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经典古诗精美课件
母亲节的最经典古诗

母亲节的最经典古诗
哎呀呀,说起母亲节的最经典古诗,那可真是不少呢!就像孟郊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你看,这多
形象啊!母亲对孩子的那份爱和牵挂,全在这细细的针线里了。
这就
好像妈妈给我们准备的每一顿美味饭菜,里面都是满满的爱呀!
还有蒋士铨的,“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
痕新。
”哇,读着这首诗,我就仿佛能看到母亲急切地盼着孩子回家的
样子,那满脸的喜悦哟!这不就跟我们每次回家,妈妈早早在门口张
望一模一样嘛!
再看看王冕的,“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
谁吐?”萱草花可是代表母亲的花呀,那灿烂的花朵就像母亲温暖的笑容。
这就好像母亲对我们的爱,永远那么灿烂耀眼。
这些古诗,不就是古代的诗人们给我们留下的珍贵礼物嘛!它们让
我们能穿越时光,去感受那些母亲们深沉的爱。
每一首诗都像是一颗
璀璨的星星,照亮了我们对母亲的理解和感恩之情。
这些母亲节的古诗,真的是太经典啦!它们就像是一个个温暖的怀抱,让我们在其中感受到母亲的伟大和无私。
它们是我们文化中的瑰宝,让我们永远铭记母亲的爱。
我觉得呀,我们真应该好好去品味这
些古诗,从里面汲取对母亲的爱和感恩,然后用我们的行动去回报母
亲的养育之恩!。
母亲节古诗

1、《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2、《别老母》【清】黄仲则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3、《十五》【宋】王安石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4、《岁末到家》【清】蒋士铨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5、《母别子》【唐】白居易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策勋.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迎新弃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不如林中乌与鹊,母不失雏雄伴雌.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新人新人听我语,洛阳无限红楼女.但愿将军重立功,更有新人胜于汝. 6、《慈母爱》【元】杨维桢慈母爱,爱幼雏,赵家光义为皇储.龙行虎步状日异,狗趋鹰附势日殊.膝下岂无六尺孤,阿昭阿美非呱呱.夜闼鬼静灯模糊,大雪漏下四鼓余.百官不执董狐笔,孤儿寡嫂夫何呼?於乎,床前戳地银柱斧,祸在韩王金柜书.7、《墨萱图》【元】王冕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8、《谁氏子》【唐】韩愈非痴非狂谁氏子,去入王屋称道士.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翠眉新妇年二十,载送还家哭穿市.或云欲学吹凤笙,所慕灵妃媲萧史.又云时俗轻寻常,力行险怪取贵仕.神仙虽然有传说,知者尽知其妄矣.圣君贤相安可欺,乾死穷山竟何俟.呜呼余心诚岂弟,愿往教诲究终始. 罚一劝百政之经,不从而诛未晚耳. 谁其友亲能哀怜,写吾此诗持送似.9、《短歌行》【唐】王建人初生,日初出.上山迟,下山疾.百年三万六千朝,夜里分将强半日. 有歌有舞须早为,昨日健于今日时. 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短歌行,无乐声.。
母亲节主题班会ppt课件(详细)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在宦途失意的境况下,诗人饱尝世态炎凉,穷愁终身, 故愈觉亲情之可贵。“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苏轼《读孟郊诗》)。 这首诗,虽无藻绘与雕饰,然而清新流畅,淳朴素淡中正见其诗味的浓郁醇 美。
真正的母亲节应该扎在心里面,去体悟母亲的爱。我们中 华母亲节一面提倡母爱、母教;一面提倡爱母、孝亲。另 一方面,父母给予子女生命,对子女有一种出于本能的无 私的慈爱。设立中华母亲节,就是为了让天下父母的爱心 有一个得以彰显、让人认真体认的节日;让天下子女的孝 心有一个受到唤醒、并精致表达的节日。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孟母教子是《三字经》引证的第一个典故。这本启 蒙读物,虽经明清学者多次修订,“孟母三迁”、 “断机教子”的故事却始终冠于篇首。古人推崇孟 母,因为孟母教子有“道”。今日又读《三字经》, 再次延读“孟母三迁”和“断机教子”的故事,深 觉孟母之贤。
“孟母三迁”,意不在“迁”而在“择”。
英国: 英国的母亲节是复活节前夕,按照基督教的日历来计算,复活节前的 一段时间叫Lent (四旬期),英国的母亲节就是在Lent期的第四个星期 日。为了表达对母亲的敬意,子女们会制作特别的蛋糕,并送上鲜花 和贺卡与母亲团聚,共正好与圣灵降 临节重合,则推迟到6月的第一个周日。全家人聚在一起享用晚餐, 并为母亲制作蛋糕。
孟子天资聪颖又顽皮,喜欢模仿,喜欢玩 游戏。要选择与什么样的人为邻,每天生 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与什么样的小孩子一 起玩耍,这些对小孟子有很大的影响。孟 母多次“择邻”,每一次都细心观察,搬 到学宫附近后,观察了孟子的表现,觉得 这才是自己的孩子适合的地方,这才决定 定居下来。
描写母亲节的古诗

