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革厂废水处理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合集下载

皮革化学与工程毕业论文范文

皮革化学与工程毕业论文范文

皮革化学与工程毕业论文范文一、论文说明本团队专注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擅长案例分析、编程仿真、图表绘制、理论分析等,论文写作300起,具体价格信息联系二、论文参考题目化学脱氮在皮革废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研究思路:皮制革废水富含蛋白质,在好氧处理过程中,经过好氧微生物的脱氨基作用,蛋白质中的氨基酸被转化成游离氨。

所以对皮革废水而言,经过单级好氧生化处理后,出水的氨氮浓度要比原水高出很多,远远超过了排放标准所规定的排放限值;加上皮革废水二级出水的可生化性较差,生物法并不能达到理想的出水效果,因此研究化学脱氮法在皮革废水。

题目:皮革当中六价铬形成机理研究思路:本文采用分光光度法与化学发光法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皮革生产以及成品皮革当中的Cr(Ⅲ)以及Cr(Ⅵ)的含量分别进行了测定。

讨论了皮革在生产以及使用过程中造成Cr(Ⅵ)含量超标的原因。

另外,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了铝元素对于鲁米诺-过氧化氢- Cr(Ⅲ)化学发光体系的发光强度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研究了采用铝抑。

题目:化学法对皮革化学品可生化性的影响思路:我国皮革工业发展迅速,部分皮革化学品会不可避免地残留在制革废水中产生污染。

皮革化学品可生化性较差,需要预处理来提高其可生化性,降低皮革化学品废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含量,提高后续生化处理的效率。

基于皮革化学品的不同生物降解特性,本论文以几类制革生产中普遍使用的化学品的为对象,研究Fenton氧化和微电解法对皮革化。

题目:皮革废水分质脱氮除铬工艺研究思路:目前皮革废水在经过传统的生化处理后,大部分污染指标均可达到《综合污水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规定的相关排放标准,唯有NH-N、总铬值难以达标。

皮革生产工序中大量使用氨盐和铬盐,而日制革原料中的动物皮革带有许多NH-N,本论文对此原因进行了分析。

针对皮革废水产生的特点,结合对不同工序,本论文提出了分。

题目:制革工业中含铬污水的处理思路:铬是人体中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之一,但如果过多摄入铬,对皮肤、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都会产生极大地伤害。

城市污水处理AO工艺毕业设计

城市污水处理AO工艺毕业设计

目录摘要 (1)1 前言 (4)2 设计总则 (5)2.1设计范围 (5)2.2设计依据 (5)2.3设计原则 (6)3 工程规划资料 (6)3.1简阳市概况 (6)3.2自然条件 (7)3.3城市污水排放规划 (8)4 工程设计概况 (12)4.1设计规模 (12)4.2设计水质 (12)4.3设计水量 (13)4.4厂址选择 (13)4.5工艺流程的选择 (15)4.6工艺流程 (23)5 污水处理构筑物设计计算 (24)5.1中格栅 (24)5.2污水提升泵房 (27)5.3细格栅 (29)5.4沉砂池设计及计算 (32)5.5A2O生化反应池 (36)5.6辐流式二沉池 (50)5.7接触池和加氯间 (58)5.8计量设备 (60)6 污泥处理构筑物设计计算 (63)6.1污泥量计算 (64)6.2污泥浓缩池 (65)6.3污泥脱水机房 (70)7 主要附属建筑设计 (72)8 污水处理厂总体布置 (76)8.1污水处理厂平面布置 (76)8.2污水处理厂高程布置 (79)9 组织管理 (87)9.1生产组织 (87)9.2人员编制 (87)9.3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 (89)10 工程投资及成本估算 (90)10.1工程投资 (90)10.2成本估算 (91)10.3工程效益分析 (92)11 结论 (93)总结与体会 (94)谢辞 (95)参考文献 (96)摘要本设计是在简阳市新市镇新伍村拟建一座工程规模为6.09万m3/d的污水处理厂。

