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陕西省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2016年中考语文试题与答案

遂宁市2016年初中毕业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分为第Ⅰ卷第Ⅱ卷两部分,总分150分,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第Ⅰ卷(24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
2.准考证号、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阴霾.(mái) 烙.印(lào)拙.劣(zhuō)长吁.短叹(xū)B.羸.弱(1ěi) 鞭挞.(tà) 驰骋.(chěng) 在劫.难逃(jié)C.执拗.(niù) 蓬蒿.(hāo) 媲.美(pì) 舐.犊情深(sì)D.朴.刀(pǔ) 倒坍.(tān) 藩.篱(fān) 惊慌.失措(huāng)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洗濯掇学颤巍巍川流不息B.伫立袒露城皇庙变本加厉C.烦躁孪生一绺绺更胜一筹D.停滞喑哑笑盈盈功亏一溃3、在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入所给词语,正确..的一项是(1)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在门框里。
(2)带着这么一张脸,你不管从事什么职业,不管穿什么服饰,也不管在俄国什么地方,都不会有一种、引人注目的可能。
(3)雨后的小西湖如出浴美人,舟行寂寥的湖面,游人于氤氲的云气中,如梦如幻,喜不自胜。
(4)实施“小班化”教学,是我市为“人本”理念和科学发展观,追求优质教育而采取的一项重大改革举措。
A.镶嵌出类拔萃沉湎实现 B.镶嵌鹤立鸡群沉醉践行C.站立出类拔萃沉湎践行 D.站立鹤立鸡群沉醉实现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针对初中生能否使用手机的问题,某班向家长进行了专项调查,80%赞同使用手机的结果让班主任李老师莫衷一是....。
2016年中考模拟语文试卷(附答案)_0

2016年中考模拟语文试卷(附答案)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中考中考语文中考语文模拟题2016年中考模拟语文试卷(附答案)编辑:sx_jixia2015-12-26学生能力的形成立足于长期的积累和实践,但中考前夕的科学指导对考生答题的积极意义也是不容忽视的。
如何在复习过程中加强实效性,下面为大家整理了2016年中考模拟语文试卷的相关内容。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5分)1.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并给加点字选出正确的读音(填序号)。
(4分)初中三年已悄然接近尾声。
这三年你收获了什么?有些人心无旁w ( )地学习,收获了足以慰藉(A.ji B. j )心灵的优异成绩和积极向上的心态,而有些人始终对生活抱着吹毛求cī( )的态度,那么,他收获的可能只是腻烦和抱怨。
若干年后,当他回首这段往事,唯一的感觉只剩下四个字:味同嚼(A.ju B.ji o)蜡。
2.古诗文名句默写。
(8分)(1)择其善者而从之,▲ 。
(《论语》十则)(2)苔痕上阶绿,▲ 。
(刘禹锡《陋室铭》)(3)商女不知亡国恨,▲ 。
(杜牧《泊秦淮》)(4) ▲ ,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5)《曹刿论战》中,表明曹刿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的句子是:▲ __,_ _▲ ___。
(6)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说明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诗句是:▲ ,▲ 。
3.选出下列文言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2分)A. 陈太丘与友期行(约定)B. 至若春和景明 (日光)C. 沿溯阻绝(顺流而下)D.故患有所不辟也(通避,躲避)4.下列加点字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缘溪行,忘路之远近B.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C.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相与步于庭中D.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窥镜,谓其妻曰5.名著阅读。
(4分)(1)从括号内选择与《水浒》情节相符的人名填入空格内。
(每格1分)(填人名)相了一相,走到树前,把直缀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拔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