描写母亲节的古诗
《十五》
(宋)王安石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
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岁末到家》
(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母别子》
(唐)白居易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
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策勋。
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
迎新弃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
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
不如林中乌与鹊,母不失雏雄伴雌。
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
新人新人听我语,洛阳无限红楼女。
但愿将军重立功,更有新人胜于汝。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别老母》
(清)黄仲则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母亲节ppt课件

为母亲写一封感谢信
01
为母亲写一封感谢信是一种简单 而真挚的庆祝方式,可以通过文 字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和祝福 之意。
02
在写感谢信的进程中,可以回想 与母亲的点滴回想,表达对母亲 的敬爱和感激,同时也可以让母 亲感受到孩子的用心和真诚。
05
祝福语
温馨祝福语
表达暖和和爱意
使用柔和、暖和的词语,如“亲爱的妈妈”、“暖和的怀抱”、“无私的爱”等,传递对母亲的感激 和爱意。
位的支持和关爱。
母亲在孩子成上进程中扮演侧重 要的角色,她们用自己的行动和 言语鼓励孩子,帮助孩子建立信
心、克服困难。
耐心教诲
母亲是孩子最早的启蒙老师,她们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细节,耐心肠教给孩子生 活技能和知识。
母亲会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等,为孩子的未来发展 打下坚实的基础。
母亲在教育孩子时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鼓励孩子尝试新事物、 探索未知领域。
暖和鼓励
母亲是孩子心灵的港湾,她们 用暖和的话语和鼓励的行动支 持孩子,帮助孩子克服挫折和 困难。
母亲会倾听孩子的烦恼和困惑 ,给予积极的回应和建议,让 孩子感受到被理解和被支持。
母亲在鼓励孩子时重视培养孩 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让孩子 在成上进程中充满勇气和力量 。
01
关注母亲的身体健康状态,提醒母亲定期进行体检,保持良好
的生活习惯。
关心母亲的精神健康
02
关注母亲的情绪和心理健康,鼓励母亲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及时寻求心理支持。
为母亲提供健康饮食和生活建议
03
为母亲提供健康饮食和生活建议,帮助母亲保持健康的生活方
式。
陪伴殊的日子里,多陪伴母亲,与母 亲共度美好时光。
母亲节贺卡古诗

母亲节贺卡古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解析。
这首诗简直就是写母爱的经典中的经典啊。
你看第一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就像一幅画一样,一下子就把妈妈在灯下给即将出远门的孩子缝衣服的画面给描绘出来了。
那根线可不仅仅是线啊,那是妈妈的爱和牵挂。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两句就更绝了。
妈妈缝衣服缝得特别密,为啥呢?她心里就担心孩子出去之后,回来得晚啊。
这缝衣服的动作里全是对孩子的担心和想念。
这就像我们现在出门,妈妈也总是千叮咛万嘱咐一样,古代的妈妈就通过这密密的针线来表达。
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诗人把自己比作小草,把妈妈的爱比作春天的阳光。
小草怎么能报答得了春天阳光的恩情呢?这就是说,我们做子女的,不管怎么努力,也很难完全报答妈妈那伟大的爱。
把这首诗写在母亲节贺卡上,特别能表达对妈妈深深的感恩之情呢。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解析。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一上来就说妈妈对孩子的爱是无尽头的,孩子一到家,妈妈那高兴劲儿啊,就好像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了。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这画面感多强啊。
一见面,妈妈就心疼孩子瘦了,赶紧问在外面吃了多少苦。
就像我们每次回家,妈妈总是看我们这儿不对那儿不对,其实都是满满的爱。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孩子呢,在妈妈面前觉得很愧疚,自己在外面也没混出个啥样儿,都不敢在妈妈面前抱怨。
写在贺卡上,能让妈妈知道我们懂得她的爱,也为自己有时候没能好好报答她而有点小惭愧呢。
关于母亲节的古诗词(终审稿)

