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7中水深度处理方案技术经济优化比选
工程技术方案比选方法

工程技术方案比选方法一、前言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往往需要通过比选的方式来选择最合适的技术方案。
而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比选,成为工程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
本文将对工程技术方案的比选方法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总结,以期为工程项目管理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二、常用的比选方法1. 标准化比选方法标准化比选方法是指根据国家、行业和企业的相关标准,对不同技术方案进行综合评估和比选的方法。
该方法的优势在于能够基于权威的标准来进行评估,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标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标准化比选方法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来进行综合评估,且缺乏针对性。
2. 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是通过对不同技术方案的成本和效益进行比较和评估,以确定最优方案的方法。
该方法的优势在于侧重于经济性和实际效益,能够为项目管理提供经济可行性和风险预警的参考。
但由于成本效益分析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且缺乏对不确定性因素的处理,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易受制约。
3. 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多目标决策的方法,通过构建层次结构和建立判断矩阵,对不同技术方案进行多层次、多因素的综合评价。
该方法的优势在于能够轻松处理多因素的综合评价,且为工程项目管理提供了一种权重分配和方案比选的科学方法。
但由于层次分析法需要明确的判断矩阵和准确的权重分配,且存在主观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慎重考虑。
4. 类比比选法类比比选法是指通过与已有的类似项目或经验进行对比,评估不同技术方案的优劣的方法。
该方法的优势在于能够借鉴现有的经验和案例,为工程项目管理提供了一种快速、简单的决策方法。
但由于类比比选法需要具备丰富的经验和较高的专业水平,且缺乏客观和科学的依据,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谨慎使用。
5. 灰色关联分析灰色关联分析是一种将灰色系统理论和关联分析方法相结合的技术方案比选方法。
该方法的优势在于能够综合考虑多因素和不确定性因素,为工程项目管理提供了一种较为全面的评价和比选方法。
水资源配置优化方案编制

水资源配置优化方案编制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然而,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气候变化,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为了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编制科学合理的水资源配置优化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一、水资源配置优化的意义水资源配置优化旨在合理分配水资源,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用户在不同时间的用水需求,同时兼顾水资源的保护和生态环境的平衡。
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优化配置,可以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使用,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
其次,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是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等各行业发展的基础,合理的配置能够为经济增长提供稳定的水资源支撑。
再者,保护生态环境。
在满足人类用水需求的同时,确保河流、湖泊等生态系统的基本用水,维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二、水资源配置优化的原则在编制水资源配置优化方案时,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公平性原则确保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和不同群体都能获得公平的用水机会,满足其基本用水需求。
(二)效益最大化原则以最小的水资源投入获得最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三)可持续性原则考虑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和长期供应能力,实现水资源的代际公平。
(四)系统性原则将水资源与经济、社会、环境等因素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进行综合考虑,统筹兼顾。
(五)因地制宜原则根据不同地区的水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特点,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配置方案。