2016年中考语文 专题14 文言文阅读(课外)试题(含解析)解析

专题14 文言文阅读(课外)☞解读考点[2015年题组]一、(2015届福建漳州中考)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后面题目。
(16分)【甲】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鵷鵮,子知之乎?夫鵷鵮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于是鸱得腐鼠,鵷鵮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乙】平原君欲封鲁仲连,鲁仲连辞让再三,终不肯受。
平原君乃置酒。
酒酣,起前,以千金为鲁仲连寿。
鲁连笑曰:“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
即有所取者,是商贾之人也,仲连不忍为也。
”遂辞平原君而去,终身不复见。
(选自《史记》)【注释】封:封赏。
②贵:认为可贵。
即:如果。
5.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4分)(1)或.谓惠子曰()(2)非梧桐不止.()(3)是.商贾之人也()(4)递辞平原君而去.()6.下面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非练实不食.食.之不能尽其材B.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去国.怀乡C.为人排患.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D.仰而.视之曰解纷乱而.无所取也7.翻译下面句子。
(4分)(1)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2)酒酣,起前,以千金为鲁仲连寿。
8.回答下面问题。
(5分)(1)【甲】文庄子和【乙】文鲁仲连有什么相同的志趣?(2分)(2)庄子和鲁仲连各用什么方法表明自己的意趣?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回答。
(3分)【答案】5.(1)有人(2)栖息(3)这(4)离开(4分)6.B (3分)7.(1)惠子在魏国(梁国)当宰相,庄子去看望他。
(2分)(2)酒喝得畅快(的时候),(平原君)站起身上前,用千金给鲁仲连祝寿(祝福)。
(2分)8.(1)两人都无意于功名利禄(淡泊名利)。
(2分)(2)庄子运用巧妙的比喻(讲故事的方法),如把自己比作“鹓鹐”(把惠子比作‘鸱’;把功名利绿比作“腐鼠”),生动形象地表明了自己的志趣;而鲁仲连则把帮助别人后接受封赏的行为和商人做生意进行对比,强调自己的志趣。
2020年陕西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6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试卷一、积累和运用(共6小题,计17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A.花蕾.(lěi)伎俩.(liǎng)栈.桥(zàn)舐.犊情深(shì)B.召.唤(zhāo)归省.(xǐng)别墅.(shù)冥.思苦想(mín)C.瑰.丽(guī)角.逐(jiǎo)星宿.(xiù)秩.序井然(chì)D.翌.日(yì)氛.围(fēn)犷.野(guǎng)风尘仆.仆(pú)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A.编撰丰谀不能自已一拍即和B.谛听焕发眼花缭乱引喻失义C.消蚀烦琐天涯海角无遐顾及D.穷匮落第万事具备今非昔比3.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2分)(1)阳光柔媚,轻风拂面,我闲坐于兰苑窗前,思绪如白云(仿徨徘徊徜徉)于蓝天。
(2)培育“工匠精神”,需要全社会弘扬(精打细算精益求精精巧绝伦),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爱岗敬业的品格。
4.经典诗文默写〔在第(1)~(7)题中,任选五题....〕....;在第(8)-(10)题中,任选一题(6分)(1)此中有真意,。
(陶渊明《饮酒》(其五))(2)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3)虽有至道,弗学,。
(《虽有佳肴》)(4),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5),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6),神弗福也。
(《曹刿论战》)(7)孤山寺北贾亭西,。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8)满载一船星辉,。
(徐志摩《再别康桥》)(9),不要悲伤,不要心急!(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10),欣欣然张开了眼。
(朱自清《春》)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3分)①节制是一种良好的品德。