关于母亲节的古诗词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慈母爱》
【元】杨维桢
慈母爱,爱幼雏,赵家光义为皇储。
龙行虎步状日异,狗趋鹰附势日殊。
膝下岂无六尺孤,阿昭阿美非呱呱。
夜闼鬼静灯模糊,大雪漏下四鼓余。
百官不执董狐笔,孤儿寡嫂夫何呼
於乎,床前戳地银柱斧,祸在韩王金柜书。
《墨萱图》
【元】王冕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谁氏子》
【唐】韩愈
非痴非狂谁氏子,去入王屋称道士。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翠眉新妇年二十,载送还家哭穿市。
或云欲学吹凤笙,所慕灵妃媲萧史。
又云时俗轻寻常,力行险怪取贵仕。
神仙虽然有传说,知者尽知其妄矣。
圣君贤相安可欺,乾死穷山竟何俟。
呜呼余心诚岂弟,愿往教诲究终始。
罚一劝百政之经,不从而诛未晚耳。
谁其友亲能哀怜,写吾此诗持送似。
母亲节赞美母亲的古诗

母亲节赞美母亲的古诗《寄书后作》【宋】林希逸几度题书客未还,归鸿节节度乡关。
遥知一纸平安字,慈母灯前阁泪看。
无论你在外过得如何,母亲的关爱都不会改变。
《墨萱图·其一》【元】王冕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发达的交通并没有拉进子女和父母之间的距离,慈祥的母亲总是倚着门盼望着在外工作的孩子能回到自己身边。
《得家书》【明】夏原吉慈母书来三月初,书中教诫意何如。
重言王事须勤慎,不必区区念倚闾。
母亲永远是我们人生中最关爱我们的老师,能听到她的叮咛、念叨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诗经·凯风》【先秦】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
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痊?在浚之下。
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
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母亲好像温暖的南风,子女在母亲的辛勤哺育下健康成长。
儿女们无论做多少,与母亲的养育之恩相比,都是远远不够的。
《游子吟》【唐代】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张爱玲说:“妈妈们都有个通病,只要你说了哪样菜好吃,她们就频繁地煮那道菜,直到你厌烦地埋怨了为止。
其实她这辈子,就是在拼命把你觉得好的,给你,都给你,爱得不知所措了而已。
”《游子》【唐】孟郊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
慈亲倚堂门,不见萱草花。
三毛说:“母亲的腿上,好似绑着一条无形的链子,那一条链子的长度,只够她在厨房和家中走来走去。
大门虽然没有上锁,她心里的爱,却使她甘心情愿地把自己锁了一辈子。
”《十五》【宋】王安石将母邗沟上,留家白紵阴。
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母亲对孩子的牵挂,从出生到老,永无止境。
《岁末到家》【清】蒋士铨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席慕蓉说:“当我是少女时,我怕黑,怕陌生人,怕一切可怕的事物,但当我今天成为母亲时,为了我的孩子,我变成为一只准备对抗一切危险的母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月圆之夜听到杜鹃的声音,就想起离乡在外的儿子,虽然 南北相隔,但是仍然深深牵挂吧!
《西上辞母坟》 【唐代】陈去疾 高盖山头日影微,黄昏独立宿禽稀。 林间滴酒空垂泪,不见丁宁嘱早归。
在母亲节读这首诗让人不禁潸然泪下,母亲,这个世界上最亲近的人, 已然深眠山头黄土中,黄昏时分禽鸟稀少,夕阳西垂,诗人独自在母亲坟 前垂泪饮酒,却再也没有人叮咛早点回家。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 不待。
故萱母一人操之家务,念为家馨,含辛茹苦,晚寝早起,银发与皱齐生,叹萱 母历事之不易,盖一妻一母所为矣!因萱母少学,非能教予之学也,而予本顺
学,故微削母之忧于予之学业,此乃子彼时之欣慰。孟诗曰:慈母手中线,游
子身上衣。今虽时有进,子之着衣非萱母一针一线所为,然披之所衣,皆乃双 亲所赐,且予之岁今非小也,思汝辈之景,夫临况而恐惑觉不安。萱之恩育,
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
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舆恭出家之后未久,其父见背,唯留老母贫苦独守。恭公虽系出家之 人,亦不能有负亲恩。虽然自己过的也是清贫淡泊的生活,仍时时接济老 母。现在母亲也走了,留下的只是满腔怀念。这首诗并没有华美的词藻, 只是用极普通的词语,叙述极平凡的往事。然而,诗中流露的全是一片赤 子之心,孺慕之情读来令人深为感动,惋叹不已。
