持社会稳定的基础,是形成共识、实现社会和谐的反映。加强对高等学校发展的总体设计和分类指导工作,加强高等学校的“建章立制”工作,推进政府对高校的契约管理关系,推动这一合约管理关系的发展,政府还需改革对高等学校的拨款和评估方式。如变短期预算为中长期预算,即把预算周期由一年调整为五年,以遵循教育规律利于高校的发展;引入第三方评价,以客观评估高校实现政府目标的程度。近期内可选择那些有明确建设目标、自主权较大、办学规范程度高的高校,如一流大学建设学校,开展试点工作。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校分离、合理分权,确立学校的法人主体地位,实现“事权统一”,是推行校本管理的关键,“校本管理”(School-Based Management)就是以学校为本位或以学校为基础的管理,强调教育管理重心的下移,学校成为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独立法人实体,从而提高学校管理的有效性。充分激发学校的办学活力,使高校按照高等教育法,拥有真正的自主权,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制定教学计划、选编、组织实施教学活动、自主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等等。建立大学与政府间的中介机构,比如:英国的拨款委员会等中介组织,使得高校合法的自主权诉求可以表达出来,同时,还要确保中介机构的合法独立性。 2. 高校自主办学要靠法治化来保障,而法治化的前提是有法可依。 (1)完善法制,确保办学有法可依。高校自主办学要靠法治化来保障,而法治化的前提是有法可依。完善高校内部的章程和各类规章制度,制定大学章程是大学自主办学的依据。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自批准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学校法人需明晰两种关系:一是办学的外部关系,即所谓的面向社会和依法办学;二是办学的内部关系,即所谓的自我管理和约束机制。依法治国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治国方略,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必然要求依法治校,要求学校的一切活动都必须有法可依,违法必究。真正实现依法行政、科学管理的发展目标。 (2)强化监督,确保法规、制度有效实施。由于并没有规定办学自主权具体的行使方式,在现实中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致使高校办学自主权极易受到行政权力的不当干预。因此,一方面,应该在完善法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法律做出具体的运行规划,使每一项权力的具体实施都有相应的法规依据;另外,确保法规、制度的统一性和有效性,消除不同法规间可能存在的漏洞。 (3)切实保障高校自主办学权力。专业设置权和招生权是高校办学自主权的重要标志,将专业设置权、招生权还给高等学校。然而,自主招生权的落实相对而言难度较大。 新型政校关系的建立,使高校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可以自主地处理高校内部事务,政府不能直接命令或者“居高临下”地对高校提出任何法律以外或违背高校办学理念的要求,政府应该给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提供法律保障,构建并逐步完善新型高校法人治理结构,以依法行政为原则,实行教育问责制度。 (二)切实加强高校内部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1.建立高校理事会或董事会及制度,引入社会力量多元参与高校管理。 建立高校理事会或董事会,实现高校依法自主办学、校长治校、教授治学、学术自由、民主管理。建立校理事会或董事会是党领导教育管理体制的一项改革活动,校理事会或董事会不仅没有改变我国高校的办学方向,而且是实现教育家管理高校的有效途径。理事会或董事会治理只能在自主办学的大学里才能进行,理事会或董事会由政府代表、人大代表、社会贤达人士、学校领导、教授教师代表、学生代表、高校行政人员代表、校友代表共同组成。理事会或董事会是高校中的最高权力机构和决策机构。推行理事会或董事会下的校长负责制,由高校理事会或董事会负责高校校长的选拔。 实施高校理事会或董事会制度,引入社会力量多元参与高校管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扩大社会合作。探索建立高等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健全社会支持和监督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随着高等教育发展步入新的阶段,政府不再能够包办大学的全部事务,扩大社会参与大学治理已经刻不容缓。逐步形成政府、教师、学生、校友及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利益相关者治理结构。