通过综合考虑简阳市概况及本工程的规模、进水特性、处理要求、运行费用和维护管理等情况,经技术经济比较分析,确定采用A2O生物脱氮除磷处理工艺。

A2/O工艺的生物处理部分由厌氧池、缺氧池和好氧池组成。

厌氧池主要功能是释放磷,同时部分有机物进行氨化。

缺氧池的主要功能是脱氮。

好氧池是多功能的,能够去除BOD、硝化和吸收磷。

此外该工艺还具有高效、节能的特点,且耐冲击负荷较高,出水水质好。

皮革废水及处理工艺(水污染处理)

皮革废水及处理工艺(水污染处理)

皮革废水随着皮革工业的迅速发展,制革废水已经成为主要的污染源之一。

目前我国有大中小型皮革厂20000余家,年排放废水量达8000~12000万吨,约占全国工业废水总量的0.3%。

这些废水中排放的C约3500吨,SS悬浮物12万吨,COD为18万吨/0D为7万吨。

因此,如何治理制革废水,优化生态环境,促进皮革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是皮革行业亟待解决的迫切问题。

1、皮革废水的来源及特点1.1皮革废水的来源皮革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主要来自鞣前工段(包括浸水去肉、脱毛浸灰、脱灰软化工序)、鞣制工段(包括浸酸、鞣制工序)、整饰工段(包括复鞣、中和、染色、加脂工序)。

鞣前工段是皮革污水的主要来源,污水排放量约占皮革废水总量的60%以上,污染负荷占总排放量的70%左右;鞣制工段污水排放量约占皮革废水总量的5%左右,整饰工段污水排放量则占30%左右。

皮革废水主要来源于这三个工段,产生各环节主要污染物如下表:COD:化学需氧量又称化学耗氧量ChemicalOxygenDemand。

利(用化学氧化剂(如高锰酸)钾)将水中可氧化物质(如有机物、亚硝酸盐、亚铁盐、硫化物等)氧化分解,然后根据残留的氧化剂的量计算出氧的消耗量。

BOD:生化需氧量或生化耗氧量【五日化学需氧量】(BiochemicalOxygenDemand)。

水中有机物等需氧污染物质含量的一个综合指示。

即水中有机物由于微生物的生化作用进行氧化分解,使之无机化或气体化时所消耗水中溶解氧的总数量。

SS:即水质中的悬浮物,(SuspendedSubstance)。

1.2皮革废水的主要特点含有高浓度的S2-和Cr3+,S2-全部来自脱毛浸灰,含量一般在2000~3000mg/L之间;Cr3+有70%来自铬鞣,其余一般来自复鞣,废水中Cr3+的含量一般在60~100mg/L之间。

皮革废水pH值在8~10之间,含有大量的氯化物、硫酸盐等中性盐,废水中含盐量可达2000~30000mg/L。

制革工业废水处理设计说明

制革工业废水处理设计说明

制革工业废水处理设计说明1.制革工业废水的产生和特点皮革加工是以动物皮为原料,经化学处理和机械加工而完成的。

加工工艺大致由浸水、去肉、浸灰脱毛、脱毛软化、浸酸鞣制、复鞣、中和染色、加脂等工序组成。

原料加工和加工工艺均会对环境产生不同的污染。

总体来看,制革工业的污染之——是来自于其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

在皮革加工的过程中,大量的蛋白质、脂肪转移到废水、废渣中。

在加工过程中采用的大量化工原料,如酸、碱、盐、硫化钠、石灰、铬鞣剂、加脂剂、染料等,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进入废水之中。

