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粗隆间骨折ppt
合集下载
股骨粗隆间骨折课件

微创手术技术
随着微创手术技术的发展,如经皮 钢板固定技术、外固定架技术等, 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提供了更 多选择。
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
生物材料研究
新型生物材料的研发和应用是当前的研究热点,旨在提高固定物 的耐久性和降低并发症。
手术技巧与器械改进
针对手术技巧和器械的改进也是研究的重要方向,以提高手术效率 和治疗效果。
究方向。
康复医学与功能恢复的深入研究
03
进一步深入研究康复医学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以
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感谢观 看
THANKS
康复医学与功能恢复
康复医学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地位逐渐提升,如何促进患者 术后功能恢复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未来展望与研究方向
新型固定材料的研发与应用
01
未来研究将关注新型生物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以提高固定物的
耐久性和降低并发症。
个体化治疗方案的研究
02
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是未来的研
病因与病理
病因
股骨粗隆间骨折多由间接外力引起, 如跌倒时大粗隆着地,过度外展或内 收下肢等。骨质疏松是骨折发生的重 要因素。
病理
骨折多发生在股骨大粗隆外侧,由于 大粗隆的阻挡,骨折一般呈斜形或短 斜形。骨折端血运丰富,很少发生骨 不连。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伤后髋部疼痛,不能站立和行走。患肢出现短缩、外旋畸形,大粗隆明显突出。
诊断
根据患者年龄、病史2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
非手术治疗
牵引治疗
通过牵引减轻骨折部位疼痛,防止骨折移位,适用于稳定性 骨折或年老体弱患者。
手法复位
通过手法将骨折部位复位,然后进行外固定,适用于闭合性 骨折。
随着微创手术技术的发展,如经皮 钢板固定技术、外固定架技术等, 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提供了更 多选择。
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
生物材料研究
新型生物材料的研发和应用是当前的研究热点,旨在提高固定物 的耐久性和降低并发症。
手术技巧与器械改进
针对手术技巧和器械的改进也是研究的重要方向,以提高手术效率 和治疗效果。
究方向。
康复医学与功能恢复的深入研究
03
进一步深入研究康复医学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以
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感谢观 看
THANKS
康复医学与功能恢复
康复医学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地位逐渐提升,如何促进患者 术后功能恢复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未来展望与研究方向
新型固定材料的研发与应用
01
未来研究将关注新型生物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以提高固定物的
耐久性和降低并发症。
个体化治疗方案的研究
02
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是未来的研
病因与病理
病因
股骨粗隆间骨折多由间接外力引起, 如跌倒时大粗隆着地,过度外展或内 收下肢等。骨质疏松是骨折发生的重 要因素。
病理
骨折多发生在股骨大粗隆外侧,由于 大粗隆的阻挡,骨折一般呈斜形或短 斜形。骨折端血运丰富,很少发生骨 不连。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伤后髋部疼痛,不能站立和行走。患肢出现短缩、外旋畸形,大粗隆明显突出。
诊断
根据患者年龄、病史2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
非手术治疗
牵引治疗
通过牵引减轻骨折部位疼痛,防止骨折移位,适用于稳定性 骨折或年老体弱患者。
手法复位
通过手法将骨折部位复位,然后进行外固定,适用于闭合性 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 分类(课堂PPT)

2020/7/6
6
AO分型
2020/7/6
7
Evans分型
• Evans根据骨折线方向分为两种主要类型。 Ⅰ型中,骨折线从小粗隆向上外延伸;Ⅱ 型中,骨折线是反斜形。其中Ⅰ型1度和Ⅰ 型2度属于稳定型占72%,Ⅰ型3度、Ⅰ型4 度和Ⅱ型属于不稳定型占28%。Evans观察 到稳定复位的关键是修复股骨转子区后内
2020/7/6
3
Jensen分型
• Jensen对于Evans分型进行了改进,基于大小粗 隆是否受累及复位后骨折是否稳定而分为五型。 Ⅰ型:2骨折片段,骨折无移位。Ⅱ型:2骨折 片段,骨折有移位。Ⅲ型:3骨折片段,因为 移位的大粗隆片段而缺乏后外侧支持。Ⅳ型: 3骨折片段,由于小粗隆或股骨矩骨折缺乏内 侧支持。Ⅴ型:3骨折片段,缺乏内侧和外侧 的支持,为Ⅲ型和Ⅳ型的结合。Jensen研究发 现Ⅰ、Ⅱ型骨折94%复位后稳定;Ⅲ型骨折33 %复位后稳定;Ⅳ型骨折21%复位后稳定;Ⅴ 型骨8%复位后稳定
2
分型依据:股骨粗隆间骨折是否稳 定
• a)内侧弓的完整性(小粗隆是否累及); • b)后侧皮质的粉碎程度(大粗隆粉碎程度)。 • 另外,逆粗隆间骨折非常不稳定。
小粗隆骨折使内侧弓骨皮质缺损而失 去力学支持,造成髋内翻。大粗隆骨折则 进一步加重其矢状面不稳定,其结果造成 股骨头后倾。逆粗隆间骨折常发生骨折远 端向内侧移位。
2020/7/6
4
Jensen分型
2020/7/6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5
AO分型
• A1型:经转子的简单骨折(两部分),内侧骨
皮质仍有良好的支撑,外侧骨皮质保持完 好。1、沿转子间线;2、通过大转子;3、 通过小转子。A2型:经转子的粉碎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护理诊断PPT