演讲稿大学之道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这句话,古今都在讲,大学的目的,在于彰显高尚的品德。明德就是明示天下的德行,天下人都本来知道的德行。古人讲就是本体之明,但是本体被蒙蔽了,整个的社会都互相的说假话,彼此被互相的蒙蔽了,我们怎么去明“明德”?整个社会都没有本体之明了,被蒙蔽着,不是他蒙蔽,是自蒙蔽,自己拿片树叶蒙蔽了自己,掩耳盗铃,一叶障目,这就是整个的系统出问题了。当一个社会,你必须把这种被蒙蔽住的现象称作道德,然后去同流合污,难道你就明明德了? 现在的社会,就出现了这个问题。大家都在掩耳盗铃,道德的本体系统出了问题,不再明明德。所以弄虚作假就多了,大家都把弄虚作假称作德行,那整个社会的道德系统就出了问题。 国家出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社会上舆论上遮蔽了本体之明,不让本体之明有生根发芽的场合,甚至运用国家的力量、舆论的力量压制本体之明。 那这样长久下去,这个民族都说假话,都掩耳盗铃,这个民族的价值观就歪曲了,这个民族的价值观歪曲了,表现在政治的场合、商业的场合,整个的体系的价值观慢慢的就歪曲了,那这个民族就走上了自绝之路。 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即“使彰明”,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彰显高尚的品德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大学的目的,在于彰显高尚的品德。 按照朱熹的观点,《大学》有“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们是《大学》的核心。 所谓“明德”,是指人本所具有的美好德性,它是上天赐予每一个人的。但这种先天固有的光明德性并不是永存不衰的,它有时又会被人的欲望所蒙蔽。“明明德”的目的就是要把蒙蔽人们的欲望除去,使人本有的灵明德性得以光大显扬。 朱熹《大学章句》说:“明,明之也。明德者,人之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成民万事者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未尝息者。故学者当固其所发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 《大学中庸》读后感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古典文化名著是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前读过《论语》、《老子》、《庄子》,分别从人与人相处,自我的相处,人与大自然的相处的层面进行了深刻的讲解,体会到了古典文化的经典和博大精深。暑假中阅读了《大学中庸》,真是让我受益匪浅,可谓是与古人对话,与文化同行。

论文-关于大学教育问题的思考

关于大学教育问题的思考 XXX X班XXXX (XXXXXXX) 摘要:现今接受大学教育的人越来越多,究其原因便是希望经过大学的教育,使自己成为适应社会需求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本文针对目前大学教育质量大面积滑坡、大学生素质难尽人意的状况,在分析中国大学教育形式基础上,阐述了中国大学教育的目的、现状和问题,并相应提出一些自己的意见。 关键词:大学教育;现状;问题 当今的大学的教育质量大面积滑坡、大学生素质难尽人意,根本上是我们大学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着种种问题,我们应该勇于面对分析这些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提高我们大学的教育质量,使我们的大学成为名副其实的高等教育学府。 1大学教育的目的 大学教育的目的究竟应该是怎样的呢? 我个人认为应该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真正是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这样的人才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素质呢? 经过大学的教育和辅导,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专业的技术能力,还要涉猎多门学科,使自己具有渊博的知识。学生不能学了什么就只会什么,要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发散思维。不自负,勇于接受别人的意见,敢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具有正义感,就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健康的心理素质,塑造自己健全的人格,要德才兼备。 2 大学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 1、现今大学的课程设置和当今社会需求之间存在脱节。 大学学习的课程,应该能为社会所用,而大学很多的课程设置不合理,有些课程设置不能跟随社会更跟新进步,比较陈旧,有些过于理论化,缺乏实用性,学生学习完,在工作中根本没有使用价值,浪费了时间与精力,毕业后对大学生就业也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2、学校开设了一些新专业,但是却根本无法满足在教学过程中软硬件方面的教学需求。 有些新专业比较火,学校便应市场的需求而匆匆设置的,根本不考虑自己学校是否有开办此类专业的能力,也不进行充分的准备。师资力量方面,新开设专业后,缺乏老师,学校不舍得花钱聘请拥有丰富专业知识与经验的人来做教师,就随意招聘一些新教师,或用其他科目的老师顶替,这些老师没有这方面的教学经验和比较深入的专业知识,教学质量可想而知。在教学设施方面,譬如一些学生需要自己动手实践的课程,学校却没有足够的实验设备、实验室等,学生只能在课堂上听老师干讲,很多硬件方面均无法满足教学要求。这是学生的不负责任,更是对学校本身的不负责任。 3、大学教育只重视了知识,而忽略了法律道德心理等方面的教育。 我国现在大学教育的缺陷在于,我们的教育内容是不均衡的,从某种程度上看,只偏重于智力教育,忽视了一个人的其他方面,比如人格教育、情商教育、人生教育,还有道德的、法律的、是非的等等方面的教育[1]。近年来发生的马加爵杀人事件、欧曼丽传销事件、好多大学生求人包养等等都让我们一度的震撼,大学教育究竟教育出来了什么?居然都没有身为一个公民最基本的人格、明辨是非最基本的能力、正确的人生方向。这些内容在大学教育