制革废水主要来自于鞣前准备、鞣制和其他湿加工工段,这些加工过程产生的废液多是间歇排出,其排出的废水是制革工业污染的最重要来源。

皮革生产中,为防腐败,新鲜的原皮都是要用食盐裸存,在浸皮时食盐溶入废水中。

在生皮的预处理中,生皮中蛋白质和油脂也成为污染物而进入废水。

为了使毛皮和生皮分离。

浸灰脱毛大量使用了石灰和硫化钠,结果是使大量碱性化合物,硫化物,毛皮和蛋白质进入废水。

脱灰使用弱酸盐,如氯化铵和硫酸铵来中和石灰,又使大量氨进入废水。

浸酸和铬鞣对环境的直接危害是大量硫酸和Cr3+进入废水。

在加脂、染色等工艺又将有机溶剂、偶氦染料和金属铬合染料等合成有机会带入废水。

制革废水的特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水量水质波动大:水量总变化系数达到2左右,而水质的变化系数更大,达到10左右。

2.可生化性好:废水中含有大量原皮上可溶性蛋白、脂肪等有机会和甲酸等低分子添加有机物,BOD5/COD比值通常在0.40~0.45之间。

3.悬浮物浓度高,易腐败,产生污泥量大。

大量原皮上的去肉和渣进入废水,废水中悬浮固体浓度高达数千毫克/升。

4.废水含S2-和总铬等无机有毒化合物。

Cr3+会对微生物带来抑制作用;硫化物进入生物处理还会影响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使固液分离效果下降。

2.数据及工艺流程2.1数据牛皮制革厂间歇性排放废水排放量:1800m3/d(其中70%为高浓度废水,30%为低浓度废水)进水水质COD:600~15000mg/L、BOD5:60~3000mg/L、Ph:8.5~10、Cr3+:2~800mg/L、SS:300~3000mg/L、色度:300~1200倍、S2-:2~300mg/L出水水质:COD:300mg/L、BOD5:30mg/L、Ph:6、Cr3+:1.5mg/L、SS:200mg/L、色度:30倍、S2-:1.0mg/L2.2处理工艺比选、确定2.2.1制革废水处理工艺制革废水的处理主要为物化法和生化法。

制革废水处理

制革废水处理

污水处理,就到污水宝!制革废水处理制革废水由强碱性的浸灰脱毛废水和弱酸性的鞣革废水组成,废水中含有高浓度的鞣料、氯化物、硫化物、表面活性剂、化学助剂、油脂、蛋白质及SS 等污染物;混合废水呈碱性,外观浑浊,有难闻气味, 水质水量随时间变化很大。

一般情况下,综合废水的COD 3000~4000 mg/L、BOD 1500~2000 mg/ L、SS 2000~4000 mg/L、S2-50~100 mg/L、Cr3+80 ~100 mg/L。

一、制革废水处理技术传统的制革废水处理技术是将各工序废水收集混合,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手段集中处理,把废水中的油脂、蛋白质和各种化工材料作为废物处理掉,浪费资源,投资高,且生皮加工过程中脱毛浸灰工段产生的高浓度含硫废水和铬鞣工段产生的废铬液,对处理废水是非常不利的。

故比较合理的是“原液单独处理、综合废水统一处理”,工艺路线,将脱脂废水、浸灰脱毛废水、铬鞣废水分别进行处理并回收有价值的资源,然后与其他废水混合统一处理。

但对于小型制革厂采用这种方法,工艺流程长、费用高,仍可进行集中处理。

1 单项处理技术1.1 脱脂废水脱脂废液中的油脂含量、CODcr和BOD5等污染指标很高。

处理方法有酸提取法、离心分离法或溶剂萃取法。

广泛使用的是酸提取法,加H2SO4调pH值至3~4进行破乳,通人蒸汽加盐搅拌,并在40~60 t下静置2—3 h,油脂逐渐上浮形成油脂层。

回收油脂可达95%,去除CODcr90%以上。

一般进水油的质量浓度为8—10g/L,出水油的质量浓度小于0.1 g/L。

回收后的油脂经深度加工转化为混合脂肪酸可用于制皂。

1.2 浸灰脱毛废水浸灰脱毛废水中含蛋白质、石灰、硫化钠、固体悬浮物,含总CODcr的28%、总S2-的93%、总SS的70%。

处理方法有酸化法、化学沉淀法和氧化法。

生产中多采用酸化法,在负压条件下,加H2SO4调pH值至4—4.5,产生H2S气体,用NaOH溶液吸收,生成硫化碱回用,废水中析出的可溶性蛋白质经过滤、水洗、干燥变成产品。