②节制不是束缚、遏制个性。
③相反,懂节制、能节制,能使个性在社会准则许可的范围内得到正常、健康发展。
山西省2016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含答案)

2016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1.书法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
请赏读这幅书法作品,并用楷体将其正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2.读下列古诗文句子,将空缺处的原文语句书写在横线上。
①停杯投箸不能食,。
(《行路难》李白)②,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渔家傲》李清照)③可怜身上衣正单,。
(《卖炭翁》白居易)④春蚕到死丝方尽,。
(《无题》李商隐)⑤?英雄末路当磨折。
(满江红》秋瑾)⑥不义而富且贵,。
(《论语》12章)⑦,再而衰,三而竭。
(《左传•曹刿论战》⑧善哉,善哉,,。
(《列子》一则)⑨辛弃疾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的词作中一腔豪气,思接千载,最后一句感叹道:“。
”二、读•思3.雁翔同学有手机对联并归类的好习惯。
现在他将下列有关书法的对联整理在了一起,但是其中有一副不属此类,请你帮他找出来。
()A.大力可能通纸背,尖豪仍觉吐花香B.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C.紫玉池中含雨露,白银笺上走龙蛇D.贮水养来青玉案,和烟磨成紫云溪4.下列读图信息,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汉字演变的先后顺序是: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B.汉字有丰富的文化内涵C.了解汉字的来龙去脉,对我们理解和辨析形近字有帮助D.汉字的字形和字义完全没有关系5.施耐庵具有深厚的语言功力,他塑造的任务形象鲜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名著阅读课上同学们争先恐后,交流《水浒》108将中的有关人物。
下列是林霏同学的发言内容,其中有误的一项是()A.秦明,使一条狼牙棒,有万夫不当之勇。
他性情急躁,声如巨雷,外号“霹雳火”,常当先出阵,屡立战功B.张顺,在江州以卖鱼为生。
练得一身雪白的肌肉,在水下可伏七天七夜,人称“浪里白条(跳)”C.燕青,刺一身遍体花绣纹身,心灵机巧,见多识广。
跟卢员外学得一身好相扑,江湖上难逢对手。
曾因老母亲被虎吃掉,在沂岭连杀四虎,人称“浪子燕青”D.侯建,做得一手好裁缝活,飞针走线,技艺高超。
2016年绵阳市中考语文试题、答案

2016年绵阳市中考语文试题、答案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
试题卷共6页,答题卡共6页。
满分14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迹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考点、考场号。
2. 第I卷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第II卷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迹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
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21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偌.大(nuò)瞥.见(piē)潸.然泪下(shān)苦心孤诣.(yì)B 岑.寂(cén)附和.(hè)言简意赅.(gāi)踽.踽独行(jǔ)C 栖.息(qī)狼藉.(jí)棱.角分明(líng)爱不释.手(shì)D 执拗.(niù)狭隘.(ài)痛心疾.首(jí)锲.而不舍(qì)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和霭揶揄水泄不通蜂涌而至B 葱笼宣泄销声匿迹按部就班C 阴霾精典人世苍桑稍纵即逝D 诀别招徕脍炙人口义愤填膺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A爱迪生试验..电灯的消息,通过报纸传遍了全美国,也轰动了大西洋两岸。
B 在集训途中,因为海拔过高缺水,李国瑞甚至..只能用尿液使自热米饭升温。
C 在这个封闭的山村,对一些简单的科学常识,这里的人们都会觉得不可理喻....。
D 世界上的艺术珍品已是洋洋大观....,但它们都曾经历了时间的考验与筛选。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乔金斯化石断崖是一处世界级古生物学遗址,是2008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目录。
2016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山西省2016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答案解析一、读·书1.【答案】【解析】规范书写。