大学生安全教育演讲稿五篇

大学生安全教育演讲稿五篇 大学生安全教育演讲稿篇一 各位领导老师: 安全对我们生活的意义,就好比罗盘对航船的意义一样,没有罗盘,在茫茫大海上航行的船便难以到达成功的彼岸,而没有安全的保障,我们何以谈幸福的生活? 孩子,绕过前面的石子,这是母亲在我蹒跚学步时的指点; 当心路上的汽车呀,这是父亲在我飞车上学时身后的叮咛; 珍爱生命,安全第一,这是我现在恪守的信念。 从我们离开母亲的怀抱,摇摇晃晃行走在人生道路上时,我们一直依赖着安全这个拐杖。没有它,我们可能会摔得头破血流;没有它,我们可能走不过风风雨雨;没有它,我们更不可能到达人生辉煌的顶峰。谁若忽视安全,谁就将付出惨痛的代价! 你看,宽阔的马路上,一骑车男子抱着侥幸的态度闯红灯,结果与一辆从侧面驶来的大卡车相撞,骑车人因抢救无效当场死亡;放学路上,两名小学生一路上追赶嬉戏,在过马路时不幸被撞,造成一死一伤的惨剧。逝者已往,而留与生者的,该是何等的悲痛与无奈? 青年朋友们,当你看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消失于车轮之下,当你发现一阵阵欢声笑语湮没在尖锐的刹车声中,当你

面对那些触目惊心的场景时,难道不感到痛心疾首吗? 安全意识的淡薄总是能让我们听到一次次血的教训,让我们看到一幕幕人间惨剧。但你们想过吗,其实,80%的意外伤害事故是可以避免的。红灯短暂而生命长久,当我们过马路时,多一份谦让与耐心,我们会收获更多美好。我始终坚信,安全重于一切,而我们,是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没有安全,就谈不上生存,更谈不上发展!试问,保证不了安全,我们谈什么家庭幸福?谈什么个人理想?又谈什么创造生活,担负其使他人幸福,同时也使自己幸福的事业?亲爱的同学们,如果我们现在还没有安全第一的意识,那么,请从此刻开始树立这个意识吧!个人不仅仅是个人,因为个人的幸福与家庭的幸福息息相关,同时也与每个人的未来紧密相连,为了家庭的幸福,同时也为了我们自己,让我们共筑身体与心理的安全长城吧! 最后,祝大家永远与平安相伴,与幸福相随!谢谢大家! 大学生安全教育演讲稿篇二 尊敬的评委老师,各位朋友: 大家好! 我是来自09级班的,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安全护航幸福生活》 安全对我们生活的意义,就好比罗盘对航船的意义一样,没有罗盘,在茫茫大海上航行的船便难以到达成功的彼岸,而没有安全的保障,我们何以谈幸福的生活? 孩子,绕过前面的石子,这是母亲在我蹒跚学步时的指