某合成革生产企业生产废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

某合成革生产企业生产废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

某合成革生产企业生产废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一、工程概述合成革生产企业废水处理工程是为了解决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问题,确保排放的废水达到国家相关标准,同时尽可能地回收利用资源。

本设计方案针对合成革生产企业的废水特点和处理要求,提出了全面的处理方案,包括废水预处理、生化处理和深度处理等环节。

二、废水特点和排放要求根据对合成革生产企业的调查和分析,得出以下废水特点和排放要求:1.废水特点:(1)废水的主要组成成分为有机物污染物、悬浮物、油脂及少量的重金属离子等;(2)废水流量较大,每天产生约1000立方米;(3)废水含有大量的COD(化学需氧量)和BOD(生物需氧量),需要进行充分降解和处理。

2.排放要求:(1)废水排放要求符合国家相关标准,COD和BOD需控制在规定范围内;(2)尽可能地回收利用废水中的资源。

三、工程方案根据废水特点和排放要求,本设计方案分为三个环节进行处理:废水预处理、生化处理和深度处理。

1.废水预处理:废水预处理的目的是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油脂和砂石等大颗粒物质,以减少对后续处理设备的影响。

预处理设备包括格栅和沉砂池。

格栅用于去除废水中的大颗粒物质,沉砂池用于沉淀废水中的沉积物,保证后续的处理设备不被堵塞。

2.生化处理:生化处理是通过生物活性污泥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和去除。

本设计方案采用A/O(好氧/厌氧)工艺。

好氧生化池中的微生物可以降解污水中的COD和BOD,厌氧生化池中的微生物可以进一步降解有机污染物,并产生可用于反应的有机物质。

生化处理设备包括好氧生化池、厌氧生化池和二沉池。

好氧生化池和厌氧生化池通过连通管道相连接,废水依次流经好氧生化池和厌氧生化池,然后进入二沉池沉淀。

生化处理后的废水中的COD和BOD的去除率可达到80%以上。

3.深度处理:深度处理是为了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离子,提高废水的水质,以达到国家相关标准。

本设计方案采用活性炭吸附和反渗透技术。

0877.制革工业废水的处理

0877.制革工业废水的处理

制革工业废水的处理制革工业废水是一种对水源生态环境严重污染的废水。

它的生化需氧量高,悬浮物多,带有色泽及臭味,并含有硫化物、铬、植物鞣剂及酚类合成鞣剂等有害物质,是一种较难治理的工业废水。

我国制革工厂目前有500多家(不包括乡镇企业),以生产猪、羊、牛皮产品为主。

猪皮生产占80%,每年生产猪皮6000-8000(万张),牛皮800-900(万张),羊皮2000-3000(万张)。

制革行业每年排放废水7000万吨,约占全国工业废水总排放量的0.3%。

据调查统计,目前只有30%的制革企业不同程度的简单处理了废水,其余的70%产生的废水未经任何处理,自然排放。

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对生态带来破坏[9]。

制革工艺主要包括腌制、浸灰(回软、脱脂、脱毛)、鞣制、以及后整理工序。

大多数的废物和污染物是在湿加工过程(浸灰、鞣制)产生。

我国大多数制革厂采用石灰脱毛和铬鞣技术,少数制革厂采用酶脱毛和铬鞣技术。

制革废水的处理方法,可归纳为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处理方法。

文献中介绍的生化处理方法适用于大中型制革厂的废水治理。

本文比较了几种常用的生化法在处理制革废水中的应用,建议采用SBR法作为处理制革废水的工艺,具有其实用性和先进性。

几种常用制革工业废水生化处理方式及特点制革废水经过适当预处理废水中的硫化物、铬等对生化有抑制物质均可以降至要求以内,BOD/COD值约在0.35~0.40左右,生物降解性较好。