04
护理措施
疼痛护理
疼痛评估
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 估,了解其疼痛的性质、 部位和持续时间。
疼痛缓解
采取适当的疼痛缓解措施 ,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 或非药物治疗,以减轻患 者的疼痛。
疼痛记录
记录患者的疼痛情况,以 便于观察病情变化和调整 护理措施。
心理护理
心理支持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和安慰,帮助 其缓解焦虑、恐惧和抑郁等情绪
股骨粗隆间骨折护理诊断
汇报人:XXX
202X-XX-XX
• 骨折概述 • 护理诊断方法 • 常见护理诊断 • 护理措施 • 康复指导
01
骨折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指股骨颈基底 至小粗隆水平之间的骨折,属于 髋部骨折的一种。
分类
根据骨折线的走向,股骨粗隆间 骨折可分为顺粗隆间骨折、逆粗 隆间骨折和粉碎性骨折等类型。
发生。
05
康复指导
功能锻炼
功能锻炼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康复至关重要,可以帮助恢复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 量。
早期阶段,患者可以进行被动关节活动,如关节屈伸、旋转等,以防止关节僵硬。
随着病情好转,逐渐过渡到主动关节活动,如抬腿、屈膝等,以促进关节功能的恢 复。
饮食指导
骨折后应注重营养摄入,尤其是 蛋白质和钙质,以促进骨折愈合
CT检查
对于复杂的骨折或者需要 更精确了解骨折情况的患 者,可以进行CT检查以进 一步评估病情。
实验室检查
包括血常规、尿常规、生 化检查等,以便了解患者 的全身状况和病情变化。
03
常见护理诊断
疼痛
总结词
由于骨折部位疼痛,患者可能会出现表情痛苦、呻吟等症状 。
详细描述
股骨粗隆间骨折课件

诊断
• 明显外伤史, 患肢疼痛, 活动受限。下肢短缩及外旋畸形明显, 可达90°。往 往需经X线检查后, 才能确定诊断, 并根据X线片进行分型。股骨粗隆间骨 折的症状与股骨颈骨折相似, 但后者局部疼痛、肿胀、功能丧失、患肢缩 短等较前者轻, 患肢多有轻度屈髋屈膝及外旋畸形, 一般在45°-60°之间。
尖顶距(TAD)
螺钉切出(cut out) 的概率和TAD值呈正 比。当平均TAD值从 25mm降低至20mm 时, 螺钉脱落引起的 固定失败率从8%降 低到0。研究者鼓励 在术中常规测量TAD 值, 如果导针位置表 明TAD值大于25mm, 他们建议重新复位并 重新植入导针。
不对称放置的螺钉导致的扭力Tx
治疗
保守治疗方式
1、精细护理,防治卧床并发症。 2、保持足够的营养支持和补液,给予充分的镇痛药物。 3、骨牵引重量要足够达到体重的1/7,否则易出现髋内翻。髋内翻校
正后,仍需保持牵引重量为体重的1/7-1/10。 4.牵引时间要充分一般在8-12周,12周后可逐渐负重。
治疗
手术治疗 目的:
获得坚强而稳定的内固定,恢复股骨距的连续 性,矫 正髋内翻畸形,允许患者在短时间内即可下床活动,至少 患侧髋关节部分负重。早期活动有利于预防肺部并发症、 静脉栓塞、压疮或一般情况变差等并发症。
Boyd and Griffin's 分型 Ⅰ型: 由大转子至小转子、沿着转子间线所发生的骨 折,稳定无移位,没有粉碎,复位简单且易维持,结 果通常令人满意(占21%)。
Ⅱ型: 为粉碎性骨折,主要骨折位于转子间线,伴有 骨皮质的多处骨折,有移位,复位较困难,一旦复位 可获得稳定。 (占36%)。
Ⅲ型: 基本属于转子下骨折,至少有一骨折线横过近 端股骨干小转子或其稍远部位,有大的后内侧粉碎区 域,并且不稳定,复位比较困难,手术期、恢复期并
股骨粗隆间骨折 ppt课件