浅谈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教育起源的理论 在教育史上关于教育的起源主要有如下三种不同的主张。 1.生物起源论 生物起源论者认为,人类教育发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主张生物起源的代表人物有利托尔诺、沛西·能等。 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C harls Letourneau,1831-1902)在其所著《动物界的教育》一书中认为,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教育起源于一般的生物活动。 利托尔诺从生物学的观点出发,把动物界生存竞争和天性本能看成是教育的基础。按照他的看法,动物是基于生存与繁衍天性本能而产生了把“经验”、“技巧”传给小动物的行为的,这种行为便是教育的最初形式与发端。 英国教育家沛西·能(SirThomasPereyNunn,1987~1994)1923年在不列颠协会教育科学组大会上的主席演说词《人民的教育》中指出:“教育从它的起源来说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不仅一切人类社会有教育,不管这个社会如何原始,甚至在高等动物中也有低级形式的教育。我之所以把教育称之为生物学的过程,意思就是说,教育是与种族需要、种族生活相应的、天生的,而不是获得的表现形式;教育既无待周密的考虑使它产生,也无需科学予以指导,它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 教育的生物起源论者把教育的起源归之于动物的本能行为,归之于天生的、像动物本能那样原本具有的生物行为,教育过程即按生物学规律进行的本能过程,这就完全否认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2.心理起源论 心理起源论者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心理起源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孟禄(PaulMonroe,1869~1947)。 孟禄在其所著《教育史教科书》中,从心理学的观点出发,根据原始社会没有学校、没有教师、没有教材的原始史实,判定教育应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他在其著作《教育史教科书》中写道:原始社会的教育“普遍采用的方法是简单的无意识的模仿”。这种原始共同体中儿童对年长成员的无意识模仿就是最初的教育的发展。 教育的心理起源论者避免了生物起源论的错误所在,提出模仿是教育起源的新说,有其合理的一面。模仿作为一种心理现象,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可视之为教育的诸种途径之一。但孟禄的错误在于他把全部教育都归之于无意识状态下产生的模仿行为,不懂得人之所以成为人是有意识的本质规定,不懂得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在意识支配下产生的目的性行为,因而,他的这种观点仍然是错误的。 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教育的起源,但他们的共同缺陷是都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否认了教育是一种自觉有意识的活动,把动物本能和儿童无意识的模仿同有意识的教育混为一谈,因而都是不正确的。 3.劳动起源论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关于教育起源问题上,不是武断地判定上述两种观点的错误,而是在肯定他们这种有益的尝试和提出问题的贡献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分析人类祖先的产生及开始制造工具前后的历史,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具体之,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首先,人类的教育是伴随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一道产生的,推动人类教育起源的直接动因是劳动过程中人们传递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实际社会需要。 传递社会生产与生活经验的教育对当时的人类所以必要,是因为:

大学去行政化改革的措施和意见

大学去行政化改革的措施和意见 一、营造舆论氛围,巩固改革的民意基础 (一)广泛开展讨论和思想交流。以社会各界对高校行政化问题的密切关注和广泛热议为契机,通过高等教育与学术界知名人士的专业宣讲和大众传媒的正确引导,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一场关于大学“去行政化”的专题讨论和思想交锋,并借此时机加强对全社会的“大学启蒙教育”,使社会各阶层对“大学何谓”、“大学何为”、“学术何谓”等大学发展的基本认知问题和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教授治校、学术本位等经典的大学理念、大学精神、大学制度与大学文化形成更全面的认识和更深刻的理解,大学的“去行政化、趋学术化”变革提供或不可缺的民意基础和舆论支持。 (二)针对不同群体采取差异化宣传措施。对于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其相应的专业培训及同高等教育界专业机构与人士的合作,促进其积极转变高等教育行政观念,尊重和遵循教育与学术逻辑,遏止高等教育领域的“工程化”决策思维和“项目化”政策设计,依法治教,减少对大学教育与学术的不当行政干预。对于其他社会机构和普通公众,应通过专业宣讲与媒体传播加强其对大学和学术的理解与认知,使其在高等教育发展相关议题上形成正确的认知。 二、加强高等教育行政层面的行政立法,促进高校内部组织变革与制度创新

(三)加强高等教育行政立法,规范高等教育行政行为。依据大学教育与学术发展的内在规律,政府有必要在高等教育界人士的参与下,以现行《高等教育法》等相关基本法律为依据,制定和施行“高等教育行政规程”等据以规范政府高等教育行政行为的行政法规,明确政府高等教育行政职能的任务、目标、内容、边界、实现方式及规范要求等,明晰大学举办者与大学管理者的职权范围,确认大学作为自主办学者的地位与权力,廓清政府管理权和大学办学权的权力边界,减少和遏制高等教育行政领域的不当行政干预。与此同时,必须督促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依法行政,切实转变高等教育行政职能,努力实现向行政立法、制定规划、财政拨款、政策支持、质量监控、信息服务等核心职能的聚焦,推动其职能模式由“政府包揽型”向“政府监控型”的转向,实现政府与大学的关系由“主导依附型”向“合作伙伴型”的转型。 (四)完善有关高校领导体制和运作机制的法律法规。依据大学作为学术组织的根本属性及其教育与学术本位的运行规律,以现有《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规为基础,制定和颁布符合大学组织属性及运行规律的“大学组织条例”,就大学的领导体制及其运作机制,大学内部的权力分配、机构设置、资源配置等基本组织问题作出更明晰的界定,从法制层面进一步确认大学的学术组织属性及其教育与学术本位逻辑,进一步明确大学组织内部学术权力的中心地位、机