因此生物处理技术广泛用于制革废水处理。

1.传统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创建于1917年,是利用河川自净原理的人工强化高效处理工艺,已成为有机性污水生物处理的主体。

在制革废水的处理中,活性污泥法的应用是相当普遍的,如西德的Wam 制革污水处理厂、Lonis Sonwe-izer皮革厂,日本“室”皮革株式会社,国内北京东风制革厂、常州皮革厂、哈尔滨制革厂等采用活性污泥法,该法对生化需氧量去除率在90%以上,化学需氧量在60%-80%之间。

某合成革生产企业生产废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

某合成革生产企业生产废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

某合成革生产企业生产废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和目标合成革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其含有高浓度的有机物、重金属离子和色素等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为了达到国家和地方相关的环境保护标准,并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设计了该废水处理工程方案。

本项目的目标是对合成革生产企业的废水进行处理,达到国家和地方的排放标准,同时实现资源的回收利用,减少对环境的危害。

二、处理工艺流程本工程采用综合处理工艺,包括预处理、生物处理和混凝沉淀处理三个部分。

1.预处理合成革生产过程中的废水经过机械过滤,去除大颗粒悬浮物质,然后进入调节池。

调节池主要用于平稳调节水质的波动、大量的废水缓冲、过流过程的平滑、比例等因素,达到稳定投放到生物处理单元的目的。

2.生物处理生物处理采用活性污泥法。

废水通过进水管道进入曝气反应器,加入适量的活性污泥和空气,通过曝气装置提供的氧气,进行好氧降解反应。

废水中的有机物会被污泥中的生物菌种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减少有机物的污染。

3.混凝沉淀处理经过生物处理的废水,含有一定的悬浮物、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

为了进一步减少废水中的污染物,采用混凝剂进行处理。

将混凝剂注入混合污泥槽,通过搅拌等方式将混凝剂与废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等污染物结合形成絮凝体。

然后将絮凝体经过沉淀槽沉淀,沉淀后的污泥以固体形式进行分离,清水经过净水槽的净化后可再利用。

三、设备选型和布置1.机械过滤器:采用网状过滤器,能够有效去除大颗粒悬浮物。

2.调节池:采用圆形混合式调节池,具有良好的缓冲和平稳水质的作用。

3.曝气反应器:采用立式桶形曝气反应器,提供充足的氧气供给,并与混合池相连,便于操作和维护。

4.混凝沉淀池:采用矩形沉淀池,配有搅拌装置,保证混凝效果和混凝物的沉淀。

5.固液分离设备:采用离心机,将沉淀后的污泥和清水分离,使得污泥能够更好地进行处理和利用。

四、运行管理及效果评价1.运行管理:废水处理工程需要建立完善的监控系统,对进水和出水进行监测,及时调整处理工艺参数,确保处理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论文) - I - 摘 要 废水处理厂设计规模 3000m3/d,设计水质水量为:Q=3000m3/d ,CODcr=1800~3000mg/L, PH=7.5~10,SS=700~1000 ㎎/l ,BOD=800~1200㎎/l,色度200~400 倍。经处理后,应达到下列出水水质:COD≤300mg/L,色度≤80倍,SS≤150mg/L, BOD达≤100 mg/L,即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制革行业的二级标准。 本工程方案设计依据有关环境保护在污水中的要求,采用混凝沉淀—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制革废水,在详细方案比较的基础上,选择了如下处理工艺流程:

经设计可知COD的去除率为93.6%, SS的去除率为90.4%,色度去除率为82%。

格栅 初沉池 调节池 混凝沉淀池 接触氧化池 二沉池 集泥井 污泥浓缩池 脱水间 泵房 污泥外运 出水

制革废水 毕业设计(论文)

