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性新闻稿采访与写作技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的叙事性

新闻要告知信息,包括何时、何地、何人,发生了什么事情,怎么发生的。这主要是在说明、转述事件的结果,而叙事更多的是描述和展现,它复现的是一个完整程,具有时间的动感、有场景、有人物、有细节描写,也有背景,即人物活动的环境。

新闻稿的叙事技巧

1.了解听众

要想讲述一个好的故事,首先你要了解你的听众。调查研究你的目标发布机构、记者和读者是非常关键的。试着去想象典型的读者群,记者也会以满足这群读者兴趣的目的去写作。团报的分众是在校大学生,因此写作时需要考虑他们是否熟悉行业术语?他们是否为前沿科技的领受者,投资者或消费者?了解听众的视角可以让你写的故事引人入胜,在特定的读者群中产生共鸣。

2.简练,但不要漏掉细节

新闻稿需要囊括大量的信息。许多新闻稿信息量大却只说了最不重要的事。虽然足够大量的信息对记者写文章很重要,但太多冗繁的信息也会把文章弄糟。新闻稿写作需要简要描述主题,从读者的角度挑出最有新闻价值的事件。这并非说可以省略掉重要的细节,而是说不要长篇累赘地叙述来龙去脉,解释报道里的细节。同样,也不要怕引发未解答的问题,问题可以促使记者采访。不过有时引发问题和导致困惑只有很细微的距离,要注意你别越过导致困惑的那条线。

3.没有时间酿造氛围

作家可以煞费苦心地用几章几页去塑造人、描述场景、创造氛围,写新闻稿却不能这般奢侈。新闻稿写作需要开门见山,越早切入主题越好。新闻写作需要在第一段就直接简洁地陈述这篇报道中最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这一点至关重要。比较理想的是,记者或读者只要看主副标题和引言段就能明白报道的核心内容。后面段落则最好包含一些更多特色之处,如各种名人引言,实践背景,近期事件来丰富文章内容,增加新闻的多维型。

从今天对“新闻”与“故事”的定义看,二者也有天然的联系:故事是“已故的事”,是“旧事”;而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是“新事”――既然“事”已发生,也可以说是“旧事”。因此,新闻与故事,是完全可以水乳交融的――这在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新闻理念和实践模式中几乎已被奉为圭臬。“美国最好的新闻是讲述完满的故事。”“无论什么背景什么个性的优秀记者都共享一种至上的动力,那就是进入故事的中心然后把读者带到现场。”《华尔街日报》记者的口头禅是:“给我讲一个故事,看在老天爷的份儿上,让它有趣一点!”可见,美国新闻人对故事的追求,简直到了偏执的程度。对故事的追求,甚至改写了“记者”的定义。新西兰著名学者艾伦・贝尔就是这样定义“记者”的:“新闻记者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职业讲故事者,童话故事通常从‘很久很久以前’说起,而新闻故事通常以‘十五人在今天的公交车倾覆事故中受伤’此类句子开头,新闻记者的工作就是要找故

事和讲故事。”

新闻选题:靠“三见”嗅出“故事味”

确定选题是新闻生产的第一道工序,“内容为王”其实是以题材为王。善于寻找故事的记者,不仅要具备新闻敏感性,而且要具备探寻故事的灵敏嗅觉。训练这种嗅觉的关键是“三见”:见人、见事、见情。

见人。传统的新闻五要素即“五个W”是指When(何时)、Where (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何故),但在讲故事的新闻写作中,排在第一位的应是Who――何人。面对任何一个选题,记者首先要问的便是Who――是一个人还是一群人,是什么人;其次才是What――人发生了什么事。记者还会经常遇到一些所谓的成就报道、经验报道等重大题材,但越是这些重大题材,往往越难写出生动感人的故事来,原因就在于这些所谓的重大题材,恰恰忽略了最重要的因素――人,特别是普通人。一些鸿篇巨制看起来主题宏大、气势磅礴,但很难在读者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善于讲故事的记者,碰到一个选题,应该首先把目光盯在人特别是普通人的身上。

见事。这里的事,不仅仅是普通的事件、事情,更重要的是能够反映人物命运、体现人物性格和情感的鲜活的事,特别是那些能够传达人物喜怒哀乐的小事,哪怕是细枝末节、只言片语,记者都应仔细嗅一嗅,不要轻易放过。在实践中,记者也会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为了宣传某些重要经验、重大成就或者重大典型,相关单位介绍的情

况、提供的材料,甚至被采访对象讲述的所谓事迹,往往是一些概念化的东西,特别是缺少具体的有血有肉的细节,这样的典型即便树起来了,也立不住、撑不久。典型宣传没有生命力,问题的关键就在于缺少扎实的故事。因此,记者寻找故事,除了要找对人,还必须找到事。一般来说,越是具体的事,鲜活的事,新奇的事,反常的事,曲折的事,感人的事,越容易出故事。

见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如果说“人”是故事的骨头,“事”是故事的肉,光靠骨头和肉还无法组成一个有机的生命体,还需要血液,而“情”就是故事的血液。与显而易见的人和事相比,情往往是最难发现和把握的,需要特别灵敏的嗅觉。面对选题,记者一定要多闻闻,不仅要找对人、找到事,还要找到包含甚至是隐藏在人和事中间的情。记者探寻故事的特殊嗅觉,就体现在这些细微深处,好故事往往都是从这些细微深处嗅出来的。判断一个选题有没有故事、故事的成色如何,一定别忘了这个“情”字,有没有情,是虚情还是真情,将直接影响故事的质量。

采访:凭“三节”挖掘“故事链”

采访,一定要挖出完整的“故事链”。在实践当中,很多记者都有这样的感觉,采访时非常激动,掌握的素材看起来也很丰富,但在动笔写作时,才发现挖到手的都是些零碎的事,即便弄清了事件的脉络,也很难还原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于是就容易出现两种情况:一是白白浪费一块好玉石,把一个本可以讲得很生动的新闻故事,写成所

谓的硬新闻;二是为了“写”出故事来,采访不够靠虚构,搞“合理想象”甚至瞎编乱造,这不是讲故事,而是真正的编故事,这样的故事只能是“故事”,绝不是新闻,即便刊登在新闻版面上,也是地地道道的假新闻。新闻报道要讲好故事,没有任何捷径,只能靠深入采访。挖掘“故事链”,可以抓住三个“节”字做文章:情节、细节、枝节。

情节。所谓情节,是指事件的变化和经过,它是故事的基本框架,是搭建故事宫殿的“钢筋”。高尔基说,文学的第一个要素是语言,第二个要素是主题,第三个要素是情节,即“人物之间的联系、矛盾、同情、反感和一般的相互关系――某种性格、典型的成长和构成的历史”,这同样适合于新闻故事的情节。挖掘故事情节,就是要以人物为中心,还原所有事件的演变过程,要牢牢抓住那些能展示人和事、人和人、人和环境之间关系的具体事件和矛盾冲突,特别要注意弄清事件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关键节点,这样才能支撑起故事的基本框架。

细节。所谓细节,就是“细小的环节或情节”,一个场景、一个动作、一句话、一个数字,就能展示人物的内心活动,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甚至能折射出时代特色。“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特别适合于讲故事的新闻作品。优秀的新闻作品,最闪光的往往是细节。同样是强调细节,讲故事的新闻写作与一般的新闻写作是不一样的。一般的新闻写作讲究细节,但细节主要是为了给作品增色,而讲故事的新闻写作,细节不仅仅是增色,它本身就是构成新闻故事的血肉,因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