观察隐匿性骨折线 • 磁共振:可发现一些隐匿性骨折,排除肿瘤等导
致的病理性骨折
03 临床与诊断
START!
FINISH!
病史
患者有明确外伤史
症状
髋部疼痛 活动受限
体征
髋部外旋畸形, 90°
髋部压痛、叩击痛 肢体纵向叩击痛
辅助检查
MRI>CT>X-ray
• 04
• 治疗
• SHOW
• 04 治疗
• 同时具有抗旋转和成角稳定。 • 刀片具有宽大的表面积和逐渐增加的芯直径(4.5~9
• 02
• 股骨近端解剖
• ANATOMY
• 02 解剖与分型
股骨头 股骨颈 大转子 小转子 转子间线
• 02 解剖与分型
颈干角( Neck shaft angle )
股骨颈与股骨干之间的角度,正常范围110°--140°(平均128°) 颈干角增大----髋内翻 颈干角减小----髋外翻
• 02 解剖与分型
Evans分型
• 02 解剖与分型
Evans分型
Ⅰ型 顺转子间骨折,骨折无移位 稳定性骨折
• 02 解剖与分型
Evans分型
Ⅱ型 小转子骨折,轻度移位,内侧
皮质相互支撑 稳定性骨折
• 02 解剖与分型
Evans分型
Ⅲ型 小转子骨折,移位,内侧皮质
不能相互支撑 不稳定性骨折
• 02 解剖与分型
• 04 治疗
PFNA Proximal Femoral Anti-rotation Nail 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
• 适用于几乎所有的转子间骨折,特别适合于不稳定型骨 折及合并骨质疏松者。
• 04 治疗
PFNA Proximal Femoral Anti-rotation Nail 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
致的病理性骨折
03 临床与诊断
START!
FINISH!
病史
患者有明确外伤史
症状
髋部疼痛 活动受限
体征
髋部外旋畸形, 90°
髋部压痛、叩击痛 肢体纵向叩击痛
辅助检查
MRI>CT>X-ray
• 04
• 治疗
• SHOW
• 04 治疗
• 同时具有抗旋转和成角稳定。 • 刀片具有宽大的表面积和逐渐增加的芯直径(4.5~9
• 02
• 股骨近端解剖
• ANATOMY
• 02 解剖与分型
股骨头 股骨颈 大转子 小转子 转子间线
• 02 解剖与分型
颈干角( Neck shaft angle )
股骨颈与股骨干之间的角度,正常范围110°--140°(平均128°) 颈干角增大----髋内翻 颈干角减小----髋外翻
• 02 解剖与分型
Evans分型
• 02 解剖与分型
Evans分型
Ⅰ型 顺转子间骨折,骨折无移位 稳定性骨折
• 02 解剖与分型
Evans分型
Ⅱ型 小转子骨折,轻度移位,内侧
皮质相互支撑 稳定性骨折
• 02 解剖与分型
Evans分型
Ⅲ型 小转子骨折,移位,内侧皮质
不能相互支撑 不稳定性骨折
• 02 解剖与分型
• 04 治疗
PFNA Proximal Femoral Anti-rotation Nail 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
• 适用于几乎所有的转子间骨折,特别适合于不稳定型骨 折及合并骨质疏松者。
• 04 治疗
PFNA Proximal Femoral Anti-rotation Nail 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
股骨粗隆间骨折个案PPT课件

[2] 王岩.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的手术治疗[J]. 中国骨与关节损 伤杂志, 2019, 34(10): 10851087.
[3] 张鹏.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康 复训练[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21, 36(5): 605-608.
谢谢观看
术后通过X线检查等手段评估骨折复 位和固定情况,以及患肢功能恢复情 况。
根据患者情况,可能需要接受进一步 的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后续治疗措 施,以促进骨折愈合和患肢功能恢复。
康复锻炼
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促进 患肢功能恢复。
04
病例总结与讨论
治疗结果总结
病史采集
询问患者是否有外伤史、骨质疏松病史等。
X线检查
通过X线检查可以确诊股骨粗隆间骨折,并 了解骨折的类型和移位情况。
体格检查
检查患肢是否有疼痛、肿胀、畸形等症状。
CT检查
对于复杂的股骨粗隆间骨折,CT检查可以更 准确地了解骨折的情况,为治疗方案提供更 准确的信息。
03
手术过程
术前准备
诊断与评估
固定方式
根据骨折类型和患者情况选择 合适的内固定方式,如钢板、 髓内钉等。
麻醉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 方式,如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 醉。
骨折复位
通过手法复位或牵引复位,将 骨折断端对齐,恢复股骨近端 的正常解剖关系。
缝合伤口
清洗伤口,逐层缝合伤口,加 压包扎。
手术效果及后续治疗
手术效果评估
后续治疗
类似病例的对比与讨论
类似病例概述
选取几个与本病例相似的病例,介绍其基本信息 和治疗过程。
对比分析
对比各病例的治疗方法、效果和并发症等方面的 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