- II - 经技术经济分析,此方案投资总额 457 万元,废水处理成本为1.53元/ m3,有着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且节约用地、提高绿化、降低能耗的理念在设计中得到充分的实践,符合新时代环保的要求。

关键词: 制革废水 混凝沉淀 接触氧化

Abstract The designing scale of waste water treatment plant is 3000 m3/d, the designing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water are: Q=3000m3/d ,COD=1800~3000mg/L , BOD=800~1200㎎/l ,PH=7.5~10 ,SS=700~1000 ㎎/l , Chroma =200~400 times. After disposing of it, the quality of water should attain the following standards: COD≤300mg/L,SS≤150mg/L,Chroma ≤ 80 times,BOD ≤100 mg/L ,reaching the second standard (GB8978-1996)of 《integrated wastewater discharge standard》. The designment of this project is in accordance with requirements of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the wastewater. It uses the contact oxidation process - coagulating sedimentation process to deal with the 毕业设计(论文) - III - wastewater in tanning industry. Based on comparison of the detailed program, we select the following processes: tannery wastewater →Grids→primary sedimentaion tank →balance pond→contact oxidation process→ coagulating sedimentation→secondary clarifier→Drainage sludge treatment process:enrichment→sludge dewatering→outbound logistics Through designing, we can know that the result of COD is 90.6%,ηSS is 90.4%, Chroma is 82%. After technical and economic analyzing, the investment amount of this project is 4.57million Yuan, and the cost of disposal of waste water is 1.53 Yuan/ m3. It not only gains good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but also fully puts the ideas of saving land economically, improving virescence and reducing energy consuming into the practice while designing, which is in conformity with new era environmental needs.

KEY WORDS: tannery wastewater ,contact oxidation process,coagulating sedimentation 毕业设计(论文)

- IV - 目录 前 言 ................................................ 1 第一章 绪论 ......................................... 2 1.1 制革废水的产生及特点 .......................... 2 1.2 制革废水的水质及水量分析 ...................... 4 1.2.1不同工序排放的废水水质 .................... 4 1.2.2废水水量 .................................. 4 1.3 制革废水的危害 ................................ 5 1.4设计任务 ...................................... 6 1.4.1 本毕业设计课题的目的和要求 ............... 6 1.4.2本毕业设计课题的技术要求与数据 ............ 7 第二章 工艺流程确定 ................................. 8 2.1 制革废水概况 .................................. 8 2.2工艺流程比选、确定说明 ......................... 8 2.2.1方案设计原则 .............................. 8 2.2.2制革废水处理工艺 .......................... 9 2.2.3制革废水处理工艺组合 ..................... 10 2.3工艺方案分析选择: ........................... 10 2.3.1混凝沉淀法 ............................... 10 毕业设计(论文) - V - 2.3.2接触氧化法 ............................... 11 2.4达标分析 ..................................... 13 第三章 构筑物设计计算 .............................. 13 3.1进水渠道 ..................................... 13 3.2格栅 ......................................... 14 3.2.1 设计概述 ................................ 14 3.2.2 设计参数 ................................ 15 3.2.3 设计计算 ................................ 15 3.2.4 设计说明 ................................ 18 3.2.5格栅机的选型 ............................. 18 3.3初沉池 ....................................... 19 3.3.1各种沉淀池的比较 ......................... 19 3.3.2设计要点 ................................. 19 3.3.3设计计算 ................................. 23 3.4曝气调节池 ................................... 26 3.4.1调节池有效容积 ........................... 26 3.4.2调节池尺寸 ............................... 26 3.4.3空气管计算 ............................... 27 3.4.4孔眼计 ................................... 28 3.4.5 潜污泵 .................................. 28 3.4.6鼓风机 ................................... 29 3.5 混凝沉淀池 ................................... 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