三、水资源配置优化的主要步骤(一)水资源调查与评估全面了解区域内水资源的总量、可利用量、时空分布特征以及水质状况等。
这需要收集降水、径流、地下水等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和评价。
(二)用水需求预测对农业、工业、生活和生态等各方面的用水需求进行预测。
考虑人口增长、经济发展速度、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对用水需求的影响。
(三)确定配置目标根据水资源状况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水资源配置的总体目标,如保障供水安全、提高用水效率、保护生态环境等。
中水回用项目实施与工艺优化改造

中水回用项目实施与工艺优化改造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水资源的日益紧缺,中水回用项目实施与工艺优化改造成为了解决水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
中水回用项目实施与工艺优化改造不仅可以有效节约水资源,还可以降低对地下水和河流的过度开采,减少污水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对中水回用项目实施与工艺优化改造进行探讨。
一、中水回用项目实施中水回用项目实施是指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经过处理后再利用的工程。
中水回用项目实施的步骤主要包括勘察设计、建设施工、调试运行和后期管理等环节。
在勘察设计阶段,需要对待处理水的水质、水量等进行充分了解,选择适合的处理工艺和设备。
建设施工阶段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
调试运行阶段则需要对处理设备进行调试,并制定相关操作规程和维护保养计划。
后期管理阶段则需要进行定期维护和设备更新,保证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中水回用项目实施中的关键技术包括水质分析技术、处理工艺选择技术、设备选型技术、运行管理技术等。
水质分析技术是中水回用项目实施的关键环节之一,只有准确了解待处理水的水质情况,才能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和设备。
处理工艺选择技术主要是根据待处理水的水质、水量等情况进行符合国家标准的工艺选择,确保处理效果符合国家排放标准。
设备选型技术则是根据处理工艺选择合适的设备,保证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运行管理技术则是保证设备长期稳定运行,并确保水质达标排放。
二、工艺优化改造在中水回用项目实施后,为了进一步提高水质处理效果和节约能源,需要对相关工艺进行优化改造。
工艺优化改造主要包括工艺流程优化、设备更新改造等内容。
首先是工艺流程优化,通过对原有工艺进行调整和改造,可以提高处理效果,降低处理成本。
其次是设备更新改造,通过更新设备,可以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节能效果。
工艺优化改造的关键技术包括工艺参数调整技术、设备更新技术等。
工艺参数调整技术是通过对原有工艺参数的调整,提高处理效果和降低成本。
浅谈排水管道工程经济方案比选

05
排水管道工程经济优化建议
优化建设方案设计
合理规划排水管道布局
根据区域排水需求,结合地形、地质、气候等因素,合理规划排 水管道的布局,确保管道建设经济合理。
选用适宜的管径和材料
根据排水量和排放标准,选用适宜的管径和材料,既能满足排水需 求,又避免管道过大或过小带来的不必要浪费。
优化管道埋深和走向
02
未考虑其他因素
研究过程中未考虑社会效益、政 策影响等因素,需要进一步拓展
研究范围。
04
政策建议
针对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 建议,以推动排水管道工程的可
持续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对各方案进行综合评价。
方案优选
03
经过比选,推荐采用投资额适中、运营成本低、使用
寿命长且环境影响小的排水管道工程方案。
研究不足与展望
01
数据局限性
由于数据来源的限制,部分指标 的定量分析不够精确,需要进一
步收集数据进行完善。
03
技术应用
未来可以结合新型技术手段,如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提高方案
比选的效率和准确性。
03
04
施工方便,连接方式简单快捷。
耐腐蚀性强,使用寿命长。
05
06
适用于各种排水工程。
建设方案三:玻璃钢夹砂管
总结词:耐腐蚀性极强、强 度高、环保材料
详细描述
采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和砂 浆复合而成,强度高。
具有极好的耐腐蚀性,能够 抵抗各种化学物质的侵蚀。
环保材料,可回收利用。
适用于复杂的地质条件和腐 蚀性环境。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对环境 保护意识的提高,排水管道工程建设 的需求不断增加,如何选择经济合理 的建设方案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建设项目多方案经济比选的相对有效性评价方法

建设项目多方案经济比选的相对有效性评价方法作者:王俊玲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2018年第11期在实践过程中,往往面临着许多项目的选择,而一个项目通常会有多个方案。
方案的设置及建筑工艺的不同,都会影响项目建设。
当这些方案经济和技术都可以达到的情况下,从经济角度评价,从多个备选方案中选定出可行性方案,便可得出最佳的投资方案。