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探讨

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探讨 目前,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和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也必须要跟上时代的步伐。通过对大学生思想教育意义的考虑,对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和探讨。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策略新形式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是一项重要的课题。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以及我国对外开放的逐渐扩大,我们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和人们的思想观念以及大学生的就业方式都在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些变化无疑影响到当代大学生思想上的波动,同时也给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带来的难度。然而,面对瞬息万变的信息网络时代,大学生的政治教育工作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地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确保学校和国家的兴旺发达具有远大的战略意义。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问题 1.学知行结合不紧密 学生课本内容的理论性较强,语言比较空洞,和学生的现实生活有所脱离。即便是学生有深切的亲身体会,也仅仅是停留在“填鸭式”的学习阶段,完全没有新颖的学习模式。另外,学生的社会实践操作也没能够得到完全的运用,学知行结合不紧密。 2.教育方法过于单一 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教育政治工作的主要渠道是“两课”,也就是说采取统一大纲和统一课本的教学模式。而这种教育模式不能够完全对学生产生感染力和吸引力,针对学生对教学方式多元化的需求也不能够满足,并且缺少对学生个体发展的关注,阻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家庭支持作用滞后 因为大学生家庭和学校距离的影响和目前大学教育模式的影响,家庭对于学生资源的供给和感情也不能够得到有效的发挥。学生在学校的状况和思想不能够被家庭完全了解,学生的思想问题得不到家人及时的解决和帮助,给学生的思想政治认识留下了隐患。所以,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获取新方式和新方法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策略 1.学校党委要把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培养思想政治工作纳入到学校整体的年度培养计划和整体培养规划当中,要创造条件和时间对脱产和半脱产进行进修,提高教师从事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以及完善知识结构体系的能力,此外,

关于大学的演讲稿

关于大学的演讲稿 演讲稿一:关于大学的演讲稿 同学们: 大家好 我想每位同学在初中甚至高中新学期的第一次班会就是“新学期新计划”没想到来到大学同样有这样的班会不过每一个大一新生来到完全陌生的大学环境都如在黑暗中探索但提前给自己定一个奋斗目标如在黑暗中点亮一盏明灯时刻提醒指引我们前进 之前通过学长学姐们的经验交流可以避免我们走弯路但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不可能完全照搬经验应该有自己的大致规划大学生活主要包括学习工作和生活下面我就从这三个方面来讲讲我的规划 关于学习:只要我们还是学生学习总应该放在比较重要的位都说大一应该打下夯实的高数和英语基础所以在这两门科目上投入更多的精力是无可厚非的上了一周的高数可我感觉确实有一定难度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习题巩固相当重要希望通过自己踏实的学习在高数上不要挂科马上就要开始安排晨读了这是学习英语练习英语口语的最佳机会早起确实很难但我作为学习部的一员我不仅要以身作则更应让其他同学在晨读中有所所获我们一周只有两天晚上有课晚上的大把时间应该充分利用起来去图书馆参加各种讲座活动都可以收获很多其它课程我想上课认真听讲考前记下重点考试问题应该不大关于工作:每一位大一新生都希望在大学找一份工作来锻炼自己我也

不例外经历了很多次面试进入了三个部门肯定会累一点忙一点但我 很充实认识了很多人交到很多朋友学到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做到 工作学习两不误才是最好的 关于生活:因为生在武汉来到大学是我第一次完全独立生活从 打开水到洗衣物到洗澡到整理内务……一切都显得很不习惯没有了 父母的帮助和关心甚至唠叨自主权还给了我多了份自由少了份拘束; 多了份辛劳少了份关爱;多了份懒散少了份督促……但有了寝室里同 学们的帮助和关心我同样感觉有家一般的温馨 我相信在学习工作生活三方面找到平衡点齐头并进大学生活将 是我们人生中一段最完美的谢谢我的演讲结束 演讲稿二:关于大学的演讲稿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大学生活是多姿多彩的但也需要我们去把握和深人体会有人说:“平凡的大学生有着相同的平凡而不平凡的大学却有着各自的辉煌”但是你可以选择平凡但却不可以选择平庸;可以的话相信谁都想不平 凡那么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大学生活充实有意义怎样做主自己的大学呢?我随便谈谈个人的几点观点 “人生就像饺子岁月是皮经历是馅酸甜苦辣皆为滋味毅力和信 心正是饺子皮上的褶皱人生中难免被狠狠挤一下被开水煮一下被人 咬一下倘若没有经历硬装成熟总会有露馅的时候”这一段话不是我的原创是崔永元评论人生的一段话以我现在的经历还不配和大家谈人 生我要谈的是对于在座的每个人的一生都至关重要的大学生活