2.【答案】(1)拔剑四顾心茫然(2)九万里风鹏正举(3)心忧炭贱愿天寒(4)蜡炬成灰泪始干(5)俗子胸襟谁识我(6)于我如浮云(7)—鼓作气(8)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9)生子当如孙仲谋【解析】直接默写即可。
二、读·思3.【答案】B【解析】B项是强调读书的,这里的“书”指的是“知识”。
4.【答案】D【解析】汉字中无论是象形字、会意字、指事字还是形声字,意思很多都与字形有关,如“山、休、忍、打”等字。
5.【答案】C【解析】阅读名著时要了解名著中的主要人物和相关故事情节。
《水浒传》中因老母亲被虎吃掉,在沂岭连杀四虎的是李逵,不是燕青。
6.【答案】每读完一百本书,就要写一篇总结性的文章(每一个“百本大关”的感悟和总结);为这一百本书评选出一个前十名的最佳榜单;制订读书计划;读书顺其自然,一本接一本;如果对某一本书感兴趣,就找相关的书来看,或者找书中提到的其他书来看,形成自己看书的体系,找到自己搜罗好书的方式。
【解析】这篇文章冯立介绍了自己的多种阅读方法,如每读一百本书,就要写一篇总结性的文章;制定读书计划等,找出一条即可。
7.【答案】示例一:不论哪种读书方法,都会有所收获,只要你深入到书本实在的内容中去,有自己深入的思考,就会从阅读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
示例二:有的书需要精读。
通过研读内容和进行深入的思考来获得它的精髓;有的书可以略读,把握大意领会要旨;还有的书只需浏览,从中捕捉有用的信息。
示例三:读书的关键是确有所得,不能一味只求读得快、读得多,与阅读数量相比,读书质量的高低才是判断阅读是否有价值的重要标准。
示例四:读书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享受读书的乐趣非常重要。
读大量的书,读自己喜欢的书,读各种类型的书,随时随地地读书,这样终有所获。
【解析】这篇文章介绍了冯立的读书情况,可以结合链接材料中所说的读书方法,说出自己的思考,言之有理即可。
2016年上海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

2016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一、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40分)1.默写(1)蜂蝶纷纷过墙去,。
(《雨晴》)(2),若出其里。
(《观沧海》)(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劳其筋骨。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4)人生自古谁无死,。
(《过零丁洋》)(5),落英缤纷。
(《桃花源记》)2.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列各题。
卖炭翁(节选)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1)卖炭翁“卖炭”是为了换得和。
(2)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伐薪烧炭”强调了卖炭翁劳动生活十分艰辛。
B.“何所营”交代了卖炭翁穷困不堪的生活状况。
C.“可怜”表现了作者对卖炭翁艰难处境的同情。
D.“愿天寒”突出了卖炭翁不怕天寒地冻的精神。
3.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捕蛇者说(节选)•①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
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
永之人争奔走焉。
‚②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
”言之貌若甚戚者。
ƒ③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1)本文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太医以王命聚之。
(3)下列对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标题的意思是用捕蛇者的故事说明道理。
B.第①段讲述了永州百姓争相捕蛇的缘由。
C.第②段讲述了蒋氏三代捕蛇的悲惨遭遇。
D.第③段讲作者因悲伤就更换了蒋氏之役。
4.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楚人谓虎为老虫,姑苏人谓鼠为老虫。
余官长洲,以事至娄东,宿邮馆①,灭烛就寝,忽碗碟砉然②有声。
余问故,阍③童答曰:“老虫”.余楚人也,不胜惊错,曰:“城中安得有此兽?”童曰:“非他兽,鼠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 陕西省2016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语文答案解析