一、建设项目多方案经济比选的必要性及思路方向我国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通常只对单一方案进行经济评价,单一的方案没有可比性,用净现值指数排序评选得出的方案,并不能确定就是最佳组合方案,而各个方案单独检测是多方案评选的基础,通过单方案必选,再从多个目标及因素中理性分析多个方案整体条件、利弊,待综合整理分析,用科学的方式评判出可行方案,供决策者选择出最适合其当前境况的方案。
1. 建设项目多方案经济比选的必要性在建设方案比选中,应整体衡量投资数额、产品数量、资源条件、技术水准、建设设施等都是寻求合理和建设性方案经济比选的必要手段;项目构思的可行性,经济合理性、使用的安全性关乎着整个建设项目在市场的竞争力。
正确的决策是合理计划以及控制成本的前提,而项目设计、招标、施工等建立在正确决策的基础之上。
2. 多方案经济比选的特点通常,独立方案的各方面投资现金流是全权独立的,不具备相关性,在多个方案在评选时独立方案是不需要横向比较的,只需对单个方案进行取舍,最终决策主要取决于单方案的经济效益;互斥方案在需求满足上是大致相同的,可以互相替代,主要衡量标准在于企业能接受的基准收益是多少;而混合方案则是独立和互斥方案之间的混合,这是我们可以单独对一个方案的可修改性进行评判,修改最少同时最适应企业要求的即为最佳方案;相关方案是并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多方案,依赖于多方案之间的互补性。
二、建设项目多方案经济比选应重点考虑的因素1. 方案可否达到预定目标在多方案比选时首先应采取排除法,利用经济评价的标准来剔除不可行的方案。
污水处理工艺比选

污水处理工艺比选一、引言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维护人类健康的重要环节。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针对污水处理工艺比选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以便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二、背景污水处理工艺比选是指根据污水的性质、处理要求和经济可行性等因素,比较不同工艺的优劣,选择最佳的处理工艺。
污水处理工艺比选的目的是确保处理效果达到国家标准,并在经济上具有可行性。
三、比选指标1. 处理效果:包括COD、BOD、氨氮、总磷等指标的去除率。
2. 投资成本:包括设备采购费用、建设费用、土地费用等。
3. 运营成本:包括能耗、化学药剂消耗、人工维护费用等。
4. 维护保养:包括设备维修、更换周期、耐久性等。
5. 环境影响:包括噪音、臭气、废水排放等。
四、常见污水处理工艺1. A工艺:采用曝气池、二沉池、滤池等工艺,适用于一般污水处理厂。
2. B工艺:采用MBR膜生物反应器工艺,适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
3. C工艺:采用SBR工艺,适用于变化负荷的污水处理。
4. D工艺:采用生物接触氧化工艺,适用于低温和低浓度有机废水处理。
5. E工艺:采用厌氧工艺,适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
五、比选过程1. 收集污水样品,并进行性质分析,包括COD、BOD、氨氮、总磷等指标。
2. 确定处理要求,包括去除率、排放标准等。
3. 确定比选指标的权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各指标的重要性。
4. 评估各工艺的处理效果,根据实验数据或已有数据进行计算和比较。
5. 评估各工艺的投资成本,包括设备采购费用、建设费用等。
6. 评估各工艺的运营成本,包括能耗、化学药剂消耗、人工维护费用等。
7. 评估各工艺的维护保养成本,包括设备维修、更换周期等。
8. 评估各工艺的环境影响,包括噪音、臭气、废水排放等。
9. 综合评估各工艺的综合得分,根据权重和评估结果进行加权计算。
10. 根据综合得分选择最佳的处理工艺。
六、案例分析以某城市污水处理厂为例,收集了污水样品,并进行了性质分析。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案比选

㈣、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技术方案比较A、厌氧—跌水充氧接触氧化—人工湿地适用范围:适用于居住相对集中且有空闲地、可利用河塘的村庄,尤其适合于有地势落差或对氮磷去除要求较高的村庄,处理规模不宜超过150t/d。
工艺流程如下:回流生活污厌氧池跌水充氧接触氧化人工湿地出水灌溉定期清图4-2 厌氧—跌水充氧接触氧化—人工湿地工艺流程图技术简介:该组合工艺由厌氧池、跌水充氧接触氧化池和人工湿地三个处理单元组成。
跌水充氧接触氧化利用水泵提升,逐级跌落自然充氧,在降低有机物的同时,去除氮、磷等污染物,跌水池出水部分回流反硝化处理,提高氮的去除率,其余流入人工湿地进行后续处理。
去除氮磷。
村庄应尽可能利用自然落差进行跌水充氧,减少或不用水泵提升,跌水充氧接触氧化池可实现自动控制。
B、厌氧滤池—氧化塘—生态渠技术适用范围:适用于拥有自然池塘和闲置沟渠且规模适中的村庄,处理规模不宜超过200 t/d。
工艺流程如下:定期清掏生活污水厌氧池厌氧滤氧化塘生态渠灌溉出水图4-3 厌氧滤池—氧化塘—生态渠工艺流程图技术简介:生活污水经过厌氧池和厌氧滤池,截流大部分有机物,并在厌氧发酵作用下,被分解成稳定的沉渣;厌氧滤池出水进入氧化塘,通过自然充氧补充溶解氧,氧化分解水中有机物;生态渠利用水生植物的生长,吸收氮磷,进一步降低有机物含量。
该工艺采用生物、生态结合技术,可利用村庄自然地形落差,因地而建,减少或不需动力消耗。
厌氧池可利用三格式化粪池改建,厌氧滤池可利用净化沼气池改建,氧化塘、生态渠可利用河塘、沟渠改建。
生态渠通过种植经济类的水生植物(如水芹、空心菜等),可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C、厌氧池—人工湿地技术适用范围:适用于经济条件一般和对氮磷去除有一定要求的村庄。
工艺流程如下:定期清掏灌溉图4-4 厌氧—人工湿地工艺流程图技术简介:厌氧池—人工湿地技术利用原住户的化粪池作为预处理,然后再通过二个厌氧池对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消化沉淀后进入人工湿地,污染物在人工湿地内经过滤、吸附、植物吸收及生物降解等作用得以去除。
谈炼化项目工艺方案比选的技术经济分析