中国大学教育去行政化利大于弊

中国大学教育去行政化利大于弊 所谓行政化,是指以行政权力为主导,由各行政部门管理,以国家意志为基本准则的公共治理模式。而大学教育的主要职能是输送人才和进行科研。今天,我方观点是:中国大学教育去行政化利大于弊。而利弊比较的标准则在于能否让大学职能得到更好的发挥。首先,我要声明:我方认为去行政化不代表完全去除行政方面的因素。 自建国以来,我国套用苏联的办学模式,将大学作为政府的附属机构。大学本身同样高度政府机关化。并且收到中国传统“官本位”观念的影响,最终苏联模式在中国大行其道。 对于政府部门而言。大学不同于其他部门,以简单的强制性的行政命令管理大学教育和科研工作。不仅扼杀了大学管理和执行层人员的工作自主性,还造成了资源浪费或资源搭配错位。本应该百花齐放的大学校园,就这样在现实的引力中砰然坠地失去活力。从这个方面来看,大学去行政化,我国大学才能寻求更加自主高效的发展。 但在大学内部,我国目前实行校长任命制,大学校长直接由政府任命并具有行政等级。同时我国盛行校长负责制,简言之行政、学术权力都属于校长权力。所以即使上级下放权力,但大学内部的高度集权仍会造成大学自我管理的行政化。搞管理的不搞学术,搞学术的不搞管理。搞管理还要搞学术,你还有这么多精力搞学术吗?于是,因为行政手段强力高效等原因行政终于压倒了学术。但这所谓的强力高效却是行政学术一把抓。这是简单粗暴一刀切的强力高效。而非,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的强力高效。于是,行政化状态下的大学里面,有两重追求目标,除了学术,还有类似于官员的追求。科学研究在行政权力面前,常常受到压抑和挑战。从这个方面来看,大学去行政化,有利于大学高效的自我管理,和各项工作的开展。 综合来看,去行政化解决旧体制的弊端是我们的目的也是我们的需求,而达成这一目的的困难才是更应该考虑的事情。这些困难在于,如何去行政化,同时如何建立一个新体制和新体制的可行性,以及新体制运行中可能产生的问题。 那么,如何去行政化呢?我方认为需从两个方面入手。一,上级管理部门下放权力,政府要转变职能,由对学校的直接行政管理,转变为运用立法、拨款、规划、信息服务、政策指导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宏观管理。不能不管,也不能管的太宽。二,对于大学内部,行政权力要与学术权力分离。校长对大学进行日常事务管理,成立学术委员会对教学,科研项目评估与决策,成立校董事会制定学校教育的政策、规划学校的发展、审核教育经费的预算,参与学校重大事务的管理监督与决策等。具体事项在此不一一赘述。另外本段大部分内容引自1985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本方案的可行性。同时南方科技大学的建立,也为大学去行政化提供了本土典例进一步证明了新体制完全有可能建立并且运转。 综上,我方认为中国大学教育去行政化利大于弊。