一、积累和运用 1.【答案】D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在平时做好积累,如多音字、形近字、音近字的辨析归类,还要注意平舌与卷舌、鼻音与边音、前鼻音与后鼻音、四声辨析等的收集。A.“栈”应读zhàn;B.“召”应读冰zhào,“冥”应读míng;C.“角”应读jué,“秩”应读zhì。 【考点】辨析字音。 2.【答案】B 【解析】A.人丰谀——丰腴;C.消蚀——销蚀,无遐顾及——无暇顾及;D.落弟——落第。万事具备——万事俱备。 【考点】辨析汉字。 3.【答案】(1)徜徉 (2)精益求精 【解析】(1)彷徨:走来走去,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走;比喻犹疑不决;或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浮动、起伏。徜徉: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从修饰“蓝天”看,只能用“徜徉”,意为闲游。 (2)精打细算:(在使用人力物力时)仔细地计算。精益求精:(学术、技术、作品、产品等)好了还求更好。精巧绝伦:(技术、器物构造等)精细巧妙,没有可以相比的。从“工匠精神”需要弘扬的品格来看。只能用“精益求精”。 【解析】理解及辨析词语。 4.【答案】(1)欲辨已忘言 (2)梦回吹角连营 (3)不知其善也 (4)万里赴戎机 (5)四面边声连角起 (6)小信未孚 (7)水面初平云脚低 (8)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9)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2/7
(10)—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 【解析】直接默写即可。 5.【答案】(1)节制不是遏制、束缚个性。 (2)只有(或:唯有、惟有) 才 (3)“从心所欲,不逾矩”是境界。 【解析】(1)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句为语序不当。遏制有阻止的意思;束缚有捆绑、约束限制的意思,程度更深一些。 (2)“只有……才”表示必要条件,即有了A,就必然保证结果B的出现。 (3)句子的主干是指主语、谓语和宾语,而删去了定语、状语、补语。此句中“从心所欲,不逾矩”是主语,谓语动词“是”,宾语中心语是“境界”,第二个“的”之前都是其定语,这是一个长定语,提取主干时要删去。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关联词语的选择与搭配,提取句子主干。 6.【答案】(1)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或:奥斯特洛夫斯基) (2)坚韧、刚强 【解析】(1)文学常识题。属识记题。 (2)阅读语段可以看出保尔和江姐的共同点是坚韧、刚强。 【考点】阅读名著。 二、综合性学习 7.【答案】 (1)【活动一:书心声】 |
(2)【活动二:话恩情】 [示例一](对老师)一方沃土育新苗,三载春风化细雨。您的关怀伴我茁壮成长,您的鼓励助我勇敢前行。
感谢您,我亲爱的老师! [示例二](对父母)那温柔慈爱的目光,那奔波劳碌的身影,那殷殷期盼的叮嘱。让我永远难忘。谢谢您! (3)【活动三:知回报】 近三年,初中毕业生在休假娱乐和读书学习的人数相对稳定,从事公益活动的人数明显增加。 (4)【活动四:表期盼】 [示例一]何日再相逢 再话青春梦 3/7
[示例二]莫要忘初心 愿君似春风 【解析】 (1)【活动一:书心声】书写规范。 (2)【活动二:话恩情】属于祝福赞美类的题型,这类题目一般以网络跟帖、手机短信、颁奖词、感恩语的形式呈现。随着新媒体的不断涌现,又出现了诸如点赞、微言等不同的形式。回答此类题目时,要注意所扮演的人物身份,要注意根据对象关系选取准确的祝福语言,既不要夸大其词,也不要老气横秋或者使用学生腔;要注意语言的优美生动,可以适当地运用一些修辞手法,以增强语言的文学性。 (3)【活动三:知回报】答此类题要认真审题,明确要求,如表头和表脚的文字,需弄清楚图表说明的对象和比较的角度,注意题干中字数的限制等;要仔细认读图表,全面准确地捕捉信息,如比较对象、角度、项目,数据等,横坐标与纵坐标的比较,要抓住主要信息;要依据题干要求,规范作答,如题目中的关键词、特殊限制语等,在表达中用词准确,不能出现语病。如本题需比较近三年,初中毕业生在假期生活中休闲娱乐、读书学习、公益活动的人数特点及变化。 (4)【活动四:表期盼】除了内容一致外,还需考虑到字数与李叔同《送别》要相同,结构上要相似,表达依依不舍的同学情,盼望重逢的意思。 三、阅读 8.【答案】为什么儿童喜欢动漫呢 【解析】要填上合适的内容,需要联系上下文来思考。注意下文第③④段段首都是一个问句,为了使文章主体一致,第②段段首也宜用一个问句。再结合第②段的内容来看,分析的是儿童喜欢动漫的原因,这个问句就解答出来了。 9.【答案】这类文字表明后面的阐释是科学家研究的结果,强调阐释内容的真实性、可信性、权威性,进而
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解析】三处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放在一起比较,会发现都含有“科学研究”“实验”及“发现”“表明”等字眼,从中可以看出,这些句子后面所阐述的话,都是科学实验研究的结果,其内容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可信性、权威性,从而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10.【答案】①青少年习惯从动漫中获得情感、娱乐的需求。②青少年能够通过观看动漫来缓解压力。③青