在 大型炼 化 建设 项 目的设 计 中 , 由于 原 料性 质 不 同、 市场要 求不 同 、 艺 手段 的多样 性及 其他 客 观 工
1 投 资方案 比选 的分 类和 基本 方法
资金 时 间价 值 的动 态 分 析 法 为 主 , 之 以 静态 分 析 辅 法 。具体方法包 括 净 现值 法 、 额 内部收 益 率法 等 。 差
一
般 而言 , 互斥方 案的选优 , 当无资金 限制 时 , 可选 择
净现值 ( P ) N V 较大者 ; 或可计算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
( R , /I R≥i时 , 资较大方案 为优 。 AIR) 当  ̄R 以投
在 投 资方 案 的 比选 中 , 案 按 有无 约 束 条 件 可 方 分 为 : 约束 条件 、 约束 条 件 ; 方 案 之 间 的关 系 有 无 按 可 分为 独立 型方 案 、 补 型方案 、 互 互斥 型方 案 等 。在
收 稿 日期 :0 8—1 0 。 20 2— 1
方案 , 考察 哪个 方案 较优 , 即相 对效 果检 验 。两种 检
验 的 目的和作 用不 同 , 常缺 一不 可 。 通
绝 对效 果 检 验一 般 是将 测 算 出的 内部 收 益 率 、 净现 值 、 资 回收期 等指 标与行 业 基准值 进 行 比较 , 投 如项 目投 资 内部 收 益 率 大 于 等 于行 业 基 准 收 益率 、 项 目投资 净现 值大 于 等 于 零 、 目投 资 回收 期 小 于 项 等于 行业基 准投 资 回收期 , 可认 为方 案 通 过 绝 对 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唐保定南郊热电工程 勘察设计投标
:中水深度处理方案技术经济优化比选批 准: 审 核: 校 核:傅雷 编 写:吴建旗 目 录 1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目的和意义 ............................................................... 1 2污水再生利用的水质指标 ........................................................................ 1 3 污水再生水的水质要求 ....................................................................... 2 3.1 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岀水水质 ............................................................. 2 3.2 再生水回用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水质标准 ..................................................... 2
4 污水深度处理的基本方法 ...................................................................... 4 5 本工程水源水质 .............................................................................. 5 6 本工程中水深度处理技术方案比较 .............................................................. 6 6.1中水深度处理现状 ......................................................................... 6 6.2 本工程中水深度处理方案的拟定 ........................................................... 8 6.3 各方案的技术优缺点比较 ................................................................. 8 6.4 深度处理方案技术经济比较 ............................................................... 8 6.5中水深度处理工艺分析与确定 ............................................................... 9
7 生物加强超滤加弱酸软化系统 .................................................................. 9 7.1浸没式生物加强超滤处理系统介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 弱酸氢离子交换系统介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3 生物加强超滤试验数据举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 结论及建议 ................................................................................. 12内容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目的和意义、 污水再生利用的水 质控制指标及污水深度处理的基本方法。列举了污水深度处理后作为电厂用水的工程 实例,对污水深度处理中的石灰混凝澄清处理法和浸没式超滤弱酸法进行了详细介 绍,并对以上两处理方法的技术经济性进行了比较。 推荐以石灰混凝澄清处理法为本 工程实施方案。