大学学习演讲稿

大学学习 注:本文的“大学学习”只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学习及其外延部分,不包括诸如社团和学生干部等。“非学习”一词也以此定义。 亲爱的各位师弟师妹们,你们好: 今天我是作为这次交流活动的主讲人之一来到这个讲台,我叫×××,就读于××××大学,专业是信息工程。这次的主题是“大学学习”。我非常荣幸能与在座各位分享我的想法与经验,要是我的观点能对你们带来哪怕是一点点的帮助,那么这就是对我的付出最大的回报。 有言在先 经过十年寒窗苦读的学生,对大学这一向往已久的“神圣殿堂”有着太多的幻想。可是,当他们到了大学之后便会渐渐发现,其实大学没有他们想象中那么美好。强烈的失落感和纷繁复杂的头绪(诸如社团,学生工作,朋友,恋爱)容易使刚刚步入大学的新生陷入迷茫的困境。这其中绝大多数问题的症结都可以归结为以下的问题:如何合理处理大学学习与其他要素的关系。高中及以前,学习的第一地位稳如泰山,不可动摇。进入大学后,学习的重要性相对下降,各类因素(诸如社团,学生工作,文艺活动等)纷纷涌现,对传统学习的第一性提出严峻的挑战。这时候,如何进行大学学习以及妥善处理学习与非学习的关系便成了摆在每个大学生面前不可回避的问题。 大学学习的重要意义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现在的大学生存在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那就是学习的知识面过于狭窄。学技术的只懂技术,学艺术的只懂艺术。我认为大学生虽然可以有所侧重,但是应该兼而有之。原因有二:第一,现代社会越来越需要通用型人才,而非专业型人才。学技术的你得懂一些管理,学管理的你也得懂一些技术。因为现代社会趋于复杂,社会不同职业间流通也越来越频繁。对个人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全面。只有一技之长的人是很难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的。第二,这是出自于对人的需要。人的最佳状态是全面发展(见马克思,爱因斯坦对人类未来社会的描绘),出现文理分科只是现代社会发展不完善所致。 掌握学习的方法。在大学里学习知识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掌握学习的方法。现代社会知识更新速度之快决定了我们必须保持不断的学习才能使自己不落伍。你现在大学里学习的认为是前沿技术的东西,说不定等你毕业了之后这技术已经不再前沿了。有研究表明,学生毕业之后进入社会,要用到的知识只有极少的一部分是在大学里面学到的,绝大多数都是到了工作岗位之后学到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大学里学的东西就没有用,那些是作为学习更高层次的知识的必不可少的基础。其次,大学学习任务繁重,这就促使大学生探索更好地学习方法,而这良好的学习方法是终身受用的。“大学学习无用论”的大行其道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们知道到了大学学习作为学习知识的一面,而忽视了它作为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的一面。 为大学其他活动起到基石的作用。学习是一个人知识量增长的根本源泉,是一个人自身水平提高的根本途径。有人可能会反驳说,培养人脉才是大学的主要内容。那我想反问的是,

浅谈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及高校的发展趋势教育资料

浅谈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及高校的发展趋势 社会要进步, 教育是根本。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与教育息息相关, 发展需要人才,人才的培养依靠教育的支撑。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教育制度仍有所欠缺, 教育观念也尚不完善, 教育中呈现的问题更是接踵而至。因此, 我想谈谈我对中国教育的一些看法以及我们处于这种教育坏境、教育模式下, 我们应以何种心态、何种方式去适应中国的教育发展。 一、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中国教育的一元化 中国教育历来有个通病, 就是希望每个人都按照一个模式发展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时采用的也是一元化的标准: 在学校仅看成绩, 对其他方面的发展视而不见。在一元化的视角下, 如果仅以“成绩”来衡量个人、团体乃至社会的成败,那么, 这个社会上绝大部分的人都无法跻身于成功者的行列。 从1905 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起, 希望通过教育实现富国强兵――这可以叫做百年中国“教育救国梦”。这个梦, 我们今天仍然在做着。到了20世纪80 年代,教育的问题主要是学生课业负担过重, 叫做“片面追求升学

率” ;到了90年代,终于发现了问题的实质, 原来搞的是一元化的“应试教育” 。 也正是这种一元化的教育体制, 从根本上限制了学生其他 方还 会被家长、,他们很多其他能力不仅得不到认可, 面的全 面发展. 老师看成是歪门邪道,不务正业;如此种种,对中国孩子的身体和 心理的发展都是赤裸裸的剥削和活生生的压制。 (二)中国教育的产业化教育产业化就是把教育变成教育部门的摇钱树。为什么要在如此大好的教育形势下提出这样的问题?确实,最近几年,中国的教育制度有了较大的改善,九年义务教育免交学费, 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家长的负担, 但这对很多农村家庭也不过是凤毛麟角。 可以这样说, 教育的产业化与九年义务教育的良好政策并不矛盾。中国教育制度虽不灵活, 但收费的手段却很高明,学校能千方百计的把学生变成摇钱树。从幼儿园开始, 一直摇到大学、研究生, 摇得学生没商量。 古时十年寒窗苦读,而今两倍有余。20多年的求学之路, 对学生是一种煎熬,对家庭同样是沉甸甸的剥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可怜天下父母心,他们耗尽一生的心血,可到最后,仍是负债累累。加上全球经济危机的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