少年能够从动漫中获得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体验到“个性张扬”,得到自我意识的强化。 【解析】首先要认真审题,看看哪些内容是解释“青少年喜欢动漫作品的原因”,可以从第④段看到,如:从动漫中获得情感、娱乐的需求;缓解压力;获得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体验“个性张扬”,强化自我意识等句。 11.【答案】D 4/7
【解析】A.不是儿童借助幻想塑造形象,而是动漫作品塑造形象;B.实际说的是成人的特点,而儿童与成人的神经活动方式不同;C.青少年不再像儿童一样满足于简单的童趣幻想、游戏情节。 12.【答案】②黑夜遇袭,遭到报复 ④学习游泳,再次交往 【解析】注意题目的要求,从“我”的角度,梳理故事脉络,已提供三个情节:①篡改歌词,欺负大华;
③母亲去世,遭受欺负;⑤深夜寻友,找到大华。这三个情节,分别对应文章第②段、第⑥段、第⑩〜
○12段,
那么第③〜⑤段即为第②个情节:“我”黑夜里遇到袭击,认定是大华报复,两人结仇。第⑧⑨段为第④个情节:“我”学习游泳,与大华再次交往,成为好友。 13.【答案】表现了大华也想与“我”和好,又碍于自尊心难以启齿的复杂心理。 【解析】这里描写的是大华的神态,要能读懂此时大华的心理。结合上文提到“我”发现。母亲去世后唯一没有嘲笑“我”的是大华,“我”也很想和他说话。这里描写大华其实也想和“我”和好,但碍于自尊又难以启齿,想说又不好意思开口的复杂心理。 14.【答案】(1)写出发现大华没有“报复”“我”,出乎“我”的意料,既表现了“我”的惊讶,又流露
出“我”的感激,还传达出“我”的愧疚。 (2)写“我”夜晚再次到护城河边寻找大华。“我”的这个举动一方面表现出“我”对大华的牵挂,另一方面凸显出“我”对大华有信心。 【解析】可以从“本义+内容+心情(情感)”这一角度着手。 (1)“竟然”的本义是:意想不到,意料之外。内容上:是因为大华没有像和别的小孩子那样“嘲笑”“我”,让“我”意外。情感(心情)上:表现“我”的惊讶、感激与愧疚。 (2)“又”的本义是:再一次。内容上:写出了“我”夜里再次跑到护城河边寻找大华。情感(心情)上:表现“我”对大华的牵挂、担心,认为他不可能寻死,对他有信心。 15.【答案】示例一:“谁也不去提私生子或后妈这令人厌烦的词眼儿”照应“大华倒霉就倒霉在他是个私
生子”和“父亲回老家沧县给我找了个后妈”。 示例二:“我知道大华的水性很好,他要是真的想不开。也不会选择投水”照应“老师指派他教我总也学不规范的仰泳动作”。 示例三:“他的小姑突然病故,他的生母从山西赶来。要带着他回山西”照应“他一直跟着他小姑过,他的生母在山西”。 【解析】前有铺垫,后有照应,这是记叙文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如第○11段,“我知道大华水性好”,不
相信他会想不开选择投水。第⑨段,写“老师指派他教我总也学不规范的仰泳动作”,可知他的水性好。还有“他的小姑突然病故。他的生母从山西赶来”,照应开头第①段中说大华是个“私生子”。 5/7
16.【答案】(1)“我”和大华曾因年幼无知互相伤害,而大华却能在“我”遭遇不幸时,谅解“我”。包
容“我”; (2)“我”和大华虽心有芥蒂,却能不计前嫌,敞开胸怀,成为无话不说的朋友; (3)“我”在大华最脆弱的时候能挺身而出,我们开始建立真正的友谊; (4)“我”和大华能够心心相通,心有灵犀,无需语言就能知道对方的需要并施以援手。 【解析】可以从相似的经历,相互的伤害后,大华对“我”的谅解、包容上,或从相互之间的不计前嫌、敞开胸怀上,抑或从“我”在大华最脆弱的时候挺身而出,彼此之间心心相通、心有灵犀等方面,结合具体的情节分析即可。 17.【答案】(1)希望,盼望 (2)做,当 (3)同“肢”,四肢 (4)腰间佩带 【解析】需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的辨析。如“服”本义衣服,这里做动词用,“做,当”之意。“支”通假字,同“肢”,指四肢。“腰”名词用作动词,挂在腰间。 18.【答案】B 【解析】A.因此/担任,做。B.两个“之”,都是结构助词“的”。C.凭借/用。D.就/却。 19.【答案】你年纪还幼小,千万不可以贪爱奢华,不可以习惯懒惰。 【解析】注意“尚”,“贪”,“习”的翻译。 20.【答案】勤奋,自持,能吃苦(或:刻苦) 【解析】联系两篇文章,曾国藩和宋濂都结合自身经历劝诫后辈,要勤奋,认真读书,要成人成才,必须能吃苦。 21.【答案】草、木、花、鸟。 【解析】从诗中很容易找出写“春景”的意象:草、木、花、鸟等。但不要把山河、国破;烽火,家书当作春景。 22.【答案】尾联形象地写出诗人苍老之态、苍老之快,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忧国、伤时、思家、悲己之情。 【解析】诗人为什么会“白头”。从内容上看是年老苍白。山河破碎,战争不断,家书难至,从情感上看更是因为忧国、伤时、思家、悲己所致。 四、作文 23.【答案】略 【解析】审题指导: 这是一篇命题作文。首先要细读提示语,会发现,材料是许巍的《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的部分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