!百事以孝为先,逆子之为可谓世之耻也。然有母虐弃子女之事,予鲜闻矣! 母之心,子行几里,母心随几里,牵肠挂肚,常而不安。始母怀子之日,其爱
之不竭,仁爱备至,无微不处,心之形影相行,不求反报,但求子事顺平安。
爱之无私,爱之伟崇,爱之无瑕,爱之无疵,锱铢容忍。而当子成人,日无暇 晷,在旁之时甚少,于前心语未常给。母爱子之心,足可见矣!
《游子》 【唐代】孟郊 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 慈亲倚堂门,不见萱草花。
萱草长满台阶,出游的儿子行走天涯,母亲靠在门前,却 不见儿子回来。把一位苦盼儿归的慈母刻画得淋漓尽致。
《墨萱图•其一》 【元代】王冕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敬重母亲,弘扬母爱,感恩舔 犊,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母亲节到来之际,让我们一同回顾 那些或厚重或温暖的古诗词,细腻 地去感受、品味流淌在儿女心田的 伟大的母爱……
• 萱草,在我国一向有“母亲花”的美称。远在《 诗经、卫风、伯兮》里载: “焉得谖草,言树之 背?”谖草就是萱草,古人又叫它忘忧草,背, 北,指母亲住的北房。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到 那里弄到一支萱草,种在母亲堂前,让母亲乐而 忘忧呢?母亲住的屋子又叫萱堂,以萱草代替母 爱,如孟郊的游子诗:“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 涯;慈母依堂前,不见萱草花。”叶梦得诗云: “白发萱堂上,孩儿更共怀。”萱草就成了母亲 的代称,萱草也就自然成了我国的母亲之花。
《别老母》 【清】黄仲则 搴帷拜母是清代诗人黄景仁所做的一首七言律诗,作者在参加举人乡试 时,屡试不中,无奈之下不得不离开老母亲,到外地谋生。这首诗就是在 这个背景下创作的,直至现在也是歌颂母爱作品中的不朽之作。
《 思母》 【宋代】舆恭
刻铭沁子之完身。
萱草颂
路尽,萱之爱子之心不尽;人伪,萱之爱子之心不伪;情异,萱之爱子之
心未异;事变,萱之爱子之心未变;感情距千里,亦唯有萱独爱子之心,念子
之心,忧子之心且无退淡之势,甚遥万里而爱子之心倍加也,此乃所谓距而生 美乎?于母之爱而言,独诚也。母爱,天下人情之唯美也!自古洎今,予尝多
闻有逆子弃母而离,或怨母叨声之潺潺,更有者驱母出门而任之独享己之欢快
《岁末到家》 【清代】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岁末到家》一诗用朴素的语言,细腻地刻画了久别回家后母子相见 时真挚而复杂的感情。神情话语,如见如闻,游子归家,为母的定然高兴, “爱子心无尽”,数句虽然直白,却意蕴深重。全诗质朴无华,没有一点 矫饰,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和回味。
萱草颂
今借文默祝萱亲之日,愿您身体时时安好,盛似萱般葱绿, 笑颜灿如萱草,胜似秋菊,寒暄亦托之父亲,您两偕度安康,毋 多忧于子。萱草花佑:愿祝一花添一岁,年年长庆赏花时。
萱草颂
母亲佳节,作文一章浅表萱亲之恩。古话云:儿行千里母担 忧。今乳臭既成人,当报母之宠恩厚泽,母当与父享余生之天伦
之乐,皓首明月共婵娟,然实未然也。因子背家学业,萱亲时遘
疾而子未尝在旁守顾,子深负愧疚之感,兹此定化惭为予之盾力 ,尽予之能,用予之智,直时而达予之独立,减母与父之深忧。
萱草颂
予犹记小时之犟性,予小时之玩逆,予小时之愚钝,而父在外务活养家,
《诗经· 凯风》 【先秦】佚名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痊?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凯风自南”,母爱就像南方吹来的和煦之风,把酸枣“嫩枝条”吹成“粗枝 条”,象征着母亲把子女由幼年抚养到壮年、长大成人。另也重复“有子七人”的 诗句,意在突显以养育子女之众多来表现母亲的长年辛劳程度。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萱草花,中国的母亲花,早在康乃馨成为母爱的象征之前,我国也有一 种母亲之花,它就是萱草花。南风吹着萱草(即母亲的心),摇摆着是为 了谁吐露着芬芳?慈祥的母亲倚着门盼望着孩子,远行的游子是那样的苦 啊!
《十五》 【宋代】王安石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 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 游子吟》
(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然而对于孟郊这位常年颠 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 刻了。此诗描写的就是这种时候,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而表现的,却是 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