1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目的和意义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宝贵自然资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也就没有 我们生活的世界。它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在自然界中以不同的形态存 在并循环不息,其水质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变化。我国水资源十分缺乏,且分布不 均,北方地区尤为匮乏。因此,我国未来水资源形式是非常严峻的。水已经成为制约 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水是自然界中唯一不可替代、也是唯一可以重复利用的资源。城市污水作为可开 发利用的水资源,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城市污水就近可得,易于收集。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规模越来越大。火电厂是用水大户,其中主要是机组循环冷 却水系统用水,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出水经深度处理后作为火电厂机组循环冷却水系 统的补充水,从而替代自然水,在技术上和工程上都易于实现。城市污水深度处理再 生利用已经成为解决火电厂建设中水源问题的重要途径。
2污水再生利用的水质指标
再生水水质指标按性质可分为物理指标、化学指标、生物化学指标、毒理学指标、 细菌学指标、其他特殊要求的指标等。 1) 物理指标
主要包括:浊度(悬浮物)、色度、嗅味、电导率、含油量、溶解性固体、温度 等。 2) 化学指标
主要包括:pH值、硬度、金属与重金属离子(铁、锰、铜、锌、镉、镍、锑、等)、 氧化物、硫化物、氰化物、挥发性酚、阴阳离子合成洗涤剂等。 3) 生物化学指标
主要包括:生化需氧量(BOD、化学需氧量(CODc)、总有机碳(TOC上述 水质指标都反映水污染、污水处理程度和水污染控制标准的重要指标。 4) 毒理学指标
主要包括:氟化物、有毒重金属离子、汞、砷、硒、酚类、各类“三致”物质、 以及亚硝酸盐、一部分农药和放射性物质等。 5) 细菌学指标
细菌学指标反映威胁人类健康的病原体污染指标,主要包括:大肠杆菌数、细菌 总数、寄生虫卵、余氯等。 6) 其他指标
包括那些在工业生产中对再生水水质有一定要求的指标。
3污水再生水的水质要求
再生水水质标准是保证用水的安全可靠及选择经济合理水处理流程的基本依据。 水的再生利用及最终排放,必须保证不影响受纳的环境水体的使用功能。 3.1 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
设计水质一般要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第二类污染物最 高允许排放一级或二级标准,见下表。
项目 一级标准 二级标准 BOD < 20 mg/L < 30 mg/L CODcr < 60 mg/L < 120 mg/L SS < 20 mg/L < 30 mg/L NH4-N < 15 mg/L < 25 mg/L
3.2 再生水回用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水质标准
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出水经深度处理后的再生水用于工业循环冷却水, 其水质要 求一般要根据试验结果来确定。特别是城市污水深度处理后回用电厂循环水系统,在 国内运行业绩相对较少,也没有专门对电厂循环水系统的水质标准。像北京高碑店热 电厂、河北邯郸热电厂在应用前均做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工作 ,如:污水处理厂出水水 质连续检测研究、城市污水作为电厂循环水深度处理工艺系统选择试验研究、 凝汽器 管材选择和循环水系统耐腐蚀性能试验研究、循环水系统中粘泥试验研究、循环水阻 垢剂缓蚀剂筛选试验研究、杀菌剂的选择试验研究、循环水系统综合效果试验 等等。 总之,经深度处理后的城市污水作为大型火电厂循环水,在现阶段实际应用前应作 好国内运行电厂实际运行情况的调查研究 ,以求借鉴,在此基础上针对原水水质开展 必要的多项试验研究工作,通过试验研究获得数据,再经过有关决策部门组织的专家 论证后确定有关技术工艺系统和设备药剂以及运行控制参数 ,为设计、调试、运行提 供依据。 1)华能北京热电厂通过试验及实际运行建议使用经深度处理的二级城市污水作 为火电厂循
环冷却水系统补充水的水质标准。详见下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1 BOD mg/L v 5 2 CODcr mg/L v 30 3 SS mg/L v 10 4 NH-N mg/L v 1 5 细菌总数 个/mL 1000
2)当无试验数据与成熟经验时,在目前情况下,城市污水深度处理后的再生水 用作循环冷却水系
统的补充水的水质暂参考执行国家建设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 疫总局在2003年1月联合发布,2003年3月1日开始实施的的国家标准《污水再生 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50335-2002)中422条有关水质控制指标规定见下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1 pH 6.5~9.0
2 SS mg/L 3 浊度 NTU w 5 4 BOD mg/L w 10 5 CODcr mg/L w 60 6 铁 mg/L w 0.3
7 锰 mg/L w 0.2 8 Cl- mg/L w 250
9 总硬度 mg/L (以CaCO计) w 450 10 总碱度 mg/L (以CaCO计) w 350
11 氨氮 mg/L w 10 (注)
12 总磷 mg/L w 1
13 溶解性总固体 mg/L w 1000 14 游离余氯 mg/L w末端0.1〜0.2 15 粪大肠菌群 个/L 2000
注:当循环冷却水系统为铜材换热器时,循环冷却水系统水中的氨氮w 1 mg/L 3)国家标准《循环冷却水水质标准》(GB50050-95)水质标准见下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1 pH 7.0 72 2 SS mg/L w 20 3 甲基橙碱度 mg/L (以CaCO计) w 500 4 mg/L 30亠200 5 Fe2+ mg/